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一本神经 第3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胤剑抗咛炀徒山@创┥成匦舶儆嘞拢嵝阉恍硇孤┗堋?闪纳成驮谡庋瞬蝗斯聿还砉撕眉赴倌辏排龅教粕黄鹑ト【詈笾沼诨竦昧宋魈斓穆炭a谕蚜送跄赣胗竦鄣哪д啤
一千多年来,因为担心王母玉帝的打击报复,沙僧始终没有向别人提起此事,而天庭的新闻媒体更是一字不提。所以在《西游记》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晦气色脸的苦力形象,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是如朝花般灿烂的天庭里最后一个处男。“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幸好千年之后神经考古学派的诞生,沙僧的这段情史才终于真相大白,不知沙僧对此是否能感到一丝欣慰呢?
沙僧自述修仙经历时曾说:“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当我将这篇文章发在天涯的时候,沙僧你在看吗?
txt小说上传分享
沙僧秘史 网友发言:(1)
金公羽:
我也附和一篇关于老沙的早年文章如何?见:
这老沙在《西游》中名沙悟净,昵称沙和尚,尊称沙僧。本姓查,西域乌斯藏国(疑为今新疆乌孜别克地区)人士,早年出家学道,功成飞升,任灵霄宝殿御林军将领,名号是“卷帘大将军”,所使兵器是一杆禅杖,名曰“趁心降妖杖”。在王母诞辰之宴会上,因好奇心重,加之有酒,失手将如来送给王母的寿礼——“佛光七彩玻璃夜光杯”当场打碎。王母不悦,天帝震怒,判罚革去仙职,下凡重修。这还未了,另加每周生受一百零八下“飞剑穿胸”之刑,十分惨苦,直至观音菩萨寻找取经人,才有望得脱。老沙本就不够精明,又因长时间惨遭“飞剑穿胸”之刑,伤心过重,故而心眼更笨,以致取经路上,出力多而用心少。
当时跌落凡尘处名曰流沙河,故观音菩萨剃度老沙时,指河为姓,叫做“沙悟净”。名作悟净者,表为与悟空悟能等同宗派,实为谐音,曰:苦难本“无尽”,只要皈依佛门,则福法“无尽”矣。有人问,唐僧西行取经的第三名协助人,观音为何找笨人老沙,而不找能人如二郎神者呢?据《三界密本(即西游)》暗示,唐僧一家遇匪,父亲被杀,身怀六甲的母亲被掳入山寨,迫为“压寨”。唐僧出娘胎才半天,只得用一木盆装着,抛入江中,由其自寻生路。唐僧命不该绝,巧得一寺院长老捞救,收入寺中抚养,取名“江流儿”,自幼出家。所以,天意使然,观音寻找取经人时,由于“江流儿”的“流”字,故而路经“流”沙河,而老沙因而得机会脱难。有此际遇,故老沙一路随行取经,为唐僧挑担拉马,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话又说回来,老沙原来的名号由来,可是有一定的来历。老沙初时得道飞升,天帝看他生得一脸忠厚,沉默寡言,最合当随身待卫,以免宫内秘密外泄。所以特由一般初入道的小仙中,超拔他担任内卫大将军,实为专守大殿与内宫之间的侍卫门官,所以有“卷帘”之名号。
我们中国的帘字,另还有三种写法:簾,薕,巾+廉,分别指竹草布三种材质的帘,天宫之帘当为“珍珠,玛瑙”作材料,当另有特别的意义。帘通代作内外分隔之界限,以遮蔽眼目,提高隐私度也。在民间,大家闺秀之房,必设珠帘;小民之女室,再穷也需挂个竹草之帘;当然,粗汉大男之居,则大可门户洞天,一如日常之赤膊开怀。在官方,主要是指职位之亲疏机要,源起科举制度。旧时乡试、会试的考官,统称帘官。帘官又分内帘和外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帘官之“帘”,正取于门之帘。原来,贡院内有至公堂,堂后有门,主考、房官、内提调、内监试、内收掌等官员,在堂内保管、批阅试卷,并居住其间。考试前三日,这些官员由至公堂后小门进入,监临随即封此门,并以帘相隔。这帘成为一种界线。帘内的考官称为内帘官;帘外的考官,包括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弥封、受卷、誊卷、对读等官员,称为外帘官。门闭帘隔,内帘、外帘,被分别限定了活动空间,各司其职,帘内帘外不得随意往来,内外公事要隔着门槛交洽。这些是说科举考试的官制,而一般的官制则帘字改称作幕,心腹者称幕僚,虽下官也可亲厚;其他称同僚或大僚,虽同年亦要避讳。天帝亲封老沙任职“卷帘”,守内外之要冲,足见其倚重和信任之高。然一时失手之过,处分却又奇重,真乃伴君如伴虎也。
老沙在《西游》中,十足一只大笨鸟,沉默寡言到令人几乎疑心他的城府极深,有如“大奸似忠”之嫌。人的七情六欲本来多寡一样,因一时之控此纵彼,所以有敏呐智愚之分。上世敏则后世呐,前生愚而下生智,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老沙学道聪颖,所以得道;成仙后克意寡言,以致跳级升职;又因为克意,所以酒中便特别放纵,致令失手,终于获罪。接着,老沙又老老实实地助唐僧西行成功,终于得成“八宝金身罗汉菩萨”正果。所以,我国神话多是以劝人向善为主,恐吓禁恶为辅。我想,当今为人,情不可无,亦不应多;欲不应禁,亦不能纵。
沙僧秘史 网友发言:(2)
另外,老沙的两位师兄是猴猪变化之身,一个猴腮雷公嘴,一个猪脸大耳朵,那自不容说了。而老沙本为人类之身,其容貌奇特,书说是“晦气色”脸,似属非洲黑人或中东阿拉伯人,何也。我以为老沙本为“乌斯藏国”人士,升仙再下凡,流落在东土地界之流沙河为妖所致,或者说是西部少数民族人物使然。数千年后,北宋年间,中华大地贪官横行,民不聊生,老沙以“八宝金身罗汉”之身下凡,化作一“粗黑胖大”,持一杆重八十四斤的禅杖,号为“天孤星花(此处请特别留心,花与沙字同音,是为施耐庵之伏笔)和尚”,姓鲁名达,教名智深的好汉,狠狠地助了梁山宋江一把。老鲁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与任职“卷帘”和取经人时之所作所为,大相径庭。甫亮相,则“三拳打死镇关西”;在五台山,喝酒吃狗肉,醉打山门;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压服众混混;在野猪林,百步飞杖,义救护豹子头林冲;后来又与武松等义聚二龙山,三山聚义时与水泊梁山众好汉合并,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雷公是个纸老虎
毛主席教导我们,反动派会压迫一切他们能压迫的人民。千百年来,神仙骑在凡人的头上作威作福、骗吃骗喝,尤其是有个叫雷公的,号称替天行道,惩恶扬善,喜欢出其不意将人放翻,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投下了严重的阴影。毛主席又教导我们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千百年来,人们和雷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最后人们终于认识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雷公也不例外。
近视眼的雷公(1)
毛主席说,我们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要藐视敌人,最直接的就是嘲笑敌人的糗事,而雷公在这方面就像维吾尔族姑娘,满头都是小辫子。别的先不提,单就他眼神不好这件事来说,糗事就能整出一箩筐。
在此要先声明一下,大家不知道,雷公的第一职业其实是个艺术家。他乃天庭的第一鼓手,充满激情的演奏就是我们听到的炸雷。根据流传下来的画像,雷公有时把雷鼓栓在腰上,这时候他敲的是安塞腰鼓;有时又把雷鼓在身前摆上一圈,这时候敲的当属西洋架子鼓。真可谓中西贯通,一代名家。然而长久以来,雷公的杀手名气太大,使得他的艺术家身份不为人们所知。正所谓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雷公的第二职业是杀手,这时的他以雷锤击杀作恶的凡人,算是天庭特警队的狙击手。你想,从天下往下看,人小得像蚂蚁一样,要准确击中目标确实需要两把刷子。但是事实上,雷公同志这方面的专业素质差的很远。《韩诗外诗》记载:东海之上有位勇士杀了水里的蛟龙,受到雷公追杀,过了十天十夜才打着一下,把勇士一只眼睛给打瞎了。以此来看,雷公的准头也太寒碜了点。现在人们经常能在新闻里看到,特等射手一枪过去,子弹擦着人质脸皮过去正中绑匪眉心,而雷公一个神仙,居然要十天才能打中一个移动靶,那眼神该有多差?茅十七玩过一个射击游戏叫quake,中文翻译成《雷神之锤》,要是雷公来玩的话,以他的准头恐怕只能是雷神被捶。不过还好,雷公同志很有职业素养,业余时间不断充实提高,自学医疗知识,出门都带着急救包,防止误伤人命:
《太平广记》引《稽神录》说,在江西有个地方,一天忽然雷电大作,大家正在琢磨,雷公是不是要雷劈恶人了呢?忽听一声霹雳,一位老太太的胳膊被炸雷击中。众乡亲不由一惊: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位老太太外表慈眉善目,谁能想得到她就是打入人民内部的阶级敌人!众人正在议论纷纷,却听到空中有说话声:“我靠,打错了。”接着扔下来一个药瓶喊道:“快用此药敷伤,立即痊愈。”人们一听,原来是神仙误伤,连忙照办。仙药果然管用,老太太的伤马上就好了。大家不由觉得这位雷公还真负责任,要不要把他评为感动本村的十大神仙,敬神时多烧几注香呢?就在这时,又一声巨响,真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不远处又有一名村人被雷公放翻在地。大家连忙跑上去,要看看谁是真正的恶人,空中忽然又喊了起来:“我靠,又打错了!”可是药已经给老太太用了,怎么办?幸好雷公野外救护知识丰富,又告诉大家:“快拿蚯蚓来捣烂了,盖在肚脐上。”大家照样敷上去,那位村民果然又活了过来。众乡亲不由提心吊胆,面面相觎,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幸运儿。然而雷再也没有响,估计雷公觉得太丢脸,早已掩面跑开了。
在现代人看来,近视眼的问题很容易解决,然而古代没有眼镜戴,这问题就大了。更要命的是,雷公同志是个艺术家,总喜欢搞搞情调,营造营造气氛。只要他出去杀人,总是把布景搞得天昏地暗,乌云密布。吴宇森的枪战场面总喜欢放在教堂里面,每次还要放飞一群白鸽,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暴力美学,一般人不懂。不过这样做副作用挺大,就是野外能见度很低,加上雷公眼神不好,一不小心就会撞到树上。
《太平广记》里有个故事,说唐朝狄仁杰当官时,辖区有棵大槐树被雷所击,裂开好几丈长的口子,雷公被夹在中间,杀猪般的吼叫。中国人喜欢看热闹,就算狄仁杰也不例外,一听此事,带着宾客随从什么的一大帮人跑来围观。他问雷公怎么回事,雷公回答说:“树里有个孽龙,上级让我把它赶走,但是我没看清落点,不小心被树夹住了。如果你能把我救出来,我一定会重重报答。” 狄仁杰就找了木匠把树锯开,雷公才得以逃脱。据说后来狄仁杰的发迹就与此有关。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近视眼的雷公(2)
《神仙感遇传》里有一个相似故事,说的是唐朝信州有个闲坐台的时光越来越少,必须时刻准备着被凡间高人召唤,一有做法,便必须带齐装备,火速出台,俨然一名神界的三陪人士。
时至二十一世纪,科学日兴,已很少见人以能呼风唤雨自夸,雷公也渐渐回归了以往的坐台生涯。然草莽之间,仍有修习雷法的世外高人,茅十七就曾于某高人聚集的bbs上见到他们使用雷法的神威:
华山大火逼出绝世高人,雷法显威
起因:
x月xx日中午x时xx分左右,华阴市华山景区西山门内不远处西侧岭背后突起大火,当时风向偏东,大火很快将北山头烧毁,冲向峰顶的余火星星点点地散落到西侧岭的灌木丛中,致使火势继续蔓延。由于起火地高达海拔1300多米,无法用水灭火。宗教界人士决定出手:
下午4时火势蔓延,高人决定出手。部分隐修于华山的前辈和一些云游道长,开始行仪式。
16:40在西安的部分宗教界人士也加入此行列。
16:45西安宗教界人士一行6人驱车急往秦庄襄王(秦始皇之父)墓。
千年古墓之巅,兄弟演法;精神动天地,风筝断线传灵。千年古墓之巅,兄弟演法;一掌震天,二掌震地,天人一气合,泪汗流成河。
与此同时,在该地区放飞的风筝同时断线向华山方向飞去结果(以下内容引自当地报纸对这一事件的报道):
下午5时许,西侧岭五六处明火忽大忽小,浓烟翻飞,山中风向也飘忽不定,火势仍有扩散之势。军分区司令员在电话中指示:速调一个营(300人)的官兵赶赴火场支援。
暴雨突降火灭雨停
下午5时15分,增援部队还未赶到,突然一声惊雷响彻山谷,大约一刻钟后,雷声大作,豆大的零星雨点砸了下来。下午5时50分,雨量开始加大,如瓢泼一般,山下顿时掌声雷动,人们在雨中欢呼雀跃。10分钟后,山中除了余烟飘摇外,已看不见明火。傍晚6时10分,余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此时阵雨也渐渐停了下来。
五雷正法动天地,雷公出台显神通(2)
这几位高人天人合一,呼风唤雨,不由令茅十七心向往之,意欲授予其神经考古学荣誉教授职位,并学习雷法奥义,变身超人,读者诸君亦有意否?
雷公是个纸老虎 附注
1中国神话中对于雷公历来有多种说法,基本上时间越往后,雷公数量就越多,有五名、二十四名、三十六名等不同说法。
2有的传说中雷公的属下也曾冒雷公之名行事。如《子不语》中《雷部三爷》一文:
杭州施姓者,家居忠清里,六月雷雨后,小便树下。甫解裤,见有鸡爪尖面者蹲焉,大怖而返。夜即暴病,狂呼:“触犯雷神。”家人环跪求赦。病者曰:“治酒饮我,杀羊食我,我贷其命。”如其言,三日而愈。适有天师法官过杭,施姓与有旧,以其事告之。法官笑曰:“此雷部奴中奴也,小名阿三,惯倚势诈人酒食。如果雷神,其技量宁止此耶?”今长随中有称“三爷”、“四爷”者是矣。
生蛋快乐!(1)
每年的圣诞节了,不知有多少小资情结的女同胞要整点浪漫花样出来,又不知有多少囊中羞涩的男同胞要感受割肉的痛楚,又有那不知多少的道学先生要大发中国人怎么过洋节的感慨。以前曾有人提倡中国情人节,这个倒可以拉织女出台,但是轮到圣诞就不好办了,因为中国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所以才有好事者要拉出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诞辰来做中国圣诞,不过毛主席他老人家是无神论者,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了。
如来佛祖倒是有个四月八日佛诞节,据说他一生下来就迈着小腿噔噔噔连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比起耶稣生在马槽里可风光多了,极具偶像潜力。而且选佛诞的话,佛诞老人马上可以敲定:弥勒佛呀,以他充满亲和力的形象肯定能胜任。不过这样的话有个大困难,就是如来佛是印度神,选他的话,每天睁大眼睛寻找辱华广告的“热血”青年们肯定又不答应了,中国人怎么能向洋人下拜?所以还是不行。
还是往中国神话中去找吧。若说第一位大神,肯定非盘古他老人家莫属,想当年世界还是一个大蛋,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盘古手持利斧劈开天地,从此才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盘古之功莫大焉。后来盘古被道教奉为原始天尊,与太元圣母结为夫妻,生育了很多儿女,什么东王公、西王母、天皇地皇人皇、神农伏羲祝融都是他们的儿孙,堪称众神之父,其生日堪当圣诞大任。
选盘古生日做为圣诞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就是解决历史上困扰了无数人的难题: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根据他的出生,我们可以宣布了:先有蛋!
不过要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盘古是从蛋里生出来的,当属卵生动物,但看他的形象又是哺乳动物,那么应该是卵生的哺乳动物。说到卵生的哺乳动物,想必很多人马上会反应出来:鸭嘴兽!对,鸭嘴兽正是现今尚存的极少数卵生哺乳动物之一。盘古是不是鸭嘴兽呢?我们先来用神经考古法求证一下:
据说原始天尊和太元圣母的夫妻生活有着固定规律,每经一劫才欢爱一次(据道教的计算方式之一,一劫为四十一亿万年),有人认为他们是性冷淡,我倒不这么认为,这应当是卵生哺乳动物有固定发情期的表现。另据澳大利亚科研人员2004年的最新科研成果,鸭嘴兽是惟一有十种不同性染色体的哺乳动物,其中有一种同鸟类相似,而另一种同人类相似。科学界一直认为,3亿年前当哺乳动物和鸟类在进化道路上分道扬镳时,决定它们性别的染色体就独自进化了,但是鸭嘴兽的基因里却涵盖了人兽鸟三个种类,堪称奇事。而这也就解释了原始天尊和太元圣母儿女的不同长相:西王母是“如人,豹尾,虎齿”,东王公“人形鸟面而虎尾”,天皇地皇十二头,人皇九头,神农牛首而人身,伏羲龙身而人面,祝融兽身再加人脸。同一对夫妻却生出这么多形象各异的儿女,看来肯定是那些复杂的染色体所决定的。纵观中国神的历史,越往远古走,神仙们长得越奇形怪状,越往近代走,神仙们就越以人的形象出现,看来神仙也和人类一样,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一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搭上车,一直以祖先的鸭嘴兽形象生存到了如今,正好比今天的猴子之与人类。
博大精深的汉语从远古时期到现在都是一脉相承,保留了很多历史的秘密,当我们说着“坏蛋”、“滚蛋”、“完蛋”时,有谁能想到这里其实隐藏着神仙和人类的起源奥秘呢?正所谓“整天扯蛋不识蛋,只缘身在此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圣诞节不妨叫成谐音的生蛋节,以此来纪念远古的神仙。建议人们在这一天见面时互相祝福:“生蛋快乐!”
不过这样的话又有麻烦了,我们膜拜的神明竟然是一只鸭嘴兽,而且是澳洲出产的动物,这恐怕会伤害很多人的感情,我们怎么能向一只鸭嘴兽下拜?在满身敏感神经的“爱国”青年眼里,弄不好这又是一起“辱华”事件了。
生蛋快乐!(2)
中国的事情真难办!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同性恋的神仙们(1)
下午没事在bbs上闲逛,正发挥中国人的劣根性看人吵架,忽横飞的口水之中见一块板砖飞出:“像同性恋,接吻这些习惯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中国古代没有。”这位老兄可真有勇气,不看古书还敢和别人讨论历史问题。不过也可以谅解,同性恋这个问题在中国一直都属于社会潜流,一般中小学教育对这个问题也是马赛克化处理。想当年茅十七看《中学生xx报》,里面讲到著名的分桃典故,居然说弥子瑕为卫灵公宠爱的“美人”。后来上大学时,泡图书馆看到古代同性恋问题如此严重,不禁大吃一惊,再看到卫灵公和弥子瑕的真实版本时,更是心头火起,暗骂当年报纸的欺骗。
前不久又看到一则轶闻,古代宫廷中有个名词叫“对食”,原意指宫女因为久旷无雨而产生的同性恋现象,后来太监们也给卷了进来。据说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期,上头有规定:状元们都要受宫刑。对这一做法,有人说是为了提高后宫的平均学历,促进太监知识分子化;还有人说是为了增加南汉军队战力,要组织高智商人才集体修炼《葵花宝典》。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这些状元后来大多成为宫女的对食伴侣,所以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上网搜索一下,南汉有案可查的状元只有两个,物以稀为贵,难怪得手的宫女们要显摆显摆。不过没多久,袁枚的《随园诗话》纠正了我的错误认识,原来古代的所谓状元,不一定都是殿试第一名。比如唐朝郑谷参加进士资格考试,得了第八名,也被别人唤为状元,有诗作证:“春来无处不闲行,楚闰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而据专家考证,殿试第一名为状元,乃是元朝才开始的规矩,元朝之前进士也是可以叫做状元的。这么说来,南汉很可能是连进士一块阉。要是按有些人的说法,古代进士相当于现代的本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