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376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76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士兵,在炮击来临的时候,他们会一头扎在地下的低洼处,从而保住他们的性命。更多的蒙古士兵,在面临炮击的时候,也想起了来前将领们的交待。那就是散开队形,不要挤在一起。

  随着种种应付的手段起到作用,蒙古兵的士兵开始恢复起来。尤其是在他们的身后,第一排之中的一辆“战车”,终于到达了地方,它们立即开始以15发/分的速度,向对面的“竹城要塞”射出炮火。看着天空里一道道火舌,蒙古军发出了欢呼的声音,士气也在一瞬间涨到了极致。

  “轰轰轰……”

  一枚枚炮弹由于初始弹道的过低,仅仅只击中了那些竹墙。猛烈的爆炸声,把外侧的竹排炸坏。引起了诸多蒙古士兵欢呼着,快速向前奔跑。炮弹的爆炸,也仅仅只能让他们伏下短短的瞬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

  虽然他们身后,那台刚刚发射了炮弹的“战车”,很快就被炮火摧毁。但更多的“战车”,正在涌向他们的发射阵地。这一次不但有那些“战车”,还用将要藏身在地下的,坑里的“飞燕iii型弩炮”。

  事实上,要说威胁的话,它们可能才是真正的威胁。

  第59章 决死的较量

  战场上由开始的火热,随即就发展到了残酷。

  江面上,那些装载着“飞燕iii型弩炮”的竹排,终于出现了。虽然一开始,它们就受到了“地狱使者ii型野炮”的猛烈攻击,但依然还有是各别的竹筏达到了射击的位置。这些竹筏上“飞燕iii型弩炮”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只要一达到最大的射程,就不停的向“竹城要塞”开火。

  随着它们的干扰,正面的防御火力密度立即就有所降低,这更让越来越近逼的蒙古兵们兴奋起来。这时的他们距离“竹城要塞”已经相当近了,就算是“轮回ii型臼炮”也不能对他们进行攻击。因为当达到了1oo米位置的时候,攻击他们弹片同样可能打到“竹城要塞”自己人中间。

  缺少火炮的支援,这让蒙古军队的进攻更加猛烈,一道道的攻击波,就好像是潮水那样不断的涌向“竹城要塞”。而当蒙古步兵在1oo米左右站稳了脚跟的时候,成片的箭枝出现了天空,同样城头上的射击声也此起彼伏。

  虽然蒙古人依然会在猛烈的枪弹,以及“大毒蛇”榴弹发射器发射器的杀伤下大量伤亡。但蒙古军队却有着充足的人力,海浪一样的攻击浪头,终于把蒙古步兵带到了“竹城要塞”下面。这时有人在接拿把竹梯搭上,然后开始登城。也有人把手榴弹绑在一起,向城墙的根部掷去。

  只不过这一次“华夏军”同样有了改善,一些枪法精准的“华夏军”的军官们被要求,注意攻击那些向城墙投掷集束手榴弹的人。虽然这阻止了一些攻击,但这并不能完全阻止蒙古人的拼死进攻。

  随着一声声爆炸,竹城的城墙受到了损坏。只不过“竹城要塞”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它修筑的是极结实的。它是由多层灌了碎石的竹管与沙袋组成的。想要炸塌,蒙古人还需要好好的努力才成。

  但这时蒙古军队的猛攻,以及不时飞来的炮火,也让“华夏军”产生了相当的伤亡。大片的箭枝在天空里不时落下来,炮弹也飞到城墙之后。城头上头顶的顶棚,也有被对方的“飞燕iii型弩炮”炸中的。看着这一切,菲琳暗暗发急。

  “怎么还不让我们射击呢?”

  她指挥的是成片的简易竹火箭,这是用来覆盖射击的武器。虽然它的威力并不太大,但胜在数量非常多。而穆克,此刻的打算,依然是大量消耗敌军,为了未来的总体解决打好基础。

  就在城头上,因为蒙古军搭上云梯,压力大增的时候。这时那些新式武器,开始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前面说过,那种使用火药的“密集阵”,在这时开始射击,最初的射击不过是向近处的蒙古军发动攻击。密集枪弹,的效果并不明显。可随着一次次射击,越是向后射程越远的效果就变得明显起来。

  最后当“金属风暴”可以向远达2oo多米的地方,已经架起了云梯以及聚集起来的蒙古士兵,连续开火三次之后,就可以把云梯打断,把那一小群人几乎全部干掉。

  不过城头之上,如此布置的武器并不多。尤其“金属风暴”这样的武器,也不过仅仅只有4台,并被部署在城墙的两头,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下面这种武器,就些说头了。

  “喷油!”

  穆克一句话,那些用长而粗的毛竹制作的“油枪”,把大量油料喷射出去。当达到最大射程的时候,它们就是瓢泼大雨那样,把正面的人几乎全都浇了个遍。没等被“油雨”浇到的士兵们明白过来的时候,城内的民兵们,已经举起了他们手中的兰博折叠弓。

  说起来民兵们的战位是相当有特色的,尤其是这些同用兰博折叠弓的民兵。他们立在半人深的土坑里,没有命令的时候并不可以露头。当需要攻击时,他们根据口令站起身,然后张弓把箭尖对准面前杆子上刻度。

  如果仔细观察的人就会发现,他们的身高都是经过调整的。在脚下垫上泥土,调整到一致的高度。有了这样的基础,他们在张弓的时候,只需要把箭尖对准刻度,就可以进行间接的射击。

  成片的“触发式火箭”被从弓上抛射出去,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给城外的蒙古人带来了什么模样的灾难。早已经被油料浸湿的人,立即就被那些“触发式火箭”引燃了身上的火油。这样的烧灼,并不是盔甲能够抵御的。就在他们倒在火焰烧灼下,生命即将离开自己的身体时,他们看到了奇异而又可惜的一幕。

  天空里,几百道带着赤焰的火焰升腾起来,随后大军进攻的道路上,响起来如此炒豆似的爆炸声。接着不到半分钟时间,又是另外几百道火焰升起来。如果听觉系统非常好的话,那么就会听出来这样的炮击是用越来越远的方式进行的。

  一排排的简易竹火箭的炮弹,在天空里的热气式系留飞艇上观察员的指示下,被投放到依旧在进攻的蒙古军队里面。事实上,有了经验的蒙古士兵看到这样的,如同流星似的攻击时,他们都蜷缩在地下把身体紧紧缩成一团。在下一波炮击的时候,他们飞快的跑动,希望不要被对方再覆盖起来。

  人在慌乱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选择。许多蒙古兵盲目之中跑动的方向,事实上却使他们聚在了一起,这让炮击的杀伤力变得大起来。而且尤其是天空里的热气式系留飞艇,起到了指示目标的巨大作用。这让众多的蒙古士兵伏在地下,再也不肯起来向前一步。

  在这样猛烈的杀伤下,蒙古人的一次攻击,终于暂时退去。可还没等“竹城要塞”里的防御人员发出欢呼,被蒙古人占领的竹城之后,又有大量的蒙古士兵涌出来。

  抛下令箭的亲王忽必烈,带着一种由绝望形成的愤怒,冷冰冰的看着远处的“竹城要塞”。

  “拼吧,就是算人死光了,也得给我攻进去!”

  第6o章 油尽捻子干

  蒙古人真的疯了,从第一天开始之后,他们的进攻就没有停止过。虽然蒙古军队在靠近“竹城要塞”的时候受到了大量的杀伤,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进攻的压力。

  在第四天的时候,蒙古军队已经损失5万余人,但依然还拥有最少12-13万大军的蒙古军队,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依然可以保持着一队队人的不停的进攻。

  “移尸做山,这就是移尸做山之战!”

  整个原野上,到处都是蒙古士兵的尸体。前进的他们受伤倒地,如果那些骑马的救护员,不能及时赶到,那么轻重的会变成重伤,重伤的又会被炮弹撕成碎片。

  四天的战斗,让所有人都感觉到筋疲力尽,最少大多数军官们没有休息的时间。按照先前的打算,穆克把手下的由“华夏虎贲军”的步兵、炮队,国民警卫队(也就是地方安全部队),民兵组成的部队分成了三部分。前两部分12小时轮战,第三部分是预备队,事实上就是以勤杂人员、失炮的炮手以及轻伤人员组成的队伍。

  显然到用了预备队的时候,那时就真的是油尽捻子干的时候。而这个时刻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就真的要出现了。首先是“地狱使者ii型野炮”用光了所有的炮弹,士兵们在把火炮安置好之后,全部上了战线。

  “炮到江边,过江!”

  尽管在战时,穆克发布的命令依然简单而又清晰。

  “长官、是的长官!”

  士兵们回答的同样简短清晰,“地狱使者ii型野炮”这样的技术秘密,无论如何也不该留给蒙古人手中。到江对岸,那么预示着穆克的心中,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整个“竹城要塞”失陷。那时就只乘下江边狭小的基地的城墙,与竹城要塞相比,那里就要薄弱的多了。

  炮手们上前线之前,完成了穆克发布给他们的命令。他们把“地狱使者ii型野炮”运到江边,在那儿用大型的竹排运向江岸。完成的士兵们抓紧吃饭与休息,当所有的火炮过江之后,他们就要上前线了。大家知道“华夏军”的炮手们,装备了左轮手枪。他们上前线的时候,就只好背上了兰博折叠弓上到战线上,去与蒙古人拼命。

  失去了远程火炮的压制,再度出去了为数众多的“战车”和大量的步兵。虽然“轮回ii型臼炮”依然在努力进行着轰击,但间接射击的它们,并不能很好的阻止那些“战车”以及“飞燕iii型弩炮”迅速前进。

  终于一台“战车”在1ooo米处站稳的脚跟,一枚枚底部排气炮弹,就带着火舌飞向“竹城要塞”。爆炸立即就带来了许多的伤亡。虽然厚实的“竹城要塞”,遮挡了多数的炮击,但伤亡开始持续增加。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飞燕iii型弩炮”,可以进入到1ooo米左右的,那些挖掘出炮位的地方向“竹城要塞”射击时,危险就变得更加清晰了。天空里是成群飞射的炮弹,虽然“轮回ii型臼炮”在努力轰击着敌方的炮兵阵地,但对付那些地面只下,“飞燕iii型弩炮”几乎没有更多的办法。

  在整个“竹城要塞”里,最结实的当属两头的圆椎形堡垒。那里面安装着“地狱使者ii型野炮”,原本它们的任务,是对付8ooo米内的攻城器材,并且因为可以直瞄射击,准确度将会高得多。但现在作为火力强劲,受到重点照顾的堡垒,这里被蒙古人用炮火进行不间断的攻击。这也将会让蒙古人更多的出现在“竹城要塞”之前。

  “射击……!”

  菲琳皇妃尖利的嗓音在夜间格外分明,不过连续打了四天之后,显然她好听的嗓音也已经受到了损害。但这不妨碍“简易竹火箭”的发射者们,在这样的夜里听到她的招唤。简易竹火箭被塞进那些螺旋形的,已经被固定的导轨里,随后炮手点燃火捻,接着自己躲到旁边的,放着更多简易竹火箭的坑里。

  这东西是有些土的,不过加上撞击引信的时候,实在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武器。尤其是单发射击,更利于它的部署以及作战。随着菲琳的命令,几百道火舌腾空而去。暂时来说,对付蒙古人的波浪式冲锋,它是最有效的武器。

  但城下2oo米左右的位置,这时却已经是成片的蒙古士兵,使用沙袋、堑壕建立起与城头上的士兵们对射的堡垒。后方的蒙古人也向前运送了相当数量的火枪与箭枝。因为人数的众多,大量的箭枝带着火焰,向竹城射击。“竹城要塞”外部的竹排燃烧起来,头顶上的竹排也燃烧起来。

  远远看去“竹城要塞”,就仿佛是夜空里最明亮的蜡烛一样。

  成片的箭枝穿透了夜空,城头上的士兵头顶上上的竹排虽然已经差了火,但一层装土竹管与一层沙袋的设计,让它对于火并不大敏感。倒是城墙后面的人,受到了不少的伤害。

  终于蒙古人可以再度攻击城墙,而且这一次他们并没有集中在中部。因为那儿会受到两侧堡垒交叉火力的攻击。他们的攻击集中在两头的堡垒处。那儿因为是最初的炮兵阵地,所有受到了蒙古人“飞燕iii型弩炮”的密集攻击。

  “近距离炮击,撤退!”

  看着眼前的局势,穆克知道“竹城要塞”要失守了。而且最令他担心的是,“华夏军”使用的步枪子弹,这时也已经到了将要彻底消失的时候。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火之炊,穆克能打成这个模样也已经是不错了。我们只剩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顶住蒙古人的进攻呢?”

  听到退兵的号声,夏琳的心上头一次对于胜利,显得没有绝对的把握。在撤退城墙之前,“轮回ii型臼炮”进行了掩护性齐射。这让攻击两侧堡垒的人蒙古兵停了一下,给了撤退的人可以从容撤退的机会。

  然而,最后的堡垒之后就是大江,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第61章 背后放火忙

  当接到了来自穆克的报告时,赵伏波静默了几秒钟,他些生气。搞不明白这个亲王忽必烈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自己已经一再给了他投降的机会,可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明白所有人的苦心。

  “这个忽必烈,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既然如此,我们何必枉做好人呢?想死,我大可以成全他们!”

  赵伏波火了,事情自然就不好办了。朱莉安娜在一旁心中嘀咕了一句,不过她可没有把话说出口。毕竟蒙古人是不是灭亡,都不能损害自己丈夫的心情不是。

  “可不是,我有时候搞不懂,这个忽必烈也算是有些名气的人,怎么一点都不懂事,还不如他的女儿月烈呢!”

  朱莉安娜的话让赵伏波不禁莞尔,事实上这不过是一个角度的问题。倘若从“民族”角度讲,此刻的忽必烈只怕也算是个“民族英雄”。但问题在于对“中华民族”而言,他就是个彻底的混蛋玩意。

  这个词可以有多种称呼——观点、视角、立场……!

  就好像看宋高宗一样,从维护当时南宋的统治而言,杀岳飞或者不能绝对算错。但倘若说从“中华民族”角度出发,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笨猪。还有,就好像信不信天地,从维护统治角度讲,当然百姓们信天地是好的。但从“中华民族”可以雄立于整个地球上而言,那纯粹就是扯蛋!

  所以别问为什么,先看看自己脚下之地是什么,再说自己的看法对不对!

  “既然他一点都不懂事,那今天我们夫妇就好好教训他们一顿。”

  既然决定了战争,那么可以这样说,亲王忽必烈已经丧失了他的未来,同样也包括了蒙古人的未来。既然要战斗到底,那么大家谁都不要说,战争实在太残酷。

  而这里的战场上,别说穆克进行的“竹城要塞”防御作战将要油尽捻子干了,事实上蒙古军同样已经达到了这个程度。虽然开战之前,因为蒙古人的连续进攻调集了大量的炮弹、军粮、马料。但眼前的城中,依然还放着大量的物资。在前线的那不过是战术需要,而眼前果州城里,则是战略上需要的物资。

  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数量,甚至赵伏波他们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把整座城池完全封闭起来。补给同样运不到蒙古军队的前方,因此虽然此役蒙古军队尚没有物资匮乏的感觉,但事实上他们同样也接近于极限了。

  而且随着赵伏波攻城的一声令下,对于蒙古军队的补给基地开始了最后的进攻。

  相对于“华夏军”的攻城技术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特点可说。千篇一律的轰开城门,火箭炮压制城头,然后全军冲锋。同时分兵把守四门,务必不放过一个。在近距离的作战里,虽然作战的风险大增。但也因为“华夏军”火力密集度的问题,可以大量杀伤蒙古士兵。

  当天空里掠过压制为主的火箭炮的轰击炮火时,城头上的蒙古兵望着天空无言的张了张嘴。他们想不明白,是什么造就了对方如此规模的炮火。当炮弹爆炸的时候,那巨大的声响以及令人恐惧的杀伤力,都明白当差距超过一个时代的时候,这样的对抗并没有是胜利的希望。

  而且他们唯一真正明白的事情就是,在这样的争斗里,拳头大的永远有道理。这才是国际社会斗争之中,最根本的事实。

  这样的战斗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反倒是“竹城要塞”处的战斗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没有良好的补给线,那么战争尤其是仿佛“华夏军”这样军队的战争,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

  同样也从侧面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此刻的南宋朝廷,为了他们的统治已经不顾其他了。至于大宋的大姓们是不是能活下去,至于“中华民族”的将来会如何,他们全都没有考虑。唯一考虑的问题,就是他们那种窝囊废式的统治是不是能够延续下去,这是一种何其愚昧的想法,只要立正了观点或者说立场,那么的确是能一目了然的。

  也许历史正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赵伏波,到了解决南宋朝廷的时候了。有这样的一个祸国殃民的,从来不把“中华民族”的未来放在心中的朝廷,那么这片大6之上将会永远充满苦难,永远是民不聊生的愚昧之地。

  随着城门变成碎片,随着“华夏军”的大军整体突入,整个整个战斗的结局已经被决定。就算蒙古人在城中,一些要点上组织起防御。但很快就在“大毒蛇”榴弹发射器的攻击下,变成了一场场的自杀。从其他城门逃出去的人,自然也要倒在密集的枪弹打击之下。

  尤其在华夏军的炮火,击中几天保存火药的库房之后。剧烈的爆炸,完全摧毁了守军的信心。当城头上的蒙古军,看到从其他几处城门逃出去的人,都倒在对方密集的火力杀伤下时,他们不体面的投降了。

  在城头上,些被剥夺的武器盔甲、甚至连粮食也没有的蒙古兵,在这料峭春寒之中奔向亲王忽必烈的大营。赵太波并没有杀他们,倒不是说“华夏帝国”要改变政策。而是说,多达15ooo人的俘虏,回去了也不过是亲王忽必烈的负担。

  “当家的,我不认为你会变成好人!”

  “不是吧,朱莉安娜,我刚刚饶了15ooo人的性命呢!”

  赵伏波用下巴示意着,城外那急匆匆逃走的,没有武器、没有战马、没有食物,甚至上身都被扒了个精光的蒙古士兵。

  “可是你把他们的将领全都杀了呢,这是为什么?”

  对此赵伏波撇撇嘴,他才不解决他的用心呢。最早的时候不饶蒙古兵,那是不想把亲王忽必烈吓跑。现在放了这些人,那不过是给亲王忽必烈找些麻烦。因为这些人的脑门上,全都刺了——“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这样的字迹。

  就算今天放了他们,将来打下蒙古汗国,他们也逃不掉的!

  第62章 战舰及时到

  “喀啦啦……”

  “竹城要塞”巨大的竹墙,发出刺耳的声音向下倒去。看着倒下去的几十米的墙壁,下面的蒙古人发出了尖利的惨叫声。万百吨的竹管装甲与沙石落下,那么下面的人是绝对没有幸免可能性的。尖利的惨叫声,随着竹城墙的倒下,而被淹没在那轰隆隆的声音之下。

  “呵呵,他们狗急跳墙了,仲谦看到了吗,他们连他们的要塞都毁了,就是不打算让我们用而已!”

  亲王忽必烈的手指向前面,那里正在倒下的大约2o米的“竹城要塞”的城墙,刚刚埋怨了他的上千名士兵。可此刻取得的胜利,已经让亲王忽必烈把巨大的伤亡忘的一干二净。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倘若打败了眼前的“华夏军”,倘若能够把赵伏波的军队从这里赶跑。那么眼前就再无可以抗据蒙古大军的力量了,到时倘若赵旭不犯傻的话,就会派出他的大军。最好的事情就是,将来能够与“华夏帝国”隔江而治。

  而后,得到汗位的自己,再支持着赵旭与“华夏军”交战,从而消磨他们双方的力量。也许那时,“华夏帝国”会明白,蒙古汗国还有存在的必要,不至于再喊叫什么“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的话!”。在亲王忽必烈的脑海里,那时才是与“华夏帝国”谈判的基础。

  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赛因汗拔都与他的1o万大军,难道就是被眼前的“华夏军”消灭的吗?不过此刻不是结束这个疑问的时候,而是要迅速解决眼前残敌,然后回身吃掉偷龙的奇兵,稳固占据蜀地才是重要的问题。

  听到亲王忽必烈兴奋的声音,跟随在他身边的张文谦脸上带着笑容,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不难发现,他眼底里的忧虑。虽然他不知整个而已,但眼前“华夏军”的窘迫之态却已经难于掩饰了。

  “如果他们还有炮弹的话,或者情势还不至于如此坏,可惜……”

  此刻张文谦的心中,已经是一个“华夏人”。不仅仅是来自哈桑的威胁,当他读过了哈桑带给他的,种种来自“华夏帝国”的书籍之后,他才发现自诩饱读之士的他,距离真正的饱学之士差得何止千万里之遥。

  也是“华夏帝国”此刻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有着当年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真正馆藏。可以说充分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精神财富。外加马丁带来的知识,以及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到阿拉伯帝国的,“中华民族”的历代遭焚书籍。

  可就是他曾经寄予绝对希望的“华夏军”,这时正在蒙古大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虽然这不会让张文谦失望,又或者说重新倒戈向蒙古人。因为对面明显不过2万余众,到现在已经灭了3o万蒙古大军中的超过17万军队。这是一种何等样的作战能力,倘若他张文谦看不明白,恐怕没有人能够看得懂了。

  只是眼前的战况的确有些危险,甚至张文谦看着从第一道竹城,已经涌入到开阔地带的蒙古大军。他的心中有着更多的惴惴不安。显然亲王忽必烈,是要用他所有的大约13万蒙古大军,彻底把眼前的“华夏军”消灭。就算让他们侥幸退过江去,面对紧紧追逐的蒙古大军,依然难逃最终覆灭的结果。

  事实上,战局根本不需要张文谦担心。因为穆克的指挥,就是根据沿江直上的海军舰队的消息来布置的。否则他不会一开始,就进行那么猛烈的炮击。虽然炮弹消耗一空,但舰队到了有没有炮也就全都不是问题了。

  所以刚刚倒下的“竹城要塞”城墙制造的死讯,可不是蒙古军队灾难的终结。因为倘若他们的目光够远的话,就该看到,25艘“汉武-a/f”级战舰出现在战场上。这是来自锡兰明珠行省,“华夏帝国”皇家印度洋舰队的战舰。

  它们兵分三路,一路顺渠江而上,另外一路则沿嘉陵江而行。因为两江水浅,因此战舰在行动之前,都在重庆卸下了他们的货物。到这儿来,它们只有一个目的,它们是来杀人的。

  留守在重庆的,“华夏帝国”的人把要塞告急的事情告诉了阿法芙公主。这位公主情急之下,把货船以及战舰上携带的物资,全都扔在重庆。随后自己率领舰队迅速沿江而上,终于提前到达了这儿。她到达的时候,立即就引起了两岸之上所有人的欢呼。

  穆克掀起了脸甲,他的脸上依旧事着沉静的面容。这是多年来不变的习惯,一直与赵伏波东挡西杀的他,什么场面没见过。蒙古军队这样的进攻,对他来说眉毛也撼不动一根。只是在妹妹菲琳看到了战舰,放开她尖锐的嗓音欢呼的时候,夏琳敏锐的注意到,穆克的神情明显的一松。

  的确正如同前面所说,此刻的穆克,几乎真的要油尽捻子干了。这时江上的战舰上闪烁起了“旗语”传递的消息,受到良好训练的军官们,往往都能够轻易译出。

  “震虏军兄弟们辛苦,请放心休息,余下的事情海军代劳,援军明天必到!”

  这让夏琳长长的出了口气,在她没有掀开的脸甲之下,此刻却已经是喜极而泣了。

  “做好饭,全军休息!”

  “长官,是的长官!”

  夏琳高高兴兴的应了一声去传达命令,走在路上时候她望着江上的战舰。对那些不知道那是何物,则不时指指点点的国民警卫队与民兵们发出指令。

  “捂上耳朵,我恐怕很快就有大响动了!”

  除地“华夏军”的人之外,许多人并不知道那从江里开过来,并分别向两侧运动的战舰到底是什么打算。而且他们多数人也都猜测,就算是大炮,难道这几天还没有听到过大炮的吼声吗?

  被问到的华夏军士兵,一脸上的苦笑。

  “哼哼,他们是海军,海军都是些大嗓门的家伙,皇妃殿下说的一点也没错!”

  第63章 一炮定天下

  阿法芙顾不得上岸去见穆克,也顾不得与其他皇妃打招呼,在打完话语之后她立即要整个舰队,给蒙古人来一次齐射。

  “轰……唰唰……”

  炮火立即就在最后一道竹城之前,蒙古人的队形里打出来一道火墙。不像穆克他们在这一次防御作战中那样,还需要往人多的地方打,海军面对这样的冲锋时,根本就不是那样的打法。要不6军的人,时常嘲笑海军。

  “他们是用炮火吓死人的家伙!”

  “汉武-a/f”级战舰安装的有火箭炮,那是因为风帆的撤销而增加的。另外,海军火炮的口径,比之6军往往要大得多。因此仅仅一次齐射,蒙古军队的锋线就被毁了。无论他们的队形散不散,无论他们的士兵高不高,一次齐射炮火覆盖范围之下,就没有人能够再站起来。

  要么直接被炮火撕成碎片,要么就是在猛烈的爆炸之下被震晕。当然多数人根本就是被密集的炮火造成的弹幕,以及高温的气浪直拉拍死的。

  其实只要数一下火炮的数量就该知道,对于蒙古军队来说那些炮弹根本不是用来杀他们的。而是打算把脚下的大地,直接凿透。多达25o门的“阎罗追魂炮”射程以及另外25o门的“龙熄臼炮”,外加多达25门的3o管海军用火箭炮,立即就为战场上制造了一片,炮火下的“死亡空间”。

  别看齐射的时候,射击几乎只是汇集成“轰”的一声,接着就是火箭飞过天空的唰唰声。但当这些以tnt装药的大口径舰炮的炮弹爆炸时,整个大地都在这样的炮击下颤抖起来。不但外面的蒙古士兵直接被炮火撕成碎片,甚至城头上一些“国民警卫队”以及民兵被吓得躲在竹城的胸墙之后,根本连头都不敢露。

  不夸张的说,他们也算是见识过炮火,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被海军这样的轰击,吓的尿了裤子。

  这样的力量根本不该攻击蒙古人,这样的力量他们根本没有资格承受。覆盖式的轰击,炮弹的爆炸因为有火箭弹,持续了一小会。但当爆炸声,带着天际的回声消散时,整个战场上一片寂静。硕大的去团因为灼热的气流向上升去,被马丁看到,一定会说这怎么有些像是核爆炸呢?

  所有的人,都看着天空里的,夹杂着无数灵魂的浓烟向上升腾而去。到此刻因为自己的部下浴血奋战占领了“竹城要塞”而刚刚有点欢欣鼓舞的亲王忽必烈,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凝固了。

  因为这样毁天灭地的打击,他根本没有看到过。而之前与他率领3o万大军战斗的,不过是因为粮弹欠缺的一师之众而已。但在这儿,他们面对是控制着整个印度洋的舰队。

  他的脑海之中突然掠过一个想法,而且这个想法让他感觉到害怕。

  “赛因汗拔都!难道……难道这就是在一天之内,毁灭了赛因汗拔都和他手下的1o万大军吗?”

  在战场上几乎所有人都因为震惊,而愣愣的站在那儿,半张着嘴看着江上人怪物时。再度,一声整齐而又响亮的“轰”的发射声响起来,战舰上腾起一阵浓烟,随后是大批发出雨点打着枝叶那样的“唰唰”声,朝着战场上那些呆立着的蒙古士兵兜头盖脸的拍了过去。

  一次齐射,炮火之下的如同蝼蚁一般的士兵,以及那些引人发笑的“战车”,包括“飞燕iii型弩炮”,都在海军火焰的覆盖射击下变成了渣子。3oo毫米的“龙熄臼炮”,一炮下来就是5o米的杀伤半径,弹着点1oo米内所有的人都将立即丧失战斗力。

  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得到,被海军重炮覆盖过的地方,平地里腾起来一层带着暗红色的残不出话来。

  一旁的张文谦,刚刚还在为了“华夏军”方面失了“竹城要塞”而担心。可此刻距离刚刚蒙古军队的欢呼连一刻都没有。一直隐在第一道竹城之后的蒙古大军,这时刚刚才前进到“竹城要塞”之下。现在两次齐射,就让两大片的人马从战场上失去了踪影。

  “那是多少人?1万,2万还是几万……”

  张文谦脑海之中迅速猜测着,他从来没有想到炮火可以犀利到如此程度。不过他好歹是个师爷,不用往下想,只看眼前的情景他已经做了决定。

  “王爷,王爷,我们快走,我们得快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这时的亲王忽必烈还看着战场发愣,猛烈的炮火带来的一千多发炮弹,又把他手下的一大片士兵变成了泥土。甚至他还观察出,对方的炮击是计划的杀戮。火箭炮轰击一个区域,其他火炮根据杀伤力,进行了小范围的重叠。这样,就形成了大片的死亡区域。成原本成片站在那儿发愣的士兵,被一阵炮火过后,除过烟尘就什么也没有剩下。

  “王爷、王爷……”

  连叫了几声,张文谦发现,亲王忽必烈已经傻了。无论他如何呼唤,如何摇晃都不回答他的话。张文谦偷眼看了一眼江上,那儿的战舰正缓缓逆流而上,他知道倘若要逃的话,那就是现在了,如果再不逃,只怕就逃不掉了。

  “带王爷走、快带王爷走!”

  冲着亲王忽必烈手下的亲卫们叫喊着,张文谦自己也匆匆的逃下竹城。然后骑着战马,在大群骑兵的保护下,匆匆向远方逃去。眼下只要逃进山地,就有活的可能。而且亲王忽必烈在战后,是应该回到蒙古汗国去的。因为那儿,还有一个赵旭在等丰与他进行内政之间的争斗呢。

  至于兵力,他倒不替拥有自己汗国的亲王忽必烈担心。只是当他骑上马,再向江上瞅的时候,心里已经担心,自己主一群人会不会引来炮击。

  第64章 逃跑要及时

  沉重的爆炸声,就仿佛是丧钟那样重重的锤击在亲王忽必烈的心上。他几乎能够想象得到,那沉重的炮击下,自己手下一片片的倒在炮弹的杀伤之下。

  如果说在前面战斗里,“华夏军”6军的火炮威力,让他感觉到有些担忧。那么现在的,华夏军海军舰队的火炮,给他的感觉直接就是恐惧。别看“轮回ii型臼炮”与“龙熄臼炮”的口径不过只差了1oo毫米,不同的装药量就代表了不同的威力。

  在战马上的亲王忽必烈,全力驱赶着自己的马匹飞速奔跑时,他的心在一阵阵爆炸之中颤抖着。他知道,自己刚刚葬送了蒙古汗国的3o万大军。如今悔恨就像是一只在抓挠着自己心脏的利爪,心中的悔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

  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自己没有听女儿月烈的话。而现在他最后的资本,已经在这一赌之中完全丧失了。这不但预示着他的未来不妙,甚至也已经决定了蒙古汗国的未来,那实在是不大美妙的。

  所有人都紧闭着嘴,所有人都迅速的驱赶着自己的战马,所有人都急着离开。不仅仅是已经在逃跑的亲王忽必烈他们一行,这也包括了刚刚还在战场上,兴奋的打算全歼面前“华夏军”的蒙古军队。

  当江上的战舰第二次齐射的时候,所有的蒙古士兵不用任何人招呼,都转过身拼命向军营里跑去。因为他们的战马还在那儿,倘若没有战马的话,相信谁也不可能真正的逃离。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此刻在“华夏帝国”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的打击下,整个蒙古军队剩余的12万多的人,一起从战场上逃跑了。跑的早的人,跟随着亲王忽必烈他们逃跑时的烟尘。另外一些逃得较晚的,尤其是处于竹城城墙之前的那些蒙古士兵,他们都只是向大营跑去。

  大家知道,蒙古军队面对“华夏军”的堡垒,已经放弃了骑着战马发动进?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