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293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93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担什么心哪,他们的家都在我们华夏,他们的钱当然不是用来存的,而是用来花的。只要没有后顾之忧,那么想让他们存钱,那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这是华夏在实施各项“国家保险”时的论证,而事实上当“国家保险”、“福利股份”实施之后,所有人都惊讶的发现,华夏人更喜欢做“月光族”。往往薪水拿到手上之后,他们更愿意立即花出去。虽然这容易造成物价上涨,但多种多样的奢侈器,让物价的上涨变得不大容易。

  生活总是美好的,尤其在人们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就更愿意进行消费。华夏固然是这个世界上出口量最大,获取的“外汇”最多的国家。但华夏的内需同样随着人口的增加,财富的积累,也变得更加更加活跃。

  至于说“华夏军”的士兵,在诸如“非看过3o无子不得纳妾,纳妾不得超过4个……”等等约定俗成的规定下,个个回到家里,过得全都如同富豪一样。而且“华夏军”参谋部里的那些专门玩“钱”的人,给士兵们投资理财也有了许多指导工作。

  例如皇家军火工厂的投资,就允许军人们部分投资。军阶越高的人,能够投资的数量就越大。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华夏军”的忠诚主要来源于这个方向。这种安排当然是先进的,比起那些只靠“洗脑”教育产生的安排,力量要强大的多。

  就像是蒙古人那样,他们同样回去之后,会按照军规分配财富。相比“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用所谓的“天堂”来“洗脑”而言,蒙古士兵就更加悍勇,同样也富有头脑。

  “可惜……这样的士兵……”

  阿米娜看到了被俘的蒙古士兵,他们都是受伤之后被俘虏的。与军队餐厅相比,野战医院里的情景是凄惨的。“华夏军”的士兵,几乎没有伤亡。他们良好的训练、犀利的武器与完备的战甲都让他们面对敌军的武器时,有着非常好的防御能力。

  倒是赵旭手下的阿拉伯士兵,以及“木刺夷”士兵受伤的相当多。对于俘虏“华夏军”的手段同样是治伤、给路费。阿米娜清楚,那不过是收买人心的手段,因此而真正加入到“华夏军”的人,数量比走的人更多。不过这种政策,仅仅只会应用于将来回到大宋时,与宋王朝如果发生战争的话,就会这么做,但这样的政策并不及外外族人。

  看着受伤的人里,那些蒙古装束的士兵。阿米娜想到的是伯雅鲁罕以及郭侃他们,虽然她知道,与蒙古人的战争绝对不可能省略,但她心里还是希望,这件事能有所改变。

  第14o章 山里笨老头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梳着自己已经长达腹部的胡子,对于自己花白的胡子他稍稍有些困扰,作为神的使者,自己渐渐老去,这可不是个好状态。

  “真不知道以前怎么会受得了那知糟糟的胡子!”

  想在回想起来,以前从来不梳,从来也经常清洗的胡子,实在不知道是如何忍受的。那么现在,手里的水晶梳子,是让他得意的小玩意。只可惜他不是白雪公主,把梳子再梳的包围油亮,也不会让人有什么期待。不过下面的探子,作为他的信徒,看着的他的时候,就仿佛一只巴望着能够得到美食赏赐的狗。虽然探子要的不是狗粮,他巴望的不过是“天堂”而已。

  “尊贵的伊玛目,他们已经攻占了我们一座重要的要塞,有了那个要塞,他们就可以控制那条道路!”

  梳着胡子的“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手下报告,对于眼前数量只及他自己军力1/3的敌军,他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有的时候为此还有些看不起赵旭以及蒙古人,他们与“木刺夷人”交战的时候,可一点都不担心。

  “嗯,我知道了,下去吧!”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什么也没说,保是缓缓的扬了下手。举手投足之间,他总想摆出某种威仪来。至于战争,那倒不着急,等他摆足了谱再说。

  这些年来,自从有了国师哈桑,把木刺互派的事务管理的井井有条,他可以一直在“天堂”里过着风花雪月的生活。此刻猛然间要他带兵打仗,他心里还真有些没准。不过眼前的敌军,数量实在是不多,想来自己手下的军队也足够用了。

  “赵河……”

  “在!”

  赵河被赵旭派到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身边,虽然在帐上听令,事实上他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此刻“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发布命令时,故意拖长的声音,让他感觉到实在是腻味的不得了。

  “装什么呢,还不是被我们打败了!”

  尽管心中不满意,但还是向“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行了阿拉伯人的礼节,这是赵旭来前特意交待过的。在“办事”之前,一切都要做的滴水不漏才行,最让让“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死的时候,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才好。

  “嗯,我给你3ooo士兵,再加是你本来的手下,去给咱们把要塞夺回来吧!”

  赵河听了头皮发炸,他可是知道,守要塞的现在可是“华夏军”。他们可不是蒙古军队,又或者说“木刺夷人”那些家伙可不容易对付。听到要他率军去打“华夏军”,他的腿肚子不由就有些颤。

  “呃,这个……尊贵的伊玛目大人,我们的军队此刻火药不济,此次出兵走的紧了些,虽然带了些火药,但兵力还有不足,所以……”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长眉微微一皱,一丝不快掠过。不过作为盟友的手下,他此刻不大好训斥赵河,因此又把脸转向蒙古人这边。蒙古这一次来率军的,恰是郭侃。他是亲王旭烈兀欣赏的人,但此刻亲王旭烈兀已经死了,所以他归到了大将军蒙哥的手下。

  “郭将军,你看呢?”

  此刻被派到“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身边,率领蒙古方面的军队作战。这是因为郭侃作为亲王旭烈兀的手下,算不得是蒙哥大将军的嫡系。而且此战的危险,所有人都看得明明白白。真要是死了自己的嫡系就有点划不来了,因此蒙哥就派了郭侃前来。

  虽然率领的军队不少,但总体上来说,他们与赵旭的打算相似。也是时机不对扭头就跑,只不过蒙古人比赵旭的打算要好一些,并没有说倘若战事不利,就把路给堵了。

  “尊贵的伊玛目大人,眼下敌军势力正大。我们不若紧守其他要塞,交敌军诱到包围圈里,如此的话……”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长眉再度掠过一些不快,他来到战场上要不是玩什么诡计的,他也不耐烦用那些要塞消耗对方的力量。

  “两位我们大军是敌军的数倍,倘若我们不向前攻击,却引诱他们的,那是不叫人好笑么?他们兵少,自然不会轻易上当。所以我看我们不如这样,大军一起向前,另外派我的手下从侧翼迂回,如此四面围攻,他们就那么一点人,想来不用打也就胜了!”

  虽然赵河不敢明里嘲笑“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但肚子里却早已经骂开了。

  “哼,你这个山里的笨老头,你不会真以为那个二郎伏波的手下如此好对付吧,真要那么好对付,我们何必好好的勃撒罗城不要,却来到你们这上鬼地方!”

  郭侃更是不以为然,“华夏军”敢以小小的,全部搭乘马车的步兵进山,定然有他们过人的本领。而且“华夏军”的士兵火器犀利,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眼看这位“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只想一战定输赢,他不由的替自己的手下担起心来。

  正在心里想,自己是不是该说说此战的厉害关系,要不然赶紧给大将军蒙哥捎封信去,不然此战的结果只怕不大好吧!可他还没说说话,“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却已经做了决定。

  “你们都不必再说了,对于战局我心中有数。我手下将会迂回包抄,你们则率领本部兵马与我的大营一起前进。只要让我们三军齐动,想来他们腹背四面受敌。敌军数量太少,恐怕难以四面御敌!”

  “唉,这个山中的笨老头带着我们去送死,我却不能由着他把旭爷的手下葬送到这儿,我只需要……”

  想了一下,赵河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再度施礼。

  “尊贵的伊玛目,那我们后面需不需要人防备呢?”

  第141章 有人来偷袭

  对于“华夏军”来说,他们根本没有这么多顾忌。在完成了前次作战之后,魏臻就计划着向前进军。

  上次的俘虏们,包括了“木刺夷”人以及赵旭的手下,此刻都已经确定,他们要向赵伏波的手下投降。尤其是赵旭的手下,他们居然表示,他们很早已经就已经向往黄沙城的生活了,只可惜一直以来不能脱离苦海。

  至于“木素夷”士兵,他们倒没有更多的想法。看到了阿米娜,看到了鲁铿丁,他们就已经决定要跟随谁了。随后阿米娜把所有愿意“投资”的俘虏,先编成多个1o人小队。然后把军官全都换成了“华夏军”的人。尤其是自己带着的,那些来自“百变圣女”娥吉塔妮手下的人来担任小队军官,1oo人的军官则由魏臻从自己军队里抽调出来一些经验丰富的下级军官来担任。

  有了他们,后面的要塞就不是那么容易攻陷的。赵旭手下投效的俘虏与“木刺夷”士兵,大约有不到2ooo人的水平,加上5oo名步兵,以及3门炮,已经足够要塞的防御之用了。

  “有了这个镇守要道的要塞,我想我们后面不必要再布置更多的部队也可以,阿米娜夫人,我们可以开始下一步作战了吧!”

  魏臻对于进攻,有着一种喜好的本能。作为一个将领,等着敌军出招,可不是他所喜欢的选择。尤其手下的“华夏军”战斗实力高强,老这么停着让他实在是不喜欢。

  阿米娜的手下利用这几天在附近收集了一下情报,她也已经有了新的打算。

  “唔,魏叔,就是如此。您打算进军,我也打算带着手下离开。您知道,附近敌军可以迂回的道路很多,虽然有了这个要塞,但我想双方见面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所以我得要率队离开!”

  这是早在进军之初就已经安排好的策略,即以迂回对迂回,以偷袭对偷袭。“木刺夷”军队的作战手法,对于阿米娜以及鲁铿丁他们都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者说许多打法还是当年赵纬南想出来,并教会那些将军的。

  “不过魏叔,您能不能把鲁铿丁那个小队给我,也许我们还能够招安一些木刺夷人的军队。说来说去,也都是我们曾经的手中!”

  对些魏臻也没有什么意思,毕竟这一次拿下这个3ooo人据守的要塞,鲁铿丁可是出了不少的力。倘若他们出去之后,再招回来几千名士兵,那此战打起来就太容易了。

  “当然没有问题,只是阿米娜夫人,一切小心为上,如果不能归顺的咏叹调,也无须强求。反正要不了一个月,我们也就打到鹫巢了。”

  阿米娜知道,说这些话魏臻并没有夸大,对于“华夏军”的能力他有着十足信心。阿米娜则考虑的是未来也许可以借助“木刺夷”军队以及赵旭军队里的降兵搭配少数“华夏军”的士兵就能够守住一个个要塞。另外担心的是,魏臻手中只有3o门火炮,恐怕到时不够用了。

  “不必担心,希望不久,我们建立的下一个营地,也可以有这么多的士兵可以来替我们据守!不魏叔,我想在那些要塞里,是不是仅放一门地狱使者野炮,有它在就可以控制好大一片地方。只要压制了对方的炮火,那时要塞里的轮回炮就足以对付对方的步兵。”

  魏臻知道阿米娜是担心自己手头的炮兵数量太少,也的确是如此。“华夏军”里的掷弹兵仅仅只有25oo人,操纵25门火炮。而这一次魏臻带来的炮火,给了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防御的城堡5门“地狱使者ii型野炮”,又给了赵伏波1o门同型号火炮。原因在于这种射程较大的加农炮,在山地作战里远不如曲射炮灵活。

  按照“华夏军”的编制,实际是按照师级的标准来建立的这些军队。而其中的炮队原本准备的是5ooo人的炮队。只可惜华夏的生产能力,都已经放在生产“基本型出口火器”方面,而“华夏军”所需要的火炮,生产复杂而且生产的速度也相当慢,所以暂时不能足额编制。

  “好吧,事情就这样说定了,我想如果我们这一仗打得好,随后可以把整个后勤的路线都建立起来。我看他们为了防御,这些要塞里的弹药都非常充足。阿米娜夫人,请您放心吧,一切都会按计划进行的!”

  对于魏臻的指挥,阿米娜不便多说。毕竟她的任务是指挥那支由1ooo名“幽灵军”与另外5oo名来自婆婆“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的手下进行反偷袭作战的。整个大军的行动,依然是魏臻说了算的。

  随着一切商量妥当,当天夜里阿米娜就率领自己手下离开了营地。她骑的是一匹“华夏天马”马族之中的两岁马,至于手下的士兵们则骑的是“最战马”。在进入山地之后,所有人才发现,这些战马无论冲锋还是走山路,都非常灵敏而又平衡。

  与阿米娜一起行动的时候,鲁铿丁知道,这纯粹是挑自己来立功的。毕竟此刻战斗开始之后,他们这反偷袭的部队有着和很大的用处,而且重要的是,如果运气好的话让他们截住一种人数众多的偷袭士兵,说不定可以如同要塞里的军队一样劝降,如果成功那自己的战功可就不错了。

  果然,他们刚刚出动了没有一天的工夫,派出去的人就给他们带回来了消息。依然是由婆婆“百变圣女”娥吉塔妮手下的,“木刺夷”士兵完成的。手段也依然是混进敌方的军队里,直接从士兵那儿探听出消息。他们根本连妆都不必化,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木刺夷”人。

  “阿米娜夫人,这一次敌军派出两路各1oooo人的军队,打算从后面偷袭我们的要塞,然后切断我们的归路。听说随后将会有多达35万人军队一起向我们发动进攻!”

  第142章 已经姓赵了

  阿米娜的表情是冷若冰霜的表情,并没有因为眼前的局势而有任何变化。鲁铿丁拿眼睛看着她,期待她拿主义出来。而且心中渴望的是,如果面前这1oooo人可以归顺华夏,那么他将来又是大功一件。也许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再升一级。

  要知道“华夏军”的军功以及军阶的含金量,恐怕是当世之一第高了。升一级军队,在皇室控制的军火工业里就可以多一分股份,那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因此“华夏军”的军官们不担心他们自己的生死,他们只担心一点,那就是世界太过于太平,而他们没有什么财好才,这才是问题。

  然而阿米娜命令,却让鲁铿丁的心里变得透心凉。

  “把这个情报通报给羽林郎魏臻知道,另外告诉要塞方向要注意防范偷袭!”

  阿米娜说完,看到鲁铿丁眼中的失落,她冰冷的眼睛里掠过一丝好笑。毕竟眼前的大军,可不比那只有几千人的要塞守备军。他们是“木刺夷”军队里的精锐,否则也不会被“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带在身边,现在还单独执行迂回攻击的任务。

  大概“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打算阿米娜也能够想得出来,那就是当山中老人的大军与魏臻的军队对峙时,迂回的2oooo人将会先夺要塞。到时魏臻定然难分出军队对付他们,而且被断了后路,魏臻手下军队的军心必然不稳。

  按照军事逻辑来分析的话,“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然而他面对的可是“华夏军”——这当世最为强大,也最为精锐的军队。用老的思维来看问题,砖头一定会挨不少。

  “小鲁,你也不必不乐意。你要知道眼前的敌军势力还够大,如果不把他们吓坏,恐怕你想招降他们并不是件容易办的事情。眼睛就只看羽林郎那边的战况如何了。他们打得越狠,那么回头我们得到的就越多而且得到的也就越容易,你明白了吗?”

  听到阿米娜这样说,鲁铿丁才算是明白过来。当他与都尉杰克一起从阿米娜那里退出来之后,杰克才一伸腿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脚。

  “哎,你这个笨蛋,在军校里都学了些什么啊。难道你看不出来,2oooo大军的迂回包抄,其实是给我们大家送功劳来了。只要羽林郎那里打败敌军,战了那个宽敞的地方,那么敌军的后续,就要忍受那条狭窄道路运输不畅的麻烦。到时迂回的2oooo大军被羽林郎这么一堵,他们一个也跑不了。到时没了退路的他们再谈起来,那就容易的多了!”

  鲁铿丁摸着自己的屁股,虽然他算是未来的华夏皇族的贵族,但在军队里那些事情可不算数。在“华夏军”里,唯一重要的问题就是军功,没有军功就算是赵伏波亲至,也难以获得别人的尊重。这也是鲁铿丁如此渴望立功的原因。自己的上司一说,他立即就明白过来,心中对于阿米娜眼光的长远,越加佩服起来。

  眼前的情况的确如同阿米娜判断的那样,魏臻正率领着手下的步兵在山路上缓缓向前推进。至于他的正前方,恰恰就是当时的亲王旭烈兀战死的地方。那儿是一个宽阔的平台,前面的断崖控制了唯一一条上山的道路。

  此刻“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率正打算从那儿出发攻击魏臻的部队,赵河很巧妙的,把自己手下的5oo名火枪兵配合了1o台“飞燕3型弩炮”布置在那里。可以说那道断崖已经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这对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并不是问题,他手下的2oooo“木刺夷”军队,分别迂回包抄魏臻的后路,手里的15ooo人是蒙古人与赵旭的手下。

  此刻他对于前面真正的局势并不大清楚,他知道前面的要塞已经被攻克,但他并不清楚“华夏军”的真正实力,还有他的儿子鲁铿丁正等着收编他的手下。

  “我们将在这片山中的平地的尽头处迎战他们。他们那边可不像我们这边的断崖那么矮,想从那边山上过人是不大可能的。虽然有几条路好走,但都不大宽阔。那样他们出来的人少,我们就可以在那里以众击寡。交来我们迂回的两路大军到了位,他们就像是地洞里的老鼠一样,哪边都逃不掉他们!”

  此刻大战在际的时候,郭侃与赵河都不敢再推诿。因为蒙古亲王和赵旭那边都来了书信,告诉他们要他们听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吩咐,不然的话就军法从事。赵旭的书信里,与蒙古亲王的信件之中,稍稍有一点不同之处。那就是他不叮嘱赵河,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样语焉不详的话,“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自然是没有看出端倪的。

  而赵河此刻已经按照赵旭的吩咐,以保护退路为由,控制了断崖。5oo名火枪兵以及“飞燕3型弩炮”也已经布置好了阵势,倘若“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不幸战败,他想再回到他的鹫巢里,却是一件千难万难的事情。不过赵河秉承了赵旭的口蜜腹剑的本领,脸上堆着笑,说出的话那实在是让人不能不能喜欢听。

  “尊贵的伊玛目,您实在是太英明了。我相信在您的领导之下,我们一定可以大败来犯之敌。只要打败了他们,将来巴格达哈里发,还有那个伊玛目荣耀的领袖,还有谁有资格担任呢!”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得意的用水晶梳子梳着自己的回教大胡子,可一旁的郭侃心中却已经叹息了一句。对于赵旭的用心,他看得明白却也十分不齿!

  “这位山中老人可还不知道,倘若此战要是败了,他却是连家都回不去了,因为那已经姓赵了!”

  第143章 郭侃的选择

  无论郭侃如何想,此刻的战斗即将打响已经是一件不容置疑的事情了。面对前面由魏臻这个“熟人”率领的“华夏军”,郭侃有着十分的担心。他一直认为,在黄沙城里魏臻给他看的东西,不过是一些表面的而又已经淘汰的东西。不然试问,他们的产品何以卖到全世界呢?

  这些话他给亲王旭烈兀说过,可惜亲王旭烈兀是个子将才,却远远达不到帅才的水平。不然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为何都会支持大将军蒙哥来做蒙古的“诸王之王”那个位子呢。想到这儿,他不禁叹了口气。对于自己在蒙古军中的未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过去亲王旭烈兀看得出来自己的想法,因此往往给自己安排立功的机会,大概他也愿意自己手下的得力将军,能够得到大将军蒙哥最宠爱的女儿——伯雅鲁罕的青睐。虽然郭侃也理解,那里面除过对自己的喜爱之外,更重要的是将来在下一任的“蒙古诸王之王”的大汗那里,有自己的人。

  这正应了宋人的一句话——朝里有人好做官!

  虽然亲王旭烈兀抱着这样的心思,但郭侃依然在心中感激着他。那么现在,自从听了魏臻在与自己比枪法时,说过的关于“华夏”这个概念的内容后,郭侃的心中已经起了许多的变化。而且此战他手下的士兵里,不少是蒙古人的汉军士兵。显然大将军蒙哥,是打算用他们来试刀的。

  这是郭侃感觉到心凉的另外一个原因,所谓的“汉人”虽然在蒙古军中比之“南人”要高一级别。但依然低于金、辽等族之人。所谓的汉人,就是中国北方的汉人,他们最早被征服,就更早为蒙古人所用。其实汉人被蒙古人用的原因,本书之中早已经说的明白,概括起来的话就是,爱国但不爱朝廷。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下,他们服务于蒙古人,也没有什么好挑的。那是赵宋的皇族,自己笨蛋怪不得别人的。

  不过赵伏波“华夏”这个概念比起所谓的汉人、南人、金人等等所有的概念都要广阔,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因为那不仅仅是汉人,不但包括了金汉蒙回壮等等民族,甚至还包括了愿意归化的人。

  当明白了赵伏波要发建立“华夏帝国”之后,头一次郭侃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倘若华夏帝国将来得了天下,那汉人的地位该项是什么模样呢。如果说在以前,自己归了华夏郭侃还会担心,自己的家人会不会受到追究。那么现在,为了将来的“华夏”,郭侃以为自己可以付出的更多,也愿意为些而付出更多。

  这些都是郭侃在亲王旭烈兀这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人死后,思想上所产生的变化。因为在他来到蒙哥大将军的营中,率领了汉军为主的3ooo余人马之后,他已经开始为了未来他打算做的事情,悄悄做起了准备。

  “诸位贤弟,这一次我们要面对的人,是真真正正的‘华夏军’。就是我给你们说过的,伏波殿下的军队。我在黄沙城的时候,有幸与他们的领军大将魏臻比过枪法。虽然魏将军的枪法上不敌我,不过当时他拿出他的火器时,让我大大吃了一惊!”

  说这些话的时候,郭侃的眼睛看着眼前的所谓1o家兄弟。这是他来到大将军蒙哥营里之后,磕头拜过把子的兄弟们。不过他还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他眼前的所谓“十兄弟”,俱都是勇猛,而在蒙古又没有什么家人的少年。平时没事的时候,大家一起喝酒练武,也算是一种爽快的交往。

  “切,好稀罕么,我们也有火枪!”

  说话的是个百夫长,说着话的时候从自己腰里掏出一枝成色还新的火枪来。这是大将军蒙哥为蒙古军官里配备的火枪。而郭侃所在的骑兵,原本就比较精锐,因此他们也是内定的,将来成为火枪骑兵的人。郭侃并不知道这些,也并不知道蒙哥大将军打算成为他的另一个有“知遇之恩”的人。

  事实上倘若郭侃打胜了眼前这一仗,又或者说“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败了,但郭侃可以带着全军安全撤退,那么将来他还是有着不错前途的。毕竟蒙哥大将军对于自己的女儿伯雅鲁罕那是十分钟爱的,只是有些事情不达到一定的程度却是不能轻易出口的。但这件事对于郭侃而言,虽然稍有遗憾,不过已经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了。因为魏臻给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华夏的男子,不能让华夏人在外扬眉吐气,不能让华夏的女儿家们不受凌辱,那还不如去死的好。那种没蛋子的懦夫,我们华夏的男人是不屑去做的。要是哪下异族不长眼碰上了,那就不要怪我们华夏的男人给他玩他斩尽杀绝!”

  郭侃听着十兄弟里而一个百夫长的话,再看看另外九兄弟脸上赞同的模样,他不由的摇头笑起来。

  “我说你就是个没见识的家伙,魏臻手里的那柄火器,可以连放6响,你的短铳做得到吗?千万别小看那些黄沙城的家伙,我们身上穿的,手里用的全都是他们造出来的!”

  这话大家都服气,眼前的百夫长听了郭侃的话纷纷点头。这让郭侃心里一轻,他的“十兄弟”虽然不过是百夫长,不过事实上他们控制着另外两个百夫长。说白了郭侃的手段是,他只要管好眼前的十兄弟,那么上3ooo人的汉军,就可以全部被他抓在手中。

  因此,今天在大战之前,郭侃没有与他们说打仗的事情,而是说起在黄沙城的际遇,还拿出好酒来款待大家。就是要让眼前的这“十兄弟”们知道,他们将来要走的路,恐怕是他们这一生之中最为明智的选择。

  果然,郭侃的话音刚刚落下,就有一个百夫长惊呼起来。

  “不换就连续6响吗?我的草原之神,如果是那样,我们还拿什么与他们拼啊!”

  第144章 正确的选择

  “他们有如此厉害的火器,到了近处那可是要死不少人的呢!”

  说到连续6响,郭侃的手下脸上流露出担心的神情。

  “那用箭,我们有滑轮弓,射的更远些,也许……”

  “啪”说话的人话音未落,已经被人在脑袋上拍了一巴掌。

  “你懂个屁,滑轮弓哪来的,还是那个师志冬带来的。真正的滑轮弓还能折叠,在大将军手里捏着呢!”

  此言一出,其他的人都缩了缩脖子。不用问,倘若滑轮弓是华夏人的东西,那么华夏人的兰博折叠弓的性能只会更好。郭侃则摇了摇头,把他看到的事情告诉大家。

  “知道吗,我去过黄沙城,见过对面率军的大将魏臻。你以为他只给我看过手枪么?他们还有长枪,射3oo米开外,连续1o弹。还有,赵旭手里的弩炮够厉害,不过诸位兄弟请想想看,他们为何卖与我们,难道他们不害怕吗?”

  郭侃的几个问题一提,所有的人都被吓住了。他们瞪着眼睛互相看了看,目光之中的骇然不必细说,只从他们缩小了的瞳孔里就看得到。当人惊讶、害怕、愤怒的时候,瞳孔会缩小,快乐的时候瞳孔会放大。虽然郭侃不懂这些未来的心理学的原理,但他凭代经验知道,自己刚刚的话已经吓住了兄弟们。是啊,他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倘若华夏人把这些武器都卖给他们,那么华夏人的武器得是什么模样。

  虽然郭侃这么说,有些“唯武器论”的特点。但事实也证明,“唯武器论”仅仅只适于用一定的限制之内。即双方的武器科技相似,处于同一级别的时候“唯武器论”才是错的。但当如同南联盟之战、伊拉克战争等战争时,“唯武器论”就是真理,而这揭示的是真理的局限性!当武器的科技含量处于绝对差异的时候,武器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就像是南联盟的雷达,因为多国部队的压制,全面失效的时候,随即就失去了制空权。没有制空权的南联盟,很快就处于崩溃的境地。伊拉克战争,更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伊拉克的崩溃速度,出乎许多军事专家的意料之外。

  郭侃和他的兄弟们,显然不会明白这样的道理。但他们都是在战场的死人堆城钻出来的人,自然对于这样的事情并不陌生。只要稍稍提点一下,就明白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武力。最少他们心中已经感觉到,那不是他们应该对抗的武力,甚至那一股势力,都不是他们应该对抗的势力。

  “我想伯雅鲁罕公主的阿米娜老师你们都听过吧,当时她来的时候是什么模样我想大家都清楚。但你们恐怕不知道,她是那个阿拉丁——阿卡德大帝的妻子。”

  郭侃的爆料让他的“十兄弟”们倒吸了一口凉气。阿米娜的到来,在军营里早已经传说了许多次。她驾着灯光而来,救了当时的伯雅鲁罕公主,随后大将军蒙哥把她认做自己的恩人。曾经还因为阿米娜,赶走了如今的赛因汗拔都手下的,钦察炮军的大将。

  “还有,你们恐怕不知道,那位阿拉丁——阿卡德大帝还是一个汉人!”

  此言一出,几乎所有人都大大的吃了一惊。郭侃早已经预料到他们这样的反应,他心中暗暗高兴,感觉距离说明自己的打算已经不远了。他更加小心的看着诸位兄弟的眼睛,那是“心灵之窗”想骗人的话,那双眼睛却是不容易说谎的。

  “他不仅仅是个汉人,而且他还是华夏岛的岛主,还是大宋济王的后人。他的真名叫赵伏波,在将来他还要建立一个与大宋完全不同的,需要所有人都尊重的华夏帝国!”

  郭侃一口气说完了赵伏波的真正身分,这才让所有的人都在震惊之中傻愣愣的看着他。原因在于,大宋的济王千岁这个名字,在蒙古军中是禁止传播的。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赵伏波的真名,至于蒙古人知道赵伏波的真名却不是件问题。但对于天生低蒙古人一头的“汉人”,却禁止他们知道这些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郭侃是千户,如果不是因为他与阿米娜认识的关系,这些事情他同样不可能知道。而今天,当他把这些事情如同竹筒倒豆子一样倒出来的时候,他手下的弟兄们全都被惊呆了。他们想不到在这距离大宋万里之遥的地方,居然还有这么个华夏之主,还有个济王的军队。

  “可是赵家……郭千户,您知道赵家人都是些比猪还笨的东西,如果不是他们杀了岳元帅的话,我等家园所在之地,怕早已经被岳元帅收复了呢!”

  显然郭侃手下的百夫长对于宋王朝的赵家,有着极坏的印象。大约过千百年之后去评价功过,因为有着大量的史料,是非常容易。但在当时,相要轻易的看清一件事情,却不那么容易。大概是因为“人在局中迷”,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甚为从书评里看得到,在21世纪的今天,居然还有人赞同宋高宗的理念!

  郭侃这时的时间低下来,毕竟他此刻所说的是事情,是在汉军之中禁止谈论的事情,因此他刻意压低声音的同时,脸上挂起神秘的色彩。

  “嘿嘿,诸位有所不知,那个华夏岛此刻却是……这样……这样一般的模样,他们并不听济王千岁的,他们听是华夏之律……他们……”

  当郭侃把这些事情讲完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相当长的时段。而他手下的弟兄们,一个个是酒也不喝了,肉也不吃了。只是一个个叼着烟斗,眼睛看着郭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郭侃讲完了所有他所知道的,关于华夏之族的事情。在最后时刻,他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弟兄们。

  “我郭某却不想再做蒙古鞑子,如果可以的话,我要去跟着济王千岁,为我们华夏人去做一番大大的事业!”

  第145章 宋人并不蠢

  “我就知道,郭侃会率军反正。老郭家的子孙,是有良心的汉人!”

  魏臻放下郭侃手下送来的信件,心中叹息一声。

  大宋人杰地灵,原本是豪杰辈出之所。但因为j佞当朝,错君当道。杀良将、逐忠臣,才搞得民不聊生。以致于让某些用屁股决定脑袋的sb皇帝,毁了大宋的长城,最后落得个年年进贡,岁岁纳粮。对于自家的百姓,却是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如此国家焉能不弱,他族焉能不欺。

  最后居然落得个汉人头脑愚蠢,宋人人心涣散,被民族入侵,却是百姓们抵抗不利。这他妈是哪个时空的道理,魏臻是再也想不明白了。直到华夏岛上施行的新政之后,那却已经是万民归心的模样。别的不敢说,魏?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