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百合小说 > 四大名捕斗将军最新章节 > 第 94 部分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四大名捕斗将军 第 94 部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快捷c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t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收藏到我的浏览器”功能和”加入书签”功能!美在绝崖,因为随时消亡,艳得沾毒,所以特别强烈。

  情到逆境,因为顷刻死生,活得壮烈,所以份外难忘。

  无情的脸色也白了。

  奇怪的是,两人一用心力,脸色都白了:也不知是他们肤色分外白皙,还是心血特别少,或是一运劲就如是效应之故——可是,他们不管来历、师承、武功、使劲的法门却又完全不同。

  现刻三鞭的形容,可谓既恐怖,又诡异,而且古怪,还带点诙谐。

  因为他近前来时,身上还倒c着无情的三支背弩“三点尽露”的第一杀着:“朝天三柱香”的箭。

  还有仇烈香的飞刀。

  更瞩目的是,是无情整个“shuangfei”轮椅,都附在三鞭道人的身上!

  那是因为在轮椅扶手柄上,弹出来的尖刃,正刺入了三鞭的体内,并且深深的嵌了进r身里,三鞭甚至没有把它拔出来,是以,“shuangfei”便跟这道人“连”成了一体,成为了一种极诡怪的映象。

  也就是说,三鞭走过来的时候,不但整个人成了血人,而且他还“黏”着一驾轮椅一起“走”过来的。

  月夜下,这形象可谓诡味至极。

  更诡奇的是:道人身上,并没有血。

  ——按照道理,三鞭身上至少有十七八处伤口,血流遍全身才是合理的事。

  可是三鞭身上并没有血——如果规定“血”一定是红色的话。

  他身上流着的是“青血”:

  与其说那是血,不如说那是脓汁,沾在他自己衣袂上,居然还冒出了烟,起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泡,还发出了微微的“bobo”之响,而且发出了极其恶臭的味道。

  由于三鞭重新“活”了起来,形状太过惊人,以致连追命和任劳、十杀手的战团都停止了动手、齐齐向这儿看了过来。

  一看,也不禁目定神呆。

  无情说的那三个字,大家都没听清楚——这一次,连就在无情身边的仇烈香,也没听见。

  因为她乍见一个死里复活、活得比死还难看的三鞭道人,由是她胆气不小,也不禁呆住了、愕着了。

  可是,无情那小声吐出大约是震动说给自己的错愕听的三个字,却在场中有一人一清二楚的听到了。

  可能,他心中也正在讲了这三个字。

  ——他就是一不小心给追命一脚踢倒跌了个仰八叉的任怨:

  “山字经!”

  他再大声的说一次。

  ——因为再也忍不住了。

  沉不住气了。

  无情脸色煞白,点头:“是‘山字经’的功法。”

  任怨忿忿的接道:“我就说‘山字经’一直在仙长这儿,我一直都知道,我没有猜错!山字经只是毒功,还有一种起死回生的功法!这就是!这就是了!“

  别人几乎完全听不懂这素来沉着的任怨忽然如此激动,大吵大嚷个啥,无情却听得懂。

  无情乍见,虽不致任怨的激动,但也相当震动:

  “果然是三鞭盗取了‘毒步天下’的‘山字经’——那案子今天还是破了!“

  无情是听诸葛先生说过“山字经“的故事和来历。

  “老字号“温家出了许多制毒好手:有的是用毒高手,有的是配毒高手,有的以毒治人,有的以毒害人,共分“大”、“小”、“活”、“死”四个字号,合称“老字号”,渐渐以“活字号”与“死字号”最活跃。“死字号”负责害人与杀人,毒死人的一定最唬人,在武林中声威最大。“活字号”是治活了人,能救人的一定最受欢迎,在江湖上也最受人维护。

  可是“活”、“死”二字号,都得要“大字号”把毒研制出,而研制出来的毒和运用方式,就由“小字号”来收编发配。与是,“死字号”和“活字号”的人都尊重“大字号”,因为没有“大字号”对毒力的创造和研究及发明,他们就像军队中有兵有卒但无兵器盔甲可用。同理,他们也力图巴结讨好“小字号”的主事人,希望能取得最新毒力的传授和调配方法,增强自己“号”里的实力。

  “毒步天下”温蛇就是“大字号”里的一流人物,是主事人之一,他所创的“花生堂”更一度是“老字号”代表重地,他所辖的“知不足斋”更是武林中无人不惧、莫敢不从的“用毒圣地”。

  由于他所发明的,不管活人还是杀人的,都很有威力,杀伤力奇巨,所以,不但武林中人都不敢招惹他,江湖好汉也处处结纳贿赂他,连号内的同门也多方示好,希望有温蛇提供威力强大的毒方和援助。

  直至温蛇研制出“山字经”之后,曾宣称他已:找到毒力和功法的配合与运用,二合为一,天人合一了。“不过,不久之后,他却心态大变,脾气燥烈,下手歹毒,杀了几个不该杀的人,得罪了几个强大的帮派和势力,而他,好像也受到“小字号“的反映和警告,自行宣布暂隐江湖,而且还表示”山字经“乃”应无其事。创发明无功,已将药方制法全毁,以免误人误己”。

  未几,温蛇也离奇逝世。

  他一撒手尘寰,立即有人在他灵堂“花生堂”前展开争夺战,后闻说是由一道人用毒计及杀伤了竞夺者,得手而去。

  这个下毒手的人有传就是三鞭道人。

  (全文请看“山字经”)

  少年无情 … 第二章 武林那末远,是侠也断肠

  这是诸葛先生告诉无情的武林传奇。

  诸葛先生、大石公、哥舒懒残、舒无戏这些“自在门”好手或好友,常常都跟无情谈很多江湖事,他们的目的,无非是除了怕无情不便行动,心情闷,供以消愁解困,同时,也有悉心培植,让他在未涉江湖之前,先行多了解一些江湖风雨,武林风霜,以免日后真的行走于黑白道上,万一应付失当,坏了大事,误了性命!

  更重要的是,无情也愿意听。

  想听。

  他常眨眨黑亮亮的眼珠怀想:真的有一日,他也能参与涉足入那一个多风多雨、多险诈多险滩,多激情多侠情的江湖上,那又会是怎么一个局面他会迷失其间还是逆水勇进或是中流砥柱抑或溺毙其中

  他人在轮椅上,只能怀想江湖。

  可是人近青年,只能遥想江湖,那多花多柳、多仇多煞、多刺客多杀手多侠侣多梦想的江湖……武林那末远,是侠也断肠。

  诸葛先生看到无情的眼神,心中就痛了一痛:

  (不行,就算余儿无法行动自如,也一定让他去江湖上闯一闯,要偿他夙愿,这才不枉他这一身智谋才情、坚毅心情!)

  ——如果要达成他这愿望,就一定要心忍、心狠些才行。

  忍心些才能调训他和其他弟子们武功。

  狠心些才能让他和其他子弟可幸免于江湖鬼魅魍魉的魔爪中。

  ——如果能让这些亲如儿女的门生能够遂大志、能保福安,他宁可作严父,而不为慈父。

  那是诸葛正我当时的感触,无情并不得而知。

  他只是沉醉在他所响往的江湖里:相形之下,武林中赤ll刀光剑影你胜我负的斗争,还是远比宫室里党同伐异你虞我诈y森森的陷害来得清脆俐落、痛快淋漓多了!

  他从诸葛小花口中得悉:原来世叔与温蛇也是世交。

  温蛇原本是有志于研究一种毒力,或是一种功法,能够冠绝天下,只要他能掌握了,或找可托重任的传授予之,就可以号令天下,同时也震慑皇土,让j臣惧而乱贼诛,使逆将忌而贪宦畏,平盗寇而叛徒,平靖天下,无有不从。

  而温蛇的志愿,也是要光大“老字号”温门,同时要使得“老字号”温家人马步向正途,为国尽忠,为民除害,为人谋福,为世所用。

  诸葛正我本来就看好温蛇。

  因为“毒步天下”温蛇,本来就大气大慨,而且才气纵横,堪称大智大慧,独步天下,博学旁通,故寄望甚深,甚至,诸葛神侯和懒残大师乃至天衣居士,都分别将自己武学上和药物上的启悟及知识,皆提供给温蛇,以期他早日达成宏愿。

  开始,温蛇殚精竭智,出尽浑身解数,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不是输在运命多舛,就是在重要关头,无法打通要害,冲开关节,到头来还是有小发现,而无大成就。

  过程可谓甚为艰辛。

  温蛇为研究“山字经”(原为“三字经”:即毒经、内经与脉经共振合运三次为第一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为第二境,“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是第三境的层层推进,易名为“山字经”)之际,很惶恐的发现世已几近无“英雄”矣,暗器、流矢、火药的发明后,连将军的作战能力,已不受重视了。学界的理论,发明的也早给人发展了。要独创一格、独树一帜的成大事,恐已不容易,哪怕是诗歌辞藻,亦已为古人写满了,后续无人了,更何况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温蛇所创毒法,不是过毒,与世有害,就是过高,当世无人可成。

  直到最后,温蛇毕竟是人中龙凤,终于在他个人一次大冲突和可怕的打击里(详见“少年诸葛”系列,顿悟了:“制毒非正道,正法不为功”的理据,把毒和功,与经脉血气的运用结为一体,终成就了“三字经”。

  这“三字经”创了,为了证明是否能有他预期的功效,是以温蛇也自行修习起来。

  修炼的结果,使他非常浮躁忧虑,原本他答允诸葛送几幅书画,以贺日后成立“神侯府”。诸葛见他迟迟未送过来,辗转托人,婉转相催,结果终于送来几幅字画,诸葛一看,大叫一声:

  “不好!”

  无情但是听到了诸葛转述,就问何事诸葛叹道:“他画给我两幅画一幅字。一幅画已经不成章法。而字,真是笔走龙蛇,但一字草一字隶,一字篆一字碑,全无定性,像是十一、二人联手各写一字似的。还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个高僧,侧书‘大宗师’三字,我初以落笔灵俐雄浑,不疑有他,但忽觉蹊跷,挪近一看,烛光下,那高僧眼珠竟会转动的!”

  无情当时听了童心大作:“那有什么不好眼睛会动么!那可奇了!”

  诸葛仰天叹道:“画是难得字是奇。坏就坏在,我只看出了四个字。”

  无情问:“什么字”

  诸葛道:“走火入魔。”

  后来才得悉,温蛇透悟了三道唯一、三教合一之法,用在毒经上,以功为法,以法为毒,以毒为功。可是,一旦练成,不但心性全失,心浮气燥,才省悟毒已入身,侵入膏肓,身心皆毒,人毒合一。

  最可怕的,是这毒法一成,一旦运使在不正当之途径,已经不必动武了,就可以凭风布置毒,有流水的地方就会中毒,有人畜之处便会传毒,非死不可,传染迅速,荼毒广远。只怕到时候生灵涂炭,非人世间,再无侥幸。要善加运用,却一旦练毒法者,本身已性情大变,浮躁销烈,连创始人温蛇都不能幸免,更何况他人或定力毒功不如他者

  温蛇发明了这毒力后,省悟到:只有将之毁了不可!否则,灭绝的恐怕是天下万民了!

  ——所用之器一旦威力不可控制之时,或能力要比发明者更强大之际,一旦反扑,不堪设想。

  于是温蛇要毁掉自己的发现。

  可是事情已传了开去。

  ——至少,“小字号”一向是提供一切咨讯和补给,予温蛇研配毒力、研发毒功的;他们当然一早知悉并且热切期待。

  还有“死字号”在等着这等杀伤力奇大的“武器”;“活字号”苦候以毒制毒,以活人命。

  他们都在苦等。

  期待。

  ——何况,温蛇身边也有不少人知晓这件事和这个发明,其中包括了温蛇的继室李吻花。

  随后,温蛇猝然亡故。

  他到底毁了“山字经”没有可是谁也不清楚——不过,毕竟,自己穷十数年以上发明的东西,就算横下心来,也不是说毁便毁的。

  也就说,“山字经”,很可能仍在“知不足斋”里。

  诸葛知晓了这件事,本在道义上要过去保护温蛇的遗孀李吻花的,但其间为“千手王”之案件拖怠了。

  之后,便是盛传中的“花生堂血案了:一众武林高手,全遭暗算,炸伤炸死,而一位道士盗走夺取了“山字经”。

  ——这个道人很可能便是三鞭了。

  少年无情 … 第三章 心里头一个不可摧毁的梦

  这便是无情所知晓的“山字经”。

  诸葛也跟他提到过:据悉“山字经”的功法只要初成,已经可以“起死回生”,不过跟活死人无异;连影子均可“化身分神”,但却无灵性!无论受了多重的伤,只要一息尚存,都可以活回来,但如尸变。光是初习,已有此功,无异让许多人引发贪念。

  当初,听来真有点匪夷所思,而今,却是亲眼目睹。

  诸葛原也想为温蛇一家报仇,但三鞭一直联结蔡家,初又仗元十三限保护,实在不好明目张胆的下手,牵一发足以动全身。万一让蔡家的人以为他旨在觊觎“山字经”,更加百辞莫辩,故而一直迟迟未动,谋而后发。

  不过,以诸葛与大石公的估量都是:

  “以三鞭为人,若已成就‘山字经‘,肯定已不必寄人篱下,嚣狂十分,大开杀戮,而今仍如此畏首藏尾,仰人鼻息,想必手上并无’山字经‘,纵有,亦未必能习有所成。“

  “也说不定三鞭夺的并不是真的山字经,以温蛇的机谋,只要他气绝前有片刻机会,一定会设法不让他苦心孤诣创研的‘山字经‘为人轻易所盗。“

  这是诸葛和大石公的推论。

  无情都听了。

  听了他就记住了。

  ——他这个人,看过的,读过的,听过的,甚至吃过的,嗅古哦的,摸过的,他都会记住的。

  记不住的,是因为他认为不重要的。

  而今,今夜,他亲自会战三鞭。

  亲眼目睹了三鞭道人的起“死“回魂!

  ——那就不是“山字经“么!

  那不是“山字经“的毒法还是什么!

  所以,有关“山字经“,无情跟任怨在这一刻,有了个交会点!

  所不同的是:

  任怨切切而处心积虑的,要夺取“三字经“,为一己之欲。

  无情念念而耿耿于怀的,要侦破“三字经”之案,替世叔为温蛇一家雪一大仇。

  其实,那个关于温蛇的江湖传闻,对无情而言,好比是一个“梦比梦更梦”的启悟:

  温蛇本来就德高望重,位尊名大,但他为了追寻心中的一个梦想,不惜放弃一切,虚渡华年,以数十荏苒,来发明“山字经”毒功,成就人世不灭之功。

  这是一个梦想。

  几经艰辛,终于成了现实。

  ——他实现了这个梦。

  可是,就在他发现终于能实现这个美梦、这个幻梦终于变成了现实的同时,却惊觉了这是个噩梦!

  他必须要摧毁这个恶梦!

  他还得亲自出手去毁灭这个他亲手建立的梦!

  ——这个梦,一旦达成,竟比梦更梦,到头来,他的理想,他的努力,仍只是一个造就不了现实的梦!

  可以见得,他当时内心之挣扎和苦痛!

  ——到底,是不是因此之故,他才没彻底摧毁“山字经”还是他遇祸猝然,不及摧毁或是他本身永远有一个不能摧毁的梦,在心中,而遗爱在人间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至少一个)不能摧毁、牢不可破的梦。

  这是他内心的最后阵地。

  且不管那是不是凡夫俗子的发财梦、桃花梦还是名利梦,或是绝高人天下太平、造福万民、自在无羁的幻梦,但人生总是有梦,总要有梦,就算是春梦一场,也总比无梦一世的好。

  你呢

  因而,无情特别为温蛇抱不平。

  ——他本来已“独步天下”,但为了要造福天下,最后成了“毒步天下”;他又要为了“毒祸天下”,所以反而以身殉毒,与毒同眠。

  他自度无法做到温蛇的境界,他唯一能做的,是谁对温蛇家人动手劫夺的,谁亵渎了温独步遗体的,他要绳之以法——如果没有绳子,用“明器”也可以!

  任怨自知失言,即道:“盛少捕头,你破什么我不管,但三鞭是我们的头领,我们一定得把主帅救回去,不然,我们的给天下雄豪笑话了!”

  他说的大仁大义。无情道:“你们今晚要杀便杀入一点堂来,谁可以摆摆尾巴说走便走!”

  任怨一跃而起,浑忘了脸上一头的尘,左上角还有个小圆d不沾泥:“姓盛的!我们的主力马上就杀到,你缠住了三鞭不放形同找死!”

  忽听仇烈香道:“你自己看一下:到底是我们不放过这牛鼻子,还是这鸟道人不放过咱们!”

  仇烈香这么一说,无情乃至任怨、追命甚至任劳,这才发觉:

  情势的确不象自己刚才所拿握所以为的样子:

  就在无情与任怨说到有关“山字经”的时候,三鞭悠悠晃着,像游魂地悠着,然后他就开始变裂。

  影子……

  影子

  影子……

  影子影子

  影子影子

  影子影子

  影子影子……

  影影影影影影影影

  影影影影影影影影……

  影影影影影影影影……

  影影影影影影影影……

  影影影影影影影影……

  影影影影影影影影……

  影影影影影影影影……

  影影影影影影影影……

  影……

  愈变愈多,愈变愈快,变的幢幢鬼影,包围了无情,包围了烈香,包围了大家,包围了姓孙的那中年汉子,甚至包围了院子,包围了寻梦园……

  只听三鞭狼嗥鬼哭的嘶声吼道:

  “——我就知道你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直都在觊觎我的山字经!今晚我受了这般的重创,你们谁也甭想给我活出去……”

  每个人都给他的影子包围。

  院子里,恶臭难闻的气息更浓烈了。

  什么都给他鬼魅一般的影子包围了、遮掩了、覆盖了——

  包括月色。

  和夜色。

  除了一物——

  一人。

  少年无情 … 第四章 觉来梦梦了

  魅影幢幢,几乎满布了庭院。

  ——鬼影,几乎是铺天盖地而来,浩浩荡荡的杀到。

  这些仿佛来自幽冥的暗影,成了三鞭手上的大军,以一种腐朽的妖氛,向“寻梦园”里的人杀了过来。

  三鞭“复活”,鬼影成军,谁都感觉到恐怖妖异,怖秘难言,但最震动的还是曾听说过或打听过“山字经“威力的两个人:

  无情和任怨。

  对两人而言,虽然反应都是:“啊,真的有这个的——“可是,心境却很不一样:

  任怨是又惊又喜,贪念强烈升起:

  ——就是这个!

  (我就是要学这个!)

  (练成了这个,可以起“死”回“生”,可以威怖示人,可以横行江湖,可以“毒”霸天下!)

  (我就是要这个!)

  然而,无情的反应却是难过失望,还带点怒愤:

  ——居然是这样!

  (看来,“山字经”真的是落在这个无行道人三鞭的手里!)

  (“山字经”竟只是这种诡怪的武功、心法,那温蛇穷一生之力的精研岂不太浪费了!)

  (光是为了这事,也得杀了三鞭,不让这恶法病毒流传!)

  却还有一个人的心思,虽然震惊,却不是逗留在三鞭布下的“山字经”上。

  这个人就是追命。

  使他更震讶的是:

  那些鬼影子,对场中每个人,包括任怨任劳都形成了包围,但却包围不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随随便便,还带点猥琐的站在那儿,可是连鬼影都不敢近前,至少,不敢近他身前,仿佛连魅影都得对他网开一面!

  这个人就是那神容阿谀、满脸疙瘩,但态度谦卑,举止却十分有度的孙总管!

  孙收皮没有动。

  他只是站在那儿。

  甚至,还有点寂寞的感觉。

  ——追命是感觉到他的感觉,却不知这感觉因何而来。

  很奇怪的是:人们总是觉得“寂寞”,仿佛是心灵高尚、境界很高、修为很深,甚至样子很好看、很漂亮、很潇洒、很高明的人才会产生的感觉。

  其实不然。

  形容猥秽、生性卑微、出身贫贱甚至寡廉鲜耻的人,普通平民,一般百姓,也一样会产生寂寞、落拓之感的。

  这点不是武功高强或容貌俊俏、境界高深的人之专利。

  正如“做梦”一样。

  很多人错以为只有少年男女才有梦,甚至以为越是漂亮有气质的人儿才会有美丽的梦幻和梦想。

  事实并非。

  普通人也一样能拥有富丽堂皇的梦,梦也不是任何人的专利,跟人长得好不好看也无必然关系,不管老少男女,人品好坏,可以说是人人都有他的美梦。

  没有梦想的人其实生不如死。

  说自己没有梦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心死,不是真的无梦,只不过发现与其梦想不如实干,才比较能实践看来穷一生生之力也达不成的梦境。

  那是实干者用清醒来觉梦。

  可是梦比梦更梦,当你以醒觉梦,到头来,可能发现觉醒也不过是一场梦,而梦比梦更梦,空比空更空,人生不过是一场梦,又何必觉来梦梦了

  似曾有梦。

  我亦曾有梦。

  ——如果可以,我们但愿能再做场梦,继续梦梦下去。

  但愿长醉不醉醒,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只要把“醉字换作“梦”字。

  ——醉和梦,本就是一体两面,有的人不善饮醉,但喜欢梦;有的人无法入梦,只好选择了醉。

  梦是我们的权利。

  所以不要笑人有梦。

  有梦是好事。

  实事。

  谁都会寂寞。

  谁命有寂寞的时候。

  可不是吗

  追命此际就察觉了孙收皮的寂寞和落拓。

  可是他就那么一“寂寞”,那些魅影全都不敢近前,不敢向他包抄。

  而追命刚才本来有几次已镇住局面,正欲掠过去助无情和仇烈香之际,却被一种奇特的“感觉”扯了回来。

  那是一种动力。

  不是一种攻击。

  对方其实没有动手。

  追命只在背后“感觉”到这一种:

  煞气

  ——那好比是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其实,还感觉得到了“痛”。

  追命只要一动,意欲突围出击,那煞气就忽然在他后面,或在他的死角,抑或在他身上唯一破绽处凝聚集中,那好比一种“黄雀在后“的危机,使得”螳螂“不敢立刻捕”蝉“。

  追命马上凝住不发。

  他知道这“煞气”乃来自孙总管。

  然而孙收皮并没有出手。

  甚至没有说话。

  看孙收皮的形容,实在很难联想到他那么个卑微的样子,也可以发出那么凌厉而且强烈的“煞气”来!

  如果问追命在这战团中,他最顾忌的是谁他的答案肯定不会是任劳任怨甚至三鞭,而是这个貌不惊人的,独在月下负手观战的孙收皮!

  如果问的是任怨,任怨除了刚刚震慑于一朵花下。

  那是一朵如果在悬崖边怒放的花。

  份外艳——

  杀死人的花!

  这时候,三鞭已巍巍颤颤的走近了盛崖余与仇烈香。

  今天晚上,他已负伤甚重,使他迫不得已要亮出看家法宝,这一战,他要是活不了那是谁也别想活了,要是他活得了在场的看到了也休想活回去——包括对敌人阵容对己方的人,他都动了杀机!

  ——一定要给他们死,才不会把消息泄露!

  若要“放过”,大概只有一个——因为只怕还轮不到他来放人,而是对方放不放过他。

  他拥有“山字经”,一旦给人得悉,必然惹祸上身,麻烦如秋蚁附毯,挥之不去,万一搞不好,还惹来杀身之劫。

  所以他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肯轻易动用“山字经”里的毒力和功法。

  可是更麻烦的是:

  他并没有练成“山字经”!

  最大的问题是:“山字经”里有些关键和层次,是无法打破,更无法推进的。

  他若照着练,恐怕,反而给魔头噬声,功未成身先死!

  不过,他照着练,也不是一无所成,的确,他仿佛感应到一些奇怪的力量,例如像:月色、味道、虫豸、影子、火焰……都可以用作武功上的配合,对敌人发动猝不即防以及相当难以抵御的攻袭!

  而且还可以饱受重创、只要一息尚存,依然可以“毒力攻心法”,忍死回生,痊愈极速——只不过每次这样用上了,都得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不过,他若照经里指示这样练了,除了心浮意躁,心思恍惚之外,还容易走火入魔,五内交煎,而且,有些关卡和经脉,说什么也不能适调、打通,以致无法达成更进一步的境地!

  少年无情 … 第五章 到底不曾悟

  他要是真的得到了“绝世武学秘笈”,倒还真的不怕公开出手,因为他已无敌于天下,大可招摇嚣狂,无惧无畏——可是,他偏只能学得了一些,领悟了一些,但又有些锁是解不开的,有些根本没有匙。

  他开始还生恐是自己领悟力不够,所以才练不成。

  他对自己的武功修为,相当满意,至少,他也勉强可挤入武林第一流高手之列,可是,他毕竟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手段够狠、下手够辣、手腕够滑,可是,他就知道自己的武功并无创意。

  一如他修道。

  ——修道要有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悟性。

  正如修密得要志坚,成佛须得去执,学道一定得要有悟。

  无悟不成道。

  可是三鞭悟性就是差一些。

  他能抄袭,能模仿,学得也不慢,就是不能悟。

  无悟不成宗师。

  无创不为大师。

  ——所以三鞭到头来还是牛鼻子道士,到处去偷窃人家在武学上的成就,来成就他自己的武功。

  始终不能创。

  到底不曾悟。

  ——他终究不知道,就是为了这种心态,以及他的人格太过鄙下,所以在武学境界上不能有更高的修为。

  大凡任何学说修为、艺术、功德,如果为人太过卑劣,加上又不能坚忍力行,下死功夫未扎好根基,再聪明也只怕难有大作为,难得大成就,这是不可不知的。

  他自己没透悟“山字经”,他甚至也觉得“山字经”有点问题,甚至有点不对劲,好像缺少什么似的,可他又说不上来,研究不出来。不过他还是偷学私练,却不知怎的,他总觉得任怨知道有这件事、这本秘笈。

  所以他提防着任怨。

  由于任劳一向帮着任怨,三鞭就连任劳也提防着。

  可是,却不知怎的,蔡京却有一天找上了他,居然直接问起他“山字经”的事:

  “你在练‘山字经’”

  蔡京问得单刀直入,神色严峻。

  三鞭当时一震,也同时一怔:

  ——到底该不该承认

  如果承认,蔡京会不会开口要

  如果蔡京讨书,他给不给

  给,那就自己白搭了。

  ——那本秘笈,他不是不想抄录,而是极怪异的是:他只要有意要抄,无论怎么集中心思,都会抄成跳行飞字,飞砂走奶,弹钉露馅,y阳倒错,就是无法能有一页只字无遗,准确誊录下来。

  ——这到底是什么秘笈仿佛,字里行间,纸页笔墨内里,也蕴有魔法!

  要是不给,只怕,就活不成了。

  ——到底,蔡京是怎么知道自己有这本书的

  三鞭道儿女大汗涔涔下,口里却道:“相爷神目如炬,我质资鲁钝,没练成。”

  蔡京这才神容缓和一些。

  明显的是:答对了。

  ——至少,没有激怒蔡元长。

  蔡京这才微微一笑道:“你别害怕,君子不夺人所好。你的书,我不要。山字经,要是那么好练,温蛇早就交给老字号发扬光大去了。这秘笈,那么厉害,温蛇早就独步天下去了。我不沾这种耗时费力而又没什么结果的事。”

  三鞭这才放了半个心。

  蔡京又道:“不过,我要你誊录一册,以我名义送给一个人。”

  三鞭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送人

  ——送谁

  这样让人唾手可得,自然令为此秘笈用尽千方百计、叛友杀朋的三鞭忿忿不平。

  但他又不敢不从。

  不得不从。

  ——老实说,以蔡京势力与实力,纵要了他的命,也轻而易举,他也只有任其宰割一途了。

  蔡京好像看出了他的心事,淡淡一笑,抚髯笑道:

  “也许在你心中,正在认为现在的情况,正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疑臣叛,臣不叛亦罪;臣若谏君,形容抗命,只死一途吧才不是呢。我们非君非臣,只属利益之交,彼此利用,谈不上这么高深的。可叹的是,世上无论忠臣j官,说的是良言谗语,只要在上的不听不从,就目之为昏君,不听诤言忠谏,且必以为忠臣良将,却不知君王真的从你所言后,是否天下百姓,尽皆为之大祸林r与否说到底了,你利用我平步青云,有所依仗,我也只利用你才干珍宝,扩大我的势力。我才不疑你,因为不必要;也不你叛,因为对我没好处。我知道你深忿元十三限已久,我就要把书送给他;不过,你这给他的是另外誊录本,里面只要关键处,作些更动,保管他练不着要害。对你而言,是暗里摆了他一道,必定快意。对他来说,必定甚感谢你的馈赠,也可将你们只间的怨隙化解消弭,你又何乐而不为之哉!”

  然后蔡京盯着他,悠然道:“像你那么聪明的人,一定听明白了吧”

  三鞭道:“明白了。”

  他是明白了。

  至少,是明白蔡京的用意了。

  蔡京不是要夺他的秘笈,而是利用他的秘笈市恩于人。

  蔡京不是要帮元十三限,而是要害他。

  ——好比是用一种温柔的方式去杀害一个人,让他死得其所,死得安乐,但结果还是死!

  ——死的全无痛苦,待感觉到痛苦之际,已无可避免一死了之。

  这才够毒!

  这才算绝!

  至于“山字经”。他要抄全书、正文,那还真不易克服,现在要抄录的是假本、节录、删减版,那还真有难事么!“

  ——何况,他早意欲要除元限已久!看不顺眼这个给人号称为“元神“的绝顶高手久矣!

  他知道元限比他强!

  他明白元神在武林中、江湖上、乃至蔡京心目中的其中,都要比他高,而且还高上太多太多了!

  反正,他苦练“山字经“无大得,而今,抄下一本颠三倒四、七拼八凑的山字经,且看元十三限如何练得个半疯不癫的!

  他现在明白了,也服从了。

  不过,有一点他还是要问:“相爷,可否请教一事“

  蔡京睨了他一眼,道:“你想问我咋知道你手上有‘山字经’的吧”

  三鞭又在掉汗:“是……卑职虽练此经,同无所成,故一直藏拙,出手亦不敢示人,却不知……不知恩相如何……如何知晓卑职……”

  三鞭应对过这么难缠的人物,这么高手、怪人、奇士、大官,最令他完全势拙、语塞、心惊胆战的,也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诸葛正我。

  一个是蔡元长。

  ——只有诸葛和蔡京能摸到他心里头的恐惧去,而他再狡诈再滑溜也沾不上他们的衣袂,掠不了他们的虎威。

  蔡京反问:“你说说看。”

  三鞭期期艾艾的道:“是不是……是不是多指头陀”

  蔡京道:“你为什么会认为是多指”

  三鞭只好硬着头皮猜估:“多指头陀是相爷你安排到天衣居士身边的人。也只有我跟天衣居士交手的时候,也迫不得已用过“山字经”的技法,但仍制他不适。“

  蔡京笑道:“你以为是多指头陀从天衣居士那儿打听回来的“

  三鞭看到蔡京的神情,汗又直自背计冒上来了,“不知……不知……不知卑职有关……“

  “错了。“

  蔡京竖起了两只手指。

  三鞭自然不解其意。

  “两个人。“

  蔡京接下去说:“一个是元限。他跟天衣居士是师兄弟,是天衣居士告诉过他的怀疑,元限觊觎这本秘笈已久,用以配合提升他的‘伤心小箭’和‘忍辱神功’的关键,所以,反而却让我决定了这件事。”

  “另一个,”蔡京说了下去,“你可能还只知道他,见过他多次,却不知道他的真身是谁。”

  然后他哈哈的意气说,“他就是我府里的总管,姓孙,他喜欢人称他为‘收皮’。”

  少年无情 … 第六章 一旦不成,可能大败

  “收皮”,就是孙收皮:就是一个貌不惊人,但却丑得惊人,神情猥琐,满脸疙瘩,像一头浸在肥皂泡水后风干了那泡泡都结死在他额上、脸上、颊上了,没能脱落下来,他还常涎着阿谀的笑脸,令人担心他不小心万一笑得太过,把脸上的疙瘩互挤而破,恐怕也可以脓流披脸吧!

  就是这个人,不出一招,却使追命顾忌甚深,无法向大师兄及仇烈香出手声援。

  就是这个人,不知何时、何故、用何种方法,d透了三鞭已在练“山字经”,并且也可能是他,授计蔡京,让元十三限去练一种他如获至宝,依此才能贯通“忍辱神功”与“伤心小箭”两大绝学的独门武功,其实,只是一个壳,内里只是颠倒错乱、魔头反扑的怪胆,就好像一个病毒,侵入了体内,一旦生了根、咬住了不放,要把它杀灭,再排放出去,恐怕,已是百般不易,而且,也足玉石俱焚,形神皆灭的事了。

  对三鞭来说,“山字经”还欠缺一些关键,使他无法有大成;又或是他欠缺了一些质素,以致没有办法透悟。可是,“山字经”有一种离奇诡昧的吸引力,他既无法练成,但也不能就此不练,他的感觉好像在用了一种什么药物似的,用了之后,通体畅泰,可是之后就加倍萎顿;一旦弃绝不用,又比死还难受。

  所以,他只有“修习”下去,弃既不可,习又无成——他心中暗自惊惧:莫不是那温蛇y灵不散,故意让那些在他殁后灵堂前抢夺他惊世杰作的叛逆者,互相残杀,就算得到手的,也承受诅咒惩戒,没有好下场!

  ——难道这就是报应

  不过,不管练不练得成,这瑰宝他千辛万苦得来,他就是决不让人觊觎染指的。

  但要制作出一本“伪书”,用来颠覆扰乱、侵害分化原来的经文,这一点,本来就是他的特长,也是他的特性,加上他对“山字经”文已有相当程度的理解,一旦改写删修,还真熟能生巧,游刃有余,要去制造、翻版一本“伪书”害人,这对三鞭道长还有办不到的么!

  可是,从这件y谋,他深刻的知悉了,有一个人,是决不可碰、碰不得的:

  那就是孙收皮!

  ——深藏不露的孙收皮!

  他现在布下“山字经”的毒功,以及祭起“山字经”的,要消灭眼前所有的人:包括伤他的人和他的敌人以及觊觎他的秘笈、目视他运功的人,可是,有一人他还是没这个把握:

  这人当然就是一直不c手、不出手、负手观战的孙收皮。

  果然,那些幢幢魅影,对这形神猥亵的负手汉子,仿佛为其煞气反弹,也无法形成包围网,没办法牢结那一股慑人心魄的魔力。

  对三鞭而言,他祭起了“山字”,也是没办法的事。

  他负伤已重。

  只有死里求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