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153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效尤!”
固然崔皞话是如此说,可是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刚刚展示了一下犀利火器的家伙,并不像是个官。因此心中对于他及外面船队的来路,还存着许多的疑问不曾问出口。甚至刚刚那一枪,给他的感觉这绝对不会什么使者大人,倒像是海盗的手段。
蒲金书把猎枪背回到身上,双手抱拳向着崔皞一揖。当然也仅此而已,甚至那个揖一点都不恭敬。
“崔大帅,不必了,正所谓不知者不为罪。鄙人是由我家济王,伏波千岁殿下,派来与您商量一件事的。只是事送高丽国的前途命运,不知道大人是不是做得了主呢?如果需要,还请大人请尽管送信给高丽的大王。”
“果然……来了!”
有了前面思考的崔皞,这里心中对自己暗说了一声。这摆明了,就如同自己所猜的一样,大宋朝有人对这里感兴趣。只可惜不过是个济王,而不是……
“嗯,济王,大宋有济王吗?”
崔皞可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大宋朝的高官王爷们,他纵使不熟也该有个耳闻。济王?他可没有听到此刻的大宋朝有个什么济王。只是那个火焰一样的旗帜上,的确写得是宋。那么这是赵宋哪一家的王爷呢?他心中开始疑惑了。
“济王,不知……”
蒲金书当然知道他疑惑什么,如今的大宋哪还有什么济王。当年的赵竑,离开大宋之后,济王的王位被革。甚至史弥远那j侫,对外说已经将叛君之王,赐了白绫。
因此,他冷笑了一声。
“怎么,崔大帅您没有听过么?我家济王千岁祖上乃八王爷,他老人家的名号你也没有听过。传至我家千岁,又何怪之有?”
“原来是那个被赐了白绫的济王!”
崔皞心中回味了一下,几乎立即就明白了这来龙去脉。一定是当年那个湖州的济王——赵竑的后人。只是不知道这么些年躲在那儿,此刻冒出来不争大宋的天下,却来到高丽的济州岛上展示武力,不知又是做何打算的。
心中这样想,他嘴里可不敢这样说。刚刚那一枪已经使他明白,此刻的那位“济王”,可比他的祖先有本事多了。
“当然、当然,不敢不敢!”
蒲金书笑了一笑,缓和了一气氛。
“昔年史弥远那j侫的公案,想必大帅您听说过。那不过是史贼的欲盖弥彰,不值一提的小把戏而已。如今我家千岁派我来的打算是,想要用这座小岛办些事情。当然,本着两国善交,将来自然会有好处给你家大王的!”
第82章 我们有神兵
崔皞听着蒲金书把个济州岛像卖菜一样讨论,心中多少有些不快。按说倘若是两国的谈判,难道不该多少给对方些面子吗?
可阿卜杜勒·哲玛尔不这样想,他感觉自己被人称为屁话太多,实际那些大官们的屁话,实在也是不少。他摆出一付不耐烦的脸来,至于对面的崔皞,是卖菜的还是当官的,在这个残次马穆鲁克前里,全都不是问题。
“喂,你愿意不愿意,我可给你说,你别犯傻。外面的那些家伙,就等着谈不成,把岛上的人全当成奴隶呢。而且我们蒲少可没多少时间,主人给他安排的事情多着呢!”
蒲金书的时间的确是紧,因为准备劫掠与屠杀的阿布巴克尔与萨福万没给他留多少时间。他们只等着时间一到,就上岸杀人。至于说蒲金书的安全,两人都相信,带着双筒猎枪,阿卜杜勒·哲玛尔替他背着1ooo发子弹,根本不需要考虑。
“蒲……蒲……”
知道蒲金书姓氏的崔皞,嘴里连吐出两个字,可不知道下面该如何说这件事,这实在是一件让人不好处理的事情。因为从登岛至此,蒲金书还没有说过,那个“济王殿下”到底将来会给高丽国什么好处。
“元帅阁下,请不要介意!这位哲玛尔是我家殿下身边的侍者,只是在黑衣大食被人奉承惯了,所以……”
蒲金书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也知道,阿卜杜勒·哲玛尔跟在赵伏波身边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亚丁的大臣们向赵伏波苦苦哀求,想要保住项上的人头。
“不敢,不敢,上国……”
崔皞的反应是慢了些,毕竟他早已经习惯了大宋式的繁文缛节,这样把国家的前任如同市场上卖菜一样去讨论,实在让他不大习惯。对于他摇头节约的“不敢来、不敢去”,蒲金书有些无奈的看着章青。
跟在他身边的章青,却向他使了个眼色。大意是要他明白,这时高丽的官与大宋的官也差不多,由着他摇头晃脑晃下去的话,还不定要晃多久呢!
“不必、不必,崔元帅,我们还是谈谈细节吧,哲玛尔把我们的武器拿来,让崔元帅看看。”
阿卜杜勒·哲玛尔从阿布巴克尔派给蒲金书的弓手手中,拿来打算做生意的武器。说到武器,作为高丽军的元帅就不由得上了心。既然要看武器,屋里是看不清楚的,怎么都要在室外试一下才知道是否好用。
斩将刀与大宋羽林军用的一样。唐大刀的模样,窄而细长和便于双手握持的长柄,不但利于马上劈砍,步下作战时的戳刺同样适用。水力锻锤锻出来的两层百炼钢的外壁,夹着窄细的大马士革钢的“锯条”。不但锋利异常,而且不易折断。
对兵刃熟悉的崔皞,一眼便看得出来外壁上百炼钢的花纹。只这百炼钢的刀身,就已经值了钱了。同时那吹毛立断的大马士革钢的刃锋,更使他心中讶然。就这刀形、就这刀锋,绝对当得起两个字——宝刀。
再拿起中华槊,自然又让他吃一惊。
首先的感觉是轻,重量肯定轻于普通的马槊。接着按照大宋流行的大枪一抖,槊锋立即就是一团枪花。虽然比起普通大枪的韧性上稍差,但比起马槊那是要好得多了。
这两种武器使他吃惊的程度还不大,当他拿起不能折叠的滑轮弓时。心中的吃惊,已经转化成为震撼。其震撼的程度,与蒲金书在船上试用猎枪时的感觉也差不了多少。
开弓比起寻常弓本身就轻,而且越开越轻。到弓张成满月程度之后,甚至用不了多少力就可以保持开弓的状态。在真实说兰博折叠弓的时候就说过,在这时的战斗里,保持开弓状态就可以使大批的普通箭手,转变成优良的弓手。
“来呀,摆上箭靶!”
崔皞叫人摆上箭靶,按照蒲金书的指点,使用准确度稍差的,圆环式瞄准具,轻易就身中百步(百米)之外的靶心。随着手下欢呼,有人拿了来箭靶让他就近观看。
不看不惊,看则心中剧震。不仅仅是箭尖进入用来制靶的厚板之中,甚至箭身出进去了一小截,箭尖内从靶后微露。
“我的天哪,如此远的距离,箭可透靶,那何甲不可洞穿?”
有矛自然有就盾,马丁新制造的,大宋羽林军的盔甲,就不是这种普通箭枝可以射穿的。甚至就算是四棱透甲锥,也不过只能伤人,而断过射死人的可能。想洞穿那种甲,除非上步枪。
引起崔皞心中震惊的,自然是外贸品种。与大宋羽林军的兰博折叠弓,在射程、质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与赵伏波下令卖给蒙古人、欧洲人、阿拉伯人的弓全都一样。
这种弓,由于力量小得多,因此开弓的速度快、射程近,对于箭杆也没有特殊的要求。不像兰博折叠弓所用箭枝,需要缠绕生丝线又或者玻璃丝,以增强强度。不然,过大的力量,就会在发射的一瞬间,使箭枝折断。
“如此强弓、如此良弓,保愁蒙古鞑子不亡!”
心中只要一想到,高丽任一成年男子,都可以在15o米左右,进行相对精确的攻击。试想想一城之百姓何其多也,稍加训练就可以成为一个优良的弓手。就算蒙古人的轻骑再厉害,面对箭手良多的坚城,也只能望城兴叹了。
弓手不比弩箭,苏格兰长弓手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训练,而一个优良的弓箭手,在弓术上的练习,往往伴其一生。但有了滑轮弓,与上面的简易瞄具,这件事本身就变得简单起来了。
“简直堪称神兵利器!”
斩将刀与中华槊的锋利程度,就不必说了。就在崔皞赞叹个不停的时候,蒲金书给他拿出来一种更贵,但更有价值的武器。甚至在拿出来之前,蒲金书想。
“看他的激动程度,只怕拿出来那种武器,济州岛的归属,就不必谈了!”
第83章 外贸型地雷
白色的瓷坛子外表粗糙,就仿佛下人们用的粗瓷大碗一样。只是这玩意即不用来装酒,也不用来装肉,这里面装着三样东西——火药、铁珠、爆发管(雷管)。
“打仗埋阵前,一脚它就响。不管兵多少,有它就无敌!”
阿卜杜勒·哲玛尔说起话是自得其乐的,甚至在他埋雷的时候,嘴里也说个不停。他埋下去的东西当然是地雷,这玩意的构造,实在是太过简单。只不过想拆开的话,防拆装置就会把有这个打算的人,炸到天上去。
外贸型的地雷,自然是火药的。虽然也爆炸,但事实上来说火药的作用是爆燃,这与炸药的爆炸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好比发射药与炮弹装药的区别一样。倘若搞反了,那就不是笑话的问题了。
既然是演示,就不能找个人去在发火板上踩一脚。阿卜杜勒·哲玛尔从引信那开引出条绳子。这时他突然之间话变少了,只是说了两个词。
“捂耳,张嘴!”
蒲金书当然知道那是什么玩意,但章青与崔皞可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愣愣的看着蒲金书紧张捂耳朵的章青,刚打算也捂住自己耳朵的时候,放在2o米之外的地雷,在阿卜杜勒·哲玛尔一拽之下爆炸了。
“轰……”
剧烈的爆炸声中,一股带着泥土的火光冲天而起。巨大的声响,使所有没有及时捂住耳朵的人,都被震得木瞪口呆的发愣。他们不敢相信,不过就是个瓷坛子,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威力。
兜头盖脸的泥土,与爆炸的热所流扑面而来。有意如此近距离实验的阿卜杜勒·哲玛尔,就是打算要他们灰头土脸的。知道他恶习的蒲金书,早捂着耳朵,躲进一旁的屋子里去了。
刚刚早就给自己耳朵里塞了耳塞的阿卜杜勒·哲玛尔,得意洋洋问着两个面对哪些近距离,被吓傻的人。
“看到了吗,这就是我家主人要用来换你们这个破海岛的武器。有了这瓷西瓜,蒙古人?蒙古人是个屁!一响下去,都四分五裂了还怎么和你们争于下!”
虽然阿卜杜勒·哲玛尔说的话,论起来实在是粗俗不堪。可在这个时代里就是大实话,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就仿佛蒲金书一样,有理没理一枪上去,怎么都有理了。
“嘿嘿……崔大帅,看看这几样武器,你得明白你们高丽王朝是一点也不吃亏。将来我家殿下回来,乖乖的做他帐下之王,比什么选择都正确,我这样说您明白了吗?”
看到这儿,高丽的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哪里还懂得讨价还价。他此刻真正明白的是,阿卜杜勒·哲玛尔刚刚说的,海上那些家伙等着杀人行劫,那一点也不是吓他。
就凭这样的武器,别说济州岛上总共不到1ooo人的兵力。就算是倾高丽国全国之兵又如何,定然是一响下来,一片鬼器狼嚎之后,全军就会立即溃散。
也许有朋友会担心,此刻赵伏波和他的手下,已经给阿拉伯人卖出了一些火药的武器。那么会不会造成他自己,武器差距之间的缩小呢。
下面的技术进展,将为大家解除这个疑惑。此刻马丁已经不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亲力新为。此刻他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他曾经做的——理化实验室的老师。从武器制造上来讲,此刻的他更主要的是个化学老师。
火绵的制造数量此刻正在持续增加之中,只是这种极不稳定的炸药用起来相当麻烦。比如说火炮的发射药,必须要使用湿火绵,不然这种易燃、易爆的炸药,很容易把炮手送下地府。
因此他只好尝试着,使用酒精来溶解硝化纤维,用木糖醇来作为稳定剂,使这种危险的发射药变成了真正的“无烟火药”。这使武器的小口径化得以实现,也使真正的大炮距离赵伏波手下的军队,越来越近。与黑火药相比,这东西无烟、无渣,并提高了三倍的威力。
但这仅仅只是发射药,并不能代替炮弹里的装药。炸弹里的装药,这对于精通物理化学的马丁而言,根本不是问题。在阿拉伯地区,最多、最不值钱的,就是在中国打深井技术下有限开采的石油。
在制得煤油的过程之中,马丁得到了甲苯,三次硝化反应之后,就成了大爱卫熟能详的东西——tnt,真正的安全炸药。用枪去射,都不容易爆炸。用这东西装填的手雷、地雷、炮弹,将会使这个世界在巨响与火光下震动。
大宋羽林军不能完全装备上步枪与火炮的瓶颈,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发射药与炸药研究的进展,而这些又受制约于石油的提炼。当索科特拉岛上的“中华科学院”建成之后,当手下有了一批完成初中教育,正在自觉高中课程的学者之后。
可以这样肯定的说,技术的积累过程即将完成。只要大宋的钢铁工匠们到达,使钢铁生产的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到时面对这个世界,有没有政治手腕都问题不大。
就如同阿卜杜勒·哲玛尔刚刚做的那样,他唯一表明的问题就是,科技才是征服世界的真正力量,手腕?面对武器,屁都不是!至于信神,面对tnt,信什么神都没用!
“都看到了吧,这叫反骑兵地雷。蒙古人不是喜欢骑着马到处跑么,与他们对阵的时候,让他们在地雷区上好好的跑吧!怎么样诸位,我想说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我们的诚意该是足够了。倘若你们……”
阿卜杜勒·哲玛尔故意停下话头不再说下去,实际不过是让崔皞明白,倘若他们再不让出济州岛,那就不是卖给他们这种武器了。而是海上那些人,就要用这种武器,来让他们尝尝,什么叫不对称战争了。
这一次不等蒲金书再劝,也不用阿卜杜勒·哲玛尔再吓,耳朵里还在嗡嗡叫个不停的崔皞已经叫起来。
“成交,只要这些武器能够给我们,济州岛就是济王千岁的了!”
第84章 军火换藩属
“蒲少,当然绝对没有问题,我们高丽交出济州岛,您给我们这些武器!”
耳朵里依旧嗡嗡直响的崔皞很容易就看明白了整件事,地盘对方是一定要的。不给,他们会抢。不过话说回来,他们带来的东西实在是不错的。就算他们手里有更厉害的东西,但蒙古人没有,南边的扶桑人也没有。而自己只要有了这样的东西,除过大宋之外,天下几乎可以任自己纵横了。
只是这时蒲金书的脸上,表现出一些意外、惊讶,不过随即他还是开口了。他的问题很简单,倘若仅仅是眼前这拿来做样品这几件送给崔皞没问题。但他想要更多的话,那依然得掏钱来买的。
“大帅,我想我可能说的不够明白。高丽交出济州岛供我们应用,将来这里永远是大宋的国土。我们向您开放军火的采购等级,也就是说您现在可以花钱来买这些武器,这一次……”
蒲金书有些尴尬的看着崔皞,料想他是以为这些武器可以大量送给他,装备起整个高丽军。
如果是那样的话,自然那样的话对付蒙古人,当然是小事一桩。最少这几样武器说明一件事,比射程、射速、威力,蒙古弓差得等级太远,不具有比拼资格。比起战场上用的斩将刀,蒙古弯刀正符合一寸短一寸险。至于地雷,往往几万人就敢进攻一个国家的蒙古骑兵,倘若从雷区发动一次进攻,那就不必再打了,直接投降是正事。
但这样的武器,当然不能白送给他。
崔皞听着蒲金书的话,脸上刚刚的兴奋之情这时慢慢淡了下去。但他知道此刻自己不能拒绝这个交易,不然高丽王朝倒霉在后,自己这眼前亏是吃定了。
“这……蒲少,您看,我们如此大的济州岛……”
蒲金书知道,这生意眼看着高丽王国似乎是有些亏。因为倘若这些兵器卖实价的话,那价格就实在不低了。而且明面上来看,似乎占的便宜也多了些。
“大帅,倘若是别人如此说倒也情有可原。但您看到地雷了吗,您以为天下有多少人会造这东西,天下有多人面对骑兵,可以战而胜之。难道,小小一个济州岛的命运,会高于整个高丽么?
另外,我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您既然如此说,我一点不让步也说不过去。不过我先给您报报价,你就知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了!“
随后,蒲金书如同一个最真正的商人,为崔皞报了高于成本1oo倍的价格。当崔皞听过之后,心中一算之下,就知道想要装备起整个高丽之军,需要的金银实在是几乎腾空了整个高丽的国库。
“这……这价格实在是……”
蒲金书做了一个制止的手势,把他的叹息堵回去。
“不必、不必,这样吧,我这里有几件事,倘若您能办得了,那么这些武器的价格,还会降许多!”
崔皞刚刚的叹息,等的就是这句话。虽然知道对方另外的价格自然会低许多,但总是需要有东西来交换的。
“愿闻其详!”
“如果高丽王现在,愿意成为我家济王千岁的盟友,在我家济王千岁登上大宋皇位的时候,成为大宋的藩属,这武器的价格就可以折一半。另外,我家千岁也愿意给盟友提供一些方便,武器你们可以一次拿走,钱款只要稍加利息,就能够分次付清,崔大帅我刚刚给您说的,可已经是底线了!”
说到最后的时候,蒲金书又带上了威胁的口吻。
看着蒲金书,又看看他带来的几样武器。崔皞知道,最好的东西,他们都没拿出来。比方说蒲金书手下的那个“枪”,就没有出卖的价格。心中盘算一下高丽王朝的未来,他知道那也是已经预定好的结局。
高丽王朝无如何发展,面对有着神秘武器的大宋朝,永远都不过是藩属。倘若不是藩属,只看他们步步近逼的模样,自然是那位殿下回来之后,就只有被剿灭的份了。
“我们的条件还没完,所有高丽朝的匠人、文士都要受我们的挑选。选上的你们就不必管了。选不上的,自然就可以回到你们朝中去,为此我家殿下也给了一些好处,就是教给你们更好的农耕之法!”
所谓更好的农耕之法,不过是马丁教给的大棚菜技术。虽然没有什么薄膜,但玻璃此刻索科特拉岛是不缺的。而这种玻璃暖房,适宜的恰恰就是北方的耕地。除此之外,还有系统的有效提高亩产的三田轮做法。这些都是用来给盟友们提升能力的科技,虽然都是些民用科技,但总体上来说会使经济繁荣起来。
“其实崔大帅,您的眼光要看远些。倘若您有了这些武器,就可以向其他地方开疆扩土,那儿有的是金钱,何必在乎这些买武器的小钱呢!另外将来有了大宋做靠山,什么样的金山、银山不能从外面拿回来。
不瞒您说,我们在西边的黑衣大食,一看挣得钱,可能比您一生见过的还多!“
这一点蒲金书倒不夸张,费莱凯岛与索科特拉岛带来的工业品,入侵整个阿拉伯帝国还处于c女地一样的市场时,带来的利润往往高达1oo倍。蒲金书不过是把那里的商业经验,在这里活学活用了。甚至此刻有机会,他还在构思,想用阿布巴克尔的海军,打开扶桑市场的大门。
崔皞被蒲金书的分析,说的缓缓点头。眼前的现实是,他不得不让高丽王朝成为那个济王的藩属,但有了这些东西,他也的确可以向北或者向南开疆僻土。
“好吧,就是如此!在下这就回去向大王说明,济王千岁的旨意。至于这里……这里从今日起,就属于济王千岁了!”
说着话的时候,他环视了一眼济州岛。最少他知道,这儿的百姓们,以后恐怕也不用自己操心。看他的模样,蒲金书知道他心中的不豫。伸手从行囊之中,掏出一大包火柴来。
“嘿嘿,这玩意,可是硬通货!”
第85章 归顺有诚心
崔皞乘着一艘章青的船,带着蒲金书送给他的礼物前往江华岛。他带去了诸般的武器,以及大宋的济王千岁的希望。也不能说是希望,而是命令。而且在绝对的武力保障之下,并不存在不服从命令的可能。
看着越去越远的崔皞搭乘的战船,章青心中是如此想的。根据这几日他留在蒲金书身边的观察,他感觉得到这一伙人的行事手段。只要看看,再想想他们所谓殿下就明白。
“也许是时候,让我家都督与他们见见面。趁着现在他们还缺人手的时候,这也许是个机会。不然……”
他从崔皞的船上收回目光,转向蒲金书,而那里正在发生的事情,恰恰给了他这个机会。
“两位,我是不是可以在军队里抽些人出来,你们知道……”
阿布巴克尔看自己手下的人看得紧,萨福万自然也不慢。打算去南边发财的他们,此刻还在担心自己人手不足呢。
蒲金书来的时候,带了一些造船的技师,也带着一些工匠。这些人都是诸事务上的熟手,即造船、打造兵器都不在话下。反正乌兹钢的真正产地在印度,又不在阿拉伯帝国那么遥远。还有就是一些养马的人,他们负责的是种马的培育工作。
但在这儿,在济州岛上,他们缺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一些管事的,一些只要读过书,明白整理的人。或许就是俗称的官,只是这些官需要懂得《神州律》才成。
蒲金书有些无奈,那两个家伙把他们的人看得那么紧,可自己到哪里去找些官,来管管济州的百姓呢?
济州的百姓本来有官,而且这里的百姓十个之中,倒有八个懂得汉语。大概是因为原本高丽懂汉话的人就多,读书人又多是唐派来的八大才子的学生或者后人。
只是高丽的官,却由崔皞带走了。既然这里成了济王千岁的地盘,再用高丽的官就不是个事了。只可惜,赵伏波那里管理的人才实在是缺。学得好的青年,此刻多数都跟着马丁去学“神喻”的本事了。
“如此的话……”
蒲金书有些惶然,此刻岛上还有阿布巴克尔的水军,以及萨福万的弓手,太平倒也还算是太平。只是这些混蛋每天想的就是去南边抢劫,自然不会留心岛上的事情。而且这里的建设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倒霉的可是他蒲金书自己呢。
“也许我该趁他们去南边劫掠扶桑之前,回去泉州一趟,那儿或许找得到一些人。只是……”
只是路途实在太过遥远,这一来一去耽搁大量的建设时间。倘若人才、物资齐备的话,加上这济州城中的百姓,一个月自然也就要造几艘船,又或者把风力的锻锤建好了呢!
“不行,我得想个什么法,不能再拖下去。或者济州城里……”
济州城中,不多的读书人,已经被蒲金书给拢到了一起。此刻正在以《神州律》为识字课本,重新学习济王殿下的,与众不同的法规。
“蒲少!”
蒲金书还没有官职,一路上来的时候,大家都如此称呼他,基本上也已经成了习惯。这个蒲少,章青可不知道是“少爷”的意思,还以为是什么官府的“少卿”呢。因此,每当称呼起来的时候,都带着十足的尊敬。
“怎么?章兄有何见教?”
章青是个人才,这一点蒲金书敢于肯定。只可惜在与他所谓的那个益州都督见面之前,他的忠诚都是一个问题。虽然他是个人才,只是不能立即就用。
“属于不敢,倒是想给蒲少建议一下。此刻岛上之民甚众,而且我看蒲少的手下此刻都忙碌非常。并没有人管理黎民,只怕长久下去,会出什么事情。因此章青抖胆建议,是不是可以上章青回益州一趟。把蒲少以及与济王相关的事情告诉我家都督李璮,要他速速到岛上拜见!”
在见识过火器厉害的章青眼里,有一天这个济王拿下大宋只是稍事的事情。至于高丽做他的藩属也是正常,蒙古自然是要在火器下,变成回忆的。这些他都毫不怀疑,他担心的是,诸如他家都督这样,曾经降过蒙古的人会如何,难道满门杀绝吗?
此刻虽然还看不来,但千里之地可以只长草,而不长一个敌人,仅就此言而论,杀人对掌握着厉害火器的他们,根本就不是问题。因此,他才有些一提。要李璮速速归附,省得在将来以血肉之躯,去面对那厉害的火器。
说到火器,无论大宋还是与之作战日久蒙古,包括李璮手中都有不少。只是可以及远,又或者威力,与他见到的东西相差太远。直到他看见在济州岛施威的弩炮与抛石机时,他才知道让他的十艘船一时变成火船的东西,到底有多么厉害。其实这些早已经落后的武器,放到赵伏波手下此刻已经装备了一小部分的武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听到章青的话,蒲金书心中一动。济州岛上的读书人,原先读过的是高丽的书。但大宋朝的人,胜过的宋刑统,可有不少来自于《唐律疏仪》。这些读书人拢来岛上,想来教起来要简单的多。
尤其倘若那个益州的李璮归附,他手下怎么说也得雄兵数万。到时就算要扩充此处的军队,不也是一件容易至极的事情么。尤其自古青州出雄兵,凭着大宋羽林军的军饷,想来招些兵将在这里一点也不难。
“章兄所言极是,如此甚好,只是不知是否需要我与章兄一起前往?”
蒲金书心中所想的是,这种招降对方不看到厉害,恐怕不会以一个地方的强梁动归附的心思。尤其这个章青,倘若去后不归又该如何。难不成真的打上益州,去处理这件事吗?
不过章青的举动,立即就使蒲金书明白,他实在是非常真诚的归顺。
“蒲少,不如这样。您在这里等,作为殿下重用的大人,自然该他来拜您。另外,章青一人,还请蒲少派几个从手,把在下的家人先送来,您看如何!”
第86章 人才大家争
章青的一席话,使蒲金书对他的信任程度,又提到了一个新层面。显然在去联系李璮之前,他把自己的家人送到岛上,归附的决心表达了个清清楚楚。
“章兄真是个爽快人,哲玛尔,你陪章兄跑一趟。拿上我的枪,背够子弹,好歹要保护章兄安全归来!另外,给章兄配一套盔甲、槊、弓、刀,从今日起,章兄你便是殿下大宋羽林军的人了!”
蒲金书的话,不但使章青感激莫名。有了那套盔甲以及兵刃,章青不相信李璮还有什么怀疑,不过想要让他臣服,大概还需要另外一个东西。他向蒲金书深施一礼,大声答谢。
“谢蒲少栽培,属下还有一件事请蒲少示意,不知属下是否可还瓷西瓜一枚,想来只要火光、爆炸响起,什么人也都懂得该如何做了!”
这个要求与高丽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崔皞的想法相似,看起来那枚瓷雷的爆炸,给了他们足够的震撼。至于章青的效忠,自然是感激自己派哲玛尔去保护他。
“不必客气,章兄,你只消把消息带到便了。至于他来不来,对于结果都不会有大的影响。只是现在来归,我猜殿下在将来自然对他青眼有加,倘若殿下带着大军到时,想归附,只怕到时就得另论了!”
蒲金书的说法倒不是再吓李璮,像他那种降了蒙古人的汉人,倘若招降时第一时间归附,将来还可受到重用。倘若面对大军才知道归顺,那就不得不先做个1o年苦役,再说他有才没有才吧!这种手段说不上仁慈,便对于将来在法治之下的大宋,这不是什么可以商量的事情。
章青听着蒲金书的话,心中不加思索。既然已经决定归附,也就不再多说。选择归附,并不仅仅只是依靠武力强弱来选择。虽然不能排除这个重要的因素,但当他看过那些千奇百怪的东西以后,认为所有的人都会被这样的生活所征服。
大约因为他是汉人,又或者说蒲金书对他另眼相看。总之这被俘的日子里,他经常有机会与蒲金书攀谈。他听到了赵伏波这个名字,也知道了赵家逃往黑衣大食的过程。
但就他所知道的事情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赵伏波仅仅只有2ooo人马打下亚丁之后,金钱、女人都不大需索。唯一要的,就是当地的学者与工匠。
这是什么样的发展眼光,他不懂得。但他如同所有的汉人一样,尊敬读书人。那么这个不但尊敬黑衣大食的读书人,也尊重欧洲和其他地方的读书人以及匠人的“殿下”绝对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只看他集少年而教之,集学者而思之、集工匠而劳之。其心之大,已经有着一种势吞天下而后快的气魄了。因此,对于蒲金书的肯定,他的心中是高兴的。送自己家人行为,也表明了他的选择。
与章青同样欣喜的是阿卜杜勒·哲玛尔,他早就眼馋蒲金书的那枝枪了。作为一个残次马穆鲁克,对于武器他有着特殊的喜好。虽然因为太过于爱说话,但从小固化在天性里的,对武器的喜欢还是让他,以近乎欢天喜地的态度接受了蒲金书的命令。
在第二天一清里,与喜孜孜的练了半夜枪的阿卜杜勒·哲玛尔一起登上一条秦皇-ap战舰。将由萨福万带人亲自接应章青的家人,以保证万无一失。
看着远去的战船,阿布巴克尔欣喜的捋着自己的胡子。作为一个老海盗,没有什么比劫掠更让人动心的事情了。章青的行为他也喜欢,甚至知道对方是个水军将领的时候,他已经动了招揽人才的心了。
“蒲少……”
说话的时候,比平时明显多了一些讨好的味道。相处了一年多时间,蒲金书知道这是阿布巴克尔又想到了什么劫掠目标的模样。尤其这个目标多少有些争议,他不好就决定下手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怎么了司令长官阁下,难道您有什么事情吗?”
蒲金书装出一付什么都不明白的模样,他可不想给阿布巴克尔什么好脸。他知道,倘若可以的话,阿布巴克尔甚至会希望,带着那个可能会投降的李璮的全部人马,干脆就把扶桑劫掠回石器时代。
“我看那个章小子是个好样的,而且他本身也是海上的人,蒲少,您看……将来的话,那个章小子率领一队战舰,不也给汉人争口气啊!”
蒲金书心中那个气啊,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个人才,结果他可看上了。转念一想,他说的也有道理。毕竟济王千岁赵伏波手下的海军,多数都是些绒毛人、波斯人要不就是阿拉伯人。黄沙城的少年们,本来也有几个海上的人才,只可惜都被马丁教成了学者。赵伏波无论下多少工夫,都从老师那儿讨不回来了。
要说起章青,还真是个人才。只看他先以家人为质,才去说服李璮归顺。就知道他是个有心计的人,而且也是一个做事有担当的人。这样的人,倘若要是干海军的话,自然会比在自己手下有前途的多。毕竟,蒲金书长这么大,还没有听人说过“海权”,也没有看过有比赵伏波更加注重海上权益的人。
“唉,我说司令官阁下,您的眼睛还真尖。好不容易找到个人才,怎么就被您给一眼瞅到了!”
看模样,自己的打算有成功的可能。阿布巴克尔掏出自己的烟草盒来,殷勤的给蒲金书装上一锅烟,又给自己装上,这才得意的说起话。
“我说蒲少,我听长官说,宋人几乎要比欧洲还有阿拉伯人加到一起还多。那这儿的人才,对于你我二人,岂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蒲金书,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设想。
“想马丁老师能在那儿教出一班少年,我在这里却教不出来么。无论什么样的人,买他一两万1o来岁的孩童,在这大宋又何难之有啊!”
第87章 王师的身影
黑色的披风,头顶上的红缨,宋式的盔甲。在已经被蒙古人占领的齐鲁大地上,这是多少年已经不曾见过的王师的模样。
这里是曾经是红袄军的天下,抗金、归宋、叛宋、归蒙。红袄军的经历,就像是一个懵懂的孩子,在乱世之中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自处。大约此刻他们已经想不起最初抗金的决心,在经历过宋室那些官员们制造出的磨难之后。
如今这里已经是蒙古人的天下,是蒙古人的益州。虽然这儿的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