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294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94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魏臻敢肯定,倘若有谁想攻击华夏岛,必然受到所有人的反击。

  这是自然,因为没有华夏岛,就没有“福利股份”没有包括了“生、老、病、死”等等所有的保险,也就没有了“退休金”这个未来。所以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除此之外,华夏岛上去于官吏的管理,却是最为严格乃至有些严酷的味道。对于贪官,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有了这一保障,华夏岛上汉人百姓的向心之力,比之其他的诸如欧洲人又或者阿拉伯人,要忠诚得多。

  眼前只看郭侃所送来的书信,只能说明汉人缺的不过是一个明君,一个懂得以法“治”天下的明君。缺乏如同马丁那样的老师,能够教出来如同赵伏波一样的殿下。

  郭侃会率军反正的事情对于魏臻来说,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消息。现在就是要看魏臻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把“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率领的联军一举击溃。

  与此同时魏臻也接到了来自阿米娜的信息,知道了两路前来偷袭的,多达2oooo人的“木刺夷”军队。对于他们的袭击,魏臻倒不大担心。一来要塞里他留的有炮,相信“木刺夷”人的军队,不那么容易攻进去。另外正如同阿米娜所说,击败眼前的“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率领的联军之后,那2oooo“木刺夷”的军队,很有望被收于麾下。

  对于“木刺夷”人的军队,魏臻没有多少好感。他们不过都是些受骗的傻子,相对于“华夏军”来说,他们没有多少有处。

  “好吧,不管怎么样,我们打好眼前这一仗才是真的。只要灭了对方的主要力量,那么剩下的那些人,也就不足为虑了。”

  随着两军的统帅下了决心之后,整个战场上进入到了战前的平静之中。

  此刻的地形,正如同“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分析的一样,魏臻所率的军队,还在山间平原的出口处。根本没有占领出口外宽阔地形的机会。而“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手下的联军,似乎已经占据了优势。他们全部在山中的小平原上准备好了一切。

  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因为对“华夏军”武器装备性能的不了解,而错误的判断了战场的情况。他所谓的优势,在魏臻他的手下来看,实在是不值一提。

  “华夏军”所在的一端,道路数量不少,但都不宽阔。而且地势上也都是高高矮矮的山,不似“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背后的断崖那样,能够布置兵力以及“飞燕3型弩炮”。

  望远镜帮助魏臻的目光,从山石探出去。他看得到郭侃率领他的蒙古骑兵在“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中军的右翼,而另外一侧则是赵旭的手下。同样是骑兵,都是看惯了的老式羽林铠系列的骑兵甲。

  “哼,这个山中老头看起来似乎是会打仗的模样,让我明天好好教训你一下,让你们知道一下,什么样的打击叫做屠杀。”

  此刻魏臻的手下,正在匆忙的爬山。虽然那些山正如同“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所说的那样,不能像他身后的断崖那样,布置“飞燕3型弩炮”,但却可以布置足够的步兵。那么现在魏臻要做的,就是依靠山岩组成一道火力线,然后趁着“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手下发动进攻的时候,让他们在炮火下受到最严重的打击。

  “尽量把火炮安装在山上,那样可以提供更远的射程。”

  在那些高高耸起的山岩上,“华夏军”的士兵正在奋力开凿岩石。一些从要塞里带来的炮弹和火药,变成了开山的工具。而魏臻身后跟随着几个人,他们都是魏臻手下的率领1ooo人的校尉。他们在魏臻身扣,仿佛跟屁虫一样的德行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自己手下的士兵,能够多发些财。

  “长官,让我们二队到前面,我们的大车只要摆开……”

  一个还没有说完,另外一个立即就反唇相讥。

  “稀罕,我们没有大车么,而且我们一队的神枪手最多,怎么说也比你们二队要强得多啊!头,派我们去吧!”

  魏臻对于手下求战心切高兴,他知道这些家伙都在争出口前面大车阵的位置。按照那儿最危险,但越是危险的地方,在战后算计奖励的时候就越丰厚。越是安全的地方,一仗打完,搞不好赚不到钱,对于“华夏军”的士兵们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至于说前面“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手下的联军,摆出的诺大阵势,他们是一点也没有放在眼里去。毕竟前面的联军,这一次要见识一下,这个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排炮”轰击,将会是个什么威力。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倘若排炮轰击起来,那么前面的联军必然会混乱。到时郭侃反正的军队一个冲锋,恐怕就能够彻底击溃对方。而且整个盆地不过只有1o里之谣,只待回头敌军溃散炮军前移,此战也就算是完全结束了。

  第146章 对得起血脉

  这是一场类似于阿拉伯人又或者说类似于欧洲人的,那种面对面式的决战。曾经有人论述过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以及欧洲同时代军事思想的差别。事实上区别就像是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一样。不同的哲学观点,造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欧洲人的战术,是从强调火力配备以及军种协调为主的,从战斗方面进行研究。就好比西医,讲究的是每个器官以及其具体的结构与功能。但中医是从整体上来把握病症,时间长、效果慢,但却是从根本来进行调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欧洲人的科学是从细节到整体为研究方向,而中国人的研究方向是从整体到细节。

  事实上在学术层面来讨论,无所谓哪一个研究方法更好,哪一种研究方法更科学。就好比战斗,合理的军种、兵器配备,可以造就一支强军。但世界1ooo年之后讨论的军事科学的焦点,却已经转移到了整体战的层面的研究。因为1ooo年之后的战争,是国家全部实力的碰撞。

  就好比在这个时代里,欧洲人以及阿拉伯人,真正的战斗是两军面对面排兵布阵之后的战斗。而中国人的兵法讲究的“奇正之合”,因此正兵、奇兵相配合。从大的方面上讲,赵伏波率领的已经离开了城堡的骑兵是为“奇兵”。而魏臻率领的使用大车的部队则是“正兵”。如果说此次战斗,则在于结成了车阵的步兵为正兵,那些被费尽千辛万苦之力搬到山上的炮兵,才是奇兵。

  战火的这山中的石质的小平原上展开同,这是因为“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昨天夜里听从了郭侃的建议,放魏臻的手下的一部分进入平原。这还有一段小故事,如果不是郭侃的作为恐怕魏臻还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

  这是魏臻在接到了郭侃的书信之后,要送书人回去时带去的书信。因为在昨天“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手下的联军,紧逼的山口处,魏臻的部队根本无法展开。原本使用炮火轰出一片空地也不是难事,但那样也许会把“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主力吓回去,那就太不值得了。

  前天夜里郭侃找到“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向他献了一计。

  “尊贵的伊玛目,您的战略总是伟大的。我们只要堵住了那几个路口,想来他们也不大容易攻的进来。只是那样只怕不大利于我们进攻。敌军只要守卫着几个路口,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我们手下罕有3万多军队,却不能与他们全面接触。尊贵的伊玛目,您看这样做我们会不会太过于吃亏了?而且放他们进来之后,我们趁他们进来的人数不多时,突然发动攻击,只要击溃他们。溃兵逃窜也会让他们来不及在那些路口上进行防御,尊贵的伊玛目阁下,您看呢?”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用他的水晶梳子梳着自己的胡子,眼睛转来转去让人摸不透他的想法。这让郭侃心里“咚咚”的跳起来,对于他自己的生死他倒没有放在心上。只担心倘若事情败露,自己固然难逃一死,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要是连自己的那些兄弟都怪上,那就太划不来了。另外他担心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倘若破坏了魏臻的计划,那就叫罪莫大焉!

  良久,“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才把手里的水晶梳子放下,那玩意事实上就用绳子吊在他脖子上。现在他已经成了习惯,想事情的时候不梳两下,事情往往就想不下去。

  “可是……放他这来,他们万一向我们冲击又该如何呢?”

  郭侃听到“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反问,心底里却放下心来。

  “这个所谓的山中老人,根本就不懂得打仗。对方连骑兵都没有,拿什么冲击我们呢。倒是魏臻如此做的时候,他该好好想想,那是不是有什么陷阱,又或者说是不是对方有什么特殊的兵器!可他问的这些,却全都是不沾边的事情。”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感觉郭侃说的有道理,倘若魏臻的手下不从山里出来,那么自己手下联军的数量优势就不容易发挥出来。而且郭侃所说的,最引“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注意的就是,倘若击败了魏臻的军队,他的大车以及步兵溃退时,会堵塞后面的通道到时已经进到平原里的敌军,连跑都没有地方去跑的。

  “尊贵的伊玛目,我们根本不必担心他们的进攻,他们只有大车,而没有骑兵。试问难道他们想像古人那样用大车来作战么?”

  也是此刻车战早已经被完全淘汰了,尤其是面对机动性极好的骑兵时,战车就已经凸现其不利于作战的问题。可现在魏臻手下的战车,与过去的车战完全是两码事。尤其涨它们与步枪、榴弹以及“诸葛连弩”配合起来之后,可以说骑兵、步兵反而对它们失去了作战的能力。

  再配合“枪骑兵”与“幽灵军”、“掷弹兵”之后,战争的样式重新进行了变化。“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正是由于一直耽于享乐,对于这些事情从来没有细细的想过。因此郭侃的提议并没有受到留难,相反“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对于郭侃倒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郭千户想得如此透彻,真不愧是蒙古军的大将。也难怪大将军蒙哥如此看重你,让你来率领蒙古军队。”

  直到这时,郭侃才感觉到一些蒙哥大将军对他的提携。但此刻的他,已经心归华夏,蒙哥大将军再出十倍的代价,也不会再留住郭侃的心。

  “算了吧,对我的提携,我真的能够为了自己在蒙古人里的地位,把我自己的出身改了么。以前没有济王殿下是为无奈,今日既有华夏,郭某也要做些对得起自己血脉的事情了!”

  第147章 大战将开始

  天是阴沉沉的天,没有阳光也没有一丝的热量。掠过山脉的冷风,似乎要把铁甲下最后的一丝热量吸走。郭侃不得不赞叹华夏人制造出的盔甲,他身上的盔甲外面虽然是板式钢甲,但进而却有一层舒服的内胆。这时黑色的披风替他挡住了寒冷,比起其他只穿着羽林铠系列骑兵甲的人,他是要好得多了。

  虽然他的手下也都有着羊毛、生丝、玻璃丝混织的披风,只是他们身上的盔甲,比起郭侃的那就要差一个级别了。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论极板式盔甲,就只有郭侃身上的那种为最好。当然对于“华夏军”而言,那种能够防御重兵器的板式盔甲已经淘汰了。他们手里有左轮枪,所以那些所谓的重武器对他们而言,就只是一枪的问题。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手下的联军,占据了整个山中整个小平原一多半地方。他们对面的“华夏军”,只是在据离开山口的几条路外不到5oo米的地方扎下了车阵。一辆辆5轮大车首层相接,形成了一道长长的由车辆组成的,仿佛“城墙”一样的东西。

  与其他大车不同的是,好些车上有两种武器。一种是被称为“诸葛连弩”的改进型“恺撒连射弩”,另外一种就是那种被戏称为“大毒蛇”的,如同大号左轮枪一样的榴弹发射器。这各东西在未来是单兵用的玩意,但在这儿被放大了它,却有着不错的作战效果。

  郭侃与他的手下结成了紧密的队形。前面是3ooo人的骑兵,后面则是7ooo人的步兵。前面是他自己的亲信,也恰是那些蒙古军中的汉军。

  如此安排,后面的蒙古军士兵倒还感谢郭侃。因为此刻他们已经从赵旭手下那里听到,“华夏军”有两个最厉害的东西,一是他们的火枪厉害,另外就是他们的大炮威猛。不然轰塌了勃撒罗城墙,那得是什么样的大炮才做得到的呢?虽然他们身后的断崖上,布置着“飞燕3型弩炮”,使用的也是从阿扎姆突兰沙手里弄来的炮弹。

  但就赵旭手下的多数士兵来说,他们没有指望着那些东西可以与“华夏军”的武力相抗衡。在对付其他阿拉伯军队的时候,甚至也包括蒙古军队,赵旭的手下并没有害怕的感觉。但对付“华夏军”,他们脑海之中连这个念头都不敢想起来。

  有了他们的宣传,蒙古人对于“阿拉丁——阿卡德大帝”心中也有些怕。不过更多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某种骄傲。并用这种骄傲来对抗,那些传说中的“阿拉丁——阿卡德大帝”手下作战的能力。不过当郭侃安排他们在后面的时候,他们心中还是由衷的感激他。毕竟倘若对方的火枪真的那么凶猛,那么前面冲锋的骑兵,恐怕到时难得活下来几个。

  与他们一起的,是大批“木刺夷”军队以及赵旭的手下。同样,在山里作战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带马匹。赵旭也不指望自己的手下骑着马,就能够冲破“华夏军”的防线。倒是蒙古人喜欢骑兵,就先让他们去堵“华夏军”的枪口吧!因此,赵旭的手下同样没有骑兵,与蒙古人一起在郭侃的手下之后,等着郭侃冲上去纠缠住“华夏军”的士兵。也许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有机会能够突破“华夏军”的战线。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今天也同样骑了匹马,在1ooo名精锐的“木刺夷”战士的保卫下,位置战阵的最后方。至于那个油滑的赵河,却已经在赵旭手下的诅咒之中,留在后面断崖住去当炮兵的司令了。而他的手下,他宁愿全都交给郭侃,哪怕他带着去死,也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

  想来只要做到赵旭交待的“重要的事情”,那么他就有把握,赵旭不会拿他怎么样。毕竟赵旭身边堪用的人实在不多,而且忠诚的人更少。毕竟赵旭身边被重用的人,除过那些工匠之外,多数都是过去黄沙城的人,甚至许多人过去都是赵家的人。对于赵旭和蒙古人合作这件事,最是让他们不齿的事情。

  眼下这些人等的就是联军与“华夏军”对战的结果,不仅是山中之战,还有此刻已经集结起来,精锐的蒙古骑兵、贺齐所带的火枪骑兵以及其他其他组成的庞大军队。他们的目标是铲除赵伏波在外面建立的那些后勤基地,只要夺取或者拿下那儿,想必赵伏波就没有能力继续战斗下去了。

  但赵旭手下的人可不这样看,他们心中倒是隐隐希望赵旭干脆点战败得了。那样的话他们也可以到那个传闻中的人间天堂去过过好日子,另外跟着宋人总比落个愧对祖宗要好得多。

  不管他们如何想,此刻大战在“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手下的联军以及魏臻率领的步兵以及“掷弹兵”之间一触即发。

  郭侃支起的耳朵,等着听“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命令冲锋的号角。他左右看了看自己的弟兄们,他们在他的目光望过去的时候,都做了个让他放心的手势。郭侃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今天却是他率领着手下3ooo汉军士兵投向“华夏军”的时候。

  终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身边的长号角,发出了冲锋时“嘟嘟”的声音。郭侃举起手中大枪,向下一压,只是催着马开始小步移动。作为重骑兵,他们在钦察草原上的时候,多有这样的演练。重骑兵的冲锋,与轻骑兵冲锋完全不相同。

  他们必须尽量保持阵形的整齐,并且保持冲锋的速度逐渐加速。倘若直接达到马儿的最高速,那么就一定会影响队形的整齐。失去了对队形的控制,那么也就将失去对重骑兵的控制。而重骑兵横排队形的,如同剃刀那样冲击矩阵的威力,就会大大减弱。

  马蹄声在山谷之中回荡起来,在阴霾的天空下,就仿佛从山谷里腾起的雷声那样!

  第148章 东方神将军

  一起逐渐加快的马蹄声,就好似海中卷起的,一起冲向沙滩的巨浪那样。而远处那道则大车组成的防线,就仿佛是一道弱不禁风的篱笆墙。

  这个情景让在后面的受到严密保护的“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心中一阵欣喜,心中对于重骑兵变的更加喜欢。同时他也在责怪已经被赵旭打死的赵纬南,这么多看整个鹫巢的发展一直在他的控制之下,为何“木刺夷”军队没有重骑兵呢?

  “如果我们有了骑兵,还能怕那些蒙古人吗?还能被那个赵旭一直追到我们的鹫巢里去吗?”

  坐在一个高高的,用几辆大车堆出来的仿佛塔一样的座位上。这是“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为了表示,自己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是为了向所有的士兵表示,他与他们一直在一起。无论骑兵或者说徒步的步兵,只要一回头,就能够看到这带着大量旗帜的,自己所在的座位。

  看着重骑兵冲锋的他,正把“木刺夷”军队没有重骑兵的问题归结于赵纬南。这是他心中的想法,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已经死了的赵纬南的错!可他从来没有想过,以鹫巢的经济实力,他养得起一支重骑兵吗?他有本领像赵伏波的华夏岛那样,用1oo倍利润的工业品换回来需要的资金、材料,并培育出“中华天马”、“最战马”以及“工作马”的体系吗?

  当年的大宋朝在北宋的繁华时期,尚且养不起大量的重骑兵。虽然也因为产马之地的丧失,同样也有官僚腐败造成的危害。而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强大的重骑兵,绝对不是说说就可以有的。试想一支好的重骑兵,不但要有好的重型马,还要有好的盔甲与好的武器装备。

  而这全都是钱,如果华夏岛没有那1oo倍的工业品带来的超级暴利,恐怕也不那么容易完成设想。甚至最初赵伏波前往欧洲的时候,他手下的重骑兵不过25oo人而已。魏臻的“欧洲军团”倒都是重骑兵,但他们要保护黄沙城的安全,自然不能够轻易调动。而且在赵伏波前往欧洲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完成装备,因为仅仅依靠费莱凯岛的生产能力,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当然想不到那么多的事情,他只是看着那支属于蒙古人的重骑兵,只是看着率领重骑兵冲锋的郭侃。这一向与郭侃相处,他感觉眼前这个年轻的将领,很有一股子当年赵纬南的风采。不但谦恭懂理,而且也有一向好的功夫。

  只不过赵纬南时常表现的更像是一个文官,而郭侃则是彻底的武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则更喜欢武装,对于被赵旭打死的赵纬南,他心中有一种更加不信任的感觉。毕竟他有一个叫赵伏波的儿子,此刻正率领大军准备进攻他的木刺夷派的土地。

  起初在蒙古军攻进山里之前,“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就曾经听说过,蒙古军中有一支骁勇善战的重骑兵。附近的许多阿拉伯的总督又或者说苏丹国的马穆鲁克骑兵,都有被那支蒙古重骑击溃的。从那时起,“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就听到过郭侃这个名字,直到这一次战役开始,他才真正见到了郭侃。

  高大而又魁梧的身材,加上身上那身来自黄沙城最好的盔甲,让他在所有将军面前有着别具一格的风采。初次相见的时候,“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就曾经在心中惊呼过——“东方神将军”,对他也就更加刮目相看。

  此刻进攻的时候,郭侃的3ooo重骑兵又冲在最前面。他们在逐渐加速之中,展示了重骑兵冲锋时的那种毁天灭地的气势。一排排的“中华槊”如同树木那样密集,可以想象得到倘若他们面对的是步兵,或者就算是骑兵,也一定会在他们的攻击下受到重大损失。

  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是敌军的大车阵,他们还没有一丝一毫反抗的举动。就如同一条已经因为寒冷而冻僵的蛇,一动不动,似乎在等候着那些重骑兵的践踏。在重骑兵后面,是数万举着刀枪的步兵。他们奔跑着,他们远不如重骑兵们迅速。但可以想象的到,当重骑兵纠缠着对方的步兵时,这些正在举着刀枪奔跑的人,恰好可以在随后给对方以最沉重的打击。

  然而战局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很快“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就发现,自己所有的看法都不那么正确。因为战场上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事情,而他居然没有想明白,这件事为何会如此变化。

  重骑兵的马蹄声变得凌乱起来,重骑兵距离那道“僵死的车阵”越来越近。但没有火枪的射击,没有手榴弹的爆炸,居然什么也没有。而且在整个重骑兵队伍靠近敌方车阵的时候,一阵响亮的铜号声响起来。随着这阵铜号声,3ooo重骑兵冲锋的阵形立即就被改变了。

  如同一块铁板一样的阵形立即一分为二,接着他们居然就从车阵上那些预留的通道如同流水那样“渗”了进去。“吃掉”了整个重骑兵的车阵,依然如同一条冻僵了的蛇那样,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好像它们只不过是一道幻影,而那些重骑兵则通过这道幻影进入到了另外的,不知道什么幻境之中去了。

  随着重骑兵的消息,突然之间对面那些不能活动大部队的山上,发出了不起一些响亮的轰鸣声。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并没有看到,如同赵旭的那些铜炮发射时喷射出来的大团烟雾。

  当然,他什么也看不到,因为无烟发射药,除过火光与灰尘之外,几乎没有多少烟雾出现,而这才是现代战争应该有的东西。

  第149章 雷神的愤怒

  “难道那个郭侃……”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看着战线最前面的地方发呆,就在他的心里还没有明白过来的时候,战场上的局势立即就发生了变化。

  没有退兵号,也没有任何命令。所有的步兵只好高举着他们的长刀,拼命向前面那道大车组成的,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防线扑去。那儿依然一点声音都没有,正像“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感觉的那样,那仿佛一道有魔法的墙壁,能够吞噬一切。

  距离1oo米,面对狂奔而来的敌军,整个“华夏虎贲军”的步兵全都默不做声,所有的士兵都只是看着前面的,那些越奔越近的敌军。眼睛透过标尺与准星,他们甚至已经能够看得到,那些发出喊叫着,被扭曲的脸。

  “稳住……稳住……”

  军士、都尉都在重负着一个词,同时他们也在等待着魏臻的命令。虽然说他们对于所受的训练,所使用的装备有着充分的信心,但没有人能够面对着数千正在狂奔而来的,带着某种战斗狂热的战士一点不动容。终于,一枚红色信号弹高高的飞向天空。

  所有的军官也都一起发出了命令的声音,甚至因为大声,他们的嗓音甚至有些被撕裂的感觉。

  “射击……!”

  叫喊声中,障蔽在车辆之后以及车辆之中的步兵们一起开火。马车上那些“诸葛连弩”以及“大毒蛇”榴弹发射器全都一起射击起来。不过他们的动静,显然比起那些被安放在山头上的火炮,威力就要差得多了。

  炮弹在天空里飞过的时候,响起的声音就像是一台台载重汽车,发出“轰轰”的声音。被架在山上的,都是弹道平直的“地狱使者ii型野炮”。它们的射程达到3ooo米,这已经是这时科学技术可以达到的极限。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可以进行如此距离的打击。

  而且他们并没有攻击眼前的敌军,而则向敌方战绩之后,进行最远射程的火力遮断。整个5ooo米长的小平原上,前面全都是大量的步兵。至于骑兵,因为在山地行动不便,因此它们并没有多少,被安排在“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指挥的联军里。而作为骑兵主力的郭侃的手下,这时已经到了华夏军的一方。

  1oo毫米的炮弹,发出尖利的叫声,一头扎在人群里。预制碎片在tnt炸药爆炸下,被火热的爆炸燃气激射而出。成片的小铁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杀伤而,在爆炸的周围是一个圆形的,由尸体组成死亡之圈。而且1oo毫米的炮弹,把身上穿着铠甲的人高高的抛向空中,火热的爆炸形成的燃气,就仿佛一只无形的巨大的手那样,把人的身体撕成了一些难看的小块。

  然而,无论蒙古士兵,还是赵旭的手下,这时处于炮火分割线的这边的人,都只能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发出凄厉的尖叫声向前面扑去,虽然那里的地狱,一点也不比后面炮弹形成的地狱更好些。可人们在炮火的驱赶下,都只好出带着些委曲的喊声,一刻不停的向前跑。虽然不自然,但前面那些步枪以及小爆炸形成的伤害,比起后面这一爆炸,山几乎都在颤抖的炮弹要好一些。

  殊不知前面的地狱,虽然表面上没有炮弹爆炸时那么惨烈,但前面的火力杀伤,有些像春雨的作用,那是“润物细无声”的。步枪的射击声,子弹飞行的声音。比起炮弹的爆炸那是差得多了。但面对密集的人群时,根本不需要瞄准。只需要射击——拉动枪栓——退壳、上弹——射击……周而复使的,机械的动作下,一枚枚枪弹被射出向前方。

  魏臻在前面安排的人并不多,一个1ooo人的营队以及所属大车组成的防线,大车外是另外1ooo名步兵。2ooo人的集火射击,大约就是在1分钟速射里,射出多达2oooo发子弹。如果敌方的步兵能够进一步靠近防线,那么还有另外的多达12ooo发左轮手枪的子弹可以射击。

  2oooo发子弹的密集打击,由于射击准确度的问题,并不能充分阻止面前的步兵。尤其那些步兵中还混有7ooo名蒙古兵,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蒙古人,而是金、辽、吐藩等等被蒙古灭掉的色目人,他们的地位要高于汉人(宋北方人)与南人(宋南方人)。虽然他们不及蒙古人作战起来那么狠辣,但他们在蒙古军中呆得久了,还是很有一股子狠劲的。

  另外一部分人是“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手下的“木刺夷”军队,这些人更是被极端宗教洗了脑,根本不知道“死”字如何写。只知道举着长刀冲过去。一但受到致命的伤害,他们就拉响身上带的手榴弹。与这些人一起冲锋,赵旭的手下暗暗叫苦。他们倒没有决死冲锋的想法,可惜被人群挟裹着,他们只能无奈的向瓶前冲去,只能无奈的扑向死亡。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死亡陷阱啊。天空里,成片飞来的从“诸葛连弩”上射出的箭枝。还有那些使用了大号轮式弹仓的“大毒蛇”榴弹发射器。它们真的如同毒蛇那样,发射出的速度不慢,与步枪相似。因为射一发得拉下一机柄,然后让轮式弹仓转到下一格。而且它们发射的力量与声音也不大,但它们爆炸起来的时候,威力却一点也不小。

  5o毫米的榴弹在人群里爆炸起来,虽然远不如1oo毫米的“地狱使者ii型野炮”炮弹的威力但,但那已经中心令人感觉到恐惧。在人群之中冲锋的赵旭的手下,这是心里发出喃喃的诅咒。

  “你们这些个没见识的笨蛋,非要与阿拉丁——阿卡德大帝作对吗,难道他的军队是那么容易对付的,雷神的愤怒是那么容易承受的吗?”

  第15o章 全部都杀光

  如果说前面的射击还不足以完全阻止35万人的决死冲锋的话,那么随后出现的炮弹,才是让人担心的——它就是“轮回ii型臼炮”的射击。

  这种“轮回ii型臼炮”,有着一些特殊的攻击手段。除过使用大号的炮弹攻击城墙以及城市内的建筑之外,这里出现的就是另外一种用法——抛射散弹。相信大家从这件事上看到那种老式的,状如汽油筒一样的“榴弹抛射器”。那种攻击方式,会极大的缩短射程。但不能否认的是,大量仿佛散弹一样落下的炮弹进行的覆盖攻击,结果是令人胆寒的。

  “轮回ii型臼炮”的模样,就像是一个蹲着的蛤蟆。厚厚的炮管,可以保证它在发射药大号装药时,不会有炸膛的危险。而且这是一种前装炮,即生丝药包事实上是从炮口里被塞进去的。就有些像迫击炮,但1oo毫米厚的炮管,很难让人联想到未来的迫击炮。

  一米的身高,15o毫米粗的口径,此刻炮手们在炮口上安装着散弹。说起这些散弹,就有些说头了。它们与中间的炮弹,是捆绑式的结构,仿佛一朵莲花的花瓣。被减装药的发射药包射击之后,它们在空中,捆绑用的玻璃丝会因为高温而断裂,捆绑着的炮弹会与中间的主炮弹分开,落地的时候会形成7个炸点。

  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当年抗战的时候,八路军就会在小口径迫击炮的炮口处安装炸药包,并被炮弹一起带去,形成大威力炮弹。

  那么在这里,当放弃了射程之后,“轮回ii型臼炮”同样可以如此。巨大的爆炸形成了7朵仿佛莲花一样的炸点。因此“轮回ii型臼炮”带有一种“绰号”就叫美莲花。固然名字听起来不错,但当它爆炸的时候,展示出的是一个残酷而又血腥的画面。

  同时2o门“轮回ii型臼炮”的射击,形成了一道完整的不可逾越的火墙。在tnt爆炸的巨大威力下,一大下士兵被炸倒在地。无论什么样的盔甲,无论奔跑的速度再快,在这已经具备了未来现代化基础的炮弹面前,人的生命小小的就如同蚂蚁一样。

  可是此刻正在向前奔跑的士兵们惊讶的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向回退的可能。不是因为军规,也不是因为他是蒙古军就有的悍勇。那是在炮弹驱赶下的无奈,面对十几门“地狱使者ii型野炮”的射击,他们只能拼命向前跑。这时他们已经不再想要进攻,也没有杀敌的欲望,他们只想离开这儿,距离那些可怕的不断盛开着死亡之花的怪物,越远越好。

  现代战争的炮火,并不是人的神经可以轻易承受得了的。就像在美军入侵伊拉克的时候,成丨人尿不湿则是军需品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炮火下,被吓得尿裤子,绝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轰轰隆隆”的炮弹的射击声有开始,并没有结束。被炮火切断的大约5ooo人这时正退向那道断崖。直觉之中,看着时常把人的身体抛向空中的炮火,他们的心已经因为战栗而碎成了几片。每个人都大叫着,那绝对不是因为看到了胜利而生产的兴奋。那是恐惧,无论再次经历炮火的赵旭的手下、还是蒙古人、“木刺夷”人。他们面对这样蛮不讲理的炮火时,心中只明白了一件事——“阿拉丁——阿卡德大帝”不喜欢他们做的事情,正用他神奇的力量惩罚他们。

  1oo毫米的tnt装药的炮弹,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理解的。这时候别说赵伏波让他们改变信仰,就算是直接让他们拿粪坑当饭碗,他们同样是肯。对于吓破胆的人而言,没有什么要求是过分的,没有什么样的屈辱不能承受。

  然而,这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事情郭侃不过才刚刚接触到。

  “那不行,根据我们如山军令,倘然他们不无条件投降,那么我们不要活口!”

  魏臻的话几乎要让郭侃绝望了,当然不是失望,而是他对于蒙古人的未来绝望了。看得出来,华夏人只要绝对顺从的奴仆,否则就会把他们全部杀光。原本他还期待着,也许将来能够让蒙古人有条件的称臣,可他没有想到,赵伏波与他手下的人,对于这件事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

  “华夏周边千里之地,可以只长草,一个敌人也不许长出来。哪个族长出来敌人,就把哪一个族的人全杀光!”

  如果说以前的威胁听起来,还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