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拉姆纪第三卷 【拉姆纪】第三卷 间章 (48.5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作者:gesid3685702015/12/22发表字数:26290
章共有6个小段,下面是正文:
间章拉姆众生
同志(尼尔1897年10月,查隆帝国首都隆特尔)
第一日
“嘿,听说了吗?”“不管你指的是什么,很显然——没有。因为我刚刚值了一夜班,现在正要去休息。但愿你要说的不是什么比坐在这里面对墙壁更无聊的事情。”“不不,今天有犯人从宪兵那里引渡过来,是个女的!”“哈,真无聊。你该不会是在等我问你——那个女人漂亮吗——这种事不用猜也能明白的吧?”“嗯,要是美人儿的话,那些宪兵也舍不得交到我们手里。”“或者,你可以期待一下。比如,因为宪兵撬不开她的嘴,所以才会移交给我们的长官?”“别开玩笑了,那种女人又怎可能是美人?”“所以说,别多想了。不如趁着长官还没来,请没有刚刚值了一夜班的‘你’去准备好刑讯室——接下来说不定会连续加班的。”“也许用不了那么久,有长官这样的高手——”“你们两个!如果想要借工作之机玩女人,我劝你们还是去宪兵吧,行动科偶尔会逮到姿色不错的女人。”“长官!”“长官!我们绝无此意!”位于军法部大楼地下三层的昏暗走道上,突然现身的卡拉克和他那乍一听好像是很生气的语调让两个无所事事的刑讯处军官一时措手不及。“哈哈,说笑而已,别紧张。”卡拉克轻轻抬了抬手。“去准备吧,就算是平时没有任务,你们也不应该这么闲的——牢房和刑讯室都打扫干净了吗?”“是的,长官!”“谨遵您的命令,长官!我们从没有懈怠清扫和保养工作。”“去吧,我去办理一下交接的手续。”卡拉克缓缓地转身离去。与皇帝陛下所提倡的、查隆大多数高阶军官一贯秉持的雷厉风行的作风不同,卡拉克的在工作外的一言一行充斥着看似“多余”的拖沓,但正是这份“多余”让他手下的几乎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对他有种亲切感。
“哦,对了,你们刚才算是说对了一件事。”沉重的军靴与地面接触时发出的敲击声响嘎然而止,原本背对着卡拉克走开的两位军官站住脚步回过身来,静待他们的长官有何示下。“那个女人很漂亮。”
隆特尔,这个以第一代国家元首命名的查隆帝都,位于查隆帝国的中心,拉姆尔大陆的南长的娇喘——她幸福地扬起双颊,将柔软白皙的颈和胸脯暴露给面前的男人。
“队长?”“总算醒了,谢天谢地。您也真是的,我们去找你的时候,把姑娘们都乐坏了。”“唔,怎么会这样?我是不是——”当巴恩斯醒来时,勉力睁开双眼的他发现自己被两位部下搭在肩头。“队长,您还行吗?要不要叫一辆马车?”“我——我们现在在哪儿?”巴恩斯觉得晕晕沉沉的,脑袋好像灌了铅一样沉。“市民广场附近,您在‘夏宫’晕过去了,是我们把您抬出来的。“晕过去?我怎会——”“据店里的姑娘说,您是吸了太多香——姑娘们可都乐坏了。”“香?”“是的,就是那种——催情用的,搞得姑娘们都不好意思了,最后只收了我俩的钱。”“原来是这样。”巴恩斯哭笑不得。“不过这次可真要多谢队长,居然是‘夏宫’的头牌姑娘给我们俩服务。”“头牌——那位夏莉小姐?”“没错,队长,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吗?我们哥俩在她身上玩了那么多花样,她居然全都坚持下来了,而且最后还是跟我们俩上完了床才离开的。”矮胖的男人笑得合不拢嘴。“你说她‘坚持下来’?你们到底对那位夏莉小姐做了什么?”“嗯,您知道的,鞭子,还有——别的一些东西,我相信您不会感兴趣的——别这样看着我们,队长。是夏莉小姐自愿的,我们本打算随便玩玩就好,是她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我们的请求——最后还是我们见好就收的。”“见鬼,居然是这样。”巴恩斯顿时有种内疚感。“您多虑了,这是她们的工作。妓院就是这样的地方,就像饭店一样。男人进去,点菜,然后姑娘们服务——结帐走人。”“我房间里的那位姑娘呢?”巴恩斯想起了什么。“不清楚,我们后来去你的房间抬你时,她已经不在了。怎么——是不是觉得遗憾?没关系,我们下次再去的时候点名要她服务好了。”“我以后再也不——”巴恩斯突然噤声,因为他发现自己并非如想象中那样坚决。此刻的他真的很想立刻回头,去寻找那位刚刚和自己在迷梦一般的回忆中彼此交融的年轻女子,拥抱她那火热迷人的肉体。
“咦?巴恩斯?你怎么在这儿?你怎么了?”正在这时,从他们的身后传来了一个妙龄少女疑惑而关切的声音。“小,小可?”在两位部下的搀扶下艰难转身的巴恩斯看到了一辆马车和自己未婚妻的身影。他大惊失色。
“两位大哥,巴恩斯他怎么了?他看起来不太好。”小可急得从车上跳了下来。“当心,小可。我,我没事,我只是——”高个子的男人赶紧上前扶了小可一把。“请您放心,小可小姐,队长他只是喝多了。”“没错,小可小姐您来得正是时候,不如您把队长接走吧?队长他可真够沉的——”“那就谢谢二位了,巴恩斯,我们一起回去吧?”在两个男人和车夫的帮助下,小可把巴恩斯抬进了车厢。
望着驶向内城区远去的马车,巴恩斯的两位部下心有余悸地擦着额上的汗。“我的妈呀,这也太巧了吧?”“差一点,真的就差一点,我想,以后还是不要拉队长去那种地方了。”“也不能这么说吧,要是我们在‘夏宫’里多呆会点的话,说不定还遇不到嫂子呢?”“你说的也有道理——你刚才注意到了吗?”“啥?”“那个车夫——”“对头,你还别说,那个女车夫还挺有些姿色,应该是嫂子家里雇的吧?”“对,是挺不错的——可我怎么觉得有点眼熟?”“那是因为你在夏丽的屁眼里灌了太多甘油,你现在看谁都像夏莉——只要是个美女。”“你还说我?你弄的时候,夏莉的喉咙都快喊破了——”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一边回味着不久之前那段毕生难忘的艳福,一边走向了附近的一家酒吧。
幸福
(尼尔1900年10月6日的清晨)
“呀哈~~大家早上好!”“今天又是好天气哦!”“维森先生,你的牙疼好些了吗?”“拉吉尔,别忘了明天要交工程学的作业哦,我知道你肯定没做完的。”“寇斯先生早安,别这么愁眉苦脸的啦。下个月在花坛里种一些玫瑰可好——当然是实验用的,是实验用的哦!”
尼尔1900年10月6日的清晨,拉姆市大学院的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这样令人费解的一幕。其实,这样的场景并没有什么异常,那是任何一个“外人”都会为之感到愉快舒心的情景。但“这里”的人们并不期冀这种事发生,更准确地说他们不习惯这样的事发生在眼前,尤其是发生在这个女人的身上。
由于这一切发生在学院区的大门口,人们不得不硬着头皮顶着欢快愉悦且无法回避的浪潮继续前行。有人熟练地装作什么都没看见,迈着与其身份相符的体面步伐与之擦身而过。也有人自然而然地循声望去,然后又选择性地不与声音的主人产生任何交集。当然也有回以礼节的人,但他们大多是抱持着所谓的绅士礼仪而机械性地如此为之而已。
玛格丽塔博士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所以她当然不是一个傻瓜,不是一个在周围人眼中只懂埋头学术,而不通人情事故的怪物。她当然明白自己的身份、所处的位置与自身所具备的才能交融在一起后产生的复杂作用。
学院有着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或者说“政治”环境。顶尖聪明却又愚蠢的人们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着学术,取得令人激奋的结果。进而又将之转化为行使权利的便利,以及政治上的成就。在崇尚力量的查隆,每一个学院皆是如此。金钱主义至上的拉姆又如何呢?其实,追求力量与争名逐利在本质上无任何不同,这个道理玛格丽塔早就明白了,看透了。所以,她也就从来不曾对拉姆市的大学院有过任何幻想。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十一年被玛格丽塔博士视为她人生第二阶段的学术生涯开始得并不算是顺畅。她早已习惯了在羡慕与惊恐的目光中走向自己的辉煌。所以,在迈出拉姆市大学院内的第一步后,当她看到那些熟悉的视线时,她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或是不自在。她真的,真的,已经习惯了。
选择一群业已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非凡成就且德高望重的人们,然后在他们的正中央丢下一颗超常规格的重磅炸弹也许并非艾尔森的本意或是玛格丽塔的最佳选择,但玛格丽塔还是没有任何犹豫地接受了。从未体验过正常生活的她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其它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明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为何,名为玛格丽塔的少女仍旧欣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遭受到排挤的迹象是在进入学院的第二年出现的,比她预想得还慢了一些。一次又一次,在怀抱着刚刚通过评审的论文飞奔出学院礼堂的少女身后,总有一双双隐藏着不安的眼神目送着她离去。玛格丽塔可以感受到背后的刺痛,但她认为奔跑着离开并不完全算是逃避的行为。在那些眼神的主人们中,也有对这个少女的际遇感到同情的人,试图婉转地提醒她不必总是逃走,以及点到即止的道理。而玛格丽塔给予了这样的回答:“逃跑?我只不过是想节省出时间去研究其它东西。”
“研究其它东西”,从这个只花了一年半就在学院内几乎所有领域发表了顶尖论文的学者口中说出,对于这里每一个从事学术的人而言,那无疑是一种挑衅和威胁。因“社会性人文哲学”的阵地较偏僻,所以暂时没有失守——这个刚刚还在为之庆幸的人马上就露出了玛格丽塔最习以为常面对的那种眼神。于是,久而久之,玛格丽塔毫不意外地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熟悉到甚至有些安心的环境。
讽刺的是,于学院之外,“舆论风向”却一直朝着玛格丽塔一边倒。大众倾向于垂怜玛格丽塔的身世,以及膜拜她以卓越不凡的智慧所取得的成就。但玛格丽塔本人从来没有向其他人或是“媒体”解释过她目前遭受的不公对待,结果这被某些人视为玛格丽塔的对现实的妥协,以及屈服于他们的象征。之后,这些人的想法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学院内的主流“风向”。“风向”是一种奇妙的、唯有所谓“社会人士”方能感受到的独特体验。虽然比起“外面的世界”要小了好几号,但学院也是社会。其结果就是连一些崇拜她的晚辈们也逐渐“适应了”学院里的“风向”而对她望而却步。
自己是“外人”。他们是“这里的人”。此外,他们大多是“男人”。而自己是“女人”。玛格丽塔当然有这样的自觉。她也曾试着改变,比如抽烟斗。但她很快就发现了这种尝试是多么可笑,然后放弃了——抽烟斗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而且,这让她的形象愈发格格不入了。
每每在学院“专门”为自己开辟的个人实验室里独自一人做着实验时。在因无人打扫而遍地杂物的私人房间中开辟一片可以席地坐下边吃饭边思考问题的空地时。或是一个人独占着明显是为两人坐而设计的长椅上时。玛格丽塔也曾考虑过“嫁人”的问题。但在这方面笨拙得令人绝望的她将之付诸实践时,总会遭逢到这样那样的不幸。其带来的唯一结果就是学院里多了很多避她不及的男人和在背后窃窃私语的女性。她索性自暴自弃,将一切不满诉诸、宣泄于烟草和酒精,将自己的超凡与不羁同时佐以放浪形骸的方式流于表象,让人们进一步地站到与她渐行渐远的那条道路上去。
可就在现在,此时此地。错过了道路的交点,本该不再相逢的人们却在不经意间迎头撞上。满腹疑惑的人们在毫无预兆和心理准备的尴尬中反而逐渐释怀,勾起了一段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一个侧着身子试图回避她视线的教授。一个正在旁边不远的教室里给学生上早课的讲师。一个她目前正在执教的学生。甚至是花坛里的那位为学院服务了数十年的老花匠寇斯。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十一年前的那个整天蹦蹦跳跳、匆匆忙忙,唯一的兴趣是每天早上在花坛里摘花却屡教不改的少女。而不是大众眼中拯救了如同一潭死水的拉姆学术界的那个女人。直到这个时候,才有人暗自承认:自己无法直视她,其实只是因为她太耀眼。
随着时间流逝,学院区里的人们逐渐增多,对她的异样举动一脸嫌恶、视而不见,甚至避之不及的人越来越多。但同时,因她而驻足的人数也在不动声色地逐渐递增。尽管两者的人数还是有些差距。
对点头的人们报以微笑。对问安的人们报以安好。对捧腹大笑的人们报以羞涩。对停步欲言又止的人们报以花束。玛格丽塔以这样的方式为身在学院里的他们敲响了新一天的早钟。
无形的手撩动着人们的心弦,奏出一缕缕频率独特的波纹在空气中交击,进而又激荡起更为广泛的涟漪。形形色色的人们发出形形色色的音调,荡涤着原本死气沉沉的空气,同为这与众不同的一天鸣奏出令人无比畅快的乐章。而在那蓄势待涌的波涛之下,暗流卷动的漩涡之中,快乐满溢的玛格丽塔博士正以其独有的步法翩翩起舞。
“玛格丽塔博士,您这是怎么了?”“呀哈!那边的小家伙,这枝花送给你,待会要记得送给艾米哟!祝你们俩幸福哦!”“您是怎么知道我和艾米——谢谢您,教授。您今天看上去也很——”灿烂的笑容映衬在缤纷绚丽的色彩中,玛格丽塔以令花匠无比心痛的气势将大把的花束捧在眼前。“我吗?我现在非常非常幸福喔!”
各位好,这次更新得较快是因为使用到的素材之前已经有准备和一定程度的场景稿,所以写得也很顺。本次的五篇故事是按照时序排列的,大家可以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之前故事中一些未竟细节的前因后果。在本间章中,出现了大量赛门线以外的角色。正如之前所说,因为这篇连载的名字叫拉姆纪而非赛门纪,我更致力于让大家能够完整地观赏到整个拉姆世界的生态。比如之前我在3x章提到过查隆特殊的政治生态:地方上(尤其是边远地区)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封建制残余;皇帝统管的中央军可以空降官员和干部到地方;中央军的种种特权等等。这些绝非是一时心血来潮,各位可以在之后的故事中看到,如此古怪的制度是如何平衡权力与地方舆论的。关于炼金师,这个神秘的组织从一开始就扎根在故事的背景中,所以它当然不只是一个拉姆故事中的匆匆过客。小可绝不是一个安心相夫教子的女人,她的野心远比赛门和汉娜要大,通过以恐怖手段控制拉姆市城区内外的妓院,她会在之后的故事扮演怎样的角色?道尔夫人无疑是一个才女,她与斐南迪一起会给拉姆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玛格丽塔博士是一个配角,但她独特的身份地位注定了她在这个世界中的作用。最早先我的设定中,玛格丽塔博士是一个实力强大得近乎于作弊的角色。(虽然现在也很作弊。)但考虑到不同人物故事线的比重和“世界感”的平衡性,我削弱了她在主线故事中的作用。
那么,何谓“世界感”呢?浅显一点的理解,即合理性。更加深层次一点的理解,逻辑性。我在这里再次强调,一个虚构情节,乃至架空世界的真实,绝不只是依赖于情节、细节与人物感情的堆砌,真实的基础应当是逻辑。狭义点来说,一个平衡的世界中不可能有太强的角色,哪怕他是主角。但人们总会喜闻乐见的看到主角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成为一代宗师。而这样编故事的代价是什么呢?最常用的手法是加入一个又一个强敌,从而平衡主角的实力,却淡化了故事性。我相信这样的桥段,各位绝没少见。而且这种桥段很容易出现在长篇、超长篇的故事中。你看,仅仅是为了平衡“实力”,有时候作者就不得不放弃“讲故事”,更妄论照顾到“讲道理”了。我没有黑哪位作者的意思,这与作者的实力无关,这种诟病是存在于故事结构本身的,而非作者的处理不当。而那些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则完全就只是因为被文化经济市场的消费者牵着鼻子走而已。(他们未必自己喜欢这样写。)因为,要弥补这种故事结构的代价是拉长故事的篇幅,也就是我之前所谓的“依赖于情节、细节与人物感情的堆砌”,也就是拖戏(情色的话,还可以加点“脱”戏)。至于拖戏,又会造成前后故事篇幅头轻脚重的毛病。这些麻烦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永无止境。非要举例的话,j国的x影忍者和k国的x之塔都是不错的例子。柯南的话,又是另一种极端。因为它的故事性是断裂的,易于操纵。虽然有主线,但进展极其缓慢,使得大量衍生情节和人物得以轻松地塞进去,同时也满足了卖方和买方双方的市场。(喷柯南永远小学三年级的读者很多,但追捧的人更多,我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谈了谈对狭义的结构逻辑的理解,下次我会讲讲更狭义的因果逻辑,请各位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