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最新章节 > 第 88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88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怎么为了个名声就甘愿这么寻死了事呢”

  李仵也瞧见了信的内容,在旁劝道“大哥,嫂子本是大明开国功臣之后,出身于世代簪缨之旅,遇到这样毁家造反的大事,心中糊涂起来,不足为奇,如今错已铸成,还是要尽快给嫂子安排后事才是,官兵随时可能来,我们实在没时间担搁了。”

  李岩才重新站起来,擦干了眼泪:“不错,我们没有时间担搁,通知全府,今天上午就给大奶奶发丧,下午拨营出发。”

  李仵应了声,又忍不住道:“大哥,上午发丧,连象样的棺材也没有,是不是太急了点。”

  李岩看了他眼:“如今还有时间吗,到全寨看看,总能找到副棺材,只能把你嫂嫂草草收敛,若是因为她的丧事担搁了时间,你嫂嫂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

  当天上午,李岩替夫人刚刚办完了丧事,正要拨营时,刑红娘派出的斥候来报:“红帅,有两路官兵朝杞县而来。”

  刑红娘忙问:“有多少人,可知是谁统领。”

  “回红帅,路是河南巡抚李仙风亲自带队,足有五千官兵。”

  众人倒吸了口凉气,竟然是巡抚亲来,尽管他们已有预料,若是官府得知县城被攻占,县令被杀,肯定会重视,但没想到会重视到这个地步,此时刑红娘的人马和在杞县新招的灾民加上李家寨的人已有上万人,但良莠不齐,纯粹是群乌合之众,恐怕比起刑红娘原先的战力也不如,漫说五千人,就是来个千官兵也不定能敌。

  “另路呢”

  “回禀红帅,另路人马是从商丘而来,大约有千五百人。”

  众人听,另路总算没有那么多人,否则,被官兵二路夹击,这上万的人马恐怕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杞县正处于开封和商丘之间,显然是两边的官兵得到情报后马上派兵出来,想抢先将这股义军围剿,免得对开封有威胁,他们之间现在肯定都没有联系,若是此时义军要走,虽然两边都还有定距离,可是官军发现后肯定会衔尾追击,义军中多有老弱,虽然有许多青壮,但也是灾民,身体并不好,若让官兵毫无顾忌的追击,肯定摆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李岩和刑红娘对望了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战意:“打。”

  若要打,当然得先择从商丘来的路,若是打得好,将这路官兵歼灭,商丘已空虚,说不定还可以夺得商丘,那时李仙风的这路官军也肯定会有顾忌,到时义军声势大振,是走是留,都可以选择了。

  旦定了下来,李信马上命令将李家寨毁去,他亲手点燃了家中的房屋,眼看着昔日的亭台楼阁化成了片墟无,李岩忍不住心酸,其他人看到家中燃起的大火,虽知此时不烧,官兵来了早晚也会被烧,许多人还是忍不住放声大哭。

  今天周六,仍然两章,算是补上周二的欠帐。

  第七卷 博奕 第四十三章 礼尚往来

  若是从双方火炮的威力来看,唐军的二十门大炮足可以将辽阳上百们火炮起压制,可惜唐军远道而来,补给不易,唐王给他们的计划也只是阻击皇太极的大军而已,并没有要他们攻占满人的老剿,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高杰和刘宗敏两人发现满人的虚弱后,竟然想举将满人荡平。

  两人所带的炮弹已在第次阻击满人时用的差不多了,以至于现在只有不到百五十发的炮弹,他们虽然派人向高立功报告这里的情况,只是若要等高立功的援兵或者补给来到,至少也要两个月,两人又如何能等。

  此时的辽阳分为老城和新城,老城分南北两部分,北城面积小,人口相对也少;南城面积大,又为闹市之区,从大明洪武年间开始建设,城内街道纵横修直,贯通东西南北各城门,并外出郊野与各方驿站驿道相连,城内布局井井有条,有如棋盘般规整。

  辽阳老城内驻军最多时达到了两万五千多人,这么多的驻军给辽阳带来的繁华可想而知,店铺茶楼酒肆林立,明代诗人张鳌在其所著辽阳歌中曾对辽阳商业的盛况有过这样的描述:“辽阳春似洛阳春,紫陌花飞不见尘。”

  可惜老城的繁华已经去不复返,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汉人范文程为军师,于第二年三月在萨尔浒大败明兵。六月取开原,七月下铁岭,八月灭叶赫。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十三日攻陷沈阳。

  沈阳失。辽阳以北地居民,逃走空。三月十八日,努尔哈赤对诸王臣说:“我们已经拿下沈阳。敌兵大败。可率大兵乘势前进。攻取辽阳。”部署完毕,即麾军南下。

  努尔哈赤先在太子河畔打败明将李秉诚侯世禄梁仲善姜弼童仲魁等五万来援兵马,然后从辽阳的西城而入,攻陷辽阳,辽阳被陷当天,努尔哈赤带领八旗贝勒大臣。进入城内,驻于经略衙门,谕令汉人削发归顺。

  后金进入辽阳后,在城内城外大肆抢掠。获得金银财货堆积如山,牲畜无算,抓获大量的人口充作奴隶。当时有些抗拒地,悉行屠杀。七天之内,就杀戮明朝兵民近八万,激起城中居民的奋起反抗,整个辽阳死尸遍地。

  后来,努尔哈赤定都在辽阳,以辽阳城池虽大,却多年失修,已残破倾妃为由,在东岸五里处另筑了座新城,名曰东京城。南北宽八百八十六米,东西长八百九十六米,四面共开八道门,城内西北高处筑御政大殿。

  东京建成后,里面住的全是满人重臣,只是东京作为后金地都城只有三年时间,三年后迁都沈阳,迁都后,东京城其实已被废弃,旧城地些满人迁了进去,其他汉人和各族人口还是习惯住在老城,而且东京城实在是太小,其他人就是想住进去也不可能。

  东京城此时有满人不过万人,兵力不足千,可唐军驻于辽阳城下,东京地满人却如同芒刺在背,不拿下东京,让唐军对辽阳的进攻也不会舒服。

  只是东京城虽然修建只用了年时间,却修得高大魏峨,唐军要想拿下东京城,不用火炮当然不行,只是唐军的炮弹本来就少,若是浪费在攻东京上,那对辽阳老城的进攻又该如何。

  事实上却不容唐军拖下去,唐军火枪的弹药虽然充足,但满人对唐军的坚壁清野却让唐军地粮食紧迫,虽然唐军尽力搜集,甚至掠夺,但唐军的粮草直没有超过二十日所用,到了辽阳城下,军中的粮草只剩十五天了,十五天内不拿下辽阳,或者是东京的任何座城,唐军就不得不宣告攻城失败,二万人得为粮草奔波。

  高杰刘宗敏和干参谋商量推演了半天之后,对于缺少炮火支援地唐军来说,十五天拿下数十万人的大城殊无把握,不如只攻击东京城,只要拿下东京城,获得里面的粮草补给,若是辽阳时难予攻下,也可以等高立功的后续兵力来到。

  东京城和辽阳老城有段数公里的长城相连,切断东京城与老城的联系并不困难,唐军计议已定,布置好营寨的防守后,唐军首先在辽阳城下耀武扬威番,才调转头开始对东京城进行攻击。

  唐军首先断开了连接两城的长城,这段长城完全是仿明长城建成,有完整的防护措施,藏兵洞,瓮城,箭探应有尽有,只是兵力太少,虽然满人料道唐军肯定会首先切断两城的连接,也抽不出更多的兵力来守护这段数公里的城墙,唐军用火枪轻易的将城墙上的满人压制住,派出人靠近城墙,用火药将中部段数十米的城墙炸塌。

  虽然将两城断开,可是真正要攻城却很麻烦,除了二十门火炮,唐军攻城的器械样也没有,如果有充足的炮弹,唐军自然可以凭借火炮来打来缺口,可惜唐军就是把百多发炮弹全部打完,也不见得会在东京城上打开个缺口,东京城高十米,厚达九米,全是取用明朝修建长城的城墙砖建造,唐军只得老老实实用了三天的时间,在附近伐木制造攻城器械。

  到了第四天,唐军才开始了攻城,唐军攻城的第天就是急风骤雨,除了万人监视辽阳老城的动静外,另外万唐军分成三波,逼迫万多满人炮灰,对仅有万人,兵力不过千人的东京城展开了浪又浪的攻击。

  博洛满脸悲愤,他带头冲在了前头,口里不停的咒骂唐军,唐军见到东京城防难攻后,借着打造攻城器械地三天时间。将原抚顺的万多满人调了过来,让他们充当攻城的炮灰,若是博洛知道投降后。汉人会如此对待自己地族人,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投降,可惜此时却悔之晚矣。

  博洛是阿巴泰的儿子。又是第个主动投降唐军的将领。唐军对他地待遇很好。本不需要他来攻城,只是博洛却不能原谅自己,看着被驱赶着攻城地族人,他主动请求加入攻城地队伍中。

  东京城内的满人也知道已到了生死关头,决不能因为城下是自己的族人就手软,否则旦城破。自己也只能和下面充当炮灰的族人样命运,被迫去攻辽阳老城,这种事他们经常做,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汉人有多少城池就是因为守军的心软才会被满人攻破。

  汉人不是自许仁义吗,怎么也会使用这种手段,这应该是我们游牧民族地专利才对,不过,他们虽然大骂汉人卑鄙无耻,却也被这招逼得手忙脚乱,城下许多都是白发苍苍的满人,还有许多年幼的小孩,他们也只能狠着心,用弓箭,滚木,擒石狠狠的射杀爬城地人群。

  唐军进攻的第天,城下留下了千多具尸体,多数是被驱赶上前的满人,唐军伤亡不到百人,就成功的让城头付出了三百多人的伤亡。唐军夹杂在人群中不时向城头的守军用火枪射击,让守军防不胜防。

  以这种速度下去,东京城不到三天,就会陷入无人可守的境地,高杰和刘宗敏对这种进度很是满意,其实若是换了唐军其他将领完全不会用如此阴损的战法,只是高杰和刘宗敏两人都是胆大包天之徒,唐军路上又见多了满人对辽东的破坏,唐军上下无不义愤填膺,才对使用这种攻城之法也毫无顾忌。

  “你不能进去”

  “放开我,我要见大将军”

  正当高杰和刘宗敏两人和军中的参谋在推演对辽阳老城的攻防时,大帐外传来了阵吵闹声,看了今天的进攻,唐军上下都认为东京几天就会攻破,下步对付辽阳老城的进攻才重点,他们已预先开始老城的攻防推演。

  高杰听到吵闹声,皱了下眉,谁敢在主帅帐前喧闹,刘宗敏见了主将的脸色,忙亲自出帐查看,门外人满身的征尘,正欲往帐内闯去,却被大帐的守卫拦住,那人虽然不敢反抗,却直在大声叫嚷。

  刘宗敏仔细看了下才叫道:“博洛,你想干什么,这里是帅帐重地,岂容你乱闯,你不要以为我们看重你就可以为所欲为。”

  博洛白天征战的衣服尚未脱去,身上到处是血迹斑斑:“博洛不敢,只是有要事要见大将军,却无人肯通报,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刘宗敏道:“你回去吧,大将军没有时间见你,你白天的表现很好,我们会给你相应的奖赏。”

  “博洛不是为奖赏而来,而是有事要当面询问大将军。”

  “我已说了,大将军没空见你,有事攻下东京城再说,你可以回去了。”刘宗敏朝几名守卫示意,让架着博洛离开帅帐。

  “大将军,我博洛不惜背叛族人,率先投降于你,又在城下浴血奋战,难道就不能换得见你面吗”

  高杰的声音从帐内传来:“让他进来。”

  几名卫兵放开了扭住博洛的手,又将他全身搜了遍,确定他身上没有带兵器才放他入内,刘宗敏也跟着进去。

  博洛进帐中,见到高杰就跪下,道:“大将军,博洛有个请求,请大将军务必答应。”

  “讲”

  “大将军,这些满人的老弱妇孺都是随我投降大将军的,他们也是大唐的子民,请明天不要再派他们上阵了。”

  博洛说完已是泪流满面,白天,他冲在最前面,亲眼看到路倒毙的满人妇孺,那里面有白花苍苍的老人,更令他心痛的还有无数的小孩,有些满人的年轻妇女,怀里还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被唐军驱赶了上来,这些都是满人的希望啊,若他们都死了,那满人会存在吗

  抚顺城里有万四千多满人,除了近四千人和投降唐军的士兵有关连被赫免外,其他万多人全部被赶上了战场,

  “不行,我唐军的勇士不能白白拆损在攻城的消耗中,只要前面有城池没下,他们就不可能撤下来。”

  高杰的话,让博洛听得心里阵悲谅,若是让高杰这么干下去,等到攻下了满人的所有城池,恐怕满人快要灭族了。

  “大将军,中原不是礼仪之邦吗,为什么你能做出如此残忍之事,难道大将军不怕让唐军的名声受损,到时唐王殿下怪罪吗”

  “何为礼仪之邦,唐军殿下曾经说过,最大的礼仪就是礼尚往来,这种事,在努儿哈赤和皇太极手上都不是第次吧,我如此做,正是遵行了满人的传统,难道不是礼仪吗,至于殿下会不会怪罪我,那就不用你为我担心了,你还是回去好好准备明天的攻城吧,只要城快点攻下来,死的满人就会少很多。”

  博洛哑口无言,呆立不动,刘宗敏在旁道:“大将军没有怪罪你擅闯帅帐,还不快下去。”

  博洛不死心的道:“大将军,如果我能将东京城说降,大将军可否不再驱使满人的老弱攻城。”

  “我不能答应你,你若能说降东京城,我答应城内人不杀就是,除非你能让辽阳老城的满人起投降,我才可以答应你这条。”

  辽阳降,满人的势力基本已空,高杰当然可以说漂亮话,只是辽阳还有数十万人,上万的精锐士兵,满人如何会降,就是东京城的满人知道他们降后,会被驱赶去攻辽阳,也不可能投降。

  博洛只能无可奈何的退了下去,第二天,唐军照样用满人对东京城继续发动进攻,无论城上城下,满人都死伤极惨,博洛索性自暴自弃,直冲在前头,他想自己找死,为死在城下的满人赎罪,偏偏在受伤时却被几名满人救了下来。

  救他的人是他弟弟岳乐,岳乐早就看到了博洛的不对劲,叮瞩博洛的几名亲兵,让他们随时注意博洛的动向,若是受伤,赶快把他撤下来。

  到了第四天,东京城的满人士兵已死得差不多了,东京城仿佛瓜熟蒂落般落入了唐军手中,城中的物质堆积如山,唐军总算不用为粮食发愁,开始准备对辽阳的进攻。

  第七卷 博奕 第四十四章 初展才华

  李岩和刑红娘二人趁着官兵还有段时间才会来的空当,对投奔的饥民重新整编了番,李岩家中的子侄本身有许多识字,又有武艺在身,还有些佃户,奴仆本身也身强力壮,远胜前来投奔的饥民,因此李家寨的人大多数都被分派下去作了头目,让李岩牢牢撑握了这支军队,红娘子的人马反而没有扩充多少。

  因要避开李仙风的队伍,义军都是边行军边整编的,到了第三天,整个队伍已是焕然新,再不复原先乱哄哄的团,刑红娘看得暗暗敬佩,若是让她来可没有这个本事。

  刑红娘的队伍本身家底就是个强盗窝,后来又陆续加入了些饥民,除了刑红娘,个读书识字之人也没有,谁都是为了能使自己三餐不至于饿肚子才走上这条路,刑红娘能让这数千人不至于烧杀抢掠已经是不错了,再多的人她也管理不了,几年下来她才只能维持这样个规模,也甘心将领导权拱手相让。

  这几年,河南遭灾特别厉害,李岩曾给饥民组织过二次大型的放赈,放赈时不免有些鱼目混珠的,贪小便宜想多得点的,为了能杜绝这类情况,李岩都是让家人按军法对饥民编组,才能使放赈井然有序,李家的子侄对于整编饥民已有了二次经验,有些饥民受过李家的恩惠,也乐于配合李家的整编,有不从的。李岩毫不留情,马上赶出了队伍,才能见效如此之快。

  这些年持续不断地灾荒。让老弱之人早已饿死,这万多人中,青壮占了绝大数。老弱只有三千余人。其中李家寨和刑红娘以前的队伍中的老弱占了大半。新加入地大多是无牵无挂的年轻人,李岩将老弱之人分开,另组营叫老营,老营不参加战斗,专门用来帮士兵整理盔甲,兵刀。埋祸做饭等事,另外七千多人组成战斗部队,这其中加上李家寨本身的马匹,骡子和刑红娘原先地骑兵。组成了支千人规模地骑兵部队。不过,这支骑兵真正地战马只有三百余匹,其余大多是骡子,毛驴组成。

  到了雕县,这支队伍已经是象模象样了,战力比起数天前已跃升了不止数层,雕县县令见这支人马声势浩大,还有千多骑兵,当即吓破了胆,弃县而逃,义军轻而易举的攻占了雕县。

  攻下雕县后,李岩依照刑红娘的做法,将雕县的乡绅富户抄了个底朝天,所得粮食半充当军粮,半分发给饥民,不过,李岩到底出身于富户,对雕县的乡绅并没有拷打,只是将他们暂押在块,等着义军离开了雕县就会放他们走。

  在雕县,又有许多人围着义军要求投军,李岩却不收了,除非有定武艺或者是读书只字之人,义军才肯收留,只是雕县不比李家寨,读书识字之人是个也不肯投,只收到了二百多粗通武艺之人。

  刑红娘忙问李岩这是何意,李岩答道:“兵贵在精不在多,何况眼下河南灾情严重,若我们多招兵马,粮草马上会不足,到时只有去进攻些大的城池,以我们现在地实力,无异于自行死路,不如多招精兵,慢慢打上几仗,队伍就能越打越强,岂不比现在人多要好。”

  刑红娘才彻底服气,以前刑红娘将领导权交给李岩手中,方面是感激李岩当年的救命之恩,方面是她作为个女子,统领这数千人已是力不从心,此次闹大,生怕官兵来,枉送了数千条人命,才让位给李岩。

  只是她也怕李岩到底是书生意气,眼高手低,那岂不所托非人,见到了李岩整军和行事的手段,颗心总算放心下来,笑道:“大哥,你天生就是统兵之人,若能早点随我起义,此事说不定已是方诸候,就是不如唐王,也决不会在张献忠,张妙手白九儿等人之下。”

  张献忠进入江西之后,将朝庭的个江西闹得天翻地覆,朝庭在江西地巡抚也折在张献忠手里,手下大军号称五十万,他又想向福建和广东进军,这次张献忠却碰了个头破血流,被福建的郑芝龙和广东的周右军大败而归,连孙可望和李定国都差点丢了性命,江西还有多处被郑芝龙和周右军两人的人马占了过来。

  不过,张献忠的名声却不稍减,他在南昌公然称帝,号大昌皇帝,军队为奉天大昌军,张妙手白九儿等人却活跃在河南鹤壁,濮阳带,隐隐威胁着郑州,开封。

  李岩轻蔑的笑:“张献忠,张妙手白九儿等人不过跳梁小丑,流寇之辈,早晚要被人所灭,象他们样又有何用。”

  刑红娘正色的道:“大哥,以后我们也就要被官兵称为流寇了,万不可如此称呼他们,否则我们也是自打嘴吧。”

  李岩愣,才知自己虽然起义,但到底多年的习惯没有改过来:“贤妹教训的是,是我口误了。”

  刑红娘见李岩认错,也不以为甚,见他刚才独没有评到唐王,不由问道:“唐王如何”

  “并吞宇内,可得天下。”

  刑红娘愣,唐军虽然多次大败朝庭军队,又占据了湖广,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山西半,甚至大草原也被唐军占据,按地方面积,唐军的地盘已比朝庭要大得多,只是唐军向对朝庭并没有咄咄逼人,让般人都误以为朝庭对唐军还有优势,刑红娘也从来不关心河南以外之事,听到唐王的事迹也认为和自己暂时无关,只是没想到李岩对唐军的评价会如此之高。

  刑红娘马上就信了,她知李岩不是个好说大话之人:“即如此。那我们不如去投靠唐军如何”

  李岩摇了摇头:“现在不行”

  “难道大哥想自立为王,也罢,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大哥无论如何决忠我都会支持大哥。”

  “河南四战之地。又灾荒不断。若想在河南自立。那只是痴心妄想,除非能夺取山东,或直隶,否则,另想谈自立之事。”

  以义军现在地实力连生存下去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根本没有夺取山东。或直隶的实力,刑红娘疑惑地道:“那大哥如何打算”

  “唐军中的宋孩儿和我有旧,早先也托人带过话,让我加入唐军。只是那时我全无反对朝庭之心,口拒绝,还与他断交,此时我带人前去,或许能谋个官半职,只是如今唐王帐下能臣无数,带甲数十万之众,现在我去了,必得不到重用,我又如何能施展心中的抱负,我至少也要拿下河南半省之地,才能带兵去投唐王,到时各位跟着我起毁家起义地兄弟也能起得到安置。”

  刑红娘默然半响:“恐怕大哥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只是不甘心李家寨跟着你地众人到头来无所获吧。”

  两人正说话间,李俊走了过来,道:“大哥,李仙风派人来了。”

  刑红娘在旁“咦”了声,道:“他派人来干什么,把他砍了就是。”

  李俊正要下去,李岩连忙拦住:“慢,把人带过来问问再说。”

  刑红娘道:“那狗官派人来无非是想劝降,又何必要见,难道大哥还要犹豫不成。”

  李岩苦笑:“我何偿还有犹豫之心,只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听听他说什么,还有话要让他传个口信,才愿意见他下罢了。”

  刑红娘撇了撇嘴:“偏你们这些读书人规矩多。”却没有再反对。

  不会儿,个捕头模样打扮地人被押到了二人跟前,被李俊喝令跪下,那人进到义军军中,显然是吃了番苦头,被吓得不轻,马上跪下磕头不止。

  李岩道:“行了,你有没有书信,还是只有李仙风的口信。”

  “有,有,还请大人过目。”那人连忙掏出了封书信,

  李岩接信拆开来看,里面果然是李仙风的亲笔信,还盖了巡抚的大印,通篇都是叙述他和李岩父亲李精白的交情,未了才拐个弯道:“李信兄弟勾串女贼红娘子,破城杀官,劫狱焚衙,号召饥民作乱,谋为大逆,本拟即派大军痛剿,不使人漏网,然念李信兄弟二人,或中乙榜,或为痒生,忠孝之心未全泯;又系宦门公子,世受国恩,作逆之志应非初衷。若能迷而知返,翻然悔悟,将女贼红娘子缚送辕门,立功赎罪。或只身归诚。

  本抚院定以宽大为怀,减等拟罪。看在两家世交份上,力保他们兄弟两人脱罪。”

  刑红娘虽然出身于武家,倒也粗通文默,李岩看信时,她也凑了过去,看了个清楚,冷笑道:“竟然两家世交,你下狱时,他为何没有半点搭救的举动,分明是担心我们不好剿,才想诱骗我等自投罗网,来人,将他地两只耳朵割去,以示警戒,李仙风不来则罢,他若敢来,必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那人听到要割去他两只耳朵,跪在地上痛哭流泪,求饶不止,刑红娘毫不怜悯,让亲兵将他拖了下去,将两只耳朵全部割掉,才放他离去。

  李岩本想饶过下书之人,又担心刑红娘会认为自己对李仙风的话会动心,只好闭口不言,见送信之人被拖下去,才对刑红娘道:“贤妹,李仙风的大军离我们还有定距离,当务之急是先击溃从商丘来的官兵,如此我们才不会腹背受敌。”

  刑红娘见刚才李岩任由自己处置下书之人,心中再无疑虑,展颜笑道:“大哥所说正是,如今大哥才是主帅,如何打,还需大哥拿主意。”

  李岩道:“斥候来报,官兵已到宁凌,按他们地速度明天就能到雕阳,如今我军人多势众,不如埋伏在半道上,官兵来后,先到处布置疑兵,趁他们惊慌之际,我们的骑兵再出击,必定能将官兵大败。”

  刑红娘道:“好计,官兵心想剿灭我们,恐怕不会想到我军敢迎敌,他们只有不到二千人,我军千骑兵,只要几个来回就能剿灭他们了。”

  两人又细细推敲了下,定下了完整的歼敌计划。

  从商丘来的官兵是由个参将带队,天启帝的皇后张氏出身于杞县,杞县还留有张氏族,属于皇亲国戚,那名带队的参将正是姓张,听到老家被抄,那还了得,得到消息后就心急火燎的带兵往杞县赶来,只是杞县离商丘还有段距离,他得到消息已晚了几天,不过,他能比开封的李仙风先赶到,可见他是多么心急。

  雕县和宁陵之间有个地方叫帝丘,帝丘位于雕县城东北二十五里,雕宁民三县交界处,相传五帝之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李岩和红娘子的人马就埋伏在帝丘附近,等待从商丘来的官兵进入自己的包围圈。

  后世的帝丘漫天黄沙地,此时却绿树成荫,到处是高大的树木,帝丘只有些小山坡,接理根本不适合作为伏击地,李岩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把队伍拉到了帝丘来埋伏。

  张参将心急如焚,大早就率队朝睢县出发,心要剿灭抄了他老家的义军,不到个半时辰,已赶到了帝丘,眼看还要个时辰就可以赶到雕县,张参将更是拼命催促手下快走,对帝丘的那些小山包连派人查看都懒得查看。

  见官兵进入了自己的伏击圈,李岩下令下,义军鼓声大作,从各个地方涌了出来,到处是旗帜人马,根本分不出有多少人,正当官军惊慌时,阵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响了起来。

  名官军喊道:“骑兵,骑兵,我们死定了。”

  张参将还在疑惑,那些流寇哪来的骑兵,李仵已带着骑兵从山丘后转了出来,这支由马匹,骡子,毛驴组成的骑兵队伍步调根本做不到整齐划,整个队伍歪歪斜斜,若是让唐军见到了,肯定会笑掉大牙,可官兵却丝毫笑不出来,大明以前虽然可以和蒙古人交易马匹,但仅有的马匹直要供应边军,内地的马匹很少,这千五百多官兵,马匹不到五十,只能供军官和斥候使用,见了义军的骑兵如何不害怕。

  接下来的战斗毫无悬念,已丧失信心的官兵组织不了点抵抗,纷纷投降,连张参将本人也做了俘虏。

  商洛和商丘个在陕西,个在河南,两者之间相差千里,有些读者可能搞混了,老茅看了有人留言说商丘早为唐军所得时,也是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反应过来。

  第七卷 博奕 第四十五章 货币发行

  唐军虽然攻下东京城,但他们的炮弹更是减少,已不足百发,对辽阳进攻的第天,唐军就遭到满人炮兵的猛烈射击,城中全然不顾城下满人的老弱妇孺,天时间,就有三千多满人死在自己的炮火下,夹在其中的唐军也伤亡了三百多人,若不是唐军仅剩的炮火拼命压制,唐军的伤亡还会更重。

  可惜第天唐军的炮弹就宣告完毕,第二天,没有炮火支援的攻城部队伤亡更是惨重,唐军手中的满人已死伤了大半,再这样下去,不出二天,唐军就得全部出动自己人对辽阳攻击,可是让没有炮火支援的骑兵下马攻城,未免太不拿人命当回事,恐怕就是他们攻下了辽阳,等待他们的也不是唐王的嘉奖,而是军法官冰冷无情的面孔。

  高杰无奈,只是停止了攻城,老老实实的呆在城下,等等高立功的后续部队支援,他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是先攻下了东京城,才使唐军有充足的粮草可以等待。

  东北的事离长安实在太遥远了,尽管高立功接到消息,马上就用快马加急将情报发往长安,可是李鸿基得到东北最新的消息至少也要二十天,高杰和刘宗敏两人在辽宁将满人的盛京和东京全都攻下,李鸿基手上得到的消息还是皇太极身死,明军在小凌河畔全歼满人入侵部队的消息,只比明朝发往天下大捷的捷报快了天。

  当然。这不是说唐军地效率低,相反,唐军的情报效率极高。才能抢在朝庭发送消息的前头抢先送到长安,毕竟唐军送达消息地路途要绕过大草原,而明军从山海关到京师的路程才五六百里。

  朝庭的邸报上面满是替朝庭吹嘘之词。许多人叫嚣大明百年地边患举扫除。中兴就在眼前。是啊,蒙古人已经完蛋了,满人已再遭到重创,东北可以彻底放心,朝庭就可以腾出手来,心意地扑灭各地地乱匪。

  只是唐军就象座高山横在朝庭的面前。许多人视而不见,大家也明智的不提,只要稍有见视的人就知道目前是唐强明弱,只是唐军很少大规模的主动攻击朝庭。使许多人都有幻想,或许唐军并不想推翻朝庭。只要能扑灭各地的乱匪,大家各安其事倒也无妨。

  这是唐军每三天次地朝会日子,唐军的重臣都坐在起相商大事,李鸿基也坐在上面听各大臣的发言。

  要让李鸿基象明朝皇帝样,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早朝,这点根本做不到,唐军的朝会本来是不固定,只有大事发生才由唐王招集全部官员议事,平时政事都是由尚书省处理,门下省和中书省长官监督,有急事或各省官员无法达成统意见才直接呈送给唐王,由李鸿基定夺。

  后来李鸿基发现这种方法也弊病繁多,许多官员稍有争执,就定要唐王拿主意,李鸿基本想偷懒,反而天也不得闲,只好定下三天次地朝会日子,若非急事,有争执的统统在朝会上解决,这才让李鸿基能省下大量的时间,三天次的朝会,也能让官员时时和唐王见面,不至于生疏。

  唐军目前的官职已快完备,采用的是三省八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八部除了仿明设为吏,兵,工,刑,户,礼部外,另设情报部,宣传部。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右仆射周凤梧,门下省长官为门下省侍中宋献策,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顾君恩,吏部尚书为许鼎臣,户部尚书为李守忠,工部尚书为袁宗第,兵部尚书马维兴,礼部还没有尚书,只有侍郎赵良极,刑部也无尚书,暂由尚书省侍郎洪承畴兼任刑部侍郎。宣传部侍郎王长顺,情报部侍郎贺珍,贺景。

  此时大厅内除了情报部侍郎贺珍,工部尚书袁宗第外,三省八部主官全部到场,外加上武卫大将军高功,金吾大将军李过和其他在长安的五品以上高官。

  今年唐军暂无大的战争,又新得到了湖广,四川膏腴之地,陕西,山西两地虽然有多处受到旱灾侵扰,但由于推广了旱地作物,四川和分成湖南,湖北的湖广大熟,加上草原已经结束了筑城,垦荒的巨额投入,整个唐军领地片欣欣向荣,税收节节增长,户部尚书李过忠刚刚结束了上半年唐军的报告,唐军的财政总支出为千百五十六万两,平均每月为百八十五万两左右,多出的五十六万两为高杰,刘宗敏两人的军费。

  众人还没有从唐军巨大的开销中回过味来,李守忠又报出了唐军上半年的收入,其中商业税收为九百万两,比原先预计的八百万两要多出百万两,多出的百万两全是六月份上交的,李守忠解释说六月份刚好有几支从奥斯曼帝国的商队返回,才多出这百万两银子的税收。

  接规定商队去奥斯曼帝国的路线都由唐军派兵保护,商队所得的三成要交给唐军作为保镖费用,而这其中的三成只有半作为税收,其余半用来建立基金,部分是用来发放因护送商队而阵亡将士和伤残军人的抚恤金,部分是用来奖励平安归来的士兵。

  只有成半就高达百万两,那这几支商队进帐岂不是高达五百万两之巨,众人也不由为贸易的巨大利润震惊,开头大力反对唐王开拓商路的洪承畴,宋献策等人都低下了头,他们以前以为这只是唐王的痴心妄想,纯粹是劳民伤财,没想到这远达万里的贸易虽然来去要达年之久,可是利润也实在是惊人。

  相比较而言,唐军预估农税的总额会达到七百万两,实际收入有七百五十万两时。也不那么引人注目了,毕竟商业税达到了九百万两之多,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农业税今年多少,明年也就基本定了下来,有增长也是很缓慢。否则那就是竭枯而渔了。

  当李守忠道出今年上半年地盈余可达四百十四万银时。众人都鼓起了掌声。毕竟这是唐军财政的第次盈余,而且还盈余如此之多。

  在之前,唐军以前的财政都是靠征战所得,加上买卖兵器,甚至是变卖国宝,才能维持运转。还能有不小地储备,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唐军的地盘越来越大,军队越来越多。这些获取财物的方法都不可取,而且获取地机会也越来越小,如今唐军地财政单靠税收就能步入盈余,那才代表唐军地地盘已真正稳固。

  见大家都在微笑,李鸿基拍了拍手,等众人的注意力转到了自己的身上,才道:“诸位,先不要管那些盈余了,它们现在正躺在户部的库房里,又不会跑掉,今天还有件重要的事要让大家知道。”

  众人都会心笑,心中却在纷纷猜测是何要事,李鸿基大声道:“把东西抬上来。”

  随着李鸿基喊声,名身穿唐军四品官服的人走了上来,后面还跟着四个军士,抬着两个沉重地箱子。

  有认识前面走过来官员之人心中纷纷大讶,那不是户部以前的郎中陈宇吗,怎么才二个月不见,他又升了级,只有李守忠心知肚明,陈宇这次的铸币必定让唐王很满意,才提升他级。升为户部侍郎。

  四名军士将箱子轻轻的放了下来,转身出去,众人感到地上为之震,这两个箱子显然沉重已极,里面到底会是什么呢

  李鸿基示意陈宇打开箱子,众人伸长了脖子,看看里面装得到底是何物,怎么唐王如此重视,首先是道雪白地银光闪了出来,众人的眼睛晃成白哗哗片,众人还来不及惊讶,又是道黄灿灿的光芒,时之间,大厅里黄白两道光芒闪耀,左边是雪白的银光,右边是金色的黄光。

  这正是黄金和白银的颜色,奇怪的是这箱子里的黄金和白银和他们平时见到的锭锭全然不同,而是个个都圆圆扁扁的。

  当中有些见过从外面传来的金银币的官员心中更是奇怪,唐王把那么多外国的钱币拿出来干什么,难道要发给大家奖励不成,看着那些发出金灿灿光芒的金币和雪白的银币,心中不由怦然心动。

  李鸿基示意两旁的亲兵将金币和银币分到每个人的手中,无论是金币还是银币,上面的图案都栩栩如生,简直是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只是众人看着上面的图案,顿时都有大堆疑问涌了上来。

  金币和银币上的图案模样,正面是条腾飞的龙形,背面则刻着大唐户部银行监制的字样,很显然,这是唐军自己制造的,这个钱币不但样式要比他们以前见到过外面流进来的好,重量也要比他们以前见到的要轻,唐王是什么时候做的这个东西,上面印了大唐户部银行,银行是什么东西。

  洪承畴首先问道:“殿下,这可是我们唐军自己所制。”

  李鸿基含笑点头:“不错,你认为做得如何”

  洪承畴马上就知道唐王为什么要做这个金币和银币的原因,这个金银币无论是方便性也好,杜绝官员借火耗牟利也好,都要远甚于直接使用银两。只是他担心如此会损害到官员们的利益,让官员们群起反对,那岂不要遭,可这条理由却不能拿在明面上来讲:“殿下,我觉得很好,只是。”后面却说不出来。

  李鸿基转向其他人:“以后我们就用这个代替银钱使用,大家看看觉得怎样”

  众人虽然觉得使用这个作为银钱方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