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152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其他的事情都不值得关心。
“故人,叫人把蒙古人都指出来,我们要把他们卖成奴隶!”
“我姓章,叫章青!”
章青挺起胸膛,他倒是不怕死。如果交战之时,不是为了手下不须做这无谓之战,他却是不愿降的。尤其看到了对方船上的“烈火金龙旗”时,不知为何心中却有了更多的希望。
阿布巴克尔根本不知道,章青叫什么名字。显然他也没有兴趣知道,看他的模样恐怕只有,这些被俘的人之中,有多少奴隶才是重要的问题。
“嗯,就是你,章故人,叫你手下把蒙古人都指出来吧!”
随着章青叫手下人的指认,随着阿布巴克尔手下人抓到的奴隶越多,章青真正见识到了他们对“奴隶”的手段。
“你们要记得,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大宋羽林军海军的奴隶。在我们把你们卖掉之前,都必须严格按照我们说的话,一丝不走样的去做。做不到的人,就地砍掉脑袋。”
阿布巴克尔的汉语可以说非常糟糕,他也不会用什么“斩首”之类的,听起来比较文雅的词。当然,他是海盗,实在不必对他寄予什么希望。
“你们……你们真的是大宋的羽林军?”
章青听着阿布巴克尔,那五音不全的汉语。即有许多词听不清,又有许多词听不懂。只是看他们对俘虏的态度,看得他是心中七上八下。
“呃,这件事其实说起来话长。我们家殿下与您可能不算是故交,但与你们的那个什么李璮可是有些渊源。”
章青一听,心中忽的一落。只当是宋氏朝廷里,哪一个亲王又或者说哪一个大臣手下的水军。只是眼前的军队强悍如此,让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是谁家里的。
但随后蒲金书的话,却让章青听出来另外一番境地。随着这番境地的变更,他从此踏上了另外一条与他过去截然不同的人生大道。
“哼,说起来,我们家殿下与那个李璮却是世仇。只是我们来时殿下说了,此处之民皆大宋天朝的子民。虽然误为敌所用,但知道回头者既往不咎。所以我才想,也许你该给你家那个李璮带个话去,这天下没蒙古人什么事,也不会有别人什么事,只是我家殿下的天下。
而且不单单只是这大宋的土地,还是那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蒲金书的话,以及他的态度,使章青想了许多。作为一个水军的统领,他知道水军的厉害代表着什么。看模样,无论海上、大江、大河之上,将来也俱是他们的天下。尤其眼前这个年轻人手里的那个青铜的管子,倘若那个什么殿下的兵,全都用这样的家什,那么这天下的确也就是他的天下了。
照他看来,拿着这样武器的兵不需多,1oooo人,只消消耗充足,仅就这些人,就足够荡平整个天下。他哪知道啊,马丁还在饶有兴趣的研究着大炮,更多的步枪正在一枝枝的生产出来。而赵伏波此刻唯一只欠一样的东西,那就是人!尤其是不信鬼神,只忠皇帝的宋人。
赵伏波曾经想过,他的先人不知道为何,领着如此一群只忠皇帝的宋人,为何就是打不过“辽”“金”“蒙”这些胡人。还是他的马丁老师给他解了惑,而这也是严厉的《神州律》的由来。
“哼,哪里是民不忠君,而是那些狗官,把忠君爱国变成了忠官爱官罢了。倘若有一天,你要是当得了皇帝。那么用‘法’来看着官、用‘人言’来监督官。只要没有佞臣,那么忠君爱国的大宋黎民,自然会使大宋朝的江山,就如同铁桶一般稳固!”
由此,开民智、保民才、放民言、严管官的《神州律》就出现在马丁的手中。甚至马丁用中华文化之中,庄子所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基础,结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推导出“《神州律》重于泰山,泰山当前,人皆平等。立法必公、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些倘若放在历史之中看的话,权且当成与《人权宣言》相似的宪法性文件。赵伏波将来也会按照老师所提的,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完全法治的国家。
“仁兄,不知那位殿下与我家大人是何样的渊源呢!”
蒲金书知道,章青倘若要是问这句话的话,那么他一定与李璮有着相当深切的关系。倘若他不问的话,那么就只是一个寻常之将,其他事情也就不必再说了。此刻对方问起,倒使蒲金书有些高兴了。
“我姓蒲,是我家殿下帐前小吏。这件事说起来,还得说当年八王爷后裔太子殿下竑,受大j臣史弥远陷害,被迫于湖州称济王。那时……”
蒲金书刚刚道出这句话,章青眉宇间立即就现出一付了然的模样。显然这件事他是听说过,而且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是的,有这么回事。昔年济王千岁身边潘姓者,曾经设法联络过我家都督的先人。只是奈何当时史弥远早料到此事,加之当时我家都督的先人见过潘姓之人后,未看到济王千岁的只字片语,只当他是花言巧语之徒。即使如此,也曾经告知他,要他拿来千岁手书,自然会起兵响应。
及至后来,才听说当时济王千岁的确有过此事。我家都督的先人才知道,误了千岁的大事。本来欲派人接千岁来军中,以奉为主。只可惜当派人前往之时,济王千岁之殿却已经人去楼空!
后虽经寻找,但不得要领之下,也就只好把这件事放了下来。难不成仁兄却与济王之后有关联。如是如此,还望以实见告!“
蒲金书没想到,自己还什么都没说,对方居然就来了这么一大段。他不禁要好好打量一下章青,以判断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
第77章 要听殿下的
蒲金书惊讶的看着眼前的章青,不明白为何他在这种境地下,为何还会如此健谈。
章青看着蒲金书,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此刻他已经完全不再担心,自己或者自己所属的势力,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险。从这件事上他感觉,眼前这个儒衣飘飘的青年,实在是坦率的可爱。
不过他不会认为眼前的蒲金书,是可以去玩什么手腕的人。或者说,心中存些什么祸心,去祸害一下的人。就看他一抬手,直接把一个人的脑袋轰成漏勺,只说明一点,他实在没时间陪着庸人们玩心眼。
“是的,我的确与济王之后有联络,只是……”
蒲金书并没有打算放章青离开,他与他手下的人,或者成为将来赵伏波手下宋人中的一员,或者在将来成为奴隶。一直不知悔改的奴隶,下场将会非常可怕。
在赵伏和他手下的作法里,就是伤残以及无法劳动的奴隶,会被卖给非洲的黑人作食料。用以换来黄金、象牙等等其他的东西。甚至在索科特拉岛上,已经有人前往马丁所知道的,出产钻石的南非。反正只要是马丁知道的资源,此刻就已经有人前去寻找、探查。在与非洲人交易的过程之中,他们对于人肉表现出了一种莫名的好感。
非洲人吃人,这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在非洲被欧洲人入侵之前,当地人之间发生的战争,往往使战俘成为对方的食料。虽然这种处理,往往都是以一种秘密的方式进行,多数人并不知道。但对于不悔改不效忠的人,这就是处理方式。
此刻的章青可以说是惊魂甫定,他的反应能力,使蒲金书心中不得不佩服。为此,对眼前之人,他就多加了注意。
“仁兄,有联络就好!而且您既然姓蒲,我猜自然会与泉州城的蒲家有些关联。那么我也会猜,也许济王千岁的后人,可能已经避祸海外。倘若您有时间,可以前往益州一行。相信与大都督相见之后,您自然会明白这件事的曲直!”
章青作为一个武将,也熟悉谋略、手腕之类的东西。此刻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引起了蒲金书的兴趣,那么如此就足够了。倘若蒲金书前往益州,自然会与李璮交谈出一个结果。章青相信,以蒲金书手上的武器,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什么亏。
“章兄倒是个爽快人,至于说前往益州的事情,我得要听殿下的想法。此事暂且做罢。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后面的行止。倘若真如你所说的事情,那么你和你手下权且不做奴隶,只与我们一起拿下高丽的济州城,或许……”
蒲金书当然对于那个李璮感兴趣,倘若这个李璮真的如同章青所说的一样,心中对于赵伏波这济王(赵竑)嫡孙有心的话,那么或许在将来,可以作为岸上的内应。至于蒙古人如何想,或者其他势力如何想,这件事对蒲金书没有影响。相信将来赵伏波回到这里之后,一顿大炮轰过去,不管什么势力都不会有想法。
听到这儿,章青才算是放下心来。他知道蒲金书已经打算,把他们当成同盟之军,而不是什么俘虏了。好在自己手下的多数人,都得到了相对安全的待遇。至于那些蒙古人又或者说忠诚于蒙古的人,那他就顾不了那许多了。
从阿布巴克尔那半吊子汉语里他听得出来,这些人不会把奴隶当人。甚至从蒲金书的后段上他也知道,这些人做起事来,绝对不会拖泥带水。因为此刻听话的奴隶就留着,事听话的就已经在船舷边砍去了脑袋。
“一个银币……两个银币……”
砍脑袋的人大概已经成了习惯,砍起脑袋的时候,嘴里不忘嘀咕他的收入。听听阿布巴克尔的吩咐,就知道他的嘟哝代表着什么意思。
“回头弄些海盐,把这些脑袋全都腌起来,其他人做好作战启示录,将来拿回去换奖金!”
阿布巴克尔的吩咐说的是汉语,自然章青船上的人,无论蒙人又或者说祖籍宋人的人,全都听得明白,一个个也胆战心惊。但当听到阿布巴克尔说出的奴隶待遇之后,多数人也都放下了心。
“是奴隶,就得好好干活。将来遇到打仗,真的忠诚于我们长官,那么还有成为人的希望。好好干,说不定有一天也是万户候!”
阿布巴克尔是聪明人,他当初可就没有当过奴隶。但十级军功他知道清楚的,而想要奴隶们好好干,就要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至于那些倔强的刺头,这会都被人用海盐腌起了脑袋。
对此蒲金书根本不在意,就算在意他也没办法,救不了那些蒙古人的命。因为这些事情是军规,虽然他是船队的指挥,但军规却不是他可以抗衡的事情。
转眼之间,一仗下来俘虏以及事情清理的都差不多了。蒲金书带着章青回到了自己所在的“大鲸级快速运输船”上。至于奴隶们,则开始在那些秦皇-ap级战船的底舱里,被当作“永动机”使用。除了吃饭定时的排泄之外,他们必须一直为秦皇-ap加速。
因为章青的那十条船速度太慢,只好用缆绳拖着,跟随在一艘集中的所有奴隶的战船后面。章青也向自己手下下达了命令,要他们完全听从吩咐,不要给自己惹来什么不测。
随着俘虏整顿完毕,从山东半岛附近的海面,到达高丽的济州岛对于蒲金书的船队并没有什么压力。尤其奴隶们为了吃饭,为了活命使用起“人力驱动系统”是相当努力的。75马力的发动机,在这个时候的作用,绝对是质的飞跃。
“我想是不该我上去与他们谈谈,这么大的岛,只要我们能够取得一处,就已经够用了。如果谈得妥,我们大约也不必就打仗吧!”
蒲金书的考虑,当然是出于人道主义,但对于大宋羽林军的人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第78章 名字叫扶桑
“我看不一定,我们只要拿下济州城(济州岛的首府),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凭我们的实力,和他们说那么多做什么!”
从波斯湾一直来到大宋,一路之上阿布巴克尔也打过几仗。因此他的奴隶此刻已经多达5oo人,而且是什么族都有。即有波斯人也有印度人、马来人,反正只要在建立商站里,对方不合作阿布巴克尔总要打一仗。
他如此好战,全都是因为大宋羽林军的军规。按照军规,缴获归己。虽然不是士兵个人抢夺战利品发财,而是整个军队一起发财。比如说此刻的5oo奴隶,海军自己用来为军舰加力是一回事,但倘若蒲金书用的话,那就需要租用。
租金虽然不独归海军所有,但依然是由舒钰儿计算之后。除去了战争的成本、军资之外,其余的部分就成了发给海军方面的奖金。至于发多少,那得看他们抢了多少。
因此,一路之上,凡是阿布巴克尔打过仗的地方,就像遭了蝗虫一样。不但人口,连半生不熟的庄稼都一扫而空,毕竟奴隶们可不挑,只要有的吃就好。
到了大宋沿海之后,阿布巴克尔有些郁闷。因为赵伏波的军令,这里的人可不能轻易去打,也不可以直接成为奴隶。比如章青手下个别死忠于所谓“蒙古朝廷”的人,此刻才成为了奴隶。一旦成为奴隶,想要再成为人,那就是“十级功勋”制度的规范了。
因为收益的问题,所以不但阿布巴克尔,包括萨福万全都渴望着蒲金书不要去谈,好让他们打上一仗,把济州城中的老老少少,全都拍来当成奴隶使唤。不能不说这种行为是一种残酷的行为,但在这时的整个世界里,这不过是通行的做法,而不存在丝毫的不人道之类的分别。
“两位,我看也不一定。也许不用打的话,你们还省得掏那些炮弹的费用了,士兵们打仗还要加钱,所以……”
蒲金书绞尽脑汁不想打这一仗,倒不是他怕战斗。打下济州城的好处显而易见,将来的建设有大量的奴隶使用。城中的金银,自然也可以全都可以装入腰包用来在这里发展。
但如果用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将来有可能给赵伏波树一个世代为敌的高丽。他知道赵伏波不在利,因为赵伏波的既定战略是,未来大宋国境外千里之地,可以只长草,但绝对不允许长一个敌人出来。
但话说回来,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而这才是蒲金书考虑的事情,不然怎么说,文化人的思考总是长远的目标。而一些人根本看不到、看不懂。还是那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章青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好战的人群,经过这几天作为宋人的一员,得到较好待遇的他,有机会与阿布巴克尔以及萨福万相处的他,有机会弄明白了一些事情。眼前这些家伙的好战,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荷包。
作为传统的宋人,作为学习过中国兵书战策的人,章青可不喜欢这样的做法。只是,将来会率手下一起参战的他,出于小心谨慎,什么意见都没有表达。而且,也不需要表达,因为就算打下来,对于这些家伙而言,也绝对不是难事。
“唉……”
蒲金书叹了口气,的确他的想法取得的成果在阿布巴克尔与萨福万来说,实在太远遥远。也许等他们明白这件事带来的后果,大约已经是十年之后了。无奈的蒲金书目光看着章青,虽然不是请他帮忙,但章青还是看出来蒲金书心中所想的事情。
“咳咳……”
章青有些不安,虽然几天相处下来,他已经不像最初对这些家伙一点都不知道的情况。他知道这些家伙过去,不是海盗就是什么强盗出身,对于人命没有任何感觉。毕竟此刻阿拉伯地区的战斗,比之南宋更加频繁。诸如阿布巴克尔这样的人,原本就是海盗。
“两位,我看咱们是不是折衷一下。我们在海上放几炮,吓唬一下他们。然后蒲少上岸,只要夺得了这里,将来的生意能够迅速开展和进行,我想蒲少也会放开诸位的手脚,虽然在这边不能如何,但我们要是向北走,还是有财可发的!”
此刻章青说起话来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了大宋羽林军的一员。固然在得到赵伏波的肯定与任命前,他什么都不是。但他此刻初步了解大宋羽林军的军规,以及晋升办法之后,他明白,在这样的军队里,无论财富还是其他什么东西,都不难得到。
主战的阿巴克尔与萨福万对视了一眼,听着章青的话,他们不大对胃口。毕竟,他们在阿拉伯地区的时候,那是百无禁忌。回来的路上,仗更是打得一帆风顺。唯一使他们犹豫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在这片海域,他们不能放手杀戮,另外一个就是章青后面所说的话。
“北面,北面有什么人?”
蒲金书当然知道北面有什么人,而且那边的什么风浪大之类的事情,对于耐波性非常好,又是使用钢筋铁骨的秦皇-ap级战船,根本构不成威胁。那儿有一个名字叫扶桑。
“北面是一个叫扶桑国的地方,两个大岛上有不少的城市。将来我们建立了城市之后,也许你们需要到那儿去巡逻一下!”
顺着章青的话,蒲金书给了阿布巴克尔与萨福万这两个杀人狂另外一个希望。固然他们到那儿,自然做得比海盗更凶残,但那距离大宋还是相当远的,也就没有破坏赵伏波的交待。
当然,这不表明赵伏波又或者说蒲金书喜欢高丽人,倘若他们不合作,自然就该一直期待着杀戮和劫掠的军人们上场了。倘若他们合作的话,那么将来斩将刀、滑轮弓、中华槊之类的武器,自然就不愁销路。
看了一眼章青,蒲金书悄悄的长长出了口气,心中叹息了一句。
“这年头,想做好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79章 高丽的权臣
济州岛实在是一个相当美丽的岛屿,三季的它更加显得迷人,大概是因为它的“三多”,使它对于蒲金书以及手下都有着足够的吸引力。风力,是马丁此刻在费莱凯岛以及索科特拉岛建立的,民用、军用工业的基础。
因为风力的使用,风力锻锤以及风力的织布机,使两个岛上的工业迅速发展。由此从遍及整个阿拉伯地区的商路上,他们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如果说前面所说两岛一个过小,另外一个距离这里太远的话。那么济州岛,即是将来此地的军事、民用工业的发源地,又是将来赵伏波自阿拉伯回来之时的仓库所在地。
这地方必然需要被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下,也是蒲金书阻止杀戮如此艰难的原因。此刻固然他阻止了杀戮,但他心中却已经有了负担。倘若最后依然不得不征服的话,那么自己判断错误这件事,一定无法隐瞒赵伏波。
“派条小船过去通知他们一声,告诉他们离开那儿,我们随后就要攻打了!”
蒲金书拿着望远镜,指着济州城城外,靠近海港处的关隘。如同东方的所有海港相似,靠近码头的地方,有着一个军营。它带有一些城墙与垛口,同时城门也是官府收钱的地方。当然,也有着保持海港的意思。
只是这里的防护能力,与秦皇-ap战船上装载的,那些抛出“宫紫火雨”与“穆克飞弹”的配重式抛石机相比,自然要差得多了。虽然东方的射击系武器,比之阿拉伯、欧洲要强一些。诸如弓箭、弩弓之类的东西。但抛射系的,就要差一些。最少当时的“回回炮”,尤其是经过蒙古政权之中,那些波斯人改良过的“抛石机”,在协助进攻时的确起了相当的作用。
一条只使用着三角帆的小船,飞快的靠近济州城。作为一个标准的火山岛,实际整个济州岛上平坦的,可以用于建设的土地并不多。只是相对于此刻济州岛上的人口而言,整个城市的建筑,都给人一种空旷而又稀疏的模样。
不过,此刻的济州岛上,却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这个人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此刻高丽真正掌权兵权的权臣崔皞。作为真正掌握着兵权,心中又坚决搞蒙人的将军,他不甘心此刻高丽的境地。
但高丽军对蒙古军时,连番的败北,却使他心境郁闷。同时朝中主张降蒙的人文臣们,不断向高丽高宗安孝王王皞进言,要求趁此兵败之际罢自己的官,以作为对蒙古和谈的前提。
“这些狗官!”
崔皞此刻已经年近五旬,他们家族一贯掌握着高丽的朝政。只是在他这一代,面对蒙古兵的入侵,高丽军却一败再败。家族的威望,几乎就全然败落在他的手中。
手里的酒杯重重的顿在桌上,心情烦闷之下,他怔怔的想着高丽此刻局势,以及自己家族的未来。不由想得出了神。
高丽抗蒙的过程之中,也曾经胜利过。可谁知道在随后,蒙古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尤其是那个可憎的叛将洪大宣以及其子洪福源。
他们的祖先是大唐王朝派往高丽,以教化他们的才子之一。到了这一代的时候,洪大宣以都领镇麟州,洪福源为神骑都领。在蒙古军入侵之时,父子皆叛使高丽军的掌军崔家,实在是丢尽了脸面。
随后,高丽对蒙古,时顺、时叛,总不赶忙臣服。最后,高丽高宗安孝王王皞,听从崔皞的建议,把高丽之民尽数纳江华岛,并迁都到江华岛。此刻的蒙古军队,还没有降服南宋,并没有足够的水军征服江华岛。
考虑到将来的崔皞,来这儿的打算,就是看看济州的风土人情。考虑未来更迁都于此的可能。虽然他不完全是为了高丽族人考虑,他主要的考虑是,倘若降蒙,则崔家死无葬身之地。
倘若不降,则崔家依旧可以掌着高丽朝廷上的实权。倘若能够迁都至此的话,只盼望将来的大宋出一个中兴之主,到那时就可以与大宋王师,一起逐蒙古于漠北之地。
高丽于华夏,虽然同样是时战、时盟。只是高丽接受华夏之封,自唐朝开始已经历经多代。两国的交往,亦使得华夏的文化,影响了高丽民族的文化发展。作为当时整个东亚最繁荣的汉唐之国,对于周边民族、国家的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
例如在明朝的时候,朝鲜就号称小中华。当时被满族已经占领了大半江山的明,依然受到当时朝鲜王族的支持。
就算此刻的扶桑,同样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可惜的是,中华文化之中,对于外人,总是过于善良,而对内的手段又总是过于苛刻。那么这一次,痛定思痛的马丁,自然绝对不会让历史,再重新回归到那种,“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愚昧状态。
“大元帅,刚刚海上来了一队战船。其中有些仿佛是宋人的船,另外一些船则模样古怪。他们说要攻打我们济州城码头上的护城,并要我们的人离开,如何处理,还请大元帅示下!”
听到军情,作为高丽朝的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的崔皞,自然不能置之不理。此刻他在岛上,自然一切的决断都要出自于他。
“难道是大宋朝已经与蒙古人媾和了吗?不然为何会有大宋水军的战船出现?又或者是,大宋的船被蒙古人夺了去?”
这是崔皞最担心的地方,蒙古人不大习水战,这是迁都江华岛最初的思考。可是倘若蒙古人要是得了宋船的话,那么无论江华岛又或者说济州岛,就全都无险可守了。
心中虽然变得更加忧虑,可是作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他可不会轻易就害怕。无论如何,他都要去看个究竟,再决定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不必惊慌,传令下去,击鼓聚将。本帅要亲自前往一观,看看他们是什么来路!”
第8o章 济州攻略战
崔皞带着岛上驻军的首领,那不过是一个5oo军兵的小兵官。此刻他畏畏缩缩的跟随在崔皞的身后,脸色死灰。
岛上总共只有5oo军兵,就算加上大帅崔皞的几百手下,也不过就是千人而已。倘若看看海上的阵势,就足以使人害怕了。
1o艘宋船,一船之上不要多按3oo人算来攻的敌军就已经多达3ooo人。倘若再加上那十艘怪模怪样的,使用柔软风帆的船,人数最少都得有8ooo-1oooo就算其他人全都是水兵,可就这1oooo人,就已经不是小小的济州岛可以抵抗得了的进攻了。
与这个没用的,脸色灰败的小兵官不同。崔皞固然明白,倘若战的话,只怕绝对没有什么好果吃。但作为大帅,他总还是比这些小兵官多了更多的勇气。
他的手拳起来,目光透过拳头中间的小眼远远望去。海上那些怪船上的光景,比起其他人看得清楚多了。不知道的诸人以为大帅的眼力好,实际通过拳头中小孔的观察,可以使目标物变得清晰易辩。
大宋羽林军除过黑色的甲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烈火金龙旗。
红色的,在白底上仿佛烈焰一样的花纹。每当旗帜被风吹拂起来的时候,就仿佛是一团在风中跳动着的烈焰。这个情景被崔皞,通过自己拳头形成的小孔,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是宋人的旗帜,可他们到这里来做什么?罢了,看看再说吧!”
心中的疑问,自然不好说出口。而且对方所说的,一柱香的工夫,这时几乎也就要到了。至于是战、是降,他此刻的打算,算得上是“一棵红心,两种准备”。
如今大宋与高丽,都受蒙古人的入侵。最近的入侵虽然少了,听说是那个什么贵由汗驾崩。但他清楚,蒙古人的贪婪,恐怕是无止境的。在灭了辽、金以及更北面的罗斯人之后,恐怕最终亦难以放过大宋与高丽。
“难不成大宋的皇帝也看了岛屿,想要……”
正在崔皞心中乱猜,大宋的皇族,是不是也想要放弃万里的锦绣江山,来到这海外的蛮荒之岛上时,那些在海面上的怪船有了动静。
“这些船……”
那些最宽的怪船,并没有升起风帆。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它却突然就动了起来。崔皞把拳头再度放到眼前,仔细观察着那些船。他也惊讶的发现,那些船上根本没有什么船桨之类的东西出现。
只是他在三个高大的间,看到了两台倒着的,长长的杆子,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嘿嘿,表演的话,咱们就得让岛上的人看明白。”
阿布巴克尔在攻击之前,下了帆。目的就是让岛上的人看明白,他们的配重式抛石机的攻击距离。让他们知道,他们不该抵抗,这使用了“神喻”级别武器的大宋羽林军。
“那是什么??”
抛石机,在中国及其周边,古以有之。只是东方人更注重的是射击式的武器,例如弓箭、弩箭之类的玩意。比方说,八牛弩射程近千米。虽然用了轻箭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但在近距离的时候,那样的武器相对于扫射式的武器要准确的多。
抛射式武器的好处在于,弹丸具有相当的质量,可以对坚固目标进行猛烈的强力攻击。就好比射击式武器就仿佛现代的步枪,那么扫射式武器的威力就如同大炮。
当秦皇-ap上的抛石机,配上“宫紫火雨”和“穆克飞弹”之后,就成了配重式抛弹器。这个学究式的,没有一点威胁的名字,自然不会受到军人们的喜欢,所以他们喜欢叫成掷弹器。至于操纵的人,自然也就成了掷弹兵。
远在“异国他乡”的他们可不知道,在索科特拉岛,弩炮式的连射式弩炮,加上带有原始火箭助推的新型榴弹,已经使他们这一行彻底脱离了原始,成为现代的炮兵。
即使如此,在这里,在济州城之外的码头城关上,这种“掷弹器”,依然是整个世界上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武器。
一群群不大的,如同椰子一样的瓷弹飞过天空。火捻使它们在飞行过程中,拖着一个带有火苗一样的小尾巴。3oo米射程,它们根本飞不了多久。
“轰轰轰……”
连串的爆炸声,在保护码头的,此刻已经按照崔皞命令撤空了的城关上响起。城垛在火绵的爆炸下,变成了碎块。城头上的箭楼,干脆就在“宫紫火雨”的燃烧下,向天空冒起“呼呼”的火焰。
“他们是宋人,可是他们到这里做什么?难道真的是大宋皇帝要到这儿驻哔么?不过他们让人先离开,再显示他们武器的威力,也算符合宋人的仁义之举。只是,我却如何能够轻易的,送出此刻高丽的半壁江山呢?”
此刻的高丽,在蒙古人的进攻下,已经没有多少土地。大片的土地以及黎民,全都被抛给了蒙古人。可以说岸上,已经几乎没有了高丽官军的身影。驻扎在岛上,虽然皇族得了安全,但没有了高丽,这样的情景也维持不了多久的。
尽管心中想着这些事情,但崔皞还是立即就传下了将令。
“着人坐小船与他们相商,要他们派人上来,说明他们的要求,再做定夺!”
眼前的情景让崔皞明白,打肯定不是个办法。不说别的,就凭那在城头爆起一天的火焰,声如雷鸣的东西,他就确定那是宋人的队伍。毕竟普天之下,还有人会玩火药吗?因为见识的问题,他可不知道,马丁他们已经开始玩炸药了。
“也许与他们谈谈,倘若这样的兵器能给我们的话,只要夺得回高丽,一个小小的济州城或者整个济州岛,又算得了什么呢!”
济州岛实际原本并不是高丽的国土,此刻倘若以济州岛为交换,换得高丽复国的话,自然符合高丽人的选择。
尤其那烈火金龙旗,以及那些犀利的炮弹,被崔皞认为恰恰是大宋将要出现中兴之主的象征!
第81章 济王的后人
“果然是宋人,只是他们是哪里的宋人呢?”
崔皞看到,领着的两个完全是宋人的打扮。服饰上来说,其中一个是文人。白色的儒衣,白色的头巾。只是手里掂着个冒着烟的,不知道什么玩意,不时放进嘴里。
另外一个,身上则穿着黑色的背心甲,外面有着银色的锁子甲,这是大宋羽林军弓手的标准准备。作为步下的弓手,他们并没有穿厚重的铠甲。原本在大宋羽林军里,并没有这样的编制。只是蒲金书的船队,除过有欧洲、阿拉伯的种马之外,根本一匹战马都没有带。
至于身后的人,一个个卷发碧眼,崔皞真的不知道那些家伙来自哪儿。尤其那个从上了岸,嘴就一直不停的家伙,说起汉话来,都串着音。
“这个岛看起来不错,只不过山太多了些!”
济州岛原本就火山岛,这里原本有国名耽罗。于华夏纪年(公元)938年(高丽太祖21年)其太子入朝高丽。11o5年高丽废止耽罗国国号,设耽罗郡。
大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崔皞才会认为,假如能够用这里换来复国之兵的话,绝对是一件值得投资的事情。
蒲金书与章青并没有深入济州城,而是按照商议好的,于码头附近一座纯木精舍之中相见。乍一看到崔皞,那带着些威武,又不失城府的目光时,蒲金书的第一直觉是,把这样的将军放到岛上屈才了。
倒是章青,在这官场上的事情,比之蒲金书又要熟悉的多了。
“您……?”
谁知他一张嘴,跟随在崔皞身边的一个高丽将领,突然发出一声厉喝打断了章青的话。
“来人大胆,见到高丽天下都招讨大元帅居然不跪……!”
蒲金书有些无奈,他实在不想多杀人。那天杀那个蒙古人,已经使他回去之后,差点把胆汁吐出来。但他知道,以赵伏波的禀性,他手下的人在外面,是绝对不允许坠了威风的。
他扭头左右看了下,总算让他找到了一段比较厚实的墙壁。接着,蒲金书手一挥,双管猎枪冲着墙上“呯”的就是一枪。火绵发射药的威力,比起火药那是大太多了。最少8o毫米厚的木墙壁,被一枪轰出来一个透明的大窟窿。
接着蒲金书盯着刚刚喊叫的家伙,心想倘若他不识实务的话,就只好把他一枪轰倒了!因此,他冷冷的看着对方,嘴里的话则要他明白,该他张嘴就说话,不然还是把嘴闭严比较安全。
“我不想杀人,但我不喜欢别人大呼小叫,再张嘴就摸摸脑袋,是不是比墙还硬!”
看着墙上大洞的人,脸色白得如同一具死尸那样。他哪知道,那个人手中不起眼的管子,居然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别说自己的脑袋,就算是身上的盔甲被射一枪,只怕洞比墙上的还大。
崔皞能够成为高丽朝廷上的权臣,绝对不是一个不识实务的人。只看了一眼,就立即离开自己的座位。他知道,眼前这个掌握了犀利火器的家伙,是不能慢待的。
他向着那个被吓傻了手下怒喝一声。
“面临贵客,大呼小叫,成何体统。来人拉下去关起来,待本帅回头治罪!”
说罢,崔皞面向蒲金书揖了一揖,接着连声道歉。
“高丽下国兵马大元帅崔皞,迎接天朝上国使者大人!适才下人不敬,使贵使受惊,回头容在下重重和治罪,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