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387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87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动作吓了一跳。可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突然之间亲王忽必烈迸发出自己最后的力量。然后一弯腰,随后一挺。他的头重重的撞在后面士兵的头上。虽然对方戴着铁盔,但依然被亲王忽必烈得的一撞,撞得有些发晕。

  另外一个则因为吃惊,而松了手伸手去掏枪。猛然间得到了自由的亲王忽必烈,突然之间低下头向赵旭撞了过去。事实上他知道自己并没有机会,别说撞死赵旭,甚至可能连撞上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他还是用自己最后的力气,向着赵旭这个说话不算话的小人,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赵旭,我杀了你……!”

  正笑吟吟的看着杀场,折磨亲王忽必烈神经的赵旭被这样的情形吓了一跳。猛然受到袭击的他,看着亲王忽必烈瞪着他的血红的眼睛,以及大张着的嘴发愣。

  伸手去掏自己的手枪,可是不知为何平时熟练的动作,却没有如期把手枪掏在手中。事实上,这就是赵旭还没有把一个动作,变成条件反射那么准确与迅速的特点。

  一把没有拽来手枪的赵旭,面对似乎变成了“魔兽”一样的亲王忽必烈,他害怕的如同逃跑那样转身欲奔。哪知道亲王忽必烈一头撞在他的后腰上,把他撞倒在地。更要命的是,弯折的雪茄烟头立即就烙在了赵旭的脸上。

  刺痛让赵旭更加紧张起来,这一次一伸手就拽到自己的手枪。当他转过脸的时候,亲王忽必烈那如同野兽一样的表情,让他扣动了扳机!

  第12o章 你杀了我吧

  亲王忽必烈死了,原本历史上将率领他的军队,占领整个“中华民族”所有土地的人,在赵旭“呯呯”两枪的射击下死了。他雄壮的身体扑上去的时候,被赵旭用连续射击的两枪打死了。

  子弹正正的击中了他的头,血顺都会他的脸上流了赵旭一头一脸一嘴。新鲜的热血带着沉重的腥味,流淌在赵旭的身上,让他感觉就如同热油一般滚烫。

  “你这个……这个……该死的老匹夫……”

  赵旭奋力的挣扎着,可是亲王忽必烈相当雄壮的身体,让他挣了几下没有挣开。直到手下的士兵赶过来把亲王忽必烈的尸体掀开,赵旭才站起身来。也直到这时,最后半句他才骂出口。

  刚刚杀了亲王忽必烈的行为,让赵旭感觉到一阵疲惫。他坐在雪地上喘息着,第一时间抓了把雪,捂在脸上刚刚被雪茄烫过的伤口上。冰凉的雪,让他的伤口很快就麻木了。

  这时在他附近,借着亲王忽必烈制造的混乱,那些被俘人同样一起动作起来。这让哈勒合林城里的广场上一时之间枪声四起,被俘的“黄金家族”的人,一个个在枪响之中倒在血泊里。

  亲王忽必烈的死,让赵旭原本用来使亲王忽必烈后悔加伤心的屠杀,变得有些索然无味。他挣扎了一下,手下人把他扶起来。展目在俘虏堆里一望,失望的发现,“黄金家族”的人几乎全都死了。就算没死的,也向他发出疯狂的叫骂。

  原本想要亲王忽必烈看看,在他做的糊涂决定下,那些与他一起作乱的“黄金家族”的成员,会一个个被在他面前处死。这是赵旭早就想好的,要让亲王忽必烈在死前感受的,那种强烈的锥心的感觉。

  可现在,亲王忽必烈已经死了,这个让自己解恨的游戏再也玩不下去。让未免让赵旭在这铺满了尸体,充满了血腥的皇城广场上,感觉有些索然无味。

  刚刚受到了惊吓的赵旭这时他刚刚在嘴里填了把雪,把嘴里的血腥味除了除。接着再度点燃一根雪茄烟,刚刚在脸上被烫伤的伤口,这时又火辣辣的痛起来。这让他更大口的,把加料雪茄的烟雾深深的吸进去。这是他的经验,往往有些什么不舒服的时候,一要加料雪茄下去,就什么难受的感觉都没有了。

  赵旭向率领广场上军队的军官摆摆手,后者立即来到他的面前。带队的军官是贺齐手下的人,他来到赵旭的面前时带着十分恭敬。

  “旭爷,您有什么吩咐!”

  赵旭用下巴向个示意了一下,军官回头看看那被擒的数百名王公大臣以及他们的手下。

  “都杀了罢,一个也别留!趁天明前送出城,找个地方一把火烧了。”

  “遵命!”

  贺齐的手下与他的禀性相似,平时是不多话的。尽管是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多说。赵旭感觉这样的人用起来也算能让他省许多心。

  “嗯,做起来要快,但不要有太多的响动。皇后受了些惊吓,要静养的。还有告诉贺齐,哈勒合林城里的事情也要如此办,要快、要静,天亮之前处理完。”

  “是,旭爷!”

  做完了这件事,赵旭感觉到一阵深深的疲倦。尽管他使劲的吸着雪茄烟,也依然感觉自己似乎已经撑不下去了。转过身,招呼了一声皇后海迷失。

  “我们回去休息吧,这里的事情他们会料理完的!”

  随着赵旭与皇后海迷失回去寝宫,整个哈勒合林顿时就安静了下来。贺齐领着手下,在清理城中的尸体。同时也清理那些,除过向皇后海迷失效忠的大臣之外的,其他官员的宅子。

  除过向皇后海迷失效忠过的大臣,那些没有效忠过的,但家里的府兵、家丁没有参加战斗的大臣。只是派人把住其家,明天等着赵旭处理,府兵家丁参加了战斗的人,则一体抓出城外,与那些俘虏押在一起。

  贺齐自己是不去那样的杀场的,他相信手下的士兵们能够把事情办好。所有的人让他们自己挖出来深坑,然后杀过之后把尸体摞在一起浇上灯油点燃。

  巨大的火光在哈勒合林附近的,盖着大雪的茫茫草原上燃烧起来。就好像是一个个巨大的火炬那样,烧过之后的骨灰又被那些俘虏们收拾起来,填进刚刚挖出来的大坑里。

  一整夜,砍头、焚烧、埋葬这样的行动一直没有停下来过。到第二天清晨,天空在大雪茫茫之中亮起来的时候,除过哈勒合林城内的,那些被焚毁的房屋,依然触目惊心的矗立在那儿之外,打了半夜的战斗的痕迹已经俨然被掩盖了起来。

  不过贺齐可没有赵旭那样的好命,在这个时候有机会在皇后海迷失的寝宫里呼呼大睡。他得要坐着车在这样的天气里出行,去追赶自己的1o万罗斯大军。他们的任务,是清理掉亲王忽必烈的领地上的势力。这将让他与刘千率领的另外5万人,形成一条完整的防线。

  他的马车在驭手的鞭子声中开进了茫茫雪原,之所以必须在这个时候清理亲王忽必烈的领地,原因在那倘若开春之后“华夏军”进攻之前,可以建立防御工事。同时也可以防备那儿的,在亲王忽必烈的后代的率领下,与“华夏军”合作,并使他们能够长驱直入。

  这是赵旭新得到的一个策士,与军师哈桑一起给他提出的方案。并借着清晨,赵旭因为脸伤的疼痛,而睡不着的时候,哈桑带着那个新的策士一起来到了赵旭的身边。

  “旭爷!”

  赵旭怀疑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留着三络长髯的人。他感觉到有些面熟,稍一想他不由的就怒了起来。

  “哈桑,你带这个东西来我做什么,他是忽必烈手下的头号策士,现在来我这里……”

  他的反应让哈桑皱眉,同样那个刚刚准备跪下,向个行大礼的张文谦又再度站了起来。

  “原以为旭爷是个有胸襟的人,只是仲谦瞎了眼,你杀了我吧!”

  第121章 有贤士来投

  赵旭的半边脸红肿起来,这是在烫伤之后又用雪敷过的结果。虽然此刻已经涂上了,来自“华夏帝国”的使用精炼獾油为基础的烫伤膏。但想起来,还是有一种让人想笑的感觉。

  不过哈桑不会笑,他得要在赵旭面前保举张文谦。这倒不是为了救他的命,而是在随后的工作之中,多发份助力。虽然中国的旧式文人,有着种种的缺陷。但他们在玩弄阴谋诡计的时候,往往相对于其他人,有着更加擅长的天赋。

  不笑对于这种旧式的中国文人们已经批评了许多,但问题在于,是否能够使人真正明白,这种旧式文人或者成为狗官,或者成为愤青的同等悲剧根源到底来自于何处?

  事实答案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中国始终是下个人治社会,从来没有厉行过真正的法制。公平、公正的制度,事实上是无论文化、科技、社会等等方面发展的基础。别拿某天朝的繁荣说事,倘若掳下繁华的外表看看工业真正的实力,再看看国际法竞争之中的真正考验,才会明白真正缺了什么。

  赵旭阴着脸,看着眼前的张文谦,但他的表情并没有变化。因为脸上那该死的烫伤,根本让他连一个呵欠都不能打。唯一能做的只有拼命吸着加料雪茄,也只有在这个时代,他才能够感觉到疼痛的降低。

  使劲吸了几口加料雪茄,眼神从烟雾之中轮流打量着眼前的哈桑与张文谦。他不知道张文谦是如何搭上哈桑的,张文谦的本领他也算是领教过,只是作为亲王忽必烈的手下,一时之间难以接受罢了。

  哈桑向赵旭施礼,小眼睛睁得溜圆。看着赵旭似乎是要他明白,倘若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汗国,人才永远没有嫌多的时候。

  “旭爷,这是亲王忽必烈的头号策士张文谦,人称仲谦先生。实乃有大才之人,因此哈桑自乱军之中找到他,特把他荐给旭爷您,想来在随后将有大用处的!”

  赵旭努力抖动了一下脸颊,算是“抖”出了一丝笑容。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雪茄烟的烫伤让他的眼睛里几乎要滴下眼泪。不过令哈桑开心而且放心的是,赵旭终于是笑了。

  “蒙仲谦先生垂青,实乃是先生瞧得起赵旭。有先生辅佐,想来大事有望了!”

  赵旭搜肠刮肚的找了些好话说给张文谦听,不过这丝毫没有打动张文谦的心。作为亲王忽必烈的谋士,亲王忽必烈之死在他心中,隐隐留下创痛。此刻赵旭的话,倒是让他感触良多。

  不是赵旭不懂得惜才让他有什么感触,而是把这里的事情通盘想过,与“华夏帝国”对比之后,张文谦惊讶的发现。“华夏帝国”诺大的国土上,居然并没有反叛又或者说谋逆的事情出现。

  “华夏军”的武力优势暂且可以放在一下,对于军队的补给控制也可以放在一边。此刻看起来,这件事“华夏帝国”却全在“人心”上下功夫,而且不是在什么读书人又或者说什么官的身上下功夫。

  对于所谓的读书人与官,就只有一条路。尤其是后者,“华夏帝国”初初一成立,几乎就把大宋的官杀了个精光。也是,细细一查,就没有一个屁股后面没屎的,结果自然是造了无边的杀孽。

  但“华夏帝国”却收民众之心,虽然那个什么“福利股份”因为人口的众多,而变得稀薄起来。但那却是暖人心的一件事,再加上养老与医疗保险,说白了百姓们扔掉现在的一切跟着“华夏帝国”实属再正常没有的事情了。

  也恰是因为看明白了这件事,张文谦此刻的心思与过去那是大相径庭了。因此在亲王忽必烈过世之后,他受到哈桑相召,要他与自己一起潜伏在赵旭身边的时候,张文谦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看到赵旭脸上的笑容,张文谦在哈桑的暗示了,纳头便拜。

  “旭爷在上,今天张文谦有幸跟随明主,还望旭爷不怪仲谦鲁钝,只求跟随在旭爷身边,执马坠镫也罢……。”

  “言重了,仲谦先生言重了。不要怪赵旭慢待,实在是脸上之伤让人无可奈何的紧呢!”

  赵旭的精神很快就因为哈桑带着张文谦的来访而消耗了一大半,不过随后他还得要耐着性子听张文谦所说的天下大略。倘若他不听,可不是个贤明的王者该有的风范呢。

  对于天下的大略,赵旭没有什么兴趣。不过对于王者风范,他可是有着极大的兴趣的。因此他叫宫人摆下了酒席,与哈桑以及张文谦一起对坐而饮,算是摆足了“隆中对”的谱了。

  “华夏军装备优异,如果我们放他们长驱直入,只怕失了地盘还要受到巨大损失。不过虽然华夏军军力极强,但他们对于粮草、弹药的补给,全凭后方运输。因此我们只有诱敌深入,断其粮道,自可使其不战自溃。到时大事可成也!”

  赵旭听着张文谦满足的之乎者也,但也品了品对方的看法。从张文谦的话里他听得出来,这与哈桑的想法相似。都是以亲王忽必烈的地方为战场,且战且退但又路设伏兵。

  如此“华夏军”孤军深入的同时,势必难以分兵形成完整战线。如果及时断了“华夏军”的补给,到时只消画地为牢,那么明春进犯的“华夏军”必然无路可逃。只不过与哈桑的计策相比,张文谦的计划之中多了这么一项。

  “旭爷,要想彻底断掉华夏军的后路,全军都且战且退当然不成,因此我们得有人守得住城池。之前听哈桑军师说过,旭爷欲以刘龙卫大军在前,贺龙卫雄兵在后,以收前后响应之效。不过就仲谦而想,却该是两军皆于一线部署。以华夏军必选一路而透之,到时一路且战且退,另外一路拒战不出。等华夏军全军深入之时,却是隐藏的另外一路全军出击之日。

  此乃仲谦投效旭爷所设之计,不知旭爷您意下如何呢?“

  第122章 汉人归华夏

  正是因为前章的故事,贺齐不得率军借着冬日攻取亲王忽必烈的旧地。然后据地而守之,当然他们并不打算与华夏军决战,但能够先期发现并逐步抵抗,一直退到由赵河负责防御的,并营建出大批防御工整的哈勒合林城与“华夏军”摆出决战的模样。

  事实上,这时刘千所率大军,则会随后出击,断了华夏军的粮道。只要哈勒合林守得一天,那么“华夏军”就要饿上一天,相信以“华夏军”消耗粮食的速度,到了哈勒合林城下应该也撑不了几天了。

  张文谦在叙述此计的时候,告诉赵旭这是亲王忽必烈在蜀地之战后,与自己一起讨论“华夏军”的战力,并根据他们的战略商量出来的作战计划。

  对此当然会引起赵旭的注意,毕竟“华夏军”能够打败3o万蒙古大军,其实力绝对是值得人关注的。但同时赵旭也可以清楚的听出来,“华夏军”对于弹药、粮草的依赖到底有多重要。

  因此,张文谦还提出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应该把蒙古汗国的汉人都挑出来,并驱赶到亲王忽必烈的地盘上。对于这件事,张文谦是如此说的。

  “旭爷,此计我说了怕您不爱听,因此不知当说不当说!”

  喝了酒的赵旭这时大概也感觉不到脸上的伤痛了,事实上是雪茄烟抽饱了,鸦片起的作用。

  “但说无妨,此值大敌当前之际,我们大家之间当言无不尽方好。无论计策成与不成,难道我还会怪罪于你吗?”

  张文谦此刻喝得脸上也现了酒晕,而且在他曲意迎合之下,与赵旭也算是喝的是宾主皆欢。当下也不隐瞒,只一捋三络长髯,摆出一付智珠在握的模样。

  “这个自然,只是倘若仲说了什么不对的话,还望旭爷海涵就是。我与亲王忽必烈在蜀地之时,面对华夏军的战况极其惨烈。不过在起初的时候,也有胜望。当时华夏军因为华夏百姓的加入,而变的粮草极度缺乏。据我们知道他们把战场上的死马全都拖了回去,其在江边的百姓,有传言多达1o万之巨。

  因此此刻回味起来,亲王忽必烈当时的大军攻的早了。倘若说再拖得1o天半月,到他军中粮荒之时,再进军只怕结果就比现在要好得多了!“

  看着张文谦若有所指的模样,此刻吸加料雪茄吸的晕头转向的赵旭可没有想到,他是个什么意思。倒是一旁的军师哈桑,似乎是明白了张文谦所指的事情。

  “哦,仲谦兄此计甚妙,如果能够得到旭爷应允,或可让到时之战更多些胜算!”

  赵旭当然是没明白,只是面对哈桑与张文谦的时候,他可不好意思问哈桑“你明白什么了?”而且此刻吸好了加料雪茄的赵旭,惦记的是可是回去与皇后海迷失继续胡天胡地。

  因此赵旭只好煞有介事的举起酒杯来。

  “仲谦先生所言极是,有此高见何仇华夏之敌不败也!”

  张文谦与哈桑借着举起酒杯,悄悄的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知道,刚刚张文谦说的不够清楚,赵旭应该是根本没有想到。所以才借这杯酒,在这打马虎眼呢。

  接到哈桑的眼色,张文谦暗暗点头,表示明白哈桑的意思。一饮即罢,他接着说下去。

  “旭爷,我看我们不如把整个蒙古汗国里的汉人百姓,全都给他赶到亲王忽必烈的地盘上去。一来打起来的时候,华夏军炮火凶猛,自然会造成大量的伤亡。让百姓们对他们怨声载道此乃其利一也。其二,倘若他们要救助百姓,我们走进却带尽粮草只余百姓。如此华夏军为了彰显其德行,必要赈济之,如此军粮更不加不够吃了。

  而且春季之时,华夏帝国内部同样正值春荒,到时要军粮太多的话,自然又引起国内之知。如此却是一举三得的举动,不知道旭爷您是如何想的呢?“

  一席话说下来,赵旭心中暗暗惊叹,这张文谦的计谋不能说不毒。即让“华夏军”军无余粮,又让“华夏帝国”内部因为大军粮草供应,而更显春荒严重。

  最重要的是,诱敌深入之后,军粮被后方的百姓们所说,到时前方到了哈勒合林的“华夏军”又靠什么来攻下哈勒合林呢?别说民以食为天,即便是大军一支,没有军粮也就未战而溃了。

  “妙……妙……妙……此计实在是大妙。哈桑军师,你荐的这个仲谦先生,还真真是有大方略的人呢。不若如此,昨天夜里战乱想必让大家都有些疲惫,哈桑军师,我把仲谦先生可就交给您了。大家都好好的歇息一下,你再安排贺龙卫前往击破忽必烈地盘的残余势力。然后适才仲谦先生所言之计,你们称拟个条陈来,待我与皇后、皇妃再一起议议之后,明日再做定夺!”

  听到赵旭的“逐客令”,哈桑与张文谦都站起身来。酒足烟饱的赵旭,得到了一个新的计策也十分高兴。而且他心中的另外一件事,却是不能说给别人听的。那就是如果可能的话,他想要与“华夏帝国”谈谈议和的条件。

  如果在明春之前,能够谈得成的话。那么或者可以用这些挪到亲王忽必烈地盘上的汉人,以及其他一些条件,换来年的平和。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也可以收了蒙古汗国的其他势力,时间上也要从容的多。

  倘若“华夏帝国”来攻的话,那么开春之前,就要收了蒙古汗国的所有势力。时间上未免紧迫了一些,而且兵力分散之际,也容易为人所趁。

  看着军师哈桑与仲谦先生张文谦,一矮一高、一胖一瘦的两个身形,赵旭那个忍了许久的哈欠终于被他吐了出来。只是才一张嘴,他已经苦着脸捂着脸上的伤。

  “哼,忽必烈死都死的这么舒服,原本……唉,天不从人愿哪!”

  叹息之中,赵旭离开这儿,回皇后海迷失的寝宫里去了。至于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吧!

  第123章 不是个坏人

  在温暖的宫殿里,香莲瞅着玻璃窗外那洁白的雪花。她在玻璃上哈了一口气,纤长的手指划过冰冷的玻璃。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香莲,居然寥寥无几的几笔,就在玻璃穿上画出了一个婴儿的模样。

  整个皇宫里,这时完全恢复了平静。宫人们连夜的打扫、清理,在天明的时候似乎昨天夜里宫里什么也没有发生。除过那些残存着的汉白玉栏杆,用它们身上的“伤口”无声的告诉所有人,昨天这儿有数千人在浴血搏杀。

  不过这些事情对于香莲而言,似乎都十分平淡。昨天夜里发生的血战对她一点影响也没有,甚至从玻璃穿上那个俏皮小婴儿的模样上看得出来,香莲的心情也还不错。

  来到这儿的赵旭,用摇头制止了宫娥出声。随即又摆摆头,把她们全都赶了开去。此刻在香莲背后,静静的看着她的,如是独舞般的动作。

  “唉,她纵有千般不是,在勃撒罗城下却是救了我一命呢,而且也是我唯一儿子的母亲……可是……”

  赵旭心中喟叹了一句,后面的“可是”又让师志冬那招人恨的嘴脸显示在他的面前。这时脸上的伤疤似乎又痛了起来,他摸出一枝雪茄烟叼在嘴上。这是已经是一种牢不可破的习惯,每当心中有所焦虑的时候,他总会第一时间在嘴上叼这么一枝雪茄。

  该如何对待香莲,这一直是赵旭希望自己能想明白的问题。从谋略上,从本领上,从各个方面来讲,香莲都是个不错的女人。然而,赵旭难以忘怀师志冬给他说的那些话,难以忘怀香莲曾经为了争宠而出卖过他。

  显然,当初让父亲赵无极知道自己与蒙古人的交易,那是香莲的争宠的手段。因为只有如此,才会让师家姐弟成为自己的敌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如果不是父亲要勃撒罗总督来攻打羽林庄的话,也不会形成以后的那些事情。

  从背后看着香莲的模样,赵旭心中有一些悲哀,因为就是这个女人,是自己唯一孩子的母亲。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自己都该对她好些。可是啊……

  赵旭是个邪恶的人,但倘若用实质的中国式的传统文化来评论,那么他恐怕倒不是一个让人憎恶的人。因为就此刻他即将成为蒙古大汗的时候,谁又敢说他不是一个成功者呢?

  此刻的赵旭,当他除过亲王忽必烈的时候,他的的确确有了一种成功的感觉。尽管此刻他拥有的皇宫的正殿,已经被打成了一片的残砖烂瓦。但他也是个有皇宫的人不是,也是蒙古汗国的皇帝不是。

  志得意满是赵旭心中的真实写照,唯一只有两件事,一是脸上的伤疤。另外一件,就是与脸上伤疤让他同等痛心的香莲。倘若没有师冬的事情,那么也许自己可以上她当皇后,而不必立什么皇后海迷失。

  昨天夜里,皇后海迷失手下宫中的侍卫们死伤惨重,此刻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另外包括皇后海迷失的亲信大臣们,也同样在大殿的交火之中死伤惨重,作为支持同样被弱化。

  可惜,关于师志冬的问题,让赵旭无论如何也放不下来。

  赵旭放松脚步,悄悄来到香莲的背后。而他的到来,早已经被烟雾的味道出卖了。香莲知道他的到来,只是继续在窗上画着一个个憨态可掬的胖娃娃。

  此刻的香莲心中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让赵旭来做,这是哈桑交待她的事情。毕竟这样的事情由香莲来说,比之哈桑以及张文谦来说,会更加有利。

  听着赵旭的脚步靠近了,香莲佯装不知道赵旭在身后地。慢慢的向后退了一步,她的身体一下子就跌入到赵旭的怀中。赵旭被她的动作吓了一跳,他只来得用把嘴里的雪茄烟歪向一旁,并张开双臂而已。

  “旭爷……我……我没有……请旭爷恕罪!”

  香莲说话的时候,声音温柔而又稍带些惊慌。甚至她慌乱的行礼之中,那动作依然是曼妙的。自然,柳苑里训练出来的丫头们,在这些事情那是丝毫不差的。尤其是在心计上,她们自然更要高人一等。

  看着低下头,露出一截凝脂脖子的香莲。赵旭的心中忽的想起过去与她一起的时光里,这不免让他的心翻起一阵热潮,“怦怦”的多跳动了几下。

  “嗯,香莲,你起来罢!”

  固然心中有所触动,但赵旭却并没有多说,只是淡淡的点下头。他知道香莲是聪慧的,而且香莲同样是足智多谋的。这样的人,倘若不让她彻底臣服的话,将来还不一定会掀起多少麻烦。这也是赵旭自从来到哈勒合林,自从与皇后海迷失勾搭成j之后,一直对香莲多加冷落的原因。

  香莲站起身来,依旧低垂着头,就好像她是一只待宰羊羔那样。赵旭当然没有发现香莲眼角目光的窥伺,倘若被他发现,那香莲的戏就真叫演砸了。

  “怎么香莲,你想孩子了吗?”

  香莲假做头也不敢抬的模样,只是从鼻子里“哼”出来正面的话。不用看,只用听的就听得出来她到底有多少的委曲。

  “旭爷不叫香莲想,香莲就不想,只专心伺候旭爷您!”

  瞧瞧,这话听起来多让人舒心哪,尤其是此刻赵旭正有一种志得意满的感觉。香莲的回答,更让他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真是傻话,就算旭爷我没有让你想,你自然也能想的。娘亲想儿郎,那才是正常的举动!”

  说到这儿,赵旭心中又长叹了一声。他虽然是赵无极的独子,但也是庶出,这也就是赵旭不喜欢自己娘亲的原因。尤其他一直怀疑,自己的亲娘是不是被悄悄“处理”掉了。

  “唉,香莲尽管多有不是,可她毕竟是孩儿的娘。罢了、罢了……就是如此罢!”

  带着对自己母亲的一点怀念,赵旭心中决定香莲的地位可以稍稍提高一点。最少自己还是还要她出主意么,另外她也算是个有胆识的,比那个一上阵就吓尿了的皇后海迷失那是强得多了!

  第124章 修一条马路

  “香莲,你起来罢,正经给我搞一桌酒菜来,我可是有些饿了呢!”

  昨天夜里一夜的激战,以及今天清晨与哈桑、张文谦的交谈,都让赵旭感觉到疲惫。因此他足足睡到了午后傍晚时分,不饿那是假的。只是由于脸上的伤痛以及吸了过多的加料雪茄,对于饥饿不那么敏感就是。

  “是,旭爷!”

  香莲的声音,会让人认为这是一个最为柔顺的女人。不过此刻的赵旭看着她的时候,却一点也不敢小看她的“柔顺”。最少在他的心中,香莲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虽然眼前她似乎局势不妙,但赵旭还是变的小心翼翼。

  片刻之后,一桌饭菜摆在赵旭的面前。他惊讶的发现,眼前摆着的食物,都是自己吃惯了的东西。在皇后海迷失的寝室里,尽管食物的精美、丰盛程度都还不错。但许久不吃香莲为了准备的食物,猛然间见了,还有几分期待在里面。

  香莲看着赵旭频频举筷,知道这顿饭他吃的非常满意。借着这个机会,香莲打算谈谈张文谦提出的,汉人归华夏的计划。虽然张文谦的计划里,并没有与“华夏帝国”和解的打算。但赵旭作为未来蒙古汗国的大汗,他不能不考虑这件事。

  也许与“华夏帝国”作战,不是最好的选择。现在杀掉了亲王忽必烈,对于赵旭而言这也许算是一个机会。与“华夏帝国”的和平也许有些指望。如果可以的话,用亲王忽必烈的人头,也许可以作为一个表示谈判诚意的筹码。

  同样,张文谦计划的“汉人归华夏”,也可以转化为同样的筹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赵旭打算把那些汉人当成了人质,倘若赵伏波一定要战斗的话,那么他威胁可以把这些人先杀了。

  只不过此刻这件事,赵旭还有想的过程之中。他考虑这件事也许该让张文谦是办,就算“华夏帝国”把他杀了又或者关押的话,都不会是大的问题。

  “呼,这顿吃的不错,香妃的厨艺见长哪!”

  “谢旭爷夸奖!”

  香莲在一旁侍候着赵旭在吃完饭之后,半靠在沙发上享受起他的雪茄烟。香莲则在一旁,忙着给他准备水果与饮料。看着赵旭意得志满的模样,香莲假意问赵旭随后的策略。

  “旭爷,如今我们已经平了亲王忽必烈的势力,那么下面一步我们该如何做呢?”

  “香莲,你也不必问。我知道你是个有心计的,就真说吧,眼下的局势你如何看呢?”

  香莲抿嘴一笑,倒也不再多说,反问赵旭。

  “旭爷,我听闻昨天哈桑带着亲王忽必烈手下的策士张文谦进宫。想来良禽择木而栖这件事,张文谦是懂得。只是不知道他带着什么策略给您呢?他可是个与华夏军打过仗的人,我们在本月的时候,对华夏军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不然也不会损了3o万大军,除过亲王忽必烈之外,却一无所获!”

  听着香莲的分析,赵旭缓缓点头。他心中明白,当初蒙古的3o万大军的确是有测试华夏军起初战力的打算。结果自然是令人震撼的,按赵旭最初所想,“华夏军”就算打败亲王忽必烈,其自身也必然造成重大的损失。然而,令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亲王忽必烈的大军居然全军覆灭。

  虽然这让他可以退而求其次,并在今天取得了蒙古汗国的统治权。但丧失3o万大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依旧是极大的损失。

  “嗯,是啊,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张文谦的确提了一个打算,就是要我们把所有汉人以及南人都集中到忽必烈的地盘上去。这件事,香莲你怎么看?”

  此刻的香莲当然是熟知内情的,不过她还是佯装不知。特意修饰成细长的眉毛稍稍蹙了一下,这与原本这个时代的审美观是不同的。例如唐的时候,脸上贴花与丰满才是美女的标志。然而此刻“华夏帝国”才是流行趋势的指引同,这样的细眉毛以及苗条女人,用化学油墨印在包装盒上,自然这就是美。

  这不值得奇怪,喜欢强者这是人类的天性。就算是教育再完善世界,依然是强者掌握的世界。像是赵构和他的子孙那样的窝囊废,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羡慕的目标。是啊,子孙跳海全家族灭亡,也的确是不大容易学得去的。

  “旭爷,我看此计甚好,不过如果如此做的话,是不是还可以用用那些个汉人与南人。试想想看,我们将来要打仗,自然要也运粮草。在阿拉伯那边的时候,我看那等马路到是运起粮草来快捷的很。反正这些人移到那里也是走路,不若我们拿些粮草出来,让他们一路修到那里去。”

  “马路?”

  赵旭回想着过去在阿拉伯帝国见过的东西,当时黄沙城的商品用是用“马路”运向紫云庄的。大车在那种上面带有铁片的轨道上,自然是走的非常快的。而且原本需要几匹马拉的车厢,在“马路”上也只需要一匹马就拉的动。唯一不好的就是,不能离开马路。但运输速度的加快,那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此刻天寒地冻,而且倘若将来华夏军用这条马路,对于我们却不是一件极为不利的事情么!”

  这是赵旭的担心,因为那样的东西,原本就是“华夏帝国”所独有的玩意。而且赵旭还知道,在其他国家里这样的“马路”都是属于“华夏帝国”所有。当地的货运,在使用的时候,还要向他们交付大笔的运费才成。

  本能之中,赵旭感觉这样的道路同样可以为“华夏军”所用。他们只消改一下大车的底盘就好,对于他们来说一定不是难事。哪想到香莲,早就想好了一切。

  “旭爷说的不错,不过那些百姓们不用白不用。而且到时我们的大军面对华夏军进攻时,想进则进、要退便退。就算是将来华夏军到了,我们也可退一程、拆一程让他们不能快速前进便罢!”

  第125章 雪地行小舟

  “这么冷的天,这怎么可能哪……香莲,你不要异想天开。我只怕等修到了南边,得死多一半人,那样的话二郎伏波,还不把我吃掉么!”

  听了赵旭的话,香莲再度抿嘴一笑。

  “旭爷,你说的那是露天里干活,当然要死一多半人的。不过么,我们要是改改的话……这一次我们不是得了许多蒙古人的皮帐篷么!”

  赵旭被香莲匪夷所思的想法给惊呆了,他不知道这个整天在宫里的小女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来。脑海里没有想出来的赵旭苦起脸来,他不知道香莲说的是什么手段。

  “这……”

  “旭爷,要不您给我个旨意,我带人去做就是,倘若做的不好您就只管责罚罢!”

  听着香莲信心满满的话,虽然赵旭感觉到不可思议。但转过头一想,从各地来的蒙古人中的汉人,自然是集中到自己这里,然后再前往南方亲王忽必烈的领地。就算是不修铁路,恐怕他们也同样就要在路上冻死一多半。

  “好吧,香莲你要是能想到办法,让他们快点到这里,又能修成马路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妨去做做好了!”

  事情就这么一说,赵旭原以为香莲也就是说说。这么天寒地冻的时候,大规模的人马行动缓慢,在路上冻死一定的数量的人、牲口那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事情,可是下面他所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当连续数天的大雪停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