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美女攻略 第2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欧洲古典油画上的女性体态是这时期最理想的身材,并一直维持至18世纪末。浑圆的 身躯、丰满的臀部,流露强烈的母性感,强调女性应扮演的传统角色,即既为人妻又为人母 的天职。 图片:古希腊油画1~2幅 力臻完美的葫芦型身材(19世纪) 当时的时装杂志为美国女性建立了一个审美新标准。当时的美女全部拥有葫芦型身材,非常紧身的蕾丝并加入大量垫料于服装内,务求营造夸张线条,以达到最佳效果。 图片:欧美19世纪电影的经典形象:如《飘》郝思嘉 瘦削就是美(20世纪初至40年代) 苗条的身材成为魅力和具有智慧的同义词。巴黎时装设计师创造了一个新宫廷式的面貌……纤细的腰肢和一双修长而笔直的美腿。服装下的身躯可以不需要任何辅助性的服饰就能达到苗条的效果,成为当时的一大突破。拥有如男子般平坦的腹部线条是最惹人羡慕的事。 图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美女影星:如费雯丽、褒曼、嘉宝 细腰肥臀的芭比娃娃身材(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标准身材是丰满的胸脯、纤细的腰肢和浑圆的臀部。芭比娃娃就是1959年面世的。50年代的经典美人有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她们均拥有骄人的丰满身材。 图片:芭比娃娃 骨感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这是纤细身材的年代,最理想的女性是外表年轻、行为年轻又打扮年轻的女性。瘦削的身材成为必然的标准,女性对脂肪产生惧怕心理,更不惜以运动和坚定的信心换取完美体态。 图片:奥黛丽·赫本 肌肉型(20世纪80年代) 肌肉型的女性在此时期出现,她们对完美观念又再创新。全身几乎没有一点脂肪,手臂、大腿和腹部都充满肌肉,细腰、甚至扁平臀部最为时尚。 图片:简·芳达 骨子里的性感(20世纪90年代) 这时期所流行的是一种近乎营养不良、极端瘦削的身材,犹如未发育的小女孩。女士们最想拥有一个瘦骨嶙峋、皮包骨头、没有肌肉的体型。经典美女是名模凯特·莫斯,她在户外海报中的名言便是:可以给我点食物吗?这非但不惹人反感,反而引来羡慕又妒忌的目光。 图片:凯特·莫斯 健康线条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融合瘦削与健美,今日女性所追求的是既纤巧又拥有适度肌肉的线条美。亦可借助神奇胸罩及种种精心研制而成的新款内衣,达到上围丰满、下围适中的理想身材。 图片:凯瑟琳·泽塔。琼斯、尼可·基德曼 中国大陆100年来美女标准的变迁 1900…1909 美丽标准:会说洋文的大脚女人。世纪之初,洋货、传教士、大众传播媒介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一本倡导女权运动的书《女界钟》应运而生,该书不仅措辞激烈,极力攻击缠足,而且主张妇女“剪发、读书、参政”。这是一个新陈代谢期,至少在青年人的心中,崇洋与爱国之间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美丽人物:赛金花。这个直到21世纪还能为娱乐界“爆料”的奇女子,如果不是有了早年随夫出使西洋的资历,又怎能有日后十里洋场上海滩的艳帜高扬。及至那段被野史笔记写滥了的“以身救国”,一个一厢情愿的“石榴裙抵挡八国联军”的神话故事,塞金花之所以成了一个美丽动人的谜,美丽是根本,“西化的美丽”则是催生剂,在那个年代格外有效。 图片:赛金花 1910—1919 美丽标准:在世纪之初稍微开了个头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深入人心。妇女解放运动首先从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始,新式婚礼在都市里流行开来。“新文化运动”对这个时期的女性影响很大,这个时期的女子着装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裙,下穿黑色长裙,衣衫比较朴素,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物少用。这种装束,时人送它一个专有名词:“文明新装”。 美丽人物:杨步伟。这个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医学博士的女孩子,毕业后在北京开私营的森仁医院,同时宣扬自己“终身不嫁”,为风气之先。虽然这个誓言不久就被尊为“汉语言学之父”的语言学家赵元任的求爱攻势打破,但收敛的美丽、不凡的事业、惊人的独立,让这个不媚不俗的素朴女子光彩照人。  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第二章美女标准:道可道,非常道(2)
1920—1929 美丽标准:有身段的才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五·四”运动就像一阵清劲的风,一下子给曾经压抑沉闷的社会注入了新鲜空气。新诗人刘半农就是在这个年代之初,开创性地将“她”这个汉字增添进中国文字,那首为了宣传“她”字而创作的白话新诗“叫我如何不想她”,成了这个时代的音符。虽然刘海粟使用裸体模特引得舆论大哗,但节育、避孕、“天乳运动”依然有一大帮的追随者。女人们往日被紧身褡或小背心强压下去的双乳,敢于骄傲地挺立在开始充当日常服装的旗袍之下。 美丽人物:林徽因。因为与浪漫诗人徐志摩的一段扑朔迷离的恋情,80年后美丽高雅、多才多艺的林徽因重新被演绎成一代新偶像。其实,20年代以一位大家闺秀的美丽和才华,她就红极一时,因为她有着那个时代所认定的完美:出身世家、见多识广、才华横溢、美丽高雅、妙龄,而且懂得进退。 图片:林徽因 1930—1939 美丽标准:中西合璧名女人。巴黎的新款飘洋过海,几个月的功夫上海就开始流行,其后,全国其它城市也开始流行。各大报刊杂志也开辟了服装专栏,请著名画家配画时装插图,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图更是为文明新装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服装式样变化最快的是旗袍,几乎是一年流行一个款式,搭配方式也是中西合璧,旗袍外配西式大衣或西式服装。衩高及臀、且腰身也变得紧窄的旗袍使中国女性第一次展露出服装中的性感成分。三四十年代,西方审美眼光对上海女性妆饰的影响已涉及女性整体形象的重塑:化妆品的使用以皮肤美白头发润黑为目标,冬季有雪花膏,夏季用雪花粉、爽身粉、香水,护发则有生发油、凡士林等。 美丽人物:胡蝶。胡蝶的形象,符合中国民间传统的美女标准。除了脸若银盘明眸皓齿肤如凝脂之外,双颊上的一对酒窝是她的招牌。也许是因为胡蝶的缘故,那个年代,有酒窝的女子都有被冠以美女的幸运。较之30年代另一个出名的美人阮玲玉,胡蝶有一种传统的、委婉的气度,骨肉均匀温柔敦厚,是人们几千年来所谓“全福全寿”的长相。胡蝶参加过好几次上海本地举行的“时装发布会”,展示的基本上是西式服装,从连衣裙到晚礼服,非常准确地演绎了30年代上海中西合璧的精髓。 图片:胡蝶、阮玲玉、张爱玲 1940…1949 美丽标准:政治之花。40年代是很难界定美丽标准的,是因为战争。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使上海也无可避免地陷入战争的艰难之中。在物资贫乏,人心仓皇的时候,又谈什么时尚或时髦?战争使生命轻于鸿毛,连美女也不例外。 美丽人物:宋美龄。虽然20年代她结婚时的一袭婚纱,引发了上海滩上的“婚纱热”。可是真正让这个女人的美丽大扬于天下者,还是战争和政治。对日抗战结束后,宋美龄到美国周游,为中国大陆的战后重建争取美国支持,她以优雅的英文在国会两院联合会议发表演说,风靡美国。 图片:宋美龄 1950—1959 美丽标准:奉献青春。新中国建立,女人成了半边天。一大批女性走出家庭桎梏,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这些女性受到社会的一致赞誉。同时,另有一类女性则更受舆论褒扬:她们不仅有自己的事业、工作,而且不慕虚荣、不爱打扮,愿意把青春和美丽奉献给最可爱的人。不计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工作环境、个人志趣而愿意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军人、工人或者农民的女大学生形象,也成了时代的美丽形象。 美丽人物:喀秋莎。这个梨花下唱着情歌思念远方爱人的模糊形象成了50年代人的一个集体情结。喀秋莎已经在歌声中幻化成远方的她,灿烂、健康、忠贞; 成为50年代中国的大众情人。 1960—1969 美丽标准:比男人还男人。 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激情的时代,世界从二战的阴影中恢复过来,转而生出一派无拘无束的性感。不过那都是在国门之外。在国内,60年代是一派的整齐划一,甚至整齐到没有了两性区别。男女的关系简化为“同志”、“战友”、“阶级关系”,美丽女性已经被“铁姑娘队”、“女子采油队”这些词来替代。虽然冠以“姑娘”之称,但她们已经成了没有性别的人。除了“一副肩膀两只手,一根扁担两条腿”地“誓叫大地换新颜”,她们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容貌和个人情感。她们是那个时代的偶像,也不幸成了那个时代的祭品。 美丽人物:邢燕子。短发,皮肤黝黑,结实而强壮。仅从外型上讲,邢燕子足以体现整个60年代中国人审美标准的男性化趋势,从1958年开始,邢燕子这位天津女青年便告别大城市的舒适生活去到农村参加农民劳动,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突击队事迹名扬全国,而邢燕子本人也因其十足的“铁姑娘”形象成为60年代初青年们的偶像。 图片:邢燕子 1970…1979 美丽标准:禁忌。美丽、爱情、感情生活……这些词汇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禁忌,阶级斗争,是此时中国的惟一时尚。爱情也在大众生活中完全绝迹。当被扼杀的男女情爱后来在知青群落中慢慢苏醒,其标志是爱情歌曲与爱情诗的流行。从1969年以后,传唱爱情歌曲、传抄爱情诗歌一直都是知青群落中的时尚。但是,那是秘密的。  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第二章美女标准:道可道,非常道(3)
美丽人物:邓丽君。邓丽君的出现可以说是物极必反的结果。虽然样板戏中的女人(方海珍、江水英等)成了当时审美标准无可替借的正统典范,但邓丽君的“靡靡之音”,让多少青年甘愿冒“品德败坏”之骂名而四下传唱。还没有人知道她的容貌其实和她的曼歌一样的甜,仅仅从她的歌声中,他们感叹什么叫做女人。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人而言,她的歌声里所流露出来的小家碧玉式的温润、柔美、柔情蜜意,具有摧毁的力量。 图片:邓丽君1980—1989 美丽标准:张扬。乞丐衫、巴拿马裤、蝙蝠衫、吉他、马海毛这些廉价的时尚过去以后,联合利华重返中国,“力士”香皂唱起了主打歌。“物质文化”开始显现其力量,时尚第一次有了不菲的标价。一些长久以来被认为“崇高”的东西遭到嘲笑和轻蔑。崔健的《一无所有》太沉重,领导潮流的是王朔和他的顽主们。东方美女不再追求简单的讨人喜欢,与身俱来的个性与魅力才是最厉害的武器。 美丽人物:刘晓庆。她是那个时代第一个叉着腰讲“我漂亮”的女人。她张扬自我的个性魅力对那时候刚刚“脱敏”的中国人来说确实具有另一种启蒙作用。按照现在的话说,她就是那个时代的“另类人物”。虽然她“自我欲望过分膨胀”使她的很多行为显得可笑,但她从不低头的性格又确实令人钦佩。 图片:刘晓庆 1990—1999 美丽标准:多变。90年代你得保持新鲜。90年代是信息爆炸的年代,每一个人为了美丽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经典美女形象已成为过去,评判美女的标准也不再那么整齐划一,化妆手法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只要不惜代价,每个人都可以是美女。美女的身高逐渐向职业运动员靠拢,纤长得令大众不得不仰视。这是一个人人都有表演欲的时代,美女非得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才能出于同类拔乎其萃。制造美丽渐渐发展成一项朝阳产业,并且正加速向去层深处航行。90年代的美女,正应了一句西谚的注脚——“所谓美女,是时光雕刻成的”。 美丽人物:张曼玉。刚出道时俨然邻家傻妞,脱去稚气,便显得僵硬。然而她后来的沧桑都蜕变成了美丽。猫一样善于变幻的张曼玉,成了观众新宠,她并不出众的容貌,却因可纯真可妖媚的造型变化,征服了所有人。 图片:张曼玉 东西方的审美 西方历史上,人们期望的美女要面部迷人、身材窈窕、温柔而且性感。古希腊人来说,标准的美女形象应当是:椭圆形的脸,平滑的额头,笔直挺起的鼻梁,扁桃形的眼睛,微微鼓起的衬衫。除此之外,向往崇高的古希腊人还觉得美丽的女人应当显得表情宁静,甚至略有些严肃。 图片:古希腊油画 文艺复兴时期,标准的面部形象在达·芬奇看来,应当是脸的最宽处等于唇至发际距离的长度;嘴的宽度等于唇到下颌距离的长度;唇到下颌的距离是脸长的1/4;两眼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只眼的宽度;耳内的长度与鼻子的长度相等;鼻梁正中到下颌的距离为脸长的1/2等。 图片:达·芬奇《蒙娜丽莎》 西方人似乎更加注意美女的体形。他们认为,体型的美好与否取决于数学化的比例搭配。古希腊雕通家波莱克里妥斯曾就人体美的比例写过一本书《规范》:以人的头长为一个单位,身体全长应以7个头长为最美。另一位雕刻家留西坡斯则认为8个头长为最美。而古罗马的维特鲁乌斯另立一套标准;以四脂为手掌的宽度,24掌为人体总长。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则对人的标准体型提出一个正方形概念:人的身高与双臂平伸的宽度相等,看上去像是一个正方形。 中国人对美丽女人也自有一套衡量标准。汉唐时代,人们崇尚健美,所以那时的美女往往都是宽颐肥体,肩圆胸阔,显得雍容华贵。到宋代以后,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 图片:汉唐美女、杨贵妃 中国传统美女的标准是:饱满的瓜子脸,眉毛细长如弯弯的新月,四肢和手指纤巧,皮肤细腻,白里泛红。而西方历史上,却始终崇尚椭圆形的脸、平滑的额头、笔直挺起的鼻梁、扁桃形的眼睛、微微鼓起的胸部。 同样,中国人也很看重相貌和身体的比例,首先是面部的3庭:发际到眉际为上庭;眉际至鼻的下端为中庭;鼻的下端至地角下颌为下庭;这3庭基本相等,是面孔美好的起码标准。其次是5眼:脸的宽度等于5个眼睛的宽度;两眼之间宽度等于一个眼宽度,两眼左右各有一个眼宽。此外还要3匀:即左右面颊各有一个嘴的宽度。至于美好的身材,又有站7的概念:站立时身体高度相当于7个头的长度这倒是与古希腊的标准很相似。 人们曾经认为,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年龄特征的人,对人体美会有不同的审美情趣。但最新的研究却显示,在来自13个国家的白人、黑人,亚洲人和拉美人面对一组不同面容的照片作出判定时,对人体的审美却是一致的:美丽女性的面容是额头饱满,嘴唇丰满,颚骨短小和下巴尖细;英俊男性的面容则是颚骨宽大、下巴较宽和眉毛粗浓。 对于东西方选美要不要接轨的问题,凤凰卫视窦文涛别有一番见解。他说,经济的全球化直接影响到文化的全球化。一个通达的中国人应该掌握两种审美标准,一是我们本民族一脉相承的标准,一是西方人的标准,因为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我们必须知己知彼。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美女标准:道可道,非常道(4)
东西合璧型美女特征 那么2004国际化东西合璧型美女到底是怎样的呢?根据美国一家新闻周刊报道,曾经东方人喜欢的樱桃小嘴、阔脸的含蓄美现在已经落伍了,最新的美丽标准是融合东西方脸型特征、有着东西方文化特征的美女。 ●在比例上看,西方的元素多一些,东方的元素少一些,这与西方美女标准对东方美丽观念的冲击有关系,尚且国际选美仍以西方标准为主。 ●以实际的脸部特征而言,脸型要长,且呈立体化。即颧骨部位突出,脸颊显得有棱有角。 ●身材要瘦的得当,西方美女丰胸和翘臀是不能少的。 ●东方人看好的细腻性肌肤是构成东西合璧型美女的基本元素。 ●除了母语,至少要掌握其他的一门语言,英语尤其重要。所以,当她穿上意大利的民族服饰时,俨然是一个活脱脱的西方人,但如若换上印度沙丽或中国旗袍,其东方韵味便自然而然的呈现。 不久前,加利福尼亚一名整容师v·福山在一家杂志刊登出广告,画面上是一位十分美丽的年轻女子,站在一辆红色法拉利跑车旁边,这位美女有着高耸的胸脯、平坦的小腹、紧绷的臀部和长而光滑的双腿。在画面上端用大字写着:“法拉利制造汽车,福山制造美丽身体。”广告上的这位美丽女人,应该就代表着当代欧美最理想的美人形象。 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 古希腊著名的学者毕达哥拉斯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提出了“万物皆数”的重要观点。他发现“和谐能够产生美感效果,和谐是由一定数的比例关系中派生出来的。”“黄金分割率”就是和谐比例关系的其中之一。他发现1:和1∶这种固定的比例十分优美,因而称之为“黄金分割率”。它所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人们普遍认为美的比例,而是对数字、艺术与人类自身关系的思考。 为什么1∶具有美感效果? 在古希腊人看来,健康的人体是最完美的,其中存在着优美、和谐的比例关系。人体的和谐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同声相应”,相似默契。这种相应和默契依据人类自身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主动感受和寻求才能获得;由此而产生对和谐的美的感受。毕达哥拉斯高度凝练为一句话即:“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 自古希腊开始的“黄金分割律”思想萌芽,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大师引入了人体研究。 大师们发现,一个长方形的长边(a)和短边(b)的比例,若与两边之和(a+b)与长边(a)的比例相等;即:a:b=(a+b):a。这个长方形就具有多样的统一,且轻重匀称。许多美学实验证明,多数人喜欢这种比例,认为最合乎美感的要求。这个比例是一个常数,等于5比3,或8比5,或13比8。现实生活所见的照片、银幕、电视荧屏和很多艺术品也都呈现这种比例。 好莱坞巨星如奥黛莉·赫本本学者们认为是拥有一张非常附合“黄金分割律”的脸庞,几近完美。 图片:奥黛丽。赫本 近年来,在研究黄金分割与人体关系时,发现人体黄金分割因素包括4个方面: 1、18个“黄金点”,如脐为头顶至脚底之分割点、喉结为头顶至脐分割点 、眉间点为发缘点至颏下的分割点等; 2、15个“黄金矩形”,如躯干轮廓、头部轮廓、面部轮 廓、口唇轮廓等; 3、6个“黄金指数”,如鼻唇指数是指鼻翼宽度与口裂长之比、唇目指数是 指口裂长度与两眼外眦间距之比、唇高指数是指面部中线上下唇红高度之比等; 4、3个“黄金三角”,如外鼻正面观三角、外鼻侧面观三角、鼻根点至两侧口角点组成的三角等。 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维克托。约翰斯顿发现,人们所喜爱的女性面孔大多是这样的:前额高阔、嘴巴丰厚、下鄂精致、鼻子和下巴小巧,眉毛以下所占比例明显小于平均数。女姓对身段的追求,有一点古今不变——人们对女性的腰臀比例:大约。女性的身段三围比例90:60:90,就是所谓“魔鬼身材”。 就有得州大学心理学家德·辛格搜集1922年至1990年《花花公子》中跨页女郎和“美国小姐”的三围尺码计算,发现不论哪个时代,美女的腰臀比例都保持在的比例范围内。 黄金分割的直观量化标准 1、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2、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3、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4、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5、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6、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7、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8、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9、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10、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第二章美女标准:道可道,非常道(5)
骨骼美在于匀称、适度。即站立时头颈、躯干和脚的纵轴在同一垂直线上;肩稍宽,头、躯干、四肢的比例以及头、颈、胸的连接适度。 肌肉美在于富有弹性和协调。过胖过瘦或肩、臀、胸部的细小无力,以及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身体某部分肌肉的过于瘦弱或过于发达,都不能称为肌肉美。 肤色美在于细腻、光泽、柔韧、摸起来有天鹅绒之感,看上去为浅玫瑰色的最佳。 美丽身体面面观 人体美 人体美,尤其是女性人体的曲线之美,使人类对人体形成了以s曲线变化为核心的共同的审美情结,这流转起伏的曲线,是有节奏和谐的动感美。如人体的背面,从头部到颈部有一种凹进的弧度,接下去,在双肩处有一外伸的倾向。而从胸廓伸向臀部,则有一对双曲线,它们在大腿开始的地方停住,从大腿到膝盖这一段,有一个轻微的起伏,再下去在小腿上面又是一个外伸的倾向,然后下降到脚踝,这一系列微妙的起伏再由光与影的分布,从而构成了一幅美妙动人的画面。这些在人体上变化、活动着的曲线,犹如高潮迭起、跌宕有致的交响声乐中的和弦。人体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称性。美国科学家曾对几百名男女大学生身体的对称性进行过测量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对称性最好的男女学生,开始结交异性的年龄要比对称性最差的同龄人早3-4年,此外,他们还发现,身体对称性好的男性,除了面容较富吸引力,其性格也往往强于同龄人,他们的肌肉较发达,运动能力较强,个性较富支配性,几乎都是受到同伴欢迎的人物。 人体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标准性。许多容貌俊美的人其身材和容貌特征往往都取人群的平均值。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现象有生物学上的合理性,因为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这样的特征携带有害突变基因的可能性最小。 a、尊严的头 人体美的弦律是由人体各部的音符组成的一首和谐、美好而洞庭的乐章的话,那么,人体头部的美就是这一乐章中辉煌而宏亮的高音,犹如俯瞰大海的灯塔。 人类头形美的基本要求是:椭圆球形,五官端正。理想的头形长与宽的比例应呈34:21,这一比例正好符合黄金分割律。 b、秀发 女性的一头飘逸柔顺的秀发,能平添无限风韵和魅力。古人认为女性的头发以稠密、光滑、乌亮为美的基本条件,蓬松、卷曲、柔软,更能使秀发有动态的美。头发是人类种族的标记,以秀发如云、青丝如黛为美。 女性美的一半在头发。女性惯于在有意无意之间,展示她们秀发的美态。王实甫曾描写的“羞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只将鸳枕捱,云鬓仿佛垂银钗,偏宜鬏儿歪。”以及“斜倚侧坐还端正,但见钗环颤不休”等,都是描写女性通过姿态以美发示人的举动。 c、心灵的镜子——脸 人的脸千差万别,不光因为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不一样,还因为脸形的不同。古代中国人曾形象地用几个字来表示人的脸型:田、国、甲、由、申、风、福。“田”字脸,就是方脸;“国”字脸,脸长,像长方形,俗称马脸;“甲‘字脸,像鹅蛋,又叫鹅蛋脸,唐代的美女多为这种脸型;“由”字脸,上面小,下面大,近似三角形;“申”字脸,也叫橄榄脸,这种脸下巴尖,脑门尖,颧骨大;“风”字脸,下面大,上面窄,像梯形;“福”字脸,颧骨高,下颌高,脑门高,鼻子凹,眼睛凹,是多角脸。 脸上的复杂而多变的微妙表情在言谈举止中是举足轻重的,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心理学家认为,在人表达的全部感情中,言语只占7%,声音占了38%,而面部的表情则占55%。正如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所说,一个人“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换言之,脸部就是心灵的舞台。 脸部是人类情绪的晴雨表。马克·吐温说:“人类是唯一会脸红或必须脸红的动物。”脸红基本上是人类显示童贞的颜色信号,而骤然脸红则是发怒的前奏,极度惊骇或马上要发动攻击时则会面色苍白。女人喜欢男人神情专注,具有思想性格的面部;男人则比较喜欢女人具有幻想、富于同情心的面部表情。 正常的人脸部有6种基本表情,那就是:厌恶、愤怒、害怕、高兴、悲伤和惊喜。画家徐悲鸿则把表情归为“喜、怒、哀、惧、爱、厌、勇、怯”8类。 d、美目传情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眉毛是情绪变化的信号。80%的信息是通过这“眉宇眼波”流通传播的。美人的美人的眉毛恰似柳叶、新月,又被称为春山、卧蚕。美人的眼睛清澈明亮,似杏儿、丹凤,如秋水、秋波,灵灵有神、楚楚动人。 我们眼神的中央,有一圆形的瞳孔,它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能根据外界的光线强弱变大或缩小。有趣的是,当男青年看到眉毛女子的照片时,瞳孔就扩大,如再给他看男性照片,则瞳孔恢复正常。 丰富复杂、瞬间万变莫过于人类的眼睛。中国词语里的忽视、漠视、轻视、藐视、鄙视、蔑视、仰视、重视、媚视、妒视、侧视、敌视、怒视……足以说明那水汪汪的眼睛是多么微妙和生动!  
第二章美女标准:道可道,非常道(6)
从人体生理与解剖的角度来说,专家们认为美丽的眼睛形态应该是:眼裂长度应为28-34毫米,宽为10-毫米。上睑最高点为中内1/3交界处,下睑最低点为中外1/3处。睁眼时,内眦高于外眦,整个上睑软组织较薄而显清秀,睑缘全部可见,上睑睫毛略长而稍向上均匀散开,下睑睫毛略短而稍向下均匀散开。眉毛下缘至上睑缘距离为22毫米左右。两眼内眦间距离为厘米左右。角膜露出率为75%。这样的眼部形态给人一种完整的美感。 在东方民族中,单眼皮者约占60%左右。虽然单眼皮者不乏明星佳丽,如日本女性中的“青春偶像”山口百惠等,但多数女性单眼皮者还是愿意通过手术把单眼皮变成双眼皮。这种称为“重睑成形术”的医学手段可以增大眼裂,给眼睛添神采和魅力。美容整形手术要求很高,有一套很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美学标准,同时风险也大。即使是这样,重睑成形术仍是美容整形手术最常见的手术,足见人们对眼睛美的重视程度如古所云:天得日月以为光,日月为万物之灵;人凭眼目以为光,眼为神明之灵。 眼睛是人的面部最富吸引力的部位,而眼神又是眼睛美的灵魂。《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贾迎春,虽也生得五官端正、艳质如花,却因目怯神滞,落了个“二木头”的浑名。 眼神能反映人的精神、感情状态及学识修养。一个在瞬间闪现的眼神,往往负载着多种复杂而难以言传的信息,在“无声胜有声”的眼神面前,语言常常是苍白的。 e、眉毛 如果说眼睛是一幅迷人的图画,那眉毛则是它精致的画框,起到衬托、交相辉映的作用。眉毛位于眼眶上缘上方,内侧紧靠眶缘,内密外稀,长向各异,但主流朝向外方。女性美丽的眉形应是:窄而稍稀,形如柳叶或一弯新月。这样的眉形显得美而秀气。早期人类以自然界的色素来装饰眉毛。古埃及人常用孔雀石和方铅矿画眉,古希腊人则用木炭来加黑眉毛。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都有画眉的习俗,如“翠眉”、“黛眉”、“远山眉”、“月梭眉”等,都是我国历代妇女喜爱的眉形。 图片:山口百惠 f、重心在鼻 自古以来,人们对鼻子外形就很挑剔,而现代人就更关心鼻子的形状与美感。五官端正,重心在鼻。鼻子在面部五官中如众星之北斗,老百姓称皇帝的鼻子为“龙準”,充分说明了鼻子如没有生好或有歪,面容就难看了。在古代的波斯,鼻子丑陋的王储不能继承王位。 画家们对鼻子也有研究,他们认为位于脸部中央的鼻子最受人注意,是一个人的重要特征,形象地将鼻子分为鹰钩形、线月形、卵圆形、朝天形和悬垂形。 鼻子的形状和大小有着种族和地区的差别。白种人鼻梁高、鼻根窄、鼻尖小,呈鹰嘴形;黑种人鼻梁低、鼻根宽、鼻尖大、像扁平的朝天鼻;黄种人居于二者之间。 女性认为男人的大鼻子是阳刚的表征,男人眼中小鼻子是女性秀眉的点缀。中国古代女性以鼻子玲珑剔透,端正有棱、鼻翅适中为美。 g、忙碌的嘴 嘴是面部嘴活跃的器官。嘴最忙碌、最富于表情,也最为敏感,热恋中的人亲吻相爱都与它紧密相随。 嘴唇的审美要求其色要红润、其形要小巧,嘴角微翘显得俏皮,涂上红色的唇膏更增加了它的性感。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美女的红唇赞颂有加,如樱桃与绽桃,还有含有、胭脂、朱砂之说,真可谓美不胜收。 “巧露朱唇,微开绣口,榴贝依稀。”这是陈玉琪在《沁园春》中写美人皓齿之美态。古人对美人之齿的颂词很多,除了榴贝之外,还要编贝、齐贝、含贝和文贝等。美人的牙齿洁白如玉贝,当她嫣然一笑时,美齿与红唇相配,更有“玫瑰含雪”之妙词。 h、粉颈 女性的脖子以修长圆柔为美,洁白而丰满的脖颈被称为粉颈。粉颈与玉颜、酥胸相互协调,在产生和谐美感的同时,还富有相当的情感色彩,不信请看:“俯仰生情,低回作态,心心爱惯,罗衾替拥,角枕亲挨。” i、十指如葱的手 法国诗人蓬热这样热情而浪漫的诗句赞颂人类的双手:“它是一片树叶,一片了不起的、丰满而肉质的树叶,永远在臂的尽头。” 在古时,爱美女子就已经用花叶汁染指甲,但见广袖尽头,微露寇丹十指,惊艳非常。 一个女人,拥有天使般的容貌、魔鬼般的身材,还要拥有拥有的就是一双漂亮的手。 世界上没有两只完全相同的手,即便是同一个人的两只手也不尽相同。由于掌纹和指纹各不同,因此,几千年来一直以此用来鉴定一个人的身份。 手是人类进化中最突出的器官之一,它所显示的年龄,是人体生理年龄和发育水平的标志。 j、倒悬金钟——乳房 研究人体的美学家们把乳房的形态分为3个类型,即圆锥型、圆盘型和半球型。圆锥型的乳房形长而乳头向外或朝下,多见于黑色人种女性;圆盘型的乳房基底圆的半径较乳房高度为低;而半球型的乳房基底圆的半径与乳房高度大致相等,即所谓钟铃型的乳房。 丰满匀称的半球型乳房是女性美的一大特征。半球型的乳房凸出于胸前两侧,与全身线条相连,构成人体的曲线美。从医学美学和解剖生理角度来看,半球型的乳房底围的半径高而匀称,胸大肌发达,且乳腺有丰富的组织,状如柠檬。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第二章美女标准:道可道,非常道(7)
女性的胸部不像男人那般扩张,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发展。女性的胸腔没有变大,但是乳房却膨胀为柔软的半球。女性鼓起的乳房有两项生物学上的功能:一是母性,二是性方面。就母性方面而言,乳房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可分泌特殊的液体——乳汁。就性方面而言,乳房这对半球体是人类女性的性标志的起源。当直立的女人与男人正面相遇,首先给他视觉的刺激。此外,乳房给人触觉上的感受也是令人难忘的,在文明时代的女人不能完全裸露乳房,然而借助胸罩和紧身衣的遮掩又能突出丰隆的乳房。多少年来,女人们想尽各种办法使乳房更显充盈而坚实,以持续和延长那段能够传递人类原始女性胸部“性”号的黄金时期。 k、脐——腹部美的灵魂 美人的娇躯给古代的文人以丰富的灵感和超逸的想象,词以香麝、珠圆和珊瑚来形容美人的肚脐,可谓灵犀独到。据说,肚脐形状优美的女人,容貌亦同样娇好,因此,肚脐的形状是女性腹部美的焦点,比之五官之于面部,其重要性难分仲伯。 一位日本医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除了肚脐有衬托、点缀腹部美感的作用不说,从它的形态上还可以测知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1圆形:肚脐圆,下半部丰厚而朝上,这种肚脐表明血压正常,肝、肠和胃都健康,而且精力充沛。 2满月形:看上去结实丰富,下腹有弹性,这是女性最好的一种。这种肚脐表明身心健康,卵巢机能良好。 3向上形:肚脐向上延长成为三角形。多半胃、胆囊和胰脏的情况不佳,应引起注意。 4向下形:形状与向上形相反,这种肚脐表明患有胃下垂、便秘等疾病,亦要注意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的发生。 5偏右形: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6偏左形:肠胃不佳,宜注意便秘和大肠粘膜病灶的发生。 7浅小形:有这种形状肚脐的人,不论男女身体都较虚弱,激素分泌不正常,经常会出现周身无力等现象。 l、娇臀 女性美不仅取决于面容,还取决于整个体态,而胸部、腰部和臀部是构成女性曲线美的三要素。 健美的臀部,其轮廓应该明显地隆起,成为柔美的波形,臀部下面弯入的曲线要圆浑而柔滑,呈流线形,臀部美在于丰满、圆滑、细腻且有弹性,它是集视觉、触觉之大成,能在心理上产生韵律美和形象美的人体局部结构。毫无疑问,臀部在女性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德国妇产科医生古斯塔夫·麦凯斯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臀部的解剖学特征,他发现臀部中间的裂缝上方有块菱形空间,脊柱骨上的肌肉比其他部位要薄而紧,因而形成一个微微突出的菱形体。这个菱形体表明了骶骨脊柱的位置,为医学界所共识并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麦凯斯菱”,在“麦凯斯菱”的两侧各有一个窝,如果在年轻、丰满的女性身上,这两个窝就显得大而深,如水波中的旋涡,因而被美学家称之为“圣涡”。臀部是人体背面审美的主体,有人说,如果人体背面能有表情,那么人体背面的“五官”就是“圣涡”和“麦凯斯菱”。 一般在评论女性的身材时,需以腰部为分界线,区分上半身和下半身,但人体美学家都以臀部与大腿交接处的横沟为分界,区分上半身与下半身。理想的女性身段,应该是上、下半身相等,当然,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