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最新章节 > 第 65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65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员原本就对那些动不动就狐假虎威地太监心存怨怒,旦康公公的修建费用严重超标,地方官员们怎能放过这样个绝好的弹劾机会

  地方官员的弹劾奏章秘密送到了南京。奏章中称。康公公利用为蜀王修建王府的机会。大肆中饱私囊。其实这只是地方官员们的猜测,他们并没有证据。

  历代皇帝中,朱元璋是对贪官污吏最为痛恨地,他听说康公公贪污,大为生气,也没有下令进行更仔细的调查。就轻信了地方官员们的话,派使者给远在成都的康公公送上了杯致命地毒酒。

  当时,蜀王府已经基本竣工。康公公听说圣上派来的钦差到达成都,还以为是朱元璋要表彰他呢。那知他五年的辛苦换来的竟然是杯夺命的毒酒。

  朱椿长大成人。前往成都赴任。他发现属于他的蜀王府竟然如此气派豪华。朱椿派人细细地核对了康公公修建王府时留下的帐簿,他惊讶地得知:康公公并没有把哪怕两银子揣进自己的荷包。

  朱椿深感错杀了这个康公公,后来朱椿在成都为康公公建了座庙,又把康公公最亲的个侄儿找来,任命为王府总管,并传下命令,蜀王府以后的总管都由康家传下去,康家的子孙也争气,竟然真的坐稳了这个总管的位子,历代蜀王都对康姓总管信任有加。

  有了这层关系,康二在王府的地位是根深蒂固,并不怕这些地方官员,后来刘之勃,廖大享,罗尚文,马应魁四人又来了几次,都被康二总管挡了架,以康二在王府的权势,他不让几人见到蜀王,众人除非带兵杀过去,否则不可能见到,刘之勃几人只好死了心,先依靠府库的财力加紧招募兵马。

  李鸿基在南充府休整了数天,将四万多官兵遣散的遣散,补充的补充,派出部队四处接收附近各地投诚的县城,到了四月下旬,才发兵攻打绵州府,绵州府只有五千兵马,知州薛鹗只得拼命向刘之渤求救。

  此时成都正在大势招兵,刘之渤本想把成都所有青壮都抽掉出来守城,但财力不够,官兵此时不但没有军饷,就是军粮供应也是个大问题,还有兵器,盔甲都不够使用,最后刘之渤勉强招够了十万人马,这样的人马放在城中守城还有几分把握,若是派出去增援绵州,不要说打仗了,恐怕走到半道上就要散了,仅有的二万正规军又不能派出去,刘之渤只好压下求救信不理。

  唐军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攻下了绵州府,第天,唐军出动了数十门火炮对绵州城墙狂轰烂炸,将城墙炸的多处塌陷,五千官军只能在城中呆呆看着,稍到前面,就被炸的粉身碎骨,所有的官军都神气沮丧。

  第二天,唐军出动步卒,从缺口中攻入城中,官军拼命阻止,但在唐军火枪和手雷的双重打击下死伤惨重,官军只能步步后退,直到退入巷子中,官军仗着地形熟悉,到处偷袭,才让唐军稍为吃了点亏,就在大家都以为绵州城马上要丢了时,唐军却退出了绵州城,官军都欢呼起来,这次的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五千官军,已伤亡了二千多人,唐军伤亡人数却不到百。

  第三天,唐军依然用大炮轰击,这次,唐军已占领了大部分城墙,他们把大炮搬到了城墙上,整个绵州府都在唐军大炮的打击范围,唐军的火炮只发射了半天,官军就受不了,薛鹗让亲兵打着白旗投降。

  此时整个绵州府已是满目沧夷,到处是断壁残檐,绵州府的房屋已毁坏了大半,许多失去房屋和亲人的百姓站在废墟中嘤嘤哭泣,望着唐军的目光也隐隐带着仇恨,大部分的唐军昂首挺胸的走进了城中,对百姓的遭遇毫不理会,也有小部分士兵脸上露出不忍的神色。

  李鸿基站在到处是废墟的城中,也不禁感叹火炮的破坏力太大,可是若不用火炮,势必要增加唐军的伤亡,何况战争若旷日持久,百姓的死伤恐怕会更加严重,唯有用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了,不过,以后城池还是能降则降,否则,这么打下去,得到的只是个废墟,又有何用,

  拿下绵州后,休整了日,十万唐军主力就齐聚成都城下,将成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刘之渤等人不敢出城作战,只得将兵力紧缩在城中,企图死守,盼望唐军久攻不下后,粮草不继,能够自行退兵。

  蜀王府的康二总管听到外面十万唐军围城,才慌了手脚,知道前些日子刘之渤所说不假,若是唐军攻破成都府,他这个王府总管也就做到头了,忙劝蜀王接见刘之渤等人。

  朱至澍听到唐军围城,还以为几人骗他,朱至澍虽然知道近年来大明的江山不太平,到处烽火不断,几个番王还落入了唐军手里,他还接到过肃王写给他的信,让其帮忙出赎金救人,但朱至澍自以为四川有天险可持,唐军不可能攻进来,张献忠不是只在四川转了个边,又出去了吗,他朱至澍只管享福就行,何必要关心那些国家大事。

  局时怎么会下子坏到如此地步,朱至澍半信半疑,他亲自到城墙上看,外面旌旗飘扬,密密麻麻全是唐军,朱至澍几乎吓晕了过去,被唐军俘虏过的几个番王遭遇他都知道,虽然不会被杀,但不能再享福,那还不如死去。

  他倒没有毛不拔,回到王府之后,马上从府中拔出五万两白银,还有二万石粮食,供刘之渤招募士兵使用,不过,再多就不肯了,这些财物白白拿出了都让他心痛了半天,他还在幻想若是用这些财物就可以保住成都,再多拿不就亏了吗。

  刘之渤虽然不满意,但有了这些银子和粮食,又可以多撑不少天,心里稍微放下了心,城中有十几万军队,谅唐军也不能轻易攻破。

  第六卷 烽火岁月 第三十八章 蠢蠢欲动

  邵仲龙带着万多残兵败从钓鱼城返回重庆府后,邵捷春顿时两难起来,唐军随时可以从钓鱼城出发攻击重庆,邵仲龙带出去的二万大军几乎是重庆五分之四的兵力,现在这部分军队又受到重创,不要说重夺钓鱼城了,就是如何保住重庆也是个问题。

  整个重庆府,唯还算精兵的就只有在万县的张令,可张令前面对持的是唐军李双喜和罗虎的近六万大军,兵力也抽走不得,他只得向朝庭发出大量的求救奏章,奏章封比封还急,可是离他最近的湖广也是自顾不暇,巡抚方孔熠比他还急,宜昌已被马世耀攻了下来,刘芳亮已经攻下武昌外围的数个县城。

  这种情况下,朝庭也是慌了手脚,现在大明最精锐的军队还是五万关宁铁骑,而今满人的力量大弱,大臣们纷纷进言,目前朝庭的主要敌人是唐贼,应当把把关宁铁骑调回来,对唐军发起进攻。

  满人自上次大败给闯军后,从内蒙进入大明的通道已给唐军掐断,而暂时又没有实力从山海关攻入,所以这几年,皇太极并没有再对大明侵掠,还数次派出使者向朝庭求和,想让双方重新互市,不过,大明在满人力量极盛时都不肯求和,此时满人已衰,皇太极的求和根本得不到朝庭的回应。

  满人互市不得,又不能抢劫到所需物质,只是把目光放在朝鲜身上。皇太极不断地向朝鲜索要财物,让朝鲜不堪重负,朝鲜国王李棕只得向大明求救。大明在自己极端困难下,还真得派出骑兵对满人攻击过几次,但只是浅浅而止。并不敢深入满人腹地。

  皇太极也毫无办法。大明背靠坚城。满人旦集起重兵,朝庭的军队马上缩回去,皇太极只得隐忍,他面派人到库页岛附近攻掠野女直,不断充实自己的力量,方面也没有放松对朝鲜地压制。依靠着从朝鲜掠来的物质,慢慢的恢复元气。

  满人这几年地表现,让朝庭认为鞑靼人也不足虑,五万关宁铁骑放在山海关确实浪费。唐军地咄咄逼人,终于让崇祯下定决心,将四万关宁铁骑调回关内,准备发动对唐军地反击。

  唐军早已作好了准备,就在崇祯将关宁铁骑调回来时,高立功的五万唐军沿着以前满人的路线,从喜峰口进入,向宣府和保安府攻来,这五万人都是唐军的正规军,全部人双马,还携带火枪,手雷和数十门迫击炮。

  唐军的速度点也不比满人差,以前满人还不善于攻城,般只能劫掠小的县城和大城外地普通百姓,可唐军不样,攻击起来,根本不是官军所能挡,以前满人个月也没有拿下的宣府,三天就被高立功的大军攻下,攻下宣府后,唐军不象满人样把宣府的人力,物力掠走,而是把宣府当成了大本营,各种物质源源不断地从草原运来,大有把宣府当成进攻朝庭的桥头堡之意。

  崇祯接到宣府失陷后,大惊失色,宣府下来只有个保安,若保安被破,京师前就无城可守,本来想派往山西前线的四万关宁铁骑急忙来救保安,双方在保安城下相遇,唐军在宣府留下了万人守城,进攻保安的人马也刚好是四万骑兵。

  唐军虽然拥有许多火器,兵器上占了不少优势,但面对这支有着赫赫威名的骑兵也不敢大意,双方彼此约束着距离,派出小部队接触几次后,大多是唐军占了便宜,官军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双方开始了对持,最后还是以唐军的退走而结束。

  官军虽然很想把唐军从宣府驱赶出去,但唐军全是骑兵,飘浮不定,宣府有万人马,不容易攻下,如果官军要长期围攻宣府,旦让唐军骑兵抓住机会攻下保安,逼到北京城下,那恐怕所有人都要倒大霉,官军只是试探着向宣府进攻数次后,就放弃了把唐军赶出宣府的打算,在延庆和保安两府之间构筑新的防线,宣府的唐军让朝庭如芒在背,这调回来的四万关宁铁骑被死死拖住。

  鉴于唐军近在咫尺的威胁,朝臣们都夜不能寝,有人甚至考虑是否迁都,避过唐军的锋芒,若不是四川,湖广两省危在旦夕,朝臣们恨不得马上要求将孙传庭的大军调回,把宣府收回来,不过,好在宣府的唐军暂停了攻势,朝庭才松了口气。

  崇祯只得严令孙传庭赶快进攻唐军,此时朝庭给左良玉的军饷也已送给了军中,崇祯连下三道圣旨,催促左良玉向湖广进军。救完两省后,朝庭还要等着孙传庭接手的数万山西军调回来进攻宣府,去掉唐军对京师的威胁,朝庭把孙,左两人当成了救火队员。

  孙传庭已经没有时间再练兵了,他从陈奇榆手中接过了五万多大军,经他个月左右的整训,已补充到了九万人,不过,有三四万是完全没有训练的新军,接到朝庭十万火急的圣旨,孙传庭知道不能再拖,他将还未训练完全的士兵全部留在太原,尽起五万官军,向唐军山西前线发起猛攻,另外以五省总督的命令严令左良玉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迟向湖广进兵。

  左良玉先是接到了朝庭的银子,正在高兴时,圣旨左封,右封的来,马上五省总督的命令也下了道又道,左良玉知道这次不能再推了,否则除非跟朝庭翻脸,自立门户,他只好拿出了自己的家底,尽起十万大军,向湖广进发,不过,速度不到正常行军的半。

  孙传庭听到左良玉总算动了,松了口气,他率军猛攻唐军山西的前线,不过,这条战线已经承受过曹文诏地攻击。也承受过陈奇榆的攻击,此时的官军力量比前两次又减弱了不少,面对唐军坚固地防线。孙传庭除了徒损士卒,也得不到步前进。

  左良玉刚踏入湖广,就听到了孙传庭进攻不利的消息。他更是不愿意和唐军交战。

  孙传庭命左良玉向郧阳的唐军进攻。左良玉却驻扎在襄阳带就不肯动了,孙传庭见命令不了左良玉,上书弹劾左良玉畏敌不前,要求撤换左良玉,可襄王朱翊铭,襄阳知府王述曾,道台张克俭等人却上奏替左良玉说好话,崇祯知道左良玉已是尾大不掉,不但不能撤换,还得下旨慰问。让崇祯稍微放心地,左良玉已在进入湖广,至少襄阳可以无忧。

  襄王朱翊铭,知府王述曾,道台张克俭等人自然希望左良玉留在襄阳,那样襄阳府就会稳如泰山,左良玉得到朝庭地旨意,更是胆壮,对孙传庭地命令干脆不理不睬,心在襄阳休整。

  张献忠,罗汝才两人却比较郁闷,他们当初从郧阳离开,方面是卢象升直对他们穷追猛打,他们两人认为做了唐军的挡箭牌,另方面他们不事生产,郧阳再好,也不能久留,本想进入四川获得发展,没想到四川并没有那么好攻,张令和秦良玉两人将他们堵在万县外围,卢象升又在后面紧追不舍,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官军的包围中,导致全军覆灭,两人才带着部队从四川的奉节跳了出来,进入湖广的恩施。

  他们直在恩施埋头发展了大半年,现在算得上兵强马壮,正想番作为时,突然发现风云突变,唐军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已将四川拿下了大半,而卢象升攻打唐军后失败,郧阳也被唐军占去,如今唐军已将四川视为囊中之物,湖广在长江以北地地界也大部分被唐军占领。现在留给义军的出路已不多,条是继续南下贵州或广西,这两个地方都不是什么富裕之地,而且路又难走。还有条路那就是向东,杀向江南,可是江南虽然富裕,他们却都人生地不熟,而且不容易得到民众的支持,义军现在虽然有几十万大军,但以老弱居多,碰上官军围剿就会散去大半,若到了江南,得不到民众的支持,他们马上只会剩下那点骨干,很容易被官军网打尽,何去何从,必须尽快拿出个章程。

  张献忠和罗汝才两人连忙把手下地大将和谋士招聚起来相商,吉圭,徐以显,潘独鳌,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刘国能等人坐了济济堂。

  徐以显首先将眼前的形势说了下,张献忠骂道:“这个唐王龟儿子,太不厚道,硬生生的把咱们的四川抢去。”

  张献忠,罗汝才两人当初离开郧阳时,就相商了发展大计,当时徐以显的意思就是以四川为基地,坐看朝庭和唐军争斗,在双方两败俱伤时,养精蓄锐的义军再从四川杀出,那时夺得天下也未可知,就是最不济也能当个四川王。

  被张令和秦良玉挡住四川的路后,义军在恩施停了下来,就是还想等唐军和朝庭相争时,找机会拿下四川,如今唐军先攻四川,却把张献忠,罗汝才两人的计划打乱。

  众将都知道义军早行的目标,所有人都把四川当成囊中之物,唐军这横插过来,众将心里都是极不舒服,孙可望听张献忠骂唐军,马上道:“大帅,不如我们现在杀入四川也不迟。”

  其余几员将领都嚷了起来,道干脆杀入四川,无论是南下还是东去,都不合这些将领之意,他们本来就先进入四川,凭什么唐军进得,他们就不能再进,再说唐军和他们也只是互相利用,连盟友都算不上。

  张献忠微闭着眼,显然也是心动,若把四川比作中原,那现在正是双方争斗的时候,反正如果不想投降给唐军,早晚也会和唐军翻脸,干吗不现在就去抢四川,他朝自己的军师徐以显瞄去。

  没等徐以显说话,吉圭忙道:“大帅,不可,唐军势强,我们多有借重之处,怎可为小利平白竖强敌。”

  吉圭是罗汝才的军帅,潘独鳌和徐以显两人经常和他相争,见吉圭反对,潘独鳌马上道:“有何不可,唐军从来没有当真帮过我们,他们明明有好的兵器,却不肯卖给我们,不是防备我们是什么,如果我们有四川作为基地,又何需他们的帮助。”

  张献忠拍大腿,道:“操他娘,这个唐王也确实不是好东西,以前咱们带着银子求爷爷,告奶奶,才向他卖到千杆火枪,若是让他得势,也不会有咱们的好果子吃,不如说干就干。

  义军虽然靠在四川边上,但川中的详细情形,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的些消息是从朝庭的邸报中得来,是从百姓口中传出来的,所以只知道唐军进川,对官军的攻势很猛,至于拿下了多少城池,又拿下了哪些城池,义军概不知。

  徐以显道:“大帅,我有个好办法,可以不得罪唐军的情况下先进入四川。”

  张献忠嘴上虽然从没有说怕过唐军,但他心中确实知道唐军不好惹,所以才会在得知唐军进川后,想另找出路,这时被部下怂恿,又把目光投向了四川,不过心中到底有点不安,听徐以显说有不得罪唐军进四川的办法,不由大喜,道:“老徐,快快讲来。”

  徐以显在地方画了几个图,道:“大帅,你看,这唐军的主力尽在川西北,川南虽然听说有五六万人,但样被张令哪个老货挡在万县,若我们先拿下万县,就可以直上攻,拿下重庆,到时再看唐军与官军的争斗结果,若是唐军还没有拿下川西北,那我们也就不客气,继续向西,与唐军平分四川。”

  张献忠点了点头,道:“好是好,可若是唐军不愿意,让我们退出去怎么办,那还不是要和他们打起来。”

  徐以显道:“大帅,那就要看时机了,开始我们可以以助战的名义进入,大家共同对付官军,唐军总不能攻击我们吧,拿下重庆后,大帅,你看,西边我们只要挡住钓鱼城,北边我们挡住万县,那么重庆府也就万无失,唐军就是不愿意,也拿我们无可奈何,到时大帅再对唐王说说软话,赔个礼,这事多半也就揭了过去。”

  张献忠大笑,道:“了不起,老徐,你就是比那个什么子房也绰绰有余。”

  第六卷 烽火岁月 第三十九章 各有心思

  罗汝才见张献忠已决定要和唐军争夺四川,这可是在玩火,若是惹起唐军对付他们,那不小心就要玩完,提醒道:“敬轩,此事还要从长计议才行,唐军虽然没有真心帮过咱们,但好歹现在也没有视我们为敌,若是与唐军争夺四川,旦翻脸成仇,那以后我们就是得到了重庆,也是前有狼,后有虎,形势反而不妙啊。”

  张献忠哈哈大笑,道:“曹操,这可就不象你这个外号了,曹孟德当年是何等英雄气概,咱们造反也快十年了,本来就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要是怕这怕那,当初也不会造反了。”

  罗汝才还想再争,见吉圭微微摇了摇头,罗汝才道:“好吧,既然你敬轩作了作决,那我也没得再说了。”

  张献忠道:“好,这才象个曹操的样子吗,富贵险中求,听说四川可是美女如云,难道你就不想弄几个水嫩的川妹子暖床。”

  罗汝才在义军当中是出名的贪花好色,听闻张献忠此言也陪笑起来,其他将领也心存此意,义军中顿时片欢腾。

  罗汝才离开后回到曹营,才找到吉圭,询问道:“子玉,此番入川和官军,唐军起夺食,凶险颇多,我本想反对,为何不让我说下去”

  吉圭道:“曹帅,你看这大明江山稳固吗,还能支撑多久”

  罗汝才道:“子玉,不瞒你说。刚造反时,大家都觉得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官军抓到砍头,但实在是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哪知我们越闹越大,到现在还逍遥快活。我也觉得这大明江山快不行了。没准真地会没了。”

  吉圭道:“那曹帅想得到这个位置吗”

  罗汝才吓了跳。道:“子玉莫开玩笑,我有自知之明,做做方头领还行,要夺天下,老曹可没有那个本事,就是夺得了。也治不了。”

  吉圭早知罗汝才会这样回答样,脸上的表情全无变化,道:“那曹帅以为谁有可能得到这个位置。”

  吉圭道:“当然是唐军,不是有什么十八子主神器。说的就是姓李地能得天下。还有那和氏璧也落入了唐军手中,这不是天意是什么”

  吉圭摇了摇头,罗汝才惊,道:“子玉莫非说唐军不能得到天下。”

  吉圭道:“那些什么天意啊,传言什么都是虚的,得天下靠的是实力,可不是句什么十八子主神器,不过,目前只能说唐军最有机会得到天下,敬轩聪明,机警,也有可能,还有在河南地左革五营,说不定也有机会飞冲天,过上个几年,说不定又有其他人窜起,当初隋未大乱,以瓦岗最强,王世充次之,还有许多实力在李渊之上,得天下地偏偏是大唐,本朝初创时,明军实力也不如汉军,潘阳湖场大战下来,胜利地却是朱元璋。”

  罗汝才道:“但唐军还是最有可能得天下,我们为何要去得罪他。”

  吉圭道:“非也,得罪唐军的非是我们,而是他张敬轩,敬轩有争天下之志,他知曹帅无意于大宝,才能容得下曹帅,但敬轩却不能容忍唐军步步强大,他已把唐军视为争天下的对手,所以明知夺四川有危险,也经不住手下劝,既然他张敬轩已拿定了主意,曹帅又何必反对,白白让人生厌。”

  罗汝才不解的道:“我们和敬轩起行动,敬轩得罪了唐军,那我们不也得罪唐军了吗”

  吉圭道:“曹帅难道定要和敬轩起行动吗,曹帅又不是他张敬轩的部下,现在还独领营,若是要离开,随时可以离去,我们不妨起跟着去看看,若是真如徐以显所说,既能得到重庆,又能不得罪唐军,那我们还跟着张敬轩干,若是张敬轩和唐军打了起来,那我们看看情况,若是张敬轩败了,我们再跟唐军干又何妨。”

  罗汝才大笑,道:“还是子玉主意多,难怪人人喊你主意包,不过投降唐军吗,还是免了,咱们自由自在惯了,我听说唐军规矩很多,若是浠里糊涂犯了军法,让人家宰了就划不来了。”

  吉圭道:“当然,若到时敬轩局势不妙,曹帅先步离开也可以,这天下至少还得乱上个十年八年,等天下平定了,只要曹帅手里有人马,无论是谁胜了,投过去也少不了这封侯之赏。”

  罗汝才与吉圭两人番密谈,顿时放下了心事,全心全意支持起张献忠进攻四川的计划来,张献忠以为罗汝才完全服从了自己,不由得十分高兴。

  官军和唐军在万县对持,义军当然不能到万县去凑热闹,从湖广进入重庆,可以走另条路,那就是从恩施出发,攻下利川,从利川翻过两省之间地山脉,进入重庆府下的忠州,绕到万县的背后,那时再趁万县的官兵不注意,从背后攻入,拿下万县后可以挡住唐军,义军再挥师攻占重庆,那在四川纵使不能与唐军分庭抗礼,也可得到大块肥肉。

  利川县位于湖广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因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利川生活地大部分为土家,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因此朝庭在这里虽然设了县,但统治这里的多是土司,县城只有道低矮的土墙,义军以前之所以没有拿下这里,是因为这里出产很少,经济落后,拿下来没有什么价值。

  而且各个民族大多生活在山区,其统治他们的土司都有自已的武装,义军若派来的人多了,得不偿失,来的太少了,还不够那些土司来打。而现在不同,义军即然决定了从这里进军,除了部分走不动地老弱病残外。张献忠和罗汝才两人倾巢出动,人数几乎达到了二十万之众,比利川所有居民加起来还要多数倍。利川几乎没有抵抗就被义军拿下。

  从利川到忠州。中间隔着七曜山脉和方斗山脉。七曜山脉最高处达千八百多米,中间还有原始森林,若是走错了方向很容易迷路,义军只得暂进停在利川,派出小股部队先行探路。

  利川比义军想象中的还要穷,整个县城和周边。二十万义军连驻营之处都容不下,许多人只能把营扎在山沟里,幸亏粮食义军带来了不少,否则就是把义川的全部粮食搜括了也不够这数十万人吃上个三五天。

  张献忠。罗汝才和群义军中地高级将领坐在义川的县衙里,等待前面派出去探路的人回报,义川地知县穿着身官衣在旁边扮演小厮,双手抱着个二十多斤重地酒坛,替那帮将领倒酒,他只有三十多岁地年龄,长得高高瘦瘦,身上的身官衣虽然还算干净,却已是打了好多补丁,仿佛不是县之长,还是个未取得功名的穷秀才。

  说是县衙,其实只是个稍大点的土房子,义川的知县也算倒霉,他因得罪了上司,等于是流放到了这里,这个地方穷乡僻壤,衙役只有十几名,整个县衙能用的人不到二十个,力量还比不上个土司,好在这个地方也不用向上面征什么税收,只要维持下治安,代表大明在这里地统治即可,只是他们的俸禄得自己征收,勉强每年也能混个饱,不想,义军还会看上这样个地方,他还不得不做了俘虏,不小心还会有生命危险。他只得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眼前的这帮流寇,盼望着他们能早日过去就没事了。

  利川地县衙不但破败,就是里面桌椅家具都是破破烂烂,连十几张完整的凳椅都找不出来,张献忠手下的将领还是自已动手修了下,才有凳子可坐,侥是义军走过大江南北,从没有见过如此穷的县衙,张献忠以前攻下的城池,其朝庭官员大多吃的肥肥胖胖,满面油光,就是瘦子也是身凌罗绸缎,全身光鲜,所以落在他手中的官员多不得好死,也让他恶名远播,如今见到这样个穷官,张献忠倒也不想为难他。

  见眼前的县令好象有点战战兢兢,张献忠骂道:“怕什么,老子又不会吃了你,你叫什么名字。”

  县令连忙回答:“大帅,下官,不,小人姓张,叫张文江。”

  张献忠站起了身,在张文江肩上重重拍,道:“娘的,你也姓张,咱们五百年是家,这样吧,我看你这个穷官儿也不用当了,跟着咱老张起干,以后老子罩着你,岂不比这个鸟地方好的多。”

  张文江的身子被拍的沉,阵火辣辣的疼痛传来,他苦着脸,刚想不答应,张献忠的恶名在耳边响起,这个不字如何敢说出口,只得道:“多谢大帅看重,下官敢不从命。”

  张献忠看着张文江啮牙裂嘴的样子,不满的道:“你们文人就是身子太弱,说话还不清不楚,既然你同意了,那就是自己人,不用再提着酒坛了,那帮免崽子要喝自己倒去。”

  张文江忙放下酒坛,揉了揉几乎麻木的双手,他不敢坐下,手里没有东西拿着,反而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

  张献忠道:“你是个文人,军师老张已有两个,不让让你再当军师,看你是老张本家的份上,老张也不能太亏待你,这样,等拿下重庆,就封你个重庆巡抚当当。”

  张文江心中叫苦,本以为张献忠留他在身边是临时起意,以后趁其不注意逃走就是,若是被封什么重庆巡抚,那这生的贼名洗也洗不掉,但此时已没有选择,只得向张献忠道:“多谢大帅看重。”

  见张献忠还在等探路的人回报,张文江主动的道:“大帅,其实卑职对这带十分熟悉,每条小路都了如指掌,卑职还多次翻过七曜山。

  张文江本为顺州知府,被贬到这个地方当个知县,心中困苦,经常带着衙役进山,方面是排解苦闷,方面是可以打些猎物做下酒菜,皮毛还可以卖点钱补贴下衙门的开销,此人倒是光棍,见躲不过去,马上开始替张献忠效力起来。

  张献忠忙问道:“那你快说说,从这里到忠县,有几条道,那条最好走。”

  张文江马上说出了三条道路,其中那条道距离最近,那条道最好走,说得清二楚,张献忠半信半疑,又等了半天,派去探路的人回来了,报告了张献忠两条可以翻过七曜山的小道,和张文江说得模样,只是没有张文江详细。

  张献忠大讶,临时收个官儿,没想到马上就有了用途,他不禁想起以前自己把那些官儿大部分杀了,是不是错了,看来以后还是要让他们多投降才行。

  张献忠向张文江询问,该走哪条路才好,张文江道:“大帅,这三条路都狭小不堪,若只走条道,我军二十万人,就是十天半月也未必走得完,反正对面的官兵毫无防备,不如分兵三条路起走,到了黄水镇再汇合。”

  张文江又划出了黄水镇的位置,黄水镇处于七曜山脉和方斗山脉中间的平地,大军可以在此休息,那时再翻过方斗山脉就容易得多。

  张献忠听从了张文江的建议,大军分成三路,花了数天时间才翻过了七曜山脉,在黄水镇停了下来,黄水镇人不到千户,周围全是平地,正适全大军驻扎,面对从天而降的义军,黄水镇的居民目瞪口呆,个个都不知所措,义军为了保密,马上将黄水镇与外界隔绝,只许进不许出,居民们不能反抗,也只好接受了这个恶客。

  到了黄水镇,张献忠感到有个熟悉地理人才的好处,对张文江器重起来,从黄水镇到外面有两条路,条是通往石柱,条就是再翻过方斗山脉,到达忠州,尽管义军多数人对秦良玉以前挡住他们进川的通道心怀怨恨,但还是压下了攻打石柱的的打算,休整过后,张献忠在黄水镇留下队人马驻守,马上率军翻过方斗山脉。

  忠州知府做梦也没有想到义军会连翻两座大山过来,他手中的人马大部份被派出去支援万县,城中只有不到千人,义军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攻下了忠州,完成了徐以显攻占四川的第步计划。

  第六卷 烽火岁月 第四十章 敲诈

  拿下忠州后,张献忠将消息全面封锁,由于交通不便,整个重庆府还无所知,张献忠正在考虑该如何偷袭万县时,只船队浩浩荡荡从长江上游下来,毫无警觉的进了忠州,被义军拦了下来。

  义军将船队搜查,发现上面装的全是粮食,张令二万多人马在万县,粮草自然不是个万县所能供应的起,官军粮草所需,都是从重庆所运,重庆府会在每月中旬把下个月的粮草运到万县,这批粮草正是运给万县六月所需的粮草。

  万县有二万多人马,而且都是官军精锐,就是从后面打张令个出其不意,义军也不定能攻下,说不定还会便宜唐军,有了这个粮队就好办多了,张献忠精先出千人马,由李定国率领,伪装成押运粮草的官军,乘船从水路向万县驶去。

  张献忠自率十万人马,离船队十余里,从陆上出发,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人,都押着随军同行,有异动,马上刀“咔嚓”杀了。

  这几天来,万县已和重庆府断了联系,张令也没有在意,重庆山路难走,几天不通信也是常有的事,唯反常的就是水路也突然断了音讯,不但上流没有船只下来,就是万县出去的船只也没有艘返回,让张令感到有丝不对。

  随着李定国押运的粮船到来,张令马上又释然,原来是军粮运到。上面考虑军粮地安全,可能封了江面,这事以前也有过。李定国的切手续,文书都齐全,以前常来的军需官也在。没有什么好怀疑地。只是多了许多生面孔。让张令的军需官有点疑惑,问了两句,被重庆派来的送粮官几句话就糊弄了过去。

  当晚,李定国派人偷偷将万县南门地守军斩杀,将城门打开,其余人等开始在城中放火。制造混乱,埋伏在城外地十万名义军涌进了万县,整个万县顿时陷入了刀光剑影中。

  张令在睡梦中被喊杀声惊醒,他连忙爬起身来出门看。整个呆了,万县已变成了片火海,到处是惨叫声,张令不知发生了何事,急忙带着亲兵出门,到了大街上更是混乱,义军正在到处追杀官军,官军由于半夜遇袭,已不能组织有效地抵抗,被义军分割在各个角落中苦斗,张令大怒,他亲自带着身边的数百名亲兵,从帅府衙门直朝大路冲杀。

  正在苦斗的官军见了张令顿时找到了主心骨,跟在张令后面四处救出被围的官军,张令骑着匹黑马,提把数十斤的大刀,冲杀在最前面,死在他刀下的义军已有数十人,鲜血将他地白须都染成了鲜红,在火光的照耀下就象是具杀神。

  主帅的武勇,也让后面的官军勇气倍增,将万县主街上地义军杀的节节后退,越来越多的官军被救了出来,跟在张令后面的官军已有了二千人多,官军装备远比义军精良,他们又是年少就开始从军,远不是这些半年前还是农民的义军可比,这二千多官军无论冲向哪里,哪里的义军马上败退下来。

  张令正杀得性起,突然听到了个喊声:“张令张老匹夫”

  张令抬头疑惑的向声音处看去,见不远处的火光下有青年小将,白衣白甲,面容俊秀,他不由愣,这不是下午送粮的那个押运官吗,他怎么敢叫自己的名字,张令正想喝斥,突然发现溜乌光朝自己飞来,看到那个小将手里拿着张弓,弓弦还在颤动时,他明白过来,是箭。

  张令正想避开,已经来不及了,他感到咽喉痛,张着嘴再也说不出话来,此时他耳中才传来了声利箭的尖啸声,心中个念头涌起:“好快的箭。”接着眼前黑,扑通声,张令从马上栽了下来。

  所有的官军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张将军死了趁着官军神智被夺时,李定国喊了声:“杀。”

  举起长马,李定国率先朝官军冲杀过去,犹如虎入羊群,在官军中大势砍杀起来。

  官军主将被杀,士气已夺,李定国身后这队人马又都是精选出来袭城的精锐,非般义军可比,官军马上抵挡不住,纷纷后退,最后,所有的官军都转身跑了起来,登时崩溃。

  张令死,城中再也聚不起什么抵抗,还没有被围住的官军纷纷打开城门,向城外逃去,城内的局时渐渐被义军控制下来,未等天亮,义军已完全占领了城池,开始扑灭城中的大火。

  万县这么大的动静,将城外的唐军也惊动,燃起的火光连云阳县都可以看到,不过,隔着长江,唐军也不可能深夜来攻,何况唐军也不知道万县发生了何事。

  自到第二天天亮,许多走投无路的官军纷纷渡江来投唐军时,李双喜才知道对面发生了何事,李双喜顿时傻了眼,他没有想到义军怎么会来插手四川的事,又怎么会出现在万县的后面,他边飞马去报李鸿基,边派人去责问张献忠。

  张献忠志得意满的坐在了原先张令所坐的帅椅上,这切实施起来如此顺利,让张献忠仿佛看到了攻下重庆的那天。

  经过天的纷纷扰扰,万县的大街上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百姓都呆在家中不敢出门,义军还在查找昨夜漏网的官军,旦发现百姓家有劝静,立马将门踢开,若是藏有官军,不但抓到的官军刀砍了,藏有官军的百姓家也倒霉,不但财物被搜去,若是碰到好色的义军,女眷也不能幸免,稍有反抗,马上以窝藏的罪名杀了,整个万县人心惶惶。

  徐以显在旁提醒道:“大帅。该出榜安民了。”

  张献忠睁着圆眼道:“老徐,还有好多官兵藏了起来,不抓出来杀了。那怎么成。”

  徐以显道:“大帅,这些漏网之鱼不足虑,咱们要在这里挡住唐军。就要获得百姓地支持。再这样搜查下去。百姓的心都要跑到唐军哪里去了。”

  张献忠点了点头,道:“有理,咱们不能给唐军留下机会。”叫来亲兵,道:“传我命令,停止搜索,所有士兵归队。不准再擅入百姓家中,否则杀无赫。”

  随着张献忠的亲兵传令下去,义军开始了归队,有些还在入窒抢劫地士兵。被张献忠派出的执法队毫不客气的斩杀,过了个多时辰,义军才全部收拢也来。

  张献忠为了安定民心,祭出了老把戏,从昨天运来地粮食中拿出部分来补偿给城中百姓,哪知这次却不灵,四川没有经过大地战火,家家尚有余粮,再过个多月,夏粮又要收了,对粮食万县地百姓并不稀罕,倒是白天义军的大势搜索让百姓心有余悸,不敢和义军过多的接触,张献忠派出的粮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