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隔帘花影 第9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度日。
阮守备这个儿子,年虽十二,甚是痴呆,吃饭穿衣,不知道东西南北,屙屎溺尿,也要人领他去,顺口叫做憨哥,鲍家母女好不呕气。这里按下不题。
却说这汴梁,自宗泽安下营寨,整练军马,不消半年,兵马钱粮件件俱足,城池寨堡,整旧如新,把金人连败了二阵,拔营而去,不敢近河北来。宗泽连连上本,要定日过河,与金兵决战,恢复失去城池,以报二帝之仇。不料朝里汪黄二相,力劝高宗要与金人讲和,怕宗泽过兵,惹动金兵,再开了江南边衅,屡疏不听;收得王善人马,请旨封赏,俱不准行;把士气大沮。宗泽愤气,生出背疽,一月而亡,临死,大叫“过河”三声,其气方绝。因此人心解体。幸得东京大将曲端镇守了几年,人民归业,略有太平光景。
这汴梁原是繁华之地,士女极是奢侈,好游春看景的,虽经了大乱,那风俗到底不改。遇着佳节,都要出城外汴河之上,一般走马卖解、品竹弹筝、打弹抛毬、擎鹰架犬,弄百般杂戏儿顽耍。那一时是建炎三年二月,清明佳节,但见:重重烟雾,淡淡风光。轻寒轻暖,佳人初试薄罗裳;乍雨乍晴,荡子共游芳草地。绿杨外秋千,对对红妆双跨凤;青林边猎骑,纷纷锦袄乱飞鹰。弹棋蹴?g,五陵豪侠藏钩;拨阮调筝,百斗狭斜博醉。柳外青楼皆系马,车中红袖不垂帘。
那鲍丹桂年已十六岁,不消说容颜娇丽,又且绝世聪明。
看着那阳和天气,柳叶儿半青半黄,杏花儿半开半落,汴河上的游人妇女,俱是香车宝马、巧样的钗梳、异色的绫罗,滚滚香尘,如云霞相似,自己却穿着一身粗布衣服,清水梳头,连油也不见一点。恹恹春气,又沉又困,想到邻家去打打秋千,又没件衣服,怎样去?又想道:“从小的公婆、夫婿,不见个音信!”倚窗默默无言,不觉吊下两行珠泪,正是对景伤春。
有《浣溪纱》词:
燕蹴新泥堕画梁,海棠红艳妒罗裳,日斜无事暗思量。柳绿春眠无限恨,桃花香暖不成妆,难将心事写纱窗。
不消说这丹桂姐年少怀春,是女儿家的本等。却说他母亲从着鲍指挥时,在京城和这一答女客们当会游春,何等风流富贵,耍笑风骚。夫妇二人,原是一对京城里在行的妙人儿。一时没奈何,嫁了个老守备,吃的是粗茶淡饭。到晚上的床来,这老官儿倒下头,一觉鼾睡,直聒到天明,再叫不醒。就是一月间,勉强来奉承一两遭,一似那杀败的残兵,望着城门,先抛枪弃甲,弄了半日,还是根折枪杆,才有须气儿,又滚出来了。这鲍指挥娘子,今年四十五岁,是经过大风大雨的,守了一年活寡,见这须春色,想起富贵时节,在岳庙林下,多少妯娌姊妹顽耍,今日到了这个尽头日子。看见女儿落下泪来,一面劝道:“我儿,你有了这般人才,怕没有好对儿,因甚么凄惶?”说着,不禁也吊下泪来。
娘女两个正自悲切,忽邻舍家一女,也有十五六岁。他父亲是吴银匠,乱后起家,开个小当店,常过来与丹桂说话耍子。
今上墙来,探着半截身子道:“姐姐,你不出去河上耍耍?闻得清明河上柳林里有三起会。一起是走黄河九曲的会,札下九层门,随人进去,再走不出来。一起是团秋千会,只用一个车轮儿,这须妇女扳着短墙,用个滑车,团团转将起来,飞也似和花蛾一般,打的好不爱人;到了半天里,胆小的还有唬出屎来的。又有一起香孩儿会,旗旛竹架札在半天里,把人家好俊孩儿,扮做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蟾宫折桂、唐明皇游月宫,各样的故事。这时节,谁肯家里坐着?我母亲着我来问阮奶奶,一答儿好去走走,一路也好回来。”说着话,丹桂姐揩揩眼泪道:“就是去,我娘女们也没有衣裳穿,那里去借?”那女儿道:“俺今日要请个两姨妹子,他送了衣裳来,因犯了心疼病不来了。现放着衣裳两三套,店里当的簪子、珠冠儿、环儿,都戴不了。你肯同去,我就送来。”丹桂姐点了点头,那儿女下墙去了。过不多时,只见又上墙来,送过一个包袱。打开看看,包着四套衣裳。又是一个匣子,盛的钗环翠花。丹桂母女看见,不觉笑上脸来,便道:“为没衣裳穿,不得出去踏青,哭的眼也红了,怎么天假其便的,就有姑娘来请你陪去走走!”
说不及话,吴银匠媳妇也过来了,道:“阮奶奶,你也忒煞拘紧姑娘,这样节令,谁家不出去!女儿只管死坐着,忧煎出病来。”又看着丹桂道:“这样一表人材,出去着人家看看,也好来提亲。常言:有珠不露,谁知是宝。你老人家也还是半老佳人,也在这河崖上走走就回来。也是一年一个清明,这样大乱年景,知道耍上几遭?”说毕,阮守备进来说:“娘们走走去,大家早回来,我在家里看门罢。”也只为不得已,借着游耍,安他久旷的心。老人家娶了少妇,多是如此陪罪。说毕,阮奶奶替女儿梳了头,插上钗环珠翠,又捡红绉纱上好的衣裳与丹桂穿,打扮得十分俏丽,自家也穿戴起来。丹桂还只管对着镜子收拾,吴银匠媳妇母子已收拾完,立在门首来催了,丹桂只得跟着娘走出门。
大家同沿着河,往柳林中去耍子。才走不得里许路,早看见桃红柳绿,桃柳下东一攒,西一簇,都是游人吃酒作乐。也有吹弹歌舞的,也有猜权行令的,也有抱着小优儿亲嘴狂饮的,也有携美妓女勾肩搭背的,都顽成一团,耍成一块。不一时,会来了,更装扮妖艳风流,乱人耳目。丹桂看在眼里,先是又羞又爱,后来又喜又馋,不觉心里跳的肉也麻了,其实按纳不下。就是老实女儿,到了这个男女混杂处,还要想到那个滋味处,何况丹桂前生又是钻骨透髓风骚一个水氏红绣鞋,他一灵不昧,怎么不现出本相来?
走了几处,又有那些走马的、打团秋千的、走黄河的。天色过午,只得路傍坐在一座亭子上。忽见一辆小车,搭着席棚,载着一个妇人,约有四十多年纪。又一个女儿,有十分姿色。
车夫也来林子里歇凉,买了两个烧饼、两碗粉汤,送到车上去,给那妇女吃。这吴银匠媳妇问道车夫:“是那里来的?”车夫道:“来的远着哩,从真定府直走到了汴梁,有半个月了。”
说毕,见车上妇人探出头来,看了一回,又看着阮奶奶道:“你不是鲍婶子么!怎么坐在这里?”阮奶奶一看,才认得是卞千户娘子:“我的十年前干亲家,在这路上相遇,不是你看见,我就当面不认得了。”
妇人连忙下车来,扶着女儿香玉,出来拜见鲍奶奶母女二人。原来香玉、丹桂六岁上分别,今已十年,俱是十六岁,各各长成。虽依稀仿佛,也认不真,却你见我如花,我见你似玉,彼此相爱,十分欢喜。阮奶奶就问道:“卞奶奶,你既到此,可曾打点下住处么?”卞千户娘子道:“离了多年,亲戚都不知那里去了,住处正要寻哩。”阮奶奶道:“若没住处,何不且到我家去落落脚着。”卞千户娘子听了大喜,道:“婶婶家若落脚住得,可知好哩!”阮奶奶道:“自家姊妹,怎么住不得!日已西下,就同去罢。”因大家起身,走上路来。到了家门首,吴银匠家们拜了两拜家去了。
阮守备见丹桂娘们领着两个妇女进门,问道来历,阮奶奶说是两姨姊妹,今日从真定府回来,留下住两日,好寻他的房子。阮守备看见一个半老佳人,又领着个绝色女儿,又没个男人,连忙请进屋里去,也就动了个不安本分的心肠,借色图财的恶念。想了一想:“如今金兵乱后,料他没有亲人,我又添上一个女儿,少也得几十两银子财礼。”欢欢喜喜去买了须小菜下饭,让他母子坐下,大家饮酒吃饭。久别相逢,欢喜非常。
车夫将他娘们的被囊皮箱搬下来,找完了车价去了。丹桂姐把衣服首饰送还吴银匠家不题。
原来阮守备住的两进房子,一间门面卖酒,后三间,中间供着佛像,他两口儿住了东间,丹桂姐住了西间,没有闲房安歇。如今只得自己在中间支起两根凳子来自睡,把卧房让与卞千户娘子和浑家宿歇,两个女儿同住西间。这一夜,阮守备也吃了几杯烧酒,不合动了须邪火。睡到半夜里,那阳物有须生气,只推起来净手,悄悄的摸进房来。用手一摸,见两个妇人睡在两头,把浑家捏了一把醒来,推下床坐马桶去了。守备扒上床来,见卞千户娘子皮滑如脂,只推睡着,可霎作怪,不知怎么把阳物一挺就进去了。抽了两抽,卞千户娘子久旷如火,慢慢相迎。谁料老阳不刚,一举而泄,甚觉有趣,甚愧无情,只得亲了个嘴,下床自睡去了。想了一夜:“怎肯叫他母子别寻房住?恰好墙西有个尼姑庵儿,叫他母子暂借他房住几日,再作理会。”一夜欢喜不荆那知道京城娘子惯干这个买卖,原是他浑家定下此计,要添上一条绳子,打发老守备的催命索。
正是:
老阴遇老阳,瓦罐不离井上破;
魔女逢妖女,熟油同向鼎中熬。
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二回老守备双斧伐枯桑
俏佳人同床泄邪火
诗曰:
说到风流浪不禁,老人空有少年心。
牙稀漫羡膏粱味,耳塞难听丝竹音。
药里欲求青鬓宠,花枝谁赠白头吟。
正堪林下寻仙吕,细问参同水里金。
话说阮守备年已七旬,娶得一个四十五岁鲍指挥娘子,已是败军之将,因何又引一个卞千户家娘子,留在屋里和他勾搭起来?住了三四日,弄得个阮守备添上了四件宝:腰添上弯,腿添上酸,口添上涎,阳添上绵。
寻思了几日,要留他在家里,没有住处。隔壁有个法华庵,姑子叫做福清,也是乱后初出家。原是京城刘大户家的妾,极会铺绒挑线,被金兵掳去半年,回来没处归,落在这庵里落发。
不上二年,他师父死了,招了两个徒弟,法名叫做谈能、谈富,住着法华庵。有几间闲房子,常有奶奶们来住着。“借他二三间来,可以安的他母子,来往也便须。”阮守备到了福清庵里,问下了三间净室,连门面四间,讲了五两房租。卞千户娘子两个搬在间壁,只隔着一墙,时常往来。这香玉姐一手好针线,替人做须鞋面,母子们将就度日,或是白日过来和丹桂顽耍,或晚了就在丹桂房里同床宿歇。
卞千户娘子比鲍指挥娘子小三岁,生得白净面皮,描着两道长眉儿,原是个风流的,又守了二年寡,因和阮守备勾搭上了,常常过来和阮守备夫妻两口儿一张桌上吃酒吃饭,以姐夫称之,通不回避。阮守备时常送须小菜、果子过去殷勤他,和他在屋里,白日也干过几次。(以下删节 个字)妇人甚不快意。这鲍指挥娘子,从嫁了阮守备,守了活寡,一向到也把心冷了,因见卞千户娘子来,和他常在隔壁屋里坐着,半日不回家来,只说他有心到别人身上去,晚间上床,偏要他来点卯。
原是井绳,扶不上墙的,又被卞千户娘子弄枯了,(以下删节个字)缩到皮袋里,不知那里去了。有诗为记:细似蜂腰已断筋,逃形无计问花神。
前身定是为中贵,后世还当变女人。
作茧春蚕僵半缩,垂头冬蚓屈难伸。
可怜夜半虚前席,水满桃源少问津。
原来这妇人再嫁,过了中年的,专要在枕席上取乐,一须羞耻也没有。就是穷也罢,富也罢,吃的穿的俱是小事,上床来,这件东西是要紧的。如果不足其意,到明日把脸扬着,一点笑容也没有,摔匙打碗、指东骂西,连饭也不给男子吃。先是因淫生出恨来,后来因恨越要想出淫来:“看着这老厌物一脸皱纹,满头白雪,整日价眼里流着冷泪,口里吐的真痰,两根瘦骨头,连一身皮也干了,那个是你糟糠夫妻,来给你送老!
”睡到半夜里,倒枕捶床,不住的叹气,想道:“早死了,还各寻个生路!”一顿臭骂。阮守备只得推聋妆哑,全不言语。
从来说,佳人有意郎君俏,红粉无情子弟村。这阮守备也是无奈,忽一日遇了个故人——卖生药的王革回子,有名的好春药,颤声娇、琉黄圈、锁阳环、夜战十女不泄固精丸、兴阳丸,一套儿的淫方。独自开个小铺,哄这须少年子弟们的钱。拿着五钱银子,取堆花好烧酒十斤,要煮虾米,做药酒卖。阮守备让到屋里,问他买烧酒何干。王革回子夸了一遍,喜的阮守备让坐不迭。先筛了一壶五香酒来和他吃,细细问他:“这药可效么?”王革回子笑道:“我这药若不效,家里这须老婆们肯依么?
(以下删节 个字)这是个海上方,又不费钱,只用须大虾和海马,煮了埋在土里,三日就用,那个妇人当的起!”
阮守备是个老实人,就把自己败阳的真像,哀告了一遍,要求他的妙药。钱筒里有卖酒的钱,尽力一倒,还有七八百文,一齐串起,送给王革回子,只要求个抬头当差的法儿。王革回子道:“我有好药,先放在(以下删节 个字)里,临时洗了,任意行事,如要完,只吃一口凉水就解了。”即时解包,取出一封“兴阳不泄丸”来,有三十多粒,又取一包“揭被香”:“放在炉里,使妇人发兴的。”阮守备连忙退回道:“他们发兴,我越发了不成,这样不用药我还当不起。”王革回子又送了他一枝腾津,可以代劳,笑嘻嘻的出门道:“等煮了酒,还送二斤来。”阮守备拱了拱手,送他去了,心里又喜又怕。喜的是:“我有了好方,再不怕这两个人笑我了!”怕的是:“万一不效,弄的进退两难,又是一场受气。”又想道:“把他二人哄醉了,大家胡混一场,有须难打发处,还有这根假东西,使个替身法儿,好歹要卖一卖老,难道我就罢了?”
等不到晚,先把药放在(以下删节 个字)里去,买了一只烧鸡、两碗烧肉、两段猪灌肠、一盘熟鱼,又是点心蒸糕买了一大盘,摆在床前一张桌上,要请卞千户娘子过来吃酒。鲍指挥娘子已是知道,他和王革回子吃烧酒,讨了药来,只推不知,道:“你待请谁?”阮守备道:“这须时没请卞二嫂来坐坐,今夜无事,恁姊妹们叙叙,他的酒量,好歹让他个醉。”娘子道:“他这几日不耐烦,等我自己去拉他。”说毕,放下针线过墙去了。原来两人商议就一路,也有个打发个老厌物的意思,趁这个机会,正好顺水行船,试试这药灵不灵。
一到了卞二姨家,见他坐在炕上和香玉纳鞋哩。把卞千户娘子拉在一间空房里,说:“阮守备今日求了春药吃了,又买了好些东西,来请你吃酒,要安排试药的光景。如今咱两个把他试试,好不好打发他上路。”说的停当,卞千户娘子道:“姐姐先走一步,我洗洗澡就到。只怕你吃起醋来,我就了不成。
”鲍指挥娘子笑着过去了。
卞千户娘子原是京师积年做过暗巢的,一向不得尽兴,也指望过来试试阮守备的药。即时烧水,用香肥皂洗澡,穿上一套半新不旧的衫裙,也不搽脂粉,笑嘻嘻的从门里走过来,道:“打搅得恁两口儿也勾了,天长日久的,又要来请,也不当人子。”阮守备也换了一套新衣,忙来接进去,道:“咱家里五香酒熟了,胡乱请二姨来尝尝。有甚么你吃,敢言请么?”
夫妻二人安下座,阮守备横头,他二人对面坐了。守备自己把酒来斟。要请他小姊妹,二人都过那边院子里耍去了。一面用了三个雕漆茶杯,满斟过五香酒来。卞千户娘子道:“妹子量小,谁使的这大东西?”阮奶奶道:“大?不大。姐姐收了罢。再换个杯,姐姐又嫌小了!”阮成一块,只得接杯在手,又取壶去:“还敬阮姐夫。”守备不肯送过壶来,自己斟了半杯,陪着吃了几巡。吃到热处,俗说道:“酒是色媒人”,渐渐说话俱是带嘲,大家笑成一块。三人都有七八分酒。
阮守备有事在心,不敢多饮。天已半更,那药在马口里还不见发作,那件东西依然垂头而睡。又见这二位臊冤家乘着酒,欢喜爽快,比往日更觉颠狂。这药力不发,如何应承的下?推去净手,用温水把(以下删节 个字)药洗去,手托着央不动、叫不醒、妆醉推死的臭皮囊,长叹了一声,唱一个《驻云飞》:堪恨皮囊,旧日英雄何处藏?好似僵蚕样,弄着全没帐。(嗏)当日武风狂,何异坚枪;今日里缩颈垂头,不敢把门来上。死狗谁能扶上墙!
阮守备想道:“这药不效,或是用的少了?”又将王革回子的药取出三丸,用口嚼碎,(以下删节 个字)只见那东西眼泪汪汪,(以下删节 个字)越发不起了。又叹一口气,唱第二个《驻云飞》:朽物堪怜,伏祈抬头听我言:略妆须虚体面,休使人轻贱。(嗏)枉自口垂涎,委曲难前,二指穷筋,变了根皮条线。一滴何曾到九泉。
从来这春药扶强不扶弱,济富不济贫,少年的人用了,不消半日,随着人的阳气,一时就发;这七十的老人,休说真阳枯竭,就是膀胱内邪火也是冷的,一时间这一点热药,(以下删节 个字)就如喂死狗的一般,那里有点热气儿?亏了后来吃了半日五香烧酒,又将温水将阳物一洗,内外相助,这三丸药一时发作,真个是有脚阳春花再发,无油枯焰火重明。(以下删节 个字)阮守备大喜,寻思道:“此时不乘机行事,等得药力发尽,悔之晚矣!”连忙进的屋来。
卞千户娘子要回家去,怕香玉女儿一人在家害怕,守备道:“天已晚了,恁姊妹两人在房里,我还在外面。天已起更了,还回去做甚么。依着我说,咱大家打个官铺,混上他一夜罢。”
卞千户娘子故意骂了一句,道:“我们在这里,撇下他姊妹在隔壁,也不放心。”阮守备道:“一发叫到这边来,他姐儿两个睡在一房也好。”说毕,卞千户娘子才走起身,叫过丹桂、香玉过来,把房门锁了,院子门倒关着。原是一家人,从墙上走熟了的。说着话,房里点上灯,见他姊妹二人,俱是中衣,不穿裙,从短墙上过来,上西间房里去了。
这阮守备还要让酒,卞千户娘子吃的有须春心按不住的光景,推是醉了,阮守备也就让各人安排上床。鲍指挥娘子要和卞千户娘子两头睡,怎当的卞千户娘子是个顽皮人,有了半醉,单单扒过来和他一头,笑道:“咱今姊妹两人,今夜做个干夫妻罢。”脱的光光的,一口先把灯吹杀了。阮守备那等的四平八稳,(以下删节 个字)也就脱的精光,挨进房门,往两人被窝里一滚。卞千户娘子摸了一把,(以下删节 个字)骂道:“好老没廉耻,哄的我住下,可是耍小姨子么?”说不及话,拉在床沿上干起。那妇人(以下删节 个字)把阮守备围困攻打。不一两阵,那点药力使完,不觉一阵酥麻,(以下删节 个字)再休想还有抬起头的日子了。
鲍寡妇听了半日,已是难捱,(以下删节 个字)阮守备怕他吃醋,别人又吃了头汤,十分过意不去,只得勉强奉承,那里抬起头来?被鲍寡妇一把按在床上,(以下删节 个字)这妇人淫心酒兴一齐发动,(以下删节 个字)那消两三阵,把个阮守备弄的似落汤鸡,骨头皮毛都是稀软的。这老人家一阵昏迷,浑身冰冷,大叫一声:“罢了,我也!”没奈何,取出一根三寸长的角先生,替他放在腰里。(以下删节 个字)且不说阮守备气喘口张、两眼紧闭,生死不保。却说这鲍丹桂从那日汴河看见男女行乐,已是春心难按,幸遇着卞家妹子香玉回来,两人每日一床。真是一对狐狸精,到夜里你捏我摩。先还害羞,后来一连睡了几夜,只在一头并寝,也就咂舌亲嘴,如男子一样。这一夜,见他两个母亲吃酒醉了,和守备勾搭起来,吹灭灯,就把房门悄悄挨开,伏在门外,听他三人行事。只见(以下删节 个字)淫声浪语,没般不叫。两个女儿连腿也麻了,疾回掩上房门,脱得赤条条的。丹桂便对香玉道:“咱姊妹两个也学他们做个干夫妻,轮流一个妆做新郎。
我是姐姐,今夜让我罢。”香玉道:“你休要弄的我像我妈那个模样儿。”丹桂(以下删节 个字)着香玉叫他“亲哥哥”,丹桂便叫“姐姐妹妹”,也学那淫声一样。香玉用手把桂姐腰里一摸,那知他先动了心,弄着香玉,自己发兴,那花心香露早已湿透,流了两腿。香玉大惊道:“你如何流出溺来?
”丹桂道:“这是妇人的臊水,见了男子就常是这等流的。你到明日,我管弄的你如我一样。”弄了半夜,身子倦了,抱头而寝。如此,夜夜二人轮流一人在身上,(以下删节 个字)每夜弄个不了。不知阮守备死活如何,二女子淫奔下落,正是:穿花蛱蝶,双双春日入房来;点水蜻蜓,款款迎风随浪滚。
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三回淫女奔邻托风雨夜作良媒
书生避色指琉璃灯代明烛
东坡在徐州登燕子楼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却说鲍指挥娘子和卞千户娘子,把阮守备一夜夹攻。七十老人,如何敌得两口飞刀?连泄二次,昏晕不省,次日遂成了瘫痪。不消两月,中风不语,呜呼哀哉。两个寡妇原是一路,要打发他的,胡乱买口寿器,送在郊外埋了,才得干净。只撇下一个痴子憨哥,随着当奴才使唤。两个寡妇商议着:“就着这个酒店,咱两家同居,一个锅吃饭,同丹桂、香玉一处居住,省了费钱,又好作伴。”因此,两个寡妇占了一口房,打开福清庵的壁子,使两个女儿各人住一间,白日黄昏做针线,顽成一块,打扮得油头粉面,窄袖弓鞋,就如门户烟花光景。香玉虽伶俐,还略老实须,只有丹桂姐十分油滑,口里学得街市上情词浪曲,没一个不记得,整夜和香玉顽着,叫“亲汉子”、“亲羔子”,满口胡柴,不害一星儿羞。
这法华庵后面,邻着一个书房。原是一个老学究训蒙,后来一个年少秀才,姓严名正字好礼,因贫穷,家内无处读书,和这尼姑是个亲戚,隔家不远,就借了一间房,在韦驮殿东边紧间壁白日读书,连夜里也不家去。家贫无油,时常也来佛灯里借油去,读至三更还不睡。是一个有志气的正人,未逢时的君子。此人生得面白唇红,年方一十九岁,尚无妻室。每日不出书房,有朋友和他嘲戏的,连面腮都红了,日夜以读书为事。
念的书声且是好听,到了半夜,?j?j楚楚,如泣如诉的,常念到好处,双泪俱下。这个书房和丹桂姐卧房紧邻着,屋山头一边是习静好学的书生,一边是妄想求夫的淫女。
这屋壁年久漏了雨,把墙渐渐的欹斜,使一根朽木撑着墙根;又裂了一条斜缝儿,那边使纸糊了,常常透过灯光来。这丹桂时常用个竹签儿,通开纸缝,窥看这秀才。见他生得一表人才,白生生的和美女一般,恨不得搂在怀中:“免得我半夜三更叫着名儿,胡思乱想,指头不得歇息。”白日间听得这边说话,常悄悄的先丢过瓦片来勾搭。后来见他不理,又将自己带的一个红纱香袋,连一只睡鞋儿,隔墙丢去,指望这秀才钻隙相窥,或是逾墙相从。那知道这读书人专心只在读书上,并没这个闲情,就是见了这个香袋、睡鞋,也只道是那个朋友撇下的,再不想到邻家有妇女勾引的事。因此,每夜丹桂背了香玉,常常在墙缝里窥看。见他好似泥塑木雕的一个书生,并无邪视,又伸将一根细细竹竿去搠弄他。严秀才不提防有竹竿在背后搠他,只道是有鬼,唬得他把被窝床帐俱移在中间来,把这一间白日做书房的,又把墙缝用泥来塞了。从此后,丹桂姐只好闻声动念,害了个单相思,再不能勾半夜隔墙窥宋玉,西邻掷果引潘安,也只好在枕头上、被窝中,悄悄叫几声“风流哥哥”,心里想着,口里念着,指头儿告了消乏罢了。
不则一日,那姑子福清常常来卞千户娘子这边来,央香玉做须针指。因佛堂石榴花盛开了,姊妹二人要往庵上去看花,丹桂有心要细细端详这严秀才,恨不得撞个满杯。那日同香玉过来,到了姑子房里,吃了茶,走到韦驮殿傍,一个小门进去。
见大红千层石榴花开得火也似红,姊妹二人每人折了两朵,插在头上。才待要走,只见严秀才从书房走出来,看见两个少女,慌得忙忙走回,不敢回头,一直进去了。这丹桂姐到只管留恋,拈着花儿顽耍,见秀才不出来,各自回房不题。
从来机会相凑,成了好事,没有缘法,总不相干。那时正是五月天气,渐渐暄热起来。忽然连连大雨,就下了三昼夜,汴河水涨起来,把人家小房破屋倒的倒、漏的漏,常是半夜里大家不睡,怕屋倒压死。谁想这严秀才住的书房,俱是乱后破烂草房,上漏下湿,到了二更时候,听得忽喇一声,好似天崩地裂一般,把那垛破墙,从根下直倒在地,恰好与丹桂姐卧房倒通了。丹桂姐忙起来穿衣不迭。那时天热,只穿得个红纱抹胸儿,连一条中衣也找不见,白光光的赤着身子。正然害怕,只见严秀才在房中间里看书,还点着灯哩,正忙不迭把灯盏拿起来,照着收拾被窝。这丹桂姐在黑影里看得分明,不觉淫心动荡,想起:“白日间折花遇着他,几番勾搭再不上手,今半夜无人,姻缘凑在这里!”趁着他灯影半暗不明,往秀才屋里直走,到床前道:“哥哥救我则个!”严秀才见一女子忽然走到面前,光着雪白的身子,吓了一跳,道:“你因何这样来,甚么道理?”一面说着,这丹桂早钻入秀才的床上帐子里去了。
严秀才见他如此,慌忙把灯放在桌上,一直走出屋来。外边大雨如注,那里站得下,看一看韦驮殿里琉璃灯还点着,忙忙走入韦驮殿来,以避这夜半男女之嫌。走到韦驮面前,可霎作怪,只见那琉璃灯大响了一声,似爆竹相似,灯光一晃,好似个明月放光、金盆献日一般,但见:非黄非白,如月如烟。圆陀陀一点灵光,明朗朗满空献彩。浊垢扫开,千佛影中悬宝杵;琉璃普照,八功德里涌莲花。无生无灭,牟尼顶上白毫光;为净为明,舍利珠中金梵塔。
单说这佛法中,“不可思议”四字,概尽一部《法华》。
世上的事,人人思议到的,都是聪明机巧、伎俩权术,总因妄想,生出揣摩,以此去测天量海,那有窥见一斑的。这严秀才为丹桂淫魔,在半夜无人暗室之中,略有须邪念,岂有不动之理。那少年轻薄子,正要窥邻窃色,选伎倾家,何况美色女子脱得赤条条,一个现成茶饭,那有不领受的。只因严秀才一点正气,这须女色从不曾看在眼里。因见丹桂淫奔,进他卧房裸体相亲,不敢久留,竟出门走入韦驮殿来。只见殿上琉璃灯忽放出光来,照得满殿上如明月一般,岂不是不可思议功德!这书生又是羞愧,又是惊惶,只得在灯光之下,孤孤站立,唬得战战兢兢,一似那女子还赶将来一般:“幸得大雨盆倾,一宿不祝又怕屋倒了,打死此女在我床上,不能自明。”心里一上一下,真如舂杵相似。后人有诗赞严生正大不苟处:暗室欺心有鬼神,功名原不付淫人。
青蝇未可污全璧,明镜岂容点片尘。
慧剑谁能除妄想,欲河常见陷迷津。
鸡鸣风雨沉沉夜,才信光明大法轮。
却说这丹桂见秀才去了,只在床上倚枕而卧,春心如火,欲水如浇,还指望他去去就来。起来把灯一口吹灭了:“今番回来,一把拿住他,定不肯轻轻放空!”等到半夜,大雨不止,直到天将五更,没奈何走下床来,回房不题。
那知道风雨深夜,正是鬼神出没时候。那半空中夜游神和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各样神灵,看得明明白白,夸道:“好个严秀才,真个见色不迷!”一点阴骘,一宅之内灶君、五道,一坊之内土地、神祗,次日奏知城隍,申报阴德去讫。后来中了金朝状元,在后案不题。
却说严秀才在韦驮殿下坐到天明,雨略住了,才叫了福清师徒去看看。破墙倒了,书房门首见一双小脚踪儿,在泥里走得横三竖四。他心中自明,不好讲得,那福清姑子也有须疑惑,说严秀才书房如何有妇人脚迹,各人怀心,都不言语。看了破墙和阮奶奶家通成一处,甚不方便:“等天晴了,叫几个闲汉来,快砌起来,省得两下不便。”这严秀才趁此机会,就把那书桌、床帐,一时间叫人都搬回家去了。只说是屋破难存,把淫奔之事一字不肯提起,恐坏了人家闺门,失于刻薄;又恐此女所求不遂,不是悬梁就是投井,连人命也是有的,因此默默无言别去,寻师取友读书去了。后来:丹桂的淫孽,自然灾祸难逃;志士的清白,自然功名大起。
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四回武城县乔美传书
齐王府宝儿得意
《汴京诗》
幽蓟烟尘入九重,贵妃汤殿罢歌钟。
中宵扈从无全仗,大驾苍黄乏六龙。
妆匣向留金翡翠,暖池犹浸太芙蓉。
荆榛一闭朝阳路,唯有悲风吹晚松。
单表富贵无常,沧桑多变。麋鹿苏台,尚作馆娃之梦:杜鹃蜀道,空闻望帝之呼。虎头健儿,化为鸡皮老翁;邯郸才人,嫁作厮养卒妇。况复改朝换代,剩水残山。魏国江山,半是衰草夕阳;汉家宫阙,但见荒烟流水。前八句诗是南宋赵子昂所作。本系宋朝宗派,因南宋为元所灭,不堪流落,仕元为学士,伤故宫离黍,又有一诗:露下碧梧霜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
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
苜蓿总埋宛?[,琵琶曾没汉婵娟。
人生俯仰成今古,何待他年始惘然。
前后二诗,总言汴京大乱二十余年,朝属宋朝暮属金国,家家枵腹,处处反叛。随是甚么人家,这几年俱已空虚流移去了,只有这须行户娼妓人家,随地杨花乱滚,倒还有须气色。
此时刘豫奉着金主之命,做了河南齐王。原有一位夫人生得美貌,被金兵先抢去了,就有这须附势的媚客,和那趋时的兵将,劝他别立王妃,选取宫女,也要三宫六院。恨不得把那汴梁旧宫一时间充满,做金兀?x的行宫。一面出榜:凡良家女子十六以上,俱要赴开封府报名;娼妓三十以下,俱要赴宫中亲眩这汴梁人民唬得手脚无惜,按下不题。
且说武城县勾栏里,乔美、陈芳原是有名的乐户。因乔倩女在干离不营里做了夫人,时常想着陈宝儿:“一个好心性儿,还是当年一个美人,如何教他流落了?”使乔美传信上武城,叫陈芳上东京来祝如今汴梁宫殿,做了四太子的行宫。凡系北方大都督们,俱有私宅,在东京安顿家眷,把旧日王侯国戚的大宅花园入了官,依旧修得整整齐齐,朱门绿户,好不齐整。
叫陈芳上京,好歹带挈他个出身的去处。
那陈芳在武城县里,遇了大乱,连他妹子陈宝儿也不敢接客,怕金兵掳去,藏在乡村里,和邓三老婆一搭里住着,连年来极穷。也是合该发迹,陈芳因上城来买菜——那一时山东六府已尽属金朝,听刘豫的号令,各处安了官,金兵时常到武城县养马。这陈芳才进得门来,被一个番兵拿去喂马。一条绳子拴起来,不容分说,叫他挑了弓箭枪刀、随身行李,弄了一担,大刀背打着,在马头前飞跳。陈芳那里敢分辩,只得随行。到了察院官廨门首,才放下行李,又叫他抬马槽、煮马料,忙到二更天气。陈芳又没碗饭吃,那里寻法逃去。
正在切马草,只见一个兵进来问道:“你这蛮子是那里人,姓甚么?”陈芳答道:“小人姓陈,本县人,在城东村里祝因上城来,遇见老爷们。如今行李已挑了来,马草俱已切完,望老爷放回小人去罢。家里有八十岁的娘,不回去要饿死了。”
说毕,跪在地下放声大哭。那兵道:“你叫甚么名字?”陈芳答道:“小人叫做陈芳。”那兵笑道:“你可是陈宝姐的哥哥么?正没处找你哩!遇得正好。如今有东京干将爷营里乔舅爷,寄个字儿与你。你可是他不是他?”
陈芳惊疑不定,待说出真名来,又怕是金兵着落他名下,要追出他家妹子来,不是耍处;待不说出来,又见说话有须来历:“万一有件好事,透出财星来,若不肯认,反打开财神,岂不是当面错过?”寻思一会,才答应道:“小人的哥哥就是陈芳。”那兵道:“既是你哥哥,这里有封书,你稍去罢。”
陈芳问道:“这乔舅爷是那里人,怎么认得小人?”这兵道:“他是你武城县人,前次破城时,在干老爷帐下收用的乔奶奶的侄儿,叫做乔美。如今我家老爷待他极好,现吃着一个守备的俸粮,还有一个妹子乔菊姐,也做了夫人。老爷爱他,时常叫进乔舅爷去,炕上一个桌儿吃饭,好不敬重,说一听十的,满营里人谁不尊他!”这陈芳听了半日,才知是勾栏里一同当小优儿的乔美,号乔日新:“知他得了地,我早该去投他。谁知他到不忘旧情,稍信与我。今日这个机会,定然有个好光景!”
说不及话,这兵早去他腰里取出个皮合包来,一张油纸封着小护封红帖儿,钤着红图书。拆开一看,俱是几行大字,就有个官宦的气象。上写:久别仁兄,不觉数载,常念同声一气,各守门户,乐有十分,今忘其八矣。不料乱中,家姑、舍妹得遇大将军干老爷收为侧室。弟叨光武职,暂寓汴京大街旧杨尚书宅中。
如兄肯同宝姐入京,自有际遇。有此资本,何忧穷乏?今托营兵粘木寄信。临书拭目望之。
字寄:
茂宇陈老贤兄
眷弟乔美顿首
陈芳原因学曲,略识须字,见他来书端整,打着两个图书——一个是“乔美之颖,一个是“别号日新”,俱有核桃大字——便知是有了官腔,喜个不了,忙放在袖里,问这兵道:“乔爷如今甚么官职?”那兵道:“老爷看他一眼,本上带个名字,不怕不到大官的地。现今吃着守备俸,十数走马跟随着,好不体面哩。”陈芳点了点头道:“他叫我去投他,那有这须盘费?”那兵道:“能用多少盘费?俺这营里摆拨的闲马,不住的直摆到东京。到了河上,又有哨船,六把桨昼夜三四百里。
你如行去,要马马上去,要船船上去。乔爷托我稍信来,知是他亲戚,谁敢不送。”忙叫一个喂马的人来,取出一壶酒、一大块牛肉陈芳吃,叫他:“该去时到我这里来,管帮扶你。”
陈芳吃了酒肉,满心欢喜,辞了金兵。
走到家中,将书与宝姐看了。大家说乔日新不忘旧情,打点上京去。好一似:梅花香冷全无信,柳叶春生又有情。即如乔美这行户倡优至贱之人,知道甚么道义,到了富贵,还想起旧日一班朋友,要来提挈他。何况这一等正人,想起世路交游,又该如何?
雁有同行鸡有俦,呼群共食各分忧。
如何反学乌龟法,一得头时更缩头。
到了半月以后,陈芳和宝姐商议:“这穷村里也没有出头的日子,既然乔日新得了时,叫咱去投他,不如上京图个进步。
”把家里粗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