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官城扇 第3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白七娘看刘星辰的嘴上都烧起泡了,用手一摸额头,吃惊地说:“发烧,烫手呢!”
黑娃急忙说:“这可怎么办啊,可不能在咱们家出问题啊,这……”
“晚他爹,你胡说什么啊?快去找李医生啊!”白七娘每逢焦急的时候就吼黑娃,黑娃从来不发脾气。
黑娃跑着去找李真吾去了,七娘和团扇把打回来的饭端来让刘星辰喝,他可能是太饿了,迷迷糊糊居然把三个人的米汤全部喝了,等李真吾到来,说刘星辰害的是重感冒,没有其他药,只能用一些退烧的药暂时缓解一下。等用了药,过了一阵子刘星辰慢慢醒过来,白团扇笑着说:“娘,叔叔醒了,叔叔的饭量真大,一个人吃了三个人的饭。”
刘星辰当时泪就下来了:“大嫂,我吃了你们的饭,你们可怎么办啊?我知道集体食堂是分饭的。”
白七娘急忙说:“兄弟,不要紧,我们本乡本土的好办。”
刘星辰不说话了,把脸扭过去流泪。李真吾向七娘招了手,他知道这个家七娘比黑娃能干。等七娘过来,李真吾悄悄对七娘说:“这个病也能够伤人的,主要是他身体比较虚弱,你们应该跟二喜说一下,人家是省委大干部,怕你们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黑娃吓得脸直发白,七娘却很镇静地说:“晚她爹,你去看一看二喜开会回来没有,顺便送一下真吾哥。”
李真吾走后,团扇才想起来饿了,可是饭已经让刘星辰喝了,七娘只好把原来到榨油的油房里偷偷捎的糠饼找出来,那是榨油之后的产物,本来是喂牛的饲料,有点甜味和苦味,没有什么营养。母女两个人分着在吃,团扇哭着说苦,七娘说:“晚晚,不要哭,你一哭叔叔就更伤心了,刚才是他吃了你的饭啊,叔叔有病呢。”
“娘,叔叔不吃我的饭会饿死吗?”
“会,人不吃饭就要饿死啊。”
“娘,那我听话,我吃枯饼,我不想死。”白团扇艰难地咽着枯饼,七娘一脸都是心酸的泪水。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官城扇 第一章(13)
黑娃很晚才回来,他饿坏了,啃着枯饼说没有见到二喜,其他干部说仍然不让刘星辰吃饭,也没有钱给他看病。
第二天,刘星辰的病越来越严重,白七娘不能见死不救,她想起来成集体食堂的时候她还留了一碗白面,准备过年的时候让团扇吃,现在也不能留了,她取出那碗仅有的面,在桌子上边扞了面条,可是没有饭锅,只好在沙锅里边给刘星辰做了饭,端来让他吃,谁知道他看见一般站着的小团扇说什么也不吃,团扇的眼睛里分明有饥饿人独有的目光,他怎么能够吃得下。正在推让之间,突然有干部闯进来,一把夺过饭碗说:“好啊黑娃,你们竟敢私藏粮食,说,你们家到底还有多少粮食?”
黑娃哆嗦着嘴说:“没有……真没有……”
刘星辰刚要生活,起了一下没有起来昏了过去。
“没有?我得让人来搜一搜吧?我不相信,有一碗就有两碗。”那个干部说罢就要端着饭走。
白七娘慌了神,她不怕干部来家里搜粮食,就怕干部搜出那些扇子,那些扇子比她的生命都重要,她还怕干部不批斗她而是批斗黑娃,黑娃胆小,一旦把扇子的事情说出来可就完了,她急中生智一把打翻了碗说:“这个面是二喜给我的,不信你去问二喜。”
“胡说,大队长会给你面?什么时候给的?他开会就没有在家。”
“是原来给的,就是他给的!”
“你们什么关系?情人?你这么大年纪了大队长能够看上你?”
“放你娘的屁,他是我……”七娘想说原来的事情觉得不妥,想说二喜是她干儿子怕对二喜不好。
“说呀,他是你什么?为什么会给你白面?”
“他是我亲戚。”七娘被逼急了只好这么说。
“什么亲戚?我怎么不知道?”
“啥事都让你知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有本事你让二喜来,让他告诉你我们是什么亲戚。”
“好,你等着,这个事情没有完,我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干部说罢走了。
白团扇看那个干部走了,见了地上的面条就爬下去吃,七娘看见女儿的样子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过了一阵子干部带着人又来了,指着白七娘骂道:“你个死老婆子,你也不撒泡尿照一照,你也配干部亲戚?我问了,你和大队长根本没有亲戚。”
“你叫二喜来!”
“二喜也是你叫的?你说让他来他就来?你是毛主席呀还是党中央?同志们搜!”
白七娘被逼急了,她拿了刚才的切面刀护在藏有扇子的房门口喝道:“谁敢搜我家我就跟他拚命!”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二喜出现了,他大喝道:“这是干什么啊?”
干部说:“大队长,你可回来了,他们家私藏粮食,不让搜查,还说是你的亲戚,又说粮食是你给的……”
“就是我给的,她是我姑姑呢,我开会前团扇病了,我给了白面养病的。怎么?你没有要白面?你孩子病的时候不是也要白面了?”
“这个……这个……”
“滚!再不滚蛋不让你当干部,也让你炼钢铁去。”李二喜铁青着脸说。
当时人们最怕炼钢铁,那个干部急忙带人走了。
白七娘见人走了腿一软跪在地上,李二喜搀起她说:“姑姑,当年你对我的好我可没有忘记。”他看了一下藏扇子的屋子笑了笑又说:“这个房子可不能让搜查。”
白七娘惊了一下,没有说话,她不知道二喜是不是知道扇子的事情,她没有说,二喜也没有问。二喜说:“听说刘部长在这里,我去看一看。”
“他病了,病得很重。”
“怎么不赶紧看病?”
“李医生来看了,没有药。”
李二喜跑到屋里一看,赶紧背起刘星辰就走……
过了三天,几个干部送刘星辰回来了,看样子病好了许多。干部刚刚把刘星辰扶到屋子里边,李二喜来了,一进屋子就说:“刘部长,真是对不起,我没有在家让你受苦了。”
刘星辰不认识李二喜,一时也不敢说什么。七娘说:“这是我们村的大队长李二喜。”
刘星辰和李二喜握了手,李二喜说:“刘部长,你身体不好,以后不用吃大锅饭了,我让他们送来粮食,就在我姑姑家吃饭。”
“李队长,那样不好吧,怕群众有意见,我也会犯错误的,还是到食堂吃吧。”
“不要紧,在这里我说了算,没有人敢说个不字。”李二喜刚说了这话,干部就把白面和饭锅送来了。干部走后,李二喜才和刘星辰说话,黑娃去烧火,七娘去扞面条,团扇在听大人说话。
李二喜说:“这次在地区开会听说你的事情,冤枉,冤枉啊!现在那么多人怎么就没有人敢说真话呢?如果不是我不那么积极,柳家湾可能就饿死人了。”
“二喜,你救了老百姓,你是好干部啊!”
“刘部长,我是一个苦孩子,讨过饭,被抓过壮丁,知道没有吃的是什么滋味,我从来就不相信放卫星。1959年咱们古邑适逢水旱交加,粮食大幅度减产,农民拼死力苦干,实际产量只有210亿斤,哪里还有卫星?但是县长是不管老天爷几只眼的,偏要把大灾年说成是大丰年。他一手举着高指标,硬是估产为450亿斤,向地区和省委邀功请赏;一手托着“右倾”帽子,威胁下级。他也是农民出身怎么就没有农民的良心呢?可是谁不怕大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来?大帽子吓得党内人人自危,全省“恐右病”流行,唉……真他妈的作孽……干部们人人都在弄虚作假,只有让老百姓遭难了。特别是现在‘共产风’又刮起来,还夹带着疯狂的“反瞒产”运动。这一回可不比1958年,基层干部完不成征购任务,就说是‘小彭德怀’,说是反对跑步实现共产主义,就得象土改时期的地主那样挨批斗;哪个地方交不够征购粮,干部就会被捆起来吊打追逼,我们这里李师村一个女干部就被掉起来批斗过,那个时候她刚刚怀孕呢……”
官城扇 第一章(14)
“唉,胡闹啊,二喜,你也要注意啊!”
“刘部长,你不知道,你可是我的挡箭牌呢,我发现县领导和地区领导都怕你。”
“干工作可不是让人怕就行了,要心里有老百姓啊!一向富庶的古邑专区,在你们那个地委书记积极贯彻反右倾精神,全区打人成风,手段千奇百怪,骇人听闻。许多县的县委扩大会议当即成为斗争大会,这个正常吗?这还是不是共产党的天下?”
“就是啊,官城县那个县委第一副书记带头斗争‘右倾’的县委书记,亲自动手毒打,众人拳打脚踢,将县委书记头发连头皮一道撕下,活活整死,然后取而代之。这个县委书记到我们李师公社主持‘反瞒产’运动,连续拷打四十多个农民,打死四人,其中就有我们村子的人。刘部长,你要过问呢,整个官城县公社一级干部中亲自主持和动手打人者占90%。李师公社的一个党委委员、团委书记,亲手拷打农民九十二人,打死四人,后来升任县委副书记。庐山会议以后到 1960年7月,整个古邑地区为追逼粮食,正式由公安机关逮捕1774人,其中36人死在狱中;拘留10720人,其中死在拘留所的667人。群众形容当时的恐怖气氛说,干部好似阎王爷,大队好似阎王殿;只见活人去,不见活人还!就连古邑的书记也私下说一时间形成了一种恐怖世界、黑暗世界。”
“唉,二喜,我现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哪里还能管了别人?”
“你不会给毛主席写信反映实际情况?”
“傻二喜啊,毛主席忙得很呢,再说你知道彭德怀的万言书是什么?”
“什么?不是说是反党的东西?”
“那就是信啊!他写信都不行我能行?”
“那总得有人管吧?如此凶狠的反瞒产,把农民的口粮、种子粮、甚至喂牲口的饲料都交了,老百姓吃什么?听说古邑地区的公共食堂普遍断炊了,最严重的村子已经八十天没有一粒粮食,浮肿病大面积蔓延,农民开始大量外逃或饿死呢。”
白团扇把头依在刘星辰腿上说:“叔叔,我害怕。”
刘星辰抚摸着白团扇的头发说:“孩子,不怕。天啊!我们共产党闹革命,人民群众求解放到底是为什么啊?”刘星辰有些痛心疾首。
“咱们柳家湾也到了危机关头,那个曾经给你看过病的李真吾现在天天给人看病,人们知道他的儿子死了,儿媳还怀着孩子,就把仅有的可以吃的东西让他给儿媳带一点,才使封惜春终于把孩子生下来了,可是生了孩子不久封惜春也饿死了,李真吾去哪里给人看病就带着小孙子,有奶的女人让他吃奶,没有奶的女人想办法给他一点吃的,因此才没有被饿死。”
这个时候白七娘把面条做好了,家里没有食盐,可是谁也没有想起来面条是淡,直到吃完面条,白团扇说面条淡,他们才想起来品滋味,这么好笑的事情谁也笑不出来,大家都哭了……
官城扇 第二章(1)
李二喜搞大跃进虽然不是那么积极,但是也必须跟上全国大的形势,一旦跟不上形势就要落后挨打。后来因为他报粮食产量不积极被批判,还被免了大队长的职务。
刘星辰觉得李二喜是个好人好干部,这样的干部都保护不了也太可惜了。通过李二喜被罢官,刘星辰把大跃进算是看透了,劳民伤财,百害而无一利。他对集体食堂也坚决反对,看到柳家湾饿死了许多人,古邑地委书记视察工作的时候仍然吆喝到:“不是没有粮食,而是粮食很多,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思想问题。”就愤然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了信。
党中央、毛主席:
我叫刘星辰,原来是省委宣传部部长,现在是下放劳动的柳家湾社员。
我是延安时期参见革命的,作为一个党员,我不想对党提出的大跃进和跑步实现共产主义过多评价,但是不得不反映一些基层群众的生死问题。
古邑的地委书记是个大跃进的积极分子,也是对古邑人民犯下罪行的一个干部,请党中央毛主席看一下他的所作所为吧:他从官城县驱车返回地委时,沿途亲眼见倒毙在公路旁的死人、拦车要粮的群众、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都视而不见,扬长而去。他回到地区还下令要公安部门“限期消灭外流”人员;指示社队干部民兵要封锁村庄路口,不准群众外出逃荒;批示机关、工厂、企业一律不准收留农村来人;要求各县委做到“街头、交通要道不能有一个流浪汉”。因此饿死近一百多万人的古邑事件,就是在这般令人发指的暴虐之下发生了,也是庐山会议反右倾的直接后果。大灾难后,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满目凄凉。饿死十万人的官城县,自然村减少63个,全县有不少死绝户,有的只剩孤儿……这是不是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做的?
我敢于肯定地说,古邑饿死人事件的发生,古邑地委书记、行政公署专员是了解事件全过程的。他曾经对部分说,古邑地区饿死那么多人,并非因为没有粮食,所属大小粮库都是满满的,但群众宁可饿死,也没有抢过一个粮库。这证明人民是多么听党话,多么遵纪守法,多么相信党啊!这个话是不是切合实际?已经发生的老百姓抢粮食事件怎么说?这样叫不叫实事求是?
农业如此,那么工业是不是就一片光明了?也不是。在大办钢铁和工业运动中,古邑地区同样是浮夸成风。且不说炼钢的质量根本不行,数量也都是假的。许多县把日产几百斤说成几千斤,古邑地区的官城县更绝,竟浮夸成日产6o00吨。为此,中央冶金部还在官城开了一次全国大炼钢铁的现场会。其实很多干部明明知道是假的,有的小土炉一天费很大劲才能炼出几十斤,好的也仅是二三百斤。但是谁也不敢说他们弄虚作假,古邑地委书记还说群众运动气可鼓而不可泄,不能看消极面太多。有良知的干部看到强迫命令、违法乱纪、随便打人,将山林松木乱砍滥伐,砸群众的锅来炼钢等做法,深感不安,认为得不偿失,并预感到要犯错误,然而谁不怕被扣右倾帽子?我们带领人民群众求解放,难道就看着人民群众吃苦受罪吗?
古邑地委书记为了自己所谓的政绩,将农民的口粮、种子粮都交了征购。秋收刚完,很多地方群众就没饭吃了,开始出现了逃荒要饭的现象,很多食堂开不了伙,群众无奈,就在家里煮红薯叶、野菜充饥。被当地干部发现后把他们的锅给砸了,群众就外出逃荒。地委书记认为这是破坏大跃进,就让各县市在各路口设岗拦堵群众,不准外逃。当时古邑地委不仅没有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认为是有人将粮食瞒藏起来了,于是决定在全区开展反瞒产运动。有良知的干部发现这种情况之后,曾经把情况反映给省委,但是省委不是正视错误,承担责任,而是千方百计地设法掩盖。不仅未对古邑地委严厉批评处理,已经由省长升任省委书记的那个人还说不要害怕,省委是支持你的。1960年7月中旬,省委还派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在古邑召开县委书记以上的地委扩大会议,统一认识,缩小问题的严重性,继续肯定“大好形势”,也就是贯彻省委捂盖子的精神。省委扩大会议上,省委领导在报告中讲到一个故事,说历史上有一个人手执宝剑,指石为金。同时又说,过去人们说巧媳妇做不出无米粥是错误的,现在巧媳妇就能做出无米粥。就是这样一些异想天开的宣传鼓动,把本来已经完全脱离实际的“大跃进”又推向了高潮,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后来,那些严重的问题毕竟是捂不住盖子了,又一次古邑会议就决定逮捕官城县委书记,并要求将其判处死刑,主要是因为他打死了前任县委书记,罪名并不是因为饿死人太多。省委是想用杀官城县委书记来表示对古邑地区发生的严重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还是为了捂盖子。那个县委书记被定死刑报中央后,毛主席说我还没有杀过一个县委书记,判死缓吧。难道错误都是县委书记的?古邑党委书记没有错误?省委书记没有错误?他们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那个县委书记被判了死缓,县委副书记当了官城县的县委书记,在他身上就发生了一桩新中国历史上最早、最有影响的“政绩注水案”。这个县委书记上任伊始,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按上级要求大炼钢铁,建起炼钢炉3627个,将锄头、铁锨等农具也扔进炼铁炉,让80多岁的老太太拉风箱,他还对上级检查的领导说:“看,我们的老太太都能炼出钢铁。”结果造成劳民伤财。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大炼钢铁的同时,官城县一哄而上建立起了农民大食堂3489个,建立了机关、学校、幼儿园、妇产院、敬老院食堂985个,说全县人民全部过上了就餐下食堂,吃饭不要钱的“好日子”。为了跃入全国卫生先进县,又命令官城县开始全县搬家,毁掉一家一户的厕所、粪坑,烧掉木制家具,男女分别集中住宿。为了大办民兵师,官城县仅用一个月时间,民兵就由4万多人增至10多万。为了“大兴水利”,全县一下子动工修建23座中小型水库。由于缺乏勘测设计、选址不当,建材紧张,大部分工程半途而废,耗资巨大。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刺激下,虚报浮夸愈演愈烈。1960年6月9日省报在报眼位置报道了“官城县李师公社二亩四分小麦,平均亩产1106斤”的消息。一颗“卫星”升空,引出百颗“卫星”齐放。6月11日,省报头版二条“小麦千斤丰产,红旗到处飘扬”的大标题下,报道了官城县其他乡平均每亩实产超千斤的消息。6月12日新华社报道了官城县卫星农业社亩产小麦3630斤,放出了史学界公认的全国第一颗大卫星后,6月20日省报又在报道官城县先锋农业社谷子生产情况时说:“估计亩产可达11625斤。”8月11日,再次刊发官城县的丰收“喜讯”:“今年种的863亩棉花,计划大面积亩产籽棉4000斤,高额丰产田保证亩产籽棉12000斤,争取15000斤”。官城县放卫星放得大、放得高,县委书记也因“政绩卓著”而被提拔为中共古邑地委委员。古邑地委号召全区学官城,并组织人们到官城参观取经。在放卫星的同时,由于强调一大二公,正常的生产秩序紊乱了,人们顾此失彼,以至于秋季虽农作物长势良好,但没壮劳力参加秋收,粮食、棉花大量的烂在地里,丰产不丰收,农民的血汗白流了。而更严重的是,虚报造成上级决策失误,夏、秋粮征购任务加大但粮食却征收不到位。于是,上级误认为是下面隐瞒不交,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隐瞒运动。更可悲的是,官城县却在此时还作假,使检查人员相信官城的“丰收”:将“粮屯”下面塞满麦草,上面放层粮食。于是,检查人员终于得出了“粮食不少,形势一片大好”的结论。既然粮食多多,就应继续大量征购,在这种形势下,官城县粮食大量外调。转眼到了冬天,食堂里没了粮食被迫停火。农民开始大量外流和饿死。人们吃完了仅存的一点粮食,就吃烂在地里的坏红薯。这一切都吃完之后,开始吃树皮,树皮剥光后就吃河里的水草,吃生麦苗、吃大雁屎。当一切能吃的东西吃完了以后,饿极了的人们开始偷外县能吃的东西。重灾区的官城县一时成了“公社社员都是贼,谁要不偷饿死谁”。有位宁死不做贼的老教师,因不愿偷,一家人活活饿死在家里。看着面黄肌瘦的父老乡亲在死亡线上挣扎,农民出身的官城县委书记开始头脑清醒了,他先后五次向上级要救济粮5000万斤,但都因官城曾经是“丰产大县”而遭到拒绝。这时,官城县开始“落后”了,在“反隐瞒”中因工作不积极,官城县被地区天天“点名批评”。1960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接着,中央、省、地委派工作组进驻官城,认为官城县农村发生的问题不是“五风”问题,而是“民主革命不彻底,坏人掌了权,导致资本主义复辟”的问题。要对全县人民进行“民主革命补课”。紧接着官城县召开了全县万人大会“拔钉子”,批斗县委书记那个“良心发现”的县委书。通过大量的揭发检举,工作组认为官城县的班子已经“烂掉了”,大批干部被关进特训班,宣布县委书记停职反省,接受审查。县委书记停职反省后,谣言四起,说他是反党分子。他想到了死,“死”现在对于他已经不可怕,但他想不通的是,他曾忠实地执行上级的政策,曾经想为老百姓办事,怎么就沦为了罪犯了呢?他向三级工作组和地委领导申诉,没人听,反而挨了训斥:“有什么好谈的?你好好反省吧!” 那个县委书记绝望了,1960年11月20日晚,握着妻子的手说:“我对不起党,更无颜面对官城几十万父老,只有一死方能了却一切”。深知丈夫脾气的妻子见其决心已定,抱住他放声大哭:“要死,咱们一块死。”
11月21日,中共官城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实行“面对面、背靠背”揭发,县委书记有意站在会议室门口同与会者一一握了手,当时同事们以为他是准备去坐牢而告别。但22日凌晨,他一家5口人排着队一步一步挪向井台,挨个跳进了井里。后来经抢救,只有县委书记的大儿子和小女儿被救活……
官城扇 第二章(2)
刘星辰的信寄到中央后如石沉大海,并不是刘星辰反映的问题不正确,而是中央主要领导并没有认识到大跃进的错误,后来虽然提出纠正,但是主要领导之间就存在许多方面的分歧。在涉及调整的若干关键问题上提出了有别于毛泽东的不同看法。毛泽东赞成调整,但其前提是必须肯定三面红旗是正确的,承认“大跃进”以来问题不少,但坚持认为总的形势是好的,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即所谓“形势大好,问题不少,前途光明”。 刘少奇则认为工作中发生了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纠正,继续下去,现在是一个指头,将来可以慢慢扩大,可以扩大到两个指头、三个指头”。这几年发生的困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灾问题,介绍了官城农民“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指出 “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是主要原因,现在不是一个指头问题,这样分析形势,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由于中央领导的意见分歧,在大跃进中犯错误的领导没有得到惩罚,那些为老百姓说话的领导也没有得到平反,古邑的地委书记升到省委当了宣传部长,刘星辰反而降到古邑当了地委书记,他非常同情李虎彪的父亲,和李虎彪的遭遇,就收养了李虎彪,他的妹妹被李二喜收养。当时李虎彪已经十九岁,在古邑上大学,因此逃过了那个灾难,再后来李虎彪因为造反有功,害养父毫不留情,在林彪事件之后当了官城县的县委书记,可惜仍然没有逃脱非正常死亡的厄运,竟然被文化大革命的余波害了……
官城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李虎彪在毛主席逝世的日子里被枪杀,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因为他混了女人,被女人的丈夫杀了,有人说是因为他和某一个人有仇,有人说是因为派性斗争,有人说像这样连养父刘星辰都不放过的人,老天爷能够放过他?
群众真是真正的英雄。柳清河杀李虎彪确实是因为派性斗争,但主要的还是顾凶杀人。
柳清河雇佣的杀手叫柳飘平,柳飘平是造反派干部柳荫功前妻生的儿子,他们都是官城县李师公社的人。柳飘平的父亲柳荫功原来是官城宣传部的部长,后来是地区宣传部的副部长,再后来就是地区的主要领导了。因为柳飘平的舅家是地主成分,当兵、参加工作统统没有他的份,他非常仇恨当时的世道和无产阶级专政,也恨他的父亲,曾经写过打倒xxx的反动标语,结果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了几年徒刑,当时柳荫功登报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柳飘平释放之后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找他父亲要工作,他父亲拿着官腔说劳动最光荣,再说已经脱离父子关系了,让他安心在农村一辈子。他再也不找父亲了,背地里直骂他的父亲是冷血动物。
柳清河和柳飘平都是柳家湾的,他知道柳飘平是一个见钱不要命的无赖,就主动找了柳飘平,用金钱买通了他。
柳清河要杀李虎彪,表面上看是因为工作调动怀恨在心,其实仍然是文化大革命的阴魂没有散尽。事情还要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古邑的古邑招待所说起。
古邑招待所是解放初期为了让苏联专家居住建造的宾馆,然而当宾馆建成时,苏联专家要撤走了,宾馆就成为古邑地区的招待所了。在古邑,这个招待所的建筑设备算是比较先进的,所以后来中央领导和省领导只要来到古邑,一般都住在这个招待所里。不过古邑招待所有秩序的工作只维系了几年,到了1967年,由于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不断升温,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古邑招待所就成了备受红卫兵冲击的焦点,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古邑地区区委书记、区革委会主任刘星辰把古邑招待所改名为红卫招疗养院的,但是人们仍然叫它招待所。
官城扇 第二章(3)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造反有理”和“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的“最高指示”引导下,在官方舆论宣传的鼓动下,一场打、砸、抢、抄、抓、关、杀的“###”降临到中国大地上,并很快从社会转向党内,再由党内的个别人操纵着危害社会。在造反派司令柳荫功和李诗雅的领导下,古邑两股最大的造反派势力掀起了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狂潮,造反之风迅即刮起,开始对古邑地区领导干部的残酷迫害。
1966年11月20日,古邑地区书记刘星辰被造反派柳荫功和李虎彪揪到古邑广场,召开万人大会批斗至深夜,李虎彪居然说他父亲是被刘星辰逼死的,还说刘星辰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假惺惺收养了,后来不让他吃饭,经常打骂他。刘星辰听了这话气得骂道:“我怎么会养你这条白眼狼?我对你甚至比对我的亲儿子刘前程都好,你怎么会这么没有良心?”
“你们看一看啊,刘星辰这个走资派现在还骂我,他当初如果真是好心为什么不把我的妹妹也收养?为什么让我妹妹虎妞到李二喜家当了养女?现在连姓什么叫什么我都不知道,害得我们兄妹不能团聚……”
刘星辰气愤过度突然觉得胸口疼痛,指着李虎彪骂道:“畜生,你……”一句话没有骂出来突发心脏病死在批斗现场,李虎彪并没有理睬刘星辰,还是李二喜在晚上帮助刘星辰的儿子刘前程把刘星辰的尸体埋了,谁知道因此受了株连,竟然被李虎彪打死了,他根本没有念起李二喜曾经收养他的妹妹,是他们家的救命恩人。李虎彪气死了刘星辰,柳荫功摇身一变当上古邑地区区委书记、区革委会主任。因为柳荫功已经当上了官员,“井冈山”战斗队的司令被柳荫功转让给主要帮手李虎彪。
12月25日,原古邑专区专员被造反派李诗雅揪出来游斗示众,后逃离会场又被抓回来关在一间办公室里,他心烦意乱,口干舌燥,端起桌上放的一杯水一饮而尽,在放下杯子的同时人也倒下了,李诗雅和柳清河见死不救,29日凌晨那个专员停止了呼吸。李诗雅说他是畏罪自杀,其实是突发脑溢血死亡。造反派李诗雅趁机当上了地区委副书记、区革委会副主任,战斗队的司令则被李诗雅转让给主要帮手柳清河。
柳荫功和李诗雅都是古邑地区官城县李师公社人,一个是李师村的,一个是柳家湾的,虽然是老乡,但是因为造反的缘故却水火不融。
文化大革命到了大批斗阶段,古邑地区就形成了两大派“井冈山”战斗队和“硬骨头”战斗队,这个时候因为权力分配不均,李虎彪又成为李诗雅的部下,柳清河成了柳荫功的部下。“井冈山”战斗队是地区党委机关干部柳荫功创立的,“硬骨头”战斗队是地区专署机关干部李诗雅创立的,于是以保护地区革委会主任柳荫功的“井冈山”战斗队和保护地区专署李诗雅的“硬骨头”战斗队相互攻击,甚至多次出现打死人的现象。
古邑革委会主任柳荫功认为古邑招待所过分强调特殊性,压制民主,运动搞得冷冷清清不够热闹。于是就鼓动招待所也要搞“四大”,也要造反,而革委会副主任李诗雅则认为如果招待所再搞造反,那么古邑真的没有一个地方安静了。意见不一致,革委会机关也形成了观点不同的两派组织,于是以保护专区革委会主任的“井冈山”战斗队和保护革委会副主任的“硬骨头”战斗队多次产生矛盾,慢慢的造反派组织也渗透到招待所,招待所里也产生了两两个造反派,“井冈山”战斗队接收了招待所党委对文化革命的领导权,先揪斗招待所的领导干部,再揪斗一般职工,并且想把招待所改名为造反司令部。当时一位受到中央保护的上将就住在古邑招待所,“井冈山”战斗队是要抓将军的,“硬骨头”战斗队是保护将军的。将军原来在北京居住,在北京受到红卫兵的冲击时,中央领导通过省委一个领导把他安排在古邑招待所。由于将军需要保护,李诗雅也就得到省委一个领导的支持了,于是他指使“硬骨头”把“井冈山”赶出招待所,柳荫功十分恼火,指使“井冈山”战斗队频频围攻招待所……
后来“井冈山”战斗队非常神秘地撤退了,据说是一位省委领导承诺让柳荫功成为省革委会成员,并且承认战斗队冲击古邑招待所是“革命行动”,是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
1971年9月13日,发生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的一次空难,震惊了中国政坛。林彪死了,文化大革命也明显降温,不久,柳荫功和李诗雅都受到降级处理,柳清河和李虎彪被下放到官城县工作,才开始他们都是科级干部,后来因为李诗雅和李虎彪当年保护过将军,李诗雅当了古邑地区的专员,李虎彪就当了官城县的县委书记,柳荫功因为上边风向变化的原因只当一个副专员。为此柳清河心里边大不服气,他认为柳荫功的不得势是因为李诗雅,他的不得志就是因为李虎彪,才在毛泽东死后的第三天顾凶杀人,发生了枪杀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李虎彪的血案……
官城扇 第二章(4)
文化大革命闹的最凶的时候,柳荫功的侄子柳絮远在官城县也建立了造反派组织,白团扇的初恋情人李风清被以柳絮远为首的红卫兵造反派拉出去接二连三地批斗,理由是他当初娶了汉奸县长的女儿封惜俏当老婆,还生了个儿子叫李得叶。另一个原因是柳絮远听他母亲说当初李风清的老婆封惜俏勾引过他的父亲柳荫厚。
要说李风清也够不幸了,他参加工作不久就认识了封惜俏,李风清当时是县政府的秘书,封惜俏是银行的会计。封惜俏不但人长得漂亮,算盘也打得好,是那时县城的四大美女之一。李风清当初爱的是白团扇,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爱白团扇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娶上封惜俏。后来他最自豪就是能够把封惜俏争到手,因为那时追求封惜俏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柳荫厚。再后来也就是因为柳荫厚的插足,才使李风清和封惜俏离婚了。
十年###之前,在官城这个地方有一种奇怪现象,在外边工作的干部大部分都换了老婆,大老婆不愿意活受罪的改嫁了,也有不愿意改嫁的就两个女人共用一个男人,大老婆在农村务农,离婚不离家,带着孩子过,很少见到男人,城里的老婆吃商品粮参加工作陪伴在身边男人身边。
离婚不离家,就是男人跟女人离了婚,女人还在男方家里住,不改嫁,也不回娘家住,还算男方家庭的一员,乡亲们仍然认为她是某某人的妻子,并不认为她是寡妇。其实她离婚不离家,跟死了男人没有什么区别,平时见不到男人,连名义夫妻也不是,却又理直气壮、自欺欺人地说自己有男人。比如李师村的封惜俏是李风清的前妻,其实她和李风清离婚之后嫁过一个男人,但是没有过多久那个男人死了,她仍然住在李风清的家里,因为她和李风清生了儿子叫李得叶,所以人们仍然认为她就是李风清名正言顺的妻子。
柳荫功的前妻人们都叫她柳李氏,因为她娘家是地主,和柳荫功生了一个孩子之后柳荫功才参加革命,柳李氏在家带着儿子柳飘平艰难地度日,盼望着有一天自己的男人能够回来。后来渐渐听说柳荫功早就偷偷参加了地下党,为了不连累家人,才离家出走没有了消息。柳李氏心里害怕,怕柳荫功在外边会有什么意外,经常在夜里烧香磕头,还偷偷地哭泣。后来解放了,柳李氏想着自己的男人也该回家了,她盼呀盼等呀等。可是,男人没有回来,他是革命的功臣,在古邑城里有了工作当了干部。女人盼着能跟男人一起进城,去见见世面,享几天福。后来柳荫功终于回来了,柳李氏非常高兴,多少年没有夫妻团圆了,儿子柳飘平都长高了,还不知道自己的爸爸长什么样,见了他还不认识呢。可是,柳李氏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了,柳荫功是回来跟她离婚的,那时的农村还很落后,女人也没有什么见识,离婚就离婚吧,反正我离婚不离家。柳荫功又走了,柳李氏就带着儿子柳飘平过,住在他们结婚时的小院里,和自己的儿子相依为命。柳李氏还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还是殷勤地侍奉公公婆婆。柳荫功的侄子柳絮远仍然叫她大娘。柳荫功在古邑城里又结婚了,妻子是知识分子,他们又有了孩子。柳李氏后来又莫名其妙地生了一个儿子,叫柳飘扬,有人说是柳荫功的孩子,有人则说是一个工作员的野种,不过柳荫功没有计较这些,后来还是给柳飘扬安排了工作,可能念在柳李氏没有改嫁的份上。
柳荫功对柳李氏和儿子柳飘平很内疚,想把大儿子接到城里,想让他好好读书。可是城里的女人不答应,柳荫功又觉得柳李氏的娘家是地主成分怕影响自己的前程,干脆不再管了,因此在柳飘平的心里从小就扎下了仇恨的根,后来因为写反动标语被判刑。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柳飘平因为对父亲不满,父亲给他捎回来了一个毛主席纪念章,他非常恼怒地说:“不给钱,给一个这有屌用!”随手把它扔在粪坑里边了,结果村子里边一个比较积极的女青年柳叶眉告发了他,说是什么时候还见他写过打倒xxx的反动标语,他当天就被抓到公社,第二天就剃光了头发,成为现行反革命,胸前还挂着“现行反革命分子”大牌子,被三个全副武装者揪头压臂站在一辆破汽车上到处游斗,后来就被判刑了……刑满释放之后又发生了被柳清河利用杀死李虎彪的事情。柳飘平被枪毙了,柳李氏也没有了生的希望,不久就害病死了,只留下一个柳飘扬,不管别人怎么说,柳飘扬仍然说自己的父亲就是柳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