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耽美小说 > 空姐之恋最新章节 > 第1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空姐之恋 第1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楔子

  香槟胃口,啤酒财政

  我还没来得及许愿,一颗流星就“嗖”地从我眼前滑过。这是在哪里呀?我看了看身旁的欧式镂花栏杆,哦,这是在文晓家的阳台上,28层,差不多都在天上了。不对,文晓家怎么会有积雪覆盖的山峰?那不是喜马拉雅山吗?哦,原来我在飞机上。等等,那些彩色的像一顶一顶的小丑帽一样的屋顶,不是法国的alsace村吗?我到底在哪里呀?我心里一紧,脚下悬了空,我要坠落下去了!不要——

  我拼命挣扎着,却已无力挽回。忽然又一想,掉就掉下去吧,如果死了,就不会再牵挂文晓,不会再痛苦;如果残了,就能真切体会到塞博的感受了。想到这里,我心一横,眼一闭,期待着生命最后一次华丽的绽放,却感觉到身体突然像羽毛般轻飘起来。我睁开眼,看到满眼的暖红,那是天堂的光芒吗?我完全放松了,任自己飘荡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又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这是飞行的时候练就的本事,卡塔尔航空公司的飞机上没有设乘务员休息室,即使十几个小时的夜航,乘务员也不能在飞机上睡觉。于是我早已学会一招,就算只有5秒钟的时间,也可以坐在座位上酣睡一瞬。

  刚才我在看卫慧的书《marring buddha》,这是塞博在香港买的,他想通过这本中国女孩写的书来了解中国女孩。可这本书怎么能代表中国女孩呢?我刚翻了几页就睡着了,还做了这个梦。其实,我做恐高梦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无数次在梦中看见没有栏杆的走廊,突然坏掉的电梯,即将失事的飞机,无数次在两腿发软、心里发毛的惊恐中醒来,但从来没有真的掉下去过。这次既然掉下去了,那么,以后我再也不会做恐高梦了。掉下去,就安稳了。

  顿悟往往就在瞬间。应该记住今天。我看了看手机日历;2008年1月3日。

  我现在是在塞博的家乡——法国小城vittel,塞博为我的到来专门租了这个鲜花环绕的小房子,住在这里,就仿佛置身于洗尽铅华的世外桃源。

  既然书看不下去,那就骑一会儿室内自行车,做做运动也好。我穿上自行车行头——有着厚厚坐垫的紧身衣裤和能卡在脚踏上的钢板鞋,跨上固定在地面架子上的自行车,呼呼运动起双腿来。这辆自行车是塞博送给我的新年礼物,专业的look公路自行车,价值1万欧元。纯黑的车身,只在三脚架靠近龙头的地方有一片火红,车架上隐约泛着青色的蛇皮纹。骑上它,我常会产生一种错觉:自己就好像骑在一匹纯种的黑色欧洲马上,我情不自禁地拉起红色的缰绳,在阿尔卑斯山上驰骋,身旁疾逝而过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呼啸在耳边的是新鲜的山风……所以我给我的自行车取了个名字:宝马。可是今天我不能骑我的宝马出去了,因为外面在下雨。

  我听着我的宝马呼呼转动的声音,想起了昨天塞博穿的t恤,上面印有一个卡通的自行车运动员,下面是一排幼体字“i can make money with my legs(我可以靠我的腿赚钱)”。可我的腿还没有强壮到能赚钱的地步。那我可以靠什么赚钱呢?这时,我看到了桌子上的书,卫慧能写故事赚钱,我也可以啊,我的故事比她的故事可精彩多了。她的书是bestseller(最畅销书),我的书最起码可以帮我买“香槟”吧——1月1日在我来vittel之前,北京有位朋友笑我是“champagne taste,beer budget(香槟胃口,啤酒财政)”。

  就这样定了,暂时不再想找工作的事情,也不再担心文晓,只是安心地陪伴塞博,也许,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段幸福时光了。

  第一篇 夹缝中的玫瑰(1)

  2005年4月底的一个清晨,我走在去杂志社的路上,路边的小树叶子已经苏醒,太阳也露了脸,乍暖还寒,这就是北京的暮春。

  我步履轻快地走在北辰路上,到了单位,像往常一样和大家打过招呼,然后坐到自己的电脑前,准备给尤主任写一封信。

  是尤主任招我来杂志社的。那时,他想利用杂志社丰富的录音资源,做一档财经广播节目,看到我的简历上有兼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经历,就给我打了电话,听我的声音觉得不错,就让我立即来上班了。但广播节目的事不尽如人意,毕竟一切从零开始都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于是尤主任安排我先去广告部帮他们拉广告,我便莫名其妙地做起了广告业务员,广播节目暂且搁到了一边。

  尤主任是个神奇而感性的人物。他曾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就是不用上高中就直接从初中保送到大学的那种。他现在是社里的外联部主任、高级记者,深受主编赏识,所以完全可以不用坐班,经常一两个星期不见人影。偶尔在办公室见到他,我问起广播节目的事,他就含糊其辞,估计是很难做。他不说自有他的道理,我也不再追问。

  可是我似乎很难融入广告部。我们的财经杂志在圈内还是很有名气的,广告其实很好做。广告部已经有四个人,一个主任,三个业务员,都有固定的客户资源,每个月他们不主动去找别人,别人也会主动来找他们。因为版面有限,杂志能登广告的地方就那么几页,他们四个人的客户做下来之后,就无处可登了。最重要的是,广告是跟业务员的收入直接挂钩的,谁把广告卖出去,就能从广告费里拿20%的提成,谁愿意将到嘴的肥肉往别人嘴里扔呢?

  没有任何客户资源的我开始无所适从,便试着问广告部的鲍主任该如何去寻找客户,说想跟他学习学习。长着一对招风耳的鲍主任似乎并不吃我这一套,说整版的广告页都已经预订好了,但是还可以做一点,就是把广告嵌入到文章里。还说本月杂志刊登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能源行业的,比如煤炭、钢铁、电力等,我可以去找一些这样的公司,把他们的广告嵌入到相关的文章里。但是这样做是要和编辑部商量的,要问清楚编辑部哪个记者负责哪方面的文章,比如关于煤炭的文章是李娜写的,我就要跟她商量我如果能拉到神华集团的广告,能否嵌在她的文章里。

  鲍主任似乎帮我支了一招,其实是给我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不谙内幕的我还真的去找了编辑部的贺主任,跟他说在文章里嵌入广告的事情。贺主任胖胖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说文章里的广告一般由记者自己去找,当然,如果我能拉到更好的价位,也可以考虑。然后他告诉我本月要刊登出来的文章标题,一共十几篇,却涵盖了十几个行业,从能源到房产,从教育到科技等等。我开始像个陀螺似的四处打电话,四处碰壁,有好多大公司说已经跟我们社里的谁谁联系过了,有的则毫不留情地在我没有说完之前直接将电话挂在我脸上,还有些小公司说虽然感兴趣但嫌贵……一个星期下来,我没有拉到一个广告,甚至连一个有意向的都没有。

  一天,我在餐厅吃饭,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年的美编赵洁悄悄告诉了我一些杂志社的内幕。原来,主编下面的三大主任成三足鼎立局面,可是三人互相看不顺眼。尤主任最有才,理所当然最受主编器重,但这让靠后台支持才坐上主任位置的贺主任十分嫉妒。但是,尤主任恃才傲物,根本不把贺主任放在眼里。而鲍主任是明白人,知道贺主任的后台有多硬,即便主编都拿他没办法,他当然更倾向于讨好贺主任,以保住现有的聚宝盆。

  我就像在夹缝求生存的玫瑰一样,觉得压抑得都喘不过气来了,而尤主任又常常不在办公室,没有人能帮我,即使哪个同事安慰我几句也好啊。

  再后来我才知道,鲍主任根本没有把我当成广告部人员,每次的广告部会议他都不叫我参加。有一次我在电脑前查资料,久未谋面的尤主任来了,说:“小王,广告部在开会,你怎么不参加?”我莫名其妙:“我不知道啊,没有任何人通知我。”他露出一丝愤怒,让我拿着笔记本去会议室。我去了,推开门说:“主任,我很抱歉,刚才不知道要开会。”我正要往里走,鲍主任说:“哦,没事,我们只是小组会议,没你的事儿。”他尖尖的笑脸定格着,两只招风耳支在那里,那是无声的拒绝。我尴尬地退了出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篇 夹缝中的玫瑰(2)

  本想回来告诉尤主任刚才的一幕,却又寻不到他的踪影了,看来他又走了。我闷闷地坐了下来,开始想以后怎么办,看来尤主任是靠不住了,只能通过讨好贺主任,才能继续在这里待下去,可是我一想到他的满脸横肉,就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我是尤主任招来的人,他不整我才怪呢,我可不愿意做个受气包、替罪羊。

  昨天,赵洁在我们回家的路上,又跟我说了一些话,让我彻底决定解脱。她说,公司有人说我不是社里的人,只是想在这里混日子。我对于别人说我不是社里的人已经不奇怪了,我自己都觉得不是。不过我想,我还不至于要混日子,每周六在一家培训中心做英语教师的课酬就足够我生活了,我可不要成为任何人的包袱。既然如此,是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我找到尤主任的邮箱,在标题处写上“辞职信”,然后写道:

  主任,我要离开杂志社了。原谅我不能当面跟您告别。谢谢您这段时间来给我的帮助和支持。等哪天广播节目做起来了之后,我十分愿意回来与您合作。祝好。

  王兰

  我闭上眼睛,默想了几秒钟,然后点击了“发送”。正在这时,尤主任提着包风尘仆仆地进来了,像每次来办公室一样,穿西服,打领带。“主任早,我刚给您发了一封邮件,您一会儿看看。”他说好。

  我就去找主编递交辞职信,主编是个青年才俊,但极其严肃,每次到单位之后直接进他的办公室,然后一天都待在里面,足不出户,也是一个超人。我敲了敲“超人”的门,听到他平淡的声音:“进来。”我推门进去,他看到是我,有些诧异,因为我从上班到现在从来没有直接找过他,这是我第一次进他办公室。

  “有事吗?”他停下手中的笔。

  “我是来辞职的。”我把辞职信放在他的面前。

  他略有惊愕,但马上就恢复了平静,淡淡地问:“尤主任知不知道?”

  我也淡淡地回答:“刚告诉他。”

  “那好吧,我给财务部打个电话,你去结算工资。”

  “谢谢。”我不想多说一句话,以免让他觉得我是拿辞职当做要挟,还想继续干下去。他拨了财务部的电话。我看着他,纳闷一个刚过30的男人怎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淡定。他静得就像一根木桩,不,应该是盆景,他看上去还是有灵气的,没那么死板,大概是这个位置让一个原本有灵气的人变得黯然了吧。

  “你可以去财务部了。”他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说。我起身道别。

  刚回到我的座位,尤主任就过来了。“太突然了!”他的吃惊和抱歉溢于言表,“我很抱歉,我知道因为我的原因让你在这里为难了,我可以理解,你要走我不挽留你,只是我觉得很可惜。”

  我哈哈大笑起来:“干吗这么沉重啊,我又没做什么……”我故意把“贡献”二字省去,避免更多寒暄。他重复说可惜可惜。我说:“好了啦,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我要去拿钱了。”说完冲他做个鬼脸便跑掉了。

  去财务部拿了钱,去人事部拿了辞职证明,然后就可以走了。在这里辞职就是那么简单,不需要向任何人交接工作。一路上,我没有回头,没有留恋,我算是失业了吗?但我却感到从没有过的轻松畅快。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华人小说吧

  第二篇 我的the one(1)

  最近不太顺利,不光是工作,还有男朋友。

  他的中文名字叫谭文晓,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第四代中国移民,不折不扣的“香蕉人”。文晓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科技英文,之所以当老师,是想在将自己打拼多年的公司卖掉之后,暂时讨个清闲,好有更多时间骑车——公路自行车简直就是他的命,他修长的腿肌和性感的翘臀就是这样练成的。

  和文晓的相遇应该感谢2003年的“非典”,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做销售助理,“非典”期间没有生意,老板就给整个公司放了一个星期的假。我在家和我的同居密友小玲闲着没事,就整天泡在网上。小玲告诉我一个网站,说是外国人在中国交友的网站,她的同学就是通过这个网站认识了很多外国朋友。她也想找一个语伴,让我帮她参考一下。于是我们就搜寻起来,一边看照片一边看上面的自我介绍。这时一个穿自行车赛车服、戴着头盔和太阳镜的阳光男孩映入眼帘,只见那人身材魁梧,体型很好,皮肤黝黑,手扶一辆很酷的公路自行车,咧着大嘴在笑。我们继续往下看,国籍:美国。年龄:34。职业:教师。婚姻状况:单身。

  “就他就他,这个人有点像黑人和亚洲人的混血。”小玲说。我觉得也是,尤其是那张大嘴。“你赶紧帮我给他发封邮件吧,我英文不好。”小玲迫不及待地说。我说好啊,就用英文给他留的邮箱地址写了封邮件,我问小玲用不用留手机号,小玲说:“留你的吧。留我的他要给我打过来,我也应付不来。”我就留了我的手机号。5分钟不到,短信就来了,是一串英文:“hi;nice to meet you;too! i’m tan ’s meet then。”

  “啊,是他!这么快就回过来了,还说可以见面!”我大叫起来。

  小玲也很兴奋:“啊?见面啊!嗯……那好吧,可是你要跟我一起去啊!我的英文那么烂……”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好人做到底吧,于是我就跟他约好中午12点在国家图书馆门口见。

  刚过11点,我和小玲就已经到了国图,没办法,由于“非典”的原因,公交车实在可以称之为我们的专车了,一溜烟的工夫就到了。平时人头攒动的国图此时也是门可罗雀,我们坐在门口的长椅上等待着,瞪大眼睛观察着屈指可数的每一位过往路人。有个穿着灰白旧马甲和牛仔裤的男人一直在图书馆门口张望,似乎也在等人。

  小玲用胳膊碰碰我:“唉,你说,不会就是那个人吧?”

  我认真打量了他一番,完全是一副中国人的模样,脸也没照片上那么黑,就否定说:“肯定不是,咱们要找的不是个黑人么?”

  “你说,会不会有骗子,专门贴假照片骗财骗色?”小玲低声说。

  这时我看见那人开始打电话,我的手机马上就响了。“就是他!”我肯定地跟小玲说。小玲恨恨地骂道:“骗子!”

  不管怎样,我还是接了电话:“喂!你好!”

  “你好,我是文晓,你们在哪里?”声音很真诚,普通话也很标准,不像一般老外那样怪腔怪调。

  “你好,你是穿马甲的那个吗?我们在这边,你身后椅子这边。”那人转过身来,朝椅子这边张望,然后挥挥大手,朝这边走来。我挂了电话,小玲的脸色依旧难看,不停地嘀咕着:“中国人,骗子!”而我本来就没有任何期望,也就无所谓了。

  我们简单自我介绍了一下,就去旁边的牛车水饭馆一起吃午饭。文晓似乎不爱说话,总是我们问一句他答一句。

  “你不是中国人吧?”小玲试探着问。

  “我是广东人。”

  小玲说:“难怪,听口音也像南方人。”然后就闷头吃饭了。文晓显然不知道他这个玩笑让小玲十分不快。

  “那你为什么在那个网站上说你是美国人啊?”我算是帮小玲问。

  文晓大笑起来。对!就是这张大嘴!我想起照片里的笑容,应该是他,只是没有戴眼镜和头盔。还有,比照片上白多了。

  “呵呵,我真的是广东人,不像吗?我虽然是美国国籍,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我的祖先却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哦!”

  “那你中文说得很好啊。”小玲仍然不信。

  文晓却调皮地说:“马马虎虎。”我们都笑了。文晓接着说他从5年前就开始学中文了,当时是在美国的一个语言学校学的,现在仍然在学,还请有家教。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第二篇 我的the one(2)

  小玲显然很失望,人家中文都说得那么好了,还有家教,交什么语伴?最重要的是,这人怎么不是照片里的混血儿模样?

  文晓对小玲的冷淡毫不介意,还坦诚地告诉我们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科技英语,带的是研究生班。小玲始终持怀疑态度,我却感觉他应该没有撒谎。

  吃完饭付款的时候,我提议aa,我是英文专业毕业的,知道外国人的习惯。文晓果然很坦然地算账、付钱,每人71元,小玲又是一脸的不快。

  这顿饭就这样草草吃完了,回家的路上小玲对我说:“这人真小气,到此为止吧,不想再见了。”我没说什么,但心里倒是觉得这人还挺有意思的。

  一个星期过后,文晓发来短信说有空可以去听他讲课,如果我想练习英文的话。这一点我很感兴趣,于是回了短信说好,并约定了日期。

  课堂上,脱了大马甲、将衬衣束在牛仔裤里的文晓看起来身材非常好,讲课时挥洒自如,仿佛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能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听他讲课比听我以前的所有外教讲课都更身心愉悦,受益匪浅。

  从此,我们经常在周末的时候一起出去玩,故宫、北海、圆明园、恭王府、大观园、潭柘寺、十三陵……北京几乎所有名胜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渐渐地,我对文晓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渴望知道他的一切事情。一天,我在北航的网站上搜索到了他的简介,原来他是麻省理工大学的运筹管理学研究生,一毕业就自己创业,成立了一家###,几年之后将自己的公司卖给了美国最好的###,然后来到了中国,在北航做了老师,并担任校长助理。看完这些,我不禁对表面看起来谦逊质朴的文晓另眼相看。

  当文晓终于有一天跟我说“我喜欢你,不是一般朋友的喜欢”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已经欲罢不能了。那天,在昏黄的路灯下,文晓第一次吻了我,并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愿意做我的长期爱人吗?我是说长期的,不是临时的。”

  我被他的“长期爱人”一词深深打动,却又立刻不安起来——他到底还算美国人,迟早会回美国去的,怎么长期呢?于是我说:“可是你会在北京待多久?如果你愿意永远留在中国,我就愿意做你的爱人。”

  文晓抱紧我:“我这一辈子都不走了,真的,我喜欢这里,因为有你。”他的眼睛里流露出很真诚的味道,那一刻,我感觉爱神终于降临了。

  很久之后文晓才告诉我,他当时就被我这句话感动了,因为以前有好多女孩主动追求他,但都是想和他一起去美国,是为了一张美国绿卡,只有我不是。

  文晓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特地买下了一套位于28层的大房子,对我说:“兰,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我当即就被彻底征服了。

  之后,我们幸福地跑遍北京的大小家具城,买下一张最大型号的床,仔细挑选柜子和桌椅,兴奋地抱回温馨的粉色床单和一个粉色花朵形状的吊灯,最后是锅勺和碗筷……我已经决定要一辈子和他在一起。我真的爱上他了。

  房子完全布置好的那一夜,我们没有阻挡住撒旦的诱惑。从此,就有了我们的私密花园,那是只属于文晓和我的花园,文晓的温柔和激情让我流连忘返。

  当我对文晓的痴迷与日俱增的时候,文晓也四处向他的朋友和家人介绍我,并跟他们说我是他的“the one”。

  然而,我被文晓的黄皮肤黑眼睛所蒙蔽了,忘记了我们成长的文化背景有着多么大的差异。

  去年8月,他放暑假,毫无征兆地就订好了机票,要回美国一个月,去看望他的父母。在我们最甜蜜的时候突然离开一个月,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件事啊,他怎么也得征求我的同意才行啊?至少也应该提前告诉我,让我对这个“漫长”的分别做好心理准备呀。可他就那么义无反顾地走了。此事最后以一束玫瑰而不了了之,我始终没有听到他的道歉。

  接下来发生了更加严重的事情。10月,文晓的父母从美国来,他们决定去西藏玩,我因为出差的关系不能一起去,他居然和同团的日本女孩一起住了7天。回来之后我才知道,他说的“同屋”是个女的,而且这个女孩回来之后还要请我们吃饭。我真的疯了。虽然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和异性一起住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是在中国呀!他对我说,对那个女孩一点兴趣都没有,房间是导游分的,那个团只有他们4个是外国人,导游只给了他们两个房间,他爸妈一间,他和女孩一间。听起来好像合情合理,可导游是中国人,如果不是误以为他俩是一对,怎么可能这样安排房间?而导游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认为他俩是一对?

  更让我难以理解的是,他父母也没有任何顾忌,常常跟我说那个女孩很热心,那几天他们有高原反应,是那个女孩一直帮助他们。姑且当他和那个女孩没发生什么事吧,可我的心里就是酸溜溜的。我讨厌这样的感觉。

  从那以后,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然后就故意不去文晓家,除非他来把我“绑架”过去。渐渐地,这样的吵闹竟然让我上瘾了,我仿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证明文晓只爱我一个人。我即使跟他吵闹得再凶,他也会温柔地找我回去,然后在床上惩罚我,然后就对我更好。

  于是,吵闹反复进行,使得我们的身心反复疲惫,又反复激昂。

  第三篇 面试达人(1)

  辞职的消息还没有告诉文晓,说不说估计也没多大区别。我有点无聊,就在家里上网,开了msn,文晓不在线,大概是在上课吧。很久不见的大学同学芬上线了,芬去年12月考上了英国维珍航空公司的空乘,就是传说中的空姐。

  “嗨,美女!最近怎么样?”我问她。

  “我挺好!你呢?”她马上回复。

  “还活着,只不过刚刚辞职了。”

  她发了一个惊讶的表情过来:“为什么?你不是在杂志社吗?挺好的呀。”

  “是啊,可是该离开的时候还是要离开的。”这个时候我不想解释太多。

  “既然做出了决定那就不要再想了。”她似乎很了解我。

  我发了一个点头的猴子,问她:“做空姐感受如何?”

  她很快回复:“还不错啊,待遇不错,还可以满世界玩。”

  “你们公司现在招人吗?我去报考啊。”我开玩笑似的说。

  在大学的时候,我们一直旗鼓相当,刚进班时,她是班长,我是团支书,后来她是学生会副主席,我是文艺部长。我们还是外语系“四大美女”中的两个,她能考上,我也应该能。我想起以前在书上见过的伦敦铁索桥,应该很壮丽吧。

  “可是我们公司最近没有招聘计划啊,因为我们公司挺好的,很少有人辞职。”芬说,并附上一个吐舌头的鬼脸。

  我回了一个咬牙切齿和用锤子敲脑袋的小头像。过了一会儿,她终于良心发现,发过来一个网址,说那里有很多国外航空公司的招聘信息,然后发来一个打呼噜的小人,说睡觉去了,就下线了。

  我点开那个网站,发现只有卡塔尔航空公司一家在招空乘,卡塔尔在哪里?“内事不明问百度,外事不明问谷歌。”原来,卡塔尔是一个中东小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20世纪70年代才建国,所以官方语言是英语,第一语言是阿拉伯语。我继续往下看,是个穆斯林国家,信仰###教,不准赌博,不准喝酒,不吃猪肉。还有,男人最多可以同时拥有四个老婆,但是女人只能嫁一个丈夫。天哪,沙漠国家肯定缺水少菜,居然还没有酒肉,那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网上说该国盛产石油,如果把世界上的石油比喻成一个油锅,这里就是锅底正对的位置,所以人均gdp世界排名第一,教育、医疗、水电统统都是免费的,房子由政府提供,即使是最穷的当地人,家里也会有两辆车和一个外国保姆。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富得如此冒泡,我怎么没听说过?

  我继续往下看。半岛电视台?就是经常播放拉登消息那个?原来赫赫有名的半岛电视台是卡塔尔的,我从小就对媒体感兴趣,小时候就想做主持人来着,我的胃口立刻被吊了起来。又看到招聘广告上可以飞“60多个目的地国家”的诱人标语和截止日期,刚好是今天,我立马在网上投了份简历。

  两天之后接到电话,让我去建国门一家酒店面试。我穿上正装,没化妆就去了,声明一下,不化妆并不是我忘了化妆,而是在我看来,我不化妆更好看。

  路上堵车,着急得我恨不能跑过去。当我以最快的速度从出租车里窜出来的时候,发现酒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我问其中一个女孩他们在干什么,她说:“面试啊,排队进去。”我长舒了一口气。这种赶庙会似的面试,我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见。

  这时,一个戴着胸卡的中方工作人员走出来,数了20个人进去,后面的要接着等。两个小时过后,我终于被领了进去,我猜想着面试的形式,听说空姐面试还有形体这一关的,我想象着20个人站一排,被别人的目光在身上扫来扫去,然后被宣判几号几号到下一关的情景。我暗自笑了,不紧不慢地搜索起考官来,却没有发现一个貌似考官的人。我还看到一个中方工作人员正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数钱。我正纳闷,领我们进来的工作人员发话了,原来今天并不是面试,只是逐一核对简历和照片是不是本人,再交50块钱报名费,然后就可以走人了,明天再来参加初试。太大牌了吧,当我们是猴子吗?浪费了一上午的时间就为了做个报名登记,交个报名费?我不禁对这次面试腹诽了一番,太不专业了。

  第二天,我故意散着头发、穿着牛仔裤和长袖t恤就去了,那是我无声的宣告,不就是空姐面试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对自己的英文和面试技巧有足够的自信,而且自认为以我的能力,做空姐绰绰有余。即使考不上,也不会跌份儿,我本来就是来玩玩的。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第三篇 面试达人(2)

  大厅里全是人,都是年轻的帅哥靓女,闹哄哄的。女孩们都穿着正装,盘着头发,男孩则一律西装革履。我就像一个异类。其中有一个高个儿女孩非常打眼,因为她长得很像巩俐,只见她和身边的人侃侃而谈,散发出藏不住的风情。在她旁边站着一个比她稍微矮点的帅小伙,手上拎着女式包。这时有工作人员出来点名,第一批初试的50个人全到了。接着卡塔尔航空公司的一男一女开始介绍自己,男的来自法国,女的来自南非。男的明显是个同性恋,不时露出撅嘴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我们看了关于卡塔尔和卡航的短片,做了简单的英文笔试,接下来被分成四组,开始小组讨论。我们组一共13人,每人脖子上挂一个编号,围一圈坐着,这让我想到某某小姐选拔赛,只是我们不把编号贴在腰上,也不需要穿泳装。其他人都露出迎接挑战的表情,而我只觉得好玩,当它是游戏开端。我一贯的做法是:别人越是给你制造紧张气氛,你就越要当他是空气般蔑视。

  男考官说:“现在你们讨论一下在卡塔尔会遇到什么困难,并把它们都写下来。”他把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放在圈子中心的地上,没有说任何规则就转身回到了座位上。

  我在培训中心经常带学生讨论问题,组织这样的话题简直小菜一碟。我在大家正犹豫不决的时候,迅速而又颇具领导风范地拣起纸笔。在回到座位的一瞬,我的脑子飞快地转着,该如何开口?开场白至关重要,我知道我已经是组织者,占了主动地位,不需要再强势,于是坐下来,微笑着用英文说:“我来给大家做记录吧,我们可以开始了。”

  我很满意自己突然想出的“给大家做记录”这句话,这是领导的艺术,明明是领导,却还要诚恳地故作谦虚,让人心悦诚服。大家当然不会攻击一个为自己服务的人。

  我很自然地接着说了一个,语言障碍,再简单不过。话音刚落,一个女孩就立刻说:“环境障碍,卡塔尔很热。”我笑着对她点一下头,迅速写下来,心里却在想,英文很好,但是,你太迫不及待。其他人开始争先恐后地加入进来,我逐一写下,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字体更清晰,格式更美观,同时嘴上还做着总结。

  有两个临座的女孩始终不说话,一定是因为紧张,或者英文不好,不敢开口跟别人抢罢了。我是“领导”,怎能不给“弱者”机会?但既然是“弱者”,就只能先鼓励,后激励了。我调侃道:“沉默就是默认,所以你们同意大家所说的?”其中一个女孩十分感激地说了一个字:“对!”另一个女孩在笑着说了同意之后,又接着说可能会想家。我肯定地说:“完全赞同!”刷刷写了下来。

  我知道这一切考官都看在眼里,但我是个高超的演员,完全入戏,不看他们一眼。十几项困难说完之后,见大家似乎想不出更多,我就说:“关于困难我们可以先讨论到这里,需要补充的可以随时提出来,现在我把大家刚才讨论的结果复述一遍。”我把记下的所有困难读了一遍,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我只是要在表现我的逻辑和专业的同时,再秀一下我的英文罢了。读完,我再问有没有人需要补充,没有人说话。我没有将笔记本和笔放回原来的地上,而是把它们交给考官。考官看了看我的记录,说了声谢谢,声音很轻,但我明白,那是赞许。

  接下来考官又把笔记本和笔放在圈子中间,说:“你们讨论一下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又像刚才那样离开。

  我已经完全证明了我的能力,再强势下去,就要高处不胜寒了。于是,我想把机会让给别人,可居然没有人动。我暗自高兴,她们已经没有信心了。我小声跟旁边的女孩说:“你来吧,没事的。”她说有点害怕,这时那个英文很好的女孩拣起了纸笔。果然如我所料,她的英文十分流利,但故意说得很快,快得像rap。我几乎要提醒她,说慢点,越是想表现,越是让人觉得你很紧张,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你来应聘的是亲和力至上的乘务员。我知道,她已经输了。我又不紧不慢地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配合大家讨论。气氛显然不如刚才活跃。最后那个女孩也把笔记本和笔给了考官。

  第三篇 面试达人(3)

  问题结束之后,我们都呆坐着,不知接下来玩什么,我看看其他人的脸,有人低头沉思,有人紧皱眉头,而我旁边的那个女孩似乎很懊恼。

  男女考官在一旁小声讨论着,只听女考官说:“4号留下来,其他的可以走了。”4号是我。

  我留在那里,女考官说我通过了初试,我给了她一个巨大的笑脸。原来这组13人就留了我一个人。她让我站在磅秤上量体重和身高,需要脱鞋。我蹲下去脱鞋的时候,头发洒落到胸前。她说:“你把头发拢起来给我看看。”我就把头发抓起来,很自信地看着她笑。她说:“你盘头发更好看。”说完我们都笑了。我知道,我的笑容已经印在她脑子里了。她让我下周一过来复试,要穿正装,还要化妆,并且要盘头发。我高兴地说:“ok!”

  傍晚,文晓终于打来电话,说晚上一起吃饭,在我们常去的茶餐厅“东八区”。

  “我辞职了。”我故意用平静的语气说,看他有什么反应,关心不关心我。

  他正要送进嘴里的勺子停在了嘴边:“哦,是吗,怎么了?”

  我心里一阵得意,他还是很在乎我的。我一边吃一边说:“我在那里不开心啊,你知道的。”他把勺子放进嘴里,我撒娇似的埋怨:“你都不关心我。”

  “可是你没告诉我呀。”

  我叹口气,算了,他的嘴里总是说不出我期盼的话,这时我希望他说“对不起亲爱的,是我的错,我以后多注意”,我就喜欢甜言蜜语,而他的话却像根棍子,又直又硬。

  “我去面试了空乘,卡塔尔航空公司,已经通过初试了。”

  他没听明白,我又用英文说了一遍。

  他放下筷子,看着我问:“你真的喜欢这种工作吗?”

  在美国人看来,空姐是个没有任何吸引力与社会地位的工作,坐过美国航空公司航班的人应该知道,那里的大妈级的乘务员都是什么样子。他根本不知道中国人说的“空姐”就是美丽的代名词。

  我也不想解释太多,免得他认为我在故意炫耀什么,只说:“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想过做空乘,但是能去60多个国家,算是环球旅行了,你原来不是为了环球旅行休了一年的假吗?”

  文晓曾经在将他的公司卖掉之后,用了一年的时间骑车环球旅行,期间他第一次来中国,便被他的“根”深深吸引,旅行完之后就在中国定居了。

  他慢慢地说:“你要是真想去,我支持你。”他夹了一块排骨放到我碗里。

  后来我去复试,穿了我最爱的水蓝色套裙和白色高跟鞋,化了妆,盘了头发,伴随着一路的注目礼来到了考场。复试是两个考官对一个考生的形式,我一进门,就听见南非女考官夸张的声音:“喔!裙子真好看!”我甜甜地说了声谢谢。

  我通常被称为“面霸”,不管面试有多难,公司有多大,考官的职位有多高,只要给我机会说话,我就一定会让他们相信,我是最适合的人选,不要我是公司的损失。

  复试顺利过关,不久我就拿到了工作通知书和体检单。

  一个月繁复的折腾过后,终于签了合同,3年。合同规定,前两年公司每个月会在工资里面扣除10%的钱,一直扣满两年,如果两年内我们辞职的话,扣的钱就不退了,做满两年后所有扣除的钱会一次性返还我们,说这样做是培训一名空乘的保障,也就是说公司培训了我们,我们就应该至少为公司效劳两年才算公平。我没有异议,我喜欢公平。

  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第四篇 卡塔尔初体验(1)

  离别是痛苦的,但我选择了就不后悔。

  文晓送给我一个新款的尼康相机,说:“多拍些照片给我看,我想时刻都能看到你。”

  我没有他这么伤感,我不愿承认自己是负气离开。我边把玩相机边说:“公司答应我们每个月可以飞北京一次,休息日的时候我自己也会回来看你的,我有全年一折机票的福利,所以一个月至少可以回来一次。别担心了。”

  他轻轻地问:“那你去几年?”

  “只想去一年,飞完了所有的地方我就回来,我肯定会回来的,因为还有你啊。”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在我眼里,空姐是有胸没脑的工作,我这么心高气傲的人,是不适合长期做下去的。再说,我怎么舍得真正离开文晓呢?

  我边说边往后退了几步,给他拍照,可是按了几次都没拍到,我看了看相机,原来是摄像模式,就说:“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