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活色生枭 第92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睛,张着嘴巴,可事情匪夷所思,她想再追问,也不知道该从哪里问起。
从高处跌落时巴夏难以稍动,但目力尚在五感犹存,跌落途中他隐约看到、听到谷底的大泥鳅猛地动了起来,动作奇快汇聚而至。像极了被养在池塘中的鱼儿,见到有人撒饵料时的样子。
巴夏当时甚至盼着自己能一下子被摔死,哪怕摔成肉泥、死得再怎么难看,总好过又被怪鱼种下鱼卵。
可是大大出乎意料的是,泥鳅们蜂拥而至不假,但并非‘聚餐’,而是抢在几个人落地前,紧紧簇拥在一起,短短片刻里硬是搭起了一座又高又厚的‘肉蒲团’,稳稳接住了他们。
为了救人,怪鱼还被砸死了十几条。
泥鳅们能及时赶过来,固然和它们在泥塘中动作迅速有关,而更重要的一重,当时有大批怪鱼就在附近:
就在当晚,大批狼卒骑兵摔入深谷,托宋阳的福,泥鳅们得了一顿饕餮盛宴,谷底的怪鱼尽数钻上来饱饮人血,但是尸体都堆积在一起,吃起来不方便,怪鱼们便三两成群,把尸体拖走去享用。
怪鱼习性特殊,对于死物它们不会带入泥塘,只在外面吃过就算了,由此,无数怪鱼拖着尸体,在整座裂谷底部分散开来,巴夏几个人的跌落处附近,就有不少泥鳅。
怪鱼的目力普通,但嗅觉异常灵敏,几个人才一从上面被扔下,它们就发觉到什么,拼凑起肉蒲团接住了他们。巴夏跌进‘鱼肉’中,又软又滑大大抵消了下坠巨力,实话实说,如果刨除恶心不算,单就当时身下的感觉而言,还是挺舒服的。
巴夏没被摔死,不仅没开心起来,反而更加懊恼了。第一下没死成,谁知道怪鱼后面是打算怎么炮制俘虏?但出乎意料,泥鳅们救人之后,围着他们几个转了几圈,没有任何动作,就那么散开去了。
不久后巴夏恢复了一点力气,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唤醒同伴,虽然不是大夫,但大概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昏睡是对身体最好的修复,立刻救醒他们反倒会让伤势愈合缓慢。
随后几天功夫,巴夏昏昏沉沉,清醒的时候就收集食物、照料同伴,也幸亏他们之前送了大批狼卒下来。犬戎骑兵出征,随身都带着风干的肉铺、炒制的干粮和水囊,轻易不会变质,短时间里大伙不用担心肚子,罗冠身上的毯子也来自犬戎军官的行军囊,不只如此,巴夏还从犬戎士兵处找到了不少夹板,帮罗冠固定了受损骨骼。
到了第三天,南荣和齐尚相继醒来。
到了第五天,所有人都告苏醒……其间怪鱼经常会钻出来,但它们全无攻击之意,好像串门似的,只露头看看,然后就会离开。
大概的经过就是如此了,阿伊果仍是听得莫名其妙,最大的疑惑莫过于那些泥鳅怪怎么会转了性子,从阎罗王手下的索命恶鬼变成了观音大士身边的救命童子。
想到泥鳅自然就想到鱼卵,阿伊果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开始刺痒,忙不迭拉住南荣的手:“小南,你快给我看看,身上么得又中了那些脏东西……不,我先看看你娃。”
南荣笑着摇摇头:“早都看过了,你全身上下光滑溜溜的,什么都没有……是小古帮你看的。”
阿伊果不拿自己当女人,但也不能容别的男人来看自己,双眼一吊就露出了狠色,望向小古。
小古赶紧苦笑摇头:“不是我,真不是我。”这时候南荣轻轻一拍脑门,笑道:“说错了,是小婉看得,不是小古。”
阿伊果这才松了口气,瞪着小古说了句:“算你娃走运。”
小古恨得直甩手,心里琢磨着这都什么跟什么,阿伊果不再理他,又转头望向小婉,一脸的不放心:“你娃真咯看清楚了?我身上真咯啥子都没有?”一边说着,她低头在自己身上摸索,仿佛不抓出来一条小泥鳅不罢休似的,不过检查中倒也真的发现自己的衣襟不算太整齐,不用问,肯定是有同伴帮自己查看过了。
小婉摆了摆手:“放心吧,干净得很。”
阿伊果踏实了不少,可心中疑问未解:“那些怪鱼图啥子么?”
齐尚接口道:“头三天里,巴夏还另外看见些事情,说起来有点恶心,你要不要听?”
性命攸关,哪还顾得上恶不恶心,再说阿伊果摆弄蛊虫,其中不少比着怪鱼中卵有过之而无不及,她还真不太在意,立刻点头:“说!”
前面两天里,谷底下的幸存者不止他们几个,还有其他人——十几个狼卒。
犬戎骑兵哗啦啦地栽下来,最后有不少人是摔在同伴身上,伤得不轻但总算活下来了,这部分人大部分被怪鱼抽干血液而死,也有十几个身体特别强壮的幸存下来,不是他们击退了怪物,而是怪物饶过了他们。
说到这里阿伊果大概也就猜到了:“他们就和咱们当初……一样?”
巴夏点了点头,选择强壮之人来寄生鱼卵繁衍后代,是怪鱼的习性,‘被寄生’后的狼卒怪鱼就不再攻击,但也不许他们离开。
对中了怪鱼暗算的狼卒,巴夏没兴趣帮他们,再说他也没有宋阳的本领,想帮也帮不了。
虽然力气全失,但多年江湖打滚,巴夏也不是白混的,他发现了对方,但幸存的狼卒始终没摸到他的影子。
三天之后狼卒既不曾惨叫也不见痛苦,就那么一头栽倒在地,而后被大怪鱼拖进了泥沼深处。
小婉醒来的时间不比阿伊果长太多,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若有所思道:“种下鱼卵的人,怪鱼就不吃不打……可咱们都是干净的……”
其中关窍齐尚早已想明白了,应道:“咱们现在是干净的,可是莫忘了,之前我们都中过泥鳅的暗算。我是这样猜的……你我身上的鱼卵早被清除,但‘气息’仍存,怪鱼不会来扒开咱们的衣服看看,只是靠着鼻子一闻:这伙人带着咱的蛋呢,别让他们死。”
齐尚说的道理很明白,怪鱼还把他们当成自己儿女的‘宿主’,若非如此也不会对他们一直这么客气,更不会搭出肉垫舍命相救。
另外,对于已经带了鱼卵的宿主,怪鱼也不会再施暗算。
第一个疑问消解,下一个疑问又立刻冒了出来,小婉把刷子眉皱成了一团:“那怪鱼等一阵,迟迟看不到咱们‘孵蛋’,会不会就不耐烦了……”
这样的问题只能去问怪鱼,齐尚再聪明也解答不来,只有摇头道:“不知道。”
小婉晃悠着站起来:“那咱得快走,越早离开越踏实。”
齐尚苦笑了起来:“刚都说了,怪鱼不许咱们离开。否则上次在谷底,咱们大都中了暗算,为啥泥鳅还围拢过来跟咱们拼命?大概就是因为我们要走,它们要拦。”
现在大家待得地方,距离裂谷边缘还有一点距离,刚才齐尚和巴夏就是去谷壁想看看能否有出路离开,但很快就有怪鱼现身,把他俩轰了回来。
只要不离开,暂时可以相安无事。
裂谷下缺医少药,人人都是一身重伤,短时间内全无痊愈的可能,凭他们现在的实力,别说再像上次那样突围,就是一两条泥鳅的攻击他们都抵挡不住。没有一点办法,只能磨时间,等待重伤缓缓痊愈再做打算……
现在眼睁睁就是没机会,再怎么着急也没用,只有踏实下来,听天由命吧。
至于没在谷下的同伴,巴夏被扔下来前也都看得清楚,宋阳身死被埋入中土,班大人会蛮话,不知和蛮子们说了些什么,看神情蛮子对小姐和老头子还算友善,想来暂时不会有太多危险……
南荣抱膝座下来,声音幽幽:“算起来……”她想说什么,可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把下颌搭在了膝盖上,就此沉默。
提起宋阳,小婉也变得闷闷不乐,她把宋阳当朋友不假,不过两人交往不多谈不上太多情谊,她更关心的是这件事该怎么和小捕说。要是知道宋阳客死异乡,小捕还能活么?小婉不敢再想下去。
齐尚和巴夏的脸色也阴沉了,宋阳已死、小姐被蛮族带走,他们兄弟俩什么都做不了不算,最关键的是连消息都没办法传出去……
刚刚热闹过片刻的裂谷深处,又变得沉默了,众人都坐了下来,没有一个人出声,默默想着心事。半晌之后阿伊果呼出一口闷气,淡淡道:“大阿姆讲过,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先顾着活人。有什么事情出去再说吧。”
说完,她半转身体,伸出手去捏罗冠的人中……刚才七上八下说了半天,但哥俩都忽略了一件事,忘记向黑口瑶交代罗冠的情形,大宗师又盖着条毯子,阿伊果看不到他身上的夹板,还道大宗师跟自己一样仍在沉沉昏迷,好心好意想要去救醒他。
没想到她的手指才刚一碰到罗冠,对方突然张开了眼睛,目光稳稳盯住了他。
阿伊果吓了一跳,忙不迭收回手:“你老汉么得晕睡?那刚才为啥子不讲话咯,现在吓人戳戳!”
小古代为解释:“罗前辈伤得最重,现在还没办法出声,不过精神是清醒的,假以时日定能恢复如初。”
……
瓷娃娃不知道被抛入裂谷的同伴仍还活着,她最后一个亲人已死,坐在冷冰冰的监牢中,她仍只有那一个感觉:今天过得很慢,比昨天慢得太多了。
随后两天里,班大人一早就被牢头带走,到了晚上才回来,每次都能带回一罐子劣酒,一老一小分着喝掉,然后咳嗽,瓷娃娃手法不行,老头子咳嗽得再怎么厉害也不用她来捶背,倒是反过来,谢孜濯被呛到的时候,班大人会伸出又干又瘦的拳头,在她背上轻轻敲着,位置准确轻重正好,很舒服的。
偶尔在咳嗽中,谢孜濯还是会忍不住,突然哇的一声哭出来,每到这时候班大人都会收回拳头,也不劝解什么,任她哭着。
或许在老头子看来,有的哭,也是一件好事吧。
第四十六章 沙民
醒来之后,接连三个晚上喝酒、闲聊,瓷娃娃渐渐觉得,和班大人说话很惬意……当然不是因为他健谈、更不是因为对方说话有趣,恰恰相反的,老头子很闷,轻易不会长篇大论,一般一句话能说十几个字就不得了了,本来谢孜濯也想不通自己心里的那种‘愉快’感觉从何而来,直到刚刚灵光一现,一下子明白了:就是那个‘闷’,他们俩都是‘闷人’,所以能闷到一起去、所以很多话不用讲得太细,彼此就都能明白。
最近这两天里,谢孜濯努力再努力,尽量多吃些东西,以她的体质,在这样的环境里,若不能再多吃一些,怕是很快就会死掉,瓷娃娃并不怕死,可是还有事情没做。另外……他已死我便更不能死了。
白天的时候偶尔会有沙民过来,都是些壮年男子,应该是班大人说的那样,他们都是打算替宋阳照顾媳妇的人,无一例外的,每个人在见到瓷娃娃后都神情愕然,随后眉头大皱,沙民比较淳朴,一般不懂隐藏心思,看到汉人丫头这么丑,表情上自然就流露出来。
倒是谢孜濯,看别人嫌自己丑陋,她还挺欣慰的。而值得一提的是,沙民来看谢孜濯的这种方式让人异常反感,但就沙民本心而言,他们并无恶意,他们在做自己认为的好事。
虽然没人打算娶这个丑八怪汉人女娃,但来过的沙民还是会表现出一份善意,大都会留下些小礼物,比如几枚稚嫩花朵、一块肉、或者两三个颜色可疑的蛋。
瓷娃娃白天只喝黑粥,那些肉、蛋都留到晚上,喝酒聊天时用来下酒。
也是因为饮食规律了,瓷娃娃觉得自己体力恢复得还可以,问班大人:“有机会逃走么?看守我们的只有一个老人……或许能打倒他?”
班大人直接摇头,回答的很简单:“逃出牢房、逃出沙民营地,再外面是戈壁。”
就凭着他们两个,一老一弱,走进戈壁就等若走进了死路……即便老天保佑,让他们走出了戈壁,再之后呢?上到草原上后,面前或许是狼群、或许是犬戎骑兵、更可能是大片的无人区。
现在身处的牢房很小,抬抬腿就能走出去,可外面那座更大的牢房,绝不是他们两个能够穿越的。
瓷娃娃点点头,眼光平静得很,不见失望。她只是随口一提罢了,本来就没报希望,又何谈失望。
夜已深,老头子喝光了酒,横身躺在了毯子上:“睡吧,你白天收礼不累,我白天还得干活。”
瓷娃娃笑了笑,收礼的确一点也不累:“沙民找你做什么?或许我也能帮忙。”
几天前一场恶战,沙民大获全胜,杀了犬戎数千狼卒,与汉人的东西再好山溪蛮也不稀罕很相似的情况,对来自狼卒的战利品沙民也不屑一顾,不过与山溪蛮略有区别的,沙民会如此并非单纯因为仇恨,另外还有一重原因:狼卒的兵刃、装备,并不适合沙民。
狼卒都是骑兵,而沙民不擅骑射,马匹对沙民,仅仅是代步的工具。
沙民从不会骑着马上战场,而狼卒所有的装备、武器都是为了骑战设计的,沙民要来自然没什么用处,何必还要费力搬运。不过打完了仗,沙民还是仔细搜索了狼卒的尸体,带回来了不少东西:军报。
狼卒在不远处出现大规模的调动,沙民重视得很,狙杀敌军之后,把所有有字的东西全都带了回来,以期能够判断出犬戎大军的动向。
沙民与牧民同居草原,很多沙民都精通犬戎牧族的语言,但对犬戎的文字所知者寥寥,本来沙王帐下有一对能看懂犬戎文的父子,可事有凑巧,当儿子的突然害了重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当爹的心里着急,又中了草原上的夜风,虚火冲关眼疾发作,现在就是个半瞎子,根本没办法帮助大王翻译那些军报。
班大人是在被押回沙民营地途中听说此事的,便自告奋勇帮忙通译,犬戎语和犬戎文他都懂,算是给沙民帮了大忙。
沙民从狼卒身上搜集来的‘字’太多,十天半个月都读不完,何况还要看过再译,班大人这几天里就一直在忙碌这件事。
班大人说完,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重新坐起身问瓷娃娃:“你天天待在这里闷不闷?或者明天跟我出去转转?就说给我帮忙。”
瓷娃娃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微微皱眉:“犬戎的语和文我一窍不通。”
班大人一摆手,很不耐烦的神气:“就说你认得犬戎文但不懂犬戎话……”
提点半句瓷娃娃就明白了,沙民远离汉境,对汉话完全不懂,她若‘识犬戎文但不通犬戎语’,便能给班大人搭下手,且不虞会被对方看穿,反正最后都要班大人去说。
“我在山洞里,闷倒是不觉得,不过有机会出去转转当然更好。”瓷娃娃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多谢你。”
班大人没应声,倒头便睡……
第二天一早,牢头来送饭的时候,班大人和他用蛮话交谈片刻,其间班大人几次指向谢孜濯,牢头倒是没为难,几句话之后很痛快的点点头,甚至还向瓷娃娃笑了笑以示鼓励。
吃过早饭,谢孜濯终于走出了牢房,等她来到外面才发现,自己被囚禁的地方并不是山洞,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座土丘,因为常年风蚀,土丘的形状扭曲古怪,映衬在霞光中甚至显出了几分妖气。
也是走出牢房才发觉的,土丘虽然看上去破烂不堪、仿佛随时都要坍塌,可隔音效果出奇的好……外面很乱,沙民很忙,有人在搬运家当、有人在绑牢大车,大人呼喊牲口嘶叫,各种声音汇聚到一起吵闹不堪,但是之前在牢里她一点都听不见。
乱糟糟的营地把刚刚从安静中走出来的瓷娃娃吓了一跳,还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不过再仔细看看,沙民虽然忙得不行,但神情里并没什么惊慌,倒是有几个跟在大人身后乱跑的小娃娃,在见到谢孜濯后脸上都流露出恐惧:从没见过这么丑的人。
至于那些成丨人,见到她大都会送来个友善笑容。谢孜濯有些好奇,问班大人:“每天早上,他们都这么忙乱?”
可能是觉得这个问题实在无聊,班大人先冷哼了一声,才应道:“你道沙民是鸡,天一亮就玩命扑腾么?平时都不这样,就这几天这样乱。他们要搬家,刚和狼卒打了一仗,这里住不下去了,他们要再向北方迁徙。”
沙民的营地很大,谢孜濯眯起了眼睛,依旧看不到营地的尽头。
视线中无数帐篷耸立,比起牧民的包帐,沙民的帐篷要矮小许多,也更简陋许多,不过他们终归还是住在帐篷里的,这和事前的想象不太一样,谢孜濯还以为他们会挖洞住在沙子里……
再就是那些女子,果然个个肥壮惊人。沙民男子已经是彪形大汉了,比着汉人汉子要壮硕得多,可是他们的身形和自家老婆一比根本不值一提,这种差异就好像齐尚和小婉相比似的。
想到废话不尽的齐尚和打牌时别人要和她会说‘你敢!’的小婉,瓷娃娃先是唇角一勾,旋即目光一暗。
这时班大人伸出干枯手指指了指四周:“你再仔细看看,可发觉有什么怪异么?”
只过片刻谢孜濯就看出了怪异之处:“没有女娃子。”
只有女子,没有女娃,从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女娃一个不见,倒是男孩子们四处乱跑随处可见。
班大人解释道:“沙民习俗,没有夫家的女子,除非必要否则都不能出来抛头露面。沙民杀了你我的……”说到这里老头脸上忽然现出了一丝懊恼,稍稍停顿了一下,不过也只片刻耽搁,又继续道:“他们杀了我儿子、你丈夫,会担下照顾你我的责任,也就把我们都视作同族,所以你在嫁人前,轻易不能外出的,只能待在牢里。”
谢孜濯笑了,很有些莫名其妙地对班大人说了声:谢谢。
班大人回答得更是不着边际:“谢什么,还不如少说废话。”
班大人不是个喜欢废话的人,对他而言唾沫仿佛都无比珍贵,能省则省,好端端地突然让谢孜濯去找沙民中的怪异之处,又耐心加以解释,不外一个缘由:他不知道谢孜濯在想什么,但刚才能看出她目光忽的黯淡下去,知道她心有郁郁这才起了个话头,帮她换一换心思。不料话题岔得不好,居然又拐到‘宋阳已死’的事情上去,帮人解郁不成反倒在伤口撒盐。
谢孜濯摇了摇头:“仍是要谢你的。”摇头之际,一滴眼泪不知不觉里从眼角甩落,但她的声音不存丝毫哽咽,一如既往地平静。
草原上的风很大,不一会儿的功夫,那滴眼泪就被吹干了,也是这个时候,谢孜濯和班大人被牢头带着,走进了沙王的‘金帐’。
直到进帐前瓷娃娃也没意识到这里就是金帐,所以班大人对她说‘到了’,她又犯傻了,反问:“到哪了?”三个字说完,她便反应了过来,从神情到语气都略显愕然:“沙王就住在这里?”
沙王的帐篷看上去和普通沙民没有丝毫区别,又矮又小、破破烂烂,既没有醒目王旗也没有侍卫守护……这几天下来,瓷娃娃能感觉到沙民民风淳厚、本性善良,但沙民的王者也这么朴实无华,还是让她觉得太不可思议。
走进帐篷,其中空空如也,根本什么都没有,只是在地面上有一个洞口斜斜向下。瓷娃娃指着洞口问班大人:“所有沙民的帐篷里都如此?”
班大人点点头。至此瓷娃娃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沙民还是住在沙子里的,帐篷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屋顶’。
金帐别有洞天,可地下的宫殿也实在不值一提,不过是个很大的地窖罢了,方方正正的几间‘大屋’,说得好听些是朴实,但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简陋。不见金银器皿,不存珠玉宝石,唯一显出一点气派的仅在于地上铺着的狼皮。
沙王四十出头的年纪,看上去和普通沙民没什么两样,暗红肤色双目狭长,身边的排场更是寒酸,没有卫士仆役,就只有一个肥壮的中年女人,和王驾说话时女人粗声粗气,态度蛮横的很,班大人小声提醒瓷娃娃:“这是王妃。”
对班大人带了‘儿媳妇’来做助手,沙王也没说什么,只是指了指装满犬戎军书的‘屋子’,让他们赶紧开工……
班大人忙忙碌碌,谢孜濯无所事事,干活的时间自然不能容她去四处乱转,班大人之前所谓的‘出去转转’,也不过是从一间山洞里的牢房,换到一间装满狼卒军书的牢房吧。
瓷娃娃的今天,过得仍是很慢。
等到黄昏时分,班大人把今天整理好的军报一股脑报给沙王,等说完时黑夜早已降临,今天再怎么慢,终归也会过去的。
班大人做完了今天的事情,沙王把早就准备好的一罐劣酒塞进他怀里,又伸手拍了拍老头的肩膀,同时还不忘对瓷娃娃也点了下头。
班大人抱着酒罐,但这次并没急着离开,伸手指了指谢孜濯,用犬戎话对沙王说了些什么,后者伸手一拍脑门,笑着回应两句,显然是答应了班大人说的事情。
老头子对沙王颤巍巍地鞠了个躬,跟着转回身对谢孜濯说:“我找他要了几件衣服,你身上这件脏、破不说,还没有换洗的,总不是个事。”
班大人说话的时候,沙王也转回头,冲着‘里间地窖’喊了几声,估计是让王妃帮忙找几件衣服,王妃倒是听话,抱着几件袍子出来,但是在弄清楚这衣服是给汉人女娃穿的后,立刻就翻了脸,对沙王狠巴巴地大喊了几句。
喊完,她又怕瓷娃娃会误会似的,转回头对她露出个笑容,缓慢费力地说了一串犬戎话。班大人给谢孜濯翻译道:“她让你莫误会,不是不舍得衣服给你穿,而是她的衣服你实在穿不了。”
瓷娃娃笑,以王妃的身材,她的袍子足够装下六个自己,这衣服的确没法穿。
沙王被爱妃吼了一顿也不生气,站起身冲两个汉人比划了个手势,带着他们走上地面,来到金帐之外。他才一露面,立刻引来一片欢呼,所过之处人人以沙民之礼相拜。家里只能用寒碜来形容的王,在子民中却拥有极高威望。
沙王仍是那么随和,笑呵呵地拍拍这个的肩膀,打一打那个的胸口,带着班大人和瓷娃娃,来到不远处另一间帐篷,这里住着个老太婆,她的态度与普通沙民截然不同,倒是和王妃有几分相似,对王驾爱理不理的。沙王对她说了几句什么,她上下打量了瓷娃娃几眼,跟着挥挥手,把他们三个全都轰走了。
……
当天晚上,仍是和以前一样,一老一小坐在牢房中,喝着这世上最最呛喉的劣酒,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但刚喝道一半,外面铁门声响起,有人走了进来,就是回来前见到的那个老太婆。
老太婆手里捧着一叠衣服,放到谢孜濯身前,没说话,和所有沙民一样,笑了笑就走了。
衣料是旧的,但针脚很新,显然是用旧衣服改成的,瓷娃娃拿起几件一比,居然和自己的身材完全贴合……瓷娃娃这才明白过来,沙王带着他们去见老太婆,是请她帮忙做衣服。
这倒难怪,找遍沙民营地,怕是也找不出一件谢孜濯合适的衣服,人家以胖为美,虽然没能见到沙民女娃,但不难想象,那些躲在家中的女娃肯定也没有瘦弱的,瓷娃娃想要衣服非得现做不可。
回想刚才,老太婆只瞄了几眼,又用了这么短的功夫就改出合适的衣衫,也能算是一门手艺了。
转过天,仿佛前一天又重新来过一遍,去一样的地方,做一样的事情,吃一样的东西,甚至晚上在牢里喝酒时,那个老太婆也再来了一趟,手里仍是捧了一叠衣服,只是这一次不再是就袍子改制,而是全新的衣袍……昨晚来不及做新的,今天时间充裕了,给你做了几件新衣服。老太婆用磕磕绊绊的犬戎话交代了一句,随后转身离开。
等她走后,班大人开口:“今天我问过沙王,这个老太婆是他王妃的母亲,族中出名的巧手女人。”
沙民是一夫一妻之族,沙王唯一的丈母娘,族中地位身份何其尊崇?却亲手给一个被俘的异族女娃做衣衫,昨晚改过旧衫不算、今天还要再做新衣,这是放在中土各国都不可想象的事情。
班大人慢悠悠的开口:“其实,你我落在沙民手中,也算是运气了。”
“沙民人很好,”瓷娃娃先是点头同意,可跟着又话锋一转:“不过我倒宁愿他们凶恶些,狠毒些。”
说着,瓷娃娃喝了口酒,一阵咳嗽之后轻轻叹了口气:“若有机会,我会杀光这一族的。”
一句话之后,她的气息平稳下来,声音清淡且平静:“他们杀了宋阳。”
忽然之间瓷娃娃笑了。
想笑所以就笑了,原因很简单,刚刚才想到自己活下去的全部道理,似乎就剩下了两个字。
报仇。
第四十七章 翻车
班大人没什么表示,只是坐在那里静静看着瓷娃娃的笑容……从笑纹勾起到笑靥盛放再到在最后消散而去。
对谢孜濯要做的事情,班大人不会劝解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班大人自己还一团糟,又哪有心思去管旁人,不过当她的笑容落入眼中,又消融在夜色时,老头子的心沉了一沉。
铺天盖地的蝗虫过后,农民面无表情呆坐于田间;百年不遇的洪水袭来,方圆千里化为泽国,灾民失声痛哭;敌国军马打破雄关,所过之处尽化焦土,南理士兵愤恨成狂;可怕瘟疫爆发,繁华城池尸臭冲天,小娃娃抱住父母尸体不停摇晃……做了一辈子的大官,什么样的人间苦难右丞相都见过,可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娃娃,她活得很好,却不存一丝快乐、一丝希望。
谢孜濯迎上了右丞相的目光,似乎看懂了他的心思,瓷娃娃又笑了下:“其实,我本来有一个机会的。”
班大人不明白她口中的‘机会’指的是什么,皱了下眉头:“杀光沙民的机会?”
“高高兴兴过活的机会。”瓷娃娃蜷起双腿、双臂环膝,她最喜欢的坐姿,团成一团让她感觉到很安全:“两双父母死后,我总会做一个梦:杀了皇帝为他们报仇。我能明白,想要报这个仇只是做梦吧,可我没办法甘心的,学不了武功我就学别的,只要和造反、打仗有关的东西我都会看,我都想学。我翻烂了父亲留下来的燕重吏资历,背熟了谢门走狗能查到的各个燕国大兵营的分布,拼命想要弄清睛城各卫的职责和部署……可学习这些东西对报仇全无丝毫帮助,唯一的一点用处仅在于:越学我就越明白,像我这个样子,想要杀景泰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我不知道,宋阳还活着。”
“宋阳的第一次出现,很……”瓷娃娃侧头想了片刻,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措辞:“很神奇。”
谢孜濯不知道,有关‘宋阳神奇’的形容,她不是第一个人。
“他居然能伪造燕国师谕令,本来我已身陷死局绝无幸免,结果就被他的几滴血轻轻松松给破掉了。还远不止如此……常春侯做过的那些事情,你都知道么?”谢孜濯问班大人。
后者摇了摇头:“所知甚少。”
老头子说谎了,在销金窝养伤的时候,宋阳这几年里做成的事情,顾昭君早都给他讲过了,不过班大人现在看得出,瓷娃娃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既然她想说,他再听一遍又何妨。
燕国师小镇遇伏、燕睛城万民暴乱、燕皇宫付之一炬、燕皇帝呕血重病;他还救下了谭归德成就了燕国最强大的一股反贼;与回鹘大可汗兄弟相称为南理拉来一座兄弟国邦;与山中蛮人交谊深厚、寻回前朝大洪藏于世外的奇兵蝉夜叉;重挫靖王得南理佛徒支持、封邑内建设佛家神圣地……真正的如数家珍,有关宋阳的事情,一桩又一桩娓娓道来,不知何时瓷娃娃变得神采奕奕,说到激动时甚至忘形的手舞足蹈。
一边说着,她一边笑着,所有这些事情,她都不曾参与,可她与有荣焉。
谢孜濯在为了这个叫‘宋阳’的家伙自豪。
“第一次见他,他又急又怒,跳脚喊着要杀和尚灭口;第二次见他,他穷得叮当乱响、为了钱愁眉苦脸。这样的人,真没法让人指望他能做什么。”瓷娃娃的笑容更盛:“可就是这样的人,居然做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他一个人做的,比着我们所有人加起来还要更多、更有成就。听说了他的故事,又和他共处过一段时间,忍不住、忍不住就信他了。”
“为两双爹娘仇,我一定一定要报的,但我又怎会不明白,只是一厢情愿痴人说梦罢了。不过认识他以后就不一样了,我信他,他和我做一样的事情,我做不来的但他会做得很好。”
心底深处的想法,第一次说出口,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措辞,瓷娃娃有些语无伦次了:“更关键的,景泰大仇我不能假手旁人,父母血仇岂容旁人代劳?唯独他是例外,我的父母也是他的爹娘,真要较真算起来,我们是一家人,他还是我的‘当家的’。本来我扛不住又放不下的担子,顺理成章地就被他担了过去。我不是想偷懒,只是、只是这件事他能做得比我好一万倍……我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有了着落,有了个依靠,有了个我能够指望的人。”
说到这里她忽地闭上了嘴巴,沉默了好一阵,再开口时从表情到语气都恢复了平静:“这样一个人,以前没有他的时候,我无所谓的;可后来他来了、现在又走了,我很不开心。”
班大人点点头,没说什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老头子本就不会安慰人。瓷娃娃也不再说什么,横身躺卧在毯子上,双臂抱胸用力抱住了自己,睡觉。
她本来有一个机会的,一个卸下重担、试着去快乐过活的机会。可宋阳死了,这个机会也随之不存。
随后的日子过得毫无新意,每个今天都在重复着昨天,但每个今天都会比昨天过得更慢。
从狼卒身上搜罗来的军报中,暂时也没能找到对沙民有用的情报,不过班大人倒是找出了一条和自己有关的消息。是一封来自普通狼卒的家书,写好后还没来得及寄出,应该是写给心上人的信,或许是为了逗爱人开心,其间记述了一件趣闻:犬戎说把南理使团送过去了,回鹘却说没见到人,现在两国正在吵口水仗……
又是四天过去,这天晚上班大人刚刚完成了工作,抱着酒罐、和瓷娃娃告辞沙王,才刚一离开帐篷,忽然一阵响亮歌声传来,所有沙民都从家中走出来,唱起本族的民歌,调子低沉却雄壮,颇多苍凉。
一支沙民小队正从南方进入营地,三十余人,个个神色疲惫衣袍腌臜,身上还带了一股令人闻之欲呕的恶臭,但营地中沙民望向他们的目光充满崇敬,齐齐唱响的歌声显然也是为了欢迎这支小队。
瓷娃娃和班大人暂时驻足,不敢随意走动,站在‘金帐’外面无表情地看热闹。
那支沙民小队进入营地后并未停步,而是一直向前,直奔金帐而来,待他们进入金帐后,其他沙民的歌声才告停歇,大家散开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
回牢房途中,班大人就向沙民问明白了状况,对瓷娃娃道:“今晚好好休息吧,明天沙民就会拔寨启程,开始向北迁徙了。”
沙民准备搬家是早就定下来的事情,可是沙民的那点家当,哪用花十几天的功夫去收拾整理,他们早都收拾好了,却迟迟不肯启程,对此瓷娃娃本来还有些奇怪,听了斑大人的话之后她若有所思,问道:“沙民一直没动,就是在等刚刚那个小队?”
果然,班大人点了点头,这次不等瓷娃娃再问就直接给出了解释:这支小队是‘收尸’的。沙民善待亡者,对敌人的尸体都会加以掩埋,何况死在战场上的同族。
黑沙暴刮起的那一晚,沙民在花海裂谷的两侧,各打了一仗。犬戎骑兵不堪一击,沙民战果辉煌损失极小,倒不是狼卒不够精锐,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坐骑全都惊了,再怎么训练有素的骑兵,控制不了战马也会变得脆弱不堪,何况又身处风暴中,只有任敌人宰割的份;
倒是与罗冠那一仗,让沙民损伤不少,尤其大宗师和宋阳先后出手,都用的是霸道、搏命的手段,死在他们手上的‘怪物’几乎无一留下全尸,只碎成两截都算走运的。
沙民安葬同伴,一定要全尸入土的,现在回到营地的那支小队之前就留在花海,为死去的同伴拼凑、缝合尸体,再加以掩埋。沙民信仰独特,缝合尸体这种活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非得是族中的祭祀才行。
现在祭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