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374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74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心中更有一个感觉——解恨。因此他的心中对于“华夏帝国”的认同,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哼,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人们这些蒙古鞑子未必懂,不过等刀到了脖子边上,你们该知道痛的!”

  随着调兵令到达后方,原本防护粮道的蒙古骑兵,一队队整装立即就向前面运动。毕竟亲王忽必烈可没给他们多少时间,而且他们要想攻下眼前的要塞堡垒还得快。

  此刻“华夏军”在济州岛的海军,按照命令开始集结。来自锡兰明珠行省的“华夏羽林军”也已经到达了济州岛,随即就将开始围困临安城,并海军会开始沿江突击。想来装备了重炮的他们,岸上那些宋军根本什么机会。投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至于铁锁横江,也就到了要结束的时候。

  不过那是赶不上眼前的战斗了,眼下江边要塞里的人,就只等海军到达。一是物资得到补给,其次海军的舰炮将可以直接参加攻击。毕竟相对于6军的火炮而言,海军舰炮一向是以射程远、威力大著称的。不要多,来上两艘两江会合之处一停,估计就像是蒙古这样的军队,无论多少都不过是菜而已。

  传完了令的张文谦,打马重新出现在亲王忽必烈的身边。既然完成了任务,此刻他也不再多说,与亲王忽必烈一样举起望远镜。在望远镜里,蒙古大军依然在一点、一点的向前面那坚强的战争堡垒靠近。尽管小心翼翼成单行纵队前进的蒙古军队,依然在地下的地雷以及陷阱里不断产生伤亡。

  “我说你们干什么不现在投降呢,大家都省省事,说不定我们陛下一高兴,让你们这些蒙古奴隶活下去也说不定!”

  想着这些的时候,张文谦从望远镜侧面悄悄看着,嘴里依然叼着雪茄烟的亲王忽必烈。此刻他愁眉不展,面容枯瘦。再看看远处战战兢兢中前进的蒙古人,张文谦的心中已经断定,蒙古人必败。

  他举着望远镜看着战场的时候,捋着胡子的时候,心中对于自己将来是一个“华夏人”,却已经沾沾自喜起来!

  第48章 不放过他们

  “哗啦……哗啦……”

  一些奇异的响声从竹林之中传出来,从竹林晃动的情况来看,那里似乎要出个什么庞大的怪物呢!

  “梆梆……”

  把越过冬的,依旧带着竹叶的粗竹子,扔在一堆已经被削掉了枝叶的粗竹子上。赵伏波伸手,直接用胳膊上的衣服擦掉头上的汗。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嘉陵江的江岸的树林之中,到处是都是忙碌的人群。在树林外面,则挂着伪装网,遮挡着树林之中的一切。

  那么这么多天赵伏波与他的手下都在做什么呢?他攻下南充府了吗?

  没有!除过眼前的工作之外,他什么也没有做。

  “喂,别发愣,快点把竹子摆上!”

  朱莉安娜冲赵伏波吼,她正在弯着腰扎竹排。看到赵伏波偷懒的她,立即显示出她的本色。赵伏波叹口气,忙把一根竹子摆在她的面前。由她用一些纤维绑在一起,扎成相当大的竹排。

  事实赵伏波他们一直在等待,等等着蒙古军后部的防御力量迅速前移,参加对基地的进攻。那时就是赵伏波他们这一路隐蔽出动的力量行动的时候,而现在的竹排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渡过嘉陵江,另外的打算就是要运回抢到的粮食以及其他物品。

  赵伏波在这件事上,就是傻大粗壮的劳工而已,天生性格激烈的朱莉安娜,自然是要厉害他慢手慢脚的。一边干着手中的活,心中恨着亲王忽必烈。真让人不明白,训他的是朱莉安娜,关人家亲王忽必烈屁事啊!

  “这个该死的亲王忽必烈,难道他就不能攻快点吗,他快点动手,我快点完事,也省得整天被朱莉安娜训!”

  正在赵伏波满肚子报怨的时候,大概已经被满天神佛听到,终于给他派来了救星。几个“幽灵军”士兵带来了新的消息,赵伏波直起腰叹息了一句。

  “我的满天神佛啊,终于让人脱离苦海了!”

  很自然他的话立即就受到某人的白眼,而且立即就给之以颜色,晓之以厉害。

  “是苦海么?当家的,你这话是说给我听的么?”

  赵伏波一阵犯晕,知道和女人是不能讲道理的。

  “啊……这个……我说的是我们等待的时间……这个……啊,朱莉安娜放下手里的事,这是军令,我们要准备动手了!”

  当说到是军令的时候,朱莉安娜刚刚那些小儿女之态立即收敛起来。这也是赵伏波喜欢她的原因,玩笑归玩笑,到了正事上,朱莉安娜一向都是一丝不苟的。

  “是吗,当家的,就走吗?也许我们得稍稍准备一下才好!”

  说着话的当口,她已经停下了手里的活,来到赵伏波身边,随后接过他递过来的情报。这此消息是来自于基地的,由“幽灵军”建立的情报链条,一个节点、一个节点传递过来。

  “哦,他们真的动了呢!”

  “是啊,我们派在里面的特工起了作用的,既然他们动了。朱莉安娜,要人作饭,其他人准备,我们要打南充府了!如果顺利的话,最好今天夜里就动手。趁夜炸掉城头守军、趁夜炸开城门,然后一拥而入。城内不过几千蒙古兵,很容易对付的!”

  赵伏波的命令一下,他手下的骑兵们立即就动作起来。更多的“幽灵军”被派出去,以侦察南充府周边,尤其东边的情况。只要拿下南充府,那么在随后向东攻击,打击亲王忽必烈的后路,到时自然就会让蒙古军队乱了阵脚。

  “哼,当家的,能不能提个意见啊。难道你忘记你背的书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朱莉安娜,你什么时候读的这些书啊?偿难道在军校里没有听过,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吗,不过是在战略上藐视他们而已!”

  诡辩之中,赵伏波已经从朱莉安娜身边离开,他得要到南充府附近的山头上去看看,顺便安排好夜里的行动。

  赵伏波他们此刻隐藏的地方,距离南充城并不远。“幽灵军”与以前一样展开紧迫式的侦察,赵伏波与朱莉安娜来到的地方,就是一个“幽灵军”的侦察平台。

  这是建立在树上的平台,就仿佛是当年绮丽尔在舍伍德森林里的树屋那样。茂密的枝叶可以遮挡大多数搜索的目光,甚至蒙古人的来到地这里,但他们从树下走过之后,一点也不知道树上居然是有人的。

  望远镜透过枝叶间的空隙,朝着南充城望去。城墙不高但却有护城河,为了防备蒙古人的攻击,这大概是最重要的防御手段。可是不知为何,此刻一点点火的痕迹都看不到。赵伏波不禁要猜,这儿的官是不是还没等蒙古人真正到达,就已经率军逃开了呢?

  此刻的南充城里,早已经是一片混乱。大队的蒙古军打算离开这儿,不但是他们离开,甚至他们还带着大串的,被绑在一起的宋人。马车上也坐着大姓的大宋的女人们,娘哭孩叫的声音,甚至远远的传到山上来。

  “没走完,城头上还有些人。城内也还有些百姓,他们大概把老弱病残全都留下了!这些……蒙古鞑子!”

  朱莉安娜说这些话的时候,目光之中闪烁着一些冷芒。倒是赵伏波知道,这是蒙古人的一贯作法,攻下一地即夺其财、移其民,让其后继无人。就算不得不退走,此处却也再难有什么反抗的行为。

  赵伏波知道,以朱莉安娜这么激烈的性格,肯定是不能放过眼前的蒙古人的。因为眼前的百姓,都是“华夏帝国”的百姓,都是“华夏皇族”的臣民。不管大宋的窝囊废朝廷,以及如何看自己的百姓,但就朱莉安娜而言,是绝对不能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我知道,朱莉安娜,我们不会放过他们的。我看这城中没有多少人,这样我们分兵一半。你带幽灵军渡江,过山在前路上等那支军队。我带枪骑兵连夜攻城,明天清晨与你会合。”

  第49章 有人点天灯

  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天空里升起了两粒明星。不同的是,这两粒明星与其他星辰明显不同。它们是如此的明亮,又如此的低。之所以说是低,因为它们的光亮照亮的大地的土地。这不但包括了南充城,也包括了下午才走的,此刻刚刚到达月池县山口的那支带着平民与他们搜刮的财物和粮食的军队。

  最先打起来的,就是这支军队。因为拖带着大批用绳索串在一起的百姓,这拖慢了他们的行程,一下午的时间走了不到2o公里的路。这让就朱莉安娜率领的幽灵军在伏虎寺附近追上他们,不但如此还赶到他们的前面。

  虽然眼前的蒙古军本身就不多,只有3ooo余人,另外还有大约同等数量的蒙古人留在南充府。固然人数、火力对比,如此的悬殊,但在作战之前,朱莉安娜还是好一阵紧张。5ooo人的“幽灵军”全军轻装,没有带任何火炮。就赵伏波来说,这似乎不够安全。

  “不,那些车上,还有队伍里有许多百姓,我们不能……你知道我们的炮一炮下去,就会死伤许多人!”

  也是,无论如何1o5毫米的“地狱使者ii型野炮”还是2oo毫米的“轮回ii型臼炮”,一炮下去杀伤范围都在几十米上说话。毕竟那可是tnt装药的弹头,与火药炮弹完全是两种概念。

  “隆隆……”

  这是装着女人的大车,在大车的旁边跟随着蒙古骑兵。一下午的时候,足够朱莉安娜看这些家伙做的坏事,也足以让她心中对这些蒙古鞑子痛恨起来。那么,可以肯定的说,这些家伙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这时,朱莉安娜距离大路不过8o来米的距离,这里是蒙古人的后方,他们走起路来的时候,除过一些开路的骑兵小队之外,根本连道路附近的树林一点都不在乎。

  也不怪蒙古人如此,事实在他们占领的地方,很少能够发生袭击行为。正如同上章前面所说,夺其财、迁其青壮,反抗?那是不可能出现的地方。也就是为何蒙古人在侵略之后,他们占领的地方难以防御的原因。

  朱莉安娜把手中的信号弹对准夜空,另外一只手拉动后面的绳子。

  “澎……”

  一声轻微击发的声音,红色信号弹立即就在天空里亮起来。随着信号弹的发射,天空里早已经借着黑夜在那儿飘浮着热气式系留飞艇,立即就打开了他们强光的汽灯。明亮的光圈,立即就把整个押解着百姓的蒙古军队笼罩在其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几许所有人。无论是押解的蒙古兵,还是所有的人被押解的百姓们,无一不惊讶至极的仰望着天空。没有人有兴趣向附近的山林里看一眼,因为天空里投下白炽的光芒,在他们的认识范围里,这不是人该有的力量。

  随着红色信号弹发射到天空,大路两侧的树林之中射出密集的子弹。但根本一点声响都没有,1oo米即可以保证射击精度,同样也可以确保使用消声器的步枪的射击声,不会被别人听到。

  在大路上的蒙古兵,如果不是自己身边的弟兄们倒下,他们对于受到袭击,根本就茫然无知。身边的人身上无声无息之中,突然喷溅出鲜血,这吓了其他人一跳。他们惊讶的看着栽下马的同伴,不明白他们到底是怎么了。

  身上没有箭,显然不是弓箭的袭击。他们首先想到,可能是队列里百姓们的作为,可当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却发现多数的百姓这时依然仰着头,看着天空里那里亮的光芒。再当他们注意到,整个队列里,这样的事情到处发生的时候,蒙古兵突然想起来。

  “是华夏军,只有他们会点天灯,可是他们在哪里呢,这声息的袭击……”

  这样的思考让他们带着慌乱向附近的树林里望过去,那儿不时闪过一些步枪发射的火芒。这让发现的蒙古兵打算张开嘴,大叫出声让自己的弟兄们注意的时候,他只感觉到自己的脑袋一痛,接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埋伏的“幽灵军”战线后面的士兵,当看到红色信号弹时,随着前面人的射击开始,看马的士兵立即就带着自己小队里的马匹一起向前狂奔。所有的事情都按步就班,在马匹到来的时候,伏击的部队应该已经完成了狙杀,下面的事情就是去处理那些幸存的蒙古兵。

  大约在几分钟之后,还没有明白远来,因为幸存人数过少也无法组织抵抗的蒙古兵。这时听到了如同暴风来临一样的马蹄声,他们拔转马头,想立即逃跑。但那些留下来的狙击手,可不认为让他们离开,会得到皇帝陛下的赞同中。因此他们只好用瞄准镜套着一个个人的脑袋,并把那玩意直接打得爆起一团血雾。

  绝望的蒙古士兵,看着从附近的树林里冲了来,身上穿着迷彩战甲,马身上同样披着迷彩马衣的骑兵。他们一手斩将刀,一手左轮枪。虽然作为火枪骑兵的蒙古兵们,对于这样的装备并不陌生。

  蒙古兵是悍勇的,幸存的蒙古兵依然掏出来自己的火枪,打算进行反抗。然而,这不是狙击手们喜欢作法,多数幸存的蒙古兵,迅速就因为被击中,而脱离了幸存者的行列。

  发射出的不多几枚子弹,除过落空的之外,还是有击“华夏军”士兵的弹丸。“半硬式”战甲虽然防御住了火枪弹丸造成致命的伤害,但当被击中了胸部的时候,一股来说肋骨受伤是正常的结果。受伤者按照训练的那样,尽力抱着马的脖子,同时降低马的速度。不然在冲锋里,掉下马的人可能会被后面战马的铁蹄踩死。

  好在这是宽正面的攻击,而且在攻击之前,已经杀伤大部分蒙古人的有生力量。不然的话,伤亡还要多些。1oo米的距离,对于最战马来说,也不过是就是几纵的距离。

  几秒钟之后,随着斩将刀的落下,战斗结束了!

  第5o章 攻破南充城

  南充城的城外,一些身上穿着迷彩战甲的战士,在夜色的掩映下,飞快靠近城市。这么久的观察之下,蒙古人的防御设施,早已经历历在目。什么陷坑、绊马索、地雷之类的东西在什么位置,全都一目了然。

  不然怎么说,现代战场上制信息权决定着战斗的结果。相对于正在迅速前进的“华夏军”士兵而言,蒙古军方面的信息就少得可怜了。从几天之前,他们的侦骑小队就已经带不回有用的消息,多数是派出去就不会回去。是逃跑了,还是被人杀了,都不会有人能够搞得明白。

  甚至派去寻找的人也都不会回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而且也因此,没有人知道附近埋伏着什么人,他们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这就是在“幽灵军”的无声狙击下,造成的信息单向透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蒙古大营里的士兵再警惕1o倍,依然对于这样的夜袭莫可奈何。尤其当夜间,天空里突然出现了明亮的星辰时,所有的人都惊讶的望着天空时,多数蒙古士兵都在想,这是不是什么神灵的降临,应该下跪呢?

  不管城里的蒙古兵如何想,城内被惊动的百姓们这时已经看到了天空里的一切。一时之间“阿弥陀佛”与“无量天尊”之类的呼唤,在满城的百姓口里响了出来。不知道大家信不信,还有拿着铜盆,打算敲响以吓走诸如“天狗”之类玩意的人。

  可城外的来攻击的部队,这时都已经到了发起线上。随着头顶上灯光的这起,城头成了一片“光明”的世界,城下却依然笼罩在黑暗之中。

  步兵们把他们拖带的沙袋放在身前,几个人的沙袋凑在一起,就能形成不错的隐蔽物。他们并不打算攻城,也不打算爬城墙,甚至不打算与城头的人用步枪对射。他们的任务,是在炮火轰开城门洞外面的第一道城墙之后,突破靠近城门洞里面的第二道城门。

  在前面步兵的阵线后面,则是大队的已经在正对着城门的道路上准备好的骑兵,他们会在城门洞被拿下来之后,立即向城内突击。面对南充府,赵伏波也没有根据城中的蒙古兵分布的情况搞什么四面围攻。

  他只是在各个城门外埋伏了5oo名步兵,这些人距离城墙大约2oo米左右,这是为打算逃离的蒙古兵准备的。事实上这时的城市对于华夏军来说,进攻起来相当容易。只消控制四个城门,然后轰爆其中一个,就可以轻易突破城墙的障碍。至于城门上防御的武装,对于拥有足够火炮的“华夏军”而言,从不爬城墙的他们,根本不在乎。

  “轰……!”

  天空里升起的,同样是红色信号弹,随即就是一几声响亮的而悠长的炮声。不没有等城头的人反应过来,已经埋伏在城墙附近的几个爆破组立即做好向城门处狂奔的准备。因为这时第波火力攻击,正在越过他们的头顶,不约而同几乎所有人都把身体藏在他们带来的沙袋之后。

  弹片飞出1oo米,往往依然有杀伤力。因此除过新兵,又或者非常安全的位置,没人会愿意冒险去看炮弹的爆炸。就算是新兵,他们在军训的时候,依然会体验这样的感觉。

  “轰隆隆……”

  沉重的爆炸在城头上、城墙后方和城墙上连续不断的爆炸,并且形成了浓密而又呛人的烟雾。

  “上!”

  带队的军官一挥手,爆破小组立即就从他们藏身的地方狂奔而出。一个小队1o个人,配备了各种武器。而眼前需要爆破的仅仅只有一个城门,从道理上说,谁炸功劳就是谁的。所以别看他们背着挺重的东西,奔跑起来的时候,都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属兔子的。

  城门洞里,这时刚刚爆炸的烟雾还没有完全散去。这对于带着面甲,受到玻璃以及护吸系统保护的人而言,并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到了这儿,所有的爆破小队在前进的时候,都变得小心翼翼。他们手里的步枪端着脸前,前进的时候弯着腰迈动轻柔的脚步。

  “澎澎……”

  连续的射击声响起来,那肯定是因为外门被炸天,而进行反击的蒙古士兵。铅丸带着使人不爽的声音,从附近掠过去。所有的爆破小组,都伏在地下。他们知道,身后的弟兄们还在等着他们开路。这时步兵们应该已经高这儿奔跑,几秒钟之后就会立即挤满整个城门洞。

  “掩护射击!”

  在面甲里呼喊,绝对不是什么使人快乐的事情。声音沉闷而又无法传播太远,不过身边的队友们还是听到了。

  “呯呯呯……”

  清脆的步枪射击声音里,还包括有骑兵们用的“大毒蛇”榴弹发射器。作为步兵的伴随支援火力,相信在没有机构之前,它是最受人欢迎的武器。

  城门那头显然是那种栅栏式的千斤闸,倘若是城门的模样,倒简单的。只消用开门弹布置在四角,强大的水压会把整个城门远远的掀出去。还可以保证所有躲在城门后的人,都得被城门拍死。千斤闸的存在,虽然也可以用炸药让它失去效果。但问题在于,栅栏那儿时刻会有其他人的攻击。

  多发榴弹的爆炸,让千斤闸那儿的蒙古兵倒下一片,密集的火力也让其他人只能远远的躲开。借着这个机会数个爆破小组一拥而上。他们把“开门弹”挂在千斤闸的横梁上,那样横向的力量将会让整个千斤闸完全失去阻挡的效果。

  而且因为最先跑到的爆破组受阻,因此来的第二爆破组让开门弹成了双份。

  猛烈的爆炸响起来,但令所有蒙古人想不明白的是,他们受到的不是火焰的袭击,而是成片的水花被喷射出来。稍近的人,则被水花拍在胸前,这让他的内脏立即受到最严重的打击。

  七窍里喷射出鲜血,让人以为他中了隔山打牛神拳!

  再下一刻,城破了!

  第51章 你们受苦了

  蜂拥而入的步兵们,立即就夺取了城门两侧的控制权。密集的步枪子弹与手枪子弹,包括数枝“大毒蛇”榴弹发射器,都让蒙古人明白,他们手里的火器,实在是原始的可怜。

  而且在这如同暴雨一样的攻击里,别提什么列队进行集火射击。能够隐藏在附近,用短铳进行不过已经是不错的可能了。但这种可能也很快就结束了。

  暴风雨一样的马蹄声响起来,成群的战马沿着城外直对城门的大路飞一般以的冲了过来。城头上,几门残存的“飞燕iii型弩炮”发动了攻击。炮弹带着火舌落入骑兵的队伍里,战马被炸倒,受伤的士兵们在地下大声的惨叫。

  然而,这样的抵抗就像是在激流之中投下几枚卵石,根本不能阻挡激流的前进。而且几秒钟之后,城外的山地上射来火箭弹,又或者是“地狱使者ii型野炮”在几百米的近距离进行“点名式”攻击。

  随后骑兵就从被炸开了城门的城门洞里一拥而入,那些依旧还在城墙上以及城门处抵抗的蒙古兵们认为,这到了他们该离开的时候了。可是人的双腿无法与最战马的四条长腿相比,乌黑的斩将刀是“华夏军”的标志。这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斩将刀的刀身,经过了渗碳处理。这将让刀身有较好的防锈能力,还能够提高表面的硬度。

  甚至更大的好处在于,一刀下去轻易斩断了脑袋的同时,光滑的表面上连血都不会存留。随着大队骑兵的进攻城,蒙古人的抵抗很快就土崩瓦解。有经验的蒙古老兵早已经放弃了抵抗,他们打开另外三座城市向外撤退。在他们的心中,蒙古军队一向是野战之王。只要离开了这儿,谁也别想抓得住他们的身影。

  然而,5oo枝步枪的密集攻击,告诉他们“华夏军”不会放过他们的敌人,一个也不会。在子弹掠过天空的“咻咻”声中,被击中的人倒在地下,随后就被城门洞里出来的成群战马踩成了包裹在盔甲里的肉酱。

  这场在黎明时发起的战斗,持续了不过仅仅两个小时之后,除过大约15oo名俘虏之外,城内已经没有活着的蒙古人了。就算活着的人,也已经被圈在一处,被赵伏波下令就地处决。

  一个侵略者都不留,不仅仅是为屠杀的快乐,这是在向世界上所有活着人宣告,“华夏帝国”的领土尊严,无论任何人的侵略都必将用生命为代价偿还。而且他们的族群会因为他们的贪婪,背负上永远也还不清的债务。

  当处决完成的时候,太阳升起在天空。而这时令城中的遗留下的百姓们欢欣鼓舞的是,城外这时正有一队队的穿着花衣服的人马渡河,而且令人最兴奋的是,他们所有的家人都出现在队列之中。回到南充府的百姓们,立即就涌入城中。呼爷唤孙的声音,也就立即在这胜利的时刻里响起来。

  南充府可以说是“华夏帝国”在蒙古人手中,光复的第一座以“府”来论的城市。当然以“华夏帝国”现在的水准而言,这不过是个破烂的小县城而已。加之蒙古人的破坏,就更让这儿显得不堪一提。

  在赵伏波眼里,这代表的不过是“华夏故土”的过去。至于未来,赵伏波相信倘若是自己领导着这世界最多同样也最勤劳的人口,那么创造不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那就只能证明自己与那些赵宋朝廷的狗官与皇帝们一样“猪”了。

  为了庆祝光复了第一座府城,为此赵伏波与朱莉安娜准备了一个小小的入城式。他手下的近卫护卫着他与朱莉安娜一起进到城中。他们身上虽然穿着战甲,但同时也卸下了头盔。当赵伏波骑着飞火燃天兽进入城门的时候,看到的情形却让他第一时间惊讶了。

  百姓们早已经携老扶幼等在了道旁,领着的大约是几个乡绅父老,甚至他们还摆下了香案。当他们看到赵伏波与朱莉安娜进城来的身影时,立即就跪倒在地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这山呼万岁的场景,赵伏波向朱莉安娜流露出一个苦笑。“华夏故土”好解放,交来打通了长江航路,全军回国的时候,什么也不是问题。因为无论用热武器的蒙古人,还是根本就依然懵懂的大宋朝廷,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来进行战斗。可这改变老观念,竖立起百姓的信心,那绝对是需要一代人的努力的。

  见此场景,赵伏波与朱莉安娜一起跳下马,搀起前面的几个乡绅父老。

  “诸位老人家,万万不可大礼对我。就算我是华夏帝国的皇帝,也只可一揖了事。我们汉人男子的膝盖,原只上跪天地、父亲,望诸位父老体谅!”

  眼前的几个须眉皆白的老头,一个个互相看着的时候心中惊讶万分。不用人跪的皇帝,他们头一次听到。其实跪不过是尊重的表现,但不跪在过去是欺君之罪。

  那么现在,赵伏波不要人跪,那么会有人不尊重他吗?城外三千枚脑袋在那里摆着,敢有人不尊重他吗?

  其实对付蛮族,就该是如此。因为他们人口稀少,杀一个就少一个。杀一群就少一群,等到全族不过百人的时候,过不了1oo年,他们就得亡族灭种。

  而这是大宋战略上失误,相对于人口稀少的蛮族,正该以杀为主。当初大唐、强汉征服蛮夷的时候,就该让他们世代渺一目、断一臂、断一族。在出征的时候,手术就给他做了。相信如果有这样的狠心,中国周边的蛮族,一万年也翻不起浪。他们没有这样做,倒害的赵伏波要把这些人全杀了。

  如果说历史真的告诉过我们什么,那么历史的残酷就充分证明一点。对外仁慈的人是王八蛋,对内无所不用其极的是大蠢蛋,活该被亡国。

  那么今天,当赵伏波看着他的,衣衫褴褛的百姓们时,他只说了一句话。

  “你们受苦了,全怪我回来的太晚啊!”

  第52章 好好打几仗

  南充府里,有蒙古人留下来的6ooo件火器,暂时来说,“华夏军”并没有能力据守这儿。赵伏波唯只有把他手下的辎重队留在这儿,一来充当管理者,其次充当训练官。

  在他预计,大约在袭击果州之后,蒙古人的选择要么是就地据守。等着魏臻率领的“华夏虎贲军”回国,并到达长官。那么可以肯定,蒙古人的结果就是全都被砍掉脑袋,快的话6月之前就能完成。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己打过果州,得到他们的军粮,毁掉他们的作战物资时,蒙古军全军撤退。那就是“华夏军”稍事修整,各军集结完毕,就是进军蒙古帝国之时。

  到那时,攻城拔寨为主,小队游骑侦搜为辅。唯一目的,就是赶尽杀绝,勿使一个蒙古人漏网。活的丢给钦察汗国看管,至于抵抗的,自然就地清除。

  一句话,中国千里之内长草可也,长敌人不成!

  不是赵伏波心狠手辣,而是历史就告诉他,对待这些蛮族只有两种手段,一是安插天内消化之。二是完全灭绝,不留后患。试想从汉唐之后,蛮族入侵,耗费了多少汉人心力。当然狗官们的无所作为,只知道压榨民脂民膏。因此周边小小蛮族以及无法无天的狗官,是为“中华民族的两大祸害”。

  其中后者祸害犹烈,只要清除了狗官,“中华民族”本身的实力不难剪除附近的屑小。

  “我猜我们打罢了果州,恐怕不能回去基地了。这边也是个麻烦,但如果我们分兵而守的话,只怕兵力不足。”

  骑在马上的朱莉安娜看着沉默不语的赵伏波,她猜赵伏波恐怕是不肯再让南充府的人再受蒙古人的侵害。虽然那里可以临时训练拥有6ooo件武器的民团,但终究是需要兵力来守卫的。而现在“华夏军”只是“震虏军”一师之众。想要面对蒙古人2o万大军据而守之,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朱莉安娜,你呀,还要多读些中国的兵书才好。回头打下了果州,正合了围三阙一的手段。试想果州之东乃蜀地之群山,以南是我坚强的江边基地,以西是我们。到时烧了他的弹药储备,他要是凭着弓箭也能攻得下南充府,那我就佩服死他了。如果他不做这样的打算,唯有北归是为中策。”

  “中策?你以为这是田忌赛马么?而且当家的,我怎么听说当年你背的书都是被钰儿打着背的啊,说真的这么不听话的人,真是少见呢!”

  听到赵伏波批评自己读书读的不好,要是不反击两句,这朱莉安娜在晚上如何睡得着觉啊。而且赵伏波当年被舒钰儿逼着背书,可是他最大的“丑闻”了。

  “嘿嘿,那倒不是。为何说是中策,那是对我们而言。只要这里的战事拖的足够久,魏臻能够率领虎贲军到达长官,对我们来说那才是上上之向策。要知道少了这2o万人,我们将来扫清北部边患的时候,就可以变得轻松而又简单。不然话,到了广阔的草原上,我只怕我们还得好好的打几仗才成呢!”

  “好好打几仗,他们也配!”

  朱莉安娜学着赵伏波的口吻,倘若说今天解决大宋的问题。那么明年解决蒙古的问题时,谁知道会使用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倘若马丁老师说过的那什么坦克成了现实,到时连枪都不必带,开着坦克压过去不是更快!

  坦克,这可能吗?

  现在来看,可能性不大。因为坦克的制造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相对而言倒是飞艇更容易制造些。不过那同样有不容易越过去的难点,比说如氢气倘若是依靠锌与硫酸反应的话,那就把人累死了。电解氢,那更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朱莉安娜的想法,那是最不切实际的事情了。

  很有可能,在完成了清除北部边患的时候,无论除过枪骑兵以及数量、质量能够进一步提高的火炮之外,更重要的则是铁路的建设以及运输能力的极大加强。相对于坦克、汽车、飞艇那些在狭小空间之中的复杂机械,相对来说火车的制造更为简单,而且燃油蒸汽机也比最初的烧木柴的火车头要强得多。

  装甲列车与铁轨,可以把蒙古军的回旋余地缩小。而且装甲列车也能让各个城市之间,获得快速的支援。那样的话,随着军队运动速度的加快,战争的进程也就会加快许多。至于铺设铁路的事情,农闲的冬季相信许多人会喜欢挣这份以工代赈的钱。

  虽然那些设想之中的机械化装备,并不那么容易出现。但此刻经过8年学习,已经有一批从1o岁开始,就学习现在知识的孩子们成长起来。他们将会是“华夏帝国”的第一批工程师、医生以及真正的学者。当下一个1o年结束的时候,相信坦克、汽车、飞艇甚至飞机,都已经不再会是什么疑难问题。

  但就现在而言,事情的发展还没有那么快。

  赵伏波率领着手不,迅速通过了26公里的无人地带,出现在果州(今岳池)的西北方。虽然这个城市并不大,但这里有蒙古人的补给基地。从余晦那儿悄悄买到的,当年余玠储存下来的军粮。还有蒙古人自带的马料、火药等等之物。

  因此蒙古人在这儿有重兵看守,只是此刻大军只余2o余万,大量的守军被从这儿调向前面,去攻取华夏军的基地。原本来增强这儿守卫的,还有来得南充的6ooo名蒙古军。不过我们知道,他们已经在赵伏波的刀下做了无头无鬼,再也来不了。

  况且朱莉安娜打时,可以说一炮未放,自然几十公里之外的这儿,一点也一知道情况。只有盼望着来协防的蒙古军将领,向着西方是望眼欲穿。

  终于一队骑兵出现在远方,只是它们看起来怎么那么怪,身上似乎披满了草叶、树叶一样。这让蒙古人惊讶不已,不过很快就有人明白了过来。

  “华夏……华夏军来了……!”

  第53章 要如何对付

  要如何对付眼前的军队,对于蒙古人而言,这是一个问题。即便此刻已经把消息送给了远在前线的亲王忽必烈,他却依然不得不面对眼前的敌军。

  “这些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家伙就是华夏军吗,听说他们是比赵旭还厉害的军队,那么我们该如何应付呢?”

  其实这时的作战,无非是两种应付方式,要么出城迎战,要么就守城待援。在蒙古人与大宋朝廷作战的时候,宋军往往选择固守待援,一是因为宋军的守城器械上有优势,其次也是可以依靠城市内储存的粮草以及可以协助防守的大量平民。

  那么现在,面对城外列成阵的“华夏军”,蒙古人该如何办呢。是按照宋的人本领来守城,还是说用他们的老办法,在城外决战?

  从城头上忘过去,那支骑兵一动也没有动。如果不用望远镜的话,那么很可能会让人以为那不过是一道山地而已。然而城头的所有蒙古军士兵都知道,就是那支所有人都说,比赵旭手下更让人担心的军队。

  在多数蒙古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