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伐清 第 80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追击段,这次邓贼是真的要逃走了,而末将也可以阻拦更多的贼人登船逃走。”
“好。”李国英立刻掷出令箭,命令留守的快船火速去追已经开拔的水师,让他们马上返回:“兵贵神速,本总督本来还安排了些船只巡江,现在也调回来,并用来运输赵将军的亲兵营。”
在李国英下令的同时,逃上巡江船的张勇总算让水手相信了他的身份:“快快载我回去,我要向总督大人报告。”
前方赫然出现了队列阵的清军。
“此军是何人领军?”邓名询问刚抓到的俘虏。
“是胡文科胡游击”俘虏辨认了下对面的军旗,向邓名回答道。
“新晋之辈。”邓名左右纷纷说道,俘虏交代得很清楚,对面的敌将刚刚升为游击,这是他第次领军野战,而且胡文科的部下也大都是新兵,远远不能与刚才邓名遇到的那些清将相比,更不用说更早之前遇到的张勇王进宝相比。
“但在中路清军中,唯能列阵以待的敌将,不可掉以轻心。”邓名轻声说道,其他清军将领自以为必胜地疯狂追击,士兵体力透支,队形也混乱不堪,遇到明军后触即溃。
“前进!”邓名说完后,轻轻挥手中马剑,带着部队向清军逼去。
虽然从赵天霸那里要到了五百步兵,但现在跟在邓名身边的又只剩下二百骑兵,由于明军直高速推进,步兵和骑兵出现脱节。
现在中路清军几乎被邓名的侧击分而二,近万清军被夹在邓名和周开荒部队之间,他们建制混乱,战辅混杂,根本无法攻击在他们退路扼险而守的小股明军,被歼灭只是时间问题。
而胡文科据守的山间小道,是中路这些清兵的最后希望,对此邓名志在必得,击溃这个清军游击身边的几百人后,邓名还可以乘势插入南路的王明德身后,把追击李星汉的数千清军也分割包围起来。
“邓名,是邓名来了。”
上百溃兵呼喊着向胡文科的旗帜处跑来,听到这些人的喊声后,胡文科和他的手下脸上都惨白得不见丝血色。
“对方都是骑兵,逃跑必死无疑。”胡文科强自镇定,命令步兵结阵准备抵抗:“不许溃兵靠近我阵,否则杀无赦!”
早先下令停止追击,整顿军队后,胡文科还把自己得到的口供给同僚送去,但所有的同僚都比他资历深,胡文科遭到了他们的致嘲笑。
同僚们的嘲笑让胡文科也犹豫起来,正在他迟疑的时候,战局突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邓名从北方直插而下,沿途没人是他合之敌,个参将三个游击被俘,还有上万的部队拥挤成团无法动弹。只有胡文科因为预先收拢了会儿部队,现在身边有三百多士兵,体力也勉强堪战。
“大人,大人。”尽管执行了胡文科的命令,他的亲卫却没有点信心:“邓名从北方杀过来,张总兵王副将还有标营他们应该都完蛋了吧?”
胡文科心里估计也多半如此,对面指挥官的威名带来沉重的压力,让胡游击已经快喘不出气来。但是,胡文科虽然没有野战指挥的经验,却很清楚在骑兵面前逃跑只有死的更快:“我们坚持片刻,片刻就好。”胡文科向西南方向指去:“前面官兵要想逃生,就会从这条道来,等他们来我们就跑,有他们挡着,我们才有机会逃走啊!”——
笔者按:昨日那节中,赵天霸应该认为邓名是少唐王,已经修改。
第57节疲兵
对面的清军并没有展开队形形成条较长的战线,而是猬集成团,形成个接近圆形的阵势。跟着同伴来到近前后,张易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前排清兵眼中的恐惧,他们虽然用武器朝着明军骑兵的方向,但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向后挤去,只是因为被身后的同伴挡住才无法继续倒退。
这样的情形张易乾并不是第次见到,对方已经胆战心惊,之所以还没有立刻溃散就是因为明军逼迫得太紧,如果明军后退段,然后悠闲地下马休息片刻,估计这些清军就会自己逃走。只是张易乾也知道邓提督时间有限,不能耐心地等清军自行撤退。迅速击溃这种濒临瓦解的敌人也不是不能做到,张易乾就知道个很简单的办法,不过他和其他三堵墙骑士都没有提出来。
“提督。”看到清军的样子后,邓名左右的吴越望和李延鹏都几乎同时向他建议道:“我们稍微休息下,让几个骑手在他们阵周围转上几圈。”
在卫士们看来,这些清军士兵虽然没有逃走而是留下来原地坚守,但支撑他们多半不是勇敢而是恐惧,主力退远些,让少量骑兵围着他们绕圈恐吓,多半就能让清军不停地集体旋转。等他们在这种煎熬中耗尽了最后的斗志后,就会有人开始逃跑,发而不可收。
但这也不是迅速解决麻烦的办法,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步兵向他们发起进攻,只不过现在邓名身后并没有步兵部队跟上。
“何必多此举。”穿越以来,邓名几乎每个月都要上战场,激烈的时候更是无日不战,他很清楚怎样才能快速地解决麻烦。
“前军下马。”邓名毫不犹豫地大声喊出了命令,然后率先从坐骑背上跳下,把缰绳递给了个靠后位置的三堵墙新兵。
听到邓名的命令后,所有的卫士和三堵墙的老兵都跟着下马,并迅速排成个长列。
“进攻!”摆好阵势后,邓名就下令发起攻击。
面对这种情况时,骑兵下马步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与步兵面对面地近身肉搏,毫无疑问会让邓名遇到更大的风险,所以无论是卫士还是三堵墙的老兵都没有提出这个建议。
虽然进攻的明军只有百人,而对面的清军拥有三百人之多,但横列的明军却对清军的圆阵形成了三面包夹的态势。清兵互相推搡着不但发挥不出人数上的优势,反倒每个前排的士兵都要面对多个明军的攻击,在几个士兵被砍翻后,胡文科的余部就动摇到了无法维持阵型的地步,开始从没有明军的那面逃走。
十几个清军被砍倒,上百个跪地求饶,剩下的哄而散,邓名又喊了声:“上马追击。”
后排的骑兵涌上前来,把他们的牵着的坐骑还给下马步战的同伴,然后率先向前追击而去。
邓名翻身上马后,就发现自己已经不用参与到追击中了,清军纷纷逃离道路,向高处和林中拼命逃去。
“这个清将还不错。”邓名喘着粗气说道,在清军全面溃败的情况下,邓名之前遇到的好几个清将身边只剩下少量甚至个位数的亲卫了,而这位胡文科竟然还能收拢大约他麾下几成的兵力尝试抵抗。
“提督没事吧?”吴越望策马来到邓名身边,关切地问道,刚才他看见邓名被敌人的武器击中。
“安然无恙。”邓名微笑着回答,下马发起步战的时候,他就感到双腿有些沉重,直不间断的作战让他也感到相当疲惫。不过邓名还是和其他人起冲向前去,因为动作有些迟缓,他还被敌兵的长枪两次扫中,幸好痛过格挡卸去了大部分的力量,再加上身上的甲胄,邓名并没有负伤,不过对方的攻击也让邓名感到被击中的胸腹处隐隐作痛。
“继续前进。”邓名喘息片刻,再次带领部队向南而去。
赵良栋赶到岸边开始整队,不过他没有等到奉命返回的水师主力,却等来了狼狈不堪的张勇。见到赵良栋后,张勇就如同见到了亲人样的激动,扑上去大喊道:“中计了,中计了!”
“张将军这是怎么了?”见到身小兵装扮的张勇后,赵良栋心里沉,生出了不详的预感。
还没有等张勇说完他的凄惨经历,个标营的卫士就骑马冲到了江边,拿着李国英的令箭对赵良栋叫道:“总督大人命令赵将军火速返回大营。”
赵良栋前脚从李国英那里离开,几个从在北线遇到邓名的标营卫士就逃回了大营,这路上他们走的也很辛苦,到处都是溃散的士兵和人流,甚至还有败兵想抢他们的马。千辛万苦地逃回了大营后,这几个卫士还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让李国英接受事实,等李国英确认战局已经极度恶劣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召回赵良栋。
发现赵良栋已经离开他的军营后,李国英的卫士路寻找到江边,总算把川陕总督的命令交到了他的手里。赵良栋没有急着带兵返回,而是先认真询问了这个标营卫士番,又让张勇把北线的具体情况仔细叙述了遍。
沉吟片刻后,赵良栋让亲兵营暂时原地不动,自己则和张勇起见李国英。
张勇赵良栋二人返回李国英营帐后,发现王进宝已经站在川陕总督的身边。张勇和王进宝见面都是愣,他们二人都以为对方凶多吉少,刚才两人分别告诉赵良栋和李国英另人十有失陷敌阵了。张勇和王进宝二人见面后,并没有互相指责,而是激动地把四只大手静静地握在了起,如果川陕总督在上,这对难兄难弟绝对能相拥而泣。
“这邓名小儿竟然能在诈败二十里,两个时辰就重整军队”从王进宝口中得到确认后,赵良栋喃喃自语道,刚才张勇和他第次说这事时,赵良栋依旧有些将信将疑。此时赵良栋心里的震惊点不逊于张勇王进宝二人,他自问若是执行同样的计划,或许手下的亲兵营能做到。但赵良栋的亲兵营都是跟随他多年的旧部,他能叫出其中每个军官的名字,而邓名的军队跟他相处不过半年,千人诈败的难度和几万大军更无法相提并论:“这根本不可能啊。”
“赵将军不要想那么多了。”李国英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速度是众人中最快,见到王进宝后他已经知道不管自己多么不愿意相信,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邓贼已经发动伏击,现在我们要想想怎么收拾危局。”
“张将军和王将军已经被击败很久了,但邓名并没有出现,”李国英无法想象四百标营甲骑怎么会被邓名瞬间就击溃,不过既然王进宝和张勇都这么说,那么他就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推测邓名的行动:“本官认为邓名必定是向南去了,企图切断官兵返回大营的退路。”
“要尽快通知大军退回。”王进宝激动地说道:“邓名勇不可挡,必须让大军尽快返回营地,然后坚守大营。”
“不可!”赵良栋还没有失去理智,他急忙阻止道:“必须让大军徐徐退回,若是谣传四起,官兵不战自乱,只会更糟糕。”
“赵将军说的不错。”李国英在招赵良栋返回时,已经传令兵四出,让他们向每个遇到的清军军官传令。但李国英并没有告诉他们真相,而是说任堂情急突围,让各军官火速带兵回营协同围剿。
而李国英眼下考虑的是,除了尽力拯救行将溃败的大军外,下步又该如何行动。
“坚守大营!”王进宝激动地说道:“只要确保大营不失,就可以收拢溃兵。”
张勇虽然觉得危险,但和王进宝样,也希望能为手下争取逃生时间,因此出言赞同道:“若不坚守大营,则是置尚在营外的大军于死地。”
此时李国英也是迟疑不决,既然这是邓名的计谋,那明军水师返回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李国英还有些奇怪为何迟迟不见明军水师出现在江面上。虽然不知道中路和南路此时打成了什么样子,但是李国英觉得损失惨重是定的,邓名肯定可以通过此战获得对清军的优势。到时候明军水师和陆军都有优势,清军短期内还不用指望得到援军,就会有全军覆灭的可能。
“或许是到了壮士断腕的时候了。”李国英心里反复冒出这个念头,但却迟迟难以下定决心,毕竟这些兵将都是李国英的部下,如果损失惨重那李国英势力也会大减,更难以在四川坚持下去。
“我们应该反击。”赵良栋突然提出另外个建议。
“反击?”张勇惊诧地说道:“向哪里反击?”
“向最先返回这里的贼人反击。”赵良栋答道:“不管邓名是怎么做到诈败二十里的,他的部下今天仍然来回奔波了四十里之遥,而且追击我军的溃兵的时候,就算他之前的建制不乱,现在也该乱了。而且我认为他之前也应该有少许混乱,现在乱得应该更厉害些”
“你认为?”王进宝激动地说道:“赵将军你还以为邓名做不到诈败,你还说你千披甲能打他五千!”
“我还没说完!”赵良栋提高了音调,压过了王进宝的抗议:“贼人绝对不是铁打的,早上匆匆撤退,然后全速追击我军败兵。他们看似强大,其实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完全可以打败他们,就算不能反败为胜也能战个平手,让我们能够收拢溃兵从容退回重庆。”
无论张勇还是王进宝都不同意,因为这就意味着清军要做最后的孤注掷,如果再次败阵那连守住大营都会成问题。
“根本不要守,若是不胜就得赶快跑。”赵良栋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叫道:“若是邓名大军返回而我们不敢出战,那他绕到我们后面扎营堵住退路怎么办?我们还是只能抛下所有的辅兵乘船逃跑,然后被贼人的水师直追杀到重庆城下。若是不能击败贼人,我们就要毫不犹豫地逃走,别想什么收拢溃兵了。”
张勇王进宝和赵良栋争吵起来,李国英直默默在边上旁听,最后咳嗽了声,让三个将领安静下来。
“正如赵将军所说,留在此地实在太危险了。”李国英当着三个将领给标营卫士下令,让水师清空切不必要的东西,随时装载部队撤退。
“那还在外面奋战的官兵将士呢?”张勇问道:“说不定他们能杀出条血路返回。”
“所以我们要帮他们把,让他们快点回来。”李国英下定决心,命令所有的留守战兵披甲,空营而出向明军发起反击。
“那大营怎么办?”听李国英想唱空城计,张勇急忙指出,不远处还有任堂在虎视眈眈。
“只能赌把,本官赌邓贼给他下的命令是堵截我军退路,而不是攻打我的大营,只要我们能出其不意地击退邓贼的伏兵,哪怕是稍挫贼人,就能让任堂更不敢妄动,要全力以赴保卫邓贼的大营。如果反击不成的话”李国英苦笑了声,望向赵良栋:“如果我们连强弩之末的邓贼都无法稍挫,那留在这里不是等死么?赶快乘船走人才是。虽然不知道贼人的水师干什么去了,但本官觉得他们随时都可能回来。”
“抓到王明德了!”
明军士兵发出阵欢呼声,被前后夹击的南路清军也迅速溃败,总兵王明德和其他三名清军将领被俘,剩下的将佐也和溃兵起逃进荒野,明军已经让辅兵开始搜捕。
“很好。”邓名已经和李星汉汇合,刚才邓名在指挥骑兵与步兵配合夹击王明德的余部时,被负隅顽抗的清兵射中坐骑。但看到邓名落马后,战场上不少明军都发出惊呼声,从地上爬起来后邓名顾不得摔落下马造成的伤痛,急忙换马再次出现在三军之前,看到邓名的身影后明军官兵都放下心来,而本来就接近绝望的清军更是气沮,王明德最后的抵抗也就此告终。
今天这是邓名第三次更换坐骑了,而跟在他身边的骑兵除了那些负伤退下的外,也都换过马匹了,用的都是从标营缴获来的,这些马匹虽然也消耗不小,但还是比他们原先的马匹要强些。
“提督要不稍微休息下?”见邓名脸上的疲惫之色已经很明显,李星汉就劝道:“大局已定了。”
“基本上是,只差最后点点了。”邓名摇了摇头,直到现在己方水师仍然没有出现,昨晚出发的时候邓名反复交代要把那万多贵州人安置在万全的地方再返回,宁可多走点路也不要让清军发现。结果重载的船就直向上游行驶出很远才停下,而卸载俘虏的速度也大大慢于明军事先的计划——比如大量贵州人出现晕船现象,不少人头晕呕吐行动迟缓,这完全出乎浙江水手的预料。
“算算时间,赵千户差不多该打回营地了。”邓名抬头看了眼天色,就向李星汉告别:“你尽快带兵进攻,我先赶回去看看战事如何。”
“提督何必担忧,赵千户智勇双全。”李星汉还要再劝。
“就差点了,只要把李国英吓得不敢出营,我们就能在此全歼清军。”邓名已经想好,若是李国英尝试坚守大营,那邓名就会在他营外耀武扬威,趁机让支军队从清军营盘周围开过,把李国英的残军统统包围起来。
“在这里全歼了李国英,还有赵良栋他们,打下重庆也就不是难事了。”和李星汉分手后,邓名又接到周开荒和穆谭送来的报告,说他们也快要杀回明军大营附近了。此战看起来不但能消灭李国英,还能把赵良栋这起消灭,邓名越想越是兴奋,虽然赵良栋的军容让他暗暗忌惮,但他独木难支大厦,在清军全面溃败的情况下,千亲兵即使再精锐,也没法抵抗几万新胜的明军:“抓紧时间,不要被他们逃掉了。”邓名在心里暗暗鼓励自己:“全胜之势已成,不要懈怠了。”
赶回大营附近的时候,赵天霸身边只剩下五百多甲兵了,这些明军也感到相当疲劳,但胜利者的兴奋支撑着他们继续追击。赵天霸带出来的千二百多甲兵分给了邓名五百,后来路上虽然又收拢了些,但在长途追击中明军官兵也在不停地掉队。派去中路的那些明军虽然周开荒穆谭他们有心让他们返回赵天霸建制下,但到处都发生混战敌我混杂,最后也有很多就并入中路建制。
“这是第支返回的贼人么?”
赵良栋询问着探马,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立刻下令全军戒备:“准备应战!”
现在张勇和王进宝带着余部和部分李国英的披甲起掩护赵良栋的两翼,而李国英则带着剩下的监视任堂的动静。
“不要追击。”赵良栋再次向部将们强调,两翼的张勇王进宝部虚弱不堪,掩护背后的李国英手下只有千多披甲,应付任堂也会非常吃力,大营那里不用说,完全是虚设旗号加辅兵在唱空城计了。赵良栋的千亲兵是清军最后的主力,必须要时刻攥成拳头。追击会分散清军不多的兵力消耗珍贵的体力,而能不能让更多溃败的清军逃回大营,挫败明军的胜势,就看赵良栋的发挥了:“总路的贼人也追着大批官兵刚回来了,我们先打退这路贼人,然后调头再打掉下波贼人的嚣张气焰,让贼人们知道官兵不是好惹的!”
“让贼人尝尝我们的厉害!”尽管知道形势险恶,但赵良栋的亲兵营依旧士气高涨,听到命令后军官纷纷高喊着响应统帅的号召。
第58节狙击
直追赶的溃兵突然消失不见,他们的背影向两侧散开之后,成排的清军披甲从中走了出来,咚咚的鼓声响起,清兵听着身后的鼓声,整齐地挺枪向明军开来。
看到对面清军的阵容后,赵天霸不禁有些迟疑,对方的步伐坚定,目光也没有丝毫躲闪犹豫:“看起来是支生力军。”赵天霸心中迅速转着念头,看到清军人数似乎比自己这边多时,赵天霸更不打算硬拼:“不可莽撞从事,现在我军已是全胜之势,牵制他们或许更好。”
大部分将领都是在敌人溃败后穷追不舍,不过赵天霸记得晋王好像对近卫们说过:百个将领里九十九个在全军战败后都是随波逐流,但也会有极个别的人会在被压迫到极致时,突然进行反击,遇上这种敌将定要小心。
“难道晋王殿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吗?”赵天霸没有遇到过这种敌将,不过他还记得李定国好像说过,但遇到这种孤注掷的反击时,最好稳点,对方利在速战,而己方只要顶住对方的最后三板斧就可以挫败敌人。
李定国教导的话语和场面在赵天霸的脑海中闪过,不过在他尚未回忆完毕的时候,跟着他的浙江兵就已经冲了上去,今天他们追击的时候,沿途也遇到过几次相似但绝不相同的场面。那都是被追的走投无路的清军充满接阵反击,既没有士气也没有信心十足的指挥官,被明军冲就会继续溃败。
这些浙江兵的战场经验还不如赵天霸,加上又有些疲劳,没有注意到这批清军与之前那些仓促组成战阵的清兵的不同,官兵没有多想就向对手迎了上去。
“嘿,我还没下令呢?”赵天霸看见士兵纷纷从自己马前跑过,顾不得再考虑什么李定国的教导了,急忙拍马追上去。
邓名给任堂留下的命令是堵截清军溃兵,因此看到李国英清军大军从营外开过,向西方而去的时候,任堂犹豫了会儿终究还是没有出迎拦截,他觉得这些清兵越是向西越是会深陷到明军的陷阱中,遭到明军的两路夹击。
任堂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等清军被压迫得回返时,再出营阻拦,以便把清军网打尽。结果李国英走过明军大营后,就把部队拉散,还专门留下了队转身面对着明军大营列阵,看到这个场面时,任堂就开始疑心自己是不是应对有误。
“不好!”看到赵良栋的军队向着队刚刚出现的明军杀过去后,在明军大营里的任堂大叫声,再也顾不得邓名的交代,急令大营内的两千甲兵尽数出动,与接应西面的友军。
此时李国英也注意到赵良栋的行动,知道这是清军最后的机会了,能不能反败为胜就要看赵良栋能不能迅速地把从几路来袭的明军各个击破。但发现任堂急匆匆地出营列阵后,李国英也无暇再观察背后赵良栋的进展,全神贯注于前方,督促士兵全力迎战。
“放箭。”
情况紧急,任堂边催促步兵尽快就位,边就让弓箭手到前排去马蚤扰清军的阵型,对面的清军大概也就是任堂披甲的半多,任堂打算用弓箭手尽量地打乱对方的阵型,然后全军突击把对方举冲垮。
“标营出击!”李国英的披甲大概只有对面明军的半,但见到任堂的步兵还在布阵,知道机不可失,毫不犹豫地命令最后的二百骑兵冲击对面明军的弓箭手。
明军的弓箭手刚排成排,把第支箭搭上弦,就见到上百清军的甲骑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呐喊着扑了上来。
本来想抛射的明军弓箭手,惊慌之下纷纷放平手中的弓,顾不得认真瞄准就匆匆把箭向对面的骑兵射过去。
这批弓箭并没有命中多少敌人,就是幸运命中目标的那些也没能刺穿标营卫士身上的甲胄,眼看马刀已经挥到了眼前,明军弓箭手无法维持战线只能调头逃跑。但转眼间就被标营骑兵追上,纷纷被砍倒在地。
“贼人杀上来了。”任堂看到转眼自己的弓箭手战线就被对方的骑兵冲垮,大惊之下急忙指挥前排步兵挺着拒马枪上前迎战。
“鸣金,鸣金。”李国英的视线虽然受到阻碍,看不清明军阵后的变换,但看到自己的骑兵已经把对方的弓箭手逐散,马上就大声喝令道。
金声响起的同时,李国英让自己身边的百名弓箭手跑到阵前:“贼人看到我的骑兵冲过去,必然会用步兵来迎。”
前方的标营卫士听到金声,没有任何迟疑的勒住战马,后排的人已经开始调头向李国英的军旗边返回。
见到清军骑兵竟然不追击近在咫尺的明军弓箭手而是勒马调头后,任堂先是楞了下,他本以为清军会口气冲上来,然后和明军展开交战。乍看到这样的举动,任堂和部下没有继续前冲,而是原地定住了。接着任堂就看到清军骑兵拨转马头,开始撤退。
“想跑么?”任堂哪里肯放这些刚刚杀了自己些弓箭手的地方骑兵离开?立刻命令发起冲锋。
“两军相距不远,我就这样追着贼人的骑兵冲进他们的阵中好了。”任堂心里升出个想法。
而这时李国英紧盯着自己骑兵的动作,猜测着对面敌人可能的动作,在心里默数了几秒后,他急促地喝到:“放箭,三轮急射!”
个清军军官站在蓄势待发的清军百名弓箭手队列前,反身看着李国英的将旗,见到将旗晃动后他也急忙挥舞手中的大旗,清军弓箭手立刻松弦,让羽箭从己方骑兵的头顶上飞过,紧接着又是轮,再迅速地射出第三轮。
射完后,清军弓箭手毫不犹豫地向阵后退去,这时标营的骑兵也分成两股,返回到原先的两翼位置。
“太可恶了!”任堂愤愤地拨落肩甲上的羽箭,怒不可遏地叫道。突然见到有弓箭越过对方的骑兵头顶,急速地向自己这边落下时,任堂猝不及防,挥剑拨开了正射向他的支。那些发步急奔的明军长枪兵却没能都反应过来,他们手中的武器尤其是那些拿着拒马枪的更是无法用笨重的武器轻易击打开扑面而来的弓箭,顿时就有二十多人被射中。那些被击中正面盔甲最厚的地方的士兵还好,羽箭只是让他们停顿了下,但还有些人被射中腿部,立刻就扑到在地,还绊倒了跑在他们身后的同伴。
接着又是两轮弓箭飞来,射倒了更多的明军士兵,其中支还插在了任堂的肩甲上,距离他脖颈只有毫厘之差,让任堂也惊出了身冷汗。
三拨弓箭过后,明军的冲锋势头下子就止住,任堂看到面前的清军骑兵散去两翼,露出严阵以待的步兵披甲。
“真可恶。”明军的阵型有些混乱,任堂不得不咽下这口气,命令枪兵们后退几步扎稳阵脚,同时让刀盾兵上前与枪兵混合在起,免得前军又被对方弓箭手打击。
在赵天霸的对面。清军并没有全数逼上来,而是率先上来了大约半,这些清军的队形看着甚至有些松散,大概七八个人组,两个手持弓箭和三眼火铳的亲兵快步超过那些步行前进的同伴,从空隙中跑到战线最前,每个人之间都隔着两三人宽的空隙。
见到浙江兵冲上来后,弓箭手和火铳兵就进行射击,打倒了几个跑在最前的明军,这时其他明军已经红着眼冲到这最前排的清军身边。刚刚完成射击的清军不慌不忙地又从空隙里退了下去,他们身后是拿着长杆兵器的披甲兵,每组里有人拿着耙子式的东西,还有个人拿着件短戟。他们架住了明军挥刺过来的刀枪,再后面的三四个刀盾兵组员接着冲出,两人对付个,攻击那些来不及收回武器的明军。
不管攻击是否得手,清军的刀盾兵都会迅速后退步,再次藏身于长兵器同伴侧后,这批手持长兵器的清军完全没有攻击的,专心致志地拨挡着明军的武器,同时限制着明军的脚步,不让他们迅速冲入清军阵中。
这些长武器清兵虽然人要面对几个明军,但看上去点儿也不紧张,他们也成功地用手中的武器把明军前排变得步伐不齐,每当有明军士兵突前时,他们身侧的刀盾兵就会出来攻击。当弓箭手和火铳手装填好弹药后,他们也会不时从空隙中闪到前排,射击那些没有盾牌护身的明军士兵。
“好熟练的配合。”赵天霸看到对方的战术后,几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明军的队形要比清军紧密,但却迟迟不能和清军撞在起展开混战,就这样被对方用长兵器限制在个距离上。
交战的时间不长,但倒下的几乎都是明军这边的士兵,渐渐地,明军士兵不再向前逼近,而是止住了脚步,还有部分战线已经被清军打得开始倒退。
但眼前的明军被逼退段距离后,清兵也不急着追击,而是侧身让开,把后排体力充裕的同伴放上前。抓紧时间放松下紧张的神经,喘两口气。在清军坚定不移的攻势下,赵天霸看到明军开始露出了败像,当五十左右个部下被击倒后,这些明军终于失去了必胜的信心,支撑着他们不顾疲劳追击而来的锐气也不复存在。
赵良栋盯着对面明军的战线,看到已经出现了两处断折,终于有明军士兵承受不住压力,开始把背影留给清兵。
“不要恋战。”赵良栋知道西南方向的明军已经逼近,已经与王进宝所部发生接触。赵良栋的目的只是击溃这支明军,让他们在短期内没有胆子继续攻击清军,然后迅速地去驰援王进宝,再酌情决定增援李国英或是南面的清军。
明军战线退得有快有慢,所以出现了断折,赵良栋飞快地用马鞭向这两处指了下,让亲兵插进去分割包围那些退得最慢的敌人——这些敌人是对方最有战斗力最有勇气的批:“把这些贼人杀光,然后就移去支援王将军。”
左手的士兵最先发生溃败,被中央战线堵在后面的赵天霸见状,急忙拨马去救,他大喝着冲到败退的友军和他们身后的亲兵之间,用力地挥舞着马枪,阻挡着敌人进攻的步伐。跟在赵天霸身边的明军士兵,大部分与他起奋战,还有几个人抓着机会,把三个受伤的明军士兵从敌兵的刀口下拖了出来,背着他们向西面跑去。
且战且退,好不容易把敌人挡住,赵天霸回头看了眼,受伤的部下已经跑远了。面前的清兵仍然缓慢地向前逼来,但却没有发起猛烈的冲击,这让赵天霸感到奇怪的同时,也微微松了口气。但赵天霸转头看,却发现明军的战线已经完全破裂了,大批的清军从缺口里涌进来,包抄到了中央战线的侧后。
看到清军出现在侧面时,那些位于中央战线后排的士兵失去了全部的勇气,抛下了前面的同伴,拔腿向着安全的后方跑去。这些士兵边跑边回头去望,看到清军并没有追赶而来,而是迅速地收拢缺口,把还没有来得及跑出的同伴堵住。
“救命!”个明军士兵发出惶急的喊声,跑在最后的士兵看到那个同伴向他们请求援助,但转眼,清军的包围圈就合拢了,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对不住了。”心中惭愧的明军士兵感到眼眶发热,回头望着战场盼望着有奇迹发生,同伴能够突围而出,但双腿仍向前跑去。
“你们在赶什么!”身前突然传来声大喝,怒气冲冲地赵天霸横马挡在这些溃兵眼前,刚才他没有下令部下就自己冲了上去,而他去给左路明军断后的这转眼工夫,中央和另外侧的明军却已经抛下前面的同伴逃走了。
“赵千户。”看到眼前的统帅后,被拦住的几个士兵终于忍不住眼泪了,被遗留在后面的同伴都是他们的老乡熟识,这些明军士兵又是伤心又是羞愧地哭道:“贼人势众,我们顶不住了。”
“哼。”赵天霸冷冷地看了痛哭的手下们眼,用力夹坐骑,单枪匹马地向前方冲去,那里还传出明军士兵的呼救声。
“挡我者死!”赵天霸大喝声,猛地向包围圈上冲去,清军刚刚把明军围起来,队形也还较混乱,个清兵猝不及防之下,被赵天霸冲枪划过咽喉,捂着脖子跪倒在地。赵天霸这枪去势未停,又刺中另外个清兵,同时连人带马已经冲入包围圈中。
眼前的清兵正背冲着赵天霸攻击包围圈中的明军,赵天霸手中长枪连连吐缩,又把两个清兵放到在地。
“赵千户救我!”见到来人后,绝处逢生的明军士兵纷纷大叫起来。
“快走!”赵天霸大喝的同时,左冲右突,在马上长枪抡出个又个大圈,竭力撑开个缺口,让明军士兵从他的马旁跑过。
些士兵跑出去后,也在赵天霸的鼓舞下再次奋勇迎战,撑住两边的清军进袭,使得更多的同伴能够冲出来。
“嗯,”赵天霸绝不停留在原地,纵马在人群中来回冲突,他看到包抄到西面的清军的攻势被奋勇抵抗的明军暂时顶住:“看来能把大伙儿都救出去。”
这个念头刚起,突然包围圈向中间塌了下来,后排的明军不断从缺口冲出,但前排并却无法迅速从战斗中后退,两侧战线在清军的挤压下终于崩塌。
清军同时从左右杀过来,把包围群又份为二。
“赵千户!”来不及退出的明军士兵隔着清军的士兵,向不远处马上的赵天霸高喊着。
本来本围住的二百明军大概冲出去了半,赵天霸看着距离自己不到三米远的那个新的小包围圈,里面大概还有百来个明军。
飞快地环顾了圈,黑压压的清兵正从两侧压过来,向赵天霸的背后包抄过来,看来很快就会在背后合拢。见状赵天霸心中紧,不由自主地吞咽下大口唾液。
拨开了两柄刺过来的武器,赵天霸又退开步,距离包围圈里的明军已经有五米远了。
“赵千户!”
见赵天霸越来越远,包围圈里的明军喊声变得更绝望。
已经下定决心撤退的赵天霸在感到这喊声好像在撕扯着他的心肺般。
“赵千户!”又是声喊声传来。
“唔。”作为包围圈外明军中的最后个,赵天霸不退反进。
“杀!杀!杀!”赵天霸用尽全力发出大吼声,把长枪挥得有如风车般,无数的武器向他刺去,赵天霸竭力抵抗,终于没能替坐骑挡住杆长枪,接着又是几支刺中他的马腹。
在坐骑悲鸣的同时,赵天霸从马背上飞身跃起,从空中向包围圈中的明军飞去。
好几只手臂接了下赵天霸,才落地赵天霸就挺身而起,对身边的明军士兵叫道:“都跟上我!”
说完后赵天霸就反身向西杀去,口中大叫着:“我乃锦衣卫千户赵天霸,挡我者死,让我者生!”
“好个猛士。”赵良栋已经注意那个勇猛的明军骑将很久了,这个敌将的反复冲杀给清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赵良栋看着迟迟不能结束的战斗,脸上已经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中路那边已经传来震天的喊杀声,明军已经开始攻击王进宝的战线:“耽搁得太久了。”
“杀,杀!”赵天霸瞪着双眼奋勇前进,铠甲上都是敌人的鲜血,片刀光闪过,赵天霸本能地低头,头盔被打飞了出去,同时赵天霸手中的长枪刺中了目标,枪尖从那个刀盾兵的眼眶扎进去,支刺出了他的后脑勺。
面前的清军突然向两侧散开,眼前豁然开朗。
“杀出来了。”
赵天霸喜悦得就要仰天长啸,但紧接着,他就看到面前是列整齐的清兵。
本来赵良栋并不打算动用更多的兵力,他原本估计被围住的明军很快就会缴械投降,把这些降兵都杀了就可以移师去增援王进宝了。但那个明将的奋战让包围圈中明军得到鼓舞,人人死战而无人投降。
在包围圈上的清兵已经苦战良久,赵良栋只好派出更多的部队,替换下前面参战的亲兵,让他们能够利用这么点战斗间隙休息片刻。
先撤出去的那些明军已经被新开上来的清军赶跑,现在赵良栋面对的就是这些体力饱满的敌人。
五百清兵把赵天霸还有他身边的八十多个明军围在当中,中间隔着十米的距离,个赵良栋的骑兵策马驰到圈中,冲着赵天霸叫道:“将军何人?我家赵将军最重英雄好汉,想与将军叙,只要将军点头,我家赵将军保证将军部下人人平安。”
“嘿嘿。”头盔被打飞后,赵天霸已经是披头散发,他没有答话而是把长枪从敌人身上拔出来,然后重重地竖直插在地下,俯下身拾起自己被击飞的头盔。
双手端起头盔,赵天霸把它重新戴在头上。
“我是锦衣卫千户赵天霸!你们刚才没有听到吗?你们以为我赵天霸是赵良栋那种弃军潜逃的懦夫吗?”戴好头盔后,赵天霸又猛地从地上拔出枪,横在手中对着清军骑兵喝道:“让赵良栋放马过来好了。”
“放马过来吧!”听到赵天霸的喊声后,他身后的明军士兵也都发出雷鸣般的喊声,个个都把手中的兵刃握得更紧了。
赵良栋此时就在包围圈外,刚才他确实动了爱才之心,但听到赵天霸的回答后,顿时脸孔又变得狰狞起来:“此子不可留!”
“跟我来!”
听到东面喊杀声传来,邓名顾不得休息,立刻冲上线。
“提督!”
看到邓名又次出现在战场上时,周开荒和穆谭的部下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