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最新章节 > 第 82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82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传令兵下去,唐军全体乱了起来,赶忙将刚刚建好的营帐收好,又是个斥候打马远远飞奔过来:“报,紧急军情,前面发现了满人,数万名满人。”

  刘宗敏问道:“他们离这里有多远,肯定都是满人”

  斥候忙道:“是满人,离此不足十七里了。”

  十七里,来得好快,高杰望着旁边的河流,四周开阔的农田,纵横地溪流,这里太不适合做战场了,唐军又全是骑兵,在这样的地势展开,根本没有办法运动。

  高杰马上下令:“传令,丢掉弹药之外的所有东西,抢占前面的两座山头。”

  前面有座隘口,这个隘口比较宽,可以同时容数百名骑兵通过,不过现在两军相遇,却什么也顾不得了,有隘口防守总比没有地好。

  接到主将的命令,正在手忙脚乱收拾营帐的唐军马上丢下了所有的东西,翻身上马,所有的人都朝隘口急驰而去,这两个山头看着挺近,离唐军其实更远,足有十里的路程,而满人已离隘口不足五里了,谁能抢占隘口,谁就能获得主动权。

  阿巴泰心头喜悦,此行虽然都硬仗,但在锦州,宁远两城也获得了不少物质,可惜的是那十万奴隶不能带回来,否则收获更大。不过也好,用十万奴隶保证了自己的大军回辙,算算还是没有亏本。

  前面的士兵突然阵慌乱,他的亲兵也提醒他道:“大汗,快看,前面有烟尘。”

  阿巴泰向前看,呆了起来,前面出现了股巨大的烟尘,此时天气热得似火,根本没有大风,那烟尘只有出现了大队骑兵才能解释,而且还是在全力奔驰的骑兵才能激起如此大的烟尘。

  隘口两旁的小山包不过数十米高,唐军全力赶路激起的烟尘已越过了小山包,进入了满人的视线,若是皇太极,不管前面来的是何人,必定会命人快速越过隘口,抢占有利位置,可是阿巴泰却下了下极其错误的命令:“全队停止前进,派出斥候队搜索,看前面来的是什么人。”

  此时唐军才刚刚赶路,满人完全有机会先占据山头,事实也确是如此,满人的斥候队接到命令后,马上赶到了两座山头,此时唐军离隘口已不足二里了,铺天盖地的唐军骑兵朝隘口冲来,只是数十人的满人斥候吓得屁滚尿流,拨马便走。

  “大汗,是唐军,数万唐军。”

  当斥候告诉阿巴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阿巴泰已经不需要他们的汇报了,唐军的旗帜已在山头上升了起来,那高高飘扬的黑色金龙旗将阿巴泰安然回去的梦想击得粉碎,他呐呐自语:“怎么可能,唐军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高杰和刘宗敏已站在山头,暗暗庆幸自己抢的及时,他举起了手中的高倍望远镜,向满人看去,正是借助望远镜。唐军才能比满人地斥候先步发现对方,满人摆脱了明军的追击,心情已放松。斥候也派得不远,才会直到发现对方骑兵的烟尘还不清楚来人是谁。

  在高倍地镜头下,五里外满人的面目有点模糊。但举动却清晰可见。见满人全部停了下去。高杰大喜,道:“快,让后队人马全部砍伐树木,堵住隘口。”

  这个隘口有数百米宽,若满人拼命冲击,唐军虽然有山头的支援。死伤也必定惨重,若能趁着满人迟疑地功夫,将隘口用树木堵住,满人就是想拼命也不成了。

  在满人地中军内。正发生场激烈地争执,担任前锋的济尔哈朗正在怒气冲冲的责问阿巴泰:“大汗,为什么要停军”

  济尔哈朗走在最前面,他首先发现了唐军骑兵冲击的烟尘,正要下令加速前进,抢占隘口时,阿巴泰的命令传了过来“全军停止前进。”

  济尔哈朗几乎要吐血,无奈给皇太极发过丧后,全体满人已知道了阿巴泰是新任大汗,他就是有心不听,众目睽睽无不能违反新大汗的命令。

  阿巴泰看到山上地唐军,心中已经后悔,不过济尔哈朗的责问他不能接受,否则他的威信马上就要受损,强辨道:“前方情况不明,自然要停军弄清楚情况。

  这句话放在开阔地带才有道理,若是放在这么重要的隘口,不抢占要地实在说不过去,阿巴泰也是员宿将,不可能不知道,济尔哈朗压住怒火,此时说什么也无济于事,唯有打开道路才是重点,忙道:“那还请大汗赶快下令向唐军进攻,否则若等他们筑好了隘口就不及了。”

  阿巴泰自然知道济尔哈朗说得是正理,只是济尔哈朗地口气让他受不了,济尔哈朗虽然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儿,但在努尔哈赤生前就比阿巴泰受宠,皇太极为汗后,皇太极对济尔哈朗更是亲近,济尔哈朗的权柄还在阿巴泰之上,如今阿巴泰贵为大汗,济尔哈朗对阿巴泰的口气没有半点尊重,阿巴泰心里不由涌起了股怒气,你要我这样做,我偏不做,开口道:“莫急,等谭泰他们上来再说不迟。”

  满人的主力加上仆从,如今还有四万余人,加上从宁远抢回来的财物,队伍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绵延有五六里路,要等所有人到齐,又要担搁段不短的时间,济尔哈朗大急:“大汗,不能等他们了,赶下下令进攻吧。”

  阿巴泰不语,济尔哈朗还要再说,宁完我在旁边劝道:“贝勒爷,大汗已经下了命令,就不用再劝了。”并连连使眼色。

  济尔哈朗呆,看着阿巴泰阴沉着的脸,终于不再说话,不久,谭泰,杨古利,豪格,多尔衮等人都已来到了中军。

  替皇太极发完丧后,豪格就已放了出来,阿巴泰恢复了豪格和硕贝勒之职,豪格见大汗之位木已成舟,也就死了这条心,阿巴泰用多尔衮分他兵权,他也忍了下去,不过,以前打仗,皇太极都是用多尔衮为主,豪格为副,这次多尔衮成了他的部下,豪格总算找到了条安慰自己的理由。

  等到众人都决定要马上拿下两个山头,夺取隘口时,已过去了半个时辰,唐军在隘口的布置已经象模象样,数百米的道路全部被树木堵死,许多树木的叶子根本没有去掉,就这么整棵树砍倒后拖了过来,还有些树木稍微加工了下,已有头被削尖,对准了满人的面。

  济尔哈朗是前锋,被阿巴泰命令第个发起攻击,他心想冲破唐军的堵截,倒是没有意见,只是到前面看,发现整个道路已被唐军远全封死,满人要想过去,只有仰攻这数十米高的山头,他几乎要气得吐血,只得咬牙带着手下的精锐亲兵,首先向山头冲去,满人在身后齐声呼喝:“攻攻攻”

  这两个山坡都不算陡,平时骑兵不到二分钟就可以从山脚冲到山顶,不过,仰攻骑兵的速度就提不上来,有这段时间,足够般唐军的熟练枪手放上数十枪,就是头大象也能射杀。

  看着济尔哈朗带兵向山上冲来,高杰冷笑声:“找死。”马上下令:“开火。”

  声令下,唐军的火枪手开火了,“砰,砰“的枪声充满了整个阵地,唐军利用这宝贵的半个时辰时间,不但将道路堵死,山上也挖了简易的壕沟,唐军的骑兵全部转为了步兵,躲在壕沟里向满人射击。

  济尔哈朗刚开始虽然冲在了前头,但接近唐军时他的马速已放慢了下来,无数的满人跃过济尔哈朗的马头,向山头冲去,在唐军火枪的打击下,纷纷倒地,最远的连半山坡都冲不上去,丢下百多具尸体后,济尔哈朗放弃了用骑兵冲击的打算,命令士兵停止了攻击。

  刚才还心前进的满人退了下去,唯有在山头横七竖八的留下了具具尸体,数十名唐军士兵走出了战壕,检查满人留下来的尸体,若还有活的马上射杀,有的马匹虽然已经倒在山坡上却还没有死去,在不停的嘶吟,有的唐军士兵不忍,给受伤的马匹也补上枪,结束了它们的痛苦,

  后面的唐军还干得热火朝天,唐军抢占山头时许多人只带了身边的火枪,有来得及的还抢了几枚手雷带在身上,其它补给火炮,弹药,粮食大部分还丢在刚才扎营的地方,后队的唐军只好充当搬运工,把东西朝山头运去。

  济尔哈朗停止攻击,阿巴泰马上派人来询问:“为什么停止攻击”

  济尔哈朗只好回复道:“敌人火器太猛,我们的骑兵冲不上去,必须换成步兵持盾参战。”

  满人所谓的步兵就是跟在军中的仆役了,他们是士兵的私人奴隶,平时要负责兵器,盔甲的养护,马匹的饲养,士兵的生活碎事,这仆役的来源非常复杂,有的是被满人消灭的部族被充当仆役,有的是因为犯错的被打成奴隶的满人,里面满人,蒙古人,汉人都有,他们统统是士兵的包衣奴隶,这其中也不泛有勇猛善战者。

  阿巴泰马上拒绝:“不行,传我命令,让济尔哈朗持续不断的攻击,否则敌人的工事会越来越完备,等我们造好了盾牌,他们的工事修得更牢。”

  阿巴泰此话也不假,满人的许多攻城器具通常都是原地伐木所造,他们唯所带的火炮在最后面,时运不上来,要等满人将盾牌造好,至少也要个时辰,那时必定更难攻。

  济尔哈朗听了传令兵的回话,只好下令再次进攻,呜呜的牛角吹起,以前雄壮的声音此次听起来却有几分悲凉,在济尔哈朗的呼荷下,满人的前锋再次向山头冲去。

  第七卷 博奕 第二十五章 溃败

  济尔哈朗带着手下的亲兵连连发起冲击,在两座山头的道路上已经丢下了五百多具尸体,满人的尸体从山脚直延伸到唐军阵地的前十米处,越到前面尸体越少,半山腰已有了不少沆沆洼洼,那是被唐军手雷所炸,满人在远处唐军般用火枪,到了近处,就改用手雷,歼灭了五百多满人,唐军连个受伤的人都没有。

  这两座山高度大概只有五六十米,绵延的山体也不过二百余米,可是这居高临下的地势却让满人愁莫展。济尔哈朗望着山上倒下的尸体,心如刀绞,向亲兵问道:“大炮运上来了没有。”

  亲兵嗫懦着回答:“还没有。”

  济尔哈朗举起了手中的刀,朝旁边的颗小树砍去,“哗。”的声小树应声而倒,济尔哈朗下令道:“不要停,再攻。”

  亲兵劝道:“贝勒爷,我们的人死伤太惨了,该让大汗换人,哪能直由我们的人冲锋。

  济尔哈朗瞪了亲兵眼:“你说什么,多少坚城都被我们拿下来了,还怕这两座小山头,换什么人”

  看着满人次次的冲锋失败,阿巴泰也意识到自己先前的失误,无奈后面的满人虽多,却帮不上什么忙,这个隘口最多只能容得下数千人攻击,只能不停的催促后面的人加快速度把大炮运上去。

  满人的大炮太过沉重,夹在人群中更是不易通过。反而弄翻了几门。见济尔哈朗地数次攻击受挫,阿巴泰放下了刚才对他地不满。派人询问济尔哈朗是否要换人。

  济尔哈朗脖子硬,对阿巴泰派出的使者梗道:“告诉大汗。不拿下山头。我济尔哈朗就死在这里。”

  阿巴泰地亲兵无奈。只得将原话带回。济尔哈朗打发走阿巴泰的亲兵后,象个输红眼地赌徒,他高举手中地长刀。大吼道:“勇士们。跟我冲上去。”开始了第六次地带兵冲击。

  此时山上已铺满了人和马地尸体。骑兵根本就不能走。济尔哈朗干脆命令全体骑兵下马,步行朝山上冲去。

  满人在济尔哈朗的带领下,又开始了冲击,这次济尔哈朗没有再退缩。他直冲在最前面,到了半山腰居然连颗子弹也没有打中他,不能不说济尔哈朗运气好。

  在主帅的鼓舞下,上千名满人再次鼓起了勇气,跟在后面猫着腰朝前冲去,在唐军接连地打击下。他们总算学会了怎样减少自己受伤地机率。

  只是再前进了十数米后,济尔哈朗却没有以前那样地好运气了,他突然觉得右臂传来阵钻心地疼痛,手中的长刀铛的声掉在了地上,颗子弹已嵌入了他的右手肉中。顿时鲜血如注般地流了出来。

  济尔哈朗迅速用左手捡起了掉下的马刀,再次高举:“勇士们,冲上去,冲上去。”

  高杰在望眼镜里刚好看到这幕,他叫道:“高飞,高飞。”

  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应声道:“到。”

  高杰伸手指正在前面指挥作战地济尔哈朗道:“看见那个左手举刀的人吗,那可是满人的个大官,有没有把握干掉他。”

  高飞是唐军中特意剑练的阻击手,象他这样地人每个军中都有二十名配置,专门用来射杀敌人的指挥官,他们使用的都是线锤枪,唐军般的枪支准度只有不到百米,现在唐军中的神枪手可以用线锤枪打中四百米外的物体,济尔哈朗离唐军的位置已不到百米,高飞只望了眼就回道:“报告将军,完全没有问题。”

  高飞话说完,手中的枪已“砰。”的声响了,高杰只看到刚才高举马刀的敌人指挥额头上出现了个大洞,接着是血喷涌而出,倒了下去口

  冲锋的满人迟疑了下,突然乱糟糟的朝后退去,满人的这次冲锋除了多留下百多具尸体外,什么也没有得到,高杰不知道他命人干掉的那人可是满人的和硕贝勒,后来的铁帽子王,不过,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唐军在归化城下把满人的贝勒,旗主都干掉了大半。

  济尔哈朗死,前面的满人顿时没有人再组织进攻,他的尸体被亲兵抬到阿巴泰等人的身旁,此时济尔哈朗两眼睁得大大的,仿佛不相信自己会被射中,额头上的个血洞让满人的亲贵都看得心惊肉跳。

  阿巴泰又命谭泰带队继续进攻,谭泰照样损兵折将,毫无所获,阿巴泰只得下令停止了进攻,把希望寄托在大炮上,双方暂时恢复了平静。

  阿巴泰在等大炮,唐军的大炮却已经先运到了山头,唐军在两个山头各架起来了十门大炮,开始对下面的满人进行轰击。

  这下满人炸了锅,数万满人挤在条长五里,宽数百米的地方,他们的左手边是条大河,右手边是高山,唐军的大炮居高临下,本来只有三四里的射程,变成了五六里,将大部分满人笼罩在火炮打击范围之内。

  满人的大炮此时刚刚运到山下,阿巴泰刚要命人向山头开炮,没想到唐军的大炮首先响了起来,阿巴泰惊讶的张开了嘴,唐军能出现在他们身后已经不可思议,阿巴泰估计到唐军是越过努鲁儿虎山才会到他们身后,努鲁儿虎山有多险,他们自己走过,自然知道,只是唐军怎么可能带着大炮行军。

  唐军的小炮只要二人抬着就可以,无论山势怎样,携带这种少量的火炮肯定没有问题,阿巴泰正要下令还击,颗炮弹在他身边炸响,亲兵大叫:“保护大汗。”已将阿巴泰扑倒在地。

  等阿巴泰重新爬了起来。才发现他附近有个大坑。坑外还有几个人地断腿残肢,阿巴泰记得刚才站在那儿地正是他手下的勇将郎球和原先皇太极地侍卫长杨古利。如此勇猛的两人遇到了炮弹,点反抗地机会都没有。说死就死了。

  阿巴泰又看了看刚才扑在自己身上地几名侍卫。他们都已口鼻出血。只是被爆炸地威力波及而已。现在都已奄奄息,眼见是不活了,他顿时意识到自已地危险,旁边的宁完我更是吓得脸色发白,见大汗的目光向自己望来,宁完我哆哆嗦嗦的道:“大汗。这里太危险,还是后撤为好。”

  谭泰亲眼看见自已的哥哥被炸得尸骨无存,听闻要后撤,大惊道:“大汗。不能后撤,快下令我们的大炮反击。”

  宁完我催道:“大汗,我军地火炮远不如唐军,快下令撤退,否则全军就要死伤殆尽了。”

  阿巴泰原先只是名将领时常常敢于冒着明军的炮火冲锋,做了大汗后却对自己的命珍惜起来,听了宁完我的话,眼睛亮:“不错,我不能让我地大军白白送死,传我军令,全军后撤。”

  阿巴泰的话说完,自己拨马便走,宁完我连忙跟上,谭泰听到四周震耳欲聋的炮声,知道即使是反击,满人也不可能有胜的希望,对着炸死杨古利的大坑拜了拜,也翻身上马,朝阿巴泰追去。

  这顿大炮已将满人轰击的失魂落魄,听到大汗后撤的命令,许多人拼命打马逃离,数万满人乱成了团,唐军的大炮虽然不多,但短短数分钟已砸下了数百发炮弹,若不是唐军所带炮弹不多,射速还可以更快。

  许多满人见向后撤退已来不及,声声的爆炸声又象是推命的阎罗样不时在身边响起,看到同伴们被炸的尸骨无存,他们干脆连人带马跳入河中,只是河水虽然淹不死人,但河对面也是座大山,他们不可能爬过大山,被河水冲到了下游,成了岸上唐军的靶子,刹时河水为之赤口

  唐军大炮只开了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炮击,这倒不是满人逃得如此快,而是唐军的炮弹已经快没了,唐军的迫击炮每分钟能够达到十发,二十门大炮,分钟就可以砸出二百发炮弹,唐军才带了区区千发炮弹,如何够用,若不限制,五分钟就可以将炮弹全部打完,到时剩下的火炮就会成为废物。

  这次机会实在太难得,满人攻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唐军有火炮,最前面的部队已挤在山下里之外,唐军炮下去就能炸死炸伤十几人,唐军连发了八百多发,直到高杰意识到炮弹快没有了才叫停,此时唐军的炮弹已不足百五十发了。

  唐军虽然停止了炮击,但满人谁也不敢在原地停留,他们依然是丢盔弃甲,片混乱的向后撤去。

  唐军没想到炮击的效果会如此之好,见满人如此混乱,刘宗敏马上向高杰请战:“大将军,请允许未将带队冲击满人。”

  高杰看到乱成片的满人,料想他们没有反击的手段,道:“好,我给你二千人马,记住不要贪功,最多追击二十里就要返回。”

  隘口的树木不但堵住了满人的归路,也将唐军的大部分士兵堵在山下,二千人马是山上所能抽调的最大人马了,若要等山下的人上来,那满人早跑了。

  刘宗敏行了个军礼,道:“遵令“跳上自己的战马,高举着战刀,喊道:“弟兄们,跟我冲,杀鞑子。”

  山上的唐军呼啸而下,冲出了二千骑,跟着大喊:“杀鞑子,杀鞑子。”

  刘宗敏带队冲在最前面,剩下的满人已失去了斗志,见唐军冲下了二千骑,竟然没有个人敢反身去挡,只是拼命打马逃离。

  从山上望去,整个山下烟尘滚滚,高杰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副奇景,二千名唐军竟象撵免子样,撵着数万名满人拼命逃命。满人以前最善长的反手箭也没有个人使出,大家都有个念头,逃得越快越好。

  刘宗敏带队追杀了二十里,见满人已去得远了,才返回,凡是落在后面的满人都被唐军当成了靶子,射杀,这二十里路,成了满人不折不扣的血路。路上都留下了满人倒毙的尸体。

  唐军开始检视着炮击的成果,这条数百米宽,三四里长的道路惨不忍睹,到处是满人的尸身,有部分人断臂残腿,那是唐军的大炮所炸,还有小部分人背上中了数刀,仆地而死,唐军大为惊讶,唐军的火炮没有这么厉害吧,怎么会变成刀伤。

  把他们翻过身来看,他们的面容全是惊愕,可以肯定他们没有料到会在背后中刀,这是夺路而逃的满人嫌他们的仆役们挡住了道路,用刀直接砍开道路,可见当时受到炮火打击时,满人是多么混乱。

  其实数百米的地势已经是够开阔了,满人只要不往中间挤,四散而开,绝对不会损失这么惨,而且也不必用刀砍自己人来开路,只是人在害怕时往往会向人多的地方跑,感觉会更安全,发现路堵后,着急之下也顾不了那么多,干脆用刀开路。

  此时路上还有许多满人的伤兵没死,唐军毫不迟疑,没死的通通补上刀,结束了他们的痛苦,唐军只对自己人有义务,对满人没有必要给他们治伤。

  皇太极的棺裹满人竟然也来不及运走,落到了唐军手里,此时唐军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皇太极死了,这些满人不得以撤军,难怪他们会如此快碰到满人。

  满人的火炮刚运到前线,还完整的停留在原地。成了唐军的战利品,唐军对这种老式的火炮根本看不上,不过看在已方炮弹已所剩无几的情况下,还是勉强拖了回来做自己的战利品。

  阿巴泰等人直逃了四十多里才停了下来,他检视了下身后的队伍,大部分人都还在,粗看下土兵还有二三万人,虽然被唐军顿炮击,看似惊天动地,但因地方本身开阔,除了刚开始受唐军的炮击损失惨重外,唐军后面的炮击效果远没有前面的数轮好。真正死在唐军炮火下的满人可能不到受损的三分之,另外三分之二有部分是满人自相践踏,残杀而死,另部分则是被唐军追杀。

  第七卷 博奕 第二十六章 乱局

  前面就是小凌河了,见摆脱了追兵,满人才放松下来,纷纷牵马到河边,让跑了数十里的马匹饮水,休息。

  此时满人的主力尚有万八千多人,仆役却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除了开头被火炮所炸死的满人外,被唐军追杀而死的大部分是满人的仆役,他们不能和主人抢道,马匹的脚力又是最差,自然逃在最后面。

  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若是在平时,阿巴泰带着这万八千名精锐子弟,就是面对明军的十万大军也敢率队冲击,可此时的满人却象被霜打的茄子,全无士气,阿巴泰怀疑若是在这里再出现队唐军,他的队伍是不是马上会崩溃。

  阿巴泰此时想起皇太极临终的交代,百感交激,他并没能叁加归化役,对唐军的实力并不了解,皇太极给阿巴泰交代不可与中原相争时,他表面虽然点头,内心却不以为然,并未把唐军放在眼里,隘口役,无疑给了他当头捧,唐军只是在二个小山包上,就将满人数万精锐打得败涂地。

  阿巴泰纳纳自语:“老八讶,老八,你让我不要与唐军相争,可现在唐军要灭我们,却该如何是好”

  宁完我见阿巴泰发呆,提醒他道:“大汗,该把大将们招集起来商量下步的行动了。”

  阿巴泰心头茫然,点了下头,宁完我见大汗同意,马上派人却传令众将。尚可喜,耿仲明第时间赶了过来,他们虽然身边只有数百人。跑得倒快,人马也损失地最少。

  接着叶克舒,谭泰。多尔滚。阿济格。多铎,豪格得到大汗的召令,全都赶了过来,阿巴泰默不作声,对众将的到来好象似而不见,宁完我提醒道:“大汗。大家都到了,该议事了。”

  阿巴泰扫了众人眼,总觉得缺少什么,问道:“杨古利呢。济尔哈朗呢,他们怎么不来见我,难道我地召令他们也敢不听吗”

  宁完我不知阿巴泰是装傻,还是故意如此,回道:“大汗,郎球,济尔哈朗,杨古利三人他们三人都死了。”

  “死了,死了,都死了,哈哈哈,死的好。”阿巴泰大笑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阿巴泰经此打击不会是疯了吧,若真是如此,恐怕满人马上又要重新选大汗了,多尔衮和自己的兄弟阿济格,多铎对视了眼,心中骇然,若大汗真地疯了,他就得当仁不让,挑起满人地这幅担子。

  阿巴泰停止了笑声,冷冷地扫了众人眼,眼中精光四射,点也没有疯狂的样子:“我们满人以战斗为生,汉人有句话说得好,将军难免阵上亡,他们三人是死了,可是我们还活着,瞧瞧你们,象什么样子,再看看你们部下,还有点满人的样子吗,我太祖以十三幅盔甲起家,我们现在这里还有精兵二万,整个北方还有数十万子民,随时可以组成数万大军,比起太祖之时,力量不知强大了多少倍,不就是失败次吗,大家用得着这么垂头丧气吗”

  满人两次败于唐军手下,此时又正在逃命,叶克舒,谭泰,多尔滚,阿济格,多铎,豪格等人多多少少对唐军有了惧意,这种惧意又传染给了部下,才造成整个大军全无士气,没想到最先回复过来的却是阿巴泰口

  众人都精神振,是啊,满人比这个困难的时候多的是,没有必要因这场小败而垂头丧气,眼下满人地主力尚存,碰到了唐军未必就不能战,唯有谭泰听了却不以为然,他亲眼看到阿巴泰如何在唐军的火炮面前吓得拼命逃跑,并下达了让满人大溃的撤军命令,虽然谭泰自己不知当时该如何应付这种场景,如果迎战,说不定伤亡会更惨重,但他却看不起阿巴泰自己的惜命行为。

  阿巴泰瞧见了谭泰嘴角地冷笑之意,他眼睛朝他扫去,谭泰只觉得突然全身不舒服,坐立不安起来,他连忙收起嘴角的笑意,只听阿巴泰问道:“谭泰,你对我刚才的话莫非有意见。”

  谭泰背上的冷汗马上流了出来,想起杨古利对他的警告,现在兵败正是阿巴泰需要立威的时候,若是自己触怒他,成为他立威的工具那就太冤了,忙道:“未将不敢,未将觉得大汗所言极是,我军现在还有近二万人马,谁敢挡我们回家的路,我们都要把他碾成齑粉”

  谭泰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让阿巴泰没有了目标,他心里只好哼了声,转向其他人道:“你们可以把刚才那番话说给你们部下,谭泰固山说得对,我们有二万人,谁也不能挡我们回家,明军不行,唐军也不行,谁敢挡,谁就要被我们碾成齑粉。”

  众将都依令道:“谨遵大汗吩咐”

  谭泰刚才差点触怒了阿巴泰,此时得到机会,马上请战道:“大汗,谭泰愿重为先锋,拿下刚才那两个山头,为全军打通道路。”

  废话,此时能够原路返回吗,阿巴泰看着谭泰的自告奋勇,心中郁闷无比,我们女真人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会耍花枪了,他闷哼声:“不用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走另外的路。”

  谭泰可不是真想抢着要打前锋,听完阿巴泰的话,马上接到:“大汗英明,那我们从哪里返回”

  唐军阻击满人的地方,是个叫黄土坎的小乡镇,这里位于葫芦岛市东北部,离锦州城只有数十里,后世的辽沈铁路即从此经过,这条路被堵住,满人只得绕道,走最近的路是趟过小凌河和大凌河,从义县返回沆阳。

  义县位于锦州市北部。县界东靠医巫阎山与北宁接壤。处大凌河中下游,是辽西古城,历史悠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部医巫阎山山脉,南北绵延近百里。地势更是险要。唐军如果有准备。只要在可以过人地地方派上数百人堵,满人的大军就很难通过。

  可是如果不走这条路,那就只得连翻过数座大山,最后从科尔沁部沙地穿过去,多行数千里路才能返回盛京,巫阎山山脉绵延近百里。唐军不可能将所有山口全都个不剩的堵上,只要有个山口可以过人,他们就不用和唐军硬碰硬。

  众将虽然刚刚被阿巴泰鼓起了点土气,但能够不碰唐军自然最好。都同意从义县方向返回,此时天色已经快黑了,谭泰等人回去后,对手下重新鼓舞了番,勉强提聚了点士气,见唐军没有追来,阿巴泰吩咐就在小凌河边扎下营来,等待明天渡河。

  若是在平时小凌河水位不深时,骑兵可以直接渡过,只是此时正是讯期,天黑渡河太过危险,阿巴泰明知后面地唐军虎视眈眈,也不得不在这里停留夜。

  不过此时阿巴泰已警觉了许多,满人的斥候部队派出了十余里,旦唐军有追来的迹象,立马就可收拾东西走路。

  唐军现在还停留在刚才地隘口,满人地动静直在唐军地掌握中,唐军已派出三组斥候专门盯着满人,每组斥候为十人,配备副高倍望远镜,名阻击手,唐军可以远远的发现女真人,而女真人的斥候虽然撒的较远,却发现不了唐军斥候的痕迹。唐军斥候每隔个时辰就派二人返回大营报告满人的动静,所以高杰,刘宗敏对满人地举动都了如指掌。

  两人商量下,觉得天黑之后没必要冒险追击,唐军明天若是将补给暂时抛下,每人有三匹马可以轮流换乘,速度会比满人快上不少,四十里路,满人就是大早出发,唐军半天时间也可以追上,干脆也休息晚。

  夜无事,第二天,唐军收拾停当,正要率军追击满人,名斥候远远的大喊:“报,报,紧急军情。”

  正在前行的唐军连忙给斥候让路,那名斥候到高杰身边,马上喊道:“报,武卫大将军,发现新的敌情,又有数万人马向这边来了。”

  高杰和刘宗敏对望了眼,两人脸上都露出震惊之色,现在来地不可能是满人,当然更不可能是自己人,那只有种可能,来的是明军。

  此时满人已大败,正是要追击的时候,明军来,可就添了无数的变数,三方都是敌对,若是唐军和明军先打起来,那岂不是便宜了满人。

  刘宗敏忙问道:“他们离此有多远,还有多久会到达这里。”

  斥候回道:“禀将军,他们离此有三十里,他们全是骑兵,估计现在已不足二十五里了。”这名斥候是返回来报告女真人动静的,路上刚好遇到明军,不过他手里没有望远镜,只能凭猜测对方有数万人马,是什么人也没有看清。

  此时隘口的树木已全部搬开,有半唐军已过了隘口,刘宗敏建议道:“大将军,我们是否退回去,就在此地歼灭这部明军。”

  高杰反问道:“那满人怎么办,任由他们逃回来”

  刘宗敏愣,明军虽然也是敌人,但到底是汉人,唐王当年不顾朝庭大军压境,听到女真人率军进入内地抢掠,毅然率军阻击女真人,若是唐王知道两支汉人在此相拼,而任由鞑子逃了回去,必定会不悦。

  可是此时明军夹在满人和唐军的中间,他们的方向又是奔唐军而来,唐军除非退去,否则无论追不追满人,都会与明军迎头碰上。

  刘宗敏看着路旁边的满人尸体,突然灵机动,道:“大将军,有了,不如让部分士兵装成鞑子,把明军往鞑子逃走的方向引去,让他们先撕杀番,如何”

  高杰点头:“不错,那叫人赶快换装。”

  昨天满人足足留下了万余具尸体,唐军只掩埋了部分,还有部分人没有来得及掩埋,只是抛在路旁,这些满人全是女真的精锐,大多盔甲精良,唐军却完全看不上眼,昨天掩埋尸体时也无人剥下套衣甲,此时只有重新在死人身上剥下他们的衣甲来套在自己身上。

  这尸体虽然已过了夜,若是在南方,这样的天气尸体夜足可以发臭,可是北方的温度到底没有那么高,衣服上的隐隐臭味大多是士兵的心里影响,许多士兵扒着衣服都想呕吐,可是军令却不能不执行,还是只得把衣服穿了起来。

  等到有千多名士兵换好衣服时,斥候来报,明军只有二十里了,可是只换衣服还不够,女真人前面都剃的光光的,后面留着条长长的猪尾巴,还得赶快给这些士兵理发。

  穿衣服大家还能勉强接受,可是要理那难看的头发,士兵们没有人愿意,头发也是父精母血,古时还有割发代首,多尔衮下令留头不留发,许多汉人为了头发,宁愿掉脑袋,虽然军令已下,但每个人都磨磨蹭蹭,没有个人愿意理发,本来是三两下的事,许多人只是舌去了点点,后面的尾巴倒是每人都扎了起来。

  此时斥候来报,明军已距离此地不足十五里了,从隘口出来,有段五六里长的地方,宽度只是数百米,昨日满人就是堵在这里才被唐军炸得凄凄惨惨,若是明军赶到了那里,不但不会把明军引到满人那里去,唐军还会引火烧身。

  高杰看,已经没有时间了,马上命令刘宗敏就带这千多勉强打扮了的唐军出发,将明军引开。

  刘宗敏带着这千多人全力向明军的方向奔去,他们身上穿着脏兮兮的满人衣服,脑后飞起了根尾巴,若是从后面看去,怎样看也是支刚州征战过的女真人,可若是从前面看去,马上就会推翻从后面得出的结论,他们的额头大部分还被头发覆盖,也有人有小部头被剃去,不过,总觉得怪模怪样。

  刘宗敏行人驶出了五六里才松了口气,前面的地方开阔的很,明军若来,他们马上可以向满人的方向退去,只是他们走了十几里路还没有发现明军,刘宗敏不由奇怪,按明军的速度应该早到了这里才对,难道是斥候搞错了距离。多谢大家的支持,建了座精楼,需要精华的朋友可以前去领取

  第七卷 博奕 第二十七章 舍身渡河

  “不好。”刘宗敏突然想起了件事,昨天唐军追杀满人可是足足追杀了二十里,路上都留下了满人的尸体,虽然那段路的大部分尸体都被掩埋了,但两方交战的痕迹太过明显,不可能瞒过明军,若是明军寻着交战的痕迹找了过来,是否能引开明军去追击满人,那就难说得很。

  事实上斥候的距离没有搞错,很快又有二名斥候飞奔过来:“禀将军,明军停在五里外不走了。”

  “他们停下来干什么”

  “禀将军,他们好象正在挖我们昨天埋下来的尸体。”

  “哼,挖尸体,他们发现了又怎样,我就不信,若是吃了亏,明军会不追,弟兄们,等下咱们不用弓箭,直接用火枪狠狠教训他们顿,让他们不得不追。”

  本来要装成满人,必须要用弓箭,可是对方已经引来了怀疑,若是对方损失不大,可能根本不会理会他们这千人,只有用火枪把他们打痛了,才会乖乖的走上唐军安排的道路。

  “是。”刘宗敏声令下,大家都把弓箭收了起来,拿出了火枪。千多名穿着满人衣甲,却手拿火枪的唐军朝明军的方向滚滚而去。

  知道皇太极死后,深悔错过机会的祖大寿和吴三桂两人亲自带着三万精兵,每人双骑,马不停蹄的朝满人追赶,此次满人将关外明军三年开垦的成果付之炬。又将辽东地居民杀了十数万人,可以说和明军仇深似海,明军上下都心要找满人报仇血恨。才会如此快的追了过来。

  关宁军都是老于战阵之人,辽东的每片土地他们都熟悉,开始他们急于追赶满人。虽然发现地上有打斗地痕迹。而且又有股人马好象脱离了向东的方向。向北而去,但吴三桂和祖大寿却以为是满人故布疑阵,想把他们引入歧途,哪有放着近道不走走远道的道理。

  追了五里却越发觉得不对,此时路上还有块块没有凝固地血迹,路地两旁堆堆新土耸立。

  根本不可能故布疑阵,吴三桂和祖大寿只得停了下来,吩咐挖开路旁地新土。

  新土很浅,唐军只是匆匆掩埋。哪会挖什么深坑,明军只挖了几下就露出了坑中的尸体,明军看得呆了,坑中分明是满人的尸体,尸体还是新的,明军又开始检查满人的伤迹,这些人的伤痕都在背部,望着满人身上个个地大洞,明军倒吸了口凉气,这都是火枪造成的伤口,是谁在这里和满人大战场,而且看样子满人还大败,被人路追杀,不能伤痕不会都在背部。

  吴三桂年龄虽然不大,已是久经战阵,祖大寿的经验更是丰富,看到满人的伤口,两人眼前仿佛都出现了昨天地幕场景,向英勇善战的满人败了,而且败的极惨,只能仓皇逃命,后面有队人手持远比明军先进的火枪,将落后的满人射杀。

  两人对望眼,同时出声道:“唐军”

  祖大寿马上又摇头:“不可能,唐军怎么会在这里”

  吴三桂肯定道:“没有不可能,只有唐军才能这等厉害的火器,他们可以从草原上来到这里。”

  祖大寿点了点头,同意了吴三桂的推断,吴三桂又令人连续刨开了五六个大坑,每个坑中都埋着十余名满人,他推算了下,这五里路坟包不下百个,这就埋葬了千多名满人,前面的战场还不知多远,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