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44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多尔衮离开,我军的大炮就落在了皇太极的身边,这个问题大有疑点,逃命也是多尔衮逃得最快,多尔衮真是恨心,为了个汗位,不惜把十几万满蒙联军带入火坑,大汗为什么不杀他呢,真是想不通啊,莫非后金的大汗也怕了唐军,是了,肯定是大汗知道他和唐军勾结,怕杀了他引起唐军的报复才只收回了他的兵权。”李双喜越说越兴奋,多尔衮身上的疑点越来越多,虽然每条都是猜测,但又显得合理,连他自己都快要相信起来。
狼无血在旁边听得满头大汗,原来流言也可杀人,亏自己以前每天就知道练剑,若是学会了这手本事,自己也不用辛辛苦苦找苏尼特部报仇了,造谣就可以让苏尼特部死无葬身之地,这才是杀人的最高境界呀。
草原上聚集了数万人,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汗位推选上,以前的各种射箭博克和赛马比赛都还没有举行,偏偏汗位迟迟不能决,正闲得无聊,经过扎哈沁部二百人天的努力,多尔衮是唐军的细马上传遍了草原,而且还有各种版本。
经常有人三三两两的聚在起,小声的议论“听到了吗,多尔衮是唐军的细。”有人反对道:“不可能,多尔衮是后金的和硕贝勒,怎么可能是细。”
传流言的人见有人怀疑,马上教训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和硕贝勒哪有大汗好呀难道你不知道皇太极因为这个已经解除了他的兵权。”
旁边有人插嘴道:“是真的,我还听说多尔衮跟汉人商量好了,在归化城下用大炮把皇太极炸死,多尔衮若当了大汗,马上向唐军称臣,你们不知道吧,多尔衮刚走开,唐军的大炮就在皇太极身边爆炸,真玄啊,若不是皇太极命大,这会儿多尔衮已是后金的可汗了。”
听的人气愤填膺:“原来我们上次是被多尔衮出卖了,死了那么多人,走,找他报仇去。”
有人止住了他们:“慢,若多尔衮真是细,为什么皇太极不杀了他。”
又有人插嘴道:“那还不是满人不敢得罪唐军,你们说说看,上次就有人说奥巴已投靠了唐军,你们还不相信,听信多尔衮的保证,现在知道了吧,多尔衮根本就和奥巴是伙的,皇太极才不敢轻易动他。”
所有的人都义愤填膺:“走,我们去杀了多尔衮,奥巴,为死去的数万蒙古汉子报仇。”
更有的人痛苦失声,大叫上次与唐军交战中死去的亲人名字,嘶喊着要找多尔衮,奥巴报仇。
第二天,科尔沁的大帐面前挤满了气势汹汹的蒙古人,大叫着多尔衮和奥巴的名字:“多尔衮,奥巴,你们出来,你还我儿子的命来。”还有喊还我哥哥,还我弟弟命来的人,若不上多尔衮和奥巴两人有科尔沁上万人的保护,早被人撕成碎片了。
因此事牵涉到奥巴,大家也不在科尔沁部谈论,这快流言暂时没传到科尔沁,科尔沁战士望着外面的人群都感到莫名其妙,上次的流言不是经后金的贝勒多尔衮亲自解释清楚了,怎么现在多尔衮也牵了进来。
奥巴正在大帐惬意的休息,昨天多尔衮终于说服了达来台吉,敖汉奈曼喀喇沁三部都会支持他做大汗,眼看梦想就要成真,不由和多尔衮多喝了几杯,现在还没有完全清醒,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不由大怒:“来人,谁敢打扰本大汗休息。”
外面名亲兵正屁滚尿流的冲进了奥巴的大帐,顾不得参拜,口里嚷道:“大汗不好了,大汗不好了。”
奥巴气得将进来了亲兵脚踹倒:“放屁,老子好着呢。”
那名士兵顾不得疼痛,爬了起来道:“外面,外面又在谣传大汗已投靠了唐军。”
奥巴皱眉,这事还真他妈麻烦,早知道当初也不要顾着脸面,直接把赎金大张旗鼓的送过去好了,但他也不在意,漫不惊心的道:“这事不是让多尔衮贝勒解释清楚了吗。”
亲兵连忙回答:“这次传说多尔衮贝勒也是唐军的细。”
“什么”奥巴张大了嘴,这事怎么如此可笑,多尔衮会是唐军细,这话有人信吗,见奥巴不相信的样子,亲兵连忙道:“大汗,外面气势汹汹,都说要把你和多尔衮拿下,替他们死去的亲人报仇。”
奥巴只觉得最离谱的事莫过如此,连忙喊道:“快,把多尔衮贝勒请过来。”
第三十章流血冲突
多尔衮也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这几天来,他好不容易说服了达来台吉支持奥巴,心中的大事放了下来,昨晚奥巴的敬酒也就没有推迟,虽然他看不起奥巴,但对未来的蒙古大汗总要表示下尊敬,所以直到现在他还有点头晕,想继续休息下。
但外面实在太吵了,多尔衮刚想叫自己的护卫进来问下发生了什么事,奥巴的亲卫已走了进来:“贝勒爷,出大事了,大汗正在找你,快走。”
多尔衮惊,马上坐了起来,问道:“出什么事了。”
奥巴的亲卫道:“大事,天大的事。
多尔衮边穿衣边问:“到底出什么事了,外面为何如此吵闹。”
奥巴的亲卫道:“贝勒爷,时三刻也说不清,现在外面都在谣传你和我们大汗都是唐军的细,总之你还是先去和大汗商量下。”
多尔衮也怔住了:“什么,外面会谣传我是细。”他不敢怠慢,穿好衣服就急匆匆朝奥巴的大营走去。
此时奥巴正在营中急得团团转,连科尔沁部也有人怀疑他们的大汗当真投靠了唐军,和别人猜测不同,这些科尔沁的战士确实知道奥巴几乎把部落半的牛羊都献给了唐军,至于什么原因,除了那些和奥巴同被俘的人知道外,奥巴严禁科尔沁谈及此事,虽然纸包不住火,大部数还是知道奥巴落入唐军手中,唯有如此,才更值得怀疑,被俘并不算太过丢人,何必防备这么严。
见到多尔衮进来,奥巴连忙拉住多尔衮的手,道:“贝勒爷,外面都在谣传你我都是唐军的细,快快想想办法,否则就要大事不妙了。”
多尔衮还没有搞清事情经过,安慰他道:“不要紧,这恐怕是苏布台故意散布的谣言,我出去辟下谣就可以了。”
奥巴急了:“贝勒爷,他们说你也是唐军的细,恐怕没人会相信贝勒爷的话。”
多尔衮道:“笑话,我是堂堂后金的和硕贝勒,有谁会相信我是汉人的细。”
奥巴道:“你们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说你是为了争夺可汗之位才投靠汉人,还把上次大军出动的情报出卖给了他们,让他们把皇太极炸死,如今皇太极把你的兵权解除了,却顾忌我们勾结在起才没有杀你,现在那些在归化城下死了亲人的蒙古人都把你我两人当成凶手,要杀你我两人报仇。”
多尔衮在案几上重重拍:“岂有此理,走,咱们出去说清楚。”多尔衮此时才知道形势的险恶,此事绝不能任由他们传来传去,否则只会引起他们越来越大的怒火,到时冲突起来就不可收拾了,唯有面对他们还有可能有转机。
奥巴刚才已出去看了次,看到了气势汹汹的人群就急忙缩了回来,此时见多尔衮要出去,不由有点迟疑,道:“贝勒爷,我们出去会不会火上浇油。”
多尔衮不由分说,拉着他就往大营外走去,此时科尔沁的大帐外已围了上万人,还陆续有人加入,不过大都是些小部落的人,朵颜兀良哈,额尔多斯,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敖汉奈曼喀喇沁这些大的部落都没有动,他们没有得到命令不敢擅动,当然也有人偷偷摸摸加入。
倒是依附于科尔沁的土默特部左右为难,和布石图将信将疑,上次归化之战,土默特部无疑受创最惨,若这两人真是私通唐军,那就是土默特部的死仇。
达来台吉听到这条流言,顿觉事态严重,忙找来敖汉奈曼两部的头领来商议,敖汉的头领岱青杜稜听就火冒三丈:“亏我们还想支持奥巴做大汗,原来连多尔衮也是唐军细,差点被他们两人骗了。”
达来台吉对岱青杜稜道:“那你是相信这条传言了。”
岱青杜稜道:“此事传得有鼻子有眼,肯定不是空岤来风,若他们不能解释清楚,肯定有鬼。”
达来台吉转向了奈曼部的首领额森伟徵诺颇都,道:“额森兄弟,你怎么看。”
额森伟徵诺颇都道:“我看此事不简单,上次传出奥巴是唐军细,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另立大汗,现在奥巴的事也被多尔衮解释清楚了,又传出多尔衮也是细,我怕此事是有人故意散布的谣言。”
岱青杜稜不服的道:“此事说得清清楚楚,我看不象谣言,多尔衮不清不楚,何况我们上次也确实败得太可疑了,就象敌人知道我们的举动似的。”
达来台吉也道:“是啊,多尔衮不能不让人怀疑,可若是谣言,那又会是谁散布的”
额森伟徵诺颇都道:“谣言要让人相信,当然得有鼻子有眼,否则谁会相信,至于是谁散布的谣言吗,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苏布台他们干的。”
达来台吉想了想道:“额森兄弟说的在理,苏台吉听到我们支持奥巴,他就当不成大汗了,造出这条谣言倒也有可能,但此事又怕万是真的,若我们选出个投靠汉人的细做大汗,岂不能人笑掉大牙。”
岱青杜稜道:“那干脆不要支持他了,我们还选你来做大汗。”
达来台吉道:“也罢,此事不弄清楚之前我们不可能再支持他,先静观其变吧。”
朵颜兀良哈的苏布台听到达来他们支持奥巴,也泄了气,已打算放弃大汗之争,陡然听到此事,他简直不敢相信,多尔衮会是唐军细,他马上将五部的头领全招聚起来议事。
额尔多斯额仁沁济农进门就道:“苏布台,多尔衮和奥巴都是唐军细,咱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奥巴当上大汗,否则我蒙古就危也。”
其它几部也齐声道:“对,苏布台,我们绝不能让个唐军细当上我们的大汗,如今除了你还有谁有资格担任蒙古大汗。”
苏布台本来想叫众人来议下这个消息的真伪,没想到众人进来马上就肯定了消息是真的,得,这事反正对他有利,也不用议了,道:“多谢各位兄弟的抬爱,既然大家都认为他们确实是蒙古人的细,那对他们应该如何处理才好。”
阿巴嘎的头领额齐格诺颜多尔济道:“苏布台,不如我们联合达来台吉起发兵消灭科尔沁,也可以为以前死在归化的蒙古弟兄报仇。”
额齐格诺颜多尔济的话得到了永谢布,阿苏惕两部的赞同,齐声道:“对,苏布台,我们只要联合了达来台吉他们,肯定可以除掉科尔沁。”
额仁沁济农反对道:“不行,此事还不知真假,不能轻举妄动,再说也不知达来台吉他们的心意,还是先联合达台吉他们起向多尔衮他们施压,让多尔衮解释清楚,否则再动手也不迟。”
苏布台拍桌子道:“好,此事就这么决定,估计达来台吉也正在为此事发愁,我们提出来让多尔衮解释清楚,他定愿意。”
李双喜也混在那些要向多尔衮讨回公道的蒙古人当中看热闹,他还派出百多扎哈沁部的人分布在四周,随时鼓动大家的情绪,多尔衮拉着脸色有点发白的奥巴来到大营前,外面的蒙古人顿时群情汹涌,大喊:“多尔衮,你这个细,快出来受死。”
科尔沁的士兵排成排排的人墙,死命护住,才没让那些蒙古人挤进去,多尔衮大喊:“你们上当了,我不是细,这是唐军的阴谋。”
多尔衮虽然怀疑是苏布台造的谣,但此时说出来又没有证据,不易让人采信,而且还彻底得罪了朵颜兀良哈,额尔多斯,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五部,不妨把责任推到唐军身上,更易让人相信,哪知他随口说,还真说中了。
众人听了此话,果然狂热的头脑清醒下来,场面下子安静了,若没有奥巴的事在前,说多尔衮是细,任谁也不会相信。
个声音从中间响了起来:“你说你不是细,那你说说现在是不是把兵权交给了你们大汗。”
多尔衮的头上顿时冒汗,他强辨道:“我只是暂不带兵而已,回去后大汗自然会给我兵权。”
那个声音又冒了出来:“谁信,定是你们大汗知道你是细,才把你的兵权收了。”
多尔衮不由对着那个声音的方向厉声问道:“谁,谁在捣乱,有本事站出来和我当面对质。”
另个声音响了起来:“站出来,让你杀人灭口吗,大家听到了吗,他承认兵权被他们的大汗解除了,他定是细。”
顿时又有许多声音回应:“细,多尔衮是细。”
多尔衮脸色铁青,这声间是从四面八方传来,让他如何解释,众人顿时又被多尔衮是细的声音激起了愤怒,何况刚才多尔衮等于承认了他的兵权被解除,此事肯定有鬼,齐声大喊:“多尔衮,你这个细,滚出来。”
不知谁喊了声:“大家冲进去,把多尔衮这个细杀了,报仇,”
众人的心情更是激动:“报仇,报仇。”向科尔沁部的大帐冲去,科尔沁的士兵死命挡住,又有人大喊:“科尔沁的兄弟们,你们也有亲人死在多尔衮这个细的手下,把他揪出来。”
科尔沁的士兵呆,上次科尔沁和满人联军,共出动了万大军,只回来了三千人,几乎有半的科尔沁家庭带孝,此时就连科尔沁的士兵心中都动摇,莫非多尔衮真是细。
他们心中动摇,挡阻也就不会卖力,很快被人冲开了缺口,大家涌而上,口里大喊:“抓住多尔衮,报仇,报仇。”
多尔衮只有十来个亲兵,见这么多人涌了上来,亲兵连忙对多尔衮道:“贝勒爷,快逃”
多尔衮还想再解释,被亲兵拉着身不由已的跑了起来,他也知道此时不是解释的时候,跟着亲卫忙往后退去。
奥巴被多尔衮拉了出来,见多尔衮没说几句话,那些人就冲了进来,根本不给解释的机会,这里是科尔沁的大营,奥巴昨天还沉静在马上要当上蒙古大汗的喜悦之中,今天又成了人人喊打的细,他到底是久处上位,见那些小部落胆敢侵犯他的尊严,顿时大怒,对自己的士兵喝道:“拦住他们,再敢闯营,格杀务论。”
此时多尔衮已逃远,众人听到了奥巴的声音,又有个声音大喊:“奥巴也是细,把他抓起来。”
众人听,顿觉有理,这时可没人思考这是科尔沁的大营,想在大营抓科尔沁的大汗,那简直是找死,气势汹汹的朝奥巴冲去,奥巴气的发抖,哆嗦着道:“反了,反了,把他们抓起来。”
刚才大家都是冲着多尔衮,科尔沁的士兵总是有意无意的放水,但这些人冲向他们的大汗,这可不能不理,听到吩咐的士兵马上将奥巴护住,抽出了刀剑,谁要敢上,肯定就要用刀砍杀。
前面的人见了寒光闪闪的刀剑吓意识的停了下来,有的人也抽出了自己的刀来,但后面大群人涌了上来,前面的人哪停得住,身不由已的撞向了科尔沁部士兵手中的刀剑上,顿时发出片惨叫声。
后面的人更是愤怒,全部抽出了自己随身带的兵器,大喊着:“杀。”向科尔沁士兵冲杀过去,双方顿时乒乒乓乓的打了起来。
奥巴大为生气,马上把军队调了过来,科尔沁的战士骑在高头大马上,呼嗬着冲向那些想来讨公道的蒙古人,那些人本身也骑了马来,但因挤在科尔沁营门口,大家都下了马,此时哪能抵挡,下子就让科尔沁的士兵砍倒了数百人,他们不得不退出了科尔沁的大营。好在奥巴还没有发疯,让科尔沁的战士停止追杀,否则非要血流成河不可。
李双喜他们在双方见了血时已退了出来,他们深知,此时那些人虽然也有万人之多,但毫无组织,肯定不是科尔沁的对手,他们若不退出来,把自己陷进去就不妙了,而且李双喜已达到了目的,只要双方见了血,这仇恨再也不可能轻易化解,看来,蒙古人马上就要内乱起来。
第三十二章杀人盈野
达来台吉虽然怀疑这是苏布台等人制造的流言,但等苏布台提出要双方联手,让多尔衮,奥巴两人就这个传言解释清楚时,达来台吉还是答应了,毕竟没有证据显示是苏布台制造的流言,蒙古大汗万万不能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里。
两人刚想派出人去请多尔衮等人过来时,已接到消息,许多部落的人已冲进奥巴的大营,科尔沁部出动上千战士,把这些人赶了出来,还死伤了数百人,两人对望了眼,顿感不妙,果然,不久以后许多小部落的首领纷纷找到两人,要求他们主持公道,带兵把科尔沁铲除,更为棘手的是这死伤的人群中还有阿苏惕,阿巴嘎,敖汉奈曼四部的人。
苏布台虽然心中暗喜,经此事就是奥巴可以解释清楚他不是唐军细也没有用了,再也不会有其它部落的人支持他做大汗,但对外面口口声声要让他主持公道的人却颇感头痛,他要做大汗,必须得到他们大多数人的支持,但率兵攻打科尔沁部又非他所愿,科尔沁毕竟是股强大的力量,不是那么好啃的,既然奥巴已失去了竞争大汗的资格,又何必再打死打活。只好个劲的安抚,表示会让奥巴交待清楚。
达来台吉更是忧心忡忡,他不太相信多尔衮和奥巴会是唐军细,但他不能拿也证据来证明,事情发展如此之快,实在是出乎他意料,总觉得有个幕后黑手在操纵这切,目前最大的怀疑对象就是苏布台,可是他却不能轻易说出来,只好尽力安抚好阿苏惕,阿巴嘎两部。
今天发生的事太突然,以致于多尔衮这样急智的人都搞了个措手不及,奥巴杀人后,他更觉察到了不妙,此时整个草原就象座火山,随时会爆发,但短时间内他又找不出好办法来解决此事,目前只有达来台吉和苏布台起出面才能将两人澄清,达来台吉好说,多尔衮有把握说服他,但若流言就是苏布台搞出来了,还能说服他么,除非奥巴明确表示支持苏布台任蒙古大汗。
多尔衮马上又否定了,苏布台野心勃勃,让他出任大汗,恐怕后金就要不得安宁,宁愿不要大汗,也不能让苏布台当上。实在不行可以选达来台吉。
多尔衮经再三考虑,决定了下来,他有九成把握是苏布台搞的鬼,既然如此,那就全力推达来台吉上来与他抗衡,决不能让苏布台得逞,他说服了奥巴退出了大汗的竟选,奥巴虽然不愿意,但他也深知,此时要想当上大汗再也没有可能,不如让达来台吉做,让苏布台也白忙场。
经过天的宣嚣,天已渐渐黑了下来,那些白天吃了亏的部落围在科尔沁的外围不肯离去,科尔沁的士兵也紧张起来,将手中的刀枪紧紧握住,他们已预感到晚上肯定不会平静。
上半夜却风平浪静的过去了,到了下半夜,外面蒙古各部的人也渐渐困了,没有达来台吉或苏布台领头,他们也知不可能是科尔沁部的对手,围在外面只是不忿科尔沁白天杀死了他们的亲人而已,守了半天也就蒙胧胧的睡去,篝火也渐渐熄灭,科尔沁的士兵放下了心,紧张了大半夜,困顿起来,许多人歪着头睡去。
凌晨时分,正是人最为困顿的时候,已休息了半夜的李双喜部全部都被叫醒,群人摸黑悄悄的朝科尔沁的大营摸去,众人小心翼翼的越过外围的蒙古人,来到了科尔沁大营前。
科尔沁的大营只是粗粗修,并不严密,有许多地方的木头都是稀稀疏疏,人可以直接挤过去,他们只是用来防止骑兵的冲击,偏偏他们遇到了不用骑兵的唐军精锐,李双喜把不善于破坏作战的扎哈沁部人全留在外面作接应,所有的亲卫悄无声息的从木头空隙中钻了进去。
他们拿出特制的匕首,将营帐轻轻划开,进入大帐中,用手捂住科尔沁战士的嘴,用匕首在他们脖子上轻轻划,连哼都没有哼声,就有名科尔沁士兵死去。
百人分工合作,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杀了下去,占领了十来座大营后,李双喜让人悄悄的在这些帐篷中埋下火种,然后所有的人又退了出去,此事做的隐秘之极,半个小时后,科尔沁的大帐慢慢闪出了点点火星,渐渐火星越来越大,转眼间已是熊熊火起,照亮了整个科尔沁的大营。
所有的人都被大火惊醒,刹时科尔沁的大营乱成团,李双喜等人在帐外大叫大喊:“杀啊,杀多尔衮,杀奥巴。”同时疯狂的向科尔沁大营发射火箭。转眼又点燃了不少帐篷。
奥巴狼狈的从营帐中走了出来,发现四散的人群好象都在向他们的营寨射箭,奥巴气的发疯,马上令人打开营寨,杀向那些敢纵火的人。
听到喊杀声,外面的蒙古人也正在心动,许多人已拔出了武器,正在考虑是不是冲上去也杀向科尔沁,恰好科尔沁的战士冲了出来,刹时双方战成了团。虽然有点点篝火,但此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彼此都分不清人影,要想不让人杀死就只有先把靠近自己的人杀掉,开始还只是小部分人接战,打到后来所有的人都卷入了其中。
唐军在将科尔沁士兵引出来后,马上朝后跑去,这些人仿佛吓傻了样,手中的火箭都不丢弃,让科尔沁的士兵远远就可以看到,不时还回头向他们射箭,将科尔沁的士兵逗得怒火连连,狂追不已。
等到了朵颜兀良哈,额尔多斯,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五部的大营,那些人才好象突然想起手中的火箭没有灭似的,将所有的火把都熄去,科尔沁部直怀疑这个谣言是从朵颜兀良哈,额尔多斯,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五部所传出来的,此时得到证实,更是怒火万分,他们想也不想,马上向五部的大营发起攻击。
五部的人睡得正是香甜,哪会想到有人会攻击他们,匆匆起来迎战,刹时便吃了大亏,五部见到科尔沁进攻他们,心中对他们是唐军细本来半信半疑的人,此时也完全相信奥巴和多尔衮就是细,他们的阴谋被揭露后,索性想到了用强。
整个草原都陷入了片混乱中,到处是喊杀声,在这黑暗中谁也不敢大意,否则就是死无全尸,所幸这段黑暗很快过去,但随着天明,撕杀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惨烈,双方已死伤惨重,谁也不肯停手。
开始科尔沁还占上风,他们毕竟是同部,配合更是默契,将各个小部落杀的尸横遍地,连朵颜兀良哈,额尔多斯,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五部也损失惨重,但随着苏布台反应过来,传下条条命令。五部的战士源源不断的冲了上来,将科尔沁部团团围住。
唯有敖汉奈曼喀喇沁三部没有卷入,他们远远的看着这场撕杀,岱青杜稜满脸兴奋,对达来台吉道:“科尔沁完了,不如我们也上去帮忙。”
达来台吉摇了摇头:“都是蒙古人,如此自相残杀太不该,我们应当让他们停下来。”
额森伟徵诺颇都道:“使不得,他们已经杀红了眼,我们旦进去,若是帮助方还好,若是想化解,恐怕两方都会与我们为敌,那时我们也要卷进去。”
达来台吉只好打消了念头,叹息道:“此役过后,我蒙古各部已元气大伤,再无希望夺回我们祖先的草场,走,我们回去。”
岱青杜稜道:“达来大哥,他们自杀残杀,这蒙古大汗位置非你莫属,现在干吗要离去。”
达来台吉望着岱青杜稜,苦笑道:“大汗,人都死光了,做什么大汗,我们还是回去早作打算,离唐军越远越好。”
三人带着部众离开了正残烈撕杀的大草原,岱青杜稜频频回头,为不能加入此场大拼杀而遗憾,达来台吉和额森伟徵诺颇都却心头沉重,这个大会不但没有选出蒙古人的大汗,反而把最后的希望都浪费在自相残杀上,长生天,难道你已把蒙古各部抛充了吗。
李双喜他们本想打着引起拼杀就悄悄撤出的如意算盘,哪知混乱起来根本来不及撤出,加上在黑夜人员极易分散,他们不但没有被撤出来,反而也卷入了这场撕杀中,李双喜也只得独自拼杀,到天亮才在身边聚起了十来人,其余人都不知在哪里。
狼无血的手也越来越沉重,他还是紧紧的护住李双喜,他是天亮才碰到李双喜的,昨夜大家都已分散,在黑暗中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也分不清是科尔沁部还是其它部落的人,大家阵乱砍乱杀,不知有多少人是死在自己人手中,等到天色亮了,可以分辨出人来,大家才停止了乱拼乱杀,都朝科尔沁部杀去。
这打就是半天,科尔沁到底人少,到最后只剩下不到千人被团团围住,朵颜兀良哈,额尔多斯,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五部也没好到哪儿去,他们先被科尔沁阵袭击,接着又是在黑暗中阵乱砍乱杀,他们本部的万人只剩下不到四千,依附于他们的八千小部落人员更是死伤惨重,只剩下不到二千人,其它所有部落加起来也不到四千人,总共万多人将科尔沁围在了中间。
战场上渐渐停息了下来,苏布台脸铁青,他本以为可以捡现在的便宜,没想到这次会祸从天降,科尔沁竟敢首先杀入他们的营帐,这次亏吃大了,他恨不得马上就撕了奥巴,只是还有事想问清楚,才命人暂时停止了攻击。
奥巴被重重围困,手下的战士越来越少,他想找多尔衮,却发现多尔衮早与不知去向,不由的大声诅咒他,这次若不是受他连累,何至于落到如此地步,见对方的攻击突然停了下来,正感到奇怪,听到有人在大喊他的名字,抬头看去正是朵颜兀良哈部的苏布台。
奥巴恶狠狠的道:“苏布台,你造谣说我和多尔衮是细就罢了,我与决定要退出大汗的竞争,为什么你还不放过我,派人偷偷模模进我大帐,杀人放火。”
苏布台正想斥问奥巴,没想到被他倒打靶,气的全身发抖,破口大骂:“放屁,我什么时候造过谣,什么时候攻击过你的大营,分明你就是细,见暴露了才想用武力迫我们就范,可惜你打错了算盘。”
奥巴满是悲愤,对方咬定他是细,不是苏布台造的谣还会是谁,奥巴咬牙切齿的道:“苏布台,你想要我死,没那么容易。”对身后的人道:“冲,咱们杀出去。”
趁着刚才停战的功夫,科尔沁已调整好了队形,随着奥巴的命令,象锥子样冲向了苏布台,苏布台没想到非但问不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给了奥巴重整队形的机会,他连忙下命令:“拦住他们,快拦住他们。”
科尔沁部从层层叠叠的人群中砍出条血路,还是笔直的冲向了苏布台,奥巴恨苏布台恨入骨髓,拼了性命也要拉他垫背。
见到科尔沁如此拼命,苏布台终于退了,此时胜负已分,犯不着和他拼命,没想到苏布台退,带动了整个包围圈,终于露出了丝空隙,科尔沁部毫不犹豫的从空隙中掠而过,等苏布台重新指挥人马合围时,奥巴已带着数百人冲出了包围圈,苏布台看着包围圈还剩下的数百科尔沁人,咬牙道:“杀,全杀光。”同时分出部分人去追击奥巴。
此时围攻的人都是与朵颜兀良哈,额尔多斯,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五部为主,其他小部落的人只能在外围摇旗呐喊,李双喜终于将人都汇合起来,总共才只有百三十五人,剩下的大半都与不见了踪影。
等到将科尔沁的人全部剿灭后,其他部族都相继散去,李双喜才又发现了六人,再也不可能还有人存活了,此时整个草原成了片血海,数万人的尸体倒在草原上,与红彤彤的夕阳连成片,构成了副凄凉的画面,想起这些人等于都是死在自己手下,李双喜心里也是阵发闷,对剩下的人道:“走,咱们回家。”
第三十三章玉玺风波
侥是以李鸿基的见多识广,接到这个传国玉玺也吓了大跳,这个东西从它现世以来就传的风风雨雨,卞和被砍了两腿,秦王愿拿十五城来换,孙坚为了它心生异念,司马家没有了它被嘲笑为白板天子。
隋文帝灭陈,从陈后主处得传国玺。隋朝末年,隋炀帝携带传国玉玺南巡扬州,在江都被缢死,玺属宇文化及。宇文氏兵败,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蔚。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才龙颜大悦。
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为千古疑案。
元世祖至元年间,太师国王之孙通政院使硕得死后,妻子病重,儿子只有九岁,家境艰难,遂以家藏的块宝玉托御史台通事阔阔术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寻常物制,无人敢买,后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只见“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经监察御史杨桓辩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
元灭后此玺被元顺帝带到了漠北,朱元璋为了它,更是不惜遣徐达带兵数十万深入漠北,以期夺回此宝,却莫能如愿,这千多年下来,不知有多少英雄为它折腰,又有多少人为它死于非命。
李鸿基拿着这个传国玉玺,仿佛拿到了个汤手山芋,这个玉玺的分量在儒家心中本身就代表天命,若此时他已统全国,那当然好办,群臣也必然会歌功颂德番,但现在离统还远,若传出和氏壁在自己手里也不是是祸是福,起码若手下都因和氏壁定要让他称帝就会感到为难,若是称帝,天无二日,就是崇祯认了,他也得马上发兵灭了大明,可就是这三边之地,李鸿基还缺少官员,就是打败了朝庭,他又哪来这么多人管理,没有得力的官员,大乱之下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死于非命,他宁愿等上段时间,也不原马上挑起天下大乱。
李鸿基马上下令将消息封锁,让知道此事的人都严守秘密,可为时已晚,宋献策虽知此事重大,但他可没有保密的意识,他心中恐怕还恨不得把唐军得到传国玉玺的消息传得越快越好,如此才能让天下百姓知道,唐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他派出二千人护送这小小的个东西,自然会让那些人猜疑不定,许多人都已知道那就是和氏壁,等到李鸿基下令此事要严加保密时,西安城内已传得风言风语,许多人得知唐王得到和氏壁都弹冠相庆。
唐军的官员也马上得到消息,大明直得不到的传国之玺如今被唐王派人夺了回来,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我们大唐才是天命所归,唐王才是真命天子,唐代明已是大势所驱,许多原来的降官都放下了心,不是我要背叛朝庭,实仍天命如此,非人力能挽回。
就在李鸿基以为此事能压下去时,数日之间,唐军的道贺表纷纷上来,接下来就是劝进表,都希望唐王秉乘天命,进阶帝位,否则必伤臣民之心云云,这事李鸿基就是要压也压不下,每个人都希望能向唐王表示忠诚,何况唐王进步为唐帝,他们自然也可以更进步,何乐而不为,见李鸿基不为所动,马上又纷纷上了第二道劝进表,渐渐除了西安的官员外,其它各地的官员也得到消息,纷纷快马加鞭送上奏章,拥护李鸿基称帝。
李鸿基见如此,知道此事不处理这不行了,把周凤梧,洪承畴,许鼎臣还有他的叔叔李守忠招来,垂询此事该如何处理。
他们四人也上了劝进表,李鸿基怕他们开口就劝李鸿基称帝,所以等他们进来,李鸿基就先开口道:“本王知道各位也有意让孤王称帝,非孤王矫情,非要推三阻四,只是此时还未到称帝的时机,所以今天把你们叫过来,非是要劝本王接受各位的劝进,而是让各位爱卿想出个办法,如何能不伤臣民的心,又能把此事尽快平定下来。”
众人都相互望着,谁也不开口,唐王虽然说了不想称帝,但此事还真不好开口,否则传了出去,自己就是第个反对唐王称帝的人了,现在大伙儿都眼巴巴的指望着唐王称帝后自己也能水涨船高,尤其是那些降官更是如此,唐王称帝后,代表的是天命,他们也就不用愧疚,若有人断了他们的指望,以后说不定能落下多少埋怨。
见众人都不开口,李鸿基只好转向李守忠,道:“李侍郎是本王亲叔,那你先说说,如何可以解开这个局。”
李守忠无奈道:“唐王,此仍唐军上下所有人的心意,若想不伤他们之心,卑职无能,想不出办法。”
李鸿基又转向了周凤梧,看到李鸿基的目光,周凤梧硬着头皮道:“唐王,此仍天意,实不可逆行,卑职想不出办法。”
没想到周凤梧也如此说,李鸿基大为失望,道:“胡扯,若得到此物的人真是天命所归,那元顺帝也不会被大明太祖赶到草原去了,得到此物的林丹也不会被皇太极击败,当年秦始皇统天下,就不会有汉,唐,宋,明了。”
许鼎臣在旁补道:“唐王,此仍五德轮回,始皇虽是天命所归,但不修德政,天命也随之转移,才有了汉,而林丹暴虏,虽得到此宝,终不会长久,而今唐王起兵为父报仇,救三省百姓于水火,又派人寻得那高产的作物,使三省百姓不知少饿死了多少人,此仍文治,唐王的武功更胜,举打败了满蒙联军,大长我汉人志气,唐王文治武功谁能相比,自然是天命所归,所以传国玉玺才会如此之巧的落入了唐王手中,唐王称帝,实仍名制实归,唐王何不顺从人愿,召告天下,进阶帝位。”
李鸿基听,这个许鼎臣还真不是般的固执,抓住机会又要向自己劝进,对于儒家的五德轮回,李鸿基更是懒得评说,偏偏这些都能自成体系,何况李鸿基也不能去驳倒这些东西,天命正是封建统治的基础,没有了这些,皇帝凭什么要臣下来效忠,李鸿基自己以后肯定要坐上皇帝的宝座,这时候若是否定天命,以后就是自打嘴吧。
李鸿基只好抚慰道:“爱卿莫急,孤王说此时不适合称帝,又没有说以后不称帝,只是我军现才得数省之地,人口比之大明,更是只有十分之,又是身处贫地,从起兵以来,年年征战,不曾与民休息,实不宜立马起兵,再起争端。”
许鼎臣毫不领情,道:“唐王此言差已,正因为我大唐身处贫地,才更宜起兵,以期能夺得膏腴之地,作为王霸之资,我军起兵以来,虽然连年征战,但唐王全靠收缴那些番王,富户之资,还有商贾所得而养军,百姓并未受其苦,反而将全年钱粮免去,以前三边地区多数人家无隔月之粮,而今许多人已有了隔年之粮,此时称帝正当其时,若唐王称帝,马上可号令天下,推翻大明,从此让我大唐的黑色旗帜飘扬天下。”
李鸿基哭笑不得的看着许鼎臣款款而谈,以前倒是没看出来许鼎臣是个诤臣,重用他只是给大明的降官作个榜样而已,现在看来,他在大明身为省巡抚倒也有几分本事,自己开遍已说不称帝,却还是被他带到称不称帝的讨论中。
但李鸿基已下定了决心,此时称帝弊端太显,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遂到:“好了,孤王已决定暂不称帝,此时不是让众卿来讨论称不称帝之事,而是要把此事暂时不动声色的压下去。”
许鼎臣只好失望的坐了下去,在坐的只有洪承畴没有开口,众人的目光自然都转向了他,洪承畴刚才已考虑了半响,缓缓的道:“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