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百合小说 > 官城扇最新章节 > 第7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官城扇 第7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地转身回去。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第一章(3)

  白团扇从那以后经常失眠,夜深人静的时候下边不自觉地会有抽动的感觉,有时像小虫子在下边爬,她忍耐不住就用手轻轻地揉揉下边。她起身看柳根,柳根睡得正香,她莫名其妙地发了大火,居然把柳根从床上一脚揣到了地上,然后把头埋在被窝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弄得柳根手足无措,劝又不敢劝,走又不敢走,他不知道婆娘到底是怎么了。

  以后每隔十天半月李风清总会在夜里回来一次,随便找个地方和白团扇偷偷摸摸地疯狂一次,而且每一次都会让白团扇高潮迭起。事后见到柳根,她会从心里泛起一阵子不高兴,觉得柳根现在已经成为她和李风清之间的一道多余的屏障,搬又搬不走,踢又踢不开。有时她惭愧作为母亲根本不应该那个样子,有时她后悔当初不该收养那么多女儿,自己应该跟柳根离婚嫁给李风清,可惜现在一切都晚了,有那么多女儿她也不可能再和李风清结婚了,那样全村的人都会骂她,说她是个万恶不赦的淫荡女人。她也知道,偷情这种事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一旦让人知道,全乡的老百姓笑掉大牙,会让乡亲们把她的脊梁骨捣断。可是她又像一个饥饿的人去偷吃别人的东西那样,总是告诫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了,次数多必然被捉住,然而她欲罢不能,退不了,进不成,整日生活在矛盾心理之中……

  过了不久,白团扇竟然怀孕了,这时她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柳根有病,而自己是个非常健康的女人。她在心里暗暗骂道:该死的柳根,你害得老娘真惨,一辈子在别人眼里老娘是个不生蛋的鸡,原来你是个不生仔的骡子。该死的柳根,我白团扇一辈子算是毁在你手里了。自己已经怀孕了,理智终于战胜情感,她下了决心和李风清断了,其实李风清现在根本没有打算娶白团扇,说断两个人就断了。

  白团扇因为早年没有生育,四个闺女全部都是收养的,这次怀孕她也盼望着生一个儿子,也想着自己生了孩子证明给村里人看一看,自己并不是一个不生蛋的鸡。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白团扇在将近三十岁的时候竟然又生了一个姑娘,姑娘就姑娘吧,也同样能够证明自己。姑娘生下来之后取名叫如绸,乡亲们都说老树也开花,女人总要生孩子,只是有些生的晚,说不定以后还生好几个呢。白团扇每逢听到这个话就说:“已经五个姑娘了,五朵金花就行了,咱也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呢。”

  李风清知道白团扇生的姑娘是他的种,可是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村里也有人怀疑白团扇生的姑娘不是柳根的种,但是平时也没有见团扇和别的男人来往,怀疑归怀疑,议论归议论,谁也没有见到白团扇和李风清来往,自然怀疑不到李风清身上,柳海不在家也怀疑不了柳海,怀疑一阵子大家也就不怀疑了。就像李诗雅前妻生的小儿子一样,虽然有人议论,但是谁也不会吃饱不饥去落实这样的事情。这种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听谣、信谣,没有几个人知道根底,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去打听、去证实,只是在人前人后议论着白如绸的脸蛋像这个像那个,反正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白柳根。因为这个原因,白团扇心中常常很不是滋味,她曾经无数次一个人走到村口,坐在老槐树下边黯然伤神,要么呆呆地望着稻田和蓝天,要么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地沉没,月亮一点一点地升起,忧伤无时无刻不笼罩在她的脸上、心头,直到女儿们来找她的时候她才会马上变作笑脸,有说有笑地和女儿们回家。有些时候她回想起做姑娘时的伙伴,和人家封尘仆现在的妻子洪纱巾比不如人家,可是和遭遇极其不幸的封惜俏相比又觉得自己现在很满足。

  几十年前,白团扇还是个姑娘的时候,算得上是爹娘掌上的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揉碎。她上没有哥姐,下没有弟妹,爹娘只生她这么一个娇闺女。农村人思想封建,没有儿子的家庭总觉得是断子绝孙的门户,香火就要断了,就要对不起八代祖宗。当时白团扇对儿子不儿子还觉得不以为然,现在也轮到她了,她也为自己没有儿子遗憾过,不过遗憾的程度已经没有她父母那么严重了。

  虽然白团扇对没有儿子遗憾过,但是对女儿们她是很爱的,那么多从来没有嫌弃一个。如绢生病花了钱,后来她是靠卖血积攒了四百块,还李风清的时候她没有去,让蒲扇带着如绢去了,李风清说什么也不要那个钱。如绢很感激李风清,白团扇心里清楚嘴上不能说,她只好反复交待女儿们一定要记住李风清叔叔的大恩大德。她不想留那些钱,给父母置办了寿材,给女儿们买了新衣服……

  孩子多,事情也多。白团扇的大姑娘如绢治好病才半年,二姑娘如缳又得了脑膜炎,发高烧在床上直说胡话,白团扇和白柳根背着如缳来到乡卫生院里,已经半夜了,人家值班的医生说没有钱不给治病。白团扇又哭了,她后悔不该挥霍了卖血的钱,现在又要借债给孩子治病,可是钱到哪里去借啊,她不愿意再去找李风清了。白团扇实在没有办法,又一次给医生跪下说:“医生,您可怜可怜俺吧,您放心吧,不要看俺是个女人家,说出来的话掉在地上能够砸个坑,人品顶天立地,你们先给俺闺女看病,俺决少不了你们一分钱,明天俺就去借钱,借不来钱就卖血!”

  医生看白团扇像疯了似的,又怕真的耽误了病人自己负担责任,就搀起白团扇,在病人没有交费的情况下先给白如缳治病。

  天明之后,白团扇又一次去县城借钱了,这一次她去求的是老邻居洪纱巾,她们只是在小的时候一起玩过,并没有什么深的交情。有病乱求医,白团扇已经顾不了那么多。没有想到见到洪纱巾之后,她感慨着说白团扇是个好人,对她能收养那么多孤儿非常敬佩。还在丈夫封尘仆面前夸了白团扇,当封尘仆知道白团扇是借钱来了,就有些不高兴,可是洪纱巾二话没有说就给了五百块钱。白团扇拿着钱感动地哭了:“纱巾,咱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多年没有来往了,现在能够像你这么讲义气的朋友真是不多了,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团扇姐,谁没有个难处啊,不要说了。”洪纱巾很诚恳地说。

  白团扇在告辞的时候开始也感叹了:别人都说洪纱巾是狐狸精,让封尘仆和妻子离婚了,看来是说错了,生活作风不一定就代表人的品质啊,有些人虽然出轨了,但是人品却是一流的,有些人一辈子挺贞节,可是人品却不一定好。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第一章(4)

  离开封家没有走几步,封尘仆嬉皮笑脸地追出来,叫住白团扇说:“团扇,咱们好像还是亲戚的吧,我有一个姑姑叫白冰花,和你母亲可是堂姐妹呢。”

  白团扇愣了一下说:“我不知道啊。”

  “咱们不说那个了,我问你一个事情,如果你能够帮忙就帮帮忙。”

  “什么事情啊?”

  “听说李真吾家有古扇子,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如果有你帮助买一把。”

  “我没有听说李真吾家有什么扇子啊。”白团扇尽量装得很平静地说。

  “对了,你外婆家原来不是做扇子的吗?”

  “我不知道啊,我得赶紧去给女儿治病呢,有什么话以后再说吧。”白团扇赶紧离开,其实封尘仆提到扇子时她心里非常紧张,原来扇子那么重要,一旦他们家有扇子的消息走露,那些当官的还不把她吃了?看来扇子决不能让孩子们知道,一定要保存好。

  白如缳的病是治好了,可是一时没有钱还债,白团扇又不想见封尘仆,怎么办?她是个性格十分刚强的女人,她不能让洪纱巾说她赖账,不能让她小看自己的人品,她和柳根两个人又去卖血才把债务还上,如绢也要去买血,白团扇说什么也不答应。卖血积攒够五百块,团扇让柳根拉了一些农产品去洪纱巾家还了钱,她没有去,洪纱巾却给她捎了一身衣服。闺女们又一次被母亲的行为感动了,如缳哭着说:“娘,您就是俺的亲娘,俺这一辈子就当娘的亲闺女……”

  后来洪纱巾听说白团扇是靠卖血还的钱,她惭愧得哭了,她知道再给白团扇钱她肯定不会要,她就想办法给白团扇弄了一些粮票……

  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结束之后,人们才知道李风清原来躲在白团扇家,于是就有人开始说白团扇和李风清有那么一层关系,说白团扇的小女儿如绸多么多么像李风清。白团扇听到风言风语之后虽然有些气愤,但是人家也没有冤枉她,她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解释,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因为自己现在和李风清没有任何来往。后来李风清又找她,她笑着说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哪里还顾得上儿女情长啊!就那样委婉地拒绝了。

  白团扇用心抚养着自己的女儿们,经常说她的五个女儿是五朵金花。她的几个女儿确实比较漂亮,一个个眉清目秀,身材匀称,大一点的已经是山村里出类拔萃的好看姑娘,咋看也不比城里的姑娘长得差。

  有一年的夏天,白团扇和五个女儿在家门口乘凉,白蒲扇也在。看着满天星斗,白团扇对女儿们说:“听老人们说呀,一个人就是一颗星星,作为大的就大而明亮,作为小的就小而暗淡……”她的话滔滔不绝,她的情绪异常兴奋激动,她为自己能够抚养这么多女儿而自豪,她不仅讲星星的故事,还说了一生从来没有说过的话,她无休止地对着女儿们倾诉,她把倾诉看成是十分神圣和庄严的事情,因为她的母亲就是这样教育她的,她也是听着母亲的倾诉长大的,可是她和丈夫从来就没有这样倾诉过,因为丈夫听不懂这些,他只会不惜力气地干农活和伺候那头牛。白团扇讲了五大行星和北斗星的故事,又讲了天河、王母娘娘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如醉如迷。

  白蒲扇说:“没有想到姐会讲故事,你讲得真好。”

  大妞如绢说:“我做织女星,不太明,也不太暗,还有那么美丽、那么动人的传说……”

  二妞如缳说:“我做水星,因为女人是水做的,水温柔善良,能够把男人统统化掉……”

  三妞如绣说:“我做火星,火星可能是一团大火吧,轰轰烈烈的燃烧,轰轰烈烈的熄灭……”

  四妞如绫说:“我做金星,大胆的爱,大胆的恨,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做金子般的女人……”

  小不点五妞如绸说:“我做土星,娘说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土中有宝石,没有土就没有人世间的一切。小姨,你做什么星啊?”

  “哈哈,小不点挺聪明啊,你妈妈是北斗星,我是南斗星。”白蒲扇亲了一口小如绸说。

  如绫开朗活泼,爱说爱笑,就逗如缳说:“二姐,我看你还是做木星吧,化做一根藤,缠缠绵绵,见什么缠什么,缠住了男人就死也不放……”

  “滚蛋,死丫头不要拿姐姐开玩笑。”

  如绫又说:“大姐,你去球吧,你怎么能够做织女星啊?还不太明,也不太暗,织女可不是美丽动人的传说,是一个爱情悲剧呢……”

  “四妞,姑娘家说话怎么那样粗鲁?再那样就打你了!”白团扇训斥了如绫。如绫立即扮了个鬼脸。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第一章(5)

  蒲扇也教育道:“姑娘家应该文静,不应该那么粗鲁,那样不好。”

  如绢柔弱,听如绫这么一说急忙纠正:“那我就做金星。”

  白团扇说:“对,娘是北斗星,你小姨是南斗星,你们姐妹五个就金木水火土往下排吧。”

  如绫说:“天上的星星朝北斗,妈妈就应该是北斗星。”

  如绣爱逞强,说:“不对,娘应该是北极星,北极星永远不动,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转,北斗星也围绕北极星转呢。”

  如缳不怎么爱说话,这个时候也说:“对,娘就是北极星,我们都得围绕在娘身边,永远也不离开……”

  白团扇很幸福地笑了,小如绸却噘着嘴说:“那我不想做木星了,木呆呆的,我就做启明星,像大公鸡一样把你们都叫醒,不让你们睡懒觉,统统都去地里边干活挣工分。”

  “傻蛋,那你不是像周扒皮那样半夜鸡叫吗?半夜鸡叫不好……”如绫逗如绸说。

  “你坏,你坏,我不当周扒皮,我不学半夜鸡叫……”如绸哭了。

  白团扇说:“小呢子,姐姐逗你哩,不哭,乖不哭啊,你是土星,最厉害,谁也离不开土。”

  如缳也哄如绸:“小妞乖,小妞不哭,你想要谁的星星?姐姐让她们让给你。要不二姐的木星也给你,你是两个星星。”

  “木星不好,我就要土星。”

  如绣说:“那么三姐把水星让给你?”

  如绸说:“水星不好,隔着天河不能见牛郎和孩子,一年只能在七月七见一次,太苦了,就怨水。”

  白团扇说:“要不妈妈的北极星给你,你做北极星,让姐姐们都听你的。”

  如绸说:“我不能要妈妈的星,我做北斗星,让小姨做南斗星。”

  “哈哈,人小鬼大,还做北斗星呢,那以后小姨也听你的!”白蒲扇说。

  “不对,北斗七个星呢,那就算上牡丹姐姐,还不够,让妈妈再生一个,这样不是正好七个。”

  蒲扇本来要说牡丹和她们不一个娘,忽然想起几个闺女也不一个娘,就没有提牡丹,而是说:“小不点,北斗星不好,一个勺子,整天在饭锅里边,热呢。”

  “那我不做北斗星了,我做月亮。”

  大家都笑了,如绣说:“月亮好是好,可是有些时候是半个呢。”

  如绸突然笑了,说:“月亮像白馍馍。”

  “哼,就知道吃。”如绫又逗如绸。

  有时候五个女儿挤在油灯下学习,大姐如绢总在辅导妹妹们,白团扇在给女儿们作新衣,十只眼睛聚在母亲身上,母亲的身影被油灯夸张地放大在土墙上,让女儿们觉得她很伟大很了不起。女儿们如果谁不专心学习,她会用慈祥的目光看一下她,其他的女儿好像在等待母亲表态,但是母亲不轻易批评人,有时会用起伏不大的声音讲述着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有时候白团扇会很耐心地教女儿们一首古诗:

  团圆合欢扇,

  比似月婵娟。

  婵娟有时缺,

  我扇岂衣圆?

  秋风落梧闲地盘旋着,静观其变,准备伺机而行……

  民工们劳累了一天,既无精力去驱赶飞虫,也无心思去欣赏雄鹰,拖着疲惫的身躯扛起工具向黑暗的村庄走去。

  李冬阳走到村口,看见李铁匠的小女儿李雨露在街上跑着哭闹。听社员们说她是被李师村的住队工作员封来顺强奸后自杀未死得了疯病,有时候整天在家里呆坐着一声不吭,有时候骂天骂地哭得像泪人儿,有时候像傻子一样脱得一丝不挂往街上跑。李雨露看样子只有十二三岁左右,模样还比较俊俏,她的遭遇很让人同情和怜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李铁匠没有告封来顺,也有人说李铁匠告了,因为封来顺的父亲封尘仆在县里有权有势没有告赢。

  晚饭时,大队会计给李铁匠送来一张证明和一千元钱,说是让他的小女儿李雨露到外地去生活,免得在村里疯疯癫癫对革命干部和工作队员的影响不好。另外支部书记和封来顺为了补偿他们,封来顺求告了父亲封尘仆,给李铁匠家弄了两个工人指标,让他的儿子李凤鸣和大女儿齐凤露都出去当干部,如果不答应可别怪以后不客气。李铁匠不太愿意,他老婆却好像很感激的样子答应下来。

  那年代没有证明是寸步难行的,有了证明就可以到外边干事创业,就可以远走他乡。就连工厂招工的指标也是分配到各个大队的,支部书记就有安排人的权力,指标说给谁就给谁,那么封尘仆批下来的指标肯定是专用的。李铁匠不敢得罪支部书记和工作员封来顺,面对威逼利诱,他们夫妇没有什么话说了,连夜收拾行李,一大早便眼里含着泪水送小女儿李雨露走了,谁也不便问疯子李雨露的去向。

  第三天午饭的时候,李铁匠夫妇回来了,一句话也没有说,两口子躲在屋里痛痛快哭了一场,可能是心疼自己的小女儿李雨露。后来李冬阳听说李铁匠是把李雨露送到远处一个亲戚哪里治病去了。就这样封来顺虽然做了恶,知道的人不多,他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李铁匠的儿子李凤鸣和齐凤露都出去当干部了,一个在乡里,一个在县城。

  干了半天活的民工们就像远征归来的汗牛,累得一躺下就睡着了,很少有人听到老铁匠夫妇的哭声,也没有人去多操他们家的闲心。李冬阳没有午休的习惯,又为李铁匠女儿的不幸遭遇伤感,便信步来到李铁匠隔壁的苹果园中。此时的苹果园,花儿正争芬斗艳,妩媚极了。红的,白的,满眼皆是,令人心驰神往。置身于此,好像进入美妙仙境一般。这里没有工头的吆喝声,没有忧愁和烦恼,只有鸟语花香和宜人的春色,于是李冬阳信步向花海深处探游而去。

  一声声清脆的鸟鸣,把李冬阳吸引到叶更茂,花更鲜,香更浓的地方。鸟鸣之声愈加清晰,啊,他看见了,那是一只身披绿色羽衣,面部黑白相间,肚皮纯白如雪,小巧玲珑的鸟儿。他不敢近前,因为鸟是害怕人的,他不能侵犯它的主权而占领它的领地,让它也惶惶不可终日,只好远远地站着观看。起初那只小鸟欢快地为他歌唱,好像迎接客人一般。后来却发出凄楚求救般的鸣声。

  李冬阳感到十分疑惑:难道小鸟也有遭受同类欺凌的苦难么?难道它也有满肚子的委屈要向异类吐诉吗?于是他向着树荫深处走去。越来越近了,这时小鸟不安地暴跳起来,但却不能飞去。更近了,李冬阳才发现有什么东西缠住了小鸟的一只脚,使它无法腾飞。他义无反顾地跑上去,一把抓住小鸟,为它松绑。而小鸟却以为命之将绝,发出非常凄惨的鸣叫声。李冬阳把缚住它的一缕头发解开,看着它似乎含有眼泪的小眼睛在眨巴,不禁想道:如果我是个好玩鸟的人,这只鸟儿从此就要成为玩物而被无休止地折磨,直到它悲惨地死去。然而我是深深受害而决不会再加害于弱小者的人,于是把手一扬,将它放归大自然,让它重新飞上蓝天,去寻找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

  第一章(8)

  鸟儿飞走了,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忽然在苹果树丛中传来人的说话声,李冬阳从树叶缝隙里看去,白团扇的大女儿如绢正和一个人紧紧饱在一起亲吻……

  李冬阳不敢多看,又忍不住想看一看那个男人是谁,他看了一阵子不认得那个男人,见那个男人在脱衣服,他就赶紧悄悄离开。此时远处传来了开工的哨声,李冬阳陡然产生一种像小鸟临难时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在为如绢担心。正当这时,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那早放的花朵被吹得纷纷落地,就连那未放的蓓蕾也将面临厄运,要经受一番风雨的洗礼。

  李冬阳不禁发出感慨:小鸟被缚住,偶尔还有人类相救,但人类被困住时却束手无策,无人相救,甚至连可怜你的人都不敢可怜。更可悲的是,那些无辜的花朵被狂风任意摧残之后,又有谁能救得了它?它随风而去,不知前途到底又会怎样?就像李铁匠家那个被封来顺无辜弄成疯子的少女,她的未来究竟会如何?

  柳家湾的人说,三十年前人寻病,三十年后病寻人;柳家湾的人还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李铁匠的小女儿虽然失踪了,可是换来了儿子李凤鸣和大女儿齐凤露后来的大红大紫,也算得失相补。

  在离开苹果园的时候,李冬阳突然在想,白如绢相处那个男人到底怎么样?她母亲知道吗?那个男人将来会对她好吗?如绢面临的将是狂风暴雨还是明媚春光?

  岁月无情,时代有痕。

  一个人,一个时代,都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不管他是伟人还是凡人。毛主席那么英明的人也逃不过自然规律,1976年的9月9日他与世长辞。李冬阳从春天劳动改造到秋天,毛主席逝世以后,别人要忙追悼会的事情,他们这些劳动改造的人才都让各回各家。

  在离开古河大堤的时候,李冬阳这样认为:一个人能够改变社会,也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是改变不了自然规律,天永远比人大。

  1976年毛主席的逝世,预示着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结束,庄志酬也在这个时候被安排在官城工作了。庄志酬离开家的时候,小白疙瘩偷偷把李虎彪死的时候掷到他卖油挑子里边的扇子,给了要去官城县李师公社教书的儿子庄志酬,但是他没有说明这把扇子的具体来历,也不想让儿子心理上承受什么压力。儿子和白蒲扇的恋爱他没有阻止了,现在儿子要到李师高中教书,多是冲白蒲扇去的,因为那姑娘也在那里教书。儿子曾经问过扇子的来历,他没有仔细说,只说是自己捡的。就连儿子问他为什么叫小白疙瘩,那么大白疙瘩又是谁,他也没有说,因为被卖给庄家是他心中一生的痛,穷人也有自尊心,他不想再提当年伤心的往事,他从来不认为忆苦就能够思甜。

  庄志酬是一个工农兵大学生,不是造反派。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全国的高考都被取消了,直到1971年,大学才重新开始招生。招生是招生了,主要问题是在经历了那样一场###之后如何招生。由于毛泽东坚决反对高考,凭一个人的力量左右了这个中国,大学生上学也恢复了唐朝以前的推荐制度。大学的新生直接从工人、农民和士兵中推荐产生,而不是通过高考。报名者必须当过三年以上工人、农民或士兵。这就是“工农兵大学生”的由来,以至于后来一个人因为当过农民,当过兵,又到工厂里当了工人造反派,就被毛主席钦点了党的副主席。

  中央政府把新生名额分配给各部、各省和部队,再由它们逐级向下分配名额,一级一级地分到工厂、县和师。毛泽东认为,这样做打破了高校主要招收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的局面,能够给工农子弟更多的上大学机会。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快,干部子弟就又占了新生的多数。原因是,1966年以后,由于所有的大学停止招生,所有干部子弟也都去做了工、农、兵,因此也都具备了工农兵大学生的资格,指标能够到老百姓手里的很少。在1970年,只有不到1%的中国人受过高等教育,而大学的录取名额在中国许多地方不到适龄青年的千分之一。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推荐过程由于裙带关系而腐败变质。1972到1976年,百分之七十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学生是干部子女或者有政治背景的人,本科学制也从四年缩短到三年。由于在劳动中荒废了学业,以及新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授抱怨说一些大学生的水平还不如高中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庄志酬成为幸运者,他这个农民的儿子居然因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喜欢,在1972年上了本科大学,1976年分配到李师高中去教书。

  庄志酬参见工作的第二年,他父亲得病死了,医生说是因为某种思想压力长期抑制情绪所致。庄志酬不知道他父亲会受什么情绪压制,问父亲,父亲不说。其实他就是因为那把扇子而整天提心吊胆,怕别人追查扇子,怕李虎彪的案子牵涉到自己,连累了孩子,志酬可是他生命的全部。

  父亲去了,庄志酬就经常想起父亲的好,有时候就到民办教师白蒲扇家里劳动一阵子,以此纪念自己的父亲。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现在只他一个人了,就经常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来:父亲是一个很老实的庄稼人,但是对他的培育是伟大的,他的成长,父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庄志酬仅初中、高中就经历过三次辍学。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又因为家庭困难主动提出不上高中,父亲含泪劝道:“不读书你将成为一个终生无用的人,会和我一样,还是读书吧。”他母亲是个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立即反对道:“读那么多书,识几个字就行了,咱们村里读书的没有一个有出息。”他父亲不吭声,去找了支部书记……高中没有毕业庄志酬又不想读书了,因为当时上大学是推荐的。他父亲毅然说:“读完吧,读了那多的书,不会白读,我一阵子就吃亏不识字!”父亲的话使他鼓起勇气把高中读完,后来还真上大学了……

  第二章(1)

  庄志酬的父亲有病以后并没有告诉儿子,快不行的时候庄志酬才知道,他现在非常后悔,他没有好好陪治疗疾病,他回去的时候父亲已经卧床不起。父亲病重的那段日子里,由于工作忙,庄志酬回去照顾他的比较少,可是每逢回去,父亲从来不谈病情,总是问他工作是不是顺利。有时他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眼睛里却放射出满意的光来,他看着父亲的腿瘦得只有胳膊那样粗,皮肤上面满是黑斑,大小便有时失禁……忍不住掉泪了。父亲却很豁达地说:“我没事的,等我的病好后去你工作的地方看一看。后来,庄志酬的父亲终于走完了人生的历程,很安详地离开了儿子,儿子抚摸着父亲安详的遗体,不禁失声痛哭……现在庄志酬很想再尽一份人子孝心,但他的父亲已经在九泉之下了。

  有人说庄志酬后来的升官与送礼没有关系,平时也没有桃色新闻,老百姓就说这年头像庄志酬这样的干部已经不多了,不过他的高升却与他父亲给他那把精美的扇子有关。那把扇子就是李虎彪被枪杀时无意之中抛到庄志酬的父亲的卖油筐子里边的,也是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从李冬阳家里抢劫后送给上级造反派头目李虎彪的,他比较喜欢那把扇子,因此经常爱不释手,就是在毛主席死的时候他都没有忘记带那把扇子。庄志酬拿着那把扇子,看见上边是一幅画和一首词,画是李白醉酒而归,伏鞍休憩的情景,词是狂草书法,其中有几个字庄志酬还不认识,他是向一个书法家请教之后才弄清楚词的内容。那首词是林逋的作品: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人们之所以认为庄志酬当上领导干部是靠送礼爬上去的也不无道理,人们知道文物和古董是很值钱的。于是有人说庄志酬一把扇子就卖了几万块,有了钱,他就从一个教师摇身一变而步入仕途,且平步青云,一路顺风,短短几年时间就攀升到官城县县委书记的要职。有些人不知道庄志酬是怎么上去的,只是关注他、猜测他、议论他,甚至几个关于他升官的版本也被人们议论得纷纷扬扬……其实关于卖扇子的事情不是谣传,没有卖几万块,也不能算是送礼。庄志酬从他步入仕途的那一天起,就如同禾苗盼甘露那样渴望着出人头地,想摆脱底层小人物的坎坷命运,最终他是凭着自己出色的工作表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如果说扇子有功劳,也只是起了一个引见的作用。他不像柳絮远和封来顺等人有干部家庭背景,也不像他们在人们的印象里当官就是为了自己聚敛钱财。

  庄志酬后来发迹于官城县委宣传部。他当初能够从一个教师调到宣传部确实是起因于一把古邑白家制造的扇子,因为扇子他调到宣传部,一步步干上来。庄志酬之所以选择进入宣传部,是因为他对书法、绘画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经常“挥毫泼墨”。他最爱写的字是大稳乐思。大者,气度;稳者,稳重也。而乐者,悦也;思者,智也。他说,这四个字不仅是他为官为人的做人原则,?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