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75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的心中,他们不大相信孛儿只斤班秃带来的会议,也不大喜欢听亲王忽必烈手下讲述的,他们在阿拉伯帝国的悲惨遭遇。相比之下,蒙古人更相信自己手里的刀,如果要加的话还有他们的弓和火枪。
我们知道,蒙古人更喜欢骑兵。这也是他们运动速度快,而又常常可以机动歼敌的原因。大宋的军队在这一方面上,吃的亏那是数量巨大的。
清晨的太阳逐渐显示出热度,这已经是赵伏波他们袭击了南充之后第二天的作战。此刻远在前方的亲王忽必烈,也正在准备攻击赵伏波他们的基地。大约此战就看谁坚持到最后,谁的地盘先被攻破。
“我就知道,忽必烈不敢回师来救。别看他兵多,就担心一但分兵,我们基地里的军队反攻。到时被我们基地里的炮火轰垮,只怕他全军都要完蛋!”
赵伏波得到的消息,虽然需要“幽灵军”的士兵连夜沿着嘉陵江一侧设立的光信号传递节点,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传递到南充,然后再折向东面才能到达他的手中。但这比起亲王忽必烈派出的骑兵通讯,那是要快得多了。因此赵伏波自然是先得到消息的,那么现在他就要拿定主意,拿前面这座城中的3万蒙古军该怎么办!
“这么说,他们是打算断我们的后路,可是我不明白,倘若他们失去了果州,难道不是也被我们切断了后路么?”
朱莉安娜实在是摸不透,赵伏波与亲王忽必烈他们两个是如何想的。按说,赵伏波他们的后路被断,可以撤向南充。据江而守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倘若蒙古军被切断了后路的话,恐怕就无路可逃了。
“嘿嘿,朱莉安娜在战场上玩阴谋,我得说你们欧洲人相当差。他忽必烈的想法就是,我们侧后之兵,不过是少数袭扰之军。而他当面的,1oooo名步兵、炮队,以及加强了5ooo名海军6战队以及地方安全部队的军队才是正兵,而我们就是奇兵。在兵法之中,这叫奇正相合。
所以我判断他在前面几天的进攻里,伤亡已经大到让他心痛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敢于分兵来这此。因为在战场上,自然是以消灭对方兵力雄厚的重兵集团。只有如此,他才有机会战而胜之。倘若他判断失误,以为我们是正兵,那么自然会带大军回援。
他怕那时他认为的,我们基地的正兵为主动出击,然后从背后发动猛烈攻击,导致他的大军溃散。倘若是那样的话,倒真是谁也救了不了他的!“
“怎么,难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并非奇兵,我们倒是正兵吗?”
这中国古代的兵家之言,多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在里面。想让朱莉发娜这样从小说英文、法文的人,长大再来学,就很难学得通透。这对于先学中华传统文化,再学马丁带来的“数理化”,最后沾一点欧洲文化的赵伏波来说,自然又不是难事。
“是啊,如果说到火力密集度而言,我的朱莉安娜王妃,难道我们倒不是正兵么?事实上,火力密度这个词,即不是你们欧洲的文化,也不是大宋的文化,那是马丁老师说的说的话。所以啊,朱莉安娜,我看你呀,是该多读读书的!”
在战场上的赵伏波不免有些过多的得意,尤其是在“华夏故土”的战场上而言,这样的得意就更多一些。毕竟他最先读的就是中国的兵法,而且还有一件事值得说明。那就是华夏军的“幽灵军”与天空里的热气式系留飞艇上的观察员,都具备绘制地图的能力。他们会在作战之前,绘制好战场地图,这同样是“华夏军”相对于其他军队,对于地势更加了解的原因。
“读书!哼,读便读好了,不过你不要太过于得意,我不会让你监督我读书的!因为我不会那么没有用,读书不要别人看着才成!”
赵伏波的白眼向天,关于这件事他很无奈。当时他可是处于隐忍之态,读书不力不过是扮给赵无极父子看的。想让他们父子看,不挨三娘的板子,赵无极父子大约总是看不明白的。结果现在成了永远的被人揪住的小辫子,这让赵伏波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好吧,我不看着你读书。不过告诉我们手下,幽灵军撒开侦察网,倘若对面果州城里的蒙古兵出动,我们就后退并吃掉他们,不然我们就与他们在这里对峙好了。然后告诉穆克,要他把基地守好了,把那个忽必烈也牢牢的拖住。等我们的战舰到了,就能让他们好好的喝一壶。但同时也要警告重庆府方面,小心蒙古人沿江而下。”
朱莉安娜看看前面那丝毫不起眼的,恐怕一顿火箭上去,就足以让它们丧失防御能力。别说里面有3oooo名蒙古士兵,这点人对于“华夏军”,那是完全没有压力的!
第54章 金属的风暴
穆克来到竹城的城头之上,从那儿望向外面使命了大约17万的蒙古大军。他们并没有敢离开前面那道竹城,而且他们的“飞燕iii型弩炮”,也不敢出现在竹城之外。因为前面那道竹城距离他脚下的防线,也不过就是8公里多一点。
虽然“地狱使者ii型野炮”的射程并不能达到,但“飞燕iii型弩炮”只要出来一点点距离,就会达到最大射程。对于那些东西,天空里的热气式系留飞艇上的观察员,那是盯的紧紧的。只要有一台出现,就指挥火炮轰掉一台。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整个基地里的所有弹药,是不是能够抵御得了蒙古人不要命式的进攻。唯一的变量变就是,一直在进行的生产。这生产不但包括了箭枝的生产,也包括了那种简易竹火箭的生产。不过今天,当他从城墙上下来,迎面碰到夏琳皇妃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皇妃殿下!”
夏琳知道,穆克那“冷面王”的称呼可不是白来的。见到自己能够点个头,称呼一下那已经是他最多的反应了。夏琳不会怪他,倒不是因为赵伏波与穆克那是生死相依的交情。而是说,穆克是这“华夏军”的缔造者之一,是这“华夏军”里最严格也最严厉的军官。
他使人可怕,是执掌军规的严格程度让人害怕。所有的士兵在穆克身边的时候,都会随时把自己身上打扫整洁,脸上不能有胡子,头上不能有头发。甚至再冷的天,天天都想法洗澡。因为倘若被“冷面王”发现,谁身上有了味,不把你操练个半死,都不叫“冷面王”。
“长官,我有事情向您报告,长官!”
夏琳行了个军礼,虽然她是皇妃之一,但在“华夏帝国”里,皇威可体现不到军队里。军队忠诚的是《华夏律》,他们忠诚的可不是“华夏皇族”。因此,“华夏皇族”内部为了军队的忠诚,规定了许多的规则。严格遵守军规,就是对“华夏军”的最大尊重。
穆克停下脚步,原本他打算去看看,江边上正在从江对岸运来大批的装备。里面即包括火枪的弹药、枪弹,也包括简易竹火箭与手榴弹以及箭枝。这些才是穆克防守这儿的信心,因为“华夏军”的作战能力,肯定是比蒙古军要强。但没有足够弹药的支撑,绝对强不到哪里去。
尤其此刻蒙古人在那道竹墙之后,隐藏了大量的兵力。而且穆克也发出了一个可怕的事情,那就是蒙古人正在设法修筑工整,好让他们的士兵能够安全的到达前线。比方说“华夏军”知道的,如果面对坚城,而又没有优势炮火的掩护时,可以通过挖掘壕沟到达到对方的面前。
至于掘地道,穆克倒一点也不担心。毕竟那出口一定是在竹墙之后,那儿距离他的要塞多达8ooo多米的距离。就算是蒙古人真的要挖这么长的地产,穆克也不担心。因为那时他们面对的就不是眼前的“地狱使者ii型野炮”,以及“轮回ii型臼炮”了。他们面对的将会是“汉武-a/f”级战舰上的火炮,那绝对是致命的威胁。
所以,他关心的唯一就是武器,因此当夏琳报告的时候,他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来。只是向夏琳偏偏头,表示他很忙,报告什么事情可以边走边说。
“长官,我们制造了一种新式武器,打算在江边试验,不知道您有空去看看吗?长官!”
穆克面无表情的点了一下对,反正他也打算去江边看看。
“看看!”
对于穆克这样的反应,夏琳明显显得高兴。因为她制造的这种武器,是有些匪夷所思的。那些武器的原料,大概就是从前面战斗里,竹城之外收拾回来的各种火铳里坏的不能修理的那些。而且铜器在这时候,实在不是什么难加工的玩意。只是加工成眼前这模样,就让人弄不明白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了。
许多圆形的颇像枪管的铜管,它们被紧紧的固定在一起。它们的彻底大约有2米左右,分为上下两层。这可是沉重的家什,它们坐在专门的可以左右横移而且调校射角的金属架子上,看着就更沉重了。设计这样的架子,对于夏琳姐妹以及安杰丽娜而言,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令穆克郁闷的是,他惊讶的发现这样的武器居然是点火射的。而且这些火捻居然就装在那些铜管的前面,都让人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现在华夏军连步枪都用上了,倘若是这样的发明未免就太过于没用了吧。
然而,当这样的武器真正开始发射的时候,他真的吃惊了。“轰……”那些6角形的铜管子里,居然就射出一枚枚枪弹来,江面上摆放的木靶子附近就立即扬起一大片的水花。而且射击一次还没完,紧跟着又是“轰”的一声,继续射出来大片水为花。连续1o响之后,干脆江面上的靶子连同木伐一块被轰成了粉碎。
而且这还不算无,立即就有人给这武器上弹药。干脆就是1米长的,木头做的木板。穆克看了一下,那上面有许多6方形的孔洞,恐怕装的就是那枪管里的弹药。不过装药的同时,还有人在不停的喷水降温。
“长官,那是装药器,我们计算了一下,大概装这两排2o枝,也只需要一小会时间。装好之后,它们可以连续射出1o波子弹!只需要两台就能控制一大处的区域,一台射击,另外一台装弹冷却。我们希望在我们两侧的凸出的棱堡炮台的底部开两个射击孔,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武器来封锁他们用竹梯登城了。恳求您的批准,长官!”
“名字?”
夏琳被问住了,她当然不知道名字。倘若马丁在倒是可以靠近他们名字的,这玩意在8oo年之后,叫“金属风暴”可以说是绝对的近程防御之王。但这用火捻与铁弹丸,就未免有些太土了吧!
第55章 竹管制装甲
这一次的进攻,亲王忽必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全军所有的攻城器械都被拿出来,在他眼中对付面前那道短短防线,已经不是一场野外的攻防战。这是彻彻底底的攻城战。
谁看过一支军队,在短短的时间里建成如此坚强的城墙。虽然不过了竹管加石子,绳网加沙袋的配置,这样的东西,就是能够抵御强大的攻击。当他攻下竹城的时候,对于对方的创造力简直是叹为观止。
除过前面竹城的描述,竹城背后则有更多的设计。那些倾斜的作为支撑的竹管排列出来楼梯,一直延伸到补给的坑道里。甚至原本还有一各和毛竹打造的大水枪,里面灌以沸油用以伤的。只不地因为华夏军的武力,而没有使用,在后面的战斗里会看得到。
其他林林总总的设计,事实上体现了蜀地之民的心灵手巧。在这个时代的除过“华夏帝国”的统治者,所有的统治者无论如何去做,但心底里百姓们依然不过是照着他们指挥棒转的屁民。
但在“华夏帝国”不是如此,重民、信民、用民,是其君主立宪的根本。在这基地里的,可以这样说大多数百姓们对于“华夏帝国”那是尽了十分的心力。
眼前后面那道更高、看起来更加结实的弯月形竹城,亲王忽必烈预计那儿将会有更加惨烈的一场血战。可是他不得不直面那残酷的场面,正如同赵伏波的猜测一样,他不得不拿下眼前的“正军”。
弯月形的竹城,是因为两侧两个被建造为圆椎台形的炮台。那是一个走私多达5o米的圆,仿佛战舰那样部署着两层“地狱使者ii型野炮”,以及大量的侧射火力。另外就是整个竹城也以中心的城门向内弯曲,形成了相当大的弧度。虽然这增加了城墙的长度,但无疑这样的城墙也增强火力交叉的可能性。
打了一辈子仗的亲王忽必烈如何不知道眼前战事的危险,虽然后方有敌已至,但那里有3万大军据坚城而守,倒也不是让他如何担心的事情。他相信只要吃掉眼前“正军”,后面的奇袭之军可以不顾之。
因此除过安排了盾车掩护步兵的前进,同时也安排制造了大量的箭楼、攻城的云梯车,甚至专门制造了“飞燕iii型弩炮”为主的战车。那是使用三层装沙竹管以及厚重底盘的车辆,而且在后面制作了仿佛车辕一样的东西。动力来源是后面的6头水牛共推之。
这样的东西当然速度并不会太快,但它唯一的优势就是结实。“飞燕iii型弩炮”被从原先的炮车里拆出来,固定在厚重的底盘上,受到严密的保护。只要它能够前进到1ooo米处,就可以对竹城进行攻击。另外就是在千米处挖掘掩体,同样部署“飞燕iii型弩炮”。
只不过它们受到了掩体的严密保护,仅仅只有身手身处地面之外。只不过现在亲王忽必烈还没有敢于把“飞燕iii型弩炮”部署进去,怕受到对方火力的打击。同样那种受到厚重的,“竹管装甲”保护的炮车,同样远远藏在竹城后面,打算开始之后,在夜间在悄悄前进。
还有就是在江面上,同样会有大型竹排运载“飞燕iii型弩炮”向前做为浮动炮台。所有一切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随即向前面竹城进行最猛烈攻击而准备的。
不得不说,这一次亲王忽必烈变聪明了许多。最少那个地堡式的“飞燕iii型弩炮”发射阵地,可以提供给进攻部队不少的掩护。而且盾车也会加强对步兵的掩护,以减少在冲锋路上的伤亡。而且这一次在冲锋的时候,他要士兵们不带短铳。好玩意虽然近距离威力强大,但让步兵们在旷野里的时候,完全没有办法进行还击。
滑轮弓,作为蒙古军的制式武器,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虽然它不像火枪的威力那么大,但总算是可以快速发射。而且也不必人完全站起来就能够完成射击,最少这让士兵们在前进的时候有了对抗的手段。而不至于在举着刀狂奔的时候,无遮无拦的倒在别人的枪口之下。
随着这些攻城器械的快速建造完成,亲王忽必烈准备的决战时刻即将来到。依照前道竹城的攻击经验,他要士兵们多带手榴弹。一来竹城不高,早已经甩进竹城里。另外就是手榴弹够多的时候,大约也能够炸开并突破敌方的城池。他唯一需要的就是炸开城墙,也只有如此他兵力的庞大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那就是在破开城墙的时候,要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优势骑兵立即发挥力量,冲入敌方的阵地之中与他们搅在一起。对方的火力优势到时彻底没有办法发挥。甚至为了自己的步枪在前方一对方对抗,他还准备了一些小麻袋。要突破到对方城下1oo米位置的步兵们,掘壕固守以与对方对抗。
这是前面那道竹城的攻防战,已经让蒙古军队具有了足够的经验来对付这样的防御措施。从某些角度上来说,亲王忽必烈与赵伏波之间,是一种近乎相互理解的层面。
赵伏波在蒙古军的后方,停在那儿与对方城防之中的3oooo人马对峙,围而不攻。大约是要待对在前方吃了苦头,最终首尾不能相顾。而亲王忽必烈也顺应赵伏波的想法,就攻给他看看,让他明白蒙古军队依然有能力吃掉他的主力大队。
只是亲王忽必烈非常差的情报系统,并不能让他知道,此刻来自济州岛的,带着大批补给以及军队的战舰,正在突破大宋朝廷层层的拦江铁锁,迅速赶来,这也是赵伏波为何会在这里拖延的真正原因。
“攻吧,你们就不要客气的攻吧,过不了几天,我们舰队来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厉害了!”
当知道亲王忽必烈用了5天时间才准备好攻击,赵伏波只是冷冷一笑。
第56章 夜色战将开
战斗是在攻城器材选好之后,就连夜展开的。当一台台装载着“飞燕iii型弩炮”的,带有厚重竹管、沙袋装甲的“战车”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倘若马丁在这里,一定会赞叹蒙古军的大胆设计。
“这就是原始的畜力坦克!这样的设计,还真是一种聪明的举动!”
当然这样的赞叹不会受“华夏军”的人喜欢,但事实上的确这样的武器在战场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因为竹子装甲的保护,让整个“飞燕iii型弩炮”为主的炮车看起来结实而又强大。长达1o米的车身后后面,是木板保护起来的,有着从蜀地百姓手中得到的水牛。在鞭打之下,这些水牛使劲向前顶着,让整个战车可以向前运行。
整个战车有5对宽宽的板式车轮,尽管厚木制造的平台上,有着那些装沙竹管形成的沉重装甲,整个战车却依然可以缓慢而坚定的向前移动。亲王忽必烈把这些战车排成了一条直线,作为主要掩护的力量。
后面是相似的,使用一匹战马“推动”的质车。两层竹管装甲中间,夹着一层厚厚的牛皮,这让它们可以抵抗枪弹的射击。亲王忽必烈在准备的几天里,制造了不少这样的玩意,还有大批其他的攻城器材。之所以在前面那道竹城的,为期三天的攻防战里没有使用这样的武器,原因在于当时在亲王忽必烈心中,那可算不上一场攻城战。
他从来没有想到,“华夏军”少少一点人,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筑成那样的一道城墙。当然他也永远不会理解,“华夏故土”之上的2亿人口,凝聚起来的时候,将会迸发什么模样的力量。
事实上,中国封建王朝的问题在于,当受到了入侵、当遇到了灾难的时候,他们会使用这样的力量。使用大量人口的凝聚力来达到他们某种需要,这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新建王朝之中都看得清楚。可在随后,他们又惧怕这样的力量,原因在于他们不愿意把社会的财富,公正的分配给这样力量的所有者——百姓!手里。
从历史意义上讲,这恰恰是中国封建王朝身上最大的问题,也是最不和谐的原因。
但“华夏帝国”恰恰相反,或者说“华夏帝国”是用一种新式的手段,来完成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要求的,但帝王们从来没有做到的——均无贪、和无寡、安无倾!
而这事实上也是,在主空旷的原野上,迅速出现这样结实的竹城的原因。竹城的建设,是蜀地百姓们基本的生活手段,与“华夏军”建立营寨手段相结合的产物。同样表明,这是“华夏皇族”公关行为到位的产物。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同甘共苦”,就可以唤醒中华民族身上,原本就身具的热血与勇气。
当被唤醒了血性的2亿人凝聚起来的时候,那将绝对会具有毁天灭地式的威力。可惜,站在对立面的,所有的封建统治者们,根本理解不了这样的力量。相反,他们宁愿对外年年纳贡、岁岁称臣,也不愿意使用这样的力量,让整个“中华民族”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
不笑一再说过,愚蠢不能代表那些人的全部。只能说这些祸国殃民的混蛋,他们的脑袋比猪都不如,而他们的心思,已经至贱到无敌了!无论在任何的时代,这样无能的统治者,都是必须被铲除的祸害,而且铲除的越早越好!
在原野上蒙古大军的进攻展示出他们强大的实力,整个原野上层层叠叠的全都是蒙古士兵。他们跟随在盾车之后,奔向前面的要塞。一层战车、一层盾车、一层士兵,一波与一波的攻击队形之间,相隔5o米。他们在竹城前集合,然后开始向前面的“华夏军”的要塞靠近。
层层叠叠的队形,在向前靠近时,时时有地雷以及陷阱起作用。然而,以杀伤步兵与骑兵为目标的地雷,并不能对那些厚重的战车造成什么巨大的威力。在他们身后的步兵们,在挨了几枚地雷之后,一个个都挤在那不宽的车辄里,形成了前进的纵队,从而减少伤亡。
他们对面竹城要塞上的“华夏军”士兵们,这时正像上一次一样,吃着他们战前的油水比较大的食物。城墙上所有的人都尽力睁大眼睛,看着被天空里的热气式系留飞艇,照得通明的夜色。虽然因为有良好的照明,但在这夜晚里的时候,那些远远的目标并不容易被击中,尤其是那些目标还在移动的时候。
对此穆克只是沉静的冷眼看着,他并不打算急切之中发动攻击。在他以上之中,炮火的杀伤线,被定在1ooo-15oo米的距离。在那之前,蒙古人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武器,都不可能伤害到“竹城要塞”里的人。而且他的炮弹无多,因此炮火的压制,主要是针对“飞燕iii型弩炮”进行。
在夜色苍茫之中,明亮的战场上死神也随着双方的接近来到战场。如果可以看得见话,就会发现这家伙已经快要高兴的笑起来了。不用问,沉静的战场上,除过呼呼的风声,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声音。那就仿佛是造成个灵魂,在即将离开身躯之前发出的哀嚎一样。
与穆克一样,夏琳看着前方的战线,至于菲琳眼下则负责曲射的火力。她的手下,全都是那种简易竹火箭。尽管在夜里,对面江岸上,也是一竹筏、一竹筏的送过来。安杰丽娜在江边负责接受,要民兵们把武器运到前面安全的地方储存。同时也把张弱病残一竹筏一竹筏的送到江对岸去。
为此,江上固定上了几条麻绳,让竹筏上的人扯着绳子可以快速的过江,以及江对岸制造的武器,能够及时送到江这边来。随着夜色的加深,一场血战即将开始。
“不急,放近!”
穆克看着那几乎铺满了原野的蒙古兵,依然仅仅只说了四个字!
恰在此刻,援军的消息传来了!
他们到了哪里呢?
第57章 江上火车头
长江上巨大的无帆战舰拖开长长的一列,最近因为北方天气转暖,江水明显变得比冬季时要大得多。倘若是普通的帆船,这时逆流而上的时候,就有着十分的难度。但这些无帆无桨之船,这时前进的时候却悠然自得。
这是“华夏帝国”在得知宋朝廷铁锁横江之后,就派出来的第二批制造的舰队。他们依然是“汉武-a/f”级战舰为主,带有2o艘新式的内6运输船。与海上的船只相比,它有着宽而平的船底,以及较浅的吃水,多台“燃油蒸汽机”。倘若要形容一下的话,它该称江上火力头。
一艘装有4台“燃油蒸汽机”的牵引船上,主要装载着油料然后是长而粗的钢丝绳。它们带有如同鱼漂式的铜浮子,最后连接到后面一长串的被拖曳的船只上。这些被拖带的船只堪称简单,它们根本就是两个巨大的船体,然后上面是平展展的平台。船头处有一个驾驶舱,后面的宽甲板上,则摞着大量用集装箱装的货物。
前面说过,这一次的运输不但包括了大量的补给,同样也包括了制造弹药的机器设备以及其他机械。还有“华夏羽林军”的步兵以及火箭炮部队。可以说这是“华夏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羽林军”那是跟着赵伏波,从头到尾打到现在的。
他们都被装在那些“汉武-a/f”级战舰上,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数支接收小组,他们的训练都还没有完成。没有办法只好把把学习的材料带在他们身边。但他们是由学历最高、见识最多的人接合出来的接收小组。
他们将负责接收城市的最初的建设工作,包括了第一批议会的选举,以及法律系统的建立、各个部门的建立。最重要的则是警察局,以及各地的地方安全部队。他们当中许多人是受过伤的,不能作战的士兵。也有许多是有着远大报复的学生,还有一些专业老师,例如工程师、农技师以及医务师。
如同接收南充与重庆的人员,约为3oo人,接收县城的就不过只有5o人。眼下他们要接收重庆府及周边各县,那么人手也就不少了。前面提到过他们的武器,警察是配备左轮枪,以及需要的时候使用唧筒式散弹枪。至于“地方安全部队”,则基本是步枪与左轮的配合,将来淘汰下来的火炮也会归他们所有。
除过他们之外,整个运输队里最多的就是机械设备、原料以及大量的肉罐头。大概济州岛方面也已经知道了基地的情况,这些肉罐头足够让锅里的油水多起来。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过体验,倘若连续吃一个月蔬菜,那么饭量会越来越大。但倘若吃油水较大的饭,饭量会在一周-两周之后急剧减少。
那么现在,运来的罐头就能够暂时解决基地方面,1o万百姓与2万多士兵吃饭的问题。更多的粮食,自然是赵伏叔他们的“奇兵”之所指。拿来蒙古人从余晦那里买去的战略储备粮,到时配合肉罐头自然连春荒也一起解决。在随后,自然就是发展农业的机会,同时种植土豆、红薯之类的量大的家作物。
沿江急进整个船队,由公主阿法芙公主率领。原本由她执行的围困临安的任务,则被她派给了印度洋海军司令约翰。她自己率领“羽林军”步兵主力,迅速沿江北上。至于江上的铁锁,虽然不能用攻击岸上州县这样的手段来解决。但可以直接用重炮,把两岸用来支撑的建筑直接轰成碎片,铁锁自然也就落到江中去了。
此举当然也是一种警告,警告沿江的那些没有见识的地方官们,他们的那点本领根本不够瞧的。同时加之临安已经被困,消息根本没有办法传递出来。地方官自然也就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狗官们宁可不管事,也不会把事情揽自己头上。甚至在最初开始轰击的时候,谣言已经顺着“华夏帝国”在整个大宋铺设的商路满天乱飞。
“知道吧,不撤了横江铁锁,临安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做这件事的人,都要被诛灭九族的。还别说我们伏波皇上做不到,知道吗连蒙古的赛因汗拔都与1o万大军,都被我们皇上手下1天之内杀了精光。不信回头自己江边瞅着,看看他们怎么对付你!”
当“天雷滚滚”从天而降的时候,这些只知道吟诗作对的“官”们那是真的怕了。面对这浑不讲理,只拿晴天霹雳来“讲话”的人,又能够如何。缩着脖子只当没看到,那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当初在讨论回到“华夏故土”,可能会遇到的阻力时,“官”们的抗拒根本没有在考虑范围之内,他们的结果本章最后说。
同样,所谓的“读书人”的反抗,也不在考虑之列。就凭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面对“华夏军”的拳头,估计一拳过去,稍微重点把脑袋就打扁了。而且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过1o年好日子还造个屁反啊。
最后就是所谓的乡绅,他们有粮、有钱、有人,但当工业化进程在各城铺开之后,大量的乡人离村进城当工人。挣得比地主还多的时候,他们就不过是些找不到农夫的下九流。造反,凭他们也配!
最后,就是所谓临安的官们。《华夏律》他们都该已经看到了,自然是各有各的打算。不过按“华夏帝国”如今封了京城的手段,那就只说明一条——有罪之人一个也逃不掉。不轰得死赛因汗拔都与他的1o万军,杀不掉几个狗官那才是低估了赵伏波的狠心。
说白了,今天围在京城里的官,那就是鸡。就是建立“华夏帝国”的时候,要杀给不服之人看的鸡而已!
唯一,赵伏波他们讨论过的,唯一仅仅只有“华夏故土”的平民。因为没有平民的支持,谁造得起反呢。而对于平民,唯一的前提,就是迅速的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才是该考虑的事情。
第58章 真正的威胁
“他们还需要大约5天的工夫,不知道基地还撑得到他们来的时候吗?”
夏琳没有妹妹菲琳的性格张扬,相对来说她的性格要沉稳的多。看着眼前通过沿江光报传递而来的消息,再看看那越来越近逼的蒙古大军,夏琳心中一阵焦虑。
眼前的蒙古大军,显然吸取了前次攻竹城的教训,他们对于自己的炮火以及步兵,进行了相当不错的防护。然而,科技上的巨大差距,让他们面对tnt装药的,“地狱使者ii型野炮”的1oo毫米炮弹,“轮回ii型臼炮”2oo毫米的炮弹,那样的使用三层竹管装沙的防护,显然有些近乎于儿戏了。
在15oo米距离上,“地狱使者ii型野炮”与“轮回ii型臼炮”一起发出了射击的声音。大概穆克原本是打算把他们放近些再进行攻击的,但此刻海军舰队就只有5天的航程。说白了5天之后,大概不需要基地的炮火,仅仅只需要海军的力量,就足以把整个蒙古军队送入地狱。
毕竟他们使用的“阎罗追魂”简称“追魂炮”射程,分别达到了12ooo米与6ooo米之多。倘若他们分别沿渠江与嘉陵江前进的话,那么他们的炮火就可以覆盖整个区域。在空中的热气式系留飞艇校射下,可以负责任的说,蒙古军连躲的地方几乎都没有。
“呜!”
随着竹城要塞总指挥穆克的命令,第一波炮弹带着穿透空气的声音,远远的落在了正在前进的蒙古人的所谓“战车”的附近。对于炮弹的碎片,3层竹管装甲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被击中的竹管,里面的泥土与沙子喷了出来。弹片也被镶嵌到了车身上。
这让蒙古士兵们心中一阵喜悦,毕竟对的弹片无法击穿这样的“竹管装甲”。然而,随后有一枚炮弹,正正的砸在一台使用“飞燕iii型弩炮”改造的“战车”上。笔管、炮弹、各种各样的碎片,一起向四周飞射出去。
尤其是那些带有底部排气的炮弹,消薄的底板之下就是引线。而且赵旭生产的炮弹,可没有多少安全的观念。结果被命中了一台使用“飞燕iii型弩炮”改装的“战车”之后,蒙古人看似雄壮的进军序列,整个就乱了起来。到处是横飞的炮弹,打得所有人都不得不伏在地下。
而且因为“飞燕iii型弩炮”车厢里的炮弹是朝向两侧安装的,所以被命中的战国上,就向两侧齐头并进的其他“战车”射出了成串的炮弹。不但如此,底部排气的火药高温燃气,还引燃了更多的炮弹。
“这……”
远在竹城之上的亲王忽必烈,看着好好的进攻阵形,被对方一阵排炮就轰成这个模样。他一拳重得的砸在竹城的城墙上,但他们受到的伤害,这时不过刚刚开始。因为下一刻,“竹城要塞”两侧的炮台里,再度传来射击的声音。
“让他们快冲……快冲……”
亲王忽必烈知道,冲击过程之中的松散队形,会减少伤亡。而且炮击的时候,伏在地下同样会减少伤亡。这都是在前次竹城作战之中,付出大量伤亡之后,得出的结论。最少密集阵形这时不可再用,倘若再用的话,那就只会等着挨炮了。
随着再一波炮弹的爆炸,蒙古人军阵之中出现了更多的混乱。这时使用一匹马“推动”的盾车开始快速前进,虽然所有蒙古士兵都明白,聚集在一起可能都会成为炮火的牺牲品。但有盾车的阻挡时他们不知不觉的都聚集在盾车的左右,这东西现在看起来或者用处不大,但到了近前面对竹墙上如同雨点样的枪弹时,这盾车却是保命必备的东西。
可现在,事实上盾车,这才是真的索命的玩意。在最初的时候,穆克并没有要炮火攻击那些盾车。因为他要预备着长远的打算,那么现在自然就无所谓了。“轮回ii型臼炮”,被用来攻击那些飞速前进的盾车。与那些使用水牛充当动力的“战车”相比,使用战马充当动力的盾车那是要快得多的。
可是一炮下来,2oo毫米的炮弹不但把整个盾车炸得粉碎,甚至还把盾车后面的人全都打倒在地。倘若按照常识的话,也许这时蒙古士兵就该溃退了,但事实上他们依然咬紧牙关,在接合向着竹城要塞挺进。
不能不说,蒙古军队有着极好的韧性。而且炮火的杀伤固然让人感觉到可怕,但在士兵们有军令在身的时候,他们也只有迎着炮火向前冲击。
这表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华夏军”6军的炮火,他们已经逐渐适应了。甚至有些蒙古士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