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 第8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的事情来……”
母亲话里的意思他又岂能不知道?要不是为了珠儿和元丫头,母亲和他也不会那么容忍王氏了。
母亲和他商量过的,如果王氏还是不能悔改的话。为了珠儿的前程,便只能把大舅兄请过来把事情说清楚,他也不休她,只是把关到佛堂到老;如果她没再犯,当然更加好了。
在老太太的眼里,这会儿的贾赦是比贾政要好一些的。不过在听了贾政在衙门的所作所为,还是很欣慰的。
毕竟他那么一个迂腐不堪的人,如今能好好的跟同事相处,还交到了朋友,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对于贾政的改变,老太太觉得他还是有些前途的。
想想电视剧里那个贾政,整个一道貌岸然的。对着贾宝玉,不是喊打就是喊杀的。儿子出生就养在老太太身边也就算了。
他要是有一点点的心,去干预一点贾宝玉的成长,多少也能拉回一些的吧!可他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贾宝玉犯错的时候,不是直接出脚就拿起板子就打。还不跟他讲道理的直接用刑。
剧里的老太太更是,儿子打了孙子,也就会抹泪说什么‘回金陵’的。愣是把贾宝玉养得更加的废!
她的孙子要是这样的性子,她不抓他回去跟着一起种田才怪。让你不知道钱难赚、米难种。想白吃、白喝还嫌弃家人的赚钱方式。
一分钱都不给你花,你干活就有吃喝,不干就饿着。饿你几天,也不过是身体虚弱一些而已。
就是知道悔改了,以后也不能让他事事如意。没有挫折感的孩子,长大了稍微受到一点点的挫折,他又怎么能跨过那一道坎呢?
现在,贾政那么大一个人都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改变自己的性格,多难得啊!
所以,老太太就算是要去温泉庄子,也是等到了贾政休沐日才去的。她也不过是为了让贾政跟着过去一天,晚上再回来。
这一天,天气晴朗,适宜出行。
贾敏也一早就过来了,大房一家子、除了贾琏的母亲张氏,因为要管家,暂时在家守着。
老太太带着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向着家里的温泉庄子出发了……
第3o章 老太太的“战场”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到了温泉庄子,庄子不大,却也有三进。院子里花花草草的是没有,除却一些树木,还有着一块块的菜地。这会儿是初秋,菜地的菜倒是长势不错。
好在规划的时候,走的路还是铺了石板的,路的两边都种有树。不然这会儿只怕要走在泥土路上,让大家的裤脚都裹上满裤脚的灰尘了!
看多了美轮美奂的园子,突然看到一园子的菜,这差异太大。除却什么贵妇人或许不待见这种乡野之地。目前,就他们看来,也是有另一番风景。
特别是几个孩子,连家门都没有出过。家里的花园不是没有看过,却没有看过一个园长的绿油油的蔬菜!挂了果的辣椒、茄子、番茄;架子上的黄瓜、苦瓜、丝瓜、豆角;爬着藤的南瓜、冬瓜。
老太太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园子都快赶上前世他们村里人的那一片菜地了!这个季节能种的菜,这里都给种上了!
说是孩子们,其实也就三个孩子:贾珠、贾元春兄妹俩加上贾琏。听着他们嘴里时不时就惊叹着:
“原来黄瓜是这样长的……”
“哇,这个……”
老太太一脸微笑的听着孩子们的童言童语,想到前世她那亲孙子第一次回村里,也是这般模样。不管看到什么都要问一问,还把禾苗给当野草了,说要拔草回去喂大黄牛。
在看到家里的鸡鸭鹅的时候,愣是把那些家禽追得鸡飞鸭跑的。只是在追鹅的时候,结果,把鹅给惹火了,那大灰鹅反而追着他要啄他。把他给吓得直“哇哇……”大叫着奶奶救命。
就算被大灰鹅给吓着了,他的胆子还是没变小。又或者应该说是‘无知者无畏’吧!
第二天,他就跟着村里的其他孩子田里地里到处乱跑。
那个时候也是秋收时节,地里的花生、黄豆、芝麻什么的都可以收获了。他倒是跟着其他村里的孩子抓青蛙不说,还顺手抓了好几条的四脚蛇用草把那些四脚蛇给绑了一溜回来。
把他妈妈给吓得,头发都快竖起来!就算他晚上已经洗了澡,他妈妈都好几天不让他碰一下。
后来听说蚂蟥是吸血鬼,他便带了好几个孩子专门去抓蚂蟥。说是要做什么实验来着。那些个孩子和他一起抓了好几种的蚂蟥,放它们在太阳下暴晒几天。他说的:
“明明看着都干透了,为什么再放水里的时候它们又活过来了呢?”
“说明它们的生命非常的顽强!不仅能生活在水里,就算是水干旱了,它们也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能等待到再一次有水的时候再继续繁殖。”
再后来儿媳妇知道自己儿子的各种“功绩”后,就极少让孩子再回农村了……
现在,这些孩子突然看到那么多长在地里的菜,它们能不好奇吗?就是贾珠这个平时很安静的娃,也免不了问老太太几个问题。便是一直安静的贾元春,也免不了要问人一二。
贾琏由于跟老太太一直都挺亲近的,这几年更是,呆在老太太的身边的时间都多过呆在他母亲面前。更是嘴巴都没有停过,只是不停的问:
“祖母,这个是什么?”
“祖母,那个又是什么?”
“祖母……”
而老太太,恰好是看到这些农作物的时候,相当于回到了她老人家的战场!回头抬眼便能看到熟悉无比的战场——田地、庄稼!所有的农事,在老太太看来、是看到什么都觉得亲切地不得了。给贾琏解释的时候更是格外的仔细。
贾琏听了老太太的介绍,看向老太太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一旁的贾政、贾赦对于老太太知道那么多的农事更是惊讶异常。
老太太没有因为看到农田和菜地就忘了形,对于贾政、贾赦的异样眼神,她很快就感受到了。老太太没有解释,只是跟给他们带路的管事左一句、右一句的聊着。
当然,他们聊的内容大多都跟农事有关的。
说者无意、听折者有心啊!,听在贾政和贾赦的耳朵里便是:母亲每次都到庄子里住那么一两天,都会跟这管事、农人什么的说上老半天。了解农作物的收成情况,久而久之,便精于农事了!
兄弟俩自己补脑补出了合理的解释,对于真相是什么就不再去追究了!那可是他们兄弟俩的母亲,怀疑谁、也不能怀疑自己的母亲。不是吗?!
老太太只看了他们的表情一眼就了然了。知道他们不会再做多想,还是很欣慰的。毕竟跟他们相处了好几年,这个时候才来怀疑,还真的是让她觉得失望了!虽然不知道他们兄弟俩怎么想通的?
她的要求真的不高,只要不被怀疑就好!
一行人进到了堂屋,老太太便让贾赦安排好住房。
然后,让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屋里,把自己和行李都收拾、收拾。而他们带来的厨子也已经带人去厨房准备午餐了。
等大家一起吃过午餐后,歇了一会儿,便让贾赦带着他们一起逛后院。
与前院有很大差别的是:后院真的是所后花园!
也许是温泉真的不错,所以后院种了不少北方根本就不能种的花草。
如果说前院是农村的菜园子;那么后院的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小溪流水,就如仙境了!谁让那水冒着热气,这会儿还有些热气散发出来、空气中还能闻到淡淡的硫磺味!
“赦儿,这水?”
“这是热泉的水流过,这庄子可是有三口热泉那么多,儿子就让这热泉的水流过园子,待到冬天的时候这些热泉水能保持院子里……”
总的意思,就是他为了让冬天园子里的花花草草不怕冷,弄的环形水流。冬季寒冷的时候,这些热水能让园子里暖和。便是下雪天,这园子也能绿意盎然的。
“那为什么外边园子却不能这么做呢?”
“距离有些远了。热泉水到了外边的时候,夏天还好是暖的;冬天的时候,虽然还结不了冰,也已经冷了。”
“准备有汤池吗?”
“准备了两个院子,泉眼分别在两个院子里了。”
“那等会儿我们就去泡泡吧!”
在后花园大致的转了一圈后,老太太说有些乏了。
贾赦便提议去泡热泉,能解乏。不过在分开去泡之前,贾赦还是提醒到:
“热泉泡一会儿是可以解乏;要是泡久了反而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所以,在泡热泉的时候,如果有头晕、心悸之类的不舒服,就得赶紧起来,不能再泡了。”
听了贾赦的话,大家表示知道了。
而后,老太太带着女儿贾敏、孙女贾元春去了西边院子泡温泉。
贾赦、贾政带着贾珠和贾琏去了东边院子泡温泉。
第31章 母女
老太太年纪一大把了,到了西院,让人为她们仨准备了衣物什么的,就一手拉着一个去了热汤池。
虽然老太太不喜欢贾王氏。开始疏离贾元春,也是因为前老太太跟贾元春太亲,她也是怕那丫头看出什么。
可是,让那丫头自己住之后,她除了跟自己请安的时间之外,很多时候倒是跟着贾王氏在一起培养母女感情了。
慢慢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真的疏离了!
谁让那丫头每次见到她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让老太太实在是喜欢不起来啊!
看看人贾琏就很萌,那桃花眼一眨一眨的,老太太就想亲他两口。
而贾元春呢?跟贾王氏呆得越久,那面部神经就越像贾王氏!那么个小屁孩,竟然端着一张正儿八经的小脸。童年什么的,对于贾元春来说,那是幻想!如果只是这样,其实也还算可爱了!
可是,为什么她把贾王氏学得那么像?便是说话的语气都越来越像贾王氏!她能说什么?也就能感叹:贾元春跟贾王氏,不愧是母女俩!
这会儿,老太太让人伺候脱衣服,要下去泡温泉水。
衣服都有人伺候脱,老太太一边下热汤池,一边感叹:这老太君都有那么好的命在享受生活了。还拼命跟孩子折腾个什么劲儿啊?实在是个不知足的!抬眼见贾敏和贾元春还在扭捏。
老太太就想:现代的人夏天上街有些穿的就跟只穿内衣裤一般,都没见人觉得羞涩。这古人的矜持,怎么连在自家人面前、还扭捏个没完啊?
话说贾元春那个半大的孩子也就算了,毕竟古人早熟。八岁多快九岁的年纪,都快能给她定亲了呢!这会儿她的小脸粉嫩、粉嫩的,飘着一抹红。
回头再看看贾敏,一张嫩脸都快烧起来了!老太太眼抽抽的看了她几眼,心想:你个嫁了人的,怎么比贾元春还要扭捏了呢?真是太不干脆了!
看着她们俩,老太太不咸不淡的说道:
“你们要扭捏到什么时候?这么都站在那不冷吗?”谁让现在秋风起了呢?
“就、就来。”两人小声的说着,就朝热汤池扑来。
老太太看她们俩那慷慨就义的模样,脸抽了一下。这是泡温泉、又不是让你们去扑死。弄那么严肃干什么呢?又过了一会儿,看她们俩的脸已经没那么红了,才开口问贾敏:
“敏儿,你的身子现在调理得怎么样了?”
“前些日子,给大夫诊脉,大夫说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那就好,这孩子啊,也是讲究个缘分。缘分来了,就是你不想要,他也是会来的;缘分没到,咱们就再等等。而等的时间里,咱们正好可以调理好身体。这样一旦怀孕,你自己就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孕育下一代了。”
“让母亲操心了!”
“你是我女儿,不为你操心,还能为谁操心?你看你大嫂那么败破的身体都能调理得过来。你不过是体弱一些而已,问题不大的。”
“借母亲吉言。”
“那是,你是我女儿,怎么可能没有孩子呢!”老太太肯定的说道。
她老人家可不知道贾敏到底是只怀过林黛玉、还是还有其他的孩子,却没养活的。谁让电视里一开始就看到那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了呢?搞不好,这贾敏在生林妹妹之前,还流过孩子、或是生下却没养活的。所以身体才那么虚弱。
现在,只要她把身体给养得健健康康的,还愁没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她老太太活了两辈子,才不信这个邪。
就算心情、身体比以前好了很多,这好几年的时间,贾敏也没有老太太来得自信。可这会儿听了母亲的话,贾敏的信心难得的提高了很多。
经过母亲多年的教导,特别是这两年,母亲所说的话,她每次回想都觉得很有道理。
毕竟原来她跟婆婆的关系已经闹得比较的僵,还让夫君夹在中间难做人。
后来听了母亲的话,把婆婆针对自己的事、都漠视。要做到听不懂、听不到、不理解……然后,让婆婆自己折腾去。
从那之后,她和婆婆的关系就没再针锋相对得那么厉害了!如今,她们的关系看起来还是挺和谐。夫君对自己也越来越好,除非婆婆逼着,不然他基本上都宿在自己的房里。
想着,她红着脸对老太太说:
“母亲说的是,只是女儿的孩子离得远了一些。所以才那么久都没到。”
“你身体弱,经常泡泡温泉,也是一种调理……”
老太太和贾敏母女俩在一起温馨的聊天……
贾元春就在一旁安静的看着。她从来不知道,老太太对贾敏这个姑太太那么有信心。
现在才知道,原来、母女之间是可以这么相处的!
自己和太太是母女,可太太对自己这个打小养在老太太面前的女儿,刚回到太太身边的时候,还是有些隔阂的。
便是称呼,还让自己她喊太太!而不是母亲。
而且,在太太话里,姑太太身体不好,成亲好几年都没有生养,姑父竟然还能对她那么好。母亲曾一脸嫉妒的说:
“你那姑太太,就是个狐狸精,看把你姑父迷得,没有子侄、都快绝后了也不在乎……”
总之,在母亲的心里,姑太太没有一点是好的!
可她看到的,姑太太虽然身体有些弱,却也是知书达理、很温和的一个人。人长得又漂亮、又温柔。和老太太在一起的亲密,让她觉得心里涩涩的,有些难受。
自老太爷走后,老太太说自己长大了,没再把自己养在跟前之后。虽说老太太给了自己单独一个院子,还给自己请了教养嬷嬷。但面对自己的时候,再也没了以前的宠爱。
虽然,在教养嬷嬷的教养过程中,老太太这么对自己并没有错。可她能感觉到老太太的宠爱、在太太做错了事情后,就不存在了。
虽然,直到现在,她都不知道太太犯了什么错。她曾经问过太太,太太没有回答她、反而很生气的看着她。
直到她被看得开不了口,太太都没有作罢。之后,便几天都没有理会自己。
今天,看到老太太和姑太太贴心的相处,她还是有些羡慕嫉妒的。羡慕姑太太在老太太心里的重要性;更羡慕老太太那满腔浓浓的母爱!想让自己的太太,有这样的爱,那是一种奢望!
老太太跟贾敏边聊天、边泡温泉。一时间忘了看时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贾敏觉得有些晕忽忽的,便跟对旁边的贾母说道:
“母亲,我觉得有些头晕。”
“头晕?那得起来了。元丫头,你怎么样?”
“祖母,元春没事。”
老太太眼看着她们好像问题不大,但贾敏的身体本就不好。再一个,她也不知道这女儿跟女婿感情那么好,随时都有揣娃的可能。万一有事了,那就糟糕了!要是不小心把林妹妹的哥哥姐姐给弄没了,那可是大罪过!一边说一边朝外边喊:
“那就好!那就好!瞧我,人老了,连时间都给忘记了!琥珀、翠玉、宝珠,赶紧进来伺候!”
没一会儿,三人在丫鬟的伺候下,都穿好衣服。在她们的服侍下回了女眷的院子,老太太让贾敏在床上躺着,又让人去把随行的大夫给请过来给贾敏诊脉。
眼看大夫给只露出一只手,手上还盖着帕子的贾敏诊了半天脉都没吭声,赶紧出声问道:
“大夫,我女儿没事吧?”
“令爱之前身体调养得不错,只是怀的身子尚早,难以确诊。之前你们泡热泉是时间稍微长了一些。她才会有些眩晕感。”
“那,怀着身子还可以继续泡温泉吗?”
“当然可以,只是不能泡太长时间。”
老太太又啰啰嗦嗦的问了大夫一些问题。
大夫离开后,老太太让人把帘子打开,便看到贾敏一脸不敢置信。老太太慈爱的对贾敏说道:
“你啊,怎么连自己的小日子都不记得。好在今天走了那么远的路没出事。要是出了什么事,那就糟糕了!”
“母亲……”
“行了、行了,一会儿让宝珠跟你二哥回去给林府报喜,你现在是危险期,不宜远行,就在庄子上住到过了五个月再说。顺便让你大嫂给你准备一些东西,明天让宝珠带过来。”
“都听母亲的。”
老太太又啰嗦了几句,看到一脸倦色,便让她好好歇着。又交代了贾敏丫鬟好好看着,别等主子找人的时候没人在跟前伺候。
年纪大了,就算之前两年有一些小锻炼,身体好了不少。到底不是她那原来种庄稼那会儿的身体,忙了那么些时间,也是有些累了。便也要回到隔壁休息一会儿的。
等母亲离开,躺在床上的贾敏,想着之前大夫说她有身子的日子,正是收到母亲给她送的帖子的那日。她就知道,母亲果然是她的福星!
第32章 指挥
贾敏有孕,老太太是非常高兴的。别看她之前安慰、开导起贾敏的时候理直气壮,其实,她说的时候也很心虚啊!要不是她事先知道贾敏可以生的,她哪里敢这么打包票的?
想想在现代结婚几年都没有孩子,感情深厚倒也能熬得过十来年的;感情浅的,少不了要离婚的。而且那让离婚的,大多是家里老人撮合的。
便是他们家隔壁那孩子结婚十来年都没孩子的,不能说他们的感情不好。想想军嫂多寂寞,那好在跟丈夫恋爱了几年后结婚的。婚后又等了十年,才等来丈夫复员回来相聚。
那孩子是个老师,寒暑假的时候,就收拾东西都跑到部队里探亲去了!家里的钥匙还放了一份在自己家里呢!说是万一她家里来人,让老太太给他们开门。
可,有一个寒假,她去部队回来后没多久,宫外孕了。在半夜的时候发作了,她可是独居的。说真的,便是突然死到发臭了,或许都没人知道。
要不是那房子的隔音只要窗户打开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隔壁的人是能听得到对方的声音的!
老太太在老头子走后、人老觉就少了。那天半夜醒来,突然就睡不着了。于是,她开了灯在客厅坐,突然听到隔壁有痛苦的呻吟声!老太太去叫了门,没有人来开门,她就知道出事了!
赶紧拿了那孩子留在她家里的备份钥匙打开门,还没进去,就闻到了一股血腥味。腿脚还算利索的老太太,赶紧跑进那孩子的房间。不是医生的老太太还以为那孩子是不知道自己怀孕,不小心误食了什么导致流产了!
只是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她活到七十多,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帮忙拨打12o,等医生来的时候。老太太把两家的门一锁,提了一袋之前给那孩子收拾的物品,跟着一起去了医院。
等人被送进手术室,做手术得要亲人给签字。这半夜三更,上哪去找孩子在农村的亲人来签字呢?
而且手术室的病人不能等,也等不起。所以老太太便说自己是那孩子的奶奶,把字给签了。
手术后,医生跟老太太说:
“您那孙女如果再延迟一点救治,只怕你们就只能阴阳相隔了!”
可见那女子发作得有多危险!老太太听了后怕不已,要是之前自己没有醒过来,那孩子、或许就没有了。
只是等那孩子和丈夫相处一起过日子几年后,还是没有孩子。那孩子跟老太太说:
“医生说我上次宫外孕把身体给伤着了,再一个,检查后才知道我输卵管堵塞。需要疏通,和调理身体……”
调理了几年,又是吃药、又是去疏通。依然没有孩子,夫妻俩没少吵架。之后又去做了几次的试管,钱是花了,却没有一次是配对成功的。
再后来,夫妻俩去抱养了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总算能好好过日子了,当然挣吵还是少不了的。
那还是在现代都过得那么艰难!如今在这古代,没有孩子,那是多大的罪过啊!舆论从来不会说男人不顶事,责怪的一直都是只有女人不能生养!
也不怪原剧里贾敏思虑过重什么的弄得身体不好。所以老太太能做的也就开导安慰她这个便宜女儿,让她心情愉快一些,再调理一下身子,既然可以生养,为什么不把身体调理好,多生几个呢?
如今老太太把怀孕的贾敏给拘在庄子里,不是怕她回林府后,林老太太给她没事找事或是祸害孩子什么的。
林老太太那是知道贾敏怀孕,她便是再不待见贾敏,也不会危害自己嫡亲的孙子的。可老太太知道,林老太太不是给她儿子林如海房里塞了好些个人的吗?。
那些女人既然能爬女婿的床,多数也不是什么善良的!现在贾敏这个女儿可是很宝贵的。万一被磕着、碰着了,那可就危险了!那么多年才盼来的孩子,可别给弄没了孩子、弄伤了身体,多不划算啊?
还不如让她老人家厚着脸皮给林老太太和女婿写封信,把女儿留在庄子保胎。反正自己还带着大夫呢!要是能待到孩子生下来,就更好了!反正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实在拖不下了再说吧!
这边贾政把宝珠送到林家,再把琥珀送到将军府,这才回了梨香苑。
悲催的贾政,因为对贾王氏、对那些个门人清客的失望。一时间对自己看人的眼光产生了一些怀疑,本来除了贾王氏这个正妻,还有两个妾的。
可自从去衙门上班开始,他便很少进她们的房间了。对女人的需求一下就下降了!也就有需要的时候就去;那、没需求去哪儿?废话,没需求当然是睡书房了!
跟着贾政一起回将军府的琥珀,一进门就快步的朝荣禧堂去了!她可是要去跟太太报喜和给太太交代老太太说的事情。完了她还得去老太太的院子,把老太太给的单子给鸳鸯看,让鸳鸯给准备好那些东西。
明儿一早,她还要跟宝珠一起拿着东西赶回庄子的……
在庄子上的老太太一大早就起来了。等一家人一起用了早膳,习惯性的坐着聊会儿天,老太太便让贾敏这孕妇去床上躺着了!原因是他们要去做老太太好久以前都想做的事情。
安排好贾敏和贾元春。老太太便带着贾赦、贾珠、贾琏。因为要见一些管事和工匠,快九岁的贾元春就不适合跟着他们一起去。谁让这年代女人没有地位呢?
你说老太太?她的头发都花白了,儿子孙子什么的也都在。对于老人来说,还防什么呢?所以,古人,也就对这样的场面没什么好说的而已。
既然要开始了老太太建大棚计划。需要参与的人自然不会少。会让两个小的参与,不是让他们学什么。不过是让他们知道,人的一生除了读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学可以看。
比如农事,仅次于士,农的学问是很大的。要做好士,懂一些农事也很重要!而工,除了建造还可以辅助农事。
长见识什么,不是只有书,生活中的见识有时候也是很重要的。
老太太事先在家已经跟贾赦解说了自己画的图,虽然是拿着木炭在纸上画的简单线条。咳咳……毕竟,复杂了,她老人家没学过,也画不出来、不是?
贾赦可以说非常认真的听,还是听得是是而非,根本就不知道自家老母亲说的是什么意思!作为一个孝子,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盼,到也把老太太跟他说的话、都给记下了。
所以,在这些个管事和工匠的面前,都是贾赦在说。老太太只是在贾赦漏说的时候,用疑问的方式、稍微提示一下。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不可限量的!跟他们解说的贾赦自己都不理解,但他说出来后,工匠却能理解得差不多了。他们有疑问的,基本都会问年长的老太太。
因为来之前,老太太就让贾赦给庄子上准备了好那些需要用得着的物品。现在,他们只介绍完怎么做,工匠们就可以开工建造了。
而后,老太太每天除了陪女儿吃吃饭,饭后闲时聊几句。等肚子里的饭消化得差不多了,她还是要去忙她的大棚的。
就是在看匠人按照之前贾赦说的图建造。她老人家留下看着,偶尔可以提示一下,让他们少走一点弯路。谁让这里没有专家在呢?而她前世正好做过,还有些记忆的。
即便有农耕的专家,也没有谁专门研究这大棚种植这种玩意儿的。人家研究的是怎么提高粮食的产量!
说道粮食的产量,古代的粮食收成实在是太低了!前世她种了一辈子的地,再看看这辈子那些个农民的收成,五亩地的收成都没有她一亩地收得多!粮食又怎么够吃呢?
当然,前世高收成的作物除了有专门的肥料、除草剂、杀虫剂等等。还有改良的种子。而古代,或许也有人在弄种子的改良,不过没有现代那种仪器去分析什么的吧!
为此,刚出孝那会儿,老太太还专门找贾赦问了有关洋作物的事情:
“赦儿,如今,咱们这有什么农作物是洋作物的?”
“就算偶尔有种子,也基本没有人去种洋作物了。”
“那你让人去收集一些种子回来,咱们试着种一些看看。”
“行。”
就在他们的大棚刚盖好不久,离贾赦吩咐人去找种子的时间已经是过了几个月。贾赦给老太太找来了玉米和马铃薯。
虽然前辈子老太太种了辈子的地,但那个时候的种子基本都是杂交、或是改良过的。这会儿拿到了玉米种子,她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冬玉米?
毕竟前世老太太可是种过冬玉米套种马铃薯的。正好,贾赦那么凑巧的就给她找到了这两种作物。
所以老太太便让那那些请来的农民种冬玉米,在玉米地套种马铃薯,好节约土地。
那些个老农对于老太太所吩咐的,很是不解。但他们只是帮工,而且东家让种的东西他们都没有见过!他们以为,那些新鲜的玩意儿本来就应该那么种的。
这种美丽的误会,倒是让老太太省事了不少。
第33章 贾琏种地
作物不是种下去就能长出来的,但老太太知道这个时候的玉米容易长虫子。可这个时候没有杀虫剂什么的。以前没有杀虫剂的时候,她用的是草木灰,所以她也让人给撒了草木灰。
蔬菜什么的也给种了不少,白菜萝卜依然主打。其他的种子,不管能不能长好,老太太都让人给种下去。
这些都做完,已经过去了快两个月了!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在庄子上住了两个多月了!而贾敏已经怀孕快快三个月了!
期间,林如海休沐的时候也来庄子看贾敏。也住过几个晚上,当然是在贾敏的院子里住的。
老太太不是古人,不会说什么怀孕了不能同床睡。毕竟同床不意味着就一定有房事。这个老太太可是让大夫去跟林如海说了的。她也相信林如海不会那么禽兽的!
谁让贾敏这女儿经常跟她说他们夫妻怎么相处的。就算贾敏来了月事他都能不去姨娘房里,现在贾敏肚子里揣着小包子,他就更不可能去做伤害贾敏的事情了!
事情差不多都做完了,某天贾琏、贾珠又跟着去看种子发芽没有,看着还有几块菜地空着。开没开发,贾琏便问老太太:
“祖母,为什么那里还有空地呢?”
“那个啊……”老太太卖了个关子,只说了三个字就没了下文。
贾琏到底年纪小,等了老半天没见祖母有下文。又着急的催着:
“祖母,您说嘛!”
“琏儿真想知道?”
“嗯!”贾琏说罢,还狠狠的点了一下头,表示自己是真的很想知道。
“那地啊,是祖母留给自己种的。”
“不是有农人帮忙吗?为什么祖母还要亲自动手呢?那多累人啊?”
“有一些事情,看着别人做或是容易、或是不易,但没了自己动手的乐趣。”
老太太说罢,拿了事先让人准备好的小锄头,开始慢慢的挖地。
其实,老太太很想甩开膀子大干的,奈何这身体不允许啊!这大家闺秀出生、还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除了参加宅斗,没有任何锻炼的。拿把锄头都费劲儿,别说甩开膀子什么的了!
而贾琏和贾珠看着老太太都亲自动手了,他以为很好玩,也寻了把小锄头要去寻一块小一点的地劳作。不过被老太太给阻止了。
“祖母都能做,为什么琏儿不可以去做?”贾琏委屈了。
“琏儿要是能坚持,祖母自然是允许你去做的。”
“琏儿能坚持!”
“真的能坚持?”
“真能!”说完,贾琏为了表决心,还狠狠的点了一下头。
不过七岁的小豆丁贾琏,不知道自己随口的一个坚持。因为在庄子上武师傅也没跟着来,他们每天也就晨练一个时辰。但他说了自己能坚持,只要还在庄子上住着,就得每天都要下地半天,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呢?
贾琏是自己要下地的。而贾珠和贾赦就是被迫的了!眼看着一个是比他们老的长辈、一个是比他们小的小辈,那一老一小两人都下地了,他们俩难道就站在一旁看着?所以,他们俩也闷声上阵了!
众人就算没有老太太的动作来得熟练,这么些日子一直在看别人种菜。倒也没人挥着锄头砸到自己的脑袋上、或是一不小心锄到自己的脚上了!既然不熟练,他们也不着急。安全第一,所以、他们锄起地就有些缩手缩脚的了。
便是小小的贾琏,也聪明的把锄头拿下一点,弯着腰认真的、慢慢的锄——地!或许是跟武师傅习了两年武的缘故,别看他人小,力气倒也足足的!没瞧见他身后一溜儿东一小坑、西一小坑的吗?艺术感那是特别滴浓厚!你可以说它是华夏的写意画、也可以说它是西方的抽象画!
好在地里的野草本就被请来的农户清理干净,地、之前也让人给锄过,整过的。只是原来锄的人只是产草为主,锄的不深,也不平整。
老太太锄地、不过是把地整的更平一些。顺便把坑开好,锄完了,明天再把种子给拿过来撒上、就可以了!
老太太乐呵呵的看着大家挥舞锄头,别看她老、也别欺负她人老没力气。可人老太太有技术不是?人老太太知道怎么锄地比较有省力,他们仨不知道啊!
看到没?老太太她是第一个锄完了自己选择的这一块最大的地。这会儿正在地头看这儿子、孙子已经没多少力气,但也没放弃的继续埋头苦干。
好不容易,大少爷们总算是把地给“锄”完了!
他们的力度没把握好,那地别说平整,原来他们没有锄的时候看着还平整一些!现在,那坑坑洼洼的不说,还不规则的跟坏掉的泥巴路!
老太太看了也没说什么。第一次干农活,能坚持做完自己的那份都不错了,还能要求他们把农活干得跟农民不成?
眼看着他们的手似乎使用过度,这会儿放下锄头,抬起来似乎都有些困难。
所以,老太太也不为难他们,只对他们说:
“你们回自己的院子去洗洗,看你们那一身的泥,有够脏的!把自己洗干净、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再过来用餐。”
三人听了老太太的话,低头看自己的身上,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真的裹了很多的泥土、实在是有辱斯文。
回了老太太的话,三人就一起走了……
餐桌上,以前是老太太拿起筷子夹第一筷子菜,就表示赶紧就餐了!
可老太太都吃了好几口,贾赦父子、伯侄三人还是没有动筷子。老太太觉得奇怪,便问:
“饭菜不合口味?”
三人互看一眼,没吭声,只是“唔”着一起摇头。
“那是、怎么了?”老太太疑惑的问。
三人还是没吭声。
老太太又瞟了他们一眼,沉声说到:
“不说话,就赶紧吃饭!”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