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78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78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还是大姐精明,这些事情一看就透。你兄弟我,在赛因汗那儿遇到了贵人!他就是窝阔台汗的养子蒙哥,也是四皇子拖雷的长子。我便是遇到了他!”

  实际蒙哥就是在拖雷之妻,唆鲁和帖尼察觉贵由向拔都发动进攻之后,悄悄派来的通知拔都之人。请不要问为何派他,因为这时他可不是什么皇帝或者皇帝候选人呢!

  蒙哥,作为生于12o9年1月1o日的他,此刻不过是只有38岁的,相当年轻的将领。他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打猎。而他在这儿邀请陪伴他打猎的第一个人,却是师志冬。

  师志冬并不明白为何被他青眼有加,在此处毫无势力的蒙哥的邀请下,潘建安也不觉有他。虽然心中稍有芥蒂,但总体来说他对于蒙哥并不如何看重。毕竟蒙哥在拔都的地头,没有什么过高的地位。

  长久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师志冬,骑着阿拉伯好马奔驰在钦察草原上的时候。那股子湿润的青草与野花的香味,几乎使他要沉醉进去。这在波斯湾地区是不可想象的,那儿就算在海岛上的青草下,依然是些沙子。

  他跟随在蒙哥身后不远的地方,这是邀请他的蒙哥给他的特权。按说像他这样小小的百夫长,距离蒙哥这样的将领的地位还遥远的很呢。恰在这时,瓦蓝色的天空里传来一阵响亮的雕鸣。

  “谁人与我射它下来,重重有赏!”

  蒙哥一声令下,诸人抬头看去之时,不由一个个面露难色。蒙古的角弓,固然有身长力大的善射之人可以射雕,可惜此刻鸣着的大雕却远在蒙古角弓的射程之外。别说准确射击,就算是能把箭射那么远,也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就在诸人面面相觑之时,师志冬的心中还在斟酌,该不该在蒙哥面前展示兰博折叠弓的能力时,却发现此刻蒙哥却笑吟吟的看着他。

  面对那种眼神,再看看身边跟随着的,全是他蒙哥自己的手下时,精明的师志冬立即明白,今天打猎是假验弓是真。虽然他不清楚蒙哥为何想要看看这张弓的威力,便他却知道倘若自己不长眼的话,只怕就难得好好的活下去了。

  因此师志冬也就不再多想,从鞍后弓盒之中拿出最长、最厚的弓臂,当着蒙哥惊讶的眼神,他轻轻巧巧的换了弓臂。然后借着弓盒之上的小机械,轻松的上好弦。

  他的这张弓,虽然没有远望式的狙击镜。但那种带标尺的瞄准框却是有的,在海船时潘建安为了家中遭遇而黯然神伤之时,师志冬早已经把那张兰博折叠弓摸得烂熟。

  因此当师志冬抬起手中守城用的大弓时,蒙哥身边的那些亲随们,一个个面露不可思议之色。毕竟骑射之兵,哪里有人会使用这样大的弓。其次,弓也可以换弓臂,这是任何人也想不到的。

  师志冬稳稳的托着手中的兰博折叠弓,眼睛透过瞄准具盯着那盘旋的大雕。为了向蒙哥表明,他的弓术上的本领,他并没有敢于轻易枪手射出箭支。毕竟,倘若一箭射空,而蒙哥不过是考较他的箭术,那未免太过不值。

  他的等待与瞄准,又使包括蒙哥在内的所有人吃惊。毕竟如此大的守城之王弓,能够拉开已经有着一份不错的臂力。倘若还能够如此长久的瞄准,那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时的大雕大概是颇在灵性,感觉到危险来临时,又振动羽翼升得更高。蒙哥身边的那些将领,不由一个个担起心来。如此远的距离,就算是有可以射得到的弓,也未必能够击中大雕。

  师志冬却在大雕上升的一瞬间松开了弓弦,因为这时大雕的飞行路线变得最短,因此也更容易击中目标。

  “嘣……嗖……”

  弓弦响处,长箭发出破风之声。蒙哥与周围之人,都仰起头紧盯着那箭速飞快的羽箭。吃惊那是一定的,毕竟滑轮弓的技术与当时的角弓的技术,相隔了六百余年。

  长空中刚刚收了翅膀打算盘旋的大雕发出尖利的长鸣,接着仿佛陨星那样掉了下来。蒙哥身边的亲随中,立即有人奔驰而出。可是蒙哥对于坠下的大雕却不屑一顾,反而看着师志冬的轻轻的说了一句。

  “好弓术!”

  师志冬自然也不会去关注什么大雕,那与他没什么关系。他只是向着蒙哥行了个礼,接着抬起头说出蒙哥最想听的话。

  “回将军,末将弓术一般,真正好的却是这弓!”

  说着来到蒙哥马前,双手托弓递了过去。蒙哥眼睛只定定的看着他,眼底里包含着赞许。伸手接过大弓来,搭上一枝长箭拉开。

  亲手使用,使他的感觉变得更加清晰。他明白自己没有看错,这张弓有着别人不懂的精妙之处。尤其当他把弓拉满之时,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这张弓越开需要的劲力越小,这也使他立即就明白,为何师志冬可以长久的进行瞄准。

  说起来一个好弓手最重要的是眼力,所谓的眼力就是在弓张满之后的极短的瞄准阶段。因为普通弓保持的时间越久,需要的力量越大,手也就会颤的越厉害。眼力的差别,就造成了所谓的好弓易得,神箭手难求的局面。

  可现在,这张带着两个轮子的弓,却完全颠覆了他的看法。倘若是这样的弓装备了军队,那么带来的攻击力的提高,绝对不是一个或者两个好弓手可以幽僻得了的。

  就像是马丁说过的那样——“一个神箭手,对付一千个好弓手,谁羸!”

  蒙哥爱惜的在弓上抚摸了一下把,接着打算把弓递回到师志冬手中。但师志冬却没有伸手去接,他当然明白这不过是个测试而已。

  “大将军,所谓宝剑赠烈士,既然大将军喜欢,此弓也算是找到了真正懂它的人。不过据我所知,在黑衣大食的某处海岛之上,有一只所谓的大宋羽林军。据我所知,他们人人皆备此弓!”

  这话一出口,立即就引起了蒙哥的注意。与重视铁甲骑兵的拔都不同,蒙可显然更加重视武器的优劣。而眼前的这张弓,如果真的大规模装备的话,恐怕包括蒙古军在内的,世上所有军队的作战方式都得改改了!

  尤其是师志冬的那句“大宋羽林军”以及“人人皆备此弓”的话,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宋羽林军,他们是个什么来路。在黑衣大食,怎么可能有大宋羽林军出现在那儿!师百户,你可愿意把此事详详细细的告诉我。”

  师志冬看着蒙哥的表情,心头大喜一拜而下。

  “大将军即将想知道,末将自己是言无不尽的!”

  蒙哥知道这是师志冬要成为自己亲信的标志,因此他只是坐在马背上带着王者之风点了下头,接着却向周围的亲随吩咐了一声。

  “今日之事,为外人道者,斩!”

  跪在草地上的师志冬,心中不由得高兴起来。最少他知道,这张弓将带给他不同的人生。尤其蒙哥的表现说明,他不会把这张弓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第24章 长远的打算

  听自己兄弟师志冬说了半晌,师诗的心是忽起忽落、忽凉忽热。最后她却长长的喟叹了一声。

  “真没想到,最终抬举你的,却是岛上的那些家伙造出来的弓。”

  师志冬若有所思的缓缓点了下头,接口道:“谁说不是啊,我也没有想到,蒙哥大将军在知道了我还姐姐你时,向赛因汗进言,把我自重甲骑兵中调出来。同样升为千户,负责来此与姐姐您联系,并为将来的西征做好一切准备!”

  师志冬说出真实的意图时,师诗的脸上却笑开了花。为何呢,这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递过个枕头,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么!不过她还想到了另外一件事,这件事牵涉的范围就广了些。

  “按你所说,那个赛因汗(拔都)与贵由汗不合。好在现在贵由汗现在已死,难不成赛因汗为因此而成为蒙古诸王之主么?”

  师志冬可没那么大的志向,也想不到那么长远的事情。

  “大姐,这些事情……”

  师诗翻了兄弟一眼,恼他想得不够远。

  “你把弓献给蒙哥,倘若他将来没有大前途,而赛因汗得了蒙古诸王之首,兄弟,我只怕你将来的仕途就危险了!”

  师志冬听到她说这话,才想起来。倘若自己真的在此地建功,而升官晋爵的话,没有得到赛因汗拔都的青睐,那么未来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

  “你说那个蒙哥大将,他也算是蒙古王族,会不会……不然的话,在将来你只好到他的封国去了!不过此事还太远,你心中明白就好。至于你刚刚说到的事情倒没有什么大问题,我已经有了一些准备。倘若加上兄弟你的话,那么大事可成。只要将来大军到时,兄弟我们家必可公候万代!”

  师志冬弄不明白大姐为何会如此说,据他所知,大姐不过是赵无极的小妾。为何她说起时候,却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样。

  “大姐,您的意思是……”

  师诗抿着嘴,红唇边弯起一抹微笑。虽然这件事想起来,却让人不免脸红,可是倘若把兄弟所说的事情叠加在一起的话,他师家还真不难获得一个公候万代的可能。

  “是这样的,此刻黄沙城的羽林庄却已经落到了赵无极的儿子赵旭手中,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落到了你姐姐我的手里。你只需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好替你完成你的任务!”

  师志冬不大明白羽林庄为何落到赵旭手中,却就落到了大姐手中呢。毕竟还没有婚配的他,也不如赵旭那样风流,可还不知道这里面的事的呢!

  “此话怎讲,为何……!”

  师诗的嫩脸上一红,她与赵旭的事情在她这样受过中国传统教育的女人心中,自然不会是什么好事。但就她自己而言,虽然并不是完全真心喜欢赵旭,但赵旭现在应该是她唯一可以依靠之人。就算将来蒙古大军打来,她可以做了接应之人,兄弟完成使命必然仕途平坦,那么她是不是可以用手中兵马来博个前程。

  只是作为一个女人,倘若依靠某个王公又或者大臣,据她对蒙古人的理解,女人在那儿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毕竟一个会“妻客”(用老婆招待客人)的民族,在汉族人眼中,实在是野蛮而又未开化的民族。

  那么算起来,师诗真正可以依靠的却是赵旭。倘若可以使赵旭在将来逃得性命的话,那么谅他也不敢造次。面对有兄弟撑腰的自己时,只好俯首听命。

  “你呢保证不说破他的身份,我们叫则帮你在这里训练一支强军。将来大事来临,我们再趁势而起,兄弟你可不就是大大的功臣了么!”

  师志冬听到师诗讲完了赵旭与赵伏叔的恩怨,又讲了自己与赵旭的暧昧关系后,才发现自己这位大姐的打算,那真是长远的使一个男人也要自愧不如。

  “如此说来的话,大姐我只能保证,在没有人揭穿他身份的前提下来做这件事。你知道建安……”

  这件事师志冬稍稍有些担心,毕竟潘建安倘若揭穿了赵旭的身份的话。不但姐姐立即失去依靠,自己恐怕也会把苦战而来的功劳变成欺君之罪,那可不就坏了菜了!

  哪知对于潘建安,师诗那是一点也不怕。琼鼻中冷哼出声,伸手掂过酒瓶给师志冬又倒上一杯酒。

  “哼,一个小小的潘建安也至于成了祸患么!志冬,我发现你现在怎么胆子越来越小了,只要到时我们手中兵权在握,他不过一个个大军中的小将官,到时如果他有异动,我们就设法……”

  师志冬对于自己的大姐,还是比较了解的。她不但心细如发,而且机智果断。否则当年也不会是柳苑里排头的姑娘之一,固然稍具混血使她错失了掌家之位,但自己的这位大姐绝不简单。

  “好吧,大姐你即是如此说,兄弟便听你的如此做就是!”

  师诗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告诉师志冬她刚刚在听他说话时想到的招数。

  “你和建安出门之后,在花刺子模遇到了蒙古人。受到追杀之后建安身死,只你一人率十余骑得以逃脱,因此不远万里前来相投。

  我猜在我的面子之下,赵旭怎么也得要给你管事的机会,不过你在那儿要对付的还有从疾风庄里来的吕明。那是个贪财、好色没本事的家伙,倒也不必太过于担心。“

  师志冬原本打算,在附近买一处庄子,像是黄沙城的羽林庄那样经营。将来蒙古大军到时再做内应。可没想到大姐已经经营好了一切,这实在是令他高兴的很。

  “如此说来,此事就全凭大姐做主了!”

  师诗自然也高兴得紧,不过她还是立即就安排好了后面的行止。

  “这样吧,我们尽快上路。回头我就说你找到黄沙城,被我悄悄带到了羽林庄。黄沙城那里那个赵伏波的势力太大,也就只好安排你到羽林庄。你就安安稳稳在那儿办你的事情吧!”

  大事既然已经谈妥,师志冬干脆就在睡在了车上。师诗为他在车上小厅的沙发上布置了床铺,自己回到床上,继续想着那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此刻远在萨莱城的那顶金色大帐里,一些关于师诗考虑的问题,正在进行着解决前的商议。谈话的人,只有赛因汗与蒙哥两人。

  “萨莱城那边传来消息,海迷失那个贱人欲立失烈门听政,这件事我看我们不能同意!”

  虽然同为亲王,但蒙哥可不比拔都的地位。他不过是窝阔台汗的养子,而新父拖雷一系,自然也会因为他的身份,而多少有些疏远。回之一向沉默寡言,因此蒙哥却只闷着头一声不吭,眼睛望着拔都,似乎是要听他的下文。

  “蒙哥,对这件事你却如何想,能说给我听听么?”

  蒙哥比12oo年生的拔都小了近乎十岁,看着拔都因为常年征战而显得稍有老态的脸,他点了点头。

  “大哥,这件事我以为事关重大不可操之过急。虽然国不可一日无主,不过此事操之过急,我担心……”

  拔都低着头,似乎在仔细倾听蒙哥的话。只是眼睛却透过眼角,悄悄的看着蒙哥的脸色。

  拔都自己明白,自己的主要力量远在中亚地区,不可能轻易影响到朝内之事。倘若自己回去,恐怕面对的不仅仅是贵由汗一系的反对。甚至其他系统的那些所谓的兄弟们同样会反对。

  不过眼前这个蒙哥,虽然他算是窝阔台一系的亲王。不过他同时也有着手雷家的血脉,倘若推他占据蒙古诸王之主的地位,也许会得到三系共推。倘若形成这样一种局面,那么蒙哥的赢面甚大。

  而自己作为提出这件事的亲王,也许在将来能得到不少的关照也说不定。

  “蒙哥说起来你这个人城府是最深的,这一点我们蒙古人可不大喜欢,因为只有宋人才会玩这种狗屁不通的手段。我想对你说的是,我看那个汗位你来座也不是不可能。倘若你有意的话,我钦察汗国却是愿意鼎力相助的!”

  这话一出口,对于蒙哥而言,就好像是睛空中响了一个霹雳。他知道赛因汗拔都是个胆大而又相对直爽之人,至于说到真话的话,恐怕他刚刚的一席话也有七八分真话。

  蒙古诸王里,自己的势力未必足够,倘若一个不好就会万劫不复。不过,即为王族就须懂得,王族无兄弟,宫里尽是贼!倘若不明白这一点,糊里糊涂的很容易送掉性命的。

  “大哥,这件事却由不得兄弟我呢。我看我们还是要召开忽勒台大会,我想在会上大家会推出诸王之首,这才是我们蒙古王族的手段!”

  拔都的眼睛紧紧盯着蒙哥,耳中听着他的话,心里当然也明白。皇帝人人想做,但又不能轻易言明。既然蒙哥不肯说出他的想法,拔都只好赞同他的考虑。

  “也罢,即然你如是说,我便听你的话,到时候会上我还是会推举你!”

  第25章 山谷有天堂

  蒙古要西侵的事情,并不仅仅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因为他们咄咄逼人的举动,尤其因为贵由汗率领大军前往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的举动,更是引起了黑衣大食境内各个所谓的诸候国(行省)的警惕。

  在这其中就包括此刻的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只不过警惕的不是他,而是他手下的一个得到他庞幸的臣子——哈桑。

  虽然他的名字扔进阿拉伯人中间,丝毫没有出色的地方。可要是看到他这个人的话就会发现,黄铯的皮肤与黑色的直发与黑色的眼睛,这绝对是一个汉人。

  此刻他站在山道尽头之处,身前不远就是无法攀爬的悬崖峭壁,身后不远就是一座坚固的石制堡寨。那上面在午后的阳光下,隐隐有着士兵巡视的身影。这座堡寨是为阻止一般人未得许可,擅自进入或者离开这个区域,因此特在峡谷的关口建造了一个坚固无比的城堡,城堡后面是一条秘密的道路。

  “你还在担心蒙古那边的事情吗?”

  哈桑身边跟随着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波斯女人,盖着的轻纱有些像印度人的纱丽。金色的轻纱,盖着她的淡栗色卷着波浪的长发。说话时声音优美温柔。汉话说得虽然还算流利,只是带着些少少的水音。

  她就是山中老人的双胞妹妹,也是阿萨辛派的伊斯玛伊人的圣女之一。至于她身边的哈桑,那是她的丈夫。虽然不足为外人道,但她的大哥为了要用哈桑帮他治理国家,对于此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哥哥还不放我走吗?十年了,还……”

  哈桑语调急促的说了一半句,可是当他看到圣女的眼睛时,后面半句却又被咽了进去。圣女妙目闪闪,向四周打量了一下。

  “阿米娜过不了几天就回来了,到时你自然会明白那边的情况。倘若要是不挡住蒙古大军的话,你知道……”

  哈桑没有说话,只是任由掠过阿拉穆特山,的山风扯动他的衣角,揉动他的发丝。(有的文中译为阿拉木图,实际这是山的名字,与新疆之西的阿拉木图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里是地处叙利亚与伊朗之间的,几乎完全由黄铯的石头组成的莽莽群山。

  尽管哈桑是“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庞臣,可他依然保持着宋人发髻,且戴了一个文士巾、穿着绣着花的文士服。尽管他是哈桑的庞臣,甚至得庞到他的服饰可以不受限制,但他依然不能离开这座山。

  三十许年纪的脸上,留着三络长髯。腰上挂着一柄宋式的长剑。只是剑鞘上,却有一条被女红绣出的精美的金色长龙。一旁圣女看着他时,眼睛里流露出的情意,恐怕那条金龙就恰恰出自她的手笔吧!

  “你真的要阿米娜去刺杀蒙古人,难道你不懂得,她去了的话,很有可能不能再回来!如果是这样的话……”

  圣女原本情意流露的脸上,这时却带了一分的郁闷。

  “你知道我也无法,她新近被立为未来的圣女。与其……不如就是她去吧!拖得一时是一时,难不成那边的人始终成不了事吗?我却是不信……”

  漂亮的大眼睛向身后的,不知伸向何方的狭长小道扫了一眼。接着又回过脸来,眼睛望着南方,那儿正是波斯湾的方向。嘴里最后的话语之中,又带着无限的情意,甚至还包含有一丝撒娇的意味。

  哈桑虽然刻意保持着自己的外观,只是看着圣女的时候,又不免要流露出一丝宠爱的神色。他如何能够不庞爱眼前的女人,作为圣女,她是来自天堂山谷里最漂亮的那个。

  上代的山中老人也不知道做何想的,把她也放到那个其他男人不得驻足的,仅仅只招待那些年轻刺客的“天堂山谷”接受那些在宋人眼中,十分不堪的训练。

  因此眼前的圣女虽然有着圣洁的外表,但当他们行夫妻之礼的时候,却又是迷人中透射出吸引人的浪漫与g情。

  “俄吉……圣女,这里风大,我们还是回去吧,我看阿米娜今天回不来了!也许明天我们再来的话……”

  呼着丈夫哈桑带有邀请的话,圣女的眸子里蓦得出现了一抹喜色。对于那种事,她可不会拒绝,也不会像其他女人那样佯装羞涩。少时在山谷里的训练,让她不但爱上了那些床第间的事情,而且花样翻陈出新。

  两人骑着两匹阿拉伯好马,顺着狭窄的山道一直向里去。这仅容两人并排而行的山道两侧,是刀削一般的峭壁。实则两侧峭壁顶上,则修得有多处屯兵的堡寨。

  这条需要骑马行进半个时辰的小径外面的各处险要上,还修着将近两百个大小堡寨。其中一些屯兵,一些住人,还有一些秘密场所,则堆放着历代山中老人积攒的财富。

  随着小径越向前进,道路就越是狭窄。到最后,仅只容一人通过。两侧高高的峭壁遮没了阳光,甚至大白天走在这儿的时候,也需要掌灯前行。接着头顶上的一线光明,也被完全遮去。

  到这里狭径变成了一个幽暗的山洞,不但洞中幽暗可怕,而且叉道极多。倘若是不熟悉这里的人,走在这儿铁定是要迷了路的。

  当山洞到尽头时,一块巨大的岩石挡在那儿,完全没有了去路。

  哈桑从怀中掏出一个哨子,放在嘴边使劲一吹。尖利的声音立即就回荡在洞中,发出幽幽的回响。就仿佛洞中有着千万恶鬼低声饮泣,群魔尖声哀嚎。

  不过随着这鬼哭狼嚎过后,前面那个圆滚滚的大石却突然向上移开。一道明亮的光亮从石缝里射进来,随着大石移开越多,外面的光线射进来的也越多。外面一阵轻风吹过,回荡在石窟里,就像是荡气回肠的和声那样。

  两人因为在昏暗的灯下行了多时,只好用手遮住眼睛,站在那儿等了一时才又重新恢复了视力。再向前走,前面是个光秃秃的石头平台,但放眼看去却是一个青翠满眼的山谷。

  石壁上,匹练般的瀑布奔腾而下,清亮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些水一直冲到峭壁下的水漂那里,周围全都是茂密的树林。浓密的枝叶间,偶尔露出一座、两座房屋的尖顶。

  这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山中老人的内宫。他与他的家人,还有手下的达官显贵总体来说,也没有几百个人生活在这儿。庞大的山谷里,除过一部分挪做他用之外,其余的地方就如同另外一个天堂那样,留给他们享用。

  树林间还有几幢精舍,是专门用来训练那些,将来会被送进天堂乐园的少女们的。她们十岁起开始在这儿训练,十四岁可以出门执行搜集情报又或者其他任务,十八岁之后就会回到山谷一侧的被称为天堂花园的地方,成为年轻刺客们的玩物。

  等到三十岁之后,她们韶华已逝时,就会被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送与手下的达官显贵们成为他们的小妾。

  看都会满眼青翠的山谷,享受着山谷里带着花香的和风,脚下的石制平台开始下降。在绳索的控制下,石制平台一直把二人送到谷底。这里不像山上那么寒冷,虽然处于高海拔的山谷里,却四季温暖如春。

  使这个石制平台运动的,是一旁自山岩间流出的瀑布。水力的变化,使这个沉重的石制平台可以沿着石壁运动。就是说,没有里面的人控制,谁也无法轻易下到这深深的谷底里来。

  二人沿着一条青石铺就的小径,在清脆的马蹄声中慢慢前行。不过路过那个瀑布冲击出的水潭时,却看到了一个身形雄壮的十四五岁的少年。

  此刻他华丽的带有波斯意味的服饰,正挑在一旁的一枝马槊上。这里会有槊这种兵器,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毕竟哈桑是一个完全的汉人,看模样也身具武功,会些中原的兵器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搭在一旁的树枝上,手里正拿着一柄棕刷,卖力的刷着一匹白色的俊马。当他听到马蹄声,看到哈桑与圣女的时候,年轻的脸上流露出快活的笑容。说话的时候,却是一口流利的汉话。

  “老师、圣女姑姑,我刚刚练了趟槊,所以才在这里刷马的!”

  固然是打招呼,内容里也带着某种仿佛解释的话语,由此可见这位文士对他的学业有多上心。

  “怎么,只练了槊么,难道你忘记我的交待了么。我来问你,今天要背的书背过了没有?”

  少年吐了下舌头,缩了缩脖子,显然这又是一个喜欢兵刃而又对读书不大上心的主。哈桑原本雍容的脸上,立即就沉下来,摆出一付严师的模样。

  “怎么,难道忘记了为师的教导了么?”

  少年只好微闭双眼,拖长了声音,就仿佛是大宋某家私塾的,等着老师的戒尺打手心的孩子一样。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第26章 归来的美女

  在亚丁离开了赵伏波的阿米娜,单人独骑出现在阿拉穆特山的莽莽群山之中。马鞍后挂着大大的行囊。倒不是她有意给鹫巢里的什么人带些礼物,而是因为从山脚下的炎热,到半山腰的清凉,越是靠近山顶,则越是寒冷。

  海拔五千多米的山脉,其庞大的模样就可想而知了。与其他地方的山脉不同,这里的大山完全是黄铯的,几乎寸草不生。厚厚的黄铯石头,就仿佛直接来自地下,从来没有被雨水浇灌过一样。

  阿米娜小心的看着天空,别看像这样的山峰,别看它在黑衣大食的边缘。但这里随时会刮起大风,又或者随时会陡降大雪。在这恐怖的崇山俊岭里,被雪埋住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马鞍背后的行囊,里面全都是些衣物。甚至为了给马儿保温,阿米娜还给她新买的马买了马衣。

  在亚丁因为法蒂玛之蝎带来的消息,阿米娜不得不离开赵伏波。并在随后搭乘莱凯岛的商船,一路来到黄沙城。因为有着一路的商站上的信号塔,现在搭船沿着波斯湾旅行,已经是一件相当快捷而又安全的事情了。

  因为航行在海上的船舶,往往能够看得到最少一座信号塔。天气的变化,随着信号塔的灯光,也很容易就被他们知道。从面可以提前避过风暴,又或者在黑夜来临时,歇息在安全的地方。

  在短短几天里,阿米娜搭乘的船走完了整个数千公里的海岸。因为信号塔的指引,只要风平浪静,费莱凯岛所属的,安装了离心蒸发式淡水供应机,又不需要添加淡水与粮食的船并不会轻易靠岸。

  挣钱心切的商人们,总喜欢开着探照灯连夜赶路。依靠探照灯、信号灯以及商站的关照,总算是迅速而又安全的抵达了黄沙城。

  在这儿,阿米娜买了一盏路上用的汽灯,以及几个替换的油壶。为了保守燃油的秘密,马丁提炼出来的煤油,都是装在可替换的油壶里卖的。像阿米娜这样需要远行的人,就只好多买些油壶备下。

  这也使得习惯了汽灯明亮光芒的人,不得不开辟一条商路。就算仅仅为了能够买到汽灯的替换油壶,与费莱凯岛的生意都不可能一次结束。更别说费莱凯岛上的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人,把他们自己的商站开设到黄沙城或者黄沙港。

  除过汽灯之外,阿米娜唯一买给礼物的人,就是她的老师哈桑以及圣女师母。在黄沙城的大街上,可以买得到黄沙城出产的蘸笔以及墨水。给师母买的,除过包括了内衣的女士用品之外,还有一套费莱凯岛出产的水晶酒具,则是法蒂玛为她准备好的东西。

  别说这个时代有瓷杯又或者陶杯、木杯之类的玩意。但与费莱凯岛出产的水晶酒杯相比,那些就是垃圾。当然,这些东西因为稀少,所以也相当昂贵。好在法蒂玛给阿米娜准备了不少的金第纳尔,不然的话阿米娜还真带不了这么多的东西。

  带着这些东西的阿米娜的马儿,跟随在阿米娜的身后,困难的攀爬着陡峭的山路。阿米娜爬起山来专心致志,倒不是说这山地没有一丝危险,只不过她在进山之时,早有人用响箭通知了一路上的关卡。

  那些隐藏在山地中的堡寨并不容易被察觉,安排的位置,使山路上的人受到袭击时,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袭击。这些堡寨以及开凿山路的安排,包括使用响箭通知各个关口的手段,全都出自于她老师哈桑的手笔。

  恰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哈桑才会得到那个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信任。好不容易越过了这彻底荒芜的石山,阿米娜来到了那道有着城堡的断崖。如同老师哈桑一样,阿米娜掏出怀中的哨子“滴溜溜”吹出一连串的哨音。

  这时从崖顶上探出一个长标子,接着杆子放下一个带着护栏的,可以搭乘三四个人的,用木板制成的平台。鹫巢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来,在阿萨辛派的教规里,对于身份有着严格的规定。因为他们是刺客教派,这种严格规定有着绝对的必要。

  往往其他堡寨里的人,根本不知道鹫巢的正确方位。即使仅仅是阿拉穆特山各个堡寨的联系,往往也使用的是响箭与信鸽。那么这一次,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阿米娜决定要突显出自己的重要性,不然的话……

  已经满了十六岁的她,因为她的美丽,教内早已经有传言,她会成为另外一位圣女。倘若不是配那个只有十四岁的小孩子鲁铿丁,那就是配给责任的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

  其实圣女的身份,就像是大宋王朝里的皇后、妃子、公主等等诸如此类的女性身份。相比于阿拉伯人,大宋朝的人对于女人的尊重要强得多。

  阿米娜牵着马站上平台,再掏出哨子一吹,平台晃了一下接着就不停的向上升去,这是山顶上用牲口驱动的绞车的力量。

  “就要见到老师和圣女了!”

  这些想法使阿米娜稍稍有些激动,只是除过这件事之外,她还有着强烈的担心。伸手把自己胳膊上的那个精美的镯子卸下来藏在怀中,在她的心里这是比性命更重要的东西。

  想到赵伏波的时候,一直紧紧揪着的心放松了一些。习惯性冷着的脸上涌起一些红润,清澈的眼底里满含的全都是思念。

  “我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他身边……”

  这件事又使她刚刚松弛了的心,重新揪紧。而她正在上的悬崖,似乎也变成了什么怪物的大嘴一样,会把她吞下去连骨头也剩不下。

  当她上到崖上的时候,迎面正是来接她的哈桑与圣女。阿米娜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尽管她的心在离开老师这么久之后,乍一见面心中难免有些激动。不过她的脸上,却依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表现。

  “老师、师母!”

  出人意料的,阿米娜向哈桑与圣女行礼的时候,却是标准的宋礼。尽管穿着她的紧身皮衣以及锁子甲行这个礼,看起来有些怪。

  哈桑看到阿米娜的时候,眼底里同样掠过一线激动。只是他紧守着宋人的规矩,依旧显得稳重而又沉默。看着向他行礼的阿米娜,哈桑只是轻轻点点头应了一声说了六个字。

  “回来了?回去吧!”

  倒是圣女立即就显出一付女人特有的心性,骑着马的她,紧紧贴在阿米娜身边。一连串的问题,就像是喷泉一样涌出她的朱唇。

  “他怎么样……那地方如何……你在那儿……”

  对此阿米娜只能瞅瞅哈桑,见他没有反应的意见,也没有倾听的打算。阿米娜只好任由师母亲热的揽住肩头,声音小小的,以不打扰到老师为基准,向师母诉说黄沙城的繁荣。

  心中思念着赵伏波的阿米娜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师母听着她说到赵伏波遇到的那些危险时,眉头会紧张的皱起来。听到赵伏波身上发生的,那些好笑的事情时,嘴角上会隐隐带些笑的模样。

  甚至,包括走在前面的她的老师哈桑,其实也在立着耳朵听着黄沙城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事情,他有着与女人完全不同的反应。

  尽管在山顶早,但当他们进入到“一线天”深处的时候,道路依然立即就变得幽暗无比。这时,阿米娜习惯性的从马鞍后拿出旅行用的小汽灯来点亮。

  “哗……”

  黑暗在汽灯明亮的光芒下,如同潮水一般退去。汽灯的光芒,就像是一些具有强大力量的什么东西,正黑暗在一瞬间打得粉碎。

  “这是什么啊,这么亮!”

  圣女看着汽灯的目光,带着常住在山中的女人好奇看着阿米娜手里的汽灯。她不敢想象,这个世界上除过太阳之外主,有什么东西可以亮到这个程度。

  “这叫汽灯,是我们费莱凯岛上的人造的,现在黄沙城及附近的人都在用呢。尤其旅行的时候,晚上点亮了可以照亮好大一片路!”

  阿米娜作为在费莱凯岛军营里呆过的人,她可是知道这汽灯,在费莱凯岛上的用途。不过她有些不?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