换源:
散文新势力·风华 第 6 部分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快捷c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t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收藏到我的浏览器”功能和”加入书签”功能!虫工木桥。hqdoor。欢迎访问
第47节:一代词宗(4)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让世人记住了柳永,凭借一首词或是一本书立身的作家似乎是凤毛麟角,有人写了千百册书都不出名。比如说兴办汉堡民族剧院的罗文,他却让后来的莱辛出了名,再比如说拉罗什福科,一本《道德箴言录》也让他享誉全球,可是谁又能像柳永这样大名鼎鼎呢就是这样一首百来字的《雨霖铃》,让他成为了宋词的泰山北斗,文学的扛鼎拔山之圭臬大师。
柳永这次去了福建,去了武夷山,六年后,他死在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地方。
四
我从那条石道原路返回,依旧在下雨。
在雨中似乎重新认识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沉稳。
宋代是一个黑色的时代,黑色是那个时代的流行颜色,这大概和易经里面的相生相克有关,但是这种颜色,却是和整个时代的基调相吻合的。
黑色是墨的颜色,注定了宋代的书法诗词要繁荣,就在柳永那个时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北宋四大家的书法开始名誉神州,各种文论思想、创作精义,都像风起云涌一般在整个大时代里云蒸霞蔚。黑色的文化不是黑暗的文化,但是在黑色中的一身白袍,却是一种别样风格。
我低头看看地面,也是黑色的。
黑色是山海的颜色,福建本身就是一个山海的去处,生于福建的柳永指点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生于福建的朱熹创立了中国文化的根本要义,而另一个福建生人林则徐则发出了中国文化最关键的呼喊。在这些人里面,柳永最为飘逸,终生不仕,生的沧桑,死的壮美。
可惜,是我读不懂柳永。
不知多少年后,还会有多少人,走到这里,指点着柳永的诗词,踏着黑色的石板路,雨点敲打着在他们身上,那也是一种自由,一种随意。
或许,他们会有读的懂的时候罢。
唐颂,本名张龙,写诗时笔名谷雨,1980年3月生于江苏徐州,现居杭州。已出版有长篇小说《我们都是害虫》,诗集《南方词典》等。
欢迎访问book。hqdoor。
第48节:我的居住指南
我的居住指南
(一)内心的极简
坦白地说,我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信奉少即是多(lessmore),在简洁利落的形式之上传达沉稳、内敛的情感指向。恰如一广告词所言:简约而不简单。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事物,无论是内在的还在外在的事物,皆应删繁就简,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不断地重复自身,并在一些琐碎和繁忙中无力脱身。
在我看来,舍弃是一门艺术,极简主义者往往更注重于对一些细节的选择和沉淀,选择高尚优雅的生活品质和简约实用的生活方式,沉淀下来的便是内心的极简,那种宁静、淡泊和坦然,比如安之若素,比如随遇而安。
根据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空白和间隙,而布置自己的房间,构置的物质空间,疏朗恰恰回归至精神空间的极简和自我满足。我不喜欢在房间里放置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毫无用处的东西,既占空间,亦不雅观。
总的说来,极简主义是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主要是通过绘画和雕塑作品来表现,后来逐渐渗透到建筑、家具、室内设计、服装、文学、包装和摄影等众多领域。
从极简主义到后极简主义,似乎迈开了更深层次的一步,即不再是表现方法上的少,而是注重得更多的是对内在精神空间的真实的克制,拨开世俗的纠缠和纷扰,摈弃对物欲的追逐和贪婪,在更加灵活的形式之上,闪烁更多的理性的光辉。倘若请物质后退一步,那么我们广袤的精神空间便在无意中前进了一大步。
(二)住宅的标准
按照勒柯布西耶的理解,标准的住宅应该是:
一所住宅:是一个防热、防冷、防雨、防贼、防冒失鬼的掩蔽体。光线和阳光接受器。一些房间用来烹饪、工作和过私密生活。
一间卧室:一个可以走动的面积,一张可以躺下的床,供休息和工作用的扶手椅,工作台,一些带格子的架子以便迅速把各种东西放到它的正确的位置上去。
房间数量:一间厨房、一间餐厅,一间工作室,一间浴室和一间睡觉用的卧室。
其实这已经够了,正如刘太格先生所说的,住宅是住人的,是长期的家,不要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做太多太花哨的东西。信然。现在流行的欧陆风情、主题公园,以及豪华的公寓、写字楼和别墅,却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这样豪华的建筑才能凸显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尊贵,孰不知,我们需要的建筑不可能像家具那样,用来欣赏和摆设,而是真正大众化的,关注和面向更多的普通人的住宅,只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温暖,和尊严,这就够了。
柯布西耶说,建筑跟风格无关。路易十五、十六、十四式或者哥特式,对建筑来说,不过是c在妇女头上的一根羽毛;它有时漂亮,有时并不漂亮,如此而已。的确,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价值和意义。
事实上,我们有哪一点真正做到了呢现在不断地有人在喊诚信,但是越喊诚信就越是表明我们目前的状态确实存在很大的隐患。比如质量问题,烂尾楼问题,让人忧虑的价格问题。说起价格,我们唏嘘不已。
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一种奢侈和豪华,而是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关注环保,崇尚自然。想起1999年末,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在北京成立,沈阳华新国际集团的总裁卢铿首次提出〃新住宅运动〃这一概念,在业内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并于2000年初,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建筑师在深圳召开了〃新住宅运动〃的预备会,从建筑本题的角度进一步勾勒了未来建筑的大致轮廓。
对此,北博士尹昌龙也在其《我们没有改变什么》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正因为中国人把住宅视为一种〃宏伟叙事〃来建构,所以,从他们对于住宅的一生的奋斗中,似乎很难找到一种很轻松的闲适,宅居成了生活中无法承受又必须承受的重量。
(三)我的居住指南
要有一间客厅,一间卧室,一间工作室,一间卫生间(包括浴室),一间餐厅和厨房,一个可以看得见风景的阳台。
要有一些宽敞明亮的窗户,吸收着充分的空气、风和阳光。
要有光滑的墙壁,墙壁上装有一些绘画,或其他简单的修饰物,让我在面对墙壁的时候,感觉不再冰冷。
要有一些放置衣服的壁橱或家具。不要装饰性的,要实用的。
要有一个地下车库,即使用来放置自行车和摩托车。
去掉一些花里胡哨的粉饰,去掉豪华和奢侈,那些虚假的风格。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厨房和卫生间分开得更远一些,至少要离卧室远一些,两者之间要远一些。
要保持地面的干净。不用那些软绵绵的地毯。
窗户外面要有一些树和树y。当然,我指的是居住区域内环境的绿化和整顿,使之更符合生态和科学。
要有一个游泳池,在居住的区域,要有一间k歌房,要有一些与之配套的相关设施。我们的要求仅仅是,居住的亲切、和谐与自由。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49节:肖水:啤酒一样的眼神
肖水:啤酒一样的眼神
前几天,你来天赐良园找我。我们是兄弟,我们一起喝酒。但是,我没有注意到,你的眼中偶然闪过一丝忧郁。小腰说,肖水有着啤酒一样的眼神。当然,我不认识小腰,但是我喜欢她说的这句话。恰如其分。或许,我们都有苦衷。尽管你在我面前展现的总是你的乐观和热情,但从和你的谈话中,我还是能够听到你的烦躁、忧虑、苦闷和不安。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一起交谈,谈起各自身边的生活。
直到昨天晚上,我们再次说到米沃什,一个刚刚去世的老人,声音里满是遗憾和怀念。你说,谷雨,其实,我觉得有时候我很自卑,尽管现在在物质方面我过得很充裕。所以我总是说到米沃什,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仍然这样说:我永远保持着一个小地方来的人的谨慎和自卑。我就是这样。
我一时无话可说。尽管我一直都在说一些安慰的话,安慰他内心的忧虑和苦闷,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我们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有点茫然和不知所措。当然,我们有了不同的选择。我已经开始了漂泊,而你则继续去那个叫上海的城市里去读书。对你来说,这是好的。也知道你最近几天就要走了,我可能也没机会去送你,但是,我仍然在这里祝福着你,每天都要多开心一些,事情总会过去的。我们要温暖而幸福地活着。
在马格里奇的《二十世纪的圣经》中读到:回忆旧日生活,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当时看上去十分重要、十分吸引人的事,现在看来微不足道,荒唐可笑。比方,各种各样的成功、名气和赞誉;得到金钱或吸引女人后的欢愉;旅行,像撒旦那样上下沉浮,经历着浮华世界里的一切。
其实,说到现在,我们的旅行才刚刚开始。我们经历过的,和将要经历的,都会成为一段故事和传说。在我们各自身边的生活中,也会不断涌现虚构和重复的可能。那些看不见的事情,我们且放下吧。比如忧虑、归属、苦闷,和孤独。写到这里,我突然笑了,因为我又想起了你那啤酒一样的眼神。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50节:跟一只蚂蚁一起回家
跟一只蚂蚁一起回家
我想写一本书,名字就叫《跟一只蚂蚁一起回家》。我想这会消耗我很多的时间。每天晚上我都要写一些东西,到夜里两点三点,最晚的几次睡觉的时候天都亮了。但我不觉得疲惫,毕竟,这些时间并没有被我给荒废掉。但是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时间走得太快,我还是可以多做一些事情的。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必须尽快赶路。就像一只蚂蚁那样,带着仅有的一点干粮,不断往返于行走和搬运的途中。
说起蚂蚁,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那个非常注重内心感受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他的小说可以让你完全相信,不被感受的世界与不存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人活在自己的感受之中,而不是别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每一个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这个世界充满了异议与纷争。这在他的小说《阿根廷蚂蚁》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在一个蚂蚁成灾的小镇,由于不同的人的感受不同,也就决定了每一个人对小镇的态度、乃至对个人命运的认知与评判的不同。
现在,我离所谓的乡村小镇已经越来越远,当然,更多的还是距离上的。印象中诗人杨炼好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因离开了太久,而忘记了故乡。这跟我多有不同。我不过是刚刚离开,在这里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很多人都渐渐地离我远去了,他们去了别处,一些潮湿的地方,一只蚂蚁刚刚离开的地方。
外面的天空y沉着,似乎要下雨的样子。飞机从上面飞过。屋檐上停着几只灰色的鸽子。我独自在房间里坐着,窗外的天空空如也。有人在背后喊我,谷雨,谷雨,下雨的时候别忘了喊我。我回头报之一笑。
我们继续前行。在天黑的地方停了下来。那时,我漂亮的妻子啊,你会轻轻地告诉我:亲爱的,如果夜深了,你累了,那就不如早点跟一只蚂蚁一起回家吧。但是,我们不要去碰他,那在神的位置上慢慢移动的身躯。
虹桥门户网。hqdoor。
第51节:音乐情圣:古典与流行并拥
姜鸥,女,1983年出生于北京,法律新闻双学士,现任新浪网资深文化编辑。
音乐情圣:古典与流行并拥
最近和个把忘年交聊天时发现,他们都喜爱古典音乐。我琢磨了一下,音乐其实是没有高雅与低俗之分的,只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喜欢某一类音乐的人总会有自圆其说的套词。
简单说说我的爱好。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古典音乐,我比较喜欢门德尔松的作品,他的《仲夏夜之梦》、《婚礼进行曲》都是小精灵般的梦境曲调,可能和我的年纪有关,我喜欢童话、浪漫的氛围。巴赫的《平均律》和《勃兰登堡》也很棒,音节干净、整齐、跳跃。还有维瓦尔第的《四季》,其中《冬》《夏》两章是我最爱,冬天的凛冽、夏天的明媚被表达得清晰真实。
指挥家中我喜欢帕尔曼,他虽然身体不健康,但是人格魅力是无法言表的,从他出现在人们视野的瞬间开始,涌向他的都是爱戴、尊重的目光。
较之古典我更爱歌剧和音乐剧,比如《猫》《歌剧魅影》《贝隆夫人》等,还有几年前在人民大会堂纪念韦伯的音乐剧晚会,那一次,我爱上了费翔,他在唱歌的时候简直把我迷倒了,而且倒的时候还口水吧嗒……太帅了太魅力了太让人chunxindangyang了。
男高音我喜欢安德烈波切尼,他与莎拉布莱曼合唱的《the timesay goodbye》让人无法忘怀。
我最爱弦乐,最喜欢的小提琴家是帕格尼尼(男)、马友友(男)和穆特(女),在所有乐器中,我对弦乐是情有独钟的,虽然我小时候学的是钢琴,但对钢琴的喜欢远不及带弦的东西。帕格尼尼的《魔鬼颤音》能让人爽到极致,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混乱,但当你融入作品时,你会找到难得的快感。那是一种跳跃在心尖上的愉悦。马友友把提琴融到拉丁曲风中,让单调的弦音增加了丰富的异域情感。穆特的《卡门》,听过才知道什么是经典。有人说喜欢弦乐的人容易受到伤害,也许就像音符一样,太单一,就缺少抵抗外力的能量。
听音乐应该有自己欣赏的类别,但多听各类好玩的曲子一定会有惊喜。交响乐和流行乐一定要换着听,这样人格才完善。
古典音乐是〃美丽不沾风尘〃,流行乐是〃风尘〃,两个都拥有,那才是情圣之道,就好似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所喻之意。
黄金、白金和银子
银子是简单随意的,通灵。
白金是高贵时尚的,伪装。
黄金是大气沉稳的,霸道。
每次去商场看首饰,都喜欢看银饰和白金。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银白色。但细细比较会发现,白金比银子亮,而且这种亮是长久的,不像银子,需要人天天戴,如果放置几天,它就像个怄气的孩子,氧化变黑了,需要你精心擦拭才能恢复本色。白金很省心,戴与不戴都是那个样子,所以对于爱臭美的又需要装范儿的女人来说,白金是首选,它代表高贵、时尚,又省心。但是喜欢〃意义感〃的人,多会选择银子,因为银子能通灵性。
黄金大不同于白金和银子。黄金的霸气不是属于所有人的。品质的粗细、分量的多少呈现的霸气是不同的。就拿我来说,当我带上金子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我被它打败了,完全衬不起来那种霸气。所以带黄金的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岁月的经历能承担起黄金的力量。而这些是青年人不足以承担的。在黄金面前,阅历的深邃与肤浅被比较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说黄金像旧社会家庭中的大太太,无论男人的爱与不爱,她的地位是不变的,尊贵。而白金像小老婆们,一个个美丽如花,深藏心计,讨男人们的欢心,但在大太太面前只能低头。银子像丫鬟们,她们远离大小夫人间的明争暗斗,有自己小小的自由和欢喜,一颦一笑轻巧可爱,通灵性,往往更能吸引男人的侧目。
哎,女人们啊。一辈子都在干嘛啊!
〃物质〃的人
很多人在形容女孩子时,喜欢用〃物质〃这个词,一个〃物质的女孩〃不是好女孩。我的理解,这句话是说女孩子太过于拜金不好养活。没思想没涵养还能把她老公累死。
人为什么会〃物质〃呢
其实谁又能离开物质呢
人的情感、记忆总会依附在某一样东西上才能长久。我很喜欢逛旧货市场,很喜欢看旧旧的东西,比如那种雕花的木窗门、可能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古旧戒指、一把满面疮痍的手风琴、咿咿呀呀唱出暧昧小调的老式唱片机、一块被带得发黄渗进汗y的翡翠玉镯……它们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仿佛能听到它们喃喃自语的诉说。但是我从来不敢买这些旧货,尤其是首饰。记得一个小店老板曾告诫我:旧东西收藏可以,但是不要自己戴。此话一出,正好应了我的第六感,这些东西已付上了主人的灵魂和气场,和其他人的相斥。
很多人家中有祖传之宝,这些宝贝不一定值钱,但之所以被珍视为〃宝〃是因为其中有家人的身影,每一次翻阅仿佛就见到了那些未曾谋面过的祖辈。如果祖传之宝丢了,那种失落是说不出的,空荡荡的,丢失了穿越时空的钥匙。
这就是物质的力量。〃物质的人〃其实是过于热爱生活的人,他们想记住太多的东西,只有把记忆放在一件件东西上,才能知道自己的快乐。往往他们对自我是陌生的,就像喜欢照镜子的自恋的人一样,自恋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的陌生,需要借助另一个途径,问:我是谁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
第52节:沉默的舞者(1)
呢喃的火花,原名陈晓明,男,1982年生,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在各类报刊发表小说诗画上百篇。2005年《花溪》小说大赛最佳新人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白金创意大赛入选奖,2005年5月于福州举办个人作品展《童心未泯》,2006年5月于福州举办个人画展《燃烧的花朵》。著有《月光走失在午夜》,《这只是一次飞翔》,《燃烧的花朵》。
沉默的舞者
你见过这么完美的骨架吗
她就坐在那里,坐在那一排的矮柜上,下面有一个柜门开着,里面是一双破旧发黄的舞鞋。她脸颊绯红,汗水从她的发根淌下来。她低头抽着香烟,中南海的那种,有着白色的过滤头。湿润的头发贴在急剧起伏的胸脯上,烟头在她纤长的手指间明明灭灭,烟雾寂寞地缠绕着她,依依不舍地淡去。
她把孤独种在唇间。
明天就要上晚会了,她对自己排的这个舞蹈还觉得不够完美,她想要改掉几个动作,让整个舞蹈更流畅些。这里是音乐系的练功房,铺着光滑的拼木地板,有着占满整堵墙的落地镜,很适合他们,在他们排练过无数次这段舞蹈之后,他们终于找一一个真正的用来跳舞的地方。现在,他们累了,音乐突然间停了下来,整个空间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这种空虚藏在他们的耳中,然后迅速地膨胀,膨胀成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寞。他们各自回到属于自己的角落。
他们是七个人,但她却是唯一的一个。
他们,那三个沉默的男孩。一个坐在压腿用的栏杆上,手里提着一瓶矿泉水,阳光打在他的身上,没有影子落下来。一个用手撑着,坐在地板上,闭着眼睛两腿伸直,小山羊胡子上还闪着几滴水珠。最后一个,对着镜子整理他那长长的头发,一副孤芳自赏的样子。还有她们,另外的那三个女孩,挤在那架钢琴前,弹出单调的音符。
右边是一扇大大的窗户,可以看见一个屋顶,上面长着青苔和一些杂草,窗户旁边伸过来几根榕树枝,悠的歌谣,而我,是从这里走过的一个身影,一个又寂寞又自由的身影,可以随时因为某些细节引发的无边联想而欣喜,而忧愁。但这些情感都是懒散悠闲的,是嘴角不被觉察的一丝微笑,是眼神里不经意流露出的一点落寞。总归,我是幸福的,一片就钻到瞳眸中去。
突然发现,春天的阳光已经俯拾皆是了。
有人和我打招呼,很轻的一声〃hi〃。这时我正在看落叶下的一些蚂蚁,它们像达利的画一样,总能引起我对时光和秘密的想象。抬头看到很温暖的微笑,是大四的学长,想起已经好久不见了,彼此微笑着说了一些问好的话语,原来他们一直在做毕业创作,眼看,就要离开这个学校了,对时间也格外珍惜,说着对未来的一些期许,但言语间总流露出些微的不舍。
想起,自己的大三也快过完了。手上还捏着一片榕树的落叶,叶中的脉络清晰可见,神情却开始有了轻微的恍惚。
转眼,已经又到了季节的更替。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总是在与时间并肩前进。
有孩提时的玩伴打来电话,告诉我她的婚期在即。甜蜜的声音让我想起小时候乃乃高高藏着的一个掉了漆的牙杯,里面是我用收集了好久的牙膏壳从货郎那里换来的麦芽糖,为了那一根筷子的甜蜜,我要装上好久的乖巧,也盼着自己能快快长大,不用凳子,一伸手就能抱住所有的甜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把长大当成了一种秘密,放在自以为最保险的抽屉里。
那时候我们就是所谓的青梅竹马吧,我们都是麦芽糖,又黏又甜,一起光着身子,站在大大的洗澡盆里,把水拨成夕阳里的点点霞光。
她的声音一直没变,她说,还有小时候的一些玩伴都会回去,然后说起童年里的一些趣事,她笑,我也笑。我说着祝福之类的话语,她连连说着谢谢,那边一定是一脸的幸福。又有一片树叶飘落,想起在那没有停止过的年月里,我们一起聆听和倾诉过的寂寞和活跃,快乐和忧伤。
在心里想着。
我和你,男和女,都逃不掉时间。
虹桥门户网。hqdoor。
第56节:指间少年
指间少年
最近我已经习惯了早起,这似乎是个好现象,什么都能慢慢转变的,这也将成为我的习惯,而不会过度的沉迷在网络里。
宿舍里不适合我这样的人生活,太吵,但我挺喜欢这里的环境。这里是我们学校的人民武装学院,但是管理松散。有很大的c场,很高的树。我坐在围墙上头,这围墙很高,砌成一个一个回字的形状。全部由青石条砌成,看起来很牢固和伟大。
我坐在这里,看下面的人在打篮球。和经过身边的几个朋友打打招呼,说说笑话。天气很好,昨天刚下了一场暴雨,石头上的青苔显得特别的绿。
他们在下面打着球,大声叫喊,很青春很热情。我想起几天前我在这里和朋友打球,累了就直接躺在c场上,看着天空,很蓝很高很大,朵朵白云都像棉花糖。
这里遥远而空阔,我在这个空间里,而蚂蚁在我的身边爬来爬去。
不知道我面对这些的意义,不知道我在为什么而努力。
我总是有着一些小孩子的心情,敏感而脆弱。
有时候看起来很坚强,因为小小的自恋。
收到了一本样刊,这是一个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