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肉文小说 > 益生堂最新章节 > 第4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益生堂 第4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梅秀玉轻声说道:“嫂子也是一片好意,你不该这样。就算是为我着想……”梅秀成喘着气说:“真是墙倒众人推,连自己屋里人都开始不把你当个人敬。你要不治住她,一天一天的,她都要骑到头上唱戏来了。”梅秀玉说:“屋里出了事,谁心里都不舒服。嫂子不痛快,叫她出出气也就算了。”梅秀成望着她说:“汪家的事也怪大哥。当初秀琬来信,我还有些犹豫。后来架不住你嫂子三催四催,就依了她。老二的事一出,我也是想让你赶紧出去,免得跟着我们一起倒霉。哪想到会弄成这样。”

  梅秀玉双目低垂,面无表情地说:“大哥,这事儿不怪你,是我自己命不好。”梅秀成说:“啥命不命的,死了张屠户,还非吃带毛猪不成?我就不信,茅山城再找不到一个比他好的。”梅秀玉心里疼得直打哆嗦,说道:“我的事大哥就做主看着办吧。”她的语气里有种心如死灰的冷漠,梅秀成听了,禁不住心里打个寒战,暗暗惊叹:表面温顺的妹妹,骨子里却有着跟他一样的敏感、自尊和刚毅。

  梅秀玉把碎瓷片端到后院顺城墙倒下河滩。花随人愿。自从家里出事,梅秀成再也无心侍弄花草,花坛里的花无人照应,都凋谢了。鱼缸里的金鱼因为长时间无人喂食,沉在水里总也不大露面。梅秀玉怔怔地站在鱼缸边儿,脑子里浮现出和家义一起站在这里观鱼说话的情景,心里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她用手轻轻抚着缸沿,回味着一只男人的手传递出的那种难得的温暖和坚实。家义的亲吻,至今想起来还让她意醉神迷。她这一生,仅此一次被一个男人这样抚爱。可现在,这个男人冷漠地回绝着她的热情和期待,她的初恋在他莫名的退缩面前无疾而终。她被置于孤独的绝望之中,感到莫大的屈辱和伤害。眼泪一滴滴从脸上滚落下来,落进水里倏忽便无影无踪。

  临河的院墙边儿那架葡萄,绿绿地像个棚子一样显出无限生机。一串串果实垂挂下来,还远没露出晶莹剔透的成熟,粒粒只有莲子大小。梅秀玉揪了一粒放进嘴里,只觉又酸又涩,像她的心情一样……

  6

  虽然避过了面对媒人的尴尬,家礼心里对提亲的事还是难以释然。他担心自己的失信会影响到家慧和梅家的关系。他说:“你跟梅秀琬是妯娌。我亏欠了梅秀成,她会不会嫉恨你?”家慧说:“人家是读书人,心眼儿哪会那么小。”她没顾及自己,只是叹家义可惜。“梅家二姑娘我知道,那可是个好姑娘。”家礼说:“我也说好,家义偏说梅家老二是镇压的,往后会受牵扯。”家礼往家慧跟前凑了凑,压低声说:“你想,这话我咋能去跟梅掌柜说,所以我只好躲着不见他。这么多年的关系,就为这事儿,弄得冰炭不容。”家慧说:“大哥,你也别太在意。梅掌柜也不会是那种小心眼儿的人。”家礼说:“这不是小心眼儿不小心眼儿。这事要放在我身上,我也过不去。”家慧说:“你早没跟我说。你要早跟我说,我去劝劝他。”家礼苦笑着摆摆手。“好,好,你趁早别去惹火烧身。到时候把你也气坏了,我还没办法给学贤交待。”家慧笑着说:“我又不是纸糊的,哪那么容易坏。”

  家慧从小身体孱弱。请算命先生看相,算命先生说没有大碍,待过了十二岁会慢慢痼疾除身。结婚一年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变得又丰满又红润。她做姑娘时虽然一直身体不好,却生就一副好身坯,腿长,脖子长,腰条细。病弱时形销骨立,一旦肤肉丰满,就显得气韵非凡,娇柔动人。

  益生堂 第一章(16)

  耀祖生了三男二女,如今在世的只有小姑娘家瑛,在堂姊妹里排行老三。家慧排行老四,家贞排行老五。家瑛成婚最早,已经做了孩子母亲,所以说起床笫之事无遮无拦。她看着家慧日渐丰盈,笑着打趣说:“你简直像小肠灌肉,鲜红粉嫩,看着好看,吃着好吃。”又问她:“学贤好不好?”家慧不知她话里有话,老实承认说:“好!”家瑛就捂着嘴笑,问她:“他是咋把你好得赛过杨贵妃的?”她这一笑,家慧恍然明白自己入了圈套,又羞又恼地红着脸叱她:“三姐,你一说话就没正形吗?”她记着母亲教诲的上床夫妻下床客的话,再加新婚燕尔,羞涩感还没退尽,难以启齿床之事。家瑛却嫌不够,还要说:“我说啥了?是你自己往歪了想。咋样?想不想吃酸的?”家慧老老实实摇头说:“不想。”家瑛不相信地瞥着她的肚子,说:“咋会不想?我同房当月就坐胎,不到一年就有了大的。你这都好几个月了,咋还是个瘪谷子?学贤不急呀?”家慧说:“他是个温和性子,我从来没看他急过。”家瑛说:“到底是读书人出身。搁一般男人,往你身上一趴,就恨不能你撅屁股给他生儿子。”

  第二年家慧好不容易坐胎,谁知怀孕不足两月就小产了。以后数次怀孕,数次小产。医生说她体质太弱,要慢慢将息调养方能固住胎气。到五四年夏,终于铁树开花,女儿出世。由魏旷臣取一单名,叫昊。

  今天是孩子满月的日子。魏学贤请了家礼、家义和家瑛来家吃饭。一大早,魏学贤母亲就赶过来给两人帮忙料理。

  魏学贤现在是城关小学校的教务主任,和家慧从老屋宅搬出来,住进学校旁边的一间小院子里。院子不大,却很清静,南边植有一株葡萄,浓郁的绿阴将阳光筛在院子里用青石板铺出的地上,生动得像一幅画。院子的另一端立有一口大水缸,缸中有一嶙峋的假山。几尾红鲤鱼有七八寸长,悠然自得地在山石和水草中间穿梭来去。院北是住房,一共三间,中间是客厅,迎门的墙上挂着一幅山水中堂画,两侧配有魏学贤自题的对文:

  思飘云物外

  乐在智仁间

  魏学贤正和母亲坐在葡萄架底下烫鸡。家慧抱着孩子站在屋门口,一遍遍往院门外张望。她头上还包着一方帕子,面色白皙,两颊略显得有些浮肿。魏学贤劝她:“时间还早,你去屋里歇着,别总站在风地里。”他把漂着一层鸡毛的热水端到厕所倒掉,进屋换盆清水递给母亲。魏妈就坐在小板凳上,慢慢拔鸡身上的绒毛,也说:“等我这只鸡收拾干净,他们差不多该到了。”

  正说着,家礼、家义、玉芝和士云、士霞、士兰相跟着走进院里。魏妈赶紧起身招呼他们屋里坐。玉芝从家慧手里接过孩子,问:“取名字了吗?”家慧看看学贤,说:“爷爷给取了一个,叫昊。”玉芝惊叫:“号?咋叫这么个名儿?”家礼气恼地抢白她:“你咋呼啥?也不等人家把话说完。”魏学贤在手心边比画边说:“是上边一个日,下面一个天的昊字,广大无边的意思。”玉芝红着脸,自嘲地笑笑,说道:“我还当是吹号的号呢,吓我一跳。”一地的人全被她的话逗笑了,嘻哈寒暄着进到屋里交接礼钱礼物。魏妈四下看看,问:“家廉咋没来?”家慧笑着解释道:“老三去省城念书了,已经走了一年多。”魏妈怔忡地说:“念书?我咋不知道这事儿?”家慧说:“他走的时候,你正好在四川大哥那儿。”魏妈笑着说:“好,好,念书好!”

  魏学贤忙着沏茶,反复冲兑几次,屋里渐渐弥漫着一股茶香。他先冲了一杯递给家礼。家义伸手过来说:“姐夫,我自己来。”魏学贤问他:“咋样,文教科忙不忙?”家义呷了口茶,说:“忙,忙得一天到晚脚不沾地儿,三天两头还要下乡。”魏学贤说:“忙点好,能锻炼人。”转过头对家礼说:“大哥,你先坐着,我外头还有点活儿,忙完就来。”家礼说:“你去忙你的,我又不是客。”

  魏学贤走进厨房,玉芝已经系上围裙在帮魏妈做事了。见他进来,玉芝便说:“你快出去吧,这儿不用你。”魏学贤客气道:“你来是客,咋能叫你沾手。”家慧过来说:“昊昊叫士云她们抱去了。还是我来吧。”玉芝用胳膊挡住他俩,说:“都走,都走。一个都用不上。”又对魏学贤说:“我们当家儿的好像有话要跟你说。”魏学贤听了,折身又回去。

  桌上摆着一盘葡萄,几个孩子一人手里拎着一串嘬嘴吃得津津有味。魏学贤问家礼:“嫂子说你找我有事儿?”家礼瞥一眼家义,吁吁吹着茶水,说:“别听她咋呼,没啥大事儿。”家义看看他俩,起身说:“姐夫,你们说话,我去外头看看。”看他出了屋,家礼才放下手里的杯子,从怀里摸出张报纸递过来。那是一张九月六日的《 人民日报 》。学贤接过来,却不知他让看什么。家礼说:“你看看三版。”魏学贤翻到三版,上面有一条新闻,被家礼用毛笔画了圈儿,说的是上海市卫生局召开私立医院工作会议。他指着报纸问:“是这条?”家礼看了一眼,点点头说:“你好好看看。”

  消息是这样的:

  上海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在八月二十五日到九月二日召开上海市私立医院工作会议,私立医院的院长、工会主席等三百多人在这次会议中明确了私立医院的性质——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部分。

  益生堂 第一章(17)

  上海市私立医院目前共有六十七所,床位三千一百六十四张,占全市床位总数的百分之十八点五,是上海市卫生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这些私立医院都在旧社会中生长起来,因而服务的方向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这次参加会议的人员在讨论了私立医院应是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部分这一问题以后,许多私立医院院长自我批判了盈利观点;各医院的工会主席也检查了过去做好工作就是为院长服务的错误思想。大家一致认识到必须进一步团结,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才能把医院办成真正的社会福利事业。

  这次会议通过了由各私方医院院方、工会和有前机构的代表组织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私立医院专门委员会,有步骤地研究目前私立医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议并通过了加强私立医院全体人员政治学习的决定。

  魏学贤把这段消息看完了,一时没有说话。他平常话就不多,出口慢悠悠地,显出一种沉稳和干练。家礼习惯了,并不急着等他回话。看他默默地把文章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才问道:“你看这文章跟益生堂挨得上边吗?”魏学贤眼睛浏览着报纸,微微摇了摇头。“不好说。”

  家礼把椅子挪得跟魏学贤更近些,低声说:“照报纸上的意思,是不是凡从旧社会过来的,都有毛病?益生堂可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魏学贤含糊地安慰他道:“它这上面说的是医院,你又不是医院。”家礼眼睛看着门外,像是提防有人进来,疑虑重重地问道:“这福利事业是个啥说道?是不是往后看病都不能收钱了?白看病?白吃药?”魏学贤说:“恐怕不是这个意思。”

  他的暧昧的语气和态度让家礼有些失望。家礼呷了口茶,说道:“前两天家廉从大学里给我来封信。”他突然一拍脑袋。“哎呀,说了拿来给你看看,临出门又忘记了。”魏学贤问:“信里都说了些啥?”家礼说:“也没啥别的,无非要我积极配合政府改造,不要做落后分子,不要站在运动的反面。”他脸上浮起一丝苦笑。“我活了三十多岁,站了一辈子药柜,叫他这么一说,还真不明白该往哪儿站了。我寻思,这个思想改造是不是跟制药一回事?药不制无用,人不制也不行。我是旧社会过来的,大概也要把我像中药一样,先得拿去制了才能用?”

  魏学贤合上报纸,给家礼的杯子里重新续上茶水,说道:“大哥,你也别瞎琢磨了。人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你是个稳重人,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家礼无奈地说:“我是想走一步看一步。可总像越看越糊涂,越看心里越没底。”他把报纸合上,细心折好,揣在兜里。“益生堂是我们汪家头顶一片天。这片天要是塌了,我们还咋活。祖上留下来这点儿家业,图的只是有口饭吃。”他一脸沮丧地长叹一声。“都怪我当初做事糊涂!”魏学贤说:“这事儿咋能怪你呢?”家礼看看他,像突然醒过神儿似的一笑,掩饰道:“是啊,怪我啥呢?我又没做过亏心事。”可是他说这话的时候,分明闪避着魏学贤的目光。

  家义从外面进屋拿个什么东西又出去了。家礼看着他的背影,表情神秘地低声对魏学贤说:“不怕你笑话,我这个当大哥的,如今都有点怕这两个兄弟。”魏学贤被他脸上那种孩子气的带点调皮和无奈的样子逗笑了,问道:“为啥?”家礼很认真地说:“家义隔三岔五就要教育我一回,总说我思想落后,跟不上形势。家廉呢,只要来信,说出的话就像是家义教的。”他往魏学贤坐的一边探过身子,低语道:“他们都在忙着进步,大概是怕我拖后腿。”两人相视着,会意地笑了。

  家义在魏学贤书房里找了本《 警世恒言 》坐在葡萄架底下翻着。家慧过来问他:“家廉最近有信来没?”家义说:“还是上个月来过一封。”家慧说:“听说我生昊昊,他还寄了五块钱。”家义笑着把书合上。“他还没成家,倒懂得这些礼性。”家慧说:“你只说他。你自己的事也该操心了。”

  家义正要回话,家慧眼睛一扫,看见一个人扛着小孩子睡的摇窝朝院子走过来。她问家义:“你看那人是不是你二姐夫?”家义瞅了瞅,说:“是的。”家慧便一边喊着:“学贤,有泉来了。”一边朝屋里跑去。

  魏学贤和家礼正在说话,听见有泉来了,急切地站起来问:“在哪儿?在哪儿?”家慧说:“快到了,就在院门外。”家礼抬步就往外走。魏学贤在后面喊:“快请他进来,请他进来。”

  三人走出屋,有泉已经进了院子,肩上扛着一张婴儿睡的摇窝,身上一件洗得发白的蓝棉布对襟褂子,一条抄腰裤,光脚穿着一双旧布鞋,鞋底靠前的地方已经磨舍了,几乎再看不出鞋帮。衣服上缀着好几块补丁,颜色深浅不一。

  魏学贤迎上去把摇窝接过来顺着屋檐放好,暗暗惊讶摇窝的分量不轻。魏妈热情地招呼道:“哎呀,是姨父。稀客!稀客!快到屋里喝茶。”有泉却站在原地不动。长期不来往,他显得有些拘谨,比着孩子的口,一一叫过屋里的人:“奶奶,大舅,二舅,大舅娘,姨,姨父,东西送到,我这就回去了。”

  家慧看他那副在亲人面前手足无措的样子,心里一阵酸楚。想到小时去莲花池,几个人在一起无忧无虑的日子,眼睛早已经湿了,上前扯住他说:“走这么远的路,哪能不留下来吃饭。”有泉坚持说:“不了,东西送到我就走了。”家礼以大哥的口气说:“中午天正热,留下来吃了饭再走。”有泉抱歉地笑笑,说:“还是不了,家贞交待了,叫我早点赶回去。”家慧央求道:“你出门在外,一回不听她的,她能把你咋了?今儿听我一回,留下来吃了饭再走。”

  益生堂 第一章(18)

  玉芝正在剖鱼,两手沾着鱼鳞就跑出来了,她问:“你们如今住哪儿?”有泉说:“农会给我们分了房子,住在山上。”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心神不定地往院门外张望。魏学贤意会地过去把院门关上。见他不肯进屋,便搬只凳子让他在院子里坐。有泉还是坚持要走。家慧急得扯着他的袖子,就差要哭出来。“你连我的水也不喝一口吗?”

  家义一直站在士云身后没说话,这会儿看两下里相持不下,过来说道:“姐夫要走,你们还是叫他走吧。他路远,一时半时怕走不到。”家慧说:“能有多远,往日来,哪回不是吃了饭再走。”家义心里说:“现在可不比往日了。”可是这句话他终究没有说出来。有泉那副如履薄冰的样子,也像重石入水,在他心里激起不小的波澜,让他不期然地想起家贞在家里生活时的种种细节。

  有泉挣脱家慧的牵扯,说声“我真的要赶路”,转身就要往外走。家慧急切地叫住他,说道:“你等会儿。”又给魏学贤递个眼色,魏学贤就随在她后面进了屋。

  家慧问:“我想给有泉带点米回去,你看行不行?”魏学贤说:“这事还用问我。”家慧跑进厨房,找出一只袋子,打开米缸。米缸里还有大半缸米。魏学贤说:“都给装上。”家慧说:“一会儿还有这么多人要吃。”魏学贤说:“没有米可以吃面。”家慧感动地看他一眼,张着袋子,让魏学贤把大半缸米全部倒了进去。魏学贤问:“手里还有钱吗?”家慧说:“给钱他们也难买到东西,不如给点盐。”魏学贤赞同地说:“行啊。屋里还有没有?”家慧说:“还有一斤。”她从橱柜里找出一只装满盐的瓶子,塞在米袋子里,正要把袋口扎紧,魏学贤又找出一包红糖丢进去。

  家义抱着魏昊,也不知啥时候悄悄走进来,从怀里摸出一卷钱,说:“把我这点儿也装进去。”没等家慧看清楚,他已经把钱丢进袋子。家慧诧异地看看魏学贤,魏学贤也看看她。家义不等他们说话,抱着魏昊又出去了。

  两人走出去,家慧把米袋子递给有泉,说:“你执意不在这儿吃饭,我也不强留。这点米你拿回去,给孩子们煮点米汤喝。里头还有点盐,用瓶子装着,小心别打了。”有泉摆着两手拼命推让道:“不,不,这咋行!这咋行!”家慧把米袋子往他怀里一塞,带着哭音说:“咋不行了?你说咋不行了?我又不是给你的。你要再不接,就把摇窝扛回去,我也不要了。”

  有泉这才诚惶诚恐地接过米袋,像不敢相信似的看着。他一家人可是有好些日子没见到白米了,红薯和苞谷是他们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主食。就是这两样杂粮,也不能保证吃饱。家慧悄声说:“米里还有家义给的钱,你收好!”有泉抬起头,所有人都从他深陷的眼里看见了泪光。他黑瘦的脸,因为感动和伤心变得有些扭曲。

  家礼背过身从兜里掏出两张钱,不由分说塞进有泉衣袋。“带点钱回去给家贞,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有泉捧着米袋子,看看大家,一句话没说,扭身朝院门外走去。阳光透过葡萄长。”

  掌柜的跟玉芝娘屋是家门。四十年代初,老掌柜仙逝,铺子传给大儿子严国材。老话说:人无笑脸休开店。严国材天生一张笑脸。白皙的圆脸上,点缀着圆眼,圆鼻,圆嘴巴,加之爱笑,早晚透着一团喜气。他身材不高,却颇富态,穿着褂子,肩背浑然一体。要不是年龄大了,活脱脱像年画上走下来的四喜娃娃。严国材有个庶出的同父异母兄弟,叫严国梁,却是长得有棱有角,性格锋芒毕露,而且很有些抱负。一九四八年国民党在茅山抓壮丁,实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严家三个兄弟,正好抽到严国梁名下。四九年蒋介石去台湾,他汇入溃败的人流到了海峡对面,从此和家里断了音讯。

  家礼到润身斋去取月饼。严国材笑着点头招呼道:“妹夫来了。”家礼说:“生意兴隆啊。”严国材从柜台后走出来,说道:“托福,托福!”店里好几个来买月饼的人,伙计忙得脑门子上沁着细汗。他身后的墙上贴着一副四季对联,上写“尝来皆适口,食后自清心”几个字。家礼问:“好了没有?”严国材说:“放心,按期交货。”他亲自把家礼订的月饼用竹篓一一装好。十个月饼一包,每包月饼上四四方方贴张红纸,上写“圆满如意”几个字。家礼看西墙边一排竹篓,装的都是月饼,就问:“这是哪一家,订这么多?”严国材说:“好几家的,有的要带到武汉去,送给亲戚朋友,说他们年年点着名要吃润身斋的冰糖月饼。”家礼说:“我们都眼睁睁看你发财了。”严国材说:“我做甜,你做苦,为的实际是一回事。”

  益生堂 第一章(20)

  中秋节晚上,玉芝照旧例烧了板栗炖子鸡,另有木须肉、油煎豆腐、芹菜萝卜丝、青椒炒鸡蛋五六个菜。家义回来吃饭,也提了一包月饼。士云打开咬了一口,就嚷嚷没有润身斋的好吃。玉芝拿筷子在她头上一敲。“我叫你讨敲,要饭还嫌饭馊。”家义不以为然地说:“月饼不都是一个味儿,猪油包冰糖,有啥好吃不好吃的。不过是个形式。”玉芝打圆场说:“就是,就是。小孩子就是嘴刁,吃了五谷想六谷。”看见士云专拣盘子里的板栗吃,又拿筷子敲她一下,骂道:“筷子只认想吃的,别的不能拈了?”

  玉芝是严国材的堂妹,家义有些话当着她的面不大好说,等她去厨房洗碗了,才悄悄跟家礼说:“大哥,往后最好少去润身斋买东西。严国梁的事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家礼不快地说:“知道咋了?严国材一个做点心的,难道也要提防他什么?”家义说:“提防不提防看怎么说。我们文教科一个科员,本人一贯表现积极,就因为家里有些不干净的历史,支部今天讨论入党硬是没让他通过。连过节都没让回去,现在还一个人在宿舍里呆着。你说这是为啥?”家礼说:“我不明白这是为啥。我只知道吃两个月饼没啥干净不干净。”家义说:“你这么想,别人是不是也这么想?如今好多在外工作的人,只要家庭有问题的,都在忙着划清界限。你可倒好,偏要没事找事。”

  这话触动了家礼内心的隐痛,他底气不足地嘀咕一句:“我咋叫没事找事?你这么说话简直太伤人。”家义辩解说:“我不是有心伤你。我这都是为屋里好,小心无大错吧。”家礼扫他一眼,说道:“你小心来小心去,该不会有一天跟屋里也划清界限吧?”家义仍没从他躲躲闪闪的目光中看出异常,脱口说了句:“划清界限也是形势需要。”

  家礼想起为梅家提亲遭家义拒绝一事,还有魏昊过满月那天,他对有泉不冷不热的态度,心里不免有气,沉着脸说:“你要划清就划清吧。我只知道是亲必顾,是邻必护。你嫂子跟严国材是亲亲的堂兄妹,一笔难写两个严字。你不来往可以,我们不来往说不过去。”

  家义见他对自己的话置若罔闻,情绪也激动起来,不知不觉声音也提高了。“烧的香多,惹的鬼多。到时就怕没你的后悔药吃。”家礼气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挺着身子说:“玩花玩根,交人交心。你要进步,我不反对,但也不能六亲不认。谁不是凭一双手吃饭,谁又比谁多长一个鼻子,一双眼睛?不就是几块月饼吗,犯得着你这么兴师问罪的?”

  家义无奈地摇摇头,觉得家礼守着一个益生堂,对外面的形势浑然不知,一味只知道认旧理,急得红头涨脸地说了句:“你这么弄下去,总有一天会把全家人都害了。”

  这话像针一样刺在家礼心里那块不能触摸的伤疤上,噎得他一时说不出话。他瞪着眼睛把家义看了半天,最后自己败下阵来,把椅子一推,抽身去了后院儿。

  家义怔怔地坐着,梅秀玉的影子忽然在他眼前一闪。家礼说“是亲必顾,是邻必护”,可是他自己呢,早已将梅秀玉一掌推开,罔顾她的生死。想到今天正是中秋,一对有情人劳燕分飞不说,还跟大哥弄了个冰炭不容,心里苦得真能赛过黄连。再坐下去自觉没趣,他起身也走了。

  玉芝从厨房出来,见兄弟俩都不在堂屋,跑到后院儿看见家礼,问他:“你跟老二又在吵啥?他人呢?”家礼没好气地说:“腿长在他身上,我哪知道他去哪儿了?”玉芝垮着脸说:“你们两兄弟可好,到一起就吹胡子瞪眼的,连累我们都跟着不自在。”家礼说:“往后不自在的时候还多着呢,你等着吧。”

  家义从家里出来,想去几个同学那儿坐坐,却又提不起兴致。茫然地走了几条街,最后鬼使神差地穿出城门下了河。

  河水哗哗流淌的声音打破了四周的寂静。澄澈的天空上,一轮满月清朗浑圆。因为光线明亮,夜幕显得尤其高远。河岸上的房屋在灰白的天幕衬托下,像一片黑色的剪纸,显出高低错落的轮廓。梅家的后花园就连缀在那片熟悉的轮廓里。

  家义踩着鹅卵石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觉得那个紫英缤纷的后花园如同一个梦境,和自己之间隔着永远无法穿越的距离。正在犹疑,一阵箫声好似天籁,从岸上袅袅传来,在如水的月色里弥散,像一个拖曳着长裙的幽灵,飘忽间透出如梦如幻的苍凉和凄恻。

  家义顿然失了神,定定站住,再也挪不开步子。拖曳着长裙的幽灵缠裹着他,网罗住他的心,扭结住他的思维,使他缓缓地飘浮起来,化成一缕烟雾,融入月色之中。他痴迷地听着,内心起了一股冲动,想要冲到岸上,冲进那座进也不忍,退也不忍的宅子,把那个魂牵梦萦的女子揽在怀里,相互抚慰。可是咫尺天涯,相闻不能相见。他颓然坐在沙石上,下意识地掐着自己的大腿,在箫声里忍受着身心一阵紧似一阵的疼痛,他不曾听过养兴谦的箫声,更不曾在这样的心境下被箫声缠裹。夜风送过来的每个旋律都那样哀婉,凄美,带着一种把人彻头彻尾浸透的清冷的伤感。

  正在肝肠寸断时,箫声像是被人掐断一样戛然而止。家义悬着的心,就那样一直悬着,无望地等待着箫声再起。可是,半天过去了,耳朵里除了河水的呜咽,再也没有任何声息。一轮满月把天空映得一片清朗,连河对岸的杂树都历历可见。

  益生堂 第一章(21)

  不知坐了多久,他慢慢站起身,回到县政府的宿舍。进了屋,刚把煤油灯点燃,想想又吹灭了。如水的月色从窗外倾泻而进,梅秀玉那张温婉动人的笑脸,就渐渐从月色里浮现出来,显得朦胧而凄美,更增添了他的愁绪。他从抽屉里把口琴找出来,冰冷的金属琴身在月色里发着寒光。他随口吹出《 高山流水 》的曲子,纤细如丝的琴声,融入清凉如水的夜色,在空阔的院落里哀哀低诉,表达着难以排解的郁闷和惆怅。

  ……

  夜深人静。家义一个人悄悄踱出院子,沿着狭窄的街巷摸索着往南关走去。穿过迎恩门,一步步走下台阶,在清冷的石板路上踽踽独行。脚前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他直奔养兴谦而去。远远看去,养兴谦紧闭的大门前果然站着一个人,身体斜倚在门柱上,背对着他,也像在等人。家义心跳着走到跟前,那人缓缓回过头,竟是梅秀玉。

  清朗的月色里,梅秀玉浑身上下像披了一层淡雅的轻纱。看见家义,一抹温柔的笑容绽开在她脸上。家义朝街巷两头看看,四周寂静无人。他走过去握住梅秀玉一只手,梅秀玉便将身体倾靠过来。家义问:“你在等谁?”梅秀玉掩口笑道:“等你!”家义颇感惊讶,问道:“你咋知道我要来?”梅秀玉说:“我能掐会算。”

  家义揽紧她的细腰,正要俯下身亲吻,却见两个人从街檐下的阴影里闪出来,说说笑笑地从他们跟前过去。家义慌乱中正不知所措,梅秀玉悄声说:“我们下河吧。”遂牵了他的手顺着街檐往城门走。家义再向街巷两头看,那两个人已经不见了,四周依然寂静无声。

  梅秀玉的手绵软细腻,有着绸缎一样清凉光滑的感觉。家义沉醉地随在她后面走着,瞥见她的腰肢如春风拂柳一般婀娜动人。出城门,下河滩,两人找着一块大油石坐下来。虽然近在咫尺,梅秀玉白皙的鹅蛋脸却像雾里的灯火,虚幻成朦朦胧胧的一团。家义问:“我不是听见你在吹箫吗?”梅秀玉回头望望岸上,说:“我是吹给你听的。”家义又问:“咋不吹了?”梅秀玉目光幽深地说:“箫坏了。”随即扑倒在家义怀里。家义身体里潮起一股热浪,两臂用力箍住她,向着她微微开启的双唇吻下去。梅秀玉两只胳膊又如细藤一样缠绕住他的脖子。家义说:“我真想你!”梅秀玉喘着气说:“我也是!”家义说:“你跟我都结婚了,我咋还是见不到你?”梅秀玉说:“不是还没喝喜酒吗。”她将湿软的舌头送进家义的嘴里。家义顿然觉得身体里有一股热浪像河水一样流动起来。

  忽然有人喊:“跑匪啦!跑匪啦!”两人惊悚地抬起头,见河对岸的缓坡上影影绰绰有一群人在追赶嘶叫。河面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