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386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86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只怕他们就只好和罗斯兵肉搏了,那可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枪声怎么停了,难道贺齐和哈桑也背叛了我吗?”

  赵旭在大殿另外一端,他的手下这时据守在大殿的各个门户以及窗口那儿。所有的地方都有大殿里的家具封住,好给进攻的人造成麻烦。

  皇后海迷失早就在这可怕的时刻铁青了脸,从来没有经历过战火的她,这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眼前的事物让她的双腿酥软,手中的孩子也早已经被炮火的声音吓的大声的嚎哭。

  下意识之中她紧紧的抱着孩子,就算一旁胆大些的宫娥想接手,她也不让。大概是心中明白,赵旭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的“尊重骨肉”有丝毫闪失的。

  如今听到赵旭的话,她的脸变得更加苍白。在大殿里摇晃不定的汽灯的灯光下,就如同一具僵尸那样。她的已经被眼泪弄花了妆的眼睛,始终在追逐着赵旭。

  “抱好他,不要把他跌了!”

  这时正在点燃一根雪茄烟的赵旭,冲着她怒吼了一声。

  突然之间,对她这在战场上的软脚虾有些失望,最少当年在勃撒罗的香莲,还敢带着刘千与5ooo名火枪骑兵闯下山来营救自己。可是看看眼前的皇后海迷失,却发现她斗起心眼来,倒是强人一个。可真要到了战场上的时候,却是如此的不堪。

  “这个贺齐和哈桑,他们到底在做什么?该不会……”

  赵旭心中有了不好的猜测,他担心那两个会不会把自己卖给亲王忽必烈。别看自己手下军队数量不少,而且相对于蒙古军而言,也算是实力雄厚。但在这皇城里,自己手下有的不过是贺齐的罗斯兵,以及皇后海迷失那不堪一击的侍卫们。

  “旭爷,旭爷……!”

  恰在赵旭有些担心的时候,突然从窗户上向外守卫的人发现了什么,高声叫他。赵旭几步来到窗户那儿,从玻璃早已经破碎,正涌进来让人颤抖的冷风的窗框向外望去。

  原来贺齐的部下,这时找来了一些桌子以及条案,他们正推着这些桌子慢慢向那些汉白玉栏杆处的敌军发动攻击。掩护的射击声,已经从不远处的,排起了队列的罗斯兵那儿射出来。

  赵旭从来没有感觉到那些火枪发射的声音居然如此的悦耳,也从来没有感觉到,那些发射药形成的白色烟雾如此可爱。不过他还是离开了窗户,同时听到大殿里的军官,在招呼其他人低头。

  “低头,友军火力!”

  所有的人都离开了窗口,同时也离开了那些墙上的破洞。要知道如此密集的集火射击时,在他们对面的任何位置,都有被击中的可能。

  是的,刚刚贺齐的停顿,只不过是为了对付相当的伤亡,而想出了一些办法。亲王忽必烈的手下以及其他人手中为何会有连射火枪,虽然他猜测与哈桑有什么关系,但此刻却不是想那些事情的时候。

  沉重的八仙桌被推倒在地下,一些强壮的罗斯士兵在后面推着它们。火枪的子弟,并不能轻易击穿这些厚的条案,这让赵旭的手下可以缓缓的推进到能够扔手榴弹的地方。

  面对汉白玉栏杆后面的守军,这大概是最好的手段了。贺齐同样没有想到,原本在那儿守卫的皇后海迷失的手下,居然就那么轻易的被打败。如果他们能够多坚持几分钟,也许就是他们与自己手下的罗斯兵围歼亲王忽必烈的手下了。

  “唉,不过也无所谓,哈勒合林皇城里的正殿被打成这个模样,没有修整恐怕是称不了汗的。而且倘若杀光了大殿里的群臣,这称汗恐怕还得要往后拖。嗯,现在的状况正好,比我刚刚把他们一锅端了更好!”

  毕竟,“华夏帝国”的打算,并不是仅仅对付赵旭以及蒙古诸王们的势力。“华夏帝国”的打算,是让他们的实力大大受损之后,又被从自己的土地上驱赶走。

  从道理上说,或者说从过去的所谓“仁治”的角度讲,这未免缺乏些仁义。可谁让他们侵略“华夏故土”呢,这应该是“华夏帝国”最不会容忍的事情。

  恰在这时,他派出的手下已经靠近了第一道汉白玉栏杆,贺齐挥下令旗,他手下的号兵就直接吹起了冲锋号。

  几乎瞬间,那些桌子的后面就飞出了成千棵的手榴弹。别看这些玩意不过是火药装填的,但要是每人,几十枚绑在一起的手榴弹,一起投出去同时爆炸的话,那绝对具有摧枯拉朽的能力。

  火光闪闪之中,还没等爆炸的烟雾散去。桌子后面的罗斯兵已经一跃而去,一手斩将刀、一手左轮枪。

  大屠杀开始了!

  第115章 第一个司令

  在哈勒合林皇城大殿外的,由亲王忽必烈手下据守着的汉白玉栏杆的阵地,几乎一瞬间就在手榴弹的连续爆炸之中变成了尸横遍野的死亡之地。

  “嘿嘿,这火力高压还真的有其合理的一面!”

  贺齐作为掌管着赵旭所有的,在内部被人称为大龙卫的领军人物。赵伏波为了他将来的归来,准备了更加重要的使命要他完成。那就是负责整个“华夏帝国”所有“国民警卫队”的训练、装备、编制工作。

  虽然这些“国民警卫队”的以上工作的资金,都由当地的政府负责。这是“华夏帝国”内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职责、财政划分的主要部分之一。倘若各地的政府,不能完成“国民警卫队”的编制、训练、装备工作。那么他们就必须把这部分的税收,上缴给上一级政府,并由上一级政府的“国民警卫队”的领导机构来完成。

  也就是说,钱地方政府照样得掏,但却没有了当地“国民警卫队”的控制权。这样的政策对于地方政府是难以接受的,重要的是没有“国民警卫队”在手中,他们都没有办法保证当地的安全。

  一般来说“国民警卫队”除过全面动员的状态下,没有机会出国作战。他们的薪水也是比照兼职来支付的,平时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但当地政府可以随时征召他们,进行诸如剿匪、救灾等等的工作。

  这全都利益于贺齐在赵旭手下,时常会进行的整编、扩编、装备、训练等等的工作。从离开阿拉伯帝国的勃撒罗城开始,贺齐就始终在进行着这样的工作,而且他最早在羽林庄的时候,进行的也两样是类似的工作。

  虽然没有“华夏军”一军之帅的威风,但他的军队数量,那绝对比“华夏军”是要多得多的。而且他是第一个总司令——“华夏帝国国民警卫队”总司令。另外一个可能是魏臻,他在整个平定了所有“华夏帝国”领土附近的蛮族之后,可能会成为“华夏帝国皇家军队副总司令”。

  这一点足够让贺齐高兴了,因为魏臻那样的人尚且带了“副”字,他可是总司令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学习的资料,被悄悄的从“华夏帝国”派来的特工带到了贺齐身边,同来的还有他的军事教官。虽然贺齐的经验不错,但未来“华夏帝国”的“国民警卫队”的复杂程度,可比当年羽林庄以及赵旭手下的军队复杂何止千百倍。没有正规军校的教育,贺齐又如何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呢!

  刚刚用桌子掩护手下,到前面的手段就是他想出来的办法。除过手榴弹形成的火力高压之外,在手榴弹爆炸过后,烟雾还没有散的时候,他就命令向那儿用探照灯进行照射。

  强烈的光芒,使所有的幸存者眼睛就像是瞎了那样。他们不得不用手挡着自己的眼睛,汽灯那明亮的白炽的光芒,让他们在大雪纷飞的夜里什么也看不明白。

  下一刻,贺齐手下的罗斯兵已经闯进了亲王忽必烈手下拒守的,汉白玉栏杆的阵地之中。他们手中的左轮枪发出“呯呯”的枪声,又或者是使用斩将刀进行那一撩、二刺、三枭首的刀法。战场上的刀法,用不着太多的花架子,也不需要太多的招数,只要能够有效的杀敌,那就是最好的刀法。

  一片闪这的刀光划过,重死进的声音如同碎玻璃那样刺破了苍穹。带着对于生命的不舍,消散在这狂风暴雪之夜里。不聪明但忠实的执行着命令的罗斯士兵,他们考虑不了那么多。他们粗糙的心中也没有那么敏感的纤维,他们只是在打空了手枪的子弹之后,挥舞着手中长长的斩将刀,使用一撩、二刺、三枭首的刀法,把他们的敌人全都消灭掉。

  甚至这些家伙都没有考虑什么受伤的人,在他们单纯而又清澈的目光里,敌人只有死了最好。因此他们面对那些垂死挣扎的人,依然毫不犹豫的用他们长长的战刀刺下去,替他们解决最后的痛苦。

  一声声哀号从汉白玉栏杆那儿传到了,这时已经担心情势变坏的亲王忽必烈的耳朵里。他时时的望着烈焰腾腾的城门方向,时时的呼着那巨大的喊杀声,他在盼望着自己的手下尽快来到这儿。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的生死,而是担心“黄金家族”的安危。在这样不堪的战况下,“黄金家族”里的人会不会就些灭亡呢。倘若他们败了,赵旭一定会追杀黄金家族残余的人。到时别说“华夏帝国”的人会如何,就算是得了势的赵旭也不会放过“黄金家族”的人存活下去。

  “我的雄鹰们,你们听到我的呼唤了吗!再晩的话……”

  这时的亲王忽必烈望着外面,听着那儿的枪炮声、喊杀声,他叼上了一根雪茄烟。尽管对于眼前的事情,心中有着十分的忧虑,但他在脸上却没有任何不堪。

  此刻他已经不再催自己的手下去围攻赵旭,而是让他们在占领了的大殿里,用条案摆成了坚固的阵地。所有的伤者被放在中间,他们替自己的战友们装着弹药,同时也把手榴弹放在手边。到了情势最危急的时候,他们会让敌人明白,蒙古勇士是宁死不屈的。

  蒙古士兵之所以有如此的士气,这是因为在他们前后,还有着“黄金家族”的王公们。他们有的年岁已经不少,有的却还值少年。但脸上遗传自成吉思汗血脉的那种勇气,在眉宇之间历历在目。固然此刻的情形相当不妙,但没有一人打算委曲求全的。

  最多的动作,不过是偶尔抬头看看哈勒合林城里的火焰与喊杀声的方向,随后就一心一意的吸着他们的雪茄,又或者说擦着他们的战刀。

  虽然没有人想死,但也没有人怕死。或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恰恰是“黄金家族”可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不论别的,比起窝囊废南宋朝廷,他们就如同是上帝一样的存在!

  第116章 战士的情怀

  哈勒合林城中的战斗,在这暴风雪夜里一直没有停息的征兆。这是两个势力的决定,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样的决战会是如此的残酷。

  赵旭的禁军面对城内与城外的夹击,在血腥的肉搏之下伤亡惨重。5ooo人的禁卫军此刻大约还有数百人组成了背靠背的圈子在拼命抵抗着。

  他们围成的圈子之中,数百名伤号正在拼命的给左轮手枪装子弹。然后放在那儿,等着还有战斗力的人取用。而大多数还挺着刀在那儿搏斗的人,并没有退后一步。他们也知道,面对身旁吼声震天的喊杀声,他们已经没有了后退的道路。

  前面是那些城外进来的蒙古兵,后面是成群结队的王公、大臣们的府兵、家丁以及奴仆们。令人惊讶的是无论他们的主人是否赞同与赵旭合作,此刻他们都参加了亲王忽必烈的一派。

  但这时赵旭留在城中的所有军队都被动员了起来,他们一队队的穿上厚实的骑兵甲,手中端着长枪、挥着斩将刀从这些杂乱的乌合之众的身后冲了过来。

  雄壮的马蹄声一听,就是那些来自“华夏帝国”的出口型最战马。当它们面对步兵冲锋的时候,那种巨大的冲击力被发挥到了极致。

  最前面的,是手中持着长枪的一排骑兵。他们的任务并不是杀伤眼前完满了街道的敌人,而是用他们手中的步枪,开辟出冲锋的道路。在他们射击完所有的8发子弹之后,就会离开冲锋的位置,在侧翼保持冲锋路线的稳定。

  这是贺齐在训练中研究的,这些枪骑兵在敌阵中的冲锋的方法。就好像吸足了阳光的嫩芽那样,不断剥离最外面的一层,然后让里面的新锐来更加迅速的成长。

  对于这样的攻击,由杂牌人员组成的接应部队几乎瞬间就被冲散了。面对骑兵,一些人跑到了路边,另外一些人则倒在了连射火枪的射击之下,并随后在大队的骑兵冲锋时被踩成肉泥。甚至在隆隆的马蹄声里,他们尖厉的惨叫声都不能穿透。

  如同训练的那样,第一排的士兵们在发射完了长短火枪的8发子弹之后,立即就离开了最前面。他们手中的斩将刀在这雪夜里划过看不到的,带着冷艳的死亡之弧。

  在他们马下的,是面对着雄壮骑兵而惊恐万状的杂兵们,这时如同没头苍蝇那样乱窜着。府兵们还能好一些,知道用自己向身上火铳又或者说滑轮弓向袭来的骑兵大队射击。

  然而赵旭部署在整个哈勒合林城内的1o万大军,此刻已经完全动员起来。他们兵分四路,其中三路直接冲出城门,以扫荡城外亲王忽必烈的军队,另外一路大军就是来遏制攻入城门的蒙古军队。

  如果不是因为暴风雪之夜里,城头的防御设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那么战斗也不至于就打成现在这个模样。甚至赵旭手下的禁兵也不至于就几乎全军覆灭。

  也幸亏是他们的拼死抵抗,不然赵旭手下的军队恐怕就不得不面对钻进城中的蒙古大军的巷战。在这样的黑夜里进行巷战,无疑是一件极危险的事情,或者那样战斗的结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在骑兵们沿着各条街道清理了各王府、贵族的府里的人员以及部分平民组成的杂兵之后,整个战斗的局势开始逆转。城头上其他方向的守军,开始沿着城墙,在铜炮的支援下,一步步的攻向被控制了的城门。甚至他们的侧射火力,也已经开始威胁到了从城门处进来的蒙古军士兵。

  听着如同春雷般的马蹄声,赵旭手下的禁卫军们明白,他们终于熬到了全军反击的时候。如果说这时候他们心中不激动,那绝对是一句假话。但当援军越过他们扑向当面的蒙古骑兵时,他们一个个都瘫坐在地下。

  看看四周的,那些禁卫军的尸体,他们只是咧了下嘴,接着几乎每个人都从自己的怀中掏出雪茄烟。看着朝夕相处的5ooo名禁卫军士兵的尸体,他们只是木然的一口、一口吸着雪茄烟,一句话都不说。

  “给他们弄些吃的,要热的!”

  看着这些禁卫军的模样,反击的军官留下了这么一句话。片刻之后,当后勤兵们推着有热饭的炊事车来的时候,这此已经吸了半根雪茄烟的,身上伤痕累累的汉子们才流淌下热泪。

  这枝近卫军是赵旭最信任的人,他们中间有色目人、汉人还有些蒙古人。但在他们全力抗击围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投降,没有一个人逃跑。除过此刻瘫坐在这儿的汉子们之外,全军几乎完全倒下。

  看着眼前的热饭时,他们近乎麻木的眼神才有了些活力。当他们拿上热饮的饭盒,闻着军粮那熟悉而又令人厌恶的味道时,这些汉子们才滴下泪水。

  这就说明了这样一种状况,有的时候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厮杀,无关乎他们信仰什么,而是在战场上与自己的弟兄们辗转求生而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里的战士皆是如此,但在战场上的战士们的心理,生存往往是他们关心的最重要的事情。

  就在幸存的赵旭手下的禁卫军士兵们和着眼泪吞下他们的食物时,在不远处赵旭的军队与蒙古军队正面交锋了。虽然城墙上依然还有着蒙古军队,甚至云梯车上依然在吞吐着大批的蒙古士兵。但他们这时在应付来自附近城墙的,守军的密集攻击。

  铜炮在面对他们这段城墙的打击,可比野外战场上的打击有力的多。而且蒙古军的精锐,早已经丧失在了蜀地与“华夏军”的对抗之中。

  因此从本质上来讲,这样的战斗是没有必要去猜测结果的战斗。当从其他三座城门出去的军队,抄了蒙古大军的后路时,他们以及已经攻进城内的士兵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终于激烈的喊杀声,从开始到现在历经了几个小时之后,渐渐的趋于安静。而洁白的大雪,正在努力的掩盖着战争的痕迹。

  第117章 你给我出来

  “旭爷……!”

  伴随着轰隆声,大殿的围墙被撞出一个大洞。令赵旭不禁有些感动的是,第一个钻进来并大声呼喊的人的声音里充满了焦灼,而这个人就是贺齐。

  “贺龙卫!”

  赵旭的声音里带着惊喜,他上前一步一把搀扶住贺齐打算行礼的身体。

  “属于该死,直到此刻才攻到这里。原因是……”

  贺齐正打算把皇后海迷失的侍卫们,根本没有做多少抵抗就溃散的事情说给赵旭听。但赵旭却及时拦住他的话阔大。

  “不必说了,你的忠诚我全都明白!眼下不要多说,派人保护皇后去寝室。另外要你的手下给我把大殿紧紧围住,我要活捉忽必烈那个老匹夫!”

  提起亲王忽必烈,赵旭恨的牙关紧咬。好好的哈勒合林的皇城,瞧瞧被这一场尸横遍野的战斗打成了什么模样。称汗,没有几个月的修整,还称个屁汗哪。而且城中刚刚的战斗,不一定打成什么模样。

  相信倘若赵旭知道了自己的禁卫军几乎全灭,整个哈勒合林城里,有一小半也因为这样的战斗,而毁灭于战火的时候,相信那时愤怒会更胜一筹。如果再想想看,那些俘虏之中有着几乎所有的亲王、贵族以及大臣、将军们的手下时,他会更加愤怒。而且那里愤怒的他,一定会想到这样的事情。

  “难不成我把这些府兵与家人们参加了战斗的大臣们全砍了吗?那剩我一个人的时候,我还当什么大汗哪?”

  这对于赵旭当然是个问题,他可以没有良好的培养人才的机制。当然作为主要使用阴谋、心计、手腕的他,最多培养的是如同策士那样的“人才”。我们知道,在“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那样的人可不算是人才。

  带着这样的想法,赵旭对于亲王忽必烈的愤怒就更加沉重。看着皇后海迷失在一队士兵的保护下,抱着孩子带着幸存的宫娥、歌姬、舞女们离开时,赵旭向贺齐发布的最后的命令。

  “大殿前面,全都是亲王忽必烈以及他身边亲近的人。告诉你的手下,谁要是能够把他们全抓活的,我重重有赏!”

  当然,这事事实上不是难事,很快贺齐就按照赵旭满意的方式来办了。

  “哗啦……咔嚓……”

  一连串的木头碎裂以及墙壁垮塌的声音响起来,正在据守在大殿中央的,由长条案组成的阵地里的亲王忽必烈和他的手下,立即就惊讶的发现。哈勒合林城中的战火停了,再看看眼前发生的事情,亲王忽必烈叹息了一声。

  他知道战争的进程是令人失望的,当亲王忽必烈与其他幸存者们面对这样寂静的哈勒合林城,感觉到不祥的时候,突然之间明亮至极的光芒从各个方向照了过来。亲王忽必烈这才明白,为何外面赵旭的手下,不直接用手榴弹来解决他们。

  “诸位,他们是想抓活的呢!我们……我们作为成吉斯汗的子孙,难道我们可以受这样的屈辱吗?”

  “王爷、监国、兄长……”

  在他身边的,“黄金家族”的其他人面对他的绝望,都不由的叫了一声。

  这时,他们所在的阵地上,被明亮的汽灯照得纤毫毕现。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色的惨白,就如同刚刚地狱里回来的人一样。亲王忽必烈慢慢的举起自己手中的左轮速射手枪,顶在自己的下巴上。按他的想法,这一样上去,自己定然不会再受赵旭的侮辱。

  “监国,您……您救救自己吧!”

  随着他身边的亲兵的哭喊,亲王忽必烈睁开眼睛。他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看着眼前那些年纪已经不轻的亲兵,回味着这些年轻时,就伴随着自己征战四方的亲兵,他感觉到了一种责任的招唤。

  是了,他是成吉斯汗的子孙,他不能让自己的祖宗们蒙羞,不能变成一个只图自己痛快的懦夫。他放下顶在自己下巴上的手枪,扯破了嗓子厉声高呼。

  “赵旭……赵旭……出来……赵旭你给我出来……”

  在场听到他高呼的人,无不感受到那声音之中的悲怆。几乎所有人都为了他的呼喊而落泪,他们知道这是一个英雄末路时的悲凉之举。

  “哈哈哈哈……谁能想到叱咤风云一生的亲王忽必烈,也有今天如此呼喊的时候。我有些不大明白,我称汗妨碍到你什么了。你还别不乐意,就这哈勒合林大汗的位子,你以为你保得住吗?你以为就凭你们蒙古人的那些武力,就挡得住华夏军的进攻吗?我不明白,我们就算是争权夺利,难道不该打败了随后华夏军的进攻之后再开始吗?”

  的确,倘若亲王忽必烈不是如此反对的话,赵旭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在自己称汗之后,全而动员整个蒙古汗国的力量。不但包括蒙古人,也包括他们征服的其他地方的军队。而且他会用速射火枪,来一起武装这些人,以用来与“华夏军”决战。

  相信这些处于“华夏军”敌对方面的,要被消灭的蒙古人、占城人、鞑靼人,都会愿意组成联盟以共同对抗“华夏帝国”的军队。因为那支军队不像是他赵旭,还能够谈上一谈。那只军队对外的时候,是不谈判的。虽然他们有强大至极的武力做后盾,难道就该如此不讲理吗?

  而且刚提到的人之中,还有相当多数的人并不知道“华夏军”的厉害,刚好可以用来消耗对方的弹药。这难道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吗,可是这个亲王忽必烈为何就是不多想想,与自己合作或者对于蒙古人有利呢?

  面对赵旭说了一大通话,此刻已经不抱有幻想的亲王忽必烈惨然一笑。

  “赵旭,你感觉今天再说这些还有意义吗?我不想说别的,倘若你想折辱我的话,那么放过我身边的其他人。我保证他们不会再给你添乱。他们的族人、财产全都是你的,只求你放一条生路给他们,让他们去钦察吧!”

  第118章 最残酷的事

  亲王忽必烈那带着悲怆的声音,伴随着暴风雪的呼啸,更增添了某种悲壮的色彩。

  此刻站在赵旭身边的贺齐,借着身后探照灯射来的强光,看得到亲王忽必烈的一脸悲壮。但令他感觉到心中担忧的是,赵旭的脸上这时却扬起了一些冷笑,这让他预感到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完了,亲王忽必烈恐怕会遇到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对于亲王忽必烈,贺齐没有更多的看法。他是敌人,不过他也是敌人之中那个相当具有勇气的敌人。也许这样的敌人,给一个痛快已经足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做梦!”

  贺齐暴喝了一声,随即扬起了手。随着他的动作,他手下的罗斯兵立即就像平时那样,迅速整队并举枪瞄准做好一切射击准备。他心中希望赵旭在最后一刻心软,不要做那种无聊的举动。

  “慢,放下枪!”

  哪知道赵旭一举手,阻止了贺齐的举动,随后他向亲王忽必烈哈哈一笑。

  “好吧,我答应你的请求!不过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和你身边的所有人,应该现在就放下武器!”

  赵旭的答应,给贺齐一种大势不妙的感觉。应该说,赵旭的回答隐藏着更多的玄机,也隐藏着更多的祸心。

  看着灯光里的,背着光的赵旭,亲王忽必烈知道自己不该相信这个家伙。他不像是他的兄弟赵伏波那样,说话的时候有的是不容置疑,但他并不擅长,或者不屑于玩什么手腕。但赵旭并不是如此,他的一个主意,够别人在脑袋里转几十个圈的。

  这是正确的行为吗?只要看一下从唐末就有的火药,一直发展到南宋之末,也没有让整个中国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就该明白,无度重视权谋手腕,那不叫聪明。历史用事实证明,那种事情用愚蠢来形容更恰当。

  “赵旭,我该怎么相信你呢!”

  亲王忽必烈虽然明白赵旭是个不值得相信的人,但他左右看了一眼。年纪大的“黄金家族”的王公也还罢了,那些16岁以上的或者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们,倘若死在自己眼前,那他忽必烈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哈哈,忽必烈,你以为你还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吗?睁开眼睛看看,伸出耳朵听听。你外面攻城的军队,这时已经全部被消灭。整个哈勒合林里,敢于我旭爷作对的,就是剩下你和你身边的人。怎么样,好好的放下武器,让我给你们安排好其他的事情吧!我保证不会当着你的面杀掉你的那些亲人!”

  亲王忽必烈转过脸再度看了左右的亲人们一眼,虽然无论年纪大小,无论手上是否掂着火器,他们倒是一脸的宁死不屈。可是他啊,作为监国的“黄金家族”的首领,他怎么能带着这些孩子们去死呢。

  他有些无奈的抬起对,这时天上的风似乎感觉到了他忧伤的心境,不再发出呼啸的声音。但大雪一点也没有停顿的意思,在没有风的时候,拳头大的雪花一朵朵落下来。就像是给这遍地战场的人身上,盖上了哀悼的白色花朵。

  看着那在明亮的汽灯下洁白的雪花,亲王忽必烈的喉头哽咽了一下,他知道蒙古汗到了今天恐怕已经到了尽头。心中想起女儿月烈的规劝,心中的后悔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

  如果当初自己听从了孛儿只斤班秃的话,此刻自己应该带着几十万大军在钦察汗国。一来可以增强那儿蒙古人的实力,另外也可以有较好的发展。而此刻,他身边的这些,曾经与他信念一样的“黄金家族”的后代们,即便是到了钦察汗国,无权无势无兵无将的他们,自然再也不能与钦察汗国阿速台汗一争长短。

  “这才叫一失足成千古恨!”

  心中对于自己曾经的选择多有懊悔,但此刻看着天空里漫漫的花朵般的大雪他明白,正如同赵旭所言那样,他已经没有了选择的资格。

  “好吧,就是如此吧,事到如今我们只好相信他了!诸位放下手里的武器吧!”

  如同叹息那样,垂着的手一枪,自己手里的连射火枪扔在地下。在他附近的手下以及亲族的人,虽然一些人面露失望,但同样扔了下自己的武器。

  是的,如果能让“黄金家族”的孩子以及女人们离开的话,想来这样的代价也是值得的。至于蒙古汗国,在他们的心里与自己家族后代的存在,已经不能够相提并论的。

  随着一片兵刃落地的声音,赵旭手一挥,附近贺齐手下的罗斯兵们涌上去。出乎贺齐意料之外的是,这时赵旭却吩咐他去做别的事情。

  “嗯,贺龙卫今天夜里的事情办得很好,你且去皇城外看看。外面的残兵不降的就不必留着了,另外安抚民众,要他们安心过生活,告诉他们城内的叛乱已经平息。还有遣人去查,看看我们的军队是否已经到了忽必烈的老巢!”

  “遵命!”

  贺齐应了一声,转身带着自己手下离开。赵旭虽然吩咐的没错,但贺齐还是隐隐感觉到心中不安。至于去亲王忽必烈老巢的,则是那名为训练的1o万罗斯大军。他们会把亲王忽必烈自己的汗国,整个消灭掉。至于人口,则会分给其他部落。按照赵旭的意思,他随即也要分封功臣。

  这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他手下的官员,另外一种就是蒙古汗国的,投向他的人。

  贺齐骑上马,正打算离开的时候,这时却听到了成排的枪声。对此,贺齐只能摇摇头,他知道赵旭不想让自己看到他食言。而事实上贺齐知道,赵旭并不会饶过“黄金家族”的任何人。

  这与“华夏帝国”对付侵略者国家的态度不一样,他们同样是杀戮,但不会像是这样的一种无信誉的杀戮。

  “这个赵旭,还真是个不足以与谋的小人,难道不懂得君无戏言么?”

  带着这样的想法,贺齐与手下一道向外走去。

  第119章 忽必烈之死

  “赵旭,你这个畜牲……你杀了我……你杀了我啊……!”

  带着悲愤的怒吼,出自于亲王忽必烈的口里。此刻的他已经被反绑了双手,对于附近站着的笑意吟吟的赵旭,怒骂是他唯一的武器。对于亲王忽必烈的反应,赵旭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此刻得意的他,对于亲王忽必烈的怒吼根本就一点生气的迹象都没有。

  “哼,这是一件多么赏心悦目的事情啊,皇后,您说我说的对吗?”

  这时的皇后海迷失,已经换过了在战场上尿湿了的衣裙,甚至洗过了澡,均过了妆。又是那个美艳而又富有机谋的皇后海迷失,只是从今天而后,她不再是曾经那个贵由汗的妻子,他是赵旭汗的皇后。

  此刻来到赵旭身边的时候,她的手中带着一份文件。那是向她效忠过的,蒙古汗国王公大臣们的名单。虽然他们多数都死在大殿的大乱之中,不过那倒不是大问题。将来他们的子女可以有良好的未来,想来对他们来说这也已经够了。

  此刻经历过战火的皇后海迷失,已经可以保持住自己的风度。最少在这样的杀场上,她不至于再吓得尿裤子。但眼前的情形,绝对不是一个女人应该看的,但对于她来说,这又是不能不看的。

  此刻赵旭还没有向抓到手中的,那些“黄金家族”的人动手。他的打算是把他们留在手中,在贺齐毁灭了亲王忽必烈的老巢之后,再来接收一块块的地盘,随后再来分封功臣。

  那些都是后话,当然不是此刻的人们看到的事情。他们看到的是,赵旭命令他手下的士兵,正在把刚刚俘虏的亲王忽必烈手下的人,一排排的押在正殿的墙壁之下枪毙。

  “一个都不要留,全部都杀光。还有,忽必烈老儿,倘若我再听到你的叫骂,我就把他们也全都枪毙了!”

  赵旭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带着赢家的微笑。甚至声音也变得懒洋洋的,就好像他看到的根本不是什么杀人的场面。而是一场让他感觉到兴奋的酒宴。

  这时亲王忽必烈突然有了其他的反应,他已经不再怒骂赵旭。反而当他看到赵旭的,那在灯光下忽明忽暗的雪茄烟时,他的目光变成了某种渴望。是的,这是亲王忽必烈的毒瘾发做了。长期的加料雪茄烟的“关照”下,不但他而且“黄金家族”的所有人,包括蒙古汗国的大臣们,都有着同样的瘾头。

  亲王忽必烈挣扎了一下,仿佛是对于赵旭正在残酷杀害他忠勇手下的反抗。但事实上,隔着老远他也可以闻得到,那加料雪茄烟的,不同凡响的味道。

  “呼……呼……”

  大口大口的拼命吞咽着冰冷的空气,才能稍稍解决一下亲王忽必烈这时如同被油煎着的五脏六腑。他这他的神智稍稍回复了一些,同样也让他明白了,他们所有人都着了“华夏帝国”的道。

  “我明白了,那些阴险的华夏人……他们……他们给这雪茄烟里加了东西的!”

  转念一想,亲王忽必烈立即就想到,自从吸了雪茄烟之后,近年来自己似乎精力总嫌不足。只有在吸了雪茄烟之后,才能振作起来。而且因为吸雪茄烟,自己越来越感觉到的饮食无味,只想吸烟。

  现在回想起来,定然是“华夏帝国”的人在里面加了什么东西,不然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呢。作为一代枭雄,亲王忽必烈绝对不是个笨蛋。他只要稍稍一想,就能够想到倘若将来“华夏军”来时,只要提前半个月断了雪茄烟的供应。

  到时无论蒙古汗国的王公大臣,还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大将,定然如此刻的自己一样五内俱焚。

  “哼,那还打什么仗啊,如果都是这般模样,只怕……”

  想明白了这一切的亲王忽必烈想的,却不是用这个秘密来拯救自己。因为他知道,赵旭是个没有诚信的人。倘若眼前的人是那个赵伏波的话,那么自己也不会气愤到如此程度。

  “我宁死也不会把这个秘密告诉赵旭那混蛋,让他将来被他的兄弟杀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亲王忽必烈的腿一软。这倒不是他有意假装,虽然大口的呼吸冰冷空气,让他能够缓解一下毒瘾发做时的症状。但他毕竟已经不再年轻,而且身体在近年也被鸦片伤害的不轻。

  在他腿一软的时候,抓着他的士兵被他的动?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