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53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已过了近二个月,虽然双方剑拔弩张,但直对商人客客气气,谁也不为难,那些商人叁加完唐军的鉴宝会后,反而加大了运量,以为短时间双方不会交战。
唯有些精明的商人在听到朝庭宣布得到和氏璧后,心知要遭,朝庭力量不够,却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唐军,唐军肯定不能容忍,及时减少了进货,才得已避免损失。
陈奇榆接到唐军将边境封锁,并驱赶官军的斥候时,就知道大战马上要来临,但前线太长,他也不知唐军会先攻击何处,只得传令各地加强防备,发现情况,马上向他报告,他好随时增援。
拓养坤的万人首先出发,因是走水路,方便运输,拓养坤不但带了三十门迫击炮,还带了十门重炮,万大军,沿着汾河,浩浩荡荡,直指太原。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三十多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七百多公里。流域面积近四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却养育了山西四成多的百姓,汾河不但是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汾河最早成为运河的记载是在公元前647年,当时晋国发生饥荒,向已结成秦晋之好的秦国求援,秦穆公发动“泛舟之役”,运送粮食的船队经渭河汾河直抵晋国的绛都,泛舟之役是汾河航运的最早的历史记载。
唐军的万大军逆河而上,两地距离不过六十多里,只需日即可到达太原,而骑兵更近,需数个时辰,唐军的斥候沿途清道,没等陈奇榆反应过来,拓养坤已兵临城下,陈奇榆已作好了准备,唐军来的虽然迅速,官军并不慌乱,只是令他奇怪的是唐军只有万余人,这未免也太看不起官军了吧。
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名总兵听到唐军只有万人,纷纷请战,他们上次兵败后,虽然把责任都推到了曹文诏身上,但还是被朝庭申斥了顿,此时归于陈奇榆门下,急于雪耻,见有便宜可沾,将数次被唐军打得抱头鼠患的恐惧丢下,要求与唐军战。
陈奇榆沉吟不语,唐军难道有那么自大,认为万人就可以攻下太原不成,肯定是另有阴谋,众将见总督大人不语,急了,唐军从水路来,装御物质肯定需要段时间,错过这段时间,等唐军立好了营,再攻起来就难了。
李卑道:“部堂大人,没有时间再考虑了,唐军就算有阴谋,太原城下览无疑,他又能怎样,无非是仗着武器利害点而已,若等他们修好了炮台,我们就只能挨炸了。”
陈奇榆顿时下了决心,不管怎么样,决不能让唐军轻易在太原城下立脚,命令道:“贺人龙,李卑,艾万年听令,你们率带本部人马前往汾河渡口,阻上唐军登陆,本部率军随后接应。”
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人应了声:“是。”登登登的下去了,点起自己部下的所有兵力,开城出战,三人带着骑兵先行,只需十余分钟就来到了汾河边,见唐军已有数千人上岸,三人对望了眼,李卑道:“冲,咱们把他们赶下河喂鱼。”
因运送战马不便,唐军这次来的全是步兵,见到官军出战,前面的士兵赶快将箱箱的地雷倒了出来,来不及掩埋,就这样直接丢到了地上,同时船上的人赶忙抓紧上岸,火炮来不及搬运,孙和斗命令炮兵干脆在船上架起大炮,准备随时支援已上岸的唐军。
官兵的骑兵丝毫没有停顿,在隆降的蹄中声向唐军杀来,到了离唐军还有数百米时,已经踏上了唐军丢下的地雷,“轰,轰”的爆炸声响起,不时有官兵被炸得人仰马翻,官军以前在太原城下曾趁夜偷袭时挨过炸,当时不知是何物,引起了极大的惊慌,此时才看清了炸自己的竟是些黑黑的圆球,但在高速奔跑的马上,明知下面有踩上去就会爆炸的东西也不可能避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马踏上了圆球,轰声响起,马上的骑士也被冲上了半空,掉了下来,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还波及到旁边的骑士,有人当场毕命,没死的马上被后面的马蹄踏过,碾成肉泥。
前面的官兵大叫:“分开,赶快分开。”
密聚的冲锋阵形马上被分开,爆炸声虽然响个不停,但伤亡却已减少了,唐军的时间毕竟不充足,只布有数公里宽的雷区,深度也只有数十米,官军很快冲出了雷区,但也付出了上千人的代价。
唐军拼命从船上把拒马运下来,丢到了前面,官兵不管不顾,前面的骑兵直接用血肉将拒马撞开,他们离唐军越来越近,每个人心里都呐喊着,冲过去,冲过去,只要冲过去就成了。
船上的孙和斗急的团团转,口里道:“撤回来,快撤回来。”唐军的前头部队已离汾河有数里远,孙和斗没有把握开炮不会落在自己人头上,只能忍住,重炮虽然可以打到敌军,但在船上不能开,否则就是舟覆人亡的结果,他已派人报拓养坤,要求前面的唐军先撤到炮兵的保护下来,可在这个混乱的时刻,也不知道亲兵能不能找到拓养坤。
拓养坤自己亲自带队站在前头,这次是他第次独立领兵,他虽然知道官军肯定会在他上岸时攻击,拒马和地雷都是第批运送的物质,可惜官军不给他时间,否则半个小时,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布置好防护,让官军只能白白送死。
见官兵进入了自己火枪的射程,拓养坤马上下令道:“射击。”
双方相距只有百多米,彼此的面容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官兵路上虽然倒下了不少人,但成千上万的骑兵冲击,那种气势还是锐不可挡,许多年轻的士兵已紧张的全身冒汗,唐军的士兵少有这样直接面对敌人的冲锋,般都会有竖城依靠,或早已立好了营寨,连些老兵心里都在发毛,不知是否能挡住敌军这样的冲锋,好在唐军直是战无不胜,士兵们建立了绝对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也无人起身逃走。
第二章登陆苦战
拓养坤话声落,“砰,砰。”枪声大作,前排的官军战马嘶鸣着倒下,将自已的主人重重的摔了下来,前线的官军象麦子样,波波倒下,官军并不示弱,拉开了手中的弓箭向唐军射去,前面的唐军排的密密麻麻,只要你的箭射的够远,就能射中,唐军的火枪阵上也不是有人倒下,但更多的箭支在还没到唐军面前就已落下。
唐军的火枪组轮轮不停的射击,前面已布满了层官军的死尸,大大影响了后面骑兵的速度,但毕竟官兵还是步步逼近了,后面的鼓声越来越激烈,催着官兵毫不惜命的朝前冲去,大多数人都已进入了箭之地,唐军的伤亡也陡然增多起来
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人眼看官兵已经冲入了唐军的跟前,唐军的前面都是火枪手,以前的陌刀手和长矛手都没了踪影,相视笑,都松了口气,再有点时间,骑兵就可以冲进对方营中大势砍杀了,他们的火枪到时还不如根烧火棍,那时所有的牺牲都有了回报。
拓养坤站在前面,他的身上沾满了血迹,肩头还插着支晃悠悠的长箭,前面已倒下了数名亲兵,那是亲兵看到危机后用身体替他挡住了官军的箭支。主将死守不退,极大的鼓舞了唐军的士气,尽管官兵近在眼前,个个还是不停的装弹,射击,再装弹,射击,没有了最初的慌乱后,装弹的速度反而越来越快。
见官军靠近,拓养坤从腰上扯枚了手雷大声喝道:“手雷,投。”
尽管听不到声音,但所有士兵都扯出了自己的手雷,不分先后的将手中的手雷投出,落在了只有二三十米远的官军阵营中,发出了声声巨响。从手雷发明开始,士兵们就喜欢上了这上简单又威力极大的武器,正是因为有了它,士兵们才有勇气站在前面动不动,硬等着官兵的骑兵冲过来。
所有的官兵都已举起了自己手中的马刀,就等着能冲入唐军阵中砍杀通,突然见到唐军手中每人扔出了个铁疙瘩,官军疑惑不解,莫非唐军急了,想把这个东西扔出来砸人,看起来分量倒是不轻,还是要躲开才好。
还没等官军想清楚,手雷已经炸响,时之间,天上地下到处是飞舞着的弹片,如此密聚的爆炸,没有个人能幸免,所有冲在前面的官军都已倒下,整个前线迷漫起了股浓烟,后面的战马嘶鸣着打转,不肯再冲进那浓烟中。
但快速跑动的战马又那能说停就停,前面还好,后面就完全来不及反应,直接撞在前面的马屁股上,在官军中引起阵阵马蚤乱,许多官军被高速奔驰的马急速停下后,抛出了马身,直接掉到了地上,动弹不得。
官军都呆住了,不知道唐军扔出的是什么东西,没人再敢往浓烟中冲去,没有得到命令却不敢撤退,迷烟也挡住了唐军的视线,但唐军不管不顾,还是直接咬开手雷的插销,往浓烟中扔去,许多手雷穿过浓烟,在后面的骑兵中爆炸,官军反应过来,向前也好,向后也好,都比现在站着挨炸要好,但前进的勇气实在没有了,急忙往后退去。
唐军的枪声又响了起来,不时有退的慢的官兵被唐军火枪射中,摔下马去,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人大吃惊,没想到唐军还有如此利器,骑兵对付步兵还败了下来,这仗要是输了,怎么还有脸见人。
官军退下去后,孙和斗的亲兵才找到了拓养坤,见拓养坤受伤,吃了惊,但还是把孙和斗的话告诉了拓养坤,此时唐军正在快速往地上布雷,见官军停了下来,拓养坤摇头道:“不用了,告诉孙上校,赶快把大炮运上来才是。”
这次官军骑兵的冲击,在地雷和手雷的打击下伤亡惨重,丢失了二千多人,汾河边上到处是尸体,唐军到底也是立足不稳,没有工事,被逼近上来的官军射杀了二百多名官兵,让拓养坤心疼的是他的亲兵死下子死了八个,还有十几人受伤,让拓养坤狂热的头脑清醒了点,官军并不是无是处。
运火炮的都是大船,汾河在靠近东岸的地方偏偏水浅,即使是小炮也要两人在水中扛着走段,十分不便,孙和斗听到自己亲兵的回报,只得令人马上全力搬运火炮。
就在李卑三人还在为如何进攻唐军发愁时,陈奇榆已率队来了,他不但带来了二万步兵,还从城楼上搬下来十门火炮,有火炮的拖累,陈奇榆速度才慢了下来,他深知唐军的大炮厉害,已方没有火炮恐怕难已对付。
陈奇榆来,看到唐军阵前密密麻麻铺满了官军的尸体,大吃惊,没想到自己才晚来点,官军就损失了这么多人马,李卑三人垂头丧气的来到陈奇榆面前,陈奇榆问了下双方交战的经过,听到唐军又有这样厉害的新火器,不觉头痛,他倒是没有再责怪三个部下,当初趁其立足不稳,用骑兵冲击没有错,他来可能也是如此处理。
陈奇榆安慰三人道:“胜败仍兵家常事,你们再去准备骑兵冲击,我用大炮为你们开路。”
三人见有了大炮,放下了心,见陈奇榆并没有怪他们,松了口气,应道:“是。”将骑兵再次集中起来,准备冲击。
孙和斗已经看见官军的大队人马来到,用望远镜看,对方还有十门大炮,他心中惊,官军带来的是重炮,只有用已方的重炮才能对付,偏偏重炮搬运太麻烦,他望了西岸眼,灵机动,道:“快,运重炮的船向西岸停靠,马上下炮。”
汾河只不过数百米宽,以唐军重炮的性能,就是隔河射程也要比官军的远得多,只要已方的大炮上了岸,就不怕官军的大炮了。
可是没等孙和斗的大炮搬上西岸,官军已经开炮了,炮弹落在唐军的阵列中,炸起片片血花,直以来,靠大炮欺负别人的唐军自己也挨到了炮弹的滋味,拓养坤大惊,连忙要求上岸的唐军赶快后撤,让已方的大炮快点运上来。
此时唐军刚刚运上了十门迫击炮,炮兵不顾危险,将炮拼命的往前推,好在官军的大炮虽然声势浩大,但发射的速度太慢,要二分钟才能发射轮,否则唐军挤在这个狭窄的区域,非损失惨重不可,唐军只能往船上疏散批,但又不能都走,否则等到官军的火炮能打到河中的般只时,唐军只有全军覆灭。
四五里远的距离,唐军的炮兵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将火炮推到了前线,停在了地雷的边沿,开始对官军的火炮压制,连发了十轮,就打哑了官军的二门火炮,而官军的大炮才发了轮。
唐军的迫击炮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但凭着远快于官军的射速,只要在接近官军大炮前没有将唐军的火炮毁掉,对射起来,官军的火炮根本不是对手。
陈奇榆无奈,只得马上命令官军的火炮后移,否则再担搁会儿,这十门大炮就要报销了,唐军见官军的大炮停止了射击,欢呼起来,拓养坤顿时也松了口气,却见除了开头的十门迫击炮外,孙和斗再也没运炮上来,不由急的大叫:“孙和斗怎么回事,怎么不赶快运炮”
他的亲兵道:“将军,好象孙大人的船已靠在西岸。”
拓养坤拿起望远镜看,果然如此,以为孙和斗害怕被炸才跑到西岸,骂道:“胆小鬼,此仗结束后我非斩了他不可。”突然看见船上正在御装重炮,拓养坤想了会儿才明白,必是孙和斗见东边大船无法靠岸,才跑到西边去御船,不由又骂了句:“他奶奶的,想的倒周全,老子错怪他了。”
这时,官军的大炮已退到了安全距离,已开始调整发射了,不过,唐军的炮兵向前推进了大截,官军的大炮只能对唐军的炮兵有危胁,唐军仗着炮轻,采取打炮换个地方的做法,虽然经常有炮兵被击中,但唐军的火炮却没有损失门。
陈奇榆看见唐军正在把人员往船上疏散,以为唐军要走,如果等唐军全部上了船,唐军顺流而下,官军的大炮移动不易,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溜走,官军已死伤了数千名骑兵,陈奇榆如何肯依,命令贺人龙道:“骑兵冲上去,不惜切代价,把他们的大炮毁掉。”
贺人龙得到命令,尽起手中还剩的三千骑兵,向唐军的炮兵阵地冲去,唐军虽然又补充了部分地雷,但还是没有阻挡住官军的骑兵,他们用血肉之躯直接闯开唐军的地雷阵,杀向唐军的炮兵。
唐军为了不挨炸,炮兵身边已没有了步兵的保护,见到官军的骑兵冲过来,炮兵根本没有办法逃走,拓养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官军骑兵将自己的炮兵吞没,他甚至不能派人去救,不说是否来得及,来不及,如果要用自己的步兵去向对方的骑兵冲锋,那跟送死没有区别。
官军欢呼起来,虽然已方损失了数百骑兵,只杀了对方数十人,看起来是吃了亏,但对方是炮兵,还完整的剿获了十门大炮,这当然是胜利,前头的骑兵甚至不停,又向唐军的步兵阵地冲击,但很快就被唐军的火枪和手雷揍了回来。
陈奇榆大喜,马上命令炮兵向前,直接用唐军的大炮和剩下的炮弹向唐军射击。拓养坤大急,但此时有官军骑兵护住,也不可能派人把大炮抢回来,唐军刹时陷入了两难境地,只能等着挨自己的炮炸。
就在官军的炮兵手忙脚乱,调转炮口想炸唐军时,唐军西岸的重炮响了,孙和斗及时发现了唐军的窘境,首先开炮,第炮打在旁边护卫的骑兵身上,刹时死了数十名官兵,孙和斗马上调整了角度,剩下的九门重炮起开火,有半打在了刚才还是唐军的炮兵阵地上,将剩下的大炮炸得七零八落,下子报废了好几门,护卫的官军死伤更是惨重。
本来,唐军为了躲官军的炮火,十门迫击炮分得很开,唐军要炸也得次次的炮,哪知官军欺唐军的火炮被夺,想将火炮聚中起来起射击,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倒让唐军省事,没有窝端,已算官军走运。
贺人龙连忙命令剩下的骑兵马上把火炮拉走,唐军重炮的发射照样要间隔二分钟,等唐军再次准备好发射时,官军已将剩下的四门完好无损的迫击炮分散开来,拉了就跑,孙和斗只得命令炮兵往人群密集处发射,将官兵炸得哭爹喊娘。
唐军的重炮射程足比官军的大炮多了五公里,官军的火炮还没有推上去,已挨炸了,陈奇榆只得命令所有的人都撤了下来。
双方都停留在射程之外,只能大眼瞪小眼,此役,官军伤亡了三千多人,而且大部分是骑兵,可谓损失惨重,唐军伤亡了七百多人,看似唐军沾了便宜,其实唐军有六门火炮被毁,还有四门落到了官军手里,现在又逼得上不了东岸,只能和官军对持,其实是输了。
拓养坤见天色渐晚,如果在东岸驻兵,临时也来不及建营,晚上还要防止官军偷袭,只得命令所有人都登船,干脆在西岸扎营,休息晚后,明天再登陆。
唐军役就伤亡了七百多人,而且还在自己最得意的火炮上吃了亏,许多人都士气低落,拓养坤只得大声说道:“你们怎么啦,我们是打了胜仗,敌人伤亡远比我们大,大家高兴点,来,大家唱歌,赵客缦胡缨,预备起。”。”
唐军的军歌响起:“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人,千里不留行。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百万#小说下,白首太玄经”
曲歌毕,唐军的些许颓废顿时扫而空。
拓养坤却将来时的骄傲全部丢光,官军还是有战力,不全是窝囊费,自己万人就想拿下官军四五万人防守的重城,此事太过天真了。
第三章鼓而下
就在拓养坤率军向太原进发时,李万成亲自率军两万向晋中扑去,这二万人全是骑兵,路上无论是遇到商人还有农民,全部裹胁在队列中起行军,官军的探子更是倒了大霉,两万多人的骑兵浩浩荡荡路奔来,探子就是发现了想逃也来不及。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距太原仅五十余里,直是太原的南大门,这座城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从原始社会起,这里就出现了人类活动。据考证,晋中历史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三万年左右。商代后期,境内便有城邑出现,春秋时期,开始设立县级行政建制。
对于晋中的防守,陈奇榆当然不敢怠慢,将从京城献俘归来而升为总兵的周国卿派来镇守,周国卿本是贺人龙手下的大将,是贺人龙的左膊右臂,陈奇榆把周国卿调走,等于砍了他臂,贺人龙当然不乐意,但他总不能拦着不让部下升官,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表面上还得祝贺部下高升。
从祁县到晋中,只需数个时辰,晋中外面有条潇河从西边经过,唐军除了大炮稍有点麻烦外,骑兵可以直接涉水而过,根本没等晋中城有所反应,唐军已将晋中团团包围。
城墙上的官兵看着扑天盖地的骑兵冲来,吓傻了眼,城外的民众根本来不及撤回,只好匆匆把城门关上,守门官急忙派人去向周国卿报告。
周国卿从擒住了高迎祥就交了好运,先是曹文诏派他去京城献俘,马上被提升为总兵,多年的副将总算是熬出了头,曹文诏死后,新上司为了能分化曹文诏的旧部,又竭力拉笼他,让他独挡面,来到晋中后,周国卿本来只有二千余人,陈奇榆又给他增兵到五千人。
在周国卿看来,晋城离太原不过区区五十里,骑兵不到个时辰的路程,太原现在重兵云集,唐军在没有把握攻占太原以前,是不会来动晋中城的,最近没有听到唐军的兵力有所增加,听到晋中被围,周国卿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来到城头。
等他到城头看,只见外面是铺天盖地的唐军,足有数万人之多,周国卿看到唐军都是骑兵,放下了心,任他骑兵多厉害,没有步兵攻城,城池根本毫无危险,再说唐军就想围困,太原早晚会发觉,自然会来营救,没什么好担心的,他吩咐士兵好好看守城池,又在城墙上查防了圈,见没有什么漏洞,放心的下去了。
李万成这次只运来了二十门迫击炮,其他什么攻城器具也没带,这次攻打晋城的方略就是在个快字,要在太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把它拿下,有了坚城作后盾,太原若是敢派兵来救,可以在城下将太原的援军消灭,那时真可以拿下太原也说不定。
二十门大炮不是用来轰炸城墙的,只是用来作炮火压制,掩护工兵到城墙下挖土,安放炸药包,只要能把城墙炸塌段距离,让骑兵进城,晋城就可以轻易拿下,因此,包围晋城后,唐军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静静的等后面的炮兵上来。
城头的官军紧张的注视着城下的唐军,晋中城是太原的东大门,自然有火炮,但重炮只有四门,射程在七八里左右,还有十几门铜炮,射程有三四里,这样的火力已比许多大城市的火炮都要多,现在若是开炮也可以打到唐军,但在唐军没有进攻前,为了节省炮弹,周国卿还是命令严禁开炮。唐军是骑兵,只要散开,在不攻城时,大炮对骑兵的威胁确实很小,与其现在浪费炮弹还不如等到唐军攻城时使用,那时的效果会比现在好的多,官军的炮弹成本枚需数十两银子,整个晋城的炮弹存量只有五百枚,能节省还是节省的好。
唐军西门的骑兵让出条道来,唐军的二十门大炮担搁了大半个时辰终于运了上来,随同大炮的还有上百俩大车拉着的炮弹和火药包,唐军每次攻城时炮弹都带得很足,每门炮光拉炮弹的大车就要配备五俩,每俩大车可装百枚炮弹。若周国卿知道唐军的炮弹是如此之多,恐怕会羡慕的要死。
唐军的大炮上来,城头上的官军已看到,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唐军不攻城是在等大炮,见唐军炮兵的这个距离已在已方炮兵的攻击范围,炮兵指挥来不及请示周国卿了,马上开始开炮,官军的大炮首先在唐军炮兵阵地周围爆炸,掀起了片片的泥士。
唐军吃了惊,官军的火炮射程比自己远,炮兵中校李启华连忙命令炮兵道:“快,全部散开。”幸好第次官军的大炮准头不够,并没有炸到。
听到炮响,正在和自己副手李国奇议论该如何守城的周国卿愣,听炮声是从城头发出,难道唐军已经开始了攻城,连忙和李国奇起向城楼走去。
唐军的迫击炮机动灵活,虽然射程不如官军的重炮,但它的发射速度远非官军的火炮可比,稍作准备后,已开始向城头射击,顿时炮声大作,将西门的段上百米的城墙覆盖,站在城头的官军被炸得血肉横飞,当场就将段城墙的官军清空。
周国卿上城头,就刚好看见了这幕,大吃惊,连忙命令所有大炮全部开炮,唐军的大炮响,下面的唐军已经动了,两队骑兵分散着朝城墙冲来,官军的全部火炮正好已开始发射,不时有炮弹在唐军的阵营中爆炸,虽然唐军的骑兵已尽量散开,还是避免不了伤亡。
周国卿呆,问旁边的李国奇道:“他们在做什么,难道想用骑兵来撞城墙,”
李国奇摇了摇头,若说唐军要攻城,就是骑兵也该下马扛云梯或者推攻城车才是,莫非唐军也想学鞑子用垒土法攻城,看了看晋中的城墙,李国奇又很快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很快,唐军的骑兵已冲到了墙下,官军当然不会放过,城头的箭如雨下,城上巨大的床弩也已开始发射,将唐军连人带马贯在了地下,但唐军的炮火报复很快来临,只要敢露头的官军就被炸得粉身碎骨,让城下的唐军压力大为减轻。
唐军到城下,跳下了马背,许多人手里拿着的正是挖土的铲子,李国奇才知道唐军要干什么,道了声:“将军,不好,唐贼是要掘城。”
周国卿道:“无妨,晋中城底下全是用大麻石筑成,他们掘不开。”
李国奇道:“将军,若他们用炸药呢。”
周国卿恍然大悟,道:“快,在哪里倒火油。”
官军虽然得到命令,那唐军掘土的那段城墙直被唐军的炮火覆盖,不要说过去人了,就是只老鼠也爬不过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唐军在那里挖的洞越来越大。
唐军在城下挖了个深数米的大洞,发现还没有挖到墙基,挖洞的唐军已不耐烦再挖,将骑兵身上所带的炸药包都堆到了大炕里,足足有数百公斤重,等到将引线缠在起,点燃后,所有的唐军翻身上马,打马飞奔。
唐军只跑出了不到二里,城下的炸药包响了,这所有的官兵都被这巨大的响声震的双耳轰鸣,所有人都在那瞬间好象变成了聋子,没有人的耳朵能听到任何东西,整个晋中城都好象在晃动,二里以外的唐军还有许多人被这冲天而起的碎石,泥块砸中而死。
隔着数里远的唐军都可以看到晋城下露出了个大洞,但城墙却奇迹般的没有倒塌,晋城果然坚固,经过这么次爆炸城墙还是屺然不动,李万成放下了望远镜,命令道:“再炸次。”
唐军的火炮又响了起来,掩护着骑兵冲锋,这次唐军可以不挖土了,冲到城下的唐军看,晋中的城墙已炸开了道五六米长,近二米深的口子,唐军将碎石清理了下后,将整个口子里都放满了炸药,这次可是用了上百人携带,火药怕有上千斤之多,唐军不敢大意,特意又拉长了拉线,点燃,所有的骑兵上马便走。
周国卿知道任由唐军这么次次炸下去,再坚固的城墙也会炸塌,奈何对方的炮火太猛烈,自己虽有火炮,但发射的速度远不始对方,也只能睁看着唐军来炸,他心里有了丢城的准备,对李国奇道:“李将军,你先带人下城,把人马准备好,等唐军炸开了城墙,咱们北门突围。”
李国奇呆,道:“总兵大人,难道我们不守城么。”
周国卿苦笑道:“李将军,你看此城还能守得住么。”
李国奇还想再说,又声惊天动地的响声升起,两人都感到立足不稳,晃了几晃才重新站稳,再睁眼望去,城墙也倒塌了数十米的距离,周国卿叹了口气:“来不及了,咱们起走吧。”
唐军见城墙已倒塌,欢呼起来,李万成下令道:“攻击。”西门后的唐军顿时呐喊着冲往晋中城,
把守北门的唐军首领是刘希元,他已听到了西门外的两声巨响,知道晋中城快破,北门是通往太原最近了路程,若是守将想逃,多半是会从北门出逃,他本有四千部下,故意只带了二千人在明处耀武扬威。果然迷惑住了周国卿。
晋中城有二千名骑兵,周国卿两人下城楼,命令所有的步兵上前顶住,自己率两千骑兵悄悄的打开了北门,向北门外的唐军冲去,以两千对两千,冲破唐军的拦阻是很容易的。
让周国卿意外的是,这队唐军竟然不冲上来拦截,先是好象吓傻了似的动不动,等双方快到箭之地时,对方更是打马便逃,周国卿刹时大喜过望,老天保佑,竟然碰到个草包,看来自己不但可以安然逃出,还可以歼灭部分敌人,挽回失城的颜面。
但很快周国卿就笑不出来,唐军已开始向后射击,追在前面的官军纷纷截下马来,周国卿恍然大悟,原来唐军是藏着这手,唐军的火枪比鞑子的反手箭还厉害,不能再追着唐军走了,否则没等追上唐军,自己这两千人马就要死光,只好转身朝东边而去。
刘希元见周国卿转了方向,马上又紧缠不放,跟了上来,还没走到二里,周国卿就勒住了马,前面又有两千名骑兵正好整以暇的在等着,官军顿时进也不得,退也不得,周国卿咬牙,命令道:“冲。”
那知前面的唐军也个样,见官军冲了过来,先是不动,到了箭之地,打马便逃,不时的返身射击,官兵夹在中间苦不堪言,前面的唐军不时往后射击,后面的唐军又追着官兵的屁股猛打,由于骑兵奔跑的缘故,官军的箭支根本够不着前面的唐军,而后面的唐军虽然箭支够得着,但能反手射箭的官兵少之又少,唐军的伤亡根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官军前后却在快速的消融着。
李国奇来到了周国卿身边:“总兵大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周国卿正在不停的咒骂,该死的叛贼,有种真刀真枪的和我干场,只会仗着火器之利算什么本事,听了李国奇好象在对自己说什么,他连忙示意全队停了下来。
官军心里都在叫苦,跑得太快到了前面,会挨唐军的火枪,跑得太慢,落在了后面,照样要挨枪,周国卿下令,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反正逃不掉了,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这样先挨枪子,再被战马践踏。
官军停,前后的唐军也停了下来,唐军的火枪也没有再次射击,只是两边齐声大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周国卿看了看身后的士兵,经过唐军这样前后的打击,二千骑兵现在只有千出头了,而唐军的伤亡估计只有十来人,不由苦涩得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李国奇低头道:“大人,我们降了吧,逃不出去了。”
第四章兵指何方
周国卿看了看四周,见众人都紧盯着自己,还是摇了摇头:“皇上待我不薄,刚刚升我为总兵,我安然投降。”
李国奇急了,道:“大人,不是我们要对不起皇上,而是已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不降不行啊。”
他的亲兵也脸热切:“大人,降了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周国卿叹了口气,知道了大家的心意,此时若不降只是死路条,他将自己的兵器往地上丢,道:“即如此,那就降了吧。”
此时唐军已占领了全城,唐军从西城进来的骑兵足有八千人,官军本来就不能挡,听到主将已逃,所有的人都没有抵抗的心思,纷纷归降。
李万成已将南北两门的唐军放了进来,唯独北门的唐军和官兵起不在城外,李万成正要派人去增援,刘希元已带人回来了,还押着千多俘虏,李万成听到刘希元只伤亡了二十多人,将官兵的二千人马全部歼灭,惊得睁大了双眼,怕着刘希元的臂膊道:“好小子,比我会打仗。”
太原的汾河边上,迎来了新的天,大早,拓养坤就把孙和斗请进了自己的帐篷,昨天回到西岸时,拓养坤对孙和斗着实感激,若不是孙和斗当机立断把大炮拉到西岸,后果不堪设想。他此时已没有再攻太原的想法,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李万成的吩咐,把太原的守军牢牢牵制住可以了,只要这次不出漏子,以后总有独立领兵的时候。
孙和斗进来,拓养坤道:“孙上校,我奉羽林中郎将的命令牵制太原的守军,可现在我军的重炮在东岸不能登陆,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孙和斗想了下道:“将军不用担心,重炮虽然移动不便,但只要门门的搬运,还是可以搬过去的。”
拓养坤道:“如果官军在我军火炮搬迁途中进攻,那又该如何是好”
孙和斗道:“将军不用担心,我军有十门重炮,只保持门重炮移动,直到安装好门,再移另门,这样,即使官军前来捣乱,也可无忧。”
拓养坤想了下才道:“如此来,这十门重炮搬迁可就要天时间,岂非太慢。”
孙和斗笑道:“拓将军,我们的任务只是牵制敌人而已,时间晚点并无关系。”
拓养坤也笑了起来,道:“我倒忘了。”
昨天官军虽然死伤了数千名官兵,但又完整的缴获了唐军的四门大炮,还有数百枚炮弹,这种发射迅速又轻便的火炮,官军还从缴获过,官军的铜炮发射距离比这还有稍短,但重量比起这迫击炮来,却要重上几倍,陈奇榆如获至宝,马上向崇祯奏报,在太原城下大胜唐军,缴获大门数门,并将门送上京城,让朝庭的神机营看看能否仿制。
陈奇榆虽然在奏章上说打了大胜仗,但对唐军的重炮着实威惧,昨天好呆把对方赶到了对岸,否则等对方立好了营寨,以对方重炮的射程,只要上了东岸数里的距离,就可直接架起大炮对太原城轰击,而自己丝毫没有还手之力,所有他昨天连夜又从太原城拉出了三十多门大炮,其中有五门还是以前从义军手里缴获的唐军重炮。
唐军的十门重炮全部已开始了发射准备,二千先头部队向东岸驶去,剩下的二十门迫击炮也在其中,拓养坤打算在重炮的掩护下,先建立个迫击炮阵地。
唐军动,监视的官军就发现了,赶忙向陈奇榆报告,官军剿获的唐军火炮,因炮弹的质量问题,与用唐军炮弹发射的距离相差大约只有三四里,除去汾河的宽度和唐军重炮离岸的距离大约有里多,算下来,唐军能护住的只是离岸到二里的距离而已,这点距离根本不能让唐军立下营寨,唐军还会在离岸四五里远的地方立塞,这样,官军的机会就来了,陈奇榆制住了部下马上要开炮的请求,道:“让他们先上来。”
唐军的先头部队果然来到了昨天立营之处,等唐军停下,官军的五门大炮马上开始了射击,这次唐军认为官军的大炮射不到,因怕官军的骑兵突击,所以摆的阵型很密集,官军的炮弹马上在人群中开花,夺去了近百人的性命。
拓养坤大吃惊,马上命令唐军的重炮反击,唐军的十门大炮起怒吼,落在官军的阵前爆炸,掀起了股股烟尘,可是也仅此而已,陈奇榆昨天已算好了唐军重炮的距离,刚好在唐军打击之外。
拓养坤只得命令士兵退回来,他不知这是官军从义军手中剿获的大炮,现在还只有五门,而且炮弹也并不充足,见官军的大炮射程突然增加了这么多,而且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官军的大炮足以三四十门,这样就不好打了,如果唐军在东边要坚持立寨的话,只能挤在二里的狭窄区域,若官军拼着损失些大炮不要,等唐军立寨到半时,将大炮只要推进二里,那唐军岂不要死伤累累。
拓养坤只得让东岸的士兵又全部回来,双方隔河对持,至于拓养坤梦想能架着大炮轰击太原城却没有了,除非唐军有力量将官军都逼回城中。
李万成拿下晋中后,将晋中与太原的道路全部封闭,能让官军晚点知道就晚点,同时加紧时间修整城池,后面运送的三十多门火炮也已经来到,安放在城头上,如此,晋中城已万无失,李万成命刘希元带领五千士兵留守,他自己和白广恩带着万五千名大军直扑太谷。
太谷守军虽然才二千人,但以个县来说,算是兵强马壮,太谷就在前线,太谷的县令每天都担心唐军来攻,活在战战兢兢中,只有拼命的增加兵力,才有了这二千人,至于战力如何,那只有官军自己知道了,可这些年,唐军好象将它遗忘了似的,现大唐军终于来到,太谷县令反而长舒了口气,该来的总会来。
面对唐军的万五千名大军,还有那黑洞洞的炮口,太谷县令明智的选择了投降,即使他这二千多部下能以挡十,他也没有心情去试下唐军的战斗力,前头有那么多人做出了榜样,他又何必自行死路。
太谷下,李万成就算完成了这次出兵的任务,山西的唐军除了地方守备部队,真正可以机动作战的只有五万大军,而朝庭除了在太原有五万多军队外,辽州驻有二万大军,朔州驻有三万大军,忻州有二万大军,大同有三万军队,朝庭在山西总共有十五万大军。
大同和朔州的军队以前是用来防备蒙古人和女真人入侵的,满蒙联军被唐军打败后,唐军现在已推到了乌兰察布线,随时可以从那里学蒙古人样直下张家口,攻击京师,因此朝庭并不敢因为满蒙联金败了就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