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风流公子十二娇 第3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你不烦我就行。”袁红棉轻声说。
”我怎么会烦你呢?我可是很喜欢你的。”黎正说道。
袁红棉没作声,往黎正的怀里挤了挤,还在黎正的脸上亲了一下,算是对黎正的回答。
袁红棉这么一动,那小肚皮也在黎正的手心蠕动起来,黎正觉得非常的享受,忍不住轻轻的摸抚着袁红棉的肚皮。
袁红棉立即胀红了脸,不过她既没动也没作声。
黎正双手往上伸,抓住袁红棉胸口的山包包,袁红棉全身颤动了一下,可是她还是不作声。
毕竟年纪还小,袁红棉胸口上的山包包小小的,像两个小茶杯盖子扣在那儿。
黎正抓在手里觉弹性很好,心儿早就咚咚直跳。袁红棉更是早已瘫软了。
”我们说说话吧。”等到黎正把手从衣下抽出来抓自己的双手时,袁红棉才柔柔的说。
”不说了,现在怕是要到午夜了,我该回去了,我们明天再说吧。”黎正说。
”不用急的,你要是累了,就在这床上睡吧,明早天不亮我就叫醒你,不会让家里人看到你的。”袁红棉红着脸说,停了一会,袁红棉又低声的加上了一句:”睡在这里,你可以接着抱我。”袁红棉本来想说”接着摸我”,可是她不好意思张这个口,只能说成”接着抱我”,实际上两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让自己亲爱的人搂抱着,那感觉是特别的好,袁红棉别说有多么喜欢。
”别人处相好都这样吗?”黎正问袁红棉。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们迁江大多是这样的。前年我堂姐处相好时就是这样,她亲口对说的。”袁红棉说着,脸上一片通红。
”那我就再坐一下吧,也不能太晚了,要不明天你会不够睡的。”黎正说。
”就是你走了我也是睡不着,会想你的。”袁红棉说。
”再什么样也要睡觉呀,我们还要长身体呢。”黎正说。
”好了,不说这个了。”袁红棉柔声说:”要不我们睡下吧,睡下说话会舒服些。
”明天我来时再睡下陪你说话,今晚就坐着吧。”黎正说。
”好吧,哥说这样就这样了。”
两人着说话,午夜过了黎正才起身回家。袁红棉依依不舍的把他送到了院门外面才分手。
走了几步,黎正回头望了一下,发现村里好多家都还亮着灯,还隐隐约约的听到织布机的响声。这织布的人群当中,有袁红棉的父母亲,也有自己的父母亲。若干年后,自己也会加入这个行列。
黎正想,到什么时候,大家都不用再亲自动手织布了,那该有多好啊!可是那是不可能的……
袁红棉送完黎正回来,发现母亲正站在自己的房里。
”妈,怎么还不睡?”袁红棉问,她心里有些奇怪,她不母亲知为什么这么夜了还到自己的房间来。
”正准备睡呢,听到你的脚步声就过来看看。”袁红棉的母亲叫做袁菊,三十四岁刚过没满三十五岁,她没满十五岁就招了入赘女婿,十六岁的里候就生了袁红棉的大哥,十八岁时生了袁红棉的二哥,二十一岁的时候生了袁红棉,二十四岁的时间候生了袁红棉的妹妹。
袁菊是个美人坯子,虽然已经三十出头并且生有两男两女,但那妖娆的身段依然楚楚动人。她的两个儿子都到邻村入赘去了,她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大女儿了,她望了望俊俏的女儿问:”黎正走了吗?”袁红棉见母亲问起黎正,脸立即刷的红了。
”他刚走。”袁红棉低着头回答说。
”看你,也不留留他。”袁菊说,样子有点像是在责怪自己的女儿。
袁红棉红着脸,低着头不敢作声,她不好意思说自己挽留过黎正了,是黎正自己不愿意留下的,真要那样说了,妈妈就更有话说她了。
”好了,下次要留下他就是了,要不然那天他和别的姑娘好上了,看你不悔青肠子。”袁菊又说了一句。
”你铺好床铺,我去洗把脸来陪你睡一晚,顺便教你些东西,好不好?”袁菊见女儿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也不忍心再说她了,露出一抹醉人的笑脸问女儿说。
袁红棉点了点头,赶紧铺床暖被窝。
袁菊去洗了洗脸,很快来了,袁红棉早已经暖被窝等她了。
”你是什么时候和黎正好上的。”袁菊一边脱衣服一边问。
”今天才开始。”袁红棉老老实实的对母亲说。
袁菊不再说什么,点了点表示自己知道了。对女儿选的这个准女婿,她是一百个满意,附近的村寨,再也没有比黎正更帅气的男孩了。不但如此,黎正还是河弯村唯一一个会写字会算账的人。
在母亲脱衣服的时候,袁红棉注意到母亲的肚子有些大,在母亲窜进被窝的时候,袁红棉特意伸手去摸了一下母亲的肚皮,这回她确认了:母亲怀有身孕。
”有三个多月了,这几个月都穿着棉衣,不容易看得出来。”袁菊说出了女儿想问的。
入赘到邻村的大哥上个月刚生了一个女儿,没想到妈妈也怀孕了,袁红棉心里很高兴。
这种姑叔比侄子小的事到处都有,一点也不奇怪。
看着母亲胸前那两个肉山又高又大,袁红棉很是羡慕,袁菊看出了女儿的心思,笑说:”再过几年,你的也会和我的一样的,你不用那样看着我。”
袁红棉被母亲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袁菊乘机附在袁红棉的耳边,轻声轻语的教起女儿来,袁红棉听得脸红耳热,心儿狂跳……
第二天,河弯村好多男孩女孩都到榜山上去放牛,中间就有黎正和袁红棉。因为人太多,两人一整天都没找到单独相处的机会。
两人一整天都有些魂不守舍。
黎正吃过晚饭后,悄悄的去袁红棉家。
袁红棉家早吃过饭了,厅堂上刚好一个人也没有,黎正走进袁红棉的闺房,袁红棉早就坐在床上暖被子等他了。
黎正一进来,袁红棉就下床来拉住他的手,还轻轻的把门栓上。
袁红棉只穿着一件单衣和一件单裤,两人一坐到床上她就冷得发抖。
黎正拥着她躺下,问道:”干嘛穿得那么少呀?”
袁红棉笑了笑:”穿少点暖被子热得快嘛。”袁红棉说着又把黎正手唔到自己的小肚子上取暖。
”以后别穿这么少了,会受凉生病的。”黎正大为感动。
”没事,我长得壮实着呢。”袁红棉不以为然。
黎正的手很快就热了,他抱住袁红棉,在她的小脸上就是一阵好吻。
袁红棉拉了一下被子,把两人的头盖住--这被子是袁红棉母亲的杰作,她在傍晚的时候帮袁红棉换的。
被子里黑乎乎的,两人都看不见对方。黎正放肆的抚摸着袁红棉那柔软得像是没有骨头的身体。
袁红棉觉得身上的衣服太碍事,三下两下就把两人身上的衣服拨了个精光。她抱着住黎正的脖子,吻住他的双唇,还把舌头伸到他的嘴巴里去乱扰动,弄得黎正有点迷迷糊糊起来。
袁红棉趁着两人迷糊间悄悄的伸手摸了模黎正身上的男人才有的小东西,发现那东西软软的,没像妈妈主的那个样子。
像黎正这样没到十四岁的男孩只能算是是男孩,那能算是男人呢?当然,像袁红棉这样十四不到的女孩也不能算是女人。
女人也好女孩也好,袁红棉不管那么多,她把黎正抱到身上好一阵猛亲,直到吻累了才把他放开。
两人揭开被子说了一下悄悄话,在若暗若明的油灯光下,袁红棉俏丽的面孔显得非常的妩媚动人,黎正忍不住,抱住又是一阵狂吻,就连胸口上的两个小茶杯盖也没放过……
这次,袁红棉没盖被子,特意让黎正把自己那曼妙的身躯看得一清二楚……
这晚上黎正没有走,两人相拥着进入梦乡。
袁红棉的母亲袁菊在天快亮时悄悄的爬了起来,发现大门还是前半夜自己栓上时的样子,知道黎正还在女儿的闺房里,便故意弄出一个声响,让自己家的狗和邻居家的狗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叫了起来。
这么大的狗叫声,袁菊知道女儿肯定会从梦中惊醒的,她悄无声息的回房睡觉去了。
袁红棉当然被惊醒了,她不用看天,只是望了望窗口就知道天快要亮了,因为她有早起的习惯。
袁红棉摸出火镰划上火,点亮油灯,轻松的把黎正推醒,仔细的帮他穿好衣服,然后自己也胡乱的套上一套衣裤,悄悄的把黎正送出门去。
按这里的习惯,女儿家偷偷让自己的小情人在家中留宿,一定要在天亮前走,否则会让人笑话的。
不过这让小情人在家中留宿的事是很少有的,只有那些感情特别好,并且确两人将来一定要结成夫妇的人,才会让自己的小情人在闺房中留宿,一旦有这样的事发生,基本可以认定两人是小夫妻了。
八、帅哥与美女
天亮后不久,河弯村所有人都知道黎正和袁红棉相好上了。
这个当然要归功于袁红棉的母亲袁菊了。
袁菊是个聪明的女人,她只是巧妙的和妯娌们说了几句话,黎正和袁红棉相好的事便在村里传开了。
一般这种事都是女人们最先知道的,接着是她们的老公。
黎正和袁红棉,那是帅哥配美女,这种美事,也是大家乐于去传颂的原因。
黎正家最先知道这件事的是黎正的母亲黎七姐,至于罗百升,有可能是最后一个知道了,因为他的女儿和老婆因为一时太高兴,竟然忘记把这事告诉他了,等到两人记起他来时,村里人早就把这事传遍了。
不过罗百升不去考究自己是不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他带上两条干鱼,找谭就喝酒聊天去了。
当然,两人聊的是黎正和袁红棉。
对于罗百升的到来,谭就今天的态度不太好。罗百升心里明似镜似的,他早就知道谭就想给袁红棉招女婿,现在自己是明摆着要娶袁红棉做孙媳妇,他当然不高兴了。
说着说着,谭就竟然隐晦的提出要招黎正做上门女婿,罗百升当然是严正的拒绝了。
站在旁边的袁菊担心两人谈下去会不愉快,便悄悄的拉过母亲四奶奶,告诉她自己又怀孕了。四奶奶一听,先是心中一喜,接着马上明白了女儿现在告诉自己这事的用意。立即悄悄的把这事告诉丈夫谭就。
知父莫若女,谭就果然一听到女儿怀孕的消息就高兴了起来,爽快的答应让罗百升的要求,说愿意让孙女嫁过去做黎家的孙媳妇。
孙女虽说就要嫁为人妇,但女儿已经怀孕了,用不了多久又要生娃的,谭就觉得自己也不算很吃亏。何况,孙女要嫁的是黎正这样的帅哥,谭就也只能是嘴上说说,他是断然不会阻拦孙女和黎正这样的人成亲的。
罗百升当然也看出了这一点。
思想一致了,但表面上还是得装一装,要不然就不能体现出女儿家的高贵。
既然思想一致,那就什么事情都好办了,谭就在装模作样的拒绝一番之后,就高兴的答应了罗百升的要求,让自己的孙女嫁给孙子为媳。
最后,罗百升和谭就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三天后先给两人订婚,明年秋后再办一个热热闹闹的婚宴,让两人正式拜堂成亲
在迁江这个地方,一旦订了婚,两个人就算是夫妻了,男女双方都可以夫妻的身份在双方的家中往来,如果是招女婿,男方可以名正言顺的来到女方吃住和做工,当然也可以和未来的妻子同床共枕了;如果是娶妻,女方也可以到男方家中吃住,只要小夫妻愿意,同床共枕别人当然也是没话可说。当然,最后拜堂成亲是不可避免的。
罗百升和谭就在家里是绝对的权威人士,两人一起敲定下来的事,那就铁板上的钉钉--不可改变了。
倒是黎正和袁红棉两个当事人,直到傍晚时才知道自己要在大后天订婚,让人听起来有点好笑。
晚上黎正依然来到袁红棉闺房,两人都为快要订婚的事兴奋不已,袁红棉有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又在被窝里脱光两人身上的衣服,相互缠绵到半夜黎正才俏然离去。
订婚一事很简单,罗百升让卢选由夫妇两做了十桌酒菜,把村里的老老少少请来吃上一餐,就算完事了。亲戚朋友们请都不用请。
晚上,袁红棉没回去,窜到黎七姐刚换过的大红被子和黎正缠绵到天亮。
订了婚,他就是黎家的人了,无论她和黎正同床共枕还是回自己儿家去住,都是可以的,没人会说他们。
从这天晚上开始,袁红棉再也没回自己儿时的那间闺房,正式的住到了黎正家,也就是自己未来的婆家。不过,娘家的工她倒是还天天回去做,有时连黎正也跟着一起回去,而她的娘家却连饭都不用管,只管招乎两人做工。为这事,罗百升没少说谭就,谭就呢,一脸的淡定,没作声。罗百升说了好几回的时候,谭就有些不奈烦了,就哼了一句:我把孙女给你做孙媳妇,我可是亏大了,你罗百升不就管几餐饭吗?有什么好说的?你要是不乐意也行,让你家黎正到我家来做上门女婿,别的什么事,全部你说了算。
罗百升一听,立即就哑火了,从此没敢乱出声。黎正和袁红棉的事,基本上都由谭就做主,当然条件就是袁红棉上黎家做媳妇。
转眼间又是开春了,美人在抱的时候忘记的事情,在种旱地时又重新被勾了起来,怎样才能让旱地有更高的产出呢?黎正常对着自己家的那一片旱地默默沉思。
罗百升看孙子这样,有些心痛,却又不知怎么开导他。
袁红棉也知道心上人的心事了,不过她也没什么办法帮助他,只有在入夜的时候逗乐他让他开心了。
种完旱地的时候,离种水田还有一段时间,黎正决定用这段空闲的时间到各地走访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转机。
罗百升没说什么,即然孙子有这样的想法,让他去走走也好。
黎正首先到各村各寨去访问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对黎正这个年轻人的问题。老人都不以为然,你想啊,要是有更好的庄稼品种,我自己不会种吗?那还用你来问呢?可当他们知道黎正是罗百升的孙子时,就不敢多说什么了。
一个敢抓老虎回来养在家里的人,你就是年纪再大也未免要敬他三分的。
几天下来之后,黎正觉得自己的方法行不通,他觉得各个村子里的那些老人几乎没人能告诉他任何有用的东西。
黎正决定改变走访对象。
至于要去走访怎样的人,黎正想了几天,觉得还是找那些有一定学识,而且走过很多地方的人最好。
可整个迁江县没几个这样的人,去那里找呢?
和爷爷商量了两个晚上之后,黎正先去走访一个名叫谢央的人。
谢央人称谢大员外,是迁江有名的富户,罗百升并不认识他。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只是听人说他做的是药材生意,少年时走过不少的地方,见多识广,现在生意已经做得很大。
黎正知道这个员外的含义:读书人都喜欢自称小生,这生,指的是生员,生员就是那些贡生呀,秀才呀,进士呀之类的考取得功名的读书人。而员外嘛,就是生员之外的人,也就是那些有一定学识,又不是读书人的富裕之人。大概和现在的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称谓差不多吧。
当然这仅仅是黎正的理解而已。
自己是个贫寒的农家人,要去拜访一个员外,不知人家会不会理睬你,罗百升很是为孙子担心,倒是黎正觉得没什么:”我一不拜他赐金,二不求他施财,只是问他几句话,他要是愿意回答就回答,要是不愿意回答也就算了,不用过多的担心什么的。”
孙子那不亢不卑的样子倒是让罗百升安心了不少。
谢央的家就在迁江街上,宽大气派大门上悬挂着”谢府”两个金色大字,黎正上前时,两个看大门的家丁拦住了他。
黎正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说自己有事要拜会谢员外,家丁看了他两眼,慢悠悠的进去通报去了。
谢央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长得很富态,一身绸缎长衫格外的光彩鲜亮。
”老爷,门外有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想要拜见您。”家丁来报信。
”一个十四、五岁的人见我干怎么?”谢员外轻轻的喝了一口茶问道。
”不知道,他没说。不过看他的样子像是乡下庄稼人。”奴才就是奴才,奴才对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区分总是那么的精确到位。
”乡下庄稼人?”谢央皱了皱眉头,有点不解了:”乡下庄稼人找我干什么?你去跟他说,就说我没空。”
”是。”家丁回答,转身就要走人。
”他有没有说自己叫什么名字?”谢央转而问道。乡下常有一些识得药材的人来找他,他也常因此而小赚一笔。所以他又多问了一句,担心的是一笔钱从手中溜走。
”说了,他叫--”家丁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了:”他说他叫黎正。”
”黎正?”谢央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可一时又想不起在那里听说过,正好这时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女人从里间出来,谢央便随口问道:”夫人,你可曾听过一个叫黎正的人”
”黎正,不就是河弯村的那个养虎人吗?”谢央的老婆记性还真不错。
河弯村离迁江县城不到五里地,黎正养虎的事早就在县城里传遍了。
谢央一听,连忙让家丁去请黎正进来。
你想想看,一个老虎杀了之后,不说虎肉了,那虎骨虎皮就是最好的药材。谢央能不心动吗?
谢央把黎正当成卖虎的了。
谢央的老婆走了进去,家丁就带着黎正进来了。谢央礼貌的起身打辑唱诺:”黎贤侄大驾光临,谢某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谢员外言过了。小人冒昧登门,有扰了谢员外的雅趣,还望谢员外多加海涵才是。”黎正一面说着一面还礼。
谢央没想到这个敢养虎的人竟是这么一个温文尔雅,心里有些诧异,再注目黎正时,发现此人不但面目清秀文雅,眉宇间还有一股泰然正气,不由的惊叹迁江这样的乡野之地,竟有如此不俗之人。
谢央乃是走南闯北之人,他见过的人很多,他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个黎正并非乡野粗俗之人。
谢央请黎正坐下,然后对身后的丫环叫道:”上茶!”
一杯热茶送了上来。
”不知贤侄今日前来有何指教?”谢央像个穷酸秀才一样的咬文嚼字。
”不知谢员外注意到没有,我迁江一带的农田,每年都产出甚少,特别是旱地,可以说是九汗一粟了。久闻员外交游甚广,今日特来问问,不知员外可曾遇到过什么多产的庄稼品种?”
九、五谷产量低
九、五谷产量低
谢央没料到黎正会问这样的事,刚才他还以为黎正是来找他卖虎呢。
当下,他想了想,说:”人们常说五谷稻,黍,稷,麦,菽,我们迁江县除了不适合南方种植的小麦没有之外,样样都有了,我没有听说过有什么比这些更好,更多产的庄稼了。”
听到谢央这么一说,黎正感到非常失望。
连谢央这样的人都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黎正那有不失望的。
谢央见黎正不作声,而且还一脸的失望,忍不住问道:”贤侄问这事不知是何用意?”
”不瞒员外,我小时,曾听祖父说过,迁江每逢大旱之年就会饿死人。而去年我在种地时,发现旱地的产出非常的少,我想若能找到一种产出多些的庄稼品种,让乡亲们多打些粮食,有点存粮,遇到大旱之年时,或许就能少些饿死之人了。今日听员外这么一说,知道自己多半是妄想了,或许这世上根本就不会再的更多产的庄稼品种。”黎正说着,竟是一付凄凉的样子。
谢央听到黎正这么说,对黎正敬重之意油然而生,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能有此想法,他的胸襟断不会小的。
谢央不是那种为富不仁的人,他对迁江的父老乡亲的爱戴很深。
”这不过是谢某的片面这词,不足为据,天下之大,或者真有多产之谷也未可知。贤侄万万不可泄气。”谢央安慰黎正说。
”或者真有吧,若有一日能找到,我黎正便不虚此生了。”黎正说着,眉宇间一股刚阳的霸气展现。
谢央听到这话,心里莫名的震了一下。
”除了另找多产之谷,是不是可以鼓励乡亲多开荒造地多种粮食?”谢央问道。
”谢员外的话也有道理,但人都只有一双手,其中还多半是妇孺,这种地可是个辛苦繁杂的行当,一个人种植的面积是相当的有限的,不可能大片大片的种。”黎正解释说。
要说种田种地,谢央还真的是门外汉,所以谢央不想在这方面多说,他想了想说:”黎正贤侄,种田种地我还真的不在行。这样吧,你就在寒舍吃餐便饭,饭后我带你去见个人,或许他能给你一些启示。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不知谢员外要带我去见谁?”黎正问。
”迁江知县吴祖繁。”谢央说道:”谢某和吴知县有些交情,他中过举人,交游也广,或许他知道些什么。”
”那就有劳谢员外引荐了。只是黎正空手而来,那好意思在府上叩扰?”黎正客气的说。
”大丈夫成事,不必拘泥于小节,贤侄就不必多说了。饭后我们到县衙去。”
谢央说着让人摆上饭。
吃过午饭后,谢央叫家丁抬来两乘小轿,自己坐一顶,黎正坐一顶,直奔县衙而去。
来到县衙,谢央没去前堂,而是直接进入后堂。有衙役认识谢央的轿子,早跑着去通报去了。
知县吴祖繁亲自到门口来迎接两人。
谢央是迁江县有头有脸的富户,吴知县当然不敢怠慢了。
所以说,不管那朝那代,有钱就是好。不但出门有人抬着,就连大小官吏见了也是敬让三分。
十、去县衙
”谢央何德何能,让知县大人出门来迎接。”谢央笑着寒暄。
”谢员外过谦了,谢员外是本县顶梁大柱,吴某出来迎接一下也是应该的。”迁江知县吴祖繁人长得又矮又胖,四十多岁了,说话时却是中气十足。他很快发现了谢央身后的黎正:”这位少年郎是谁呀?”
”他叫黎正,县城东郊河弯村人士,前段时间传说的养虎人就是他。也是我今天刚交的朋友。”
”黎正贤侄,这就是我们迁江县的父母官吴祖繁吴大人。”谢央员外给两人作介绍。
”小民拜见吴知县大人。”黎正上前打揖唱诺。
”贤侄不必客气。”吴祖繁笑着拱拱手,算是回礼。并把两人请入内堂坐下说话。
”黎贤侄年纪不大,人也长得风流俊俏,没想到却有捉虎养虎的胆识,实在是让人敬佩啊。”吴祖繁知县小捧了黎正一把。看得出来,吴祖繁不相信黎正有捉虎养虎的胆识。
黎正当然不会任由这个吴祖繁随随便便的小看自己,他笑了笑,装着谦虚的说道:”吴大人过奖了,其实小人只是奏巧捡到了一只小||乳|虎而已,等明年||乳|虎稍长大一些,恐怕小民也没胆子去碰它了。到时候说不定还要烦劳两位前去河弯村捉拿它呢。”
”黎贤侄过谦了。”吴祖繁没想到黎正小小年纪却练就一副灵牙利齿,暗暗吃惊的同时也不敢小看黎正了。
”吴大人,我和黎正贤侄今天登门拜访,是有点事要请教大人呢?”谢央首先开口了。
”谢员外有话请讲。”吴祖繁说道。
”还是让黎正贤侄来讲吧。”谢央笑道。
两人把目光投向黎正。
黎正也不客气:”听说吴大人在先帝还在位时就考取了功名,且又交游很广。”黎正知道当官的人都喜欢戴高帽子,所以在说事前还是不忘小捧吴祖繁一把:”所以小民今天特地来问一问吴大人,不知吴大人可见过比粟米和高粱更多产旱地庄稼?”
吴祖繁有点懵了,一时也弄不懂黎正话中意思。
谢央乘机把黎正今天来找他的事说了一遍。
吴祖繁听完,吃惊的重新打量了一下黎正,因为这个十来岁的少年把他给问住了。
吴祖繁认认真真的想了一下,摇了摇头产道:”黎正贤侄,好像真的没有比粟米和高粱更多产的旱地作物,至少在我的印象没有。”
黎正一听,整个人就蔫了下去。
吴祖繁虽说不是爱民如子的好官,为人也是非常的胆小,但对于百姓有利的事情,他自为官的那一天开始,还算就乐于去做。
黎正说的事他也很感兴趣。对他来说,如果能找到一种比粟米和高粱更为多产的旱地作物,也是他的一个大官绩。
最近一段时间,宾州知州一直责怪他做了多年知县没做出半点政绩来。听了黎正的话,他的心中立即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当然这个计划只在他的心中,他是不会对任何人说的。
他要拿黎正说的这件事来说事,如果做成了,那是他的一大政绩。如果没做成,那也没关系,因为这事是黎正弄出来的,与他关系不大,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借这件事到知州那里去走动走动,送点礼物什么的,人这东西,常来常往的,就什么都好说了。
十一、县官请吃饭
像谢央这样的商人,若想为民做些好事,那是仁字为先,那怕是小仁,那也是仁。而吴祖繁这样的人就难说了,但凡于已无利之事,别说做,恐怕就是让看他都不会去看一眼的。
看到吴祖繁两只小眼睛在转动,黎正心中不由的泛起一股厌恶感。但这种感觉只是一闪而逝。
只要能找到一种多产的旱地作物,别的都不重要。想到这里,黎正又强打起精神来。
”黎正贤侄也不必过早的灰心丧气,我只是一个小举人,不知的东西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只要贤侄不灰心,我想终会有一天如愿的。”吴祖繁鼓励黎正说。
黎正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吴祖繁的说的话,心里想这应该是吴祖繁的思想铺垫,后面说的,可能才是他想说的话。
果然,吴祖繁接着开口说道:”宾州知州是个进士,也许他知道些什么也未必可知,不如明天我们三人一起去问问他,你们说可好。”
谢央没等黎正开口就抢先说道:”这当然好了,如能从知州大人那里打探到消息,那就太好了。”
谢央这样的人,平时做梦都想认识高官,现在猛的听到要到宾州去见知州,当然要立即附合了。
黎正当然也想从知州那里打探到一些消息了,所以他也点头同意了。
”好,两位都是大仁大善之人,今晚我在望江楼订一桌酒席,答谢二位的为民奔劳的仁义壮举。”吴祖繁大手一挥,一副豪迈的气势。
”这怎么行,那能让大人破费呢,应该是我来请才对。”谢央急了,站起来说道。
”就这样说定了,你若想请客,到了宾州再说吧。”吴祖繁笑着说。
”那好吧,就依大人所言就是了。”吴祖繁的话让谢央听了很高兴,到了宾州,请的就不单是吴祖繁和黎正两人了,那时肯定还有知州大人,谢央那有不高兴的?
”可是,我早上出来急,也没有作什么准备。”黎正有点急了。
”没事,等下我派两个人到府上知会一声就行了,若是还有什么要准备,让谢员外去办就行了。记住了,晚上申末酉初,一定要准时到。”吴祖繁心情大好,大手一挥说道。
看看太阳就要下山了,依然没见黎正回来,袁红棉有些着急了,要知道,从迁江城回河弯村,是要坐船横渡红水河的,过了酉时,河上就没有渡船了,到时你就是想回来也只能等到明天了。
眼看申时就要过去了酉时就要来了,袁红棉再也坐不住了。她决到村头去看看去。
谁知刚到门口就差点和两个穿官服的官差撞个满怀。
”请问是这是黎正公子的家吗?”一个公差望了望袁红棉,脸上没有表情,一副公事公办的说。
”是的,你们有什么事吗?”袁红棉心里震了一下,心想黎正不会惹上什么事吧?这官差怎么突然找上门来了呢?
”我们是迁江县衙的衙役,有事要求见黎正公子的爷爷罗百升老爷。”另一个衙役说,口气听上去还算平和。
”爷爷就在屋里,两位请进吧。”那两个官差长得一副凶巴巴的样子,袁红棉不敢多说,闪身让两人进屋。
两个官差也不客气,抬脚就往屋里走。
十二、官差来报信
可是两人刚走了几步就走不动了,一个转身往外跑了出去, 一个直接像一滩烂泥一样跌坐在地上
两人都脸色铁青,嘴唇蠕动着却说不出话来。
袁红棉回身一看,发现虎妞正站在屋子中间,两眼圆睁的望着两个官差,那架势,有扑上来的可能。
袁红棉觉得有点好笑,这两个官差,刚才还是威风八面的,转眼间被这虎妞给吓成这样,可见两人也只不过是胆小鬼而已。
虎妞长得还真快,就几个月的时间,估计快有三十斤了。它的样子比普通的家狗是大多了,身上的那些花纹,是够吓人的。
”虎妞,你吓着客人了,快回房间去。”袁红棉叫了一声。
虎妞还真听话,摇着尾巴进房去了。
”对不起,把你们给吓着了。”袁红棉扶起地上的官差说。
”你们家怎么养着这种吓死人的东西呀。”跑到门外的官差看看没什么事,又走了进来,毕竟是个官差嘛,胆子还是有点的,不过这只是表象,他的身子还在哆嗦呢,说话也不怎么利索。
罗百升也闻声从房里走了出来。
”爷爷,这两位官爷要找你,刚才被虎妞吓了一下。”袁红棉对罗百升说道。
罗百升常见那些官差们仗势欺人,特别是那些善良的人,在官差的眼睛里简直就像面团。所以罗百升对官差没什么好感。
”两位有事吗?”罗百升闭口不说两个官差被虎妞吓着的事,淡淡的问两人。
”我俩奉县令吴大人令,来给罗老爷传话。令孙黎正明天要陪吴大人谢员外去宾州面见知州大人。多则十日,少则二三日就能回来,请罗老爷子安心在家等候,不要担心。”两个官差觉得有点丢脸,但县令大人交待下来的事又不得不认真完成。
”黎正怎么和官府的人混到一块了? 真是有点奇怪。”罗百升奇怪的自言自语。
两个官差以为罗百升在问他们,不过总觉得罗百升口中那个混字有点太刺耳了。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回答了:”这我们就不知道了,不过听说吴大人今晚要在望江楼宴请谢员外和黎公子,别的我们就不知道了。”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回去吧。”罗百升一点也不客气的下了遂客令。
两个官差有点沮丧,平时他们去传话,总能得点好处怎么的。这次不但给吓了个半死,到头来一个铜板都没捞着。心里很不是个味。
但一想起黎家养的那个老虎,两人也只能在不满中悻悻的走了。
刚才还特意交待过船老大,要等俩人过完河后再收工……
两人匆匆忙忙的走了,他们可不想过不了河今晚回不了家……
听到黎正今晚不回家,明天还要去宾州,至少要几天才能回来,袁红棉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自从两人订婚以来,天天都在一起,每到夜深人静时,袁红棉都恋在黎正的怀里,那感觉,很让袁红棉着迷,这忽然间要分开好多天,自己怕是要半夜睡不着了……
十三、慢慢习惯
本来从迁江城到宾州城并不是很远,可偏偏这官道弯弯曲曲的走村窜寨,竟然连绵近两百里,也不知道当初这修道人是什么弄的。
说是官道,其实也就五六尺宽的红泥路,还到处坑坑洼洼的,吴祖繁带着两个衙役和谢央、黎正一共五人,慢慢的走走停停,每天只走了一百多里,整整两天才到了才到了宾州城。
五人没有住进旅馆,而是住进悦春楼。
悦春楼是宾州有名的妓院。
一溜的五个房间。按原先说好了的,这宾州之行的所有费用全部由谢央支付。
谢央倒也很大方,每次掏腰包时总是干脆利落,一点都不含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别人想陶这个钱都没机会呢。
这也是,吴祖繁好歹也是一个知县,他可不是什么样的人都带在身边的,更别说一起吃饭逛青楼了。
快要吃饭的时候,青楼的老板娘带了一群姑娘来让大家挑选,大家也不客气,各自都选了自己喜欢的。
看着黎正一付无助的样子,谢央帮他点了一个叫香香的二十来岁的女子。
黎正很是郁闷,觉得这些人还真能搞事,这一路下来的花销,都够整个河弯村吃上半年了。这都算什么呀,不是糟蹋钱吗?
按理说,谢央是不会理睬黎正这种身份的乡下人的,可他觉得这个眼前的这个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