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盗宋最新章节 > 第 211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盗宋 第 211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他们便各个都开始抡胳膊挽袖子的大干了起来,派出差役捕快乡勇等下去沿街查抄民报,收上来之后便集中焚烧,并且江南东路以及荆湖南路还查抄到两个印制民报的作坊,抓了些负责散这些民报的人员。

  这件事在朝野之间也引起了震动,老百姓不明白,为何平日里他们喜闻乐见的份民报,会招致朝廷如此严厉的查禁,但是这件事也没人敢直面违抗圣令,些以前收藏过民报的人,也赶紧偷偷的将手头的民报给付之炬,省的给自己惹来了麻烦。

  高怀远这日以巡视的借口,出了赣州城,在个小村里面停了下来,很快便被人带到了个很不起眼的小院之中,个身布衣的中年人立即将他迎入了屋中,二虎立即安排亲兵把这个小村给严密的监护了起来。

  卑职张芳参见主公!这个中年人把高怀远迎入屋中请他上座之后,便赶紧跪倒对高怀远参谒道。

  不必如此多礼,起来说话!高怀远看了眼这个张芳之后,伸手虚托下,让他起来。

  张芳赶紧站起来小心翼翼的站在了高怀远的下手位置。

  这次的事情你做的不错,让你受累了!高怀远很客气的对他称赞道。

  不敢当,此事全都是上峰安排有方,小的不过只是按计实施罢了,主公谬赞了!张芳赶紧躬身说道。

  贾奇那边你就不必替他表功了!你的功劳我自然也看到了,假如不是你这次冒险投在陈三枪麾下,博得他的信任的话,那么这次我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将陈三枪之乱举荡平,你的功劳就是你的,我不会看不到的!

  不过眼下这边的事情基本上也已经平定了下来,叛军之中不少人都认识你,而你藏在这个地方,显然不太安全,今日我除了想来见见你之外,另外就是告诉你,此地你不宜久留,我已经在泉州为你安排了条船,并且安排了人专门护送你到泉州,你坐船立即到海州。

  海州那边你直接去找刘成义,他已经为你安排好了切,以后你就在刘成义那边做事吧!

  高怀远面带微笑的对张芳说道。

  张芳闻听赶紧躬身谢恩道:“卑职多谢主公器重,卑职定会在海州好好做事的!”

  原来这个张芳,便是前段时间为陈三枪出谋划策的那个田克榜,这会儿早已更换了容貌,般人不仔细看的话,肯定认不出他便是当初深受陈三枪信任的那个田老道了,其实张芳乃是贾奇的个手下,以前主要负责江南西路以及福建路等地的情报系统,也是他最先现了陈三枪以及张魔王打算造反的事情,并且提前通知了贾奇,这次贾奇为了让高怀远尽快复起,安排了张芳以田克榜这个老道的身份,投在了陈三枪的手下,帮着陈三枪运筹,并且为陈三枪提供了不少的资金的帮助,这才令陈三枪在很短时间之内壮大起来,而且当初刘琸和姚羽中之败,也有贾奇的情报系统在其中做手脚,所以才令刘琸和姚羽中大败而归。

  也正是这个张芳,将陈三枪的所有的情报都派人送给了高怀远,并且骗陈三枪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在吉州和高怀远对决,并且还让陈三枪在江北陈兵,又令亲信临阵倒戈,放火烧掉了陈三枪在恩江南岸的粮秣,烧毁了架在恩江上的浮桥,最终导致陈三枪兵败被俘。

  高怀远这次剿灭陈三枪,其实大部分功劳都是靠着张芳暗中提供的情报,使他始终都很清楚陈三枪兵力的布置,并且采用对应措施,举击垮了陈三枪的叛军。

  而张芳也在大军将至赣州的时候,悄然离开了赣州城,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之中藏身了起来,以至于让赣州的叛军群龙无,又在内线的撺掇下大批倒戈,开城乞降,所以高怀远才会如此轻易的将陈三枪和张魔王的叛乱讨平。

  故此张芳这次为高怀远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当安定下来局面之后,高怀远自然不会忘了张芳这个功臣,所以特意到这里见上张芳面,并且安排好了他的退路,让他到京东带做事,省的他被人认出之后,被朝廷抓住坏了他的大事。

  高怀远令二虎安排了最可靠的手下将张芳送走之后,装模作样的在赣州带查访了民情之后,便回到了赣州城中。

  他刚刚回城还没坐定,便有个贾奇的手下急急忙忙的赶到了他的临时帅府之中,被高怀远招入了密室之中。

  听罢了贾奇这个手下的汇报之后,高怀远皱起了眉头,又是叹息了声:“那么以你们来看,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这个贾奇的手下躬身对高怀远答道:“启禀主公,我们贾老高怀远情报系统之中的人都称贾奇为贾老认为,时下官家对大人您已经开始防备了!这次查禁民报,只是官家做的第件事,恐怕这下去,官家和郑相等人,就会有新动作了!”

  贾老还现,近期郑相和建康的侍卫马军司之间来往甚密,而且还和陈震之间交往甚密,陈震近期多次出入皇宫,但是因为宫中许多我们的人已经被调换出宫,所以我等不能查知陈震入宫到底和官家说了些什么话!

  但是近日朝中很反常的少有人再在朝中弹劾大人,还有不少文臣上书为主公请功,贾老和纪先生已经见过面了,纪先生说这些为主公请功的人,基本上都不是主公这系的人,他们眼下上书请圣上为主公封王!贾老和纪先生都认为此事背后定有阴谋!

  高怀远听马上又拧紧了眉头,站起来背着手在密室里面转了几圈,眉头这才舒展了起来。

  看来他们这是想捧杀我呀!

  果不其然,没几天的时间,朝廷便派出了宣旨太监赶到了赣州城,宣布任命陈靴为江南西路安抚使,接替高怀远负责平剿江南西路叛军余孽,并且让随高怀远南下的殿前司两万精兵,暂时屯驻江南西路以及福建路,听由陈靴调遣平乱,请高怀远立即返京,说圣上要大封高怀远云云。

  高怀远接旨之后,心中不由得出阵冷笑之声,心道果真还是来了待他把手头的事务和赶到赣州的陈靴交接了番,并且令手下部将过来参谒过陈靴之后,高怀远直率领了三百亲兵,便踏上了返京的道路。

  途中他再次接到贾奇的急报,说朝廷已经从建康府将侍卫马军司三万兵马调回了京师,名义是高怀远率领殿前司两万兵将南下平乱,京师兵力空虚,暂时将马军司调回京师戍守京畿。

  高怀远看罢了这份急报之后,立即将其放在烛火上点燃,然后丢到了地上碾成了灰烬。

  大宋权 第746章 暗流涌动

  虽然马军司名义上和步军司殿前司都属于拱卫京畿的兵马,合称三衙,但是马军司在乾道七年1171的时候,因当年宰相虞允文的提议下,移师建康府,戍守建康,以作北伐的准备,但是后来北伐却未能成行,而马军司也就留在了建康府,这数十年来,都没有调回京师,实质上拱卫京畿的任务这些年都是殿前司和步军司两军在负责,那么眼下金国正忙着和蒙古大军打得不可开交,他们现在巴结南宋还来不及呢!根本无力南顾,来找南宋的麻烦!

  而蒙古人虽然对南宋的利州动了次突袭,但是却并未真正的宣布将南宋视作敌人,眼下即便蒙古人想要对付南宋,对于京畿之地也不会有什么威胁。

  虽然高怀远这次带走了殿前司两万兵马,但是殿前司和步军司在临安以及周边还有六七万大军,这些兵马足以完成对京畿地区的守备了,而眼下朝廷边把马军司调回京师驻防,边让他把他可以控制的殿前司的兵马留在江南西路,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呢?

  哼哼怒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难道我为你做了这么多,到头来你也要像高宗那样,像对待岳王那般对待于我吗?可惜呀可惜!恐怕我高怀远却不是岳王那样的人呀高怀远让那个贾奇的手下离开之后,自己又坐到了椅子上,轻轻的用手指敲打着椅子扶手,不由自主的吟诵起了岳飞的那脍炙人口的满江红,吟完之后高怀远忍不住站起身来,推开了驿馆的窗户,望着外面被风雨抽打的不停摇动的枝条自言自语的说道。

  高枢相这次返朝,可曾带回了殿前司的人马吗?赵昀坐在龙案之后,对跪在下面的陈震问道。

  启奏陛下,高枢相这次返朝,只带回了三百余名亲兵,其余他在殿前司带走的兵马,皆已经留在了江南西路以及福建路,继续平乱!陈震低着头赶紧对赵昀答道。

  赵昀听罢之后,脸上微微的露出了笑意,点点头道:“很好!陈震听封!”

  微臣在!陈震赶紧磕头称道。

  朕今日便提拔你为殿前司都指挥使,只要你好好干,朕自不会亏待于你!赵昀对陈震说道。

  微臣谢主隆恩,圣上对微臣的恩典,微臣即便是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请陛下放心,微臣定会按照陛下的吩咐做的!陈震脸的喜色对着赵昀连磕了数个响头之后,抬起头脸的忠贞的神色,对赵昀说道。

  嗯!你下去吧!殿前司的事情,你好好处理,不要出什么乱子了!赵昀对陈震说道。

  陈震赶紧答应了声,又次叩头这才倒退着退出了赵昀的寝殿,走出殿门之后,便看到了谢木林脸笑意的站在殿门外面:“恭喜陈都统,贺喜陈都统!这次陈都统提拔为都指挥使,真乃是实至名归呀!”

  看到陈震从殿中出来,谢木林便对陈震笑着恭贺道。

  谢大官宋代对于宦官的尊称多谢大官在圣上面前为下官美言!下官无以为谢,回头定忘不了大官的恩遇的!陈震连忙对谢木林谢道。

  这倒不必了!我等也都是为官家做事嘛!呵呵!只是我想提醒下陈大人,毕竟高枢相经营殿前司时间不短了,你接任都指挥使之后,可是要看好手下的这些人呀!可莫要坏了官家的大事!否则的话,即便是我也保不了你呀!谢木林边笑着边对陈震说道。

  请大官放心便是,陈某也在殿前司多年之人,知道该怎么做!切请大官放心便是了!陈震脸恭敬的对谢木林说道。

  看着陈震离去的背影,谢木林得意的笑着,这段时间他没少收陈震送给他的厚礼,单是陈震送给他的宝钞,就已经有数千两之多了,还不算其它的那些金银珠宝,加起来恐怕也值过万两银子了!所以在他看来,陈震和高怀远定不是路的人,故此才会提议赵昀,以陈震替代高怀远,掌控殿前司的兵权,眼下看来,切都很顺利嘛!谢木林笑了阵之后,收起了笑容,换作了脸严肃的表情,端着碗蔘汤走入了赵昀的寝殿之中。

  赵昀把叠纸重重的拍在龙案上,怒道:“高怀远也太过狼子野心了吧!这些可都是真的吗?”

  郑清之垂站在龙案前面低头答道:“启奏陛下,这些都是真的,微臣这几年来,便直安排人暗中查证高怀远的这些事情,其实早就现他居心叵测,暗中在培植自己的力量!”

  他不但豢养私兵,而且还将大量培植的人员充入军中为将,时下许多军南京有他的亲信,而京东的飞虎军上下,基本上都是他的人,虽然名义上归于朝廷管辖,其实实质上却自成军,并不受朝廷制约!

  他如此行事是为何,其实也就昭然若揭,恐怕他是对陛下怀有二心呀!陛下万不可再对他信任了,千万别忘了当年太祖的事情!

  郑清之慷慨陈词,并且抬出了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的事情来警告赵昀道。

  赵昀脸色通红,他当然知道当年宋太祖是如何黄袍加身的事情了,但是他还是不太相信,高怀远会这么早下手做准备,会想着把他废掉,自己黄袍加身当皇帝。

  可是当年朕也不过只是绍兴的支偏支罢了!他难道能预先知道朕会有今天不成?赵昀还是有些犹豫。

  陛下!微臣以为,高怀远从小便非常人,他当年不过只是个小小的县尉,定是看出了陛下未来的前途,故此才会如此处心积虑的帮助陛下登基,而且自从微臣和他交往来,便渐渐看出,此人心机颇深,处处都攻于心计,说不定他天生叛骨,从小就立志要祸乱我们大宋呢!要不然他话,他为何会如此处心积虑的做这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呢?

  陛下,这次万万不能再心慈手软了!虽然他很有些能力,但是这样的武夫,我朝从来都不缺,只要陛下善用,少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大事!郑清之急切的对赵昀说道。

  赵昀的脸上神情不断的变换着,在大殿里面来回转悠,似乎时间下不定决心,他真的不愿意相信,高怀远会早就想着要谋反作乱,少年时期他和高怀远相处的情景,如同放电影般的在他脑海之中幕幕的翻过,高怀远那副至诚的面容在他脑海中不时的闪现,还有他满怀壮志的对自己说过的那么多话,也时时浮现在他脑海之中,这些东西似乎都和郑清之拿出来的这些证明高怀远心怀叵测的证据有些对不上号,时间让他难以决断。

  陛下!微臣心知陛下宅心仁厚,但是此事关乎陛下的身家性命,不可不防呀!优柔寡断只能让陛下自受其害,还是早下决断的好呀!谢木林看着赵昀焦躁的来回在殿中踱步,也不失时机的添油加醋的烧底火道。

  这句话对赵昀的作用着实不小,他忽然想起来自己以前不过是个根本没人待见的皇室偏支,吃了这么多苦,自从入京进入沂王府之后,便天天战战兢兢的过日子,好不容易现在才坐稳了这个皇位,他绝不容许任何人再威胁到他的权利了,而高怀远这两年来,确实做了许多僭越之举,让他这个皇帝有时候确实很难堪,也很为难,假如还让高怀远这么掌握大权的话,他相信即便高怀远没想过黄袍加身,也迟早真的会成为下个韩侂胄抑或是史弥远之辈,那么他这个皇帝即便当着,又还有什么意思呢?只不过成为高怀远的个傀儡罢了。

  既然如此,那么也只能按照郑爱卿所说的办了!就封他做少保,加郡王吧!赵昀猛然回头,走回龙案后面坐在了龙椅上,对郑清之说道。

  微臣领旨

  高怀远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回到了京城之中,途中他还是接到了好坏两个消息,好消息就是在大冶县卧虎庄的秋桐,终于在半个多月之前,为他生下了个女儿,并且派人立即赶往赣州告诉他这个好消息,结果派去送信的人却没有能碰到高怀远,于是只得路狂追了下来,在路上赶上了高怀远,告知了高怀远这个消息。

  高怀远听罢之后,顿时大喜了起来,虽然秋桐没能给他生个儿子,但是他这个人本来就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即便是个女儿,他也十分满足了,刚好信差赶上他这天,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于是他立即为这个女儿起名叫润雨,让信差立即回大冶,把这个名字带回去给秋桐还有柳儿。

  这个消息让高怀远阴霾了这么长时间的心情好了许多,这路上,他不断的收到贾奇和纪先成派人送给他的各种有关朝中的情报,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了起来,对于赵昀,他这么多年来,直都拿赵昀当最好的朋友,虽然这两年他经常不再京城,以至于他和赵昀开始有些疏远了,但是他还是很珍视他和赵昀的友情的,同时他也很感激赵昀这几年来,对他的信任,可是时至今日,他知道,他和赵昀已经彻底分道扬镳了。

  而坏消息却是魏了翁近日在朝中被人攻讦,说他在福州为官的时候,办错了个案子,并且查证之后坐实了他的罪名,赵昀夺了魏了翁在京中的官职,贬黜出京,已经到广南西路的静江府做知府去了!

  高怀远听罢了这个消息之后,黯然摇头,心知赵昀现在已经开始在朝中驱逐亲近他的势力了,而这次魏了翁显然是个政治牺牲品,为的就是要减弱他在京城之中对文人的影响力罢了。

  于是高怀远安排人立即前往广南西路,通知在那里的自己人,尽可能的在那里照料魏了翁,免得魏了翁在广南西路受别的官员的气,在这点上,高怀远还是相信自己手下的力量的,起码有人想要跟魏了翁过不去的话,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的。

  接下来他该如何行事,高怀远这路上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当他得知自己有了个可爱的女儿之后,他终于不再犹豫了。

  大宋权 第747章 置之高阁

  对于高怀远这次得胜还朝,赵昀还是表现的很是高兴,亲自站在大殿门前将高怀远接入了殿中,像个皇帝能亲自在门口接人,这种情况历史上也不会有几回,在所有人眼中,似乎赵昀还是对高怀远如既往的亲近。

  赵昀甚至亲自拉着高怀远的手,走回殿中,还安排黄门给高怀远在龙案下面放了把椅子,以显示对高怀远的恩典。

  高怀远也脸客气的连连对赵昀谢恩,两个人都亲热的不得了,高怀远还把这次平定民乱的事情仔仔细细的对赵昀讲述了番,赵昀也连连抚掌赞叹不已。

  高怀远坐在大殿上和赵昀侃了半晌,赵昀这才让高怀远暂且回府休息,并且告诉高怀远,定会重重封赏于他。

  高怀远这才回到了临安的府邸之中,而这里算是他在京城的家,即便是柳儿和秋桐现在都已经回了大冶,但是常年都会有人留在这里打理府中上下,倒也不会不方便,而且这里留的人也都是高怀远的亲信之人,大多出自卧虎庄,上上下下也有几十个人。

  高怀远这次回京之后,没有立即便去拜访其他人,就连纪先成那里,他也没有去照个面。

  而这次高怀远返京和上次回来的时候,生了很大的变化,朝中的文武百官似乎都已经嗅到了什么味道,些和高怀远以前关系不错的人,这次听闻高怀远回来的消息,也都没有到高怀远府上谒拜于他,只有殿前司少部分武将和华岳还有刘大勇晚上到了他府上参谒于他。

  高怀远设宴款待这些人起吃饭,席间刘大勇喝了几杯之后,便开始放炮,埋怨这段时间以来,朝廷对高怀远不公,但是很快便被华岳和高怀远制止,刘大勇只得闭嘴,低头喝闷酒去了。

  而高怀远尽可能装作没事,在席间和众人谈笑风生,闭口不谈朝中之事,净谈些有关这次他率军平叛的事情,要么就谈些关于蒙古鞑子和金国的消息,还偶尔谈些风花雪月的风流事等等,众人看高怀远似乎不当成回事,也就都没有再提近期朝中的事情。

  直等到众人告辞散去之后,华岳和刘大勇才跟着高怀远回到了后院之中,二虎让人奉茶过来之后,很知趣的带上了房门,让他们三个人安静的说话。

  枢相大人,这段时间我真是受够了闷气了!本来我还管着殿前司的事情,可是前段时间却不知何故,居然免了我殿前司的差事,说什么让我专心兵部的事情,但是您也知道,在兵部我算是个老粗,再说了,兵部也没多少事做,好不容易管点都作院的事情吧,郑清之那边还闹着要把都作院尽数收回工部监管,幸好还是真大人说了句公道话,说都作院自从归了兵部监管之后,兵器的质量好了许多,圣上才算是没收回都作院给工部,要不然的话,我现在就真的成了个闲人了!

  对了,还有!陈震那个混账东西,现在已经接替枢相你的位置,当了殿前司都指挥使,这厮以前可是您手提拔起来的人,而他看这段时间似乎风头不对,连我们这些老朋友也都不搭理了,我上次有事去找他,居然还吃了个闭门羹,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娘的,这家伙两面三刀,这才当了几天都指挥使,便在殿前司的兵将之中大动干戈,连连找事免掉了好几个统制副统制还有领兵的诸将,换上了批跟他关系好的人,摆明了是要把以前枢相你带出来的人都给调离殿前司呀!刘大勇进房间,便屁股坐在椅子上,大起了牢马蚤。

  高怀远没接刘大勇这茬,反倒对华岳问起了有关武学的事情,但是华岳也苦笑着摇头道:“今日不同以前了!虽然武学倒是没被取缔,但是今年朝中却减免了许多武学的经费,我现在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已经把去年收的武学生大都送回了各地军中,眼下武学生不过只剩下了百十个人,恐怕这么下去,过罢年之后,武学就又不得不停办了!”

  高怀远点点头坐在了椅子上,而华岳接着便也是脸愤色的说道:“大人,这段时间我觉得朝中似乎气氛很不对头,特别是对于许多地方的大军都在做人员的调整,而且还免去了你殿前司都指挥使之职,不知道圣上到底想要做什么!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你辛苦推出的那些强兵之策,恐怕又要恢复到以前的模样了!”

  大人你为了光复中原,忙了这么长时间,如若这般,恐怕光复中原又会成为句空谈了!而且我风闻鞑子前些时候又派来了使臣,和我朝商议夹攻金国,让我朝京东驻屯军从东侧兵,攻打金国,官家和郑清之那帮人对此事很是有兴趣,而这件事不知道通知你了没有!

  哦?还有此事?我刚刚回到京师,倒是还没有听闻此事!高怀远摇头答道。

  郑清之简直就是误国!蒙古鞑子的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假如现在我们配合他们夹攻金国的话,那么金国虽然定会很快覆灭,但是旦蒙古鞑子灭了金国,定会立即掉头来对付我们,我朝还远没有做好对付蒙古鞑子的准备,如此以来,恐怕又会和百年之前样了!这么大的事情,你是枢密使,为何官家不问询你的意见呢?却要听郑清之那帮文臣的胡言乱语呢?华岳立即便站起来怒道。

  华兄稍安勿躁,可能是官家有他自己的想法吧!我等都是朝中重臣,这么议论官家显然不好!高怀远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装作平静的样子,对华岳说道。

  什么呀!眼下这事儿明摆着就是官家担心高枢相功高盖主,这是要把高枢相架空起来,我看定还是郑清之和宫中的太监使坏,离间官家和枢相大人之间的关系,才招致官家现在远不像以前那样信任枢相了!我呸!娘的!刘大勇忍不住跳起来再次大放厥词了起来。

  大勇闭嘴!这话幸好你是对我和华兄说了,假如放在别的地方你如此大放厥词的话,小心传入宫中,让你丢官罢职!高怀远立即对刘大勇呵斥道。

  丢官就丢官!我才不稀罕这个破兵部的官呢!以我的脾气,还不如让我回军中当个大头兵来的痛快呢!也省的在兵部受不完的鸟气!我呸!

  不过枢相也不必担心,我也就是敢在你面前牢马蚤罢了,出去换个地方,即便是在我家,我也不敢这么嚣张!我这是为枢相鸣不平,你这么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弄不好用不了年,就被那帮文官给打回原形了!而且这次你在江南西路率兵平叛,朝中这帮人却连连使坏,闭口不提你的功劳,到现在也没说给你什么封赏!刘大勇还是吵吵道。

  我等身为臣子,为国尽力也是应当的,我也没想过求什么封赏,毕竟现在我已经官居从品之职了,也没什么好提拔的了,再给我升官的话,恐怕就要封王了!那样的话,恐怕我马上就要回老家休息去了!呵呵!此话不必再说了!大勇你的脾气也要改改了!记住祸从口出呀!高怀远对刘大勇笑道,挥手让他坐下。

  刘大勇这才气哼哼的坐回了椅子上,而华岳又开口说道:“怀远!请恕在下不敬了,叫你声怀远!眼下看来,官家已经不相信你了,如此下去,不知道你会如何做想呢?难不成就这样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官家把你的权利都夺去不成?”

  高怀远的脸微微变色了下,但是马上又借着喝茶掩饰了过去,放下茶碗之后苦笑道:“我毕竟身为臣子,又能如何呢?官家这是怕我成为又个韩侂胄呀!”

  韩侂胄又如何?咱们大宋多你个韩侂胄,反倒会更好些!也省的那帮吃人饭不干人事的混账东西这么瞎折腾了!刘大勇听就又来了劲高怀远回京之后几天时间里,留在家中闭门不出,华岳和刘大勇这些人从第天过来参见他之后,也都不再登门了,赵昀似乎也把高怀远给忘了,几天时间也没有再召见他,连早朝也没通知高怀远去参加,仿佛高怀远返京的事情就这么搁下了般。

  而高府也门前冷落车马稀,整天也不见几个人进出高府,反倒是高府周围多了些闲杂人等,没事的时候经常偷偷的窥视高府,每每高府出来个人,也会很快有人坠在后面。

  二虎从外面回来之后,愤然把买回来的东西丢给了手下,大步来到后花园之中,看到高怀远正在这里习练飞刀,等了阵之后,等高怀远把肋下刀囊的飞刀全部甩出去之后,二虎上前边帮高怀远把扎在靶子上的飞刀拔下来,边对高怀远说道:“主公!官家怎么能如此待你?您好不容易费尽心力的替朝廷平定了叛乱,而把您召回来之后,便这么不闻不问的丢在这里,官家是何作想呢?”

  更过分的是府外不知道哪儿派来的帮混账东西,像看犯人般的看住咱们府邸,出去趟后面跟着堆的尾巴!娘的!我真受不了这气!

  大宋权 第748章 赵昀的决定

  高怀远伸手接过二虎手中的那些飞刀,用鹿皮擦拭了番之后,柄柄的插入到刀囊之中,披上了衣服之后擦了把额头的细汗,又伸手把那把雪亮的陌刀拿起来,走到了凉亭之中,拿出套精巧的磨片,轻轻的打磨着这把刀的刀锋,像这样的宝刀,可不像后世人们想的那样,随便找块磨刀石打磨下就成了,平日里保养磨刀是需要很精细的磨片点点的打磨,精心保养才能使宝刀始终保持着它的锋利和美观,所以高怀远早就练就了手非常不错的养刀的技巧,小心的保养着自己的这把爱刀。

  受不了也要受!告诉府中的人,不得去招惹那些人!随他们去好了!这些天没事就少出去,呆在府中多练练我传给他们的刀法也好!都不许给我惹是生非!在这方面,你不如若虎沉稳,再敢乱说的话,看我不把你赶回卧虎庄去!

  还有我今天我交代你的事情都办好了吗?高怀远边磨刀,边对二虎说道。

  二虎从怀中取出张纸,递到了高怀远面前答道:“都办好了!这是贾老给您回复的信,您看下吧!贾老对我吩咐,让主公不必担心,切都在掌握之中!”

  高怀远点点头道:“很好,你下去吧!给我准备点吃的东西!我有些饿了!”

  二虎立即转身出了凉亭,而高怀远打开了那张贾奇送给他的纸条看了眼之后,在手中撕成了碎片,随手丢入到了旁边的个小池子之中。

  不知不觉之间,京城的气氛好像紧张了起来,原来看管各个城门的兵卒们,也加强了对进城人员的检查,殿前司和步军司对外宣称近日听闻有伙贼人出没于京城带,这是为了加强京师的守备力量。

  普通老百姓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毕竟这样的情况京城经常生,而且他们日常的生活也并未受到什么影响,临安城中依旧是片繁华的景色,日夜笙歌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事情生般。

  而赵昀端坐在后殿的龙案之后,面前站着谢木林,谢木林对他说道:“陛下!奴才安排了不少人在高府外面监视,这些日子很少有人前去拜访高枢相,就连纪大人也没有和高枢相会过面,而高枢相自从回来之后,也未主动去和朝中文武官员联络过,只有他回来第天的时候,些他手下的老部下去探望过他!”

  至于陈殿帅那里,进行的还算是不错,他已经撤换了京城内两军的都统,换上了信得过的部下了,而且驻守在城外的殿前司的兵马,也都基本上换上了他的亲信,包括步军司那边,也基本上调换了新人!

  郑损郑大人送来了有关弹劾高枢相的奏章!请圣上过目!说着谢木林把份奏章呈到了赵昀的面前。

  赵昀打开奏章粗略的看了下,十分烦躁了站了起来嘴里面说道:“胡闹!郑清之这是要做什么?我们早先不是说好了吗?给高怀远封王,架空起来他,夺了他的兵权也就是了,为何还要炮制出来这样的东西,难道非要置他于死地吗?”

  谢木林赶紧扑通声跪在了赵昀面前,对赵昀说道:“陛下!郑大人这也是为了陛下您好呀!请陛下想想看,高枢相这些年来,直控兵,各地官军之南京有不少他的嫡系,即便是夺了他的兵权,但是也无法尽数甄别出他这么多年来安插到诸军之中的嫡系,这么来,他在军中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旦他如果对官家如此对待他不满的话,心怀不轨,只要他还活着,便能调动不少的兵马!”

  旦要是让他兴兵作乱的话,陛下请想,我朝能对付他的人确实不多,那样的话会惹得天下大乱的!

  还有郑大人他们近日还现了他个秘密,当年他亲自引兵平定霅川之乱,有人说其实当年的叛赵竑,早在他攻入湖州城的时候,便已经擒获,之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找不到赵竑的下落,那是因为他早已将赵竑隐藏了起来,故此即便是搜遍天下,也无法将赵竑找出来!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那么陛下请想下,他擒获赵竑之后,为何不送交给圣上处置呢?却要将他藏匿起来呢?仅凭此条,就足以证明他心怀叵测,早已意欲图谋不轨的想法!陛下万万不能心软呀!

  什么?可真的有此事?赵昀听便立即紧张了起来,大步走到谢木林面前对他厉声问道。

  谢木林赶紧低头拜在地上,信誓旦旦的保证道:“此事绝对不会有假,这是当年跟着高枢相参加过平定霅川之乱的个兵卒说的,假如没有这种事的话,也万不会空|岤来风!”

  而当年高枢相领兵将湖州围的如同铁桶般,据说连个苍蝇也飞不出湖州城,而叛赵竑又如何能逃出湖州城呢?更何况连赵竑的亲信手下肖凉也被高枢相擒获,想他个养尊处优的赵竑,又如何能在乱军之中逃脱升天呢?

  这!赵昀的眉头更加紧皱了起来,谢木林这番话无疑下击中了他的软肋,让他顿时有点喘不过气的感觉。

  自从赵竑在湖州叛乱,传召天下,说赵昀乃是假诏登基的假皇帝,后来被高怀远率军平定之后失踪不见,他便直放不下这块石头,想起来便觉得不安的要死,赵竑不死,对他来说便直是种威胁,而这次虽然已经查实江南西路的陈三枪并没有见过赵竑,但是还是惊出了他身的冷汗。

  谢木林这么添油加醋的番推定,不由得也让赵昀有些怀疑了起来,假如这件事不是真的话,那么又何来有人会传高怀远私自藏匿了赵竑呢?有人这么说,那么就有可能,他并不是很清楚当年高怀远率军平定湖州之乱的详情,谢木林这么说,也让他有几分相信了!

  说实在的,这段时间以来,郑清之和许多人都在劝他,干脆不做二不休,直接定高怀远个谋反的罪名,战决把高怀远给除掉以绝后患,但是赵昀却直都不肯答应,因为他虽然担心高怀远权势太大会起异心,但是他内心深处却还是有个声音在为高怀远辩解,让他下不了这个狠心。

  想想从小高怀远对他那么好,处处维护于他,不管郑清之他们如何说高怀远心机深沉,心怀叵测,他也不会相信高怀远从小便能看出他未来可能要当皇帝,他相信高怀远那时候确实拿他当作兄弟般的看待,后来他入京到沂王府充当沂王的养子,虽然史弥远可能早就打主意要他替换赵竑,但是他却不相信高怀远能那么早便看出史弥远的阴谋,他同样相信,高怀远是实心实意的在帮他的。

  后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高怀远都在尽心竭力的为朝廷做事,这点他其实内心里面也是承认的,自从高怀远抓了兵权之后,这些年来,南宋扫颓废之势,不但连战连胜,而且还收复了丢失百年之久的京东那么大的地域,这令他这个当皇帝的脸上实在有光的很。

  高怀远这几年跟救火队般,大宋哪儿有动乱生,他就到哪儿,每次都雷霆般的将各种动乱给平定下来,这次更是亲自率兵到江南西路平定了陈三枪之乱,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眼下郑清之那些文臣想尽办法要他杀掉高怀远,他所以直不肯同意,只是不得不暂时先压下了封高怀远为王这件事,而高怀远这次回来也没有找他闹事,静静的呆在家中听候差遣,这让赵昀无论如何也有些下不了手,来对付高怀远。

  可是当谢木林抛出赵竑的这件事的时候,赵昀还是被震动了!他开始有些相信,高怀远从最初他登基的时候,便开始暗中做准备了,如果他不杀赵竑,而是私自藏匿了赵竑的话,那么这件事就足够说明,高怀远居心叵测,打算以后以此为要挟,控制他这个皇帝,使他这个皇帝听从他的摆弄,旦他不听话的话,那么高怀远随时都可以拿这个赵竑说事,宣告天下说赵竑才是当年应该继位的皇帝,干掉他这个假皇帝之后,让赵竑继位,他们不管谁来坐这个皇位,都是高怀远手中的个傀儡罢了!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那么高怀远就真是其心可诛了!而且想下高怀远这些年来强势的作风,不断的扶植朝中亲他的势力,还不断的抓兵权,不断的培植听从他的势力,特别是这份民报,更是在不断的加强他在大宋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这么多事情放在起,他开始相信郑清之他们说的话了,那就是高怀远想要成为第二个韩侂胄,彻底把持朝政。

  此事当真?赵昀还是对谢木林问了句。

  奴才何敢欺骗官家您呀!此事确有其说!谢木林又次跪在地上信誓旦旦的答道。

  赵昀狠心咬牙接着问道:“那么郑大人可确有把握能抓了高怀远,又不至于惹得天下大乱吗?”

  谢木林抬头看着赵昀,立即答道:“只要官家能下决心,出其不意战决,不给他反应的机会的话,郑大人他们可确保只要祸成擒!剩下的他那些嫡系也只是盘散沙,掀不起什么大浪!确保不会天下大乱!”

  那么你去告诉郑清之他们做吧!赵昀抖袍袖,转身过去不再看谢木林的脸。

  当谢木林转身离开了寝殿之后,赵昀才转身过来,看着谢木林的背影,小声用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对不住了大哥!这个天下我必须要坐下去!这怪不得我什么,只怪你太急功近利了!否则的话,我和你起共治天下,何等快哉呀!”

  大宋权 第749章 动手

  高怀远这两天似乎还是没什么反应,整日呆在府中深居简出,似乎在等着皇上召见他,但是郑清之这些人却认为,高怀远回来之后,定是已经看出了事情对他不利,这是故意在做表面的工作,让赵昀相信,他并不是个居心叵测之人,而且从他们四处查探,也没有现高怀远的势力在进行什么活动,所以他们认定高怀远根本不可能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