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1978重生故事最新章节 > 第 5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1978重生故事 第 5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啊”陆南拉长了腔,狠狠地看了胡开山眼。胡开山差点要爆走,张秀云又是记粉拳砸在他肩膀上,抽泣道:“南南,你直都聪明,又稳重。这次怎么会这么傻呀?你不会去找大人啊,那人,是杀人犯呢,你怎么打得过他,才13岁的孩子”说得谢凤英也开始哭,两人索性抱着起哭得稀里哗啦。

  陆南深爱着自己的父母,但是两个女人直这么哭,也深感头痛。

  “张婶,妈。其实,我也怕。”陆南怯生生地开了口。

  “你怕?你怕还上!”谢凤英瞪了儿子眼,见张秀云捶人上瘾,也想捶儿子下,终是没舍得下手。

  “可是,我要不上,哪怕晚分钟,储凤给那人糟蹋了,我得后悔辈子!”

  房间里突然静了下来,两个女人看着陆南,默默地寻思起来。而直在享受粉拳的胡开山,却蓦地睁开眼,望向陆南稚嫩的小脸。

  半晌,张秀云幽幽叹了口气:“谢婶,你家南南,怕是天底下找不到第二个更好的了!”没等谢凤英谦虚,又道:“这么小的孩子,聪明,沉稳就不说了,偏偏还这么仗义,叫人怎么敢相信,怎么敢相信啊!”

  第二天,两名警察走进病房,先做了自我介绍,名四十出头的是县局刑警队队长朱鹏,名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却是乡派出所所长杜晓飞。

  朱鹏先是代表县公安局,对见义勇为的陆南表扬了番,然后又为他做笔录。

  陆南照实说了,朱鹏边点头微笑,边对拘谨地坐在边的陆大富道:“陆大富同志,你有个好儿子啊!”

  “是,是。”陆大富赶紧起身,点头。

  其实事情经过,通过村民及几个孩子的证词,已经完全大白。朱鹏这次来,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表扬了番陆南后,朱鹏起身告辞,握着陆大富的手不放:“陆大富同志,县委县政府,公安局正在考虑给陆南同学表彰。到时可能会开个公开的表彰大会,你可能会出席并做讲话。如果有时间,希望准备篇讲话稿。”

  陆大富登时傻了,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正了正警帽,朱鹏若有所思地看了陆南眼,点了点头,离开病房。

  “朱队,那孩子,没什么出奇嘛。”出了病房,杜晓飞小声地问了起来。

  “没什么出奇?”朱鹏抬了抬眼皮,看了杜晓飞眼:“这孩子在储满堂家就拿了杠子,巧妙诈出地址,又两次找人报信时,毫不容情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能做到这些,你说他奇不奇?”

  “是有点儿邪兴。朱队,你这么说,我觉得他还真的有点那啥,胆大,心细!”

  “嗯,才13岁的孩子,就敢朝杀人犯头上砸杠子,这胆量确实不小!就凭这个,县里表彰都是应该的。”

  “可是,法医鉴定不是说,那杠子,当场就把”

  “嘘!”朱鹏突然停步,严厉地目光盯着杜晓飞:“杜晓飞,你要记住,你的言行,不仅仅代表你,还代表着你帽子上的警徽!”

  杜晓飞低下头,嘟囔道:“知道了。”

  “嗯,这种话以后千万别乱讲,内部掌握就好。传出去,会毁了这孩子啊!”

  陆南养了几天伤,又生龙活虎了。

  回到熟悉的虾场,看着张张熟悉的笑脸,陆南高兴的大叫大嚷着,绕着虾塘转了半圈,回来后累得跟狗似的,躺在床上动也不想动。

  休息了会,从床头摸起本笔记本,细细翻看起来。

  这是陆南从虾场筹建起就开始写的。很乱很杂。

  “小南哥哥!”余燕从外面“蹬蹬蹬”的跑进来,两只小脚错,甩掉小皮鞋,跳上了床。

  梁山小霸王最新章节 “小南哥哥,你在干什么啊?”

  余燕已经上了三年级,个头长高了,身材也慢慢有了女孩子特有的苗条和曼妙,由于生活过得好,余燕小脸红朴朴的,皮肤莹白中带着少女的青春光泽。她梳着条乌油油的马尾辫,穿着浅黄铯的碎花裙子,脚上是双带着绊的中跟黑色童鞋。

  陆南放下手中笔记本,亲昵地拉了拉辫子,“小燕子,唱支歌给哥听,《小燕子》。”

  “啊!”余燕瞪大眼睛,惊讶地望着陆南,“小南哥哥,你怎么要听这首歌啊?”

  “唱不唱?”陆南脸板,轻轻在她脑袋拍了下。

  “唱就唱呗!”余燕吐了吐舌头,轻轻唱了起来。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稚嫩清脆的少女的歌声响起,陆南仿佛看到了个崭新的世界:绿树成荫,虾塘碧波荡漾,果园飘香溢彩,小河清澈透底,欢快地绕着果园流向远方。

  个完美的农业基地,个山美水秀的农业生态园,这才是我想要的东西!

  陆南摊开笔记本,不由得又蹙起了眉头。

  虾场运作中所有的费用,都是陆大富在记帐。只是他的记帐方法粗放已极,陆南私下又记了本帐。

  昨天,陆大富和胡开山去了趟汉中,结清了五家酒店的新季第笔收入款。

  53550.75,这是辛辛苦苦忙了个月的总收入。

  刨去支出,个月忙下来收入没到2万。陆南的算法中还扣除了固定资产折旧营业外支出等。这些东西陆大富不懂,也用不着和他解释。

  月收入2万,年才24万。这在农村已经和奇迹样令人乍舌,但是在陆南的心中,这样的速度仍然不能满意。

  虾场直没有分红,陆大富和张秀云两人对陆南言听计从,两家人直拿的就是生活费,这几年积累下来,刨去开支,虾场手里也有百多万,这才是陆南想要发展的基本保障。

  怎么办呢?望着窗外碧波荡漾的虾塘,陆南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突然门外噼哩啪啦的放起来了鞭炮,还夹杂着女人的哭声,闹哄哄的。正在纳闷时,谢凤英领着帮子女人拥了进来,打头的正是储凤的母亲许梅。储凤跟在她身后,正红着脸偷看着陆南。倒是余燕和村里住的近的几个孩子偎在门口,嘻嘻哈哈的看热闹。

  许梅用手背抹着脸,扑上去搂住陆南就哭,储凤的姑姑姨娘什么的也围了过来,满嘴都是感谢的话,还不住把躲躲闪闪不敢见人的储凤往前推。看样子倒像是要强行塞给陆南做丫鬟。

  “凤儿,快谢谢你小南哥哥!”许梅拍着大腿哭了几嗓子,又叨叨要女儿“做牛做马来报答”,储凤倒真是在心里感谢陆南,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怎么也说不出感谢的话的,吭吭唧唧走到陆南身边,大大的杏眼往上飞,瞟了陆南眼,又低下头,两只手捏着衣襟,句话也说不出口。

  见这阵势,陆南头皮就麻了。来是没见过这样大张旗鼓感恩的,二来这似乎还关乎着储凤的名誉。

  张秀云刚进了门,见陆南的脸色不太好看,转身就将大群不相干的村民孩子和虾场工人统统撵了出去,这才关了门。

  许梅毕竟心里有数,见陆南面色不豫,止住了对谢凤英的倾诉,望着陆南,指着窗外,讪讪道:“小南,那个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个啥,拎了篮子鸡蛋,搁厨房呢。”

  几个妇女齐陪笑,陆南也不好说什么难听话,瞥了眼储凤,见她的耳朵尖都红透了,不由寒着脸道:“阿姨,这事既然没出,那就别声张。小凤是女孩,长大了还要嫁人的,我这边又没有做什么,你张罗起来,几个村的人都知道了,反而要坏事。”

  谢凤英反应过来,和张秀云起帮着劝。刘梅脑子这时才转过弯,想到这孩子脑子聪明,揍人挺狠,做事还稳当,看着陆南的眼神未免带了点敬畏,拉着谢凤英两人不停的说着感恩的话,又把储凤父亲储满堂骂得狗血淋头。

  陆南哪里耐得了这些,冲余燕招了招手,等她笑着飞跑过来,小声道:“你领着储凤去玩吧!”

  “哎!”余燕脆生生地应了,拉着储凤的手,两个女孩钻出门。

  中午留了饭,谢凤英陪着群女人拉家常,张秀云做了两桌菜,又吩咐胡开山喊了不好意思来的储满堂过来喝酒。席上几杯酒端,神色慌张的储满堂就拍着胸膛说要来虾场干活,还不要钱。

  陆大富哪在乎这个,只说领了心意,和胡开山两人灌得储满堂脸红脖子粗,饭后晃着大脑袋在刘梅的连骂带掐中告辞。

  储凤站在门口,却不肯挪步,望着陆南欲言又止,余燕天真烂漫,高高兴兴地将准备好的炒南瓜子和胡开山装的四斤虾往储凤手里塞。

  “储凤,以后没事来玩。我叫小南哥哥带我们钓虾,他可厉害了,捉青蛙捉个准!”

  储凤奇道:“他捉青蛙干什么啊?”

  “钓虾呀!”余燕耐心地解释道:“小南哥哥是用青蛙腿钓虾的。他说虾子最喜欢吃青蛙腿,不过要剥了皮的”

  储凤点点头,心不在焉地胡乱答应了几声后,见大人们乱哄哄的告别仪式已经结束,鼓足勇气跑到陆南身边,红着脸,快速地低声道:“陆南,我以后还能来玩么?”

  “想来就来呀,我们还是校友呢!”陆南笑着点头,他知道储凤的心思,不过是报恩,此外或许还有点少女怀春的意思。虽然说自己没往这方面想,不过也是不能直接拒绝的,毕竟乡里乡亲的,彼此之间走动很正常。要是真不答应,恐怕还有人会想陆家发财忘本。

  储凤的脸上突然神采飞扬起来,午后阳光下,张还生着萌萌汗毛的脸,顿时勾人心魄,狐形脸蛋上的杏眼含笑瞥,飞快地跑开。

  鸡蛋倒底收了下来。要退的话,会伤感情的。

  --------------

  白天出差,今天暂定更,求票!

  --------------

  十七 发展计划

  灯火祝朋友国庆节快乐!

  祝帅哥美女两相宜。

  二祝美满姻缘天注定。

  三祝旅游长途有艳遇。

  四祝黑灯瞎火燃情。

  -----------

  推荐,收藏,总有个星半点吧?

  -----------

  胡开山吃住都在虾场,陆大富个星期也有三四天在虾场,陆南放学也总喜欢往虾场跑。谢凤英原本安排他在张秀云家吃饭的计划泡汤,后来和张秀云核计,干脆两家都在虾场吃。

  两个女人忙着做饭,十几个工人喂完虾后,凑到块分几摊打牌,陆大富和胡开山巡视虾塘还没回来。

  “妈!”陆南放了学,回到虾场书包扔钻进厨房,鼻端闻到股浓郁的肉香。

  谢凤英笑着起身,拿起毛巾拍了拍儿子身上的灰。

  “儿子,今天这么早就放学啦?”

  “嗯,语文老师生病了。”陆南打开厨柜,翻出块锅巴就往嘴里送。

  “慢点,别噎着,跟老虎似的”谢凤英慌忙倒了杯水捧在手里,静静看着儿子吃东西,心里像吃了蜜样甜。

  在灶台下添火的张秀云走过来,笑道:“南南,听说你评上了三好学生?”

  “是啊。”想起这个,陆南就点郁闷。

  县里大张旗鼓地宣传“少年英雄陆南”,硬被逼着做了次报告,参加了几次大会,从脸阴笑的县委领导手里接过奖状资金,又从县公安局领导手里接过“见义勇为”证书,还说是这小本本以后都可以免费乘车。

  陆南不想出名,但是这却不是由他能决定了的。陆大富谢凤英两人穿着簇新的西装,陪着儿子在县里硬是转了三天,喝酒喝得头晕眼花,这才由县委办公室派出的小车恭恭敬敬地送了回来。

  陆大富那几天和范进中举也差不太多了。张憨厚的老脸笑的快残废了,很有气势地拉着脸抽筋的谢凤英,和许多不认识的人握手合影,接受他们的敬酒,听着他们滔滔不绝的恭维话,像是生活在梦中样。

  陆南为了不让父亲难堪,放低姿态,成了名天真活泼充满阳光的男孩,这样装扮的效果极其明显,这就是领导满意,老师涨脸,同学有面子,总之皆大欢喜。

  回到乡里,乡政府领导说还要搞次活动,陆大富按照陆南教的,先摆了桌,说是感谢书记乡长的关心爱护,原本应该接受领导的好心,只是我家这不成材的小东西拉的课太多,必须要补课。以后的事,等孩子放假了再说吧。

  乡领导有了面子,哈哈笑,纷纷跑来揉了揉陆南的小脑袋,这才放手。

  瘪着嘴的陆南回到家,学校果然闻风而动,准备给这个建校以来逃课最多的孩子个“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低调,低调啊!现在搞得人人皆知,我还怎么过日子?

  午饭时,工人们在工棚吃,这边四个大人两个孩子桌。

  陆南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胡开山每喝口酒,就要偷偷看张秀云眼。

  张秀云就象不知道样,根本不抬头,不是给余燕舀汤,就是给陆南挟肉,但是陆南总觉得有着细长眼睛的张秀云,那眼角的余光就象钩子样。

  果然,平时顿饭能喝半斤的胡开山,只喝了不到二两就说要吃饭。

  张秀云盈盈起身,夺过他手里的饭碗,轻声道:“我给你盛吧!”

  胡开山松开手,看着陆大富。陆大富把酒杯放,哈哈笑:“我也不喝了,凤英盛饭去!”说罢直接将空碗塞进了谢凤英的手里。

  牛!陆南暗赞声,老爸果然够牛!这正式的老婆,用起来就是理直气壮!

  两个大男人光着膀子,稀里哗啦吃饭,两个女人低眉顺眼地小口吃饭。陆南吃完饭,丢下碗就跑,慌得碗里还剩口饭的余燕也把碗放,追了出去。

  “小南哥哥,等等我啊!”

  30亩的水面,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篮球场有多大,人人都有个概念。而30亩虾塘,大概是近50个篮球场那么大。

  想想50个篮球场象豆腐干似的平铺在地面,聚在起是什么效果吧!反正陆大富和胡开山每天早晚两次巡塘都是骑自行车。

  陆南坐在父亲的车后,看着夕阳下的虾塘。金色的阳光铺在水面,块块呈“田”字状的虾塘就象是颗颗绿宝石。

  部分精养,缓步推广。这是陆南想到的能够最省钱的虾场发展模式。

  白水虾场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不少宾馆酒楼主动找来,要 三魂体求供货。只可惜虾场的产量不足,很多生意都没法做。

  根据李扬的介绍,又参考了相关专业书籍,陆南了解到,个正规化管理的虾场,亩产应有2吨以上,而现在这个虾场亩产不过1吨刚出头,潜力还很大。

  想想过几天就要放暑假,到时候再仔细规划下,先划出10亩左右虾塘,用水泥砌出来,再添置些较好的专用设备,严格管理,精心饲养,应该会增产。

  电风扇呼呼地转,虾棚内又闷又热,陆南睡到半夜硬是热醒了。

  钻出虾棚,迎面就是阵凉风,舒服地呻吟了嗓子,小跑溜到塘边,正准备洗把脸,突然看见虾塘边空的暂养池里白浪翻腾。

  “哗哗”的击水声中,胡开山在水里自如地游来游去,他的泳姿极其正规,速度又快,15米长的暂养池,胳膊用力只划了两下就已经到头,身子在水中飞快地打个转,象鱼样翻过身,仰面游了起来。

  游泳!陆南突然想起来,自己只会最简单的狗刨,勉强浮在水面而已,正规泳姿还不会呢!

  “胡叔叔,我要学游泳!”

  胡开山慢慢划到岸边,看着陆南,手伸:“敢下来么?”

  陆南眼睛闭,双腿并拢,“嗵”的跳入水中,倒吓了胡开山跳。

  这小东西,胆量倒不小!

  陆南聪明,胆大,运动协调性上佳,而且还有股子狠劲。在胡开山的指导下,没到小时就学会了蛙泳,跟在胡开山身边,象只青蛙样展腿划臂,游得兴高采烈。

  “胡叔叔,我还要学蝶泳,自由泳!”

  胡开山点点头,靠近陆南,突然抓紧他的双臂,将他托在自己肩上,身子向上窜,整个人竟然在水里竖了起来。

  “哇!”陆南高兴的大呼小叫,抱着胡开山的脑袋看他踩着水在池里自如穿行。

  渐渐的,胡开山的心里越来越欢畅,似乎所有的快乐来源于自己肩上的这个孩子,大小,在水里嬉闹着,欢笑着。

  两人湿漉漉地上了岸,胡开山把扯下陆南的小裤衩,顺手扯下塘边树枝上搭着的毛巾,给他擦干身体。

  “去换个裤衩,睡觉。”胡开山挥了挥手,点着了根烟。

  “胡叔叔。”

  “嗯?”

  “我还想再坐会儿。”

  “随你。”胡开水虽然这样说,却把自己留在岸上的件大褂披在陆南身上,拍了拍他的肩膀:“南南,你不是直要学武吗?现在还愿意学不?叔叔教你!”

  “愿意,愿意!”陆南喜出望外,用力点头。

  “南南,你肯吃苦,协调性好力量速度也够,这都是练武所必需的。但是,叔叔直到现在才答应你,是因为叔叔才发现,你这孩子,仗义!绝不会为非作歹。”

  你才知道啊?陆南差点想翻个白眼送给他,老老实实点头,又问道:“胡叔叔,你教我的是什么功夫啊?”

  “我学的很多,很杂。”胡开山闭着眼睛想了会儿,“我在军队学的是擒敌拳。我在入伍前,在老家学的是胡家拳,还有胡家刀法。”

  “胡家刀法?”陆南眼睛亮,立即想到了《飞狐外传》中那神奇的胡刀大侠。

  “以前没名字,我爷爷给起的。大概十几招吧,很猛的,没花架子,全是出手伤人,和胡家拳样。”

  胡开山简单地解释了胡家拳的刚猛,说是练拳时心中要有股怒火,拳击出,要有打碎切的信心,对对手要有强烈的恨意,这样才能发挥拳法。

  陆南听得目瞪口呆,这也太不和谐了吧!

  其实他不知道,中国很多传统拳法,都有个“怒目金刚”的练法,气势要威猛,眼神要凶狠,拳如虎腿如鞭,这样才能争胜。

  要是打拳时心平气和,跟绣花弹琴样,那还不如去学文呢!武的精髓,就是个字:斗!

  不狠,不凶,没有打生打死的决心和勇气,就没有气势,这样来,功夫肯定要打折扣。

  两人商定,以后每天早上四点半,陆南起床和胡开山起练功夫。

  “快去睡觉吧。”胡开山收下陆南,心里也痛快不少,拍了拍陆南的屁股,将他拽了起来。

  “嗯。”陆南想了想,又说道:“胡叔叔”

  胡开山回过头,对上了双清澈无邪的眼睛。

  “那个你和张婶的事,我找我妈给你说亲。”陆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光着屁股转身就跑。

  “小王八蛋!”胡开山笑骂声,黑脸倒有点红了,“这小子,能主事。我和秀云的事,还真说不准能成呢!”

  十八 蓝图(1)

  白水虾场第次股东分红大会,在陆南的主持下召开了。

  参加股东大会的人员,除了陆大富家,张秀云家,胡开山作为虾塘管理人员列席,李扬作为虾塘技术总监列席。

  会议通过了三项议程。

  是全体股东致同意,今年仍然不分红,但每位股东发2万元过年费。以后分红时,这笔钱要从分红中扣除,不计息。

  二是全体股东致同意,对虾塘进行扩建。扩建分两步走,第步是新辟20亩虾塘,第二步是对10亩虾塘进行改造,实行全水泥池养殖。

  其实,土池养虾和水泥池养虾各有优劣,但是水泥池最大的优点是养殖密度高虾子生长期可以缩短,而这正是陆南最需要的。

  李扬详细介绍了水泥池养殖技术后,三名股东齐齐举手,通过!

  三是股东大会决定,为表彰胡开山和李扬两位同志对白水虾场的巨大贡献,各奖励现金红包3000元整。

  会议热烈隆重,与会人员兴高采列,纷纷表示,这是次成功的大会,是凝心聚力的大会,是指导我们思想和工作高度统的大会,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会

  陆南最后总结。对于陆南的能力,无论是陆大富夫妇,还是张秀云胡开山,都已见怪不怪,虾场上下均以他为主心骨。

  这年多来,眼看着虾场建成,慢慢的红火起来。而外人谁也不知道这虾场的规划管理经营,全是个13岁的孩子手规划的。

  13岁的陆南身高近米七,由于长年习武,体形远比同龄人要健硕,麦色皮肤泛着健康的光泽,头短发乌黑发亮,双目更是朗若晨星,神采奕奕。

  陆南对上阶段虾场经营生产情况做了个总结,又指出下阶段的发展思路。就是在保持虾塘总量在50亩的基础上,逐渐改建虾塘,要求在两年内达到全部50亩虾塘都改成现代化管理的水泥池。以达到亩产过2吨的目标。

  这只是陆南的期发展计划。亩产过2吨,就意味着虾塘每天可以供应汉中市场超过500斤的成品基围虾,日收入近7000元,年收入250多万,纯利润可过150万。

  只有达到这个目标,可算是初步完成原始积累。可以籍由虾场为基础,开始更加宏伟的第二阶段发展计划。

  每日天不亮,陆南就悄悄起床,跟着胡开山开始练功。

  先是体能训练,跑步游泳,蹲马步,这三项训练占据了陆南几乎所有的游戏时间。

  每天要跑两次,早次晚次,每次3公里,游泳是在中午,胡开山带着陆南跳进大塘里,先是痛痛快快地玩水仗,然后陆南要游500米才算及格,不到周,陆南泳技大增,学会了三样泳姿,而且越游越快,越游越精。

  至于蹲马步,陆南除了早上跑步后蹲上两个小时,晚上回家睡觉前,也要蹲上个小时。

  正规化的练功,其强度远非以前自己胡搞瞎搞所能比。陆南又次迅速瘦了下来,谢凤英和张秀云都极其心疼,但是陆大富不说话,胡开山每天闷头带他练,两个女人也不敢管。只是每次练完功,谢凤英直扑陆南,搂着就亲,然后拉着儿子去他洗澡。张秀云则时不时掐胡开山把,或是狠狠地白他眼,低声啐道:“你要把小南练坏了,可怎么办?”

  “嘿嘿,嘿嘿。”胡开山看着胳膊上浅浅的月牙似的指甲印,幸福得浑身毛孔都张开了:“不会,不会!我小时候,我爹教我练功,比这还狠呐,练不好不给吃饭,还用鞭子抽!”

  “啊!”张秀云看着胡开山,又心疼起来,左右看没人,又飞快地伸手在胡开山的胳膊上揉了几下,这才低着头匆匆走开。

  暑假作业对于陆南来说形同儿戏,随便找个半天时间写写画画就搞定。除了早上练功,其余的时间就是带着几个孩子疯玩。

  陆冬生涂方军两人跟着陆南,有吃有喝,连作业都有得抄,快活得成天不沾家,晚上都和陆南睡在虾场,挤在张床上。两家父母知道陆大富谢凤英两口子厚道,陆南又稳重,也就由着孩子胡闹。

  大早,陆冬生被外面的汽车喇叭声惊醒,睁眼看,陆南早起了床。

  钻出虾棚,发现天天来的司机小郑叔叔费力从车后箱抱下个圆柱型的皮袋子,胡开山拎起来,往棚顶事先安好的钢钩上挂,捏着拳头“嘭嘭嘭”的砸了几拳,面露微笑:“这个比我以前练的要好,有筋道,不伤手!”

  陆南站在边,也似模似样的练起了拳,陆冬生跑来,边跟着挥拳,边问道:“南南,这是什么呀?”

  “沙袋!练拳用的。以后你和小军每天都要跟着我练!”

  胡开山不愿意收陆冬生涂方军,陆南就想出这种办法来锻炼他们。个好汉三 暗蛹化蝶最新章节个帮,以后进入社会,身边没几个人还真不行。

  “冬生,你把小军喊起来,以后每天跟我跑步打拳。”

  “好!”陆冬生兴奋地点点头,钻进了里屋。

  吃过早饭,陆南牵着余燕,四个孩子骑着三张自行车,溜烟出了虾场。

  汉中地区是平原,地势南倾。到了平州市就成了丘陵。山不高,却极美,水不美,却极妍。

  青弋山离白水虾场仅有15里,海拔不足500米,山中多灌木,少乔木。四个孩子你拉我拽,半小时后终于爬上了山腰。

  去青弋山旅游,是半个月前就定下的行程。陆南依稀记得,这座名气并不太大的山,风景着实秀美,山青水秀,碧波红叶,飞瀑流潭,屑玉碎琼,有着“皖北小黄山”之称。在05年开通汉沪蓉高速公路后,名气渐渐大了起来,成为大旅游热点。

  将车子留在山下,四人你拼我抢着冲上山,道小溪曲曲折折,叮叮咚咚随山势而下。顺溪而行,不会儿就到了山腰。

  青弋山的山腰处像被巨铲横着削去块,有点像阶梯。这块北坡溪地,藏着汪井口大的小潭,寒冷清澈。

  陆冬生和涂方军早卷了裤管下了小溪,余燕大呼小叫,跑来跑去的搬着小溪中的石头,从石缝中翻出小螃蟹,高高的举起来,“小南哥哥,我捉到螃蟹啦!”

  “嗯,能干!”陆南望着山势,想起来虽然山北已经美不胜收,这山南似乎还有宝贝。

  条大青石,坐着四人。陆冬生和涂方军还有兴趣拿着树枝攀花戏蝶。余燕累得小腿发软,坐在陆南身边揉着腿。

  “小南哥哥,我好累啊!”

  “嗯,休息会再爬。”

  “嘻嘻,你看,好多螃蟹,不过太小了。”

  在溪水边翻螃蟹,是件特别痛快的事,幸福度完全不亚于摸鱼,余燕献宝似的捧着放在草帽中的五六只小螃蟹,看着它们吐着泡沫,奋力地向上攀爬,又有点同情心泛滥起来:“小南哥哥,它们会不会死啊?要不,放了它吧?”

  “放什么?带回去养着玩啊!”陆南还没说话,涂方军跑了过来,居然提着条周身黑油发亮的小鱼,用根柳条拴在腮上:“陆南,看,旺丫鱼!”

  旺丫鱼,学名叫什么,陆南还真不知道。只知道村里人都这么叫。这种鱼成年了不过三两不到,身子细长,牙齿又尖又小,味道极鲜。只是这种鱼向来喜欢在溪流河水中生长,又特别机敏,极其难捕。

  “怎么捉到的?”

  “嘿嘿,正好咬到冬生的脚指头。”涂方军往后指,果然,陆冬生正踮着脚走过来,呲牙咧嘴的。

  “嗯,这鱼是食肉的。”陆南点点头,见陆冬生坐过来,简单看了看伤口,不到半公分长,不过口子很深,血还没止住。扯过身畔大丛野芫荽,放在青石上,用鹅卵石捣烂,敷在陆冬生的大脚趾上。

  “等会儿别下水了。”

  “嗯,真倒霉。”

  陆冬生受伤竟然没叫没哭,陆南倒有点意外,看着他那黑乎乎的胖脸上满是汗水,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比较勇敢,回去等你伤好,我传你几招杀着!”

  陆冬生喜出望外,张着大嘴“嗬嗬”直笑,余燕拉着陆南的胳膊使劲晃:“小南哥哥,我也要学杀着!”

  “你学什么?你都没基本功!”陆南拍拍屁股站了起来。

  “传男不传女!”涂方军挤眉弄眼,得意地跟了句。

  “你最坏了!”余燕咬着银牙,脚踢去,噘着小嘴,望着陆南的背。

  休息了会,陆冬生止了血,脚伤也不太痛后,几人又慢慢绕往南坡。

  青弋山南坡,遍生梅树。这也算是大奇景,每年花季,附近的居民都喜欢来游山赏梅。

  现在梅花尽落,梅子未生。光秃秃的枝干虬结,有的梅树恐怕已有近百年之龄,还真不知道怎么会保存的如此完好。

  “走,我们去南坡玩。”记忆中,这片梅林后来成了胜景。陆南努力地搜寻着记忆中的碎片,模模糊糊的。似乎梅林并没有为周围村民带来太大的好处,就连别人吃肉,自己喝汤都算不上,顶多是嚼些残羹冷炙。

  越近梅林,陆南心中的惊喜越大,南坡绿草茵茵,繁花似锦,草地上杂生着数百株野生梅树,形态各异,姿态苍劲。更妙的是,梅林尽头,突兀的从山顶垂下条银线似的山瀑,瀑布水量不大,却清亮晶莹,如碎玉琼瑶,路低鸣,注入山脚下的深潭。到了瀑布前,崖壁上青苔森森,水气氤氲,令人透体清凉。

  几个孩子欢叫着在潭边玩水,陆南脱掉鞋坐在潭边,两条小腿浸在潭水中,眼前是清凉世界,背后是苍劲古梅。

  这,简直就是处世外桃源啊!

  十九 蓝图(2)

  遗憾的是没有照相机,陆南溜溜想起了后世方便快捷的数码相机。如果有了笔启动资金,买下相关专利,岂不是能赚大钱?

  只可惜三星索尼这些巨鳄哪里又像小说中的蠢笨?个人的智慧有限,而群人的智慧就很有些可怕,可以科学而严谨地推断出未来科技发展的走势,并不是件多么的逆天的事。至少陆南可以肯定,自己即使不是重生,也大致能猜出青弋山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来玩。

  转了几圈,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七八个人影晃动,围着个坐着的老人指指点点。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每人都有画板。

  陆南走近,听见那白发老人指着梅林道:“梅花,高标绝俗,不畏严寒,是春来花发的群芳之首,故有“花魁”之称。其干枝如铮铮铁骨;其花朵艳而不俗;无论画折支还是繁株,得其形是入门的基础,传其神是真本领。”

  “顾老,可是这梅树还没开花啊!”名学生问道。

  “梅未发花,仍是梅。”顾老扭过头,看了他眼,继续说道:“千百年来,画梅名家辈出,及至清代,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诸家,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当代的关山月董寿平王成喜等都画有大量的梅花佳作。”

  “中国画的画梅,尤重‘风骨’二字。曲折虬结,劲枝矫夭,不过是表像。”

  顾老说了段画梅故事,又开始详加指点技法,陆南虽然感兴趣,只可惜从来就对绘画窍不通,听了半天仍然糊里糊涂。

  群学生纷纷点头,有的沉思起来,有的已经迫不急待支开画板,打开画具包,开始勾描梅树。有人看见陆南几人,不过扫了几眼,也没人关心。

  陆冬生和涂方军早跟过来看热闹,余燕有点怕见生人,躲在陆南身后小声问道:“小南哥哥,他们是干什么的啊?”

  “唔,应该是汉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可能是美术系的。”

  “你怎么知道?”陆冬生瞪着眼睛,好奇地问。

  “他们穿的是校服。”陆南翻了个白眼,转身就走。

  陆南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正要离开,见梅林和溪边有不少塑料袋,估计是学生们吃面包茶叶蛋丢下的垃圾。

  皱了皱眉,陆南弯腰开始捡起垃圾,陆冬生还要多嘴,被陆南又瞪了眼,吓得不敢再说什么,跟着捡了起来。

  名正在作画的女生,看见陆南几人,脸上红,飞快放下笔跑了过来,歉声道:“小朋友,不好意思啊。我们本来打算走的时候把这些垃圾带回去。”

  陆南也不管她说的是真是假,笑了笑,也没说话。女生抿了抿嘴,又跑回到顾老身边,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顾老愕然回望,眯着眼看了会儿,起身健步走了过去,笑眯眯地赞道:“小同学,你们是哪里来的啊?”

  “我们是陆家沟村的。”陆南答了句。

  “嗯,你们做的,可把这些大学生全比下去喽!从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这很好!”顾老回过头,挥了挥手,大声道:“都过来!”

  群大学生其实早停了笔在看,又自恃身份不好意思认错,见顾老发话,顿时窝蜂地涌过来,七手八脚捡起了垃圾,有的生怕不够捡,土块石子也捡了那么几块,沉甸甸的装在袋子里,提在手上。聪明伶俐的早拉着几个孩子的手,掏出包里的吃食往里塞,口里还不停的表扬加自我批评。

  陆冬生三人哪见过这样阵仗,面对如此热情,身子不住后退,面红耳赤,句话也说不出来。顾老视若不见,挽着陆南的手问起了乡风民俗,陆南作答,渐渐的两人身边围了堆人。

  起先大家都只是喜欢这个长得秀气中又显得 走在异界的牧师0稳重的小孩子,没会儿就听得入迷,而后看向他的目光就带了点惊讶。

  陆南熟知青弋山的典故,又对农村生活头头是道,用词遣字还颇为雅训,甚至还随口吟了首写青弋山的古诗“雨后看山好,山清雨复来。云崖飞素练,石磴满苍苔。”

  顾老越听越觉得心奇,越看心越喜,望着陆南清澈有神的眼睛,心底突然涌现出个词:忘年交。

  陆南说完故事,将收拾好的垃圾并成个大包,笑着摆了摆手:“老爷爷,我们走啦。”

  “等等!”顾老把抓住陆南的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陆南。”

  顾老微沉吟,又摇了摇头,心里颇为可惜。这孩子是个天才,只是年龄小了点,要是已上了高中,那么无论如何要将他收到自己门下。

  “陆南,来来,你们四个孩子随意坐下,我给你们画幅画儿!”

  顾老要作画,弟子们慌不迭递上画板铅笔,谁料他将手摆道:“我作山水画,拿毛笔来。”

  几个孩子坐在树下,起先还有点紧张,陆南随意捡了几个石子,带他们玩起丢沙包来,没会儿,余燕就咯咯笑了起来。

  顾老挥毫泼墨,下笔如云烟,不到半个小时,幅现代山水写意画新鲜出炉。小心地题上“梅林游戏图”几个大字,又在下额题上“季夏游青弋山为陆南小朋友所作”两行小字,落款是“顾希庐作于九九年七月”。

  在用了枚闲章,枚印章后,微笑着招手道:“陆南,你们过来看。”

  身后是老干虬枝,天空如洗,远景是淡墨青山,长空万里。四个童真可爱的孩子在青青梅林里或坐或卧,顾老不愧为大师,几笔勾勒,用墨极为洗炼,却传神地抓住了几人的神态,尤其是四人的眼神,各各不同,却又各具神韵。

  陆南靠在梅树上,眯着眼在发呆,陆冬生瞪着眼睛,手里死死攥着两颗小石子,余燕偎在陆南身边,只看着他的脸,手里无意识地揪着根草,万事无忧的样子。而涂方军则托着下巴,紧张地看着草地,似乎要随时抓住陆冬生的胳膊。留白处题了首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消落,何用慰远客?”

  “陆南小友,这幅画送给你。”顾希庐沉吟了下,本来想说“好好学习”之类的套话,到了嘴边却变了。“有缘的话,去师范大学找我。”

  “谢谢顾爷爷!”陆南在记忆里搜索着这个名字。很显然,在前世,无论是经理人还是农民的身份,都与艺术家教授相隔万里。但是他识得好歹,顾老至少是名大学教授,而且很可能是社会名人。这样的位书画大师,兴之所致挥毫作画,其价值或许远远超于作品本身。

  四个孩子跟着顾老行人下了山,陆南相邀请顾老去虾场游,可惜顾老时间紧张,婉言谢绝,只说等冬天梅花盛开再?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