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活色生枭 第95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不解:“你觉得他够资格,为何还要参与弑君、叛乱?”
问题落地,班大人忽然笑了起来,没有不甘没有愤怒更不存委屈,只是最最简单的、觉得谢孜濯说法好笑所以发噱:“我若说我不曾弑君,若说中秋事发时我也和别人一样只觉得五雷轰顶、目瞪口呆,会有人信么?”
瓷娃娃瞪大了眼睛:“你提前也不知道?”
“不知道。”班大人笑容不变,继续摇头:“事后我只道丰隆已死,虽然对皇帝之死也有诸多怀疑,可这些怀疑重要么?我要保的是天下、是南理,既然上一个皇帝死了,当务之急就是赶快再扶上来一个。我帮靖王只求天下太平。”
南理皇室中秋巡游惨祸,都是靖王勾结燕顶、率领心腹所为,朝中重臣一概不知情,班大人也不例外,并未如外人以为的老头子也参与了谋逆弑君。
班大人甚至都不知道靖王勾结外敌之事,在中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以为此事是皇室内部的争斗。
可落罪后班大人对此并未辩白,说了又有什么用,不管他有没有参与巡游惨祸,他站到靖王一方都是明摆着的事情,只凭这一条就足够了。
靖王死了,右丞相也就跟着完了,败了就是败了。
至于为何要帮靖王,班大人也只用两句话匆匆带过,没有去仔细解释,但是说穿了事情很简单,不过是对救国、稳定天下的见解不同吧,老头子选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法,且不论他帮靖王究竟是对还是错,单以他的初衷而言,是没错的。
巡游惨祸发生,左丞相忠君,所以绝不肯妥协,一定要和靖王斗个你死我活;右丞相爱国,只求国内能尽快安定,选了当时已经成势、几乎无可动摇的靖王。其中不存私仇也没有为个人盘算太多,仅仅是政见不同而引出的对立。
倒是在平乱中最最重要的那个常春侯,在这件事里从头到尾私心不断,哪想过什么忠君、什么爱国,他出手只有两重原因:开始时是想给未来老丈人帮忙;后来发觉此事有燕顶的份,他就更来劲了。
第五十二章 丰收
“后面的事情你应该知道,靖王败了,我被判下谋逆大罪,落狱候斩。”班大人的声音不停:“那个时候我反倒踏实了,到了我这个岁数,无论在做什么,归根结底都躲不开两个字:等死。在外面总忍不住要忙,在牢里却真正清闲了……嘿,坐牢的那些日子,我觉得还不错,吃饭都觉得比以前香甜了。”
“可没想到的,小顾又把我给救出去了。”人老了,难免就唠叨了,班大人暂时把话题转开到了顾昭君身上:“他这个人也挺有意思的,心里以为自己是个j商,做事标榜唯利是图心狠手辣;可骨子里却放不下那点江湖义气,总想讲究个知恩图报。就是因为这点改不掉的脾性才让他把事情看偏了,一定要帮着付家一条路跑到黑,好大一份家业败在了手中;可也是因为这一重,他虽败却未死,跟着他的人不少,愿意帮他的人也不少。”
“以前我帮过他,后来他冒险救我,他是为了‘问心无愧’,可是我用他‘无愧’么?他以为是帮我?要不是他,我现在早就死了,死在南理。朝廷再怎么恨我,最多把我挫骨扬灰、随便一埋,总不能把我的尸体扔到别国去吧?”
九十多岁的老头子,看透了人间宠辱,生死早都不放在心上了,唯独最后一点点愿望,尸骨留于故国。
“顾昭君把我救出天牢……这个事可就有点烦人了,我本想死在南理就算了,可他一片好心,我若不领情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想想还是不计较了,大家朋友一场,我就依了他的安排,就当他给个安慰,也算对得起他了。”
人家来相救,班大人却还当是自己老大的委屈,这样的话若听到顾昭君耳中,不知会是什么样的味道,可老头子不是矫情什么,他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可矫情的?他对谢孜濯说的话,只是心里的真实想法。
“顾昭君说要把我送到大燕去养老,”班大人摇着头,笑了笑:“我不能埋在南理就算了,但燕国、吐蕃两处,我绝不会去,我一辈子都在忙着对付他们保住南理,临死临死又跑到燕去养老?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不行不行。”在中秋叛乱时,班大人并不知道此事背后还有燕国参与,否则他也不会拥立靖王。
“再后来顾昭君和宋阳商量出来个折中法子,要把我送去回鹘,这倒是可以的,我对回鹘的印象还不错,听说死在沙漠里,感觉很暖和的。”说着,班大人缓缓叹了口气:“我这辈子也就这么着了,没什么放不下的,可如果能有机会再为南理做点事情的话,我还是会做的。”
老头子又去说宋阳:“山溪蛮和常春侯关系很好,有他夹在蛮人和汉人中间,蛮子安分了许多;回鹘大可汗与宋阳是结拜兄弟,只要宋阳还在,吐蕃想对南理不利时,就得先想想他们背后的回鹘;宋阳和大燕有私仇,自己就是大燕反贼的头领,不光你们谢门走狗,我听说谭归德都欠他天大人情,有这样一个人时时刻刻在扯大燕后腿,算是南理的福气。”
前前后后,好一番长篇大论,班大人终于把话锋一转,来回了正题:“昨天你问我为什么要为了宋阳磕头求情、刚才你问我为何要关心常春侯,道理再简单不过,有宋阳在,南理国能更平安些、南理人能更安乐些。”
班大人终于把自己想说的事情全部交代清楚,他在意宋阳仅仅是因为宋阳对南理有用……只为这个理由,他甚至不惜一把年纪,还对蛮人沙王磕头求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顾昭君讲究知恩图报、罗冠唯师最重、瓷娃娃一定要报仇、燕顶只顾着自己的儿子、班大人的执念则是‘南理’,大家坚持的东西截然不同,但那份‘坚持’却一般无二。
瓷娃娃以为自己明白了,缓缓点头:“你恨宋阳,但你为了南理还是盼着他平安。”
不料班大人又摇了摇头,笑道:“后半句说到了点子上,可前半句却不着边际,他又不是我生平大敌,不过在我快死的时候阴错阳差和我对上了一盘,输赢都无所谓,更谈不到什么仇恨,何况南理现在不是挺好么?”
谢孜濯也笑了:“以前一直都有点小看你了……也不是小看,但没想现在这样高看您老。”
不伦不类的夸奖,班大人不怎么在乎,昨晚没睡好、刚刚又说了太多话,此刻精神有些不济,懒得再开口,半躺半靠在大车上开始打盹。
身体比起老头子也强不到哪去的瓷娃娃却一点也不累,精神亢奋异常,根本无心休息,甚至都不愿在大车上闷着,跳下地面随队行走,听着沙民的歌声、吹着荒原的秋风,精致的脸上笑容满溢,只盼时间过得快些再快些,赶紧日落西山、天黑吧。
走了一阵,渐渐到了正午时分,好像出了什么事情,队伍就此止步,很快有消息从前面传过来,沙民脸上都显出沉痛之色,很快低沉调子从每个人口中响起,数万人的声音汇聚一起,响彻天地之间。班大人也被吵醒,一脸不耐烦地下车来,找身边沙民一问才知道,大家唱得是挽歌,桑普祭祀突患恶疾回归神灵身边。
班大人冷笑了一声,什么都没说,等歌声结束后直接爬回车上,继续去睡觉。
待前面安葬好祭祀后,队伍再度启程,可是还没走两步,又有沙民发现了什么,伸手指向西北方向,众人都随他手指远远眺望,瓷娃娃也踮起脚尖跟着大伙一起使劲张望。
西北远处什么都没有,瓷娃娃看得眼睛发酸也没能有所发现,唯一一点古怪仅在于:西北的天空略略显得有些昏黄,不如大家头顶的天空那么湛蓝透彻。
但沙民却如临大敌,很快沙王命令传遍全族,大队再次停止前进,族中青壮全都取出武器,在长者的指挥下整队、准备迎敌,另有一群彪悍白音翻身上马,分成几只小队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赶去查探状况。
气氛突兀变得紧张,沙民中不能作战之人也不用同族照顾,老的带着小的、弱的扶着病的,自发自觉地退后、聚集在一起。班大人再次被惊醒,下车找到谢孜濯,皱眉问道:“又怎么了?要打仗?”
谢孜濯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用手向着西北指了指:“沙民发觉天空有异,我没能看出什么。”
“沙尘飞扬,也许是大军急行所致。”西北天空昏黄,班大人只一眼就看出了缘由,他的见识远非谢孜濯能比的。
果然过了一阵,远处的沙尘越来越明显,同时传来低沉的隆隆声,班大人眉峰微微一跳:“马蹄声,是骑兵,犬戎狼卒?”说完,他又皱了下眉头:“狼卒怎么会从西北来?”
这里是草原的北荒,和南理之南的十万洪荒类似,不应该会有大队狼卒驻扎,如果是犬戎骑兵应该从东或者南两个方向追过来才对。
班大人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所有人都在严阵以待,沙王也穿上了简陋皮甲带队备战,白音战士长刀出鞘面色严峻,有些沉不住气的青年已经忍不住弓起了身子,做好冲锋的架势,虽然敌人还远远没有进入视线。
蹄声越来越近,渐渐化作响亮轰雷,裹杂着冲天沙尘隆隆回荡,瓷娃娃却又有了疑问,指了指前面列阵的白音战士,轻声问班大人:“为什么不见他们祭祀施法、召唤黑沙暴来迎敌?”
沙民能够召唤黑沙暴,这门邪术简直天下无敌,在荒原上根本没有敌手,又何必如此紧张。
班大人一点没客气,斜睇了谢孜濯一眼,冷冰冰应了句:“我又不是蛮子祭祀,你别问我……”话还没说完,突然一队骑士进入视线,沙王先前派出去的探马回来了。
显然探马发现了什么,脸上全无惊慌或者紧张,相反全都面带欢喜。沙民虽然团结,但全无兵家素质可言,探马归队后也不去找沙王报上情况,一个个就那么大声吼叫着,把前面探来的状况告知全族。
随即只听‘轰’的一声欢呼,所有沙民脸上都露出狂喜神色,转眼乱成了一团。瓷娃娃眨了眨眼睛,转头望向班大人:“什么状况?”
班大人的沙民语稀松,答道:“没听太真着,只听到个羊字。”
瓷娃娃心中有所想,只要沾边她就往‘那个人’身上去拐,闻言略显吃惊:“什么阳?是宋阳么?”
班大人被她气笑了:“没宋,光有羊!”这时候谢孜濯也觉得自己问题荒谬,忍不住也笑出了声音,仿佛已经平静万年的瓷娃娃,最近实在太反常了,随着‘他来过、走了、又再回来’,她也哭着、笑着,不经意地活泼着、鲜活着。
很快班大人就向旁人问明了状况,远处正狂奔而来的当然不是敌人,而是大群的黄羊。
草原上的黄羊有迁徙习性,既避寒逐暖、也逐水草而动,平时大都散居,但每到秋时,各个小群族就会从四面八方渐渐加入队伍,最终汇聚成潮,少则数千多则上万甚至数万,从北方一路奔跑向着南方而去,奔驰的动静不亚于大军过境,也难怪沙民开始还以为遇到了强敌。
黄羊肉质鲜美,性子很呆,没什么特殊本事,保命的本钱就一个字:跑。这种畜生能跑也爱跑,最喜欢做的事情也是一个字:超。在水草丰饶处,常常可见几头黄羊毫无道理地发性子,从马群身旁疾掠而过……不过它们跑得的确快,草原上早就有‘黄羊窜一窜,马跑一身汗’之说。
黄羊常常迁徙,但因避寒同时还要追逐肥美水草,所以路线常常变化,难以捉摸,能迎头遇上它们当然算是一份好运气,尤其对把吃肉当成奢侈享受的沙民,听说了这个大好消息,如何能不狂喜。随着沙王一声令下,全族立刻忙活了起来,老弱病残仍是远远躲开,同时牵引车辆给黄羊让开道路,那些畜生不太聪明,真要冲进车阵里,那时候可什么都休想保住,沙民再馋也不能因为几顿肉就把家当扔下不管了,青壮们各有分工,为抓羊做诸般准备,忙碌到不行也热闹、欢乐到不行,谢孜濯身处其间也受感染,从旁边看着,眉飞色舞,恨不得待会儿要去一起抓羊似的。
班大人从旁边看着:“怎么,宋阳没死,你就不恨沙民了么,不再想着要他们全族陪葬了?”
“齐尚巴夏还是死在他们手上,还有其他人,在封邑时都对我很好。这个仇仍是要报的,不过不用全族陪葬那么严重了,只问首罪,从此两不相欠。”瓷娃娃还在笑着,但说话语气出奇平静。
说话的功夫,地面开始轰轰颤抖,大群黄羊冲入视线蜂拥而至,场面蔚为壮观,当真是洪流一般,没人能大概数出它们的数量,但看它们的规模,绝不止几千头。
……
沙民今天的好运气,已经不能用‘丰收’来形容了,干脆就是老天爷赐下的一场横财。
从正午刚过到天近黄昏,偌大一群黄羊,只过境就用去了快一个下午,其间沙民用足了各种手段,大人呼喊吆喝,娃娃们又叫又跳,待黄羊远去尘沙散尽清点收获,人人乐得合不拢嘴、那些负责抓羊的青壮更累得连站都站不住了。
狩猎结束后,全族老幼都把目光望向沙王,目光里满满渴望,沙王哈哈笑着把大手一挥,蛮话传令:停队、吃肉。今天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剩下的明天继续吃,不留不养、什么时候把肉吃完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把今天抓到的羊全吃光大伙再启程!
命令传下欢呼爆起,连吃几顿黄羊肉?这是神仙才能过的日子啊。
倒不是沙王不会过日子,主要是这种野生黄羊无法圈养,寻常的木栏根本挡不住它们轻轻一窜,只能把它们套在绳索中,但那样的话,黄羊就会不吃不喝拼命挣扎,活不了天。带着它们没法赶路,扔掉它们更让沙民们剜心挖肉的舍不得,干脆大伙现在敞开吃吧。
白音上下群情欢涌,这个时候青壮们大都没啥力气了,就只负责杀羊、剥皮、清膛,族中的老弱们则承担其他所有活计,那些行程时只能躲在车里、不许轻易出来的姑娘们也都蒙了面纱跑出帮忙,围地扎营、洗锅生火,浩浩荒原上一派欢腾热闹。
班大人却注意到一个细节,从准备捕羊开始直到现在,绝大多数沙民都在忙碌着,连沙王都参与其间,可是有些个别人自始至终袖手旁观,无一例外都是彪悍青年,只看身形就知道他们都是族中健者。虽然他们脸上也洋溢喜悦,可目光始终是清静的。
这些人成群、混于忙忙碌碌的同族中,看不出人数具体有多少。沙民一贯团结谦让,在他们心中根本就没有‘游手好闲’这个概念,班大人被沙民俘虏的这段时间里,也从未见过强壮青年站在旁边看着其他族人劳作的情形。
班大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头问身旁的瓷娃娃:“今晚宋阳怎么找你?”
没想到瓷娃娃闻言一愣,喃喃地接了句:“是啊,他怎么找到我。”
昨晚乍见宋阳她心情激荡,跟着老头子惊醒捣乱,当时情急中就说让他今夜再来,却没定下该用什么标记或者暗号,要知道沙民是在迁徙中,大家的住处一天一变……瓷娃娃今天也只顾着高兴,全没想这个事情。
就在瓷娃娃思索今夜该如何指引宋阳的时候,班大人忽然又道:“没定下更好。”随即把自己发现的异常处给谢孜濯讲清楚。
瓷娃娃琢磨了片刻便有所悟:“这些人……沙王布置下来,养精蓄锐,准备在晚上抓宋阳?”
整整一天里,谢孜濯都被‘他还活着’这个大好消息撞得晕晕飘飘,心思始终不整齐,此刻静下心来脑筋也重新变得清晰了,又继续道:“今晚没见人,明晚再继续……沙王让队伍暂停,或许也有想把这个麻烦解决后再上路的心思。”
宋阳是神罚警兆,直接关乎‘白音’两字是否还能继续存于世上,沙王对宋阳的重视不言而喻,最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除掉此人。
白天时桑普已经死了,晚上再杀掉宋阳,剩下的知情人都是白音核心,自然不会泄密,‘死人复活’之事就算真正瞒住了。
“沙民看着挺淳,原来也懂得杀人灭口的道理。先不说他们了,想想晚上该怎么通知宋阳,让他别过来冒险……”话没说完,老头子就先摇了摇头,通知宋阳别来?六个字说起来简单,但真想做成这件事又谈何容易。
果然,瓷娃娃耸了下肩膀:“没办法。”说完,静静沉思了一会儿,她又补充了句:“没关系。”
班大人问:“没关系?想到什么好办法了?”
“没办法,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不过……”瓷娃娃回答得理所当然:“想害宋阳,就凭他们?差得远了。所以没关系,我不担心。”
这种话可敷衍不了班大人,老头子语气冷冰冰的:“什么跟什么!”
瓷娃娃笑了,她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信心,可她就是觉得真没啥可担心的,宋阳那么神奇,死了都能再活回来,就凭着蛮人的布置怎么可能伤到他。
第五十三章 角斗
黄羊过境时,宋阳发了好一阵呆……他一直跟在沙民队伍旁边,从始至终他都让那个汉人女子留在自己的视线中,如果没有意外,今晚他能轻易摸进她的帐篷。
没想到半路遇到黄羊,这么一大群畜生,所过之处黄土遮天,沙民为了捕猎队伍更乱成一团,宋阳哪还能盯得住人。不过本性使然,宋阳也没着急,反正他能确定汉人少女在蛮人队伍中就成了,今晚找不到就明天、后天、大后天,总能再找到。
放松了心思,他也没闲着,趁着乱劲给自己也弄了一头小黄羊。凭着他的手劲,黄羊哪有挣扎的余地,被他直接按倒在地上。
宋阳想得挺简单,现在先留活的,等想吃的时候再杀,保证新鲜……可黄羊的性子倔强,在他手下不停地扑腾着,没有片刻的休息,看架势它宁可把自己活活累死。没过多久宋阳就心软了,眼看着远处的蛮人抓了数不清的黄羊,他们一顿无论如何吃不完,反正天黑后进去转一圈也能找到好肉,自己这头不杀也罢,便起身松手,想要放生。
不料黄羊挣扎着,才一跳起来又复摔倒在地,不知是被宋阳按的还是它拼命挣扎所致,一条前腿骨折了。
羊脸上没表情,可它反复挑起、摔倒,虽然虚弱但不停地叫喊,看着听着还是让人挺心疼,宋阳丢了记忆,不记得自己是天下一流的好大夫,可是不知为何他就是觉得自己或许能帮忙,伸手握住黄羊的伤腿摸索片刻就找到了断骨处。伤不难治,但是手中没有夹板、荒原上又找不到替代之物,再好的大夫也对付不了骨折,宋阳没办法,只好先用衣服把小羊绑了,然后耐心等候。
又是子夜时分,蛮人营地陷入沉睡,宋阳再次潜入,一路闻一路找,钻了数不清的帐篷,一直忙到天快亮也没能找到目标,倒是偷了不少好肉,另外顺手拿了几根能当作夹板的树枝和绳子,本来他还想偷灌子酒,结果尝了一口,险险就在做贼时被呛得大咳出声,赶紧放弃了。
大半夜的搜索宋阳也察觉到,和昨天相比,今夜的戒备稍稍有些不同,并非内部的戒备如何,而是对外,特别是针对西北方、黄羊群奔来的方向上,警戒异常严格,精壮的蛮人战士彻夜不眠,来回巡视,不知在防备什么、或者蛮人觉得,后面还会再来一群黄羊?
……
班大人没猜错、但也未全中,沙王命令一群健卒不参与劳作,的确是存了设伏缉捕宋阳的心思,不过并非所有健卒都是用来抓人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被派做今晚西北方向巡逻的岗哨。
没了记忆后的宋阳轻松得很,天亮前离开营地,哼着歌给小羊打上夹板、又舒舒服服地吃过肉,又趁着夜色躺下睡了一会儿。
随后两天沙民始终没再启程。宋阳也乐得跟着一起休息,白天照顾着小羊,晚上摸进营地去找人,可是就再没有第一晚的好运气了,汉人少女就像个漂亮梦境一样,不经意时遭遇、再想要专心寻找时却不见踪影了。
而沙民这边,奉王命吃过肉再走,两天里营地中一片欢腾,仿佛前生今世所有艰难痛苦能换回两天的顿顿吃肉,就足够值得了。全族上下人人心满意足,脸上的笑容就从未消散过。但驻营期间,对西北方向上的警戒始终不曾松懈,班大人和瓷娃娃‘人在山中’,没能察觉出这点小小异常。
两天三夜、前后一共七顿饭,沙民差不多把抓到的黄羊吃光了,到第三天清晨,沙民又忙碌起来,收拾营地拆除帐篷再度启程。宋阳自然跟上队伍,但是现在他有了个小小的麻烦:受伤的小羊。
骨头断了不是一两天能好的,要是现在扔下它断无生理,那样的话当初又何必救它?宋阳犹豫了下,干脆抱起小家伙一起赶路,一边走一边笑,本来抓羊是为了吃了它,没成想最后变成了滥好人,真正的自找麻烦。可是笑过后他又皱起了眉头……他明白得很,对这头小畜生自己心里并没什么感情,更谈不到喜欢,之所以会饶它、救它甚至现在带它一起走,更多的是因为一种心底深处隐隐约约的感觉。
很奇怪的感觉、很难解释清楚。好像他是在学着谁?或者说是受到了谁的影响?似乎有个对他来说异常亲近的人是个滥好人,见到受伤的、流浪的小畜生都会照顾和收养它们,自己耳濡目染,时间长了也就有了惯性,所以才会善待这头小羊吧。
宋阳心想,也许自己的至亲里有个生了副柔善性子的好心人吧。可惜,他从早上开始一路琢磨,直到中午、想到头壳发紧也没能想起那个人是谁。
沙民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路向着西北而行,两天修养人人吃得好睡得好,在赶路时脚下也有的是力气,不过才走了半天、刚到正午时分,队伍忽然止步了……天公不作美,从早上开始天空就阴霾密布,越走头顶的乌云就越重,空气也越来越黏稠,到了现在仿佛已经凝固,窒闷得让人非得用上力气才能正常呼吸。
此刻沙王已经把队伍带到了地势相对较高之处,眼看大雨将至,传令队伍暂停前进,聚拢成盘就地扎营搭建雨棚。
不久之后,一道紫弧洞穿天地,继而惊雷滚滚震彻四方,大雨瓢泼而至。
昏天暗地暴雨滂沱,让人心情压抑,沙民们也神色有异,凑到一起议论纷纷,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这个时候,忽然一阵低沉号角刺穿大雨的轰鸣,传遍营地每一个角落。
宋阳远远听到沙民的动静,借着雨帘遮掩小心靠近过来,满眼好奇地看他们打算做啥。
显然应该是个特殊的仪式,在号角中个别沙民走出雨棚,三三两两聚到一起,最终汇成一支百多人的队伍。
百多个沙民有男有女,年纪各异,从青壮到老年都有,这些人无一例外,无论男女都全身赤裸,只穿一条皮短裤,排成一排后尽数盘腿端坐在冰冷的雨水中。
跟着沙王和族中的大祭司也并肩走入暴雨,来到这群人跟前,他们两个没打赤膊,相反穿得异常整齐,大祭司身上更是挂满了各种象征神力的饰品,双手张开迎上雨水,脚下步伐错动、围绕着在地上的同族缓缓打转;口中则念念不休,用蛮话大声祈祷。
祈祷大概持续了一炷香的功夫,放在好天气里自然无所谓,可是在秋时冰冷大雨中持续这么长时间,也足见诚心了。唱过祈神的调子后,大祭司从怀中摸索出一个沙漏摆在地上,然后祭祀和沙王转身走回雨棚,只留下那百多人继续坐在原地。
每个人都脸色忐忑,有的闭着眼睛喃喃祈祷、有的则瞪大双目死死盯住沙漏……
沙漏走得不快不慢,差不多半个时辰的功夫,最后一粒沙子终于落下,换来沙民的齐声欢呼,坐在地上的百多人也如释重负,满脸喜色地站起身来,大声笑着、彼此拥抱着庆祝。宋阳从远处看得一头雾水,沙民的这个洗澡仪式实在让他理解不来。
此时大祭司与沙王再次走上前,与上次不同的是,两人身后,有随从抱了只巨大木箱,大祭司吩咐了一句什么,雨中百多沙民逐一上前,伸手入箱取各自取出一盏小小的羊皮卷,自己不看直接交给祭祀,这个宋阳倒是能看懂,他们在抽签。
接下来普通祭祀上前,根据抽签把百多沙民分成四队,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带入早就准备好的雨棚中。
祭祀和旁人都退开了,只剩沙王站在原地,声音铿锵语气虔诚,对所有沙民大声宣讲着什么,他的话宋阳完全不懂,不过倒是能听得出,沙王的声音异常响亮,绝非普通人能喊出的嗓音,此人的内劲根基很不错、应该修习过上乘武功。
沙王的宣讲不长,不久便告结束,最后猛一挥手,发出一声大吼,随即号角声冲天响起。
百多沙民分散进去的四座雨棚皮帘卷起,各自走出一个人,与之前不同的是此刻他们身着战甲,手执利刃,齐齐对沙王施礼后,各自散开、躬身举刀做出搏杀的势子,号角声一停再不用其他号令,四人齐齐大吼一声,挥舞利刃冲杀在一起!
真正的生死相搏,刚刚还彼此拥抱的同族,此刻又变成了生死仇敌,大雨中不死不休的杀局。
而外面那数万白音族人,齐声唱起了悲凉调子,营地内外的三个汉人都听得明白,他们口中的调子就是几天前在祭祀桑普死时唱过的,是挽歌。
搏杀激烈却短暂,三个沙民横尸于泥泞中,只有一个幸存者,身上几处刀伤鲜血不停涌出,此人丝毫没有活下来的喜悦,而是趴伏在地放声大哭。
有祭祀走上前,搀扶胜者离场医治、拖走亡人尸身去一旁掩埋。
大雨如注,转眼冲散血迹,号角声再度响起,第二组、四个人走入雨棚,和之前的四个人一样,身着皮甲手执武器,等号角落下便开始生死相搏,直到最后活下一个才告结束,随后第三组、第四组……如此往复不休,每一次激烈搏杀都只是一样的结果:死三个活一个。
宋阳看了一阵心生厌恶,皱着眉离开了。
瓷娃娃也在皱眉,即便亲眼所见,她仍是有些不敢相信,一向团结和睦的沙民,怎么会有这么残忍的祭祀仪式。
百多人分成四队,每次各队派出一人,如无意外的话,前后一共会有三十余场角斗,不过沙民的仪式未能全部做完,刚刚打到第二十场时云散雨消,天空又复一片湛蓝。
雨一停,角斗便告结束,胜出之人和还没来得及出场的沙民就此散去,各自回到家人身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帮忙拆除雨棚、检查车辆,很快又再度启程……
或许是旅途太无聊了,一向性子冷漠的班大人这次也变得好奇起来,一面走路一面用蛮话和周围沙民不停交谈,全都打听清楚后,这才美滋滋地登上大车,去给瓷娃娃解释刚才发生的事情,坐稳后第一句话便是:“那一百多人,全都是族中的罪犯。”
或违背族规,或玩忽职守,未必是作j犯科,可至少他们都犯了错,沙民的体系和制度都很松散,但也有一套衡量对错的标准、也有自己的一套惩罚错误的方式。
这些犯错之人被查出后,并不会立刻遭到惩罚,而是继续回家过自己的日子,甚至很‘人性的’,除了祭祀、沙王这些族中的重要人物,旁人大都不知道他们是罪人……在汉境里绝对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罪犯不立刻处理,他若继续作恶或逃走又该怎么办?
这便是沙民和其他各族的区别了,沙民有根深蒂固的认知,族中每个人的本心都是善良的,实际上他们也的确如此,‘不立刻治罪’的制度在沙民中延续了不知多少人,从未有人一错再错,也没人逃跑过。当然,除了本性的差别外,沙民生存的地方本身也是一座巨大的监狱,单独一个人跑出营地,就只能在荒野上流浪,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逃跑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
罪人以前日子怎么过,以后还继续,直到大雨或者大雪降临。沙民信奉天空之水能够洗清罪恶,所以每到大雨、大雪时,便是他们的审判日、恕罪日。
雨雪之中,所有罪人都会走出来,让自己接受天上之水的冲刷,以期洗清身上的罪业。
水来自天上,代表着天神,在角斗开始前大祭司摆出的那个沙漏,就是天神的旨意,如果在沙子漏光前大雨停歇,便说明犯人的罪恶洗无可洗,所以神祇早早收起雨水,他们罪无可恕。
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人都会被处死,尸体不入土而火化,灵魂也会被付之一炬,绝无通融的余地。
反之,沙子漏光后大雨仍在继续,说明天神对罪人的怜悯,允许他们改过自新。无论罪人是否能在角斗中存活下来,他们的灵魂都能得到宽恕。
和所有生活在原始里的蛮人一样,沙民并不畏惧死亡,他们相信肉体终会腐朽但生命没有尽头,灵魂才是他们真正重视的东西。
所以刚才沙子漏尽后,见大雨还在继续,从罪人到沙民都欢喜雀跃,罪人的高兴源于神祇并未抛弃自己,其他沙民的兴奋源于那些罪人无论死活,都还是自己的族人。
既然犯了错,就必须接受制裁,当然不是淋淋雨就既往不咎那么简单,暴雨中的沙漏只是对灵魂的救赎,对肉体的惩罚便是最后的角斗了。
四个人的搏杀分组,来自最公平的抽签,要杀死谁或者被谁杀死,都交给上天去抉择。
也是因为相信无论谁能幸存下来、最终他们所有人的灵魂都已得到神灵的宽恕,所以一场场残忍的角斗在沙民的眼中,变得异常单纯,身体的痛苦或者死亡,只是对于所犯罪责的惩罚,可无论如何,罪人的灵魂都已经得到救赎,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能得到永生,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而在角斗时大雨停歇,则代表了神祇的厌倦,或许是神有其他事情要忙、或许神想对还未登场的罪人再考察一阵吧,所以雨停了惩罚也随之暂停,未登场的罪人留到下一次大雨时再重新接受审判。
班大人说得津津有味,瓷娃娃却提不起太多兴趣,自从宋阳来过之后,接连几个晚上她都睡不好,精神恍惚得很。
班大人见状,皱眉劝道:“能睡就睡一会儿吧。”
瓷娃娃闻言,苦笑着摇头:“能睡着就好了,一闭上眼睛就胡思乱想,总觉得他进帐子来了,就忍不住睁开眼睛看看……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不睡,好过一阵阵的惊喜落空。”
班大人品了品瓷娃娃的话,皱巴巴的老脸上翻出了一个笑容:“是想睡睡不着,还是不想睡?”
瓷娃娃眨了眨眼睛,也笑了起来:“是不想睡,还是想等他。”
话虽这么说,但严重的睡眠不足,让身体无法支撑了,重新启程不久,在摇摇晃晃中瓷娃娃就熟睡了过去,班大人怕打扰她的好梦,轻手轻脚地下车去随队行走,途中数不清多少次,语气生冷地去骂负责赶车的沙民,不许人家唱歌,不许人家赶车太快,也不许把鞭子挥舞得太响……
等傍晚扎营时瓷娃娃仍沉睡未醒,在扎好帐篷后,班大人请沙民中的壮硕妇女帮忙,把她从车上抱进帐里,其间她惊醒了一次,张开眼睛满目欢喜,可是在看清楚身边状况后,目光又迅速黯淡,轻轻对沙民说了声‘多谢’,很快又熟睡过去。
晚饭时班大人也没叫醒她,只是帮她留了一碗粥,她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再吃吧……
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不知过了多久,瓷娃娃忽然觉得有人在轻轻摇晃自己,迷迷糊糊地张开眼睛看了看:哦,是宋阳。
她喃喃地说了句:“困得很……有事么?”
说着,翻个身又想接着睡,但旋即脑中猛地一惊……啊!是宋阳!
瓷娃娃蹭地就坐了起来,使劲眨眼使劲让自己能看得更清楚些,就是宋阳,正坐在身旁冲着自己笑……笑眯眯的宋阳,挺客气的样子。
第五十四章 媳妇
接连几个晚上的白忙后,宋阳的运气又回来了,摸索良久终于找对了地方。
可能是沙王见最近几天都没异常就撤了埋伏,也可能埋伏还在但宋阳的动作太轻捷以至无法发现,他进帐时并没人察觉。
宋阳本以为这个汉人少女睡觉很轻,否则上次也不会知道他进了帐篷,不料这回却发现,这个女娃睡得居然不是一般的瓷实,摇晃半天才勉强醒来,比着蛮子犹有过之。眼看着她美梦被打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