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最新章节 > 第 52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52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动后,旁边两只狮头型的藏獒已开始向两边移动,慢慢朝科尔济兹兄弟两人逼近,科尔济兹兄弟的刀已藏在身后,两只藏獒见眼前的人还是不动,眼神中有点疑惑,本能还是驱使它们张开大嘴朝两人扑去。

  藏獒动,科尔济兹兄弟两人闪电般的从身后抽出了长刀,身子朝地下倒去,在两只藏獒露出来的肚皮上划,已将两只藏獒开肠破肚,鲜血洒了他们身,两只藏獒只是蹬了蹬腿,就已死去。

  剩下的两只藏獒吃了惊,眼中露出了惧意,两耳向后垂下,颈部紧缩,身体重心也向后移去,它们只受了林若灿的剑伤,只受了李良辰掌重击,见同伴悄无声息的死去,自然会害怕。

  科尔济兹兄弟松了口气,藏獒害怕,十成战力剩不下二三成,正要上前把这两只藏獒也结果了,突然发现藏獒的上唇拉开,全副牙齿裸露,露出副龀牙咧嘴的凶相,并且耳朵向斜后方伸直,嘴里发出“鸣鸣”威胁声,这声音虽然不大,但极击穿透力。

  科尔济兹兄弟暗喊声:遭糕,果然就听到了唐军士兵的声音传来:“大虎,什么事”

  藏獒听到了主人的声音,胆气倍增,吼了声,扑了上来,科尔济兹兄弟连忙出刀,将两只藏獒斩成了两截,它们的尸体轰然倒地,但这声音已将唐军巡逻队士兵惊醒,喝问道:“什么人。”

  见无人回答,几名士兵已走进了树林,并呼唤着几只藏獒的名字:“大虎,二虎。”

  林若灿见几名士兵都走了过来,连忙将身影躲起,想等这几名士兵过来后悄悄将他们结果了,眼看还差几步就可要进入自己的攻击范围,领先的名士兵突然停下了脚步,口里叫道:“不对,有血腥味。”

  林若灿大吃惊,手中的飞镖已脱手而飞,正盯在前面之人的咽喉上,后面的人呆,又有只飞镖过来,他满脸诧异,惊愕的倒了下去,林若灿最后只飞镖却失了手,从那名士兵的咽喉旁擦过,唐军士兵很快叫出了声:“有刺客,有刺客。”声音凄历,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然后转身就跑。

  林若灿懊恼的甩出了镖,正中那名叫唤的唐军后心,唐军士兵摇摇晃晃的倒了下去,若他们能再进几步,林若灿的镖定不会失手,那名士兵的叫声已惊动了整个唐王府,许多侍卫朝声音处跑来。

  林若灿只好道:“撤。”

  但来时容易,出去却难,侍卫已将他们的藏身之地围了个水泄不通,许多人已发现了死去的藏獒和侍卫的尸体,叫道:“别让他们跑了。”同时砰砰的枪声响起。

  这声音将李鸿基也惊动了,他愕然的向身边的李娃问道:“去看看,怎么回事。”

  李娃忙跑了出去,不久就得到回报,向李鸿基禀道:“殿下,有刺客进入唐王府,侍卫正在捉拿。”

  李鸿基忙问:“可有人受伤,剌客有多少人”

  李娃道:“死了三名侍卫还有四只藏獒,刺客不到十人,现已被我们的人包围在树林里。”

  李鸿基大怒:“传令下去,把他们全部格杀”

  李娃迟疑道:“殿下,要不要留活口。”

  李鸿基考虑了下才道:“除非放下兵器,否则格杀务论。”

  李娃应了声,匆匆下去传令。

  林若灿等人被围在个狭小的空间,他们根本冲不出去,唐王府的侍卫人人手持火枪,只要他们冒头,就被唐军用火枪轰击,科尔济兹兄弟老大的腿上已挨了枪,行动已是不便,全靠他弟弟扶着,若不是有这片树林,他们早被乱枪打死了,虽然知道唐王府危险重重,但也没想过凭他们的武功,会逼得如此狼狈。

  李姓已在外面喊话了:“里面的剌客听着,赶快出来投降,否则,全部剿灭。”

  众人面面相觑,唐军的火枪实在太厉害,他们空有身武功却没法施展,青猴儿本已受伤,孙锡君却连手都没有出就被人家团团围住。

  李姓见里面不答,传令道:“攻进去。”

  侍卫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林若灿咬牙,道:“向西面冲,那里最靠近府墙。”

  众人转向了西边,林若灿用飞镖开路,森林中火枪的子弹经常会被树木挡住,又是夜晚,远不如林若灿的飞镖好用,被林若灿连杀数人后,竟然冲了出去,他们来到林边后,顿时呆了,西墙下站着数百名士兵,高举火杷,将整个大片都照得亮如白昼。

  平时王府的侍卫只有数百人,但今天情况特殊,外面围了数千人在等待和氏璧的消息,李过从近卫军中抽调了二千人维护秩序,听到王府有剌客,李过分了千人进入王府协助捉拿剌客。

  林若灿看了看身边,发现科尔济兹兄弟已经不见,看来他们落在后面,已是凶多吉少,这队人是李过亲自带队,见到冲出来的四人,李过冷冷的道:“投降,否则会被打成马窝蜂。”

  林若灿看到数百柄对着他们的火枪,想起青猴儿的伤势,心知他们说的没错,只要对面的唐军喊声射击,他们多半会全身稀烂,叹了声,将手中的长剑丢下,李良辰等人也纷纷将手中的兵器丢下。

  十几名唐军走了上来,将他们的双手死死捆住,后面的唐军跟了上来,林若灿看见他们抬着科尔济兹兄弟的尸体,他们身上有数十个大洞,早已没有了呼吸。

  李过来到林若灿面前,冷冷的问道:“说,你们共有多少人”

  林若灿苦笑道:“没有了,全在这里。”

  李过却不放心,又命令士兵搜了遍,见没有发现,才把四人押走。

  外面的那些人本来陆陆续续要回去,听到了枪声,还隐隐传来抓剌客的声音,心中惊疑不定,围在外面不肯散去,直到唐军出来驱赶,所有人才回去,却都议论纷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李娃朝李鸿基报告剌客有六人,两死四抓时,李鸿基点了点头道:“三名死去的侍卫每人抚恤百两银子,他们的家人要好好照顾。”

  李娃应了声:“是。”又道:“唐王,贼人的武功太厉害,抓捕他们时又死了五名侍卫,还有十几人受伤。”

  李鸿基吃了惊:“贼人如此厉害,马上让贺景审讯,审出主谋后全部斩首,其余死了的侍卫每人发给百两抚恤,伤者发给五十两银子,让他们好好养伤。”

  李娃欲言又止,李鸿基问道:“还有什么事”

  李娃道:“这几名剌客唐王见过,就是在鸿安客栈被郡主打伤的那伙人。”

  李鸿基吃了惊,道:“你是说他们都是黄宗羲的随众。”

  李娃应道:“正是,要不要马上派人把黄宗羲和他们有往来的人都抓起来”那日的冲突李娃映象深刻,尤其是廖太冲道那棵大树是被人用手击断的,想让人忘记也难,青猴儿只手还受了伤,李娃瞧见青猴儿,就认出了他们。

  李鸿基想了想,道:“此事你来处理吧。”挥手让李娃退去。

  第五十五章刺客余波

  李娃得到了李鸿基的命令,马上吩咐士兵到鸿安客栈抓人,黄宗羲此时正在客栈坐立不安,鉴宝大会结束后,黄宗羲只觉不虚此行,大开了眼界,他收拾好东西准备明天就要回去,却发现李良辰六人没有了人影,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他心中隐隐有股不安,知道这六人肯定不会去做好事,他只好保佑这六人今晚不被人发现,他明天走后就不关他什么事了。

  可是事与愿违,他等得不耐烦后,刚睡下不久,李娃派去的人就踢开了他的房间,把他和他的书童都抓了起来。

  黄宗羲大吃惊,心里明白多半是李良辰等人犯了事连累到他,抱着线希望问道:“官爷,何以要抓在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唐军士兵冷冷的瞧了他眼道:“你少装傻,竟敢派随从行剌唐王,莫要说你不知道”

  黄宗羲眼前黑,没想到这六个锦衣卫目的是刺杀唐王,这下要被他们害惨了,不由问道:“唐王没事吧。”

  唐军道:“唐王是真命天子,怎么会有事,不过,我们死了八名兄弟,你等着受死吧。”

  黄宗羲耸拉下了脑袋,这六人跟他路同行同住,还冒充他的随众,如何能说得清,唐军将他关到了牢房不久,黄宗羲听到了牢门外张采的声音:“你们为什么抓我,你们唐军不是说保证来往的士子安全,不以言入罪吗”张采还以为是他骂唐军的话被人听见,才被抓了起来。

  唐军毫不理睬,将他们行人推进了黄宗羲的牢房,锁上了牢门就走,张采见到黄宗羲也在里面,咦了声,幸灾乐祸的道:“太冲,你也被他们抓了,亏你还多次给他们说好话,没想到自己也进了他们的牢房,叛贼就是叛贼,改不了匪气,只知胡乱抓人。”

  黄宗羲深感对几位好友惭愧,向几人揖了躬,张采忙道:“太冲,不必如此,以前你不知他们底细,说上几句好话也没什么关系。”

  黄宗羲苦笑道:“这次却是小弟连累了各位兄弟了。”

  原来贺景的情报人员虽然放松了对林若灿他们的监视,但黄宗羲自从碰上张溥他们后,就多次与之来往,这次林若灿他们入唐王府行剌,此事非同小可,监视他们的人赶快报告了贺景,贺景自然是有杀错没放过。

  张溥忙问:“太冲,到底怎么回事”

  黄宗羲把六名锦衣卫的事说了出来,张溥叹息道:“太冲,你怎么如此糊涂,想也知道锦衣卫来到唐军的地盘,还有什么好事,怎可和他们同行。”埋怨归埋怨,张溥心里却知道,若是锦衣卫找上自己,自己多半也不能拒绝。

  张采也苦笑道:“我听到枪声时还在想什么人敢剌杀唐王,没想到这些人我还见过。”

  杨存枢惊,道:“此事可就严重了,我们还以为只是言辞得罪了唐军,或者是唐军嫌我们没有认定和氏璧是真品,恼怒下才把我们抓起来,若是牵涉到剌杀唐王,我们就是不死也非脱层皮不可。”

  黄宗羲道:“大家放心,我黄宗羲就是死也不会连累到各位兄长,若他们真不相信我不知情,我会把所有的事都揽上,让几位兄弟能洗脱嫌疑。”

  众人都默然,此事牵涉到唐王,哪是黄宗羲说洗脱就能洗脱的,但黄宗羲是他们多年的知交好友,此时同在牢狱,也不好再怪罪。

  第二天,西安街头巡逻的士兵多了起来,城门也迟迟没有打开,当夜唐王府外数千人听到了枪声,有人行剌唐王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全城,西安的气氛为之紧,那些商人都急得跳脚,唐军的鉴宝大会已经结束,许多人想返回,唐军这封城,个人也走不成。

  许多人还有隐隐的恐惧,唐军会不会借口他们与剌客有染,把他们抓起来,这样又可以把宝物夺回去,唐军在褚家案中,可是这样做过,时之间,西安谣言四起。

  城门是贺景下令不准开放的,李娃拿到李鸿基抓人的手令后,已将黄宗羲有来往的人全部抓了起来,但每个人都喊冤枉,林若灿四人又死不开口,贺景怕他们还有同党,将李娃的手令要来,下令封门,守门官见有唐王的令谕,也不敢不遵。

  西安城的谣言在赵财被唐军带走时达到了高点,赵财花十万两黄金得到了翡翠大白菜,是这次拍卖会上价格最高的拍品,自然人人都会关注,听到赵财被抓,许多人纷纷坐立不安,他们四下打听这次剌杀案的情景,知道赵财曾和剌客住在起,还摆酒共饮时才稍微放了心,唐军抓赵财并非没有道理。

  周凤梧发现了不对,连忙跑到唐王府,道:“殿下,为什么把西安的城门全封了”

  李鸿基愣,他摸不着头脑:我什么时候下令封门了,连忙道:“孤王并没有下令封门。”

  周凤梧道:“怎么没有,贺景拿着殿下抓人的手令正在到处抓捕,那不是殿下发的吗”

  李鸿基道:“我是让贺景审讯,相关人员也可以抓捕,这次我军死了八名士兵,凶手不能不抓出来严惩。”

  周凤梧道:“这就对了,贺景有你抓人的手令,他说为了防止相关人员逃脱,先封城门,要将剌客网打尽才能开门。”

  李鸿基摇了摇头,这个贺景怎能如此胡闹,西安城每天进出那么多人,关城门,不知会断绝多少人的生计,忙对李娃道:“你快传令,让各门打开。”

  见李娃下去传令后,周凤梧才放下了心,对李鸿基道:“殿下,此时我军刚刚举行完拍卖会,许多人都担心唐王会借机把他们的宝物夺回去,对剌客的审讯还是不要大张棋鼓的好。”

  李鸿基愣,道:“他们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周凤梧道:“殿下,这次拍卖的东西实在太过贵重,许多人都有做梦的感觉,才会有这种担心,尤其赵财被抓后,传言更是甚嚣尘土。”

  李鸿基道:“这个赵财我听过,以前还和我军做过生意,他怎么会牵到剌客里面去。”

  周凤梧回道:“听说他和剌客住在同个客栈,还起喝过酒。”

  李鸿基顿时记了起来,贺景给他的情报中曾提到过赵财和黄宗羲他们住在起,对周凤梧道:“走,咱们到牢房中看看。”

  来到牢房,贺景迎了上来,李鸿基问道:“怎么样,他们招了吗。”

  贺景道:“回唐王,这四人不肯说出他们的来历,里面正在用刑,那个黄宗羲却说他只知道他们是锦衣卫,至于他们要干什么,自已并不清楚,至于张溥等人更是什么也不说,将自己撇得干二净。”

  李鸿基惊:“张溥,你怎么把他也抓来了,没用刑吧。”

  贺景道:“没有,唐王曾言,没有真凭实据不能用刑,防止屈打成招,属下不敢违反。”

  李鸿基冷笑声,道:“不敢违反,我只是让你抓相关人员,你就敢下令关城,把事情搞得轰轰烈烈,你的胆子很大啊”

  贺景顿时出了身冷汗,他封城门并没有得到唐王的命令,只是想到要抓人当然不能把人放跑,连忙跪下道:“属下该死,听到殿下遇剌后,属下对这帮剌客恨之入骨,才会自作主张。”

  李鸿基道:“此事就算了,也是孤王当时没有和你言明,你又为什么抓张溥他们”

  贺景忙将黄宗羲和张溥等人的交往说,李鸿基皱了下眉,道:“胡闹,若这样就抓人,那和张溥交往的人是不是也要抓,级级抓下去,那还得了,把他们放了。”

  贺景迟疑道:“殿下,可他们确实有嫌疑啊”

  李鸿基喝道:“那你有证据没有,没有证据马上放了,找到了证据,他们就是跑出了西安也可以再抓回来。”

  贺景只得道:“是。”吩咐人去把张溥等人放了,张溥等人恍若梦中,本以为要遭番大罪,没想到这么轻易就放了出去,唐军抓人的速度快,放人的速度更快,他们自己没事,又为黄宗羲担忧起来,但黄宗羲和剌客陷入太深,唐军不可能轻易把他放了。

  放了张溥他们,李鸿基来到关押赵财的牢前,赵财听到他想招揽的几人是剌客就傻了眼,到了牢中还没有回过神来,不过,他却知道,定要撇清与那些人的关系,否则剌杀唐王的事落实,那就是有死无生。

  赵财心中忐忑,自己得到那翡翠玉白菜只有天时间,没想到就迎来了场牢狱之灾,莫非自己福薄,不配得到那宝物,不由自怨自艾起来,见牢房里又有人进来,连忙喊道:“冤枉,冤枉。”

  李鸿基来到牢前,见里面的中年人身绸缎,却只有内衣,估计是在床上直接被唐军抓来,好在现在还不是太凉,赵财才可呈受,李鸿基问道:“赵财,我问你,你和这些剌客认识多久了。”

  赵财抬头望向李鸿基,见刚才审讯他的主官也只是站在旁,知道可能是个大官,连忙道:“大人,我冤枉啊,我可是拥护唐王他老人家的人,怎么会派剌客杀他老人家,我和那剌客只是同住店才认识,我还得到唐王亲自颁发的郧章,不信,你看。”

  赵财说完,又拿出他的那枚铜质郧章来晃动,当初他被抓时,首先就想到这枚郧章,什么也不带,马上把郧章抓到了手上,可抓他的士兵却毫不手软,这次他又拿出来,试试有没有用。

  旁边的贺景重重哼了声:“胡说八道,眼前站着的就是唐王,你什么时候见到过唐王了。”

  赵财大吃惊,连忙跪了下来:“小人拜见唐王。”又小声的道:“小人的郧章就是唐王念小人运粮有功,特意批的,说是唐王亲自颁发的也没有错。”

  李鸿基笑,不去管他嘴里的谪诂声,问道:“你说是同住间客栈才认识的刺客,有没有人证。”

  赵财忙道:“有,有,那老板就是人证,当时我们同争个后院,老板见我们相持不下,才人住了半。”

  李鸿基望向贺景道:“有没有这么回事”

  贺景道:“是有这么回事,可是不能排除他们在老板面前演戏。”

  李鸿基道:“既然如此,那就放人吧。”

  贺景不甘心,还要再说,周凤梧使了个眼色,贺景不敢再说,令人打开了牢门,赵财大喜,没想到如此容易就能出去,跪在地上“咚,咚,”的磕了几个响头,道:“多谢唐王,多谢唐王。”才喜滋滋的出了牢门。

  李鸿基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回去好好休息下,你这样的商人,唐军随时欢迎你们进来。”

  赵财骨头顿时轻了几两,道:“唐王殿下胸怀广阔,小人以后定多和唐军做生意。”

  等到唐王走了出去,贺景故意落后几步对周凤梧道:“周大人,这个赵财所说是真,但不等于就洗脱了嫌疑,周大人为何不让我再说话”

  周凤梧拍了拍他的肩道:“你呀,你呀,你不知道城门关,会惹起多少谣言吗,没有真评实据,殿下你不会再允许你抓人的。”

  贺景惭愧的道:“是下官无能,给唐王添麻烦了。”

  西安的城门打开,许多人心惶惶的财东急忙派人去观望,见唐军不拦人,才放下了心,等到赵财被放了出去,到处吹嘘唐王亲自接见他时,大家才真正把心放了下来,西安城渐渐恢复了平静。

  贺景心中惭愧,只好把怒气发在那四名剌客身让,他们行剌唐王,当场抓了个现行,唐军并不禁止用刑,让四人吃足了苦头,他们虽然身武功,熬刑比别人有优势,但进入锦衣卫后,直养尊处优,从来只有他们折磨别人,没有人折磨过他们,三天后,终于熬不住刑,招出了他们是皇帝直接派来行剌唐王的。同时他们的身份也供了出来。

  贺景吸了口凉气,他们竟然都是锦衣卫的千总,锦衣卫除了提督就是他们了,难怪个个都武功高强,崇祯连派出的剌客都这么高级,还真舍得。贺景连忙把审讯结果告诉给李鸿基。

  第五十六章自欺欺人

  剌杀唐王的案件算是告破,李鸿基下令将林若灿,孙锡君,李良辰,青猴儿四人处斩,黄宗羲虽然没有参与剌杀,但知情不报,被流放到草原,指定居所,非大赫不得恢复自由。

  西安城好久没有杀人了,上次杀人还是在褚家谋反时,百姓都争相观看剌杀唐王的凶手是何许人,囚车所到之处全是人山人海,他们纷纷用手中的杂物向囚车扔去,砸得四人苦不堪言,两旁的唐军并不拦阻,任由他们发泄。

  张溥等人也在人群中,见到此情景,张溥感叹的道:“看来唐王很得人心,百姓们对凶手都恨之入骨。”

  张采道:“未必,京城每次杀人还不都是如此。”

  张溥道:“受先,你对唐军的看法应当改改了,这次我们卷入到剌杀唐王的案件中,若不是唐军英明,你我哪能如此容易出来。”

  杨存枢也道:“是啊,若是朝庭发生这样的大案,被抓之人就是不死也要丢半条命,哪有我们这样轻松,连太冲兄也只是流放了事,也算不幸中的万幸,我还担心太冲也要性命不保。”

  张采默然不语,知道张溥,杨存枢所说都是实情,但他对唐军向的观感却很难改过来。

  囚车到了刑场,更是围满了人,比唐军鉴宝会第天的人数都要多上许多,大家对这样免费的血腥剌激场面都是激动万分,只是四名剌客都已被贺景折磨的不成人形,临刑前也不能说上几句“十八年后又是条好汉。”之类的话,让大家失望不已,当唐军将四人的脑袋砍下,血花四溅时,虽然有人掩面不敢看,更多的人是轰天般的喝彩。

  唐军的鉴宝大会结束了,剌客也处决了,许多人才开始返回,赵财虽然如他所愿,花十万两黄金得到了这个翡翠大白菜,却不敢把它带回去,这个东西太显眼了,若是运回去,给朝庭盯上,安个通贼的罪名,这个东西还成了证据,到时不但宝物会被收剿,还有倾家荡产之危。

  赵财这次虚惊场,反而见到了唐王本人,他觉得这场牢狱之灾受得值,当初唐军来抓他时,周泰还想带护卫反抗,被赵财制止了,他深知在唐军的地盘上靠十几名护卫想反抗无异自找死路,唐军将他放回后,不但把他的护卫都放了,他的东西也丝毫未少,这让他对唐军有了充足的信心。

  赵财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在西安置下了房产,把翡翠大白菜放在西安可以日夜欣赏,若是回去后不放心,还可放进唐军专门的保管库中,每月交纳笔费用就可以,绝对保证安全,回来后再取出来就是,这些购得重宝的富豪也正为此事发愁,许多人见到赵财的办法,眼前亮,觉得可行,有不少人纷纷如此处理。

  不过,这当然不包括郑家和周家,他们可以携带宝物大摇大摆的回去,朝庭知道后也不敢为难,郑鸿逵能携带的只有那尊战国龙耳虎足方壶了,其余东西都压在唐军的户部,等他的余款运到了才能把东西运走。

  唐军中的将领得知皇帝派人剌杀唐王,个个都大怒不已,许多人纷纷向李鸿基请战,整个山西前线气氛为之紧,以前双方停战后,彼此的斥候甚至可以相互打招乎,现在官军的斥候只能远远避开,免得被唐军射杀。

  不过,前线上的物质来往却没有断绝,唐军需要来自江南的货物来继持境内的繁华,江南也需要唐军境内的大量牛羊,还有绵花等物,最重要的是前线的官军很快发现向唐军境内走私是件油水很足的事,就是那些过路商人的孝敬也非掌丰厚,许多士兵都参与到了其中。

  陈奇榆发现后,开始也处罚了几次,还有几个倒霉的家伙被砍了脑袋,但陈奇榆很快就发现根本制止不了,不止是士兵和下级军官,他手下的几个大将也参与了其中,朝庭的粮饷经常拖欠,皇帝也不能差饿兵,那些将军也知道兵不好带,若要硬断大家的财路,说不定会被饿急了的士兵砍了自己的脑袋,还不如自己也得份,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陈奇榆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他总不能把自己手下的大将也全部处罚,若真敢如此,他这个五省总督的脑袋就得立马搬家。

  李鸿基正在拿着周家的情报观看,李鸿基只所以会留意周家,只是对舍得出数十万两白银购买三件贴的人感到好奇,看之下,却惊得他差点跳了起来。

  周家的情报很简单,周家家主周右军,出身于广东揭阳,有五子女,周若军从揭阳县的小小县丞在十年时间官至广东巡抚,周家有子在军中,撑握了广东部分的军权,二子组建了支民团,协助官府镇压了几次广东的农民起义,还有二子女在打理家族的生意,其中包括海上多达万人的海手,与郑军多次相争,奠定了海上与郑家分庭抗礼的实力。

  李鸿基脑里怎么也记不起这个时候会冒出来个周家,竟然可以和郑家在海上叫板,是自己的记忆有误,还是因为产生的蝴蝶效应才多出来个周家,不由对李娃道:“把贺景给我叫来。”

  贺景不知发生何事,听到唐王招见,忙匆匆赶来,贺景来,李鸿基马上问道:“这个周家是怎么回事,还没有他们更详细的情报。”

  贺景松了口气,原来只是问周家的事,忙道:“回禀殿下,这个周家和郑家样,崛起于海上,现在周家已是广东权力最大的势力,。”

  李鸿基问道:“就这些,他们年的收入有多少,军队有多少,用什么武器,这些有吗”

  贺景道:“没有,广东的官军盘查很严,我们的情报人员已在哪里损失了数十名,剩下的也接触不了实际机密,只是知道广东依靠海上贸易大发其财,其富裕程度已可以比得上江南了。”

  李鸿基马上道:“立即加大对广东的情报力度,周家的举动都要摸清,尤其是周家的民团实力更是重中之重。”

  贺景应了声:“是。”,又疑惑的问道:“殿下,如今我军的主要精力在前线,京师,以及湖广带,周家充其量只是广东的个土皇帝,有必要花如此大的力度吗”

  李鸿基道:“以后你会知道的,当然有必要。”李鸿基见突然冒出股自己无法撑握的力量,当然会心生不安,历史上王朝的更替,胜利的可不都是那些开始风光无限的势力,而往往是那些开始隐藏的很深,但在适当时机站出来击的诸候,李鸿基可不想自己与大明的争夺,最后让别人做了渔翁。

  贺景刚要下去,李鸿基又叫住了他,道:“那个周碧和郑鸿逵还在不在西安”

  贺景忙道:“周碧已经走了,那个郑鸿逵还在。”

  李鸿基想了想,道:“那就算了,你下去吧。”李鸿基本想把周碧和郑鸿逵都请来,试探下他们对朝庭和唐军的看法,既然有人不在,那就算了,反证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两家还是死对头,有他们相互牵制,自己暂时可以放心。

  对于手下的请战,李鸿基暂时将之压了下来,只是派出赵良极对朝庭作出抗议,要求崇祯把剌杀唐王的主谋刘应选交出来给唐军处理,否则就要出兵攻打朝庭。

  李鸿基此时不是不想打,只是现在草原刚刚经历了场火拼,实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唐军正好向草原进军,若马上和朝庭开战,唐军的精力肯定要放在战争上,势必影响对草原的控制,若等蒙古人再聚起来,唐军要想再控制草原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以预见,赵良极的出使不会有任何结果,赵良极到了京城,根本没有人理他,若不是摄于唐军强大的军力,还有文官们坚持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崇祯恨不得把赵良极抓起来咔嚓了事。

  崇祯此时正在策划件他认为的大事,事实上那些进入唐军境内的大儒基本上收到了锦衣卫的警告,不管和氏璧是真是假,通通要说成是假的,没想到,结果是暂时未定,这让崇祯更是心慌,他自己认为唐军得到了和氏璧定是真的,否则那些大儒们收到警告后,不会得到这个结论,那岂不是代表天命真的在唐军哪里。

  他决定来场欺骗,欺骗他自己,也是欺骗天下的臣民,这天,崇祯正在早朝,突然有当值的军官来报:“皇上,大喜,大喜。”

  崇祯皱了下眉道:“放肆,大殿之上,何人敢喧哗。”

  那名军官语无论次,道:“皇上。门外有人敬献和氏璧。”

  此语出,大殿之上下子嗡的声作响,许多人交头接耳,和氏璧不是在唐军手里吗,难道有谁能从唐军手里夺过来,想到这里,许多大臣都兴奋不已。

  崇祯连忙道:“快传。”

  值殿军官匆匆下去,不久就带来了个老农模样的人,手里捧着个盒子,盒子古色古香,看就是年代久远之物,老农进来,就跪了下来:“小人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连忙道:“老人家快请起。”

  那老农磕了个头,道:“谢万岁。”才魏颤颤的站了起来。

  崇祯道:“你说你要向联敬献和氏璧,此物从何而来,你可打开看过。”

  老农道:“此仍圣物,小民如何敢打开”

  刘应选从旁边站了出来,道:“放肆,你这刁民,盒子都没有打开,你如何知道这是和氏璧,分明是想欺骗万岁,罪当处死,来人啊,把这个骗子拖下去。”

  老农连忙跪下道:“冤枉,小人是受了神人指点,才知这是何氏璧,要敬献给皇上。”

  崇祯连忙道:“老人家,你别害怕,你得到此物的经过可否说出来。”

  老农站了起来,说道他家有祖传的几亩农田,周围的都是薄田,唯有他家的农田每年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天旱地涝,都能打下十几石粮食,大家都说他家的田里肯定埋有宝贝,昨天他睡下后,突然梦到个金光闪闪的神人对他说道,他家的田里埋有和氏璧,如今天下大乱,是有妖物作孽,唯出和氏璧出世,才能镇住妖物,让他把和氏璧取出来,献给皇上,才能天下天平,他醒后就连夜来到梦中神人告诉他的地方,连挖三尺,终于找到了这个盒子,他不敢怠慢,今天就来献给皇上。

  太监从老农手中接过盒子,打开,只见光芒四射,里面有个方圆四寸的玺印,太监正要交给崇祯,崇祯对周廷儒道:“周爱卿,你学识渊博,你来看看,这是否是真印。”

  周廷儒接过看,这玉上该着五龙交纽,旁缺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仿佛和传说中的和氏璧模样,只是看这玉质虽然温润,但却不能说是上品,不太可能是和氏璧,偷偷朝崇祯看了眼,见皇帝紧盯着自己,他也是玲珑七巧之人,忙跪下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仍天佑吾皇,确实是传国玉玺。”

  崇祯又道:“温爱卿,吴爱卿,你们也来看看。”

  温体仁和吴宗达两人围上来,看了几眼,连忙也跪下,道:“天佑吾皇,此确仍传国玉玺。”

  三位大学士都已认为是真,那么肯定是真了,百官都跪了下来:“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哈哈大笑:“好,好,此仍天意,我大明中兴有望,赏献宝之人五百两,封献宝公,并大赫天下,庆祝大明得到传国玉玺。”

  所有大臣都跪了下来:“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散朝,有人向皇上献和氏璧的消息就不胫而走,有人欢天喜地,觉得是天佑大明,有人半信半疑,更有人压根不信,不过,大赫下之,许多犯人重获自由,倒是谢起这和氏璧来,只是有人向三位大学士求教和氏璧真假时每人却都避口不谈。

  第章兵发太原

  朝庭获得和氏璧的消息传到了唐军耳中时,唐军上下正沉浸在唐王喜得贵子中,田玉珠和邢秀娘在前后天的时间里各产下子,邢秀娘虽然不乐意,但相差天也毫无办法,只得让田玉珠之子为长子。李鸿基给他取名为李杰,邢秀娘所生之子取名为李智。

  唐军当然没有人相信朝庭的和氏璧是真的,消息传来,许多人都气愤难耐,就象正是兴高彩烈,张开大嘴正要笑时,只苍蝇不偏不倚的飞入了口中,让人恶心不已,将领们纷纷再次请战,李鸿基不愿再次冷了将士的心,命令李万成部可以伺机向太原前线的官军进攻。

  接到命令的李万成大喜过望,将宁远将军黑虎星,怀化郎将拓养坤,定远将军白广恩,游骑将军刘希元。炮兵指挥骁骑上校孙和斗,还有刚刚出使朝庭归来的赵良极等人招聚起来议事。

  曹文诏死后,崇祯怕唐军再次攻下太原,又给陈奇榆增添了不少兵马,此时太原还有五万大军,李万成手中只有四万人马,还要防守山西前线近千里的地方,直接进攻太原兵力并不充足,唐王也没让他们大战场,此时选择下合适的进攻路线就很有必要。

  李万成将卷起来的地图摊开,道:“各位,唐王命我军教训下朝庭,在我们面前有三路可以进攻,路是直攻太原,路是夺回武乡,再攻辽州府,路是从汾州出发,沿黄河北上,直下万山,娄烦,再路北上,大家看看该选那条”

  拓养坤喟口奇大,道:“将军,不如来个三路齐攻,未将愿率军直攻太原。”拓养坤从加入闯军以来,从未单独领过军,昔日的好友已有数名军职在他之上,若不能单独领军,他永远也别想追上那些人。

  李万成不由道:“胡闹,三路进攻看似汹涌,却将我们的力量分散,唐王再告戒对敌不可麻痹大意,定要用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怎可自削力量。”

  拓养坤见李万成不同意,知道自己得不到领军机会,垂头丧气的坐了下去,心中却颇为不服气,拓养坤和李万成同时投入闯军,李万成得到多次独自领兵的机会,直压在他头上不动,拓养坤对李万成颇为不服,在他看到,官军数次掺败于唐军手上,早就不堪击,他多次请战都被李万成拒绝,拓养坤以为李万成是怕他立功之后,会追上他,才故意压制自己。

  赵良极在旁道:“将军,我看还是直攻太原为好。”

  李万成道:“太原城中有数万人马,我们急切难于攻下,为什么要攻太原”

  赵良极道:“唐王要我们教训朝庭,声势肯定要闹大,但现在我军的各种物质调运都优先考虑草原,现在调到前线的物质仅够我们消耗,又不能大打,所有无论是从武乡出兵,还是从汾州出发,声势都不够大,而且从两地攻击,距离都太远,消耗的物质要大大高于中路对太原的进攻,不合算。”

  黑虎星道:“可是太原的兵马远多于其它地方,我们哪有那么充足的兵力和物质攻下太原,如果没有攻下,那不是虎头蛇尾吗”

  赵良极道:“谁说要攻下太原,大家请看,这是汾河,汾河直达太原,我们可以派路人马从水路出发,多带大炮,每日只对太原轰击,而另路大军则攻晋中,只要拿下晋中,那太谷也会落入我军手中,这里是整个山西的精华之地,不是比拿下太原更划算。”

  山西是多山地区,但也有几个平原,其中从太原到临汾是最大的平原,由于有汾河水的浇灌,这里也是山西人口最为密聚的地区,如今这片平原四分之三掌握在唐军手中,只有太谷,晋中,太原还在朝庭手里。

  李万成道:“不错,咱们整天只盯着太原,倒是忘了还有两个富庶之地未取,若能拿下这两个地方,我看只剩那孤凌凌的太原,他陈奇榆拿什么去养活数万大军。”

  众人也都兴奋起来,虽然唐王不让大打,但能拿下府县也不错,何况这两地都是膏腴之下,拿下后,此长彼消,陈奇榆的日了恐怕要更难过。

  李万成拿出了令箭:“命令。”

  众人都站了起来,李万成道:“命令怀化郎将拓养坤,炮兵指挥骁骑上校孙和斗,率万大军,多带火炮,从水路直抵太原,每日炮击太原城,不出直接攻城。”

  拓养坤正在生闷气,听到自己可以独率军,心中喜,马上和孙和斗起站了起来:“遵令。”坐下后,拓养坤心里却想,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等我到了太原城下,攻不攻城就不是你说了算。

  李万成又拿出另支令箭道:“命令宁远将军黑虎星带万人马紧守祁县,交城前线,不论多少官军来攻,都不得出战。”

  黑虎星听到自己要守城,顿时耸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道:“遵令。”这唐军进攻,官军自顾不暇,哪会来攻祁县,看来又没仗可打。

  “命令定远将军白广恩,游骑将军刘希元,随军参谋赵良极随本将共二万大军向晋中出发,务必拿下晋中。”

  三人都是喜,齐声道:“遵令。”

  李万成狠狠的拳砸在桌子上:“各将回营,三天后向晋中进发。”

  众人应道:“是。”转身向后,鱼贯而出了李万成的府衙,各去准备,整个前线顿时忙碌起来。

  同时,唐军派出大量的斥候,出城数十里,将官军的探子远远驱开,同将前线双方走私的道路全部封闭,以防官军的探子探到唐军的具体军事秘密。

  时之间,两边的走私商人都暗暗叫苦,进退两难,从朝庭派人剌杀唐王已来,已过了近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