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一本神经 第2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嬉淮巍d闼嫡馔跄改锬镆舱媸牵蹦旰投豕ゲ幌嗉怨涣肆降胤志拥目嗤罚堑靡约旱亩镆彩苷庠庾铮伪啬兀
王母娘娘情爱史(3)
更年期妇女真可怕。
王母娘娘情爱史 附注
1关于西王母的形象历来众说纷纭,先秦古籍中有西王母是国名、地名或君主名称等不同说法,也有学者认为,《山海经》中的西王母与《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中的西王母并非一人。
2在古代神话中,昆仑山又名昆仑丘,昆仑墟,并非今日新疆一带的昆仑山,而是神话中超世间的仙山胜境。
3一些现代学者认为西王母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距今3000至5000多年前,存在过一个牧业国度——西王母国,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相夹的广阔地带,青海湖环湖草原、柴达木盆地是其最为富庶的中心区域。西王母古国当时的“国都”在今青海天峻县一带。天峻县西南山中有一口深十几米的山洞,有学者考证此乃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国女首领的居所,已命名为西王母石室。石室内现存有的岩画和过往僧道题写的经文、绘画。石室对面曾建有西王母寺,已经坍塌为平地,遗址中曾发掘出若干汉代文物,论者据此认为,此石室在汉代就与西王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4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西王母的生活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一带。《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古迹考记:“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脉自昆仑来,上有王母宫,下临泾水,一名宫山。周穆王、汉武帝尝至此。”论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回中山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山。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回中宫是秦汉帝王的行宫,位置就在今泾川县回中山,秦汉封建统治者对此地十分关注,多次来此巡游。由此看来,西王母与周穆王、汉武帝约会的故事很可能是由此而来的。据考证,唐代后期,泾川回中山已经有了专门祭祀西王母的殿堂,也有了“王母宫”这个名称。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游泾川时曾在诗中写道:“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华人小说吧 m.hrsxb
嫦娥是风流寡妇吗?(1)
如果说王母娘娘是天上的第一夫人,那么嫦娥无疑算得上第一寡妇。她的丈夫后羿在尧时代死于徒弟逢蒙手下,算来已经守寡好几千年,天下寡妇无出其右。中国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西洋也有“风流寡妇”的掌故。但是纵观历史,嫦娥除了有一次被天蓬元帅骚扰过外,一直没闹出什么绯闻。按说猪八戒那次只是酒后失德,没有什么太出格的举动。天庭当时好像也没搞严打,应该是罚罚款或者拘留两天就完了,但出人意料的是,玉帝从严从快的处理了此事,将八戒痛打两千大锤,贬下凡间,托生为猪,很明显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来处理。这事就有点值得研究了。
后羿之死与王母之恨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嫦娥和玉帝家的关系要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据前文《第一夫人情爱史》考证,那时王母还没有和玉帝结婚,正与东王公两地分居,整天在昆仑山独守空房,等待帅哥上门。这也正应了那句“寡妇门前是非多”,上昆仑山去的男人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些故事,比如嫦娥的丈夫后羿求仙问道时曾经来过昆仑山,下山之后怀里就多了包不死药。这事可了不得,因为在整个人类和神仙的历史中,王母好像再没有把不死药送给第二个人。王母为什么希望后羿长生不老呢?除了她对后羿有意思外,很难找出第二个解释。
不过后羿当时拿了不死药却没有吃,也许还不太放心吧,就在回家之后把药给了嫦娥保管。后羿是个吕布式的人物,整天打这个杀那个,所向披靡,这种人一般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太明白女人的心思。按一般女人的心理,如果别的女人不明不白送给自己老公贵重东西,一定是醋意大发,不搞个明白誓不罢休。嫦娥和后羿当时到底闹得怎么样,具体情况我们不知道,不过两人后来感情破裂却是事实,到最后嫦娥一气之下把不死药全部吃掉,立马飘飘摇摇地上了月亮,从此就定居在了广寒宫。而后羿则失去了变成刀枪不入的生化战士的机会,被自己的徒弟逢蒙杀死。
对于后羿之死,王母娘娘肯定是恨嫦娥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又不能公开报复,因为政治人物总要顾及公开形象,一旦传出王母卷入情杀案的传闻,不仅名声毁了,而且和东王公离婚后恐怕也找不到人嫁,所以王母娘娘只能把这笔帐先记着。
吴刚登月的前前后后
原本月亮里只有嫦娥一个人,后来却多出了一个男人,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吴刚。按说孤男寡女独处上千年,总有可能搞出点故事来,可事实是他们一直没有故事,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故事了。
吴刚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据说当年他外出学仙,把老婆缘妇一个人留在家里,三年未归。等毕业回来,发现家里竟然凭空多出三个孩子。原来在他学仙的日子里,缘妇一直和一个叫伯陵的家伙私通。前两年有个少年作家写了本小说叫《三重门》,吴刚的帽子要写自传的话不妨起名叫《三重绿》。吴刚当时勃然大怒,找到伯陵大打出手,估计吴刚也学了些真本事,出手比较重,三拳两脚之下伯陵就一命归西了。
吴刚的气是出了,但祸可闯下了。伯陵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太阳神炎帝的孙子,他被打死炎帝能答应吗?但是按古代法律来说,丈夫打死奸夫乃是维护纲常,判不了重罪,只能想点别的办法治他。炎帝是太阳神,整天生活在高温之中,比较怕冷,而他又深知“要把一个人搞臭,最好让他在男女关系上犯错误”的道理,所以最佳方案就是把吴刚放到一个只有孤男寡女的苦寒之地。
按这两条来要求,那么月亮就成了首选:这里一年四季气温都很低,又有一个孤身女子,最适合发配吴刚。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炎帝和嫦娥有仇,想当年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害的人家十兄弟只剩一个,后羿又没死在太阳家族的手上,炎帝肯定早就想在嫦娥身上报复。不过炎帝是太阳神,管不到月亮,必须要找别的神仙帮忙。上古月神本是女娲,但她早就退居二线。现在也就是王母能管到月亮,因为她是女仙的统领,而月亮上就住了一个女仙嫦娥。王母本来就因为后羿之死对嫦娥怀恨在心,炎帝来找肯定是一拍即合,借口人事调动把吴刚安排到了月亮,给了一个砍树的差事。怕两人没有借口见面,还特意让吴刚把砍下来的树皮送给嫦娥做药。
嫦娥是风流寡妇吗?(2)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吴刚一直没有对嫦娥起过心思,老老实实砍了几千年的树。要探讨其中原因,就要牵涉到另一位重要人物了。
嫦娥是玉帝的二奶?
玉帝和嫦娥有没有关系,这是野史家们长久以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从对猪八戒的严肃处理来看,玉帝是不许别人碰嫦娥一下的。而且众所周知,嫦娥的宠物叫玉兔,和玉皇大帝都有一个“玉”字,又有人考证说这个玉兔其实是“御兔”的谐音,乃是玉帝送给嫦娥的礼物。而这也就解释了吴刚和嫦娥没有故事的原因:王母是母老虎出身,玉帝为了避嫌,肯定不能公开反对把吴刚派往月亮,但私下肯定威胁过吴刚,吴刚为了保住性命,根本就不敢动嫦娥一根指头。
当然,高明的政治家都懂得胡萝卜加大棒两手抓的道理,玉帝在威胁之后又施以利诱,将吴刚收买成了自己的手下。有网络野史家考证,那棵桂树起到了报警器的作用,玉帝与嫦娥相会之时吴刚在外面把风,一旦有人来就大砍树干,用斧声向玉帝报警。有这么一个哨兵在,众仙谁敢造次呢?天蓬元帅在天上混了这么久,居然还敢骚扰嫦娥,怪不得玉帝要从严处理。历史上人民大众一直对月亮上的故事比较关注,直至上个世纪还有“寂寞嫦娥舒广袖”、“吴刚捧出桂花酒”等佳句广为流传,想必人们就是从吴刚伐桂得到灵感,才在战争年代创造出“消息树”这一多快好省的通讯方式吧。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母肯定对玉帝和嫦娥的故事有所耳闻,但有吴刚把风,每次都抓不到把柄,于是就派出探子打听消息。距今四五千年的成都三星堆遗址曾经出土过一尊栖有小鸟的青铜树模型,有学者言此树就是月中桂树。天宫里的鸟并不多见,排除掉大鹏凤凰等大个的,恐怕就要数太阳里的金乌和王母的青鸟。但金乌呆在白天的太阳里,进不了月亮,那么此鸟当属青鸟无疑。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一直是王母的信使,去月亮打探消息属于它的本职工作范畴。
但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玉帝找到除掉青鸟的办法很容易。因为月亮上只有这一棵树,只要让吴刚在青鸟来的时候不停砍树,青鸟就会一直受惊飞起,又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时间一长肯定体力不支歇菜。三星堆时期桂树上还有青鸟,后来就没有了,估计就是因为不停地在空中飞给累死的。这招后来又被人民大众学去,五十年代“除四害”的时候,全国人民到处敲脸盆放爆竹制造响动,吓得麻雀不敢落脚,活活累死无数。
说起来这神仙们也挺累,就算贵为玉皇大帝,去找个小蜜也得整天提心吊胆,活得还不如八戒这个猪头痛快。你看,《西游记》第95回,为收服下凡为害的玉兔,嫦娥来到凡间,八戒可不管她是谁的马子,上去就一把抱住:”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嫦娥是风流寡妇吗? 附注
1一篇名为《西游记内幕》的网文对本文的研究颇有帮助,堪称填补了神经考古法的一大空白。由于网络反复转贴,此文作者已不可考。出于对作者的敬意,神经考古学会会长茅十七现授予他神经考古学荣誉博士学位,并对转贴不标明作者的行为表示鄙视。
2神话中还有嫦娥奔月后化为蟾蜍一说。如张衡的《灵宪》:“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据古代农书记载,月亮圆缺和癞蛤蟆夜鸣求偶有密切关系,是古代农时判断的依据之一,因而,把月亮和癞蛤蟆联系起来是很有道理的。
在古人看来蟾蜍也并不一定是丑陋的象征,如“玉蟾金兔”的说法,“刘海戏金蟾”的传说,都没有丑化蟾蜍的意思。然而在现代人眼里,蟾蜍的丑陋足以使人起鸡皮疙瘩,不太容易接受美女变成癞蛤蟆的事实,茅十七考虑到本文的风月主题,也没有采取这种说法。
3 根据一些文献的记载,嫦娥背叛后羿并未完全是她的过错,后羿与洛神之间的一段婚外恋很可能就是他们婚姻破裂的导火索。
洛神,又称宓妃,相传为伏羲的女儿,渡洛水覆舟淹死,成为洛水的女神。在传说中,宓妃一直以风流成性的形象出现,成为历代文人意淫的对象。屈原在《离骚》中说“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曹植在《洛神赋》中形容她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追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宓妃后来嫁给河伯为妻,然而河伯荒淫无度,虽有宓妃为妻,仍命各地百姓贡献少女。一天,寂寞的宓妃遇到了漫游河边的后羿,两人马上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河伯得知此事,非常愤怒,化身白龙前来捉奸,却被后羿一箭射瞎了眼睛。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官司一直打到天帝面前。虽然后来因为天帝偏袒后羿而平息,但嫦娥的心无疑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也许就是为此,才决定离开后羿的吧。
伏羲与女娲之我的老婆是大佬
有考证认为,神仙里怕老婆的,太上老君可能是一个典范。理由就是他的名字,“太”太在“上”,在下是“老”不中用的夫“君”,放我一马吧,求你了。此说法很有道理,就是有点概念先行,因为大家都知道,太上老君是个老光棍。他身边倒是有头青牛,《西游记》里还曾下界作乱,可惜变了身还是个公妖怪。无奈之中,只好祭出法宝:“如意子,莫误我。神经考古法急急如律令!”其实,神仙里第一怕老婆的,是有着鼎鼎大名的伏羲!
说起伏羲女娲,估计很多人都有印象,不就是那对人头蛇身、兄妹成婚、终日交尾、造人类画八卦的神仙夫妻么?
此话大部分正确,只有一点不对,那就是伏羲女娲并不都是蛇身。对于女娲,《帝王世纪》讲女娲氏“蛇身人首”;《列子?黄帝篇》言女娲氏蛇身人面;曹植《女娲画赞》云女娲“人首蛇形”;王逸在为《楚辞?天问》中“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作注时讲“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其子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亦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由此看来,女娲是蛇身无疑。然而伏羲呢?《拾遗记》称伏羲“长头修目,龟齿龙唇”;《春秋元命苞》称伏羲“龙颜”;《春秋合诚图》言其“龙身牛首”;《云中记》直言“伏羲龙身”;《三皇本纪》说伏羲降生的时候,有“龙瑞”出现,故“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所以说,伏羲与女娲不同,他是龙身的!
龙之为物,五彩斑斓,万众爱戴;而蛇却蜿蜒丑陋,人见人厌。两口子一母所生,为什么外貌差别如此之大呢?原来,越往上古走,神仙们的形象就离禽兽越近。在动物之中,一向是雄性比雌性漂亮,如狮子鬃、孔雀屏、雉鸡翎,这些漂亮的玩意儿都是雄性专美。
然而不要以为恐龙就没有爱美之心,第一夫人西王母在年少时的奔走呼号想来大家还记忆犹新吧?女娲同样也是爱美人士,试举一例:炼石补天之时,用什么石头不行?女娲却偏偏找来五色彩石,将天空补的漂漂亮亮。其爱美之心,跃然天上啊!大家将心比心想一想,一位爱美的女士,却要忍受自己十分丑陋,丈夫却风骚非常的事实,她心里将会多么的痛苦!
若女娲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女人那倒罢了,可女娲偏偏不是这样的人。她生来就是一个要做大佬的角色: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杀黑龙以济冀州,哪一件事不办得轰轰烈烈?哪一个和她作对的家伙得到了好果子吃?
在女娲砍砍杀杀的同时,伏羲在做什么呢?他在野外漫步模仿蜘蛛结网制作了渔网;他玩音乐做了瑟这种乐器教别人唱歌;他仰观天象创制历法教人们计时;他取法万物创制八卦以解释世间万象。看来看去,他都是一个玩弄笔头、卖弄才思的小腔小调的小男人。女娲自己在前方出力流血,老公却在后方玩小资情调,女娲能高兴吗?在这样一个具备暴力倾向的老婆面前,伏羲恐怕吃了不少苦头。据说女娲喜欢乘雷车遨游天空,“服驾应龙,骖青虬”,用应龙和青虬给自己拉车,这两个都是龙,不知哪一条是伏羲呢?
周易真相之听老婆的话跟党走
伏羲的一大成就是创制了八卦。八卦的宗旨是从阴阳出发来解释世界的奥秘,阴阳就是男女,《易经》说伏羲在创八卦时“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意思是他远从世间万物,近从自身来总结规律。对于整天面对河东狮吼的伏羲来说,这个从阴阳男女角度出发的八卦,从自身能总结出什么呢?无非是老婆厉害、老婆伟大罢了。对于八卦解释得最到位的《易经》,其实就是一本注解伏羲,讲解怕老婆哲学的书。
《易经?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系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阴阳男女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是故《系辞传》开篇云:“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一“摩”一“荡”之间,境界全出。而此句下更有:“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古时,“风”有交媾之义,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某非就是先以狮吼功再加大喇叭震慑之,继而风之云雨之?
《易经》开篇两卦是乾与坤,乾为男,坤为女。先解乾卦,初九:潜龙,勿用。《象辞》解释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意思是男人地位太低时要隐藏实力,不要太嚣张。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伏羲本来就是一个创世神,没几个神仙比他地位高,他眼中的大人是谁?除了女娲还有谁?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就是男人,从早到晚,小心翼翼,就出不了大差错。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把老婆哄满意了,随便出来蹦达蹦达,同样出不了问题。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接下来就可以施展施展手脚了,大人(老婆)也不会见怪。然而人生不能太得意,小心到了上九:亢龙有悔。飞得太高会惹老婆生气,赶快反悔还来得及。所以乾卦六爻,实际讲的是一个小男人面对老婆时的种种表现。如果这样的说法让您觉得牵强,那么坤卦的卦辞可以进一步解释: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伏羲)为什么打得头破血流呢?《文言》解释曰:阴疑于阳必战。女人要是对男人起了疑心,肯定要有暴风雨降临。可笑伏羲,一个文绉绉的书生,其战力与女娲相距何止千里万里。为了挽回面子,竟把挨打讲成作“战”,小男人可笑又可怜的情景跃然纸上。
《系辞》对乾坤二卦的综合评论说得很明白: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坤以简能,女人简单了最好。简则易从,简单了就好伺候。易从则有功,好伺候就容易立功。有功则可大,可大则贤人之业,就是跟着老婆走才能成就贤人之业啊!所以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伏羲虽然嘴皮子上有点不服气,挨了老婆打还要嘴硬说是“龙战于野”,但在大事上还是认清了:还是老婆厉害,跟着她,没错的。
千古怕老婆之惟英雄豪杰能为之
不过千万不要看不起伏羲,怕老婆这件事不是谁都能做得好的。怕老婆有明怕暗怕之别,明怕之人,在家怕,在外也怕,这种人终会落人耻笑;暗怕之人,在家怕,在外却人五人六,落得美名。如伏羲虽然怕老婆,在人前却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以统天”,被人们世代膜拜,真可为中国男人万世法也。
厚黑学宗师李宗吾,亦为神经考古法一先驱。他在《怕老婆的哲学》中就曾论及:怕老婆这件事,不但要高人逸士才做得来,并且要英雄豪杰才做得来。怕学界的先知先觉,要首推刘备先生,以发明家而兼实行家。他新婚之夜,就向孙夫人下跪,后来困处东吴,每遇着不了的事,就守着老婆痛哭,而且常常下跪,无不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他发明这种技术,真可渡尽无边苦海中的男子。诸君如遇河东狮吼的时候,把刘先生的法宝取出来,包管闺房中呈祥和之气,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泄。
港台等地对传统文化的保持比较完整,如香港八卦杂志的创始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纷纷扰扰的小道消息,其中大多是源自男女间的恩怨情仇,就好比阴阳衍生出八卦一样,故将其刊物称为八卦杂志,可谓领会了《易经》的真精神。比较而言,西夷粗鄙无文,与此对应的只有gossip(闲言)一词,其间相差何异以道里计!当年八卦杂志凡登露点图画,更以一小小八卦标志覆盖其上,真可谓“鸳鸯绣取凭君看;要把金针度与人”。
不过就是不知,鲁迅《故事新编?补天》一文中,女娲胯下的那个小丈夫,是不是就是伏羲呢?
天庭最后一个处男——沙僧秘史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
有人说,历史是公正的,是金子终将发光,是垃圾终将腐朽。然而事实却是,历史充满了误解与偏见,遗忘与埋没。所以刘勰才会发出“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的慨叹。
在很多传奇故事中,总有这么一类人,他们默默无闻,外表平凡无奇,做的工作也普普通通。然而,如果你能真正理解他们,真正深入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现,在他们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如此。长久以来,在人们心目中他只是一个忠厚老实的苦力,根本没有多少故事。然而随着茅十七对《西游记》研究越来越深入,沙僧的疑点也变得越来越多。下面,请随我来一步步剥茧抽丝,审视沙僧那跌宕起伏的人生。
沙僧秘史 卷帘略考
沙僧在天庭担任的官职是卷帘大将,这是很多人看不起他的一大原因。想当年大家都混天上时,孙悟空是齐天大圣,和玉帝平起平坐;猪八戒任天蓬元帅,手下天河水兵八万,而沙僧的工作内容却只是卷卷帘子,那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奴才么?
从人类的历史来看,是真有卷帘大将这个官职的。比如吴承恩所处的明朝,《明史》卷五十三“登极仪”,详细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登极大典,在记述了各种职官的就位次序和位置之后写道:“卷帘将军二人于帘前,俱东西向。”《新五代史》中的《后蜀世家》记载,孟昶曾封宠臣王昭远为卷帘使。古人有言曰:“帘者,所以隔别内外,防闲廉耻,彼能卷之而无嫌忌。”混到这个份上的人,怎么说也是皇帝的绝对心腹。
而在神仙的世界中,古代道士们在请神仙下凡时要举行开坛启请仪式,卷帘是其中重要一环。道士们先进行化坛仪式,将坛场幻化为神仙世界;接着以卷帘象征神仙们下凡,如同帝王临朝听政,卷帘听取奏疏。据南宋时编成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宣表卷帘》记载,卷帘之前,“星斗飞芒,龙灯凤烛,并在帘里,惟遥迎而已”,帘外则昏暗无光,就好像人在凡间遥望仙境。等到法事完毕,“忽然卷帘内外,华灯璀璨,宛如浮黎土矣。”在视听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一过程无疑会给人们带来不小的视觉震撼,从而增进对神仙的敬意和崇拜。据流传下来的《金箓清醮卷帘科仪》抄本,卷帘的过程分三步,即“珠帘卷起一分”、“珠帘卷起二分”和“珠帘揭起三分”,卷帘手分三步骤将神仙世界浮现人间。这不由让人想起当年热播的科幻剧《恐龙特级可赛号》经典场景:“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人间大炮,发射!!!”可赛固然威猛,可人间大炮的炮手也绝非废柴。清代段松苓《益都金石记》记载:“唐东岳庙尊胜经幢,载诸神名,有南门卷帘将军。”考虑到《西游记》中沙僧曾自称“南天门里我为尊”,这也许就是《西游记》里卷帘大将的原形了。
综合以上两方面来看,卷帘大将不仅扮演着御前四品带刀侍卫之类的角色,同时还担任着天界与凡间沟通的重要任务,决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龙套。
不过这样就有一点说不通了,若卷帘大将如此牛x,怎么会因为打破一个小小玻璃盏而被贬呢?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沙僧秘史 漫话玻璃盏
沙僧曾自述道:“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蟠桃会上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物,心理素质非常人可比拟,如果只是一个小小酒杯的话,天神们怎么会如此惊恐呢?所以玻璃盏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酒杯。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原先都认为沙僧打破的是琉璃盏,然而再读《西游记》时才发现,事实上打破的是玻璃盏。这也是沙僧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低的另一大原因,只打破了一个玻璃杯就被贬下凡间,沙僧的混的肯定不怎么样。事实上,在现代人眼里,玻璃是价格低廉的物品,然而在工业不发达的古代,玻璃可是价比金玉的宝物,如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剑,上面都用玻璃作为装饰,佛家七宝的两种说法中,其中一种中就包括了玻璃。
清代有一本研究《西游记》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其中论及玻璃盏时曾说:“蟠桃会所以合欢心也。玻璃盏千年之水化成,西方至宝,所赖以合欢者惟此。彼用意不诚,而失手打碎,各失欢心,亵宝溺职,其罪滋大。”道出了此事真相:原来是沙僧坏了王母娘娘的“合欢”好事,所以才被怪罪。
对于这一论断,乍看之下很多人可能都难以接受,天庭的蟠桃会怎么会是王母寻欢的场所呢?然而不要忘了,前文《第一夫人情爱史》已经证明,王母是个到处留情的女人。而且在历史上的房中术文献中,王母也是祖师级的人物,当初就是她命玄女素女下凡,在给黄帝教兵法的同时,也教会了他房中术,《黄帝内经?素问》因此而成为千百年来房中术的基础性理论著作之一。王母是个母老虎,玉帝也历来怕老婆,所以就算王母带着他去开寻欢party,他也敢怒不敢言。
另外在历史上,玻璃盏和“合欢”二字是颇有渊源的。《红楼梦》中曾记载了调制混合酒——“合欢酒”的操作过程:“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酒以“百花之蕊、万木之英,加以麟髓之旨、凤乳之曲”调成,可作资证。
万恶淫为首,沙僧坏了王母“合欢”的好事,当然就没有好果子吃了。
沙僧秘史 沙僧不学房中术
在古代神仙们修炼的过程中,房中术乃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很多神仙都曾经学过两手,王母黄帝且不提,《西游记》里的三兄弟就都和房中术发生过关系。
《西游记》第2回,菩提祖师曾问孙悟空:“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么?”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采阴补阳,当属房中术无疑,但悟空乃天产石猴,对床第之事丝毫不感兴趣,所以根本没学。
而八戒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他的秉性。《西游记》第8回,猪八戒对观音菩萨自我介绍说:“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有个卵二姐。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了家长,又唤做 ‘倒插门’。不上一年,他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 卵,在古代经常是指男性生殖器,卵二姐作为一个女妖,却以此为名,其个人情趣可见一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豪放女,不到一年就被八戒搞死,足可见八戒功力。23回四圣试禅心,菩萨们变为美女引诱唐僧师徒,八戒想把三个美女全娶到手:“你看娘说的话。哪个没有三房四妾?就再多几个,你女婿也笑纳了。我幼年间,也曾学得个熬战之法,管情一个个伏侍得他欢喜。”十足的房中术达人口气。
而沙僧呢,根据他的自述,沙僧本是凡间大侠,“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后来碰到牛人,“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自述修炼过程时,沙僧是这么说的:“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其中“肾水入华池”一句甚为关键,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修炼秘笈中,肾水指肾中真精,华池则历来说法不已,有说在舌胎下,又说在下丹田,也有说在两乳之间的。不管哪种说法,可以确定的是“肾水入华池”的意思是将肾中的元阳真精送入华池,不使外泄,也就是所谓炼精化气。“还精补脑,长生不老”,这是历史上中国气功和印度瑜珈的共同信条。
沙僧秘史 降妖杖的来历
在文艺作品中,沙僧的兵器总被表现为月牙铲的形式。然而在《西游记》原著里,他的兵器是一根棍子。如第49回:妖邪使锤杆架住道:“你也是半路里出家的和尚。”沙僧道:“你怎么认得?”妖邪道:“你这个模样,象一个磨博士出身。”沙僧道:“如何认得我象个磨博士?”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赶面杖?”既然妖怪将沙僧兵器认做擀面杖,那么可以肯定两头是没有铲子的。
对于自己的宝杖来历,沙僧曾自述说:“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梭罗,是月中桂树的另一说法,前文《嫦娥是风流寡妇吗?》考证,吴刚是玉帝线人,桂树乃是消息树,对于玉帝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此树砍下一枝给沙僧做兵器,无疑表明,沙僧已经进入了玉帝的亲信集团,得到了充分的信任。
沙僧在自述“炼精化气”的修炼过程后,说的一段话也证明了玉帝对他的重用:“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天庭里的官位可不是好混的,孙悟空到通明殿前时常常有四大天师为他通报。四位天师是张道陵、葛玄、许旌阳、邱弘济,个个都是名动天下的一代大宗师。然而就是这四位天师,也只能混个传达室老头当当,沙僧作为一个没什么资历的新手,上来就是玉帝贴身保镖,着实值得研究一番。
其实也不难理解,玉帝喜欢拈花惹草,身边就不能带个有同样爱好的保镖,要不然可能戴绿帽子不说,搞不好还会为了抢女人下克上。另外王母娘娘在男女关系上也不是省油的灯,房中术的修为乃千古第一,如果自己的心腹在这一点上把握不住,很可能被王母娘娘收服,从而泄漏机密。沙僧之所以被重用,就是因为他没有对女人动过心,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处男身份。
大家对神仙们不要抱太多幻想,很多神仙都是靠修炼房中术混出来的,在男女关系上根本不可靠。而且天上又有那么多玉女的诱惑,男神仙有几个把持得住?从女神仙的角度来说,纵观历史,女仙思凡的故事不计其数,这些女神仙为什么舍近求远,不和男神仙发生关系呢?想来是天上男女比例失调,男神仙供不应求吧。在这样的背景下,玉帝想找一个真正纯洁的保镖可谓难上加难,因此沙僧的火速升迁也就不难理解了。也许,沙僧就是那时天庭里的最后一个处男呢。
然而沙僧自述时又说,打碎玻璃盏后,玉帝亲自把他打了八百,贬下凡间,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方回。如果沙僧真乃玉帝心腹,玉帝肯定是要护着他的,为什么因为他打破了王母的东西就如此严惩呢?
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沙僧为什么“晦气色脸”?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常用言简意赅的几个字来概括人物外貌。如描写悟空最常用的字眼是“毛脸雷公嘴”,描写八戒常用“长嘴大耳朵”,都非常生动。唯有描写沙僧,最常用的字眼却是“晦气色脸的和尚”。前文已经说过,沙僧本是凡人修炼成仙,修仙过程可以使凡人脱胎换骨,变化气质,所以凡人成仙后一般都是仙风道骨,气色很好。而且沙僧作为卷帘大将,侍立玉帝身边,代表着天庭的威严形象,仪表堂堂乃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沙僧自述当卷帘大将时描述道:“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整天都这么威风排场,足以使一个人培养出一股官气,你看那些大领导们,哪个不是方面大耳,仪表不凡,骂人都骂得那么帅?吴承恩才思过人,书中绝少闲笔,所以“晦气色脸”四字中大有文章。
我们先从侧面分析这个问题。整个一部《西游记》,从头到尾,唐僧都是各路妖怪争夺的对象。男妖怪们一般都是想吃唐僧肉,女妖怪们却常常想的是和他洞房花烛。第80回,拖塔天王的干女儿白毛老鼠精就曾说:“那唐僧乃童身修行,一点元阳未泄,正欲拿他去配合,成太乙金仙,不知被此猴识破吾法,将他救去了。若是解了绳,放我下来,随手捉将去,却不是我的人儿也?”吃唐僧肉的效果只是长生,破唐僧的身却可以成为太乙金仙,足见神仙的处男之身有多么珍贵。所以沙僧作为天庭里少见的处男,肯定整天生活在众女仙的虎视眈眈之中。
处男之身如此珍贵,所以一般不通过房中术修仙的人都很注重保元阳固真精。如果不小心失掉元阳的话就会功力尽失,气色大变。所以茅十七推断,沙僧之所以由相貌堂堂的卷帘大将变成“晦气色脸”,便是因为丢掉了元阳真精。
据说国外曾举办过一届小小说比赛,要求在尽可能少的字数里将宗教、皇室、性爱、悬念和精辟融为一炉,获奖的小说只有一句:“上帝啊,女王怀孕了,是谁干的?”沙僧的故事也可以如此总结,那就是:“玉皇大帝啊,卷帘大将失贞了,是谁干的?”
沙僧秘史 真相大白
到底是谁使沙僧失去了贞操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王母娘娘。沙僧如果是天庭里最后一个处男的话,肯定会引起王母娘娘的无限兴趣,另外王母也要了解玉帝在外偷情的情报,从沙僧这里突破肯定最为直接。沙僧虽然思想纯洁,立场坚定,然而王母娘娘何等法力,哪里是他抗拒得了的?
这也就解释了沙僧之所以被贬。官方历史的一惯做法就是掩盖自己的丑事,然而只要你留心寻觅,总是能找到蛛丝马迹的。初恋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一个修行千年的处男,情窦初开,精神世界冰清玉洁,如果有一天,他将自己最宝贵的元阳真精给了一个女人,那么这个女人无疑会成为他刻骨铭心的初恋。然而沙僧的深情用错了地方,王母娘娘绝不是值得他付出的人。所以在蟠桃会上,当沙僧得知王母娘娘开会的目的是为了“合欢”,而他手里捧的玻璃盏就盛满了所谓的“合欢酒”之时,沙僧的心都碎了……绝望的沙僧一把将玻璃盏摔碎在地,愤怒地质问王母娘娘为何玩弄他的感情。沙僧的这番演讲对在座的神仙有多大的震撼力?“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为什么“魂飞丧”?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在王母娘娘看来,被她玩弄过的沙僧早就没什么价值,顶多不过是一堆药渣而已。为了封住沙僧的口,她肯定要惩罚沙僧。而在玉帝那里,看到自己最信任的保镖居然给自己戴上了绿帽子,他的怒火可想而知。而且玉帝更害怕的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愤怒的沙僧很可能会把自己和嫦娥等女仙的关系一股脑全抖出来。于是满怀仇恨和恐惧的玉帝亲自动手,将沙僧重责八百,贬到流沙河这样一个毫无人烟的地方,每过七天就将飞剑来穿沙僧胸胁百余下,提醒他不许泄漏机密。可怜的沙僧,就在这样人不人鬼不鬼过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