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国破山河在最新章节 > 第105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国破山河在 第105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得拉不回这头听不进话的犟驴,由着他去,好歹也算是自己的手下,至于进了竞选名单,有些出乎耿班长的意料之外,全炊事班上下全力支持陈连举的竞选行动,连耿班长都主动把陈连举的活都给包揽了,让他专心竞选,也为了争一口气,炊事班也不是光看别人打炮的。

  正式选拔开始,十二区队的五个连长各出一个题,笔试和实考,只有全过的,才算是有资格问鼎连长宝座,这连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没一手绝活儿可不行。

  一连长康扬的是笔试题,“如何扎营!?”这个学问可就大了,平时战争中都是随打随跑,时刻提防着敌人偷袭,就算是扎营,也要有利于防御,能够结合地形优势,也要最迅速地进行转移。

  大炮可不是那么便宜的,成本不低,要是丢了一两门还不把全区队上下给心疼死。

  十六个竞选人心下暗点点头。

  二连长胡平志的笔试题,“如何布炮兵阵地?”一连二连平时都是执行比较相似的战斗任务,一向都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出的题都是互相依靠的。

  三连长陈佳瑶出得题最绝:“寡不敌众,保炮还是保人?”这个全看答题人的果断,炮和人都是缺一不可,这是一个问题!

  四连长李卫就没什么好题,直接就是面向实战,指挥十个炮盲战士,以最短的时间将拆散的炮组装成形,架设及实现装弹。

  炮弹可是一炮下去能杀伤一片,炮兵阵地往往最容易招敌军炮火袭击,战场上,机枪手倒了,弹药手可以上,弹药手挂了,附近的随便哪个战士也可以抄起机枪顶上,而大炮就不一样,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使的,这对指挥官的协调组织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很高,能够尽快在部下战损的情况下补充战斗力。

  五连长范国文毕竟是读过书的,也是放过炮的,直接提出了专业问题:“如何测距,计算弹道,测风速。”

  区队里也没有专业的炮兵可以提供指导,完全凭个人自己学,没有专业,就只有用土办法弥补,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问题总没办法多。

  摆开十六张桌子,每个竞选人,都是在所有人的目光下先进行笔试,奋笔疾书,自这些人踏上校场的开始,其实就已经进入了考核,保持一颗稳定的心态,优良的心理素质是必需的。区队长王保,对每一个竞选人脸上的表情都观察地很仔细,炮连可是十二区队里最贵重的家底子,尽管疑人不用,也得在正式当选前让他不疑。

  笔试完成后,紧接着就开始唯一的实战演练,炮阵架设,王保也没小气,直接拿了两门九五式步兵炮来做现场考试道具,真家伙。高射炮太重,拆装完全没有对两门九五式熟悉。

  完全是实打实的实战演练,众目睽睽之下,连作假的机会都没有。

  尽管之前每一个人像是摆玩具过家家似的摆弄着自己做的土模型,碰到真家伙可还是有一阵的紧张,尽管有一张最详细的安装指导书,可是每一个人作出的反应都不太一样。

  第九卷 第四百零九节

  王保带着极心疼的眼光望着校场上拆得五马分尸的两门九五式步兵炮,散了一地的零件就地铺开一大片,若不是李卫这个败家子出了这么个馊主意,他怎么舍得将两门完整的主战火炮拆成这样,丢给这些菜鸟们玩过家家。若是万一有什么损伤,他一定会命令李卫扛着炸药包去炸石家庄的城墙去。

  第一组的是四连一排的一班长和五连的一个战士,两人各带着十个同样是炮盲的战士,各负责一门九五式步兵炮的组装,时限只有半小时,谁的指挥下装得最快最完整,谁就向连长一职更进一步,这不仅考较对火炮的熟悉程度,也考较指挥能力。

  来自于四连的班长竞选者,性子有点急,迫不及待地直接指挥着参加辅助的战士开始一边看着图一边进行组装。四连一向讲究配合和领导能力,四连的班长几乎一边自己担当起组装任务,一边让十个战士依着人多,如流水般递送零件。

  而五连的那个战士却是先让十个助手整理零件,由大到小,先行整理清爽,五连的战士并没有先看图,然后再按机件结合图纸安装。五连的兵一向对枪支保养极为专业,对枪支结构也是异常熟悉,火炮这种大型武器的设计结构与枪支也是异曲同工,五连的战士竞选者,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相当自信,一理通则万法归宗,自信满满以经验为主导,并不完全依赖图纸。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两伙人干得是热火朝天,金属构件叮当乱响,把王保担心得是眼睛子都快蹦出来了。

  当初兵工厂造炮那当儿,李卫就没在兵工厂,李卫对组装九五式炮也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这些年忙于战斗,以致于业务生疏,拆个枪什么的还算熟练,玩炮?!他跟其他战士一样都是炮盲,手底下好些个想竞选炮连长的战士本想着能得到正规军工人员的指点,却是失望而去,在四连长手下也未必是占了便宜。

  围观的战士们并没有发出嚣闹声,静静地看着。暗暗在心中为自己认定的竞选者加油。

  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竞选者在正式选拔前都经过一定的自学和琢磨,对九五式步兵炮并不是一窍不通,两门炮都在时限内安装完成,实在有些出乎康扬等五个连长和区队长王保的意料,看来战士们对火炮并不是完全陌生,经过一定的自行研究后,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程度。

  五个连长走到场上,绕着两门炮走了几圈,摸了摸,看样子。也没有出现什么少了几个零件或多出几个零件的糗事。

  龙无头不行。有一个专业过硬的好连长,连队的战斗力提升可是以倍计的。

  王保倒是挺满意这些竞选者,几百号人中精选出来的到底是不一样。有一定的底子,看来一定能给十二区队选出一个好连长。

  “装弹!”王保让原来的炮手开始检测程序,测试使用地是灌沙子打不响的教练弹。

  四连的班长装的炮,炮弹一进膛,就听见叮当的异响。五连战士指挥组装的炮一切正常,可以正常拉动击发装置。

  “惨!~”四连的班长摸着后脑,脸上冒着汗,偷眼看向李卫的眼神儿直发悚,连长的脸色可以一点儿都不好看。

  到底是专业负责九五式步兵炮的战士,拆炮就跟杀鸡似地三下五除二。转眼拆散成了零件,与刚才那两个竞选者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炮手很快检查出了原因,“大部分零件装对的,但有一个零件装错位置了。”

  四连的班长老脸微红,他的下场已经被确定,以李卫的脾气,等着回去挨练吧。

  果不其然,李卫鼻子里哼一声道:“自己回去写两千个毛笔字!”四连和五连一样,负责暗杀和侦察的任务,都是最后关头捅一刀子或开一枪就能完事的活儿,耐心不够,不仔细,这些作为绝对禁忌的字眼,对于四连的兵种来说绝对是误大事的。

  “是!”四连的班长毫无怨言,这回是输在最后关头的不仔细上,李卫的处罚也并不为过,练字磨得就是耐性和仔细。

  接下来地几班人马,也是如法炮制,三连长陈佳瑶掐着表给这些竞选者们计着时间。

  五连长范国文和二连长胡平志正忙着批阅着竞选者的笔试题,虽然很多竞选者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通过臆测和土式操炮法,还是有一定的专业性。

  直到太阳下山,八组人马都经过了装炮测试,虽然组装九五式步兵炮考核的胜负并不会直接决定竞选连长,但是成绩也作为选择的重要参考。

  次日,还没等开早饭,战士们早早地集合到区队长办公室外。

  陈佳瑶手中卷着一张大纸,神秘地冲着那些焦急地等待着消息的竞选者们笑了笑,转身将手中的大字报贴在了墙上。

  众人看向发布的任命公告,脸上表情有些古怪,零零落落的呲着牙倒抽着冷气,公告上的结果实在让人出乎意料。

  十二区队炊事班炊事兵,陈连举当任六连连长,二连的三连排长任副连长,其余竞选者中,五连的两个战士和三连的一个武工队员任六连的排长,期间班长由六连长自行任命,交区队备案,任命公告下面,还列上了六连组成丨人员的姓名,以及待遇情况。

  这六连的待遇也确实不枉战士们竞选六连长的那番辛苦,月标准肉供给就比其他连队高三分之一,这炮可比枪重多了,炮弹也是份量实足,没点儿体力可不成,在大规模炮击战中,光是填弹就能把人的胳膊给累肿了。

  炊事兵陈连举还在跟着炊事班耿班长挥着勺给战士们盛粥,就听见一阵嚣闹由远及近而来。

  “干啥干啥?!吃饭排队哈!哪个不排队,早饭没得吃!”耿班长对那帮闹哄哄挤过来的战士们毫不客气的挥着马勺威胁道,战场上那是战士们说了算,但是饭场子上可是他耿班长说了算。

  “排队排队!”作为耿班长手下一兵的陈连举也是跟着吆喝道。

  “排啥队啊!连举!你小子发达了。”一个红脸粗壮的战士笑呵呵的挤到前面道。

  “发达啥啊,现在只发馒头,你小子别多抢!”陈连举很不乐意这帮子趁机乱插队的家伙,明显是无组织无纪律性,得防着几个快手将军别把馒头给多摸了几个去。

  “哎哟!喂,咱们的六连长还管发馒头啊,您可是给鬼子们发铁馒头的主儿,咱可消受不起。”红脸的战士的声音颤得就像窑子里的老鸨,周围排队打饭的战士们一阵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平时咋没看出来这小子有当大茶壶的潜质。

  耿班长有些不乐意,准备赶开这些趁机混水摸鱼的战士,突然手里的马勺一僵,回过神来道:“啥铁馒头,等等,你刚才说啥六连长的?!”

  陈连举也是一楞,呼吸几乎立刻停顿下来。

  “六连长就是六连长撒!嚅!你边上这位,连举同志,现在被区队里正式任命为六连的连长,嘿,炊事班出个炮兵连长,这下子威风了,这好命咋没轮着咱呢?!”红脸的战士旁另一个战士一脸羡慕,谁想得明白,几百条生龙活虎的汉子,居然让一炊事兵给拔了头筹,这口窝囊气让战斗连队的战士们怎么咽得下。

  “哈哈哈哈!”耿班长突然像发狂了一样,挥着大马勺仰天狂笑,骇得饭摊子前面的战士们面如土色,集体倒退数步,都以为耿班长疯了,这耿班长手里的大马勺可是绝世凶器,挥舞起来可不认人。

  咣当,耿班长头一次扔掉了自己的大马勺,紧紧的按住仍在发楞中的陈连举,大笑着道:“连举,真是好样的,给咱们炊事班长出息了,谁说进了炊事班没出头的机会,瞧瞧,咱们炊事班的战士也能当连长,哈哈哈。”

  耿班长掐得陈连举骨架子噼叭直响,在差点窒息前,陈连举猛吸了一口气,脸色涨的通红,挣开班长铁钳似的大手道:“这是真的吗?我没做梦吧?”然后看向周围的战士们带着几分紧张和小心地道:“你们没跟我开玩笑是吗?!”

  “哈哈,谁会逗你玩啊。”

  “就是啊,炊事兵,快去区队部报到去吧。”

  咣!陈连举手里的饭勺也扔了,撒开腿就向区队部跑,耿班长也没犹豫,紧跟着去了,丢下剩下的五个炊事班战士傻眼了,转眼跑掉俩,这早饭咋分派啊。

  “这老耿!”几个还端着饭碗被搅了饭局的战士不乐意了,这早饭的人手不够了,待会儿还要训练呢,可不能耽误了。

  “急啥,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前来报喜的几个战士很不客气的抓起耿班长和陈连举丢下的勺子,在水桶里洗了洗,就担当起炊事兵的活儿来,这大勺舀粥,大勺派咸菜,这几位粗手笨脚的爷可没替炊事班省料的心思,可劲儿的勺,那些炊事兵止都止不住,可便宜了那些后来打早点的战士们,量足啊,管饱,这伙大头兵的饭量可是个顶个儿的猛,沾了炊事班里出连长的光,都赶上地主家开仓放粮的好年景儿了。

  第九卷 第四百一十节

  炊事兵陈连举在一堆子吃饱了撑的战士簇拥着下,跑到区队部门口,就瞧见老大一张大字报贴在区队公布栏的墙上。

  任命公告头一行就正正大大的写着“六连长陈连举”,陈连举同志揉巴了眼睛好几回,才敢确定公告上的“陈连举”就是他自己,脸色跟进新房似的红里透着黑,黑里透着紫,紫里还透着白,仍有些不敢接受这个事实。

  周围一片恭喜,看来陈连举同志的人缘还算不错。倒是被选中六连副连长的五连战士和几个新任排长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低头垂眼的,跟炊事班的陈连举可不好比,参加竞选是代表着各自的连队,这回卯足了劲参加竞选,居然让一炊事兵给拔了头筹,虽然也入选了炮连算升个官,但心底里却是没来由的窝心气。

  “嘿,嘿!同喜同喜!俺打申请,晚上给大家加餐!”陈连举被战士们的一顿马屁拍得找不着北,滥用着不值半分的权力。

  “陈连举同志请进来报到!”区队部门口的卫兵叫住了仍在惊喜之中的陈连举。

  “是是是!”陈连举兴奋的搓着双手,踏进区队部的一刹那,腰都直了不少,昂首挺胸,落脚也是异常有力,进门的这一刻,自己就是连长了,跟李卫和范国文他们一样都是连长,陈连举真想大笑一场后再大哭一场。

  “连举同志,来来来,坐!”区队长王保招呼着陈连举坐了下来,递过来了一本册子,道:“这是六连的名册,以后,咱们的炮连可就拜托给你了。”

  “区队长!请放心!”陈连举噌得一下站起来,敬礼道。

  “先坐下,我先给你介绍个人!”王保拉着陈连举再次坐下。“老何!”

  “哎!这就过来!”从隔壁房间里走出一个人,看到王保和陈连举,脸上露出令人感觉亲切的笑容:“陈连长,我叫何平,是十一分区司令部派过来任六连指导员,以后是你的搭档,咱们可就是一个锅里捞饭吃了,请多多关照。”

  “行!以后可要帮衬着咱。”陈连举摸着后脑袋,还没有完全熟悉连长这个角色,仍是带着几分气质。

  “好了,赶去熟悉一下手底下的兵!”王保拍拍手站起身,新连队的扩张,意味着十二区队的战斗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是!”陈连举拿起六连的花名册,跟副连长,原五连的神枪手葛大同,开始召集起三个新任排长,开始逐级点名,完善六连的构架。

  原直属于区队长王保的炮班战士都直接晋升为排长。配合着六连长将连队的战士们召集起。

  看到近六十人站成六行。所有人的目光焦点都集中到自己身上,看陈连举的心有点突突的发慌,这新连长可是刚当上才两个小时。

  屁股还没从热,真得走到台前,心底却是没来由地冒出一丝怯场情绪。

  好在新任指导员何平业务精熟,也对陈连举的资料相当熟悉,提前对陈连举进行了连长角色定位地的培训。当兵和当官,确实完全是两码事,以前的配合,现在可是统驭,一举一动都有手下战士们看着,连长就是连队的风向标。新官上任,镇不住场子可不行。

  “同志们好!”陈连举壮了壮胆气,腰板儿挺地倍直,大声道:“我是新任的六连长,陈连举,炊事班出身!”

  陈连举的话一出口,引起下面的战士们一阵轻微的哄笑,李卫留下的遗毒看来是祸延不浅。哄笑过后,却是将战士们和陈连举的距离拉近了不少。至少在这个新连长身上没有看到小人得志的样子,还是当初可亲可近的炊事兵影子。

  “我有信心将六连带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我们一定要让日本鬼子尝尝咱们六连的厉害!”陈连举紧紧的握起拳头,声音突然转大道:“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战士们齐声喝道。

  “什么?!我没听见?!”陈连举手侧到耳旁,装着没听清一样,道:“你们没吃饭吗?!我记得早上可是把你们给喂饱了的。”

  却是没人再哄笑,“有!~~”战士们震天的大吼声,回应了陈连举。

  “很好!现在为了将我们六连磨合成一支优秀的炮兵连队,把炮打得更远、更准、更狠,要让鬼子们牢牢的记住,十二区队不仅有一连、二连、三连、四连和五连,也有让他们见了就怕的六连,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所以从明天开始,集体研究连里现有的三门炮,我会向区队长申请实弹训练。”经过指导员何平一番培训后,陈连举逐渐发挥出作为一个连长应有的果然和领导气质,能当上连长的,怎么会是常人。

  实弹训练,已经是相当于地主家过年了,平时步枪训练都是基本战术和瞄靶为主,实弹打靶的机会都极少,而且每一发实弹都打得很谨慎,而炮兵的实弹可是吃老本,根据地炮弹补给不易,打一发就少一发,十二区队翻新个子弹壳,造个手榴弹地雷什么的还没问题,自己造炮弹根本是没可能,在日本人的封锁下,上级补充过来的炮弹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运到,更何况短期之内是不可能得到兵工厂将高射炮弹试制成品投产发货,能让王保同意拔出一批实弹做训练用,着实是下了决心。

  而作为操作重型武器,杀伤力最直接的连队,六连的战士基本素质都比较高,每个人都至少能够识字,能会做加减乘除,文化素质都是挑出来的算是高技术兵种。

  六连刚刚建立,立刻投入到了训练过程中,三连长陈佳瑶熬了几个通宵,硬是通过电台嘀嘀嗒嗒的译码,用干了两瓶墨水,将延安发过来的炮兵专业数万字资料腾抄出来,然后立刻用油印设置印发成册。

  当上连长的第二天早上,刚醒来就迷迷糊糊地跑到炊事班准备烧火淘米时,挨了耿班长一马勺才清醒过来,现在自己是炮兵连长,不是炊事班的小兵,闹了一这出笑话,陈连举才正式进入了角色。

  拆装火炮,故障修理,炮兵阵地布置,射击准备,各项以时间就是生命的训练在六连正副连长和指导员的分工协作下有序地进行训练。

  六连的战士虽然有各自的分工,但必需能做到十项全能,战斗中,炮兵往往是敌方火力重点照顾对象,如果出现伤亡后,不能及时弥补空缺的岗位。

  六连的官兵每一个人满头满脑子的都是炮,阵地布置都是经过反复验证后,火炮的位置,弹药箱堆叠,炮弹摆放,降温等应急处理,都经过精心构思。要达到区队长王保要求,能够快速布阵,快速转移的游击炮策略,几乎所有的官兵衣服从早到晚都没有干过,喊口令的战士喉咙都哑了,填弹的战士手臂都肿得跟小腿似的,负责校炮的战士眼睛看到哪里,都不由自主的想到测距,手里总是纠着几根布条子,测风速。

  每天一大早,六连长陈连举和手下的官兵,冲着远处高举着大拇指,左右眼互相眨着,嘴里不知道在叽叽咕咕些啥。几十号人冲着一个方向举大拇指的场景可是非常壮观,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神经病发作,不少战士像见了鬼似的绕着走。

  然而六连的大拇指一旦举起来,可并不意味着是在夸赞,而意味着炮弹即将打过来,每一个人都牢牢记住自己的身高臂长和手指长度,通过公式计算出距离,有效距离可以达到五公里,虽然有一定的误差,对于横飞的弹片而言,都处于杀伤范围之内。

  绳子和自行车都被六连给长期占用,不断验证着战士们目测的距离,每一个人至少要学会两种以上测距方法。半个月下来,连里最优秀的战士已经能够达到三公里距的八十米误差,六连长陈连举还是不满意,他更希望在实战中能够直接一炮钉死目标,原因无他,炮弹少啊。就是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将各种技能成为战士们的本能,要能够达到一眼定距,迅速估算出风速。

  一连二连的战斗队形,三连的喊话,四连的刺刀,五连的枪,六连的大拇指,都成了十二区队的特色。

  优秀的战士视自己的武器若生命,两门九五式步兵炮和九九式高射炮,每天都按照保养手册进行保养,每个炮弹都擦得油光锃亮,连长陈连举每日仔仔细细地检查完大炮和炮弹后才会安安心心去睡觉。

  自打十二区队建立了六连起,区队营地和整个石井镇外满路都是大小一比一,实物等重的炮模型的车轮印子,上午进行基本训练,下午就进行模拟实战训练。

  按着十二区队的风格,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大炮也要能够上刺刀。

  有如上了刺刀一般,十二区队的六连已经由一堆半炮盲,在自我摸索中向一个优秀的炮兵连队初具成形。

  第九卷 第四百一十一节

  为了建立具有强大攻击力的六连,王保是没少操心,在马回头训练基地客串教官的日军少尉高桥正从高阳县的一个据点里拐回了一个日本兵,那个日本兵虽然在据点的小队里当个掷弹筒炮手,却是接受过正规的炮兵训练,会用野战炮,因为当初有过厌战逃兵行为,被贬到混成杂牌部队当掷弹筒兵,不过操炮的本事却是相当过硬。

  这个叫牧绅健一的日本兵加入到十二区队,这对六连来说几乎是如虎添翼的好事,半吊子出身的没方向瞎琢磨也没正规部队训练过的强,有了这个专业炮兵的指点,纠正了六连不少弯路。

  而高桥正也得到了十二区队特别奖励,解除俘虏身份,正式编入三连的作战序列,而且特许通过原共产国际留下的情报线为他传递家书。依据党中央拉拢日本亲华人士,树立典型的政策,只有外藉同志才能有此特殊照顾,在这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家书可抵得万金啊!~

  六连建立并进入正轨,给十一分区各作战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士气提升,这是除了一些地方部队有少数土炮和迫击炮,是十一分区里唯一一支拥有重炮的区队,这也使十二区队的攻坚能力也达到了根据地的部队排名第一,只有独立三团二营改编后的十六区队能与之一较上下。

  鉴于炮连的成功经验十一分区上级也很重视,特发了一份电报给十二区队邀请区队长王保到十一分区司令部介绍经验。有了大炮再加上一队精锐的炮兵,就再也不用怕日军坚实的碉堡和装甲车给部队造成大量伤亡,战士们也不用冒着危险扛炸药包进行爆破作业。

  十一月二十日,王保带着自己的警卫班前往十一分区司令部,通过联络员黄维谦带领下,找到了一直飘移不定的分区司令部所在的村落。

  筹备这次经验交流会十一分区司令部还召集了下属的十余支实力较突出的部队的最高长官参与此次的交流会。

  独自脱离主力部队,领着一帮弟兄打拼了很久,如今在分区司令部与熟悉的战友相遇,分外高兴。

  趁着其他部队人员还没有到齐,两人站在一边,有说不尽的话。

  原二营的营长,现在是十六区队的区队长吴二狗亲热的拉着王保的胳膊不放,论起来他和王保可是老底子的红三团出身,铁打战友关系。

  原三团警卫连连长的王保现在是区队长,现如今已经是和十六区队长吴二狗是平级关系,吴二狗却是不再敢向以前那样王小鬼王小鬼的喊王保。

  吴二狗说话间的语气却是异常羡慕王保的好运。论战斗力,十一分区就数着十二区队和十六区队,而十六区队仗着兵员七成以上都是老红军战士士兵素质高的优势,单兵素质比十二区队先天上就强很多,而十二区队却是靠着比日军主力还要精良的装备硬生生堆出来,论武器精良程度,十六区队是拍马也赶不上十二区队,同人不同命,吴二狗这个眼红啊!

  “我说,小李子没在你哪儿给你添乱吧。还有范国文这小资本家。也没挂掉吧?!”吴二狗的语气也忍不住酸溜溜的,放跑了两员精锐,吴二狗却是仍有些心抽抽的。近战远攻两大精锐都落到十二区队,真是有些不甘心。

  区队长王保嘴角带着几分欣慰:“他们两个?!也算是咱们区队里的骨干,在区队建立之初那会儿,要是没他们,恐怕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把队伍拉起来呢。”

  李卫歪点子不少,但若是没有这些歪点子,恐怕十二区队成长的道路也要艰难不少,十二区队建立之初地主要战斗任务几乎都被李卫的四连和范国文的五连给包掉,开劈出很大一片维持生存地根据地,让王保安心发展区队基本战斗力量。

  “我早知道这两小子总有一天要成气候。我这儿还给他们留着连长位置呢,真可惜!”吴二狗区队长略有些伤感地摇摇头,若不是四二年五月的那次大扫荡,负责阻力任务的三团被日军两个联队打散了队伍,恐怕这会儿李卫早就是二营的得力战将连长了,算起来,自己也欠李卫这小子一条命。(文'心'手'打'组'手'打'整'理)

  “到哪儿还不是一样抗日么!瞧你给说的。”王保笑着擂了吴区队长一拳,原来在三团的时候,吴二狗按李卫的话来说,算是非常有个性的一号人物。

  王保很庆幸,当初的那帮小弟兄,除了背叛革命队伍的段诚外,李卫他们几个依然在自己的身边与自己共同进退,让自己在抗日战场上并不孤单。

  “啧啧!瞧你这身军服,比国军和鬼子的都上眼,有空也给咱们捎几套,俺的区队上下都是一身破破烂烂,到是你们吃喝不愁。”

  十六区队虽然战斗力不弱,但能玩暗摸的人才却没几个,不能像十二区队那样有专业的特种队伍,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穿透日伪军防线,大捞特捞日军的物资,吃得是满嘴流油,赚得是盆满钵满,哪像其他部队光靠着打几场战斗获得那点儿干巴巴的补给,有时还不得不互相接济着点。

  自打十二区队建立起,靠着李卫和范国文两大有小偷小摸习惯的活宝,王保就没再向上级伸手要过装备。

  “两位区队长!人都到齐了!”一个司令部警卫连战士走了过来。

  王保和吴二狗跟着警卫战士前往司令部安排的会议室,说是会议室,也只是一个露天的院子充作会场,不过院外都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警卫战士,作为司令部这种级别指挥单位,警卫连战斗力不逊于一般作战部队,装备都是崭新的武器,三八枪加驳壳枪的长短枪配备,战斗时根本不跟敌人拼刺刀。

  王保他们进入会场时,摆满了方桌板凳的会场已经是坐满了人,茶缸子满桌都是,十一分区内二十六个区队领头人物都已经到齐。

  众人坐好后,司令部的王政委一进入会场,会场内马上安静了下来。

  “同志们!”王政委清了清嗓子刚要开始说话,突然院子外面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

  呜!~~~~~~~~~~~~~

  突然回荡在分区司令部驻地上空的警报长鸣,令所有人脸上的表情楞了一下。

  是空袭警报的声音!~

  这才说了三个字必深深地皱起眉头,王政委显然对打断他发言的警报声非常恼火,对着院子门口的战士大声道:“怎么回事?!”

  “报告!~有敌机向我们这里过来!”一个司令部的战士冲进会场道:“司令员让你们中止会议,马上转移。”

  敌机?!

  八路军和游击队一向缺乏防空武器,对日军的战斗机是十分忌讳,在警戒和情报系统中有专门一套针对日军飞机的侦察传讯方式,日军的战斗机一从机场起飞,就会被负责监视的情报员盯住,沿途通过无线电报台,烟火,信号树和防空警报喇叭为手段,快速传递日军飞机动向,只有日军飞机稍有倾向于八路军重点区域,立刻就被会情报系统锁定,毫不犹豫的拉响警报,躲避空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这套系统也同时与中美航空联合大队飞虎队共享日军飞机动向的情报,不过也好在这个时候的飞机都是亚音速战斗机,若是超音速战斗机,根据地的情报系统就算是再完善,没有防空雷达的支持下,根本无法将日军战斗机的动向及时传递。

  十一分区并没有多少值得日军战斗机关注的目标,日军战斗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十一分区的上空,这很明显是冲着分区司令部来的,可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分区所辖区队的区队长开会的时候来,就说明日军很有可能想给十一分区高层来个连锅端。

  然而更说明一个问题,分区司令部的位置,被暴露了。王政委头一个想到,一定是有叛徒出卖了分区司令部的位置。

  “会议暂时中止,大家立刻跟着司令部转移。”王政委只好无奈的中止这次还没开始的会议。

  “妈的,只要咱们十二区队有两个连在这儿,哪里当什么缩头乌龟!早把鬼子的飞机给揍下来了。”跟着其他人离开会场时,王保有些悻悻然。

  五连长范国文就是一个专打飞机的主儿,在五一反扫荡时掩护集总转移的阻击阵地上,还有在在闹一贯道的时候,日军战斗机空袭石井镇的时候,十二区队的战士奋不顾身操着机枪与敌机对射,十二区队就没怕过日军的战斗机。

  1938年春,在三团对外称改编邓华支队的时候,在涞源二道河子的战斗中,负责打伏击封口的五支队就硬是用步枪打下了一架日军战斗机,坠毁在紫荆关东面(历史真实资料)。

  敢冒步兵不对空的禁忌,敢把飞机揍下来,也算是三团遗传下来的老传统了。

  第九卷 第四百一十二节

  经历抗日战争这么些年,对于紧急转移的行动,不论是军人还是百姓都不慌不忙,迅速收拾起重要的家当,赶着牲口,在民兵的指挥下,有序转移出村子。

  刚刚离开村落没多远,就听见天边传来轻微的轰鸣声,两个小黑点从远方缓缓飞来,在村外转移中的群众和军队立刻停下脚步,迅速割取附近的枯草和树枝,准备隐蔽。

  转移到村外的军民刚刚隐蔽好,日军敌机就已经飞临到村落的上空,所有军民几乎凝神静气,悄然无声,连吃奶的娃娃都被掩上了嘴。

  一直以来八路军缺乏防空武器,除了极少的机会能组织起趁其不备的突然袭击和决死之战外,部队不轻易招惹这种速度快,火力凶猛的飞行战斗兵器。像以前二营那种专门对空的枪阵,对群体的配合性要求极高,一般的战士根本无法组织起整齐一致的弹幕。

  司令部的两挺马克沁重机枪悄悄架设起来,只有这种射程和火力都远胜于步枪的重火力才有能与飞机对抗的资格,虽然大部分人曾经历过了多次空袭,但面对日军的战斗机,依然压抑不住心底的那份紧张。

  机枪手无一不是枪口紧紧锁定空中的飞机。

  也许是在空中并没有发现村落中应有的八路军目标的存在,两架日军战斗机在村子上空盘旋了几圈,甚至还在附近低空飞过,低得仿佛地面上的战士们开枪就能直接击中,却没有人敢扣动自己的扳机,在讲究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部队里,擅自行动是绝对要受到处罚的,没有精良的武器和训练,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让个体依附于集体生存下去,个人有如齿轮一样在集体之中与其他人精细的运转。将战斗力发挥到最大,个人英雄主义在八路军里大多数时候意味着害群之马。

  也许是在空中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两架日军战斗机又回到村子上空,不甘心地对着村落扫射了几次,扔了一颗炸弹,炸塌了一间院子,然后悻悻然飞了回去。

  “好险!~”十一分区司令员,抹着自己额头的冷汗仁

  “查!要彻底地查,是谁把司令部的位置出卖给日本人?”王政委忿忿地盯着日军战斗机消失的方向。

  对于叛徒,抗日军民无一不是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出卖自己人,不仅将自己人送入火坑,也是将自己送入万劫不复之地,谁都知道,日本人言而无信,无耻之至极。就算是当汉j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重新返回村中的会场。气氛已经没有了空袭前的那般兴奋,反而平增了几份压抑,抗日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要努力,还有很多日军目标没有被摧毁,群众的生命财产依然受到敌寇的威胁,各大区队的区队长肩上的任务是相当的沉重。

  王保在十一分区司令部开会的这几天,日军的冬季大扫荡悄声无息地发动了,前几年日伪军存在冬歇不扫荡,安稳过冬的习惯,而在一九四十三年末却一反常态,甚至不肯给抗日军民们?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