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72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72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宝石色的饮料。当喝到脸红脑热之时,真主是谁早都被他们扔到了一边。

  围坐在赵伏波身边的,都是些高级军官。这包括了赵伏波身边跟随着的迪亚艾丁与法哈德,他们面前与其他士兵一样,是一两红酒的小杯子里。

  “埃及?没去过,那里由萨拉丁大帝的兄弟阿迪勒的后代萨利赫·奈季姆丁统治着。他借助中亚花刺子模突厥人的力量,收复了耶路撒冷。不过听说现在他的身体很不好,遇事往往会听他的一个宠妾叫作珍珠小枝的女人的话。这个女人倒是相当有名,她叫谢杰莱杜尔,过去是巴格达哈里发的奴隶,后来被赠予萨利赫·奈季姆丁。”

  “珍珠小枝,真是一个有趣也满好听的名字。比叫什么谢杰莱杜尔,珍珠小枝……回头去了埃及要见见她!”

  大家听到他的话,不禁为之莞尔。诸如费莱凯岛上的人明白,那不是因为什么女色的问题,不过出自于好奇。只是听在那些阿拉伯人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吃着烤鱼,又喝着这些使头脑发热的饮料,他们向赵伏波敞开了心菲。以迪亚艾丁这个最受赵伏波器重的人为首,开始与赵伏波在攀谈中对他进行了解。

  “大人,你既然是大宋的王爷,为何要来这里呢?我听说那个地方有着无数的黄金和美女,过去艾什勒弗总督就常常梦想,可以带一只军队到那儿发财!”

  赵伏波当然知道,大宋的崇文抑武可以创造出多么美妙的生活,但同样的原因造成,它即为众多小国羡慕,也为众多贪婪的蛮族所窥伺。而那种过于沉迷于权谋的,目光仅仅只及于华夏,嗜血仅仅只落于平民头上的愚昧之举,恰恰是碰到这些际遇的原因。

  迪亚艾丁是一个多思多虑的人,这使他与大通布岛上的那个穆仪兹成了朋友。而且也向他学习,替掉了自己回教式的大胡子。自然那不是追求什么时髦,不过是为了卫生的原因。

  这是一种认同,一种对大宋羽林军的认同。与阿拉伯军团不同,大宋羽林军的士兵,并不允许留过长的须发。因此下巴上自然刮得溜光,脑袋上也只留了锅盖似的一点点。

  在这个卫生条件极差的朝代,往往一些简单的疾病,就可以使一支军队丧失作战能力,又或者使一个国家灭亡。

  “来这里是为了帮助黑衣大食打十字军的,照这里现在四分五裂的模样,将来会被十字军一直消耗下去,然后被东边来的蒙古灭掉!”

  “蒙古人吗?他们不是在攻打宋朝,上次的西侵,也不过是向罗斯(俄罗斯古称)方面去的,他们会来这里?而且十字军已经败在我们手下许多次,您知道……”

  艾迪哈丁对于赵伏波的解释有些不以为然,有些不明白,眼前颇具强盗行径的赵伏波,为何把自己打扮的就像是一个救世主一样。

  此刻赵伏波刚刚烤好了一条鱼,可并不放在自己的盘子里。随手递给一旁的,对于这种活动不大熟悉的索菲娅。因为周围都是阿拉伯人,又或者是投降不久的阿拉伯士兵,因此对于战场上的女人,他们都不大愿意搭理,这使索菲娅多少有些寂寞。

  “他们……那些蒙古人的贪婪之心是无穷的。现在有我们大宋朝拖着他,他们不敢全力西侵。因为怕我们趁他们国内空虚进军,但这种状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现在他们的兴趣在里海的北边,倘若调过头来,灭掉花刺子模,那么这里就会首当其冲。而且不是我小看黑衣大食的军队,想要与蒙古人的马队较量,恐怕会一败涂地!除非……”

  迪亚艾丁脸上的神情表示,显然他并不大相信赵伏波的断言。对此,赵伏波倒无所谓,因为他说的不过是马丁老师告诉他的,他的忘记里的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

  “好吧,看起来你不相信。迪亚艾丁,我且问你,倘若是马穆鲁克骑兵与我们大宋羽林军的主战骑兵对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这一点迪亚艾丁倒也没有什么不服气,也不必深思就脱口而出。

  “当然不如大人您的主战骑兵,他们的盔甲很好,中华槊、斩将刀使他们近战里容易获得优势,兰博折叠弓又使他们具有远战的能力。最要命的是飞燕型弩炮,这东西说真的有些吓人!”

  赵伏波歪了一下头,表示自己同意他的分析,不过加重的语气接着说下去。

  “可就是我们的主战骑兵,在新的兵器研制出来之前,都不敢说对于蒙古人的轻骑兵能够战而胜之,试想想看吧,他们用两匹劣种马换着骑乘,随时出现在你们的侧后又或者袭击你们补给的线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的轻骑就可以四面出击,而黑衣大食的军队就不得不分散守御,到时他们再集中兵力的时候,试问如何战而胜之?这就是他们在与我们大宋军队对抗之时,能够以寡击众的原因。

  穆仪兹,倘若是你来对付这样的轻骑兵,该使用什么手段?“

  与迪亚艾丁颇说得来的穆仪兹,早已经不再是那个在大通布岛上,只知道玩马穆鲁克重骑兵的人。在费莱凯岛上的整编的几个月里,他有系统的学习了中华兵法,以及严格的军事训练之后,对于主战骑兵,他有更多的认识。

  “我看也不难,作为行动迅速的轻骑兵,他们粮一定不多,而且他们肯定在活动一段时间就必须回到大营中补给。对于他们的行动,第一要攻其主力,倘若抓不到就攻其辎重,然后设伏以待之!”

  赵伏波满意的点头,把穆仪兹考虑的战术细节,化成了听自马丁的概念。

  “对付他们这种家伙,其实也不难。在战场上,设法限定他们的活动范围,同样轻骑以对抗之。然后攻敌之必救,围点而击其援。以海船机动兵力而后抄他们的老窝。到时再强的轻骑兵,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时,又如何求存。

  这才是打败他们的真正方法,倒是马穆鲁克以及十字军的重骑兵,用他们的轻骑战术辅之以我们的海上狂飙,倒是可以轻松战而胜之!“

  一席话说的迪亚艾丁头上顿下冷汗,如果真如同赵伏波所说的,以船载他的主战骑兵进行机动作战,迪亚艾丁不知道还有哪里的军队能够与之相抗衡。

  在船上时间长了,他知道主战骑兵介乎于重骑兵与轻骑兵之间。使用良种阿拉伯马使其具有较快的速度,进行骑射之时,的确是迅如闪电。使用大宋羽林军的复合甲,又或者使其防御堪比重骑兵,近战之时因为中华槊与斩将刀,也使他们丝毫不落下风。

  由此迪亚艾丁可以轻易得到结论,主战骑兵与海运的结合,将会使战争变成一种另外的样式。与船舶的机动性相比,6上的机动性就好比蜗牛了。再轻的轻骑兵,也不可能与海运相比。倘若对抗海运而至的主战骑兵,又不是轻骑兵可能具备的本领。

  “主战骑兵如果配合海船的话,真是一种难于对付的作战方法!大人,我得说您的这种作战方式,将会使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迪亚艾丁的话使赵伏波脸上一红,这些不过是听马丁告诉过他的“十六字诀”与“围点打援”战术的翻版。说到该佩服的人,倒不是他赵伏波,而是他的老师——马丁。

  “这些都不是我的主意,是马丁老师教给我的本领。知道吗,我的马丁老师受过神喻,你看到的这些船、还有兰博折叠弓这些东西,都是马丁老师设计的!”

  迪亚艾丁听着赵伏波的话,眼睛里流露出某种希望的光芒。大概是在相像,他可以接受马丁教诲的模样。

  “不必着急,我们打完了西线各城,回到亚丁要塞的时候,大概马丁老师他们也就该到了,到时候你就会见到他的!”

  索菲娅在一旁静静的听着赵伏波他们的对话,心中对于费莱凯岛上就越存在着疑惑。作为舒钰儿的好友,作为要救父亲的姑娘,她在费莱凯岛上也呆了不少的时间。

  只是作为岛外的人,她从来没有听过马丁讲课。毕竟她不是费莱凯岛的人,因此有一些东西不会让她知道。也正是为此,她在岛上住的时候,多数时间住在军营里。

  第2章 这有人接应

  “那就是宰比德!”

  宰比德位于沿着红海的狭长、炎热的提哈迈平原。离海岸二十五公里,而且距上高原较近,它在连接荷台达港与塔伊兹城海拔较高的道路边。在更大范围内说,它座落于亚丁-麦加的路线上,是印度与麦加间通道的一部分。

  它有着近乎圆形的城墙,四角上是高耸的塔楼,城墙里面有些什么在船上是无法看得到,不过那种清真寺的带尖的圆顶,远远的就看得到。

  “或者我们应该设计诱他们出城来作战,面对那座城市,我们进攻的话会很费力!”

  说话的是阿卜杜勒玛提尼,他手中举着望远镜,准备作战的他已经穿上全套盔甲,说起话来的时候,因为脸甲的影响而显得闷声闷气。

  远远的目视过去,根据宰比德古城的城墙估算,它大约占地面积估计在一平方公里左右。这是一座典型的城堡式城市。城外到处是散乱的民居,官员及军人们,多数住在城堡之中。

  与其他的军官相比,阿卜杜勒玛提尼有着良好的武技以及指挥能力的培养、训练。仅就赵伏波而言,他是一个全能型的军官,有一天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

  “大哥,我们当然要把他们诱出来在外面打。不过我们这一次采取的手段,是围点打援。我想大家都还记得在费莱凯岛上学到的江西吧,这一次我们就用用这个办法!”

  围点打援,作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经常使用的战术。很使国民党军队吃过些亏,实际这种战术是《孙子兵法》攻敌之必救的发挥光大。真要论及兵家的本领,这时世界上的各国的所谓军事战例,不免要失色许多。

  倒不是中亚与欧人不善于作战,只是更加依赖作战技术,或者说实力比拼的他们,对于这种谋略上的研究,就远不及中华民族的兵法兵们先进了。唯一可悲的是,中华民族历代的领导者们,仅仅只着眼于中原而非放眼天下。

  因为目光的局限,所以做出来那种对内残酷对外仁慈的愚蠢举动。也是造就中华民族历代、尤其是近代屈辱的根本原因。简单一句,对异族杀得太少,对本族却又残酷太多。看看大航海时的荷兰、英国、二战的德国、今天的美国,无一不是以征服民族,而成为世界上的强者。

  所以国际斗争上不必去讲什么假仁假义的仁慈,剑出四方对外实行掠夺、侵略政策,对内实行藏富于民之策,才是建立一个强大民族的根本手段。目光仅及于中原的,鼠目寸光者是理解不到这个问题的根本的。

  马丁曾经告诉过赵伏波,他今生的宿命。

  “无论中原的人喜不喜欢,他们面对挟天下之富,带世界之兵的王者该如何?而你要做的,恰恰是就为今天的汉人,开创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时代!剑指四方,而又藏富于民,此乃大仁也!”

  距离海岸25公里的宰比德此刻并不知道,海上一只军队正来劫掠整个亚丁的西线海岸城市。小艾什勒弗城主在带领大军离开宰比德的时候,为他的老巢布置了多达八千人的精锐骑兵,以应付任何可能的突发事件。

  原本这是一种在阿拉伯帝国的总督们,在自己出征时常用的手段。他们往往可以使那些面对坚城,攻而不克的军队,受到城内与城外的两而夹击,并由此而取得胜利。

  可这一次这样的安排,却使他留守的八千人的精锐骑兵,陷入到了万劫不复的危险之中。在宰比德古城北边大约八十多公里的地方,是亚丁行省西部城市里的第二大城——荷台达城。

  这是一座海港城市,与黑衣大食其他的海港城市相仿,都有一座建立在岸边的城堡来保护海港。而今天,它就作为了围点打援的那个“点”。

  当赵伏波率领的舰队到达附近海域的时候,已经完全是黑暗的夜间。六艘大船悄悄靠近海岸,骑兵们开始几甲板上聚集。至于他们的战马,则也开始从被底舱里拉出来。

  站在船头上,举着望远镜向岸是寻找着什么的赵伏波,搜索无果之后,转过身向跟随在他身边的阿布巴克尔最后叮嘱一遍。以防止整个作战计划,出现会不应有的漏洞。

  “阿布巴克尔,明天黎明的时候,开始赂荷台达城发动海上的攻击。我们不会占领那个城堡,因此可以尽量毁坏,但要小心对方城头上抛石机的攻击!”

  阿布巴克尔才不担心对方对于秦皇级战舰的攻击,城堡那么大又不会跑,更易于受到海上打击。虽然它的抛石机因为安装在城墙上,可能会有较远的距离,但秦皇级的速度,就是安全的保证。

  倘若不懂得去测量提前量的话,又或者把对方的速度估计错的话,抛石机想打中目标,那实在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是的大人,请您尽管放心。明天黎明的时候,我们会按照发动攻击!还有大人,既然我们不打算占领那儿,我们是不是可以适当的进行劫掠?”

  阿布巴克尔就是个彻彻底底的海盗,对于财富尤其是劫掠来的财富,他有着特殊的爱好。

  “不,我亲爱的阿布巴克儿司令,就算劫掠您也可能劫掠官方财物。不如等我们围了城,在城下消灭了来援之敌以后,或者荷台达城的人会明白,他们他们应该付一些代价来保存他们的生命,相信我那样的话我们的收入会更多!”

  在阿拉伯帝国各总督们想到攻伐的过程中,要城中的居民传出赎命费,原本就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像是萨拉丁当年打下耶路撒冷一样,城中的男人根据受降时签订的协议,耶路撒冷每个男人要缴纳十第纳尔赎金,每个女人缴纳五第纳尔,儿童一第纳尔,无力缴纳的人则成为奴隶。

  为了随后收买人心,萨拉丁免去了七千名穷人的赎金。萨拉丁的弟弟向萨拉丁要了一千名奴隶,随即将他们释放。耶路撒冷主教也随即效仿,向他要了七百名奴隶然后释放。最后萨拉丁自己宣布,释放了所有战俘不要一分赎金。

  由这件事可以看得出来,攻城掠地之后,向当地的居民索要赎金,原本就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赵伏波之所以要阿布巴克尔不劫掠平民,其原因不外乎在将来控制了亚丁城之外,便于向其他城市开展商业活动与经济来往。

  经济的控制,相对于武力控制要更加简单便利。当然武力控制是基础,相信他要是知道了宫紫与穆克,在亚丁要塞的战斗中创造出的武器,就一定会放心下来的。

  这时海岸上出现了有一小队人马,他们用手中的油灯,向海上表示他们的存在。提灯照亮了为首的人的脸面,倘若大家还记得话,就会认得出来这家伙就是向小艾什勒弗提供了消息的那个探子首领。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儿,并且对于海上的赵伏波的手下进行迎接呢?

  不能不说,法蒂玛搞情报实在是有一手。她之所以能够迅速知道整个亚丁行省的情况,是因为她找到了亚丁行省里,消息最灵通的人。

  其实他不过是法蒂玛知道的,隶属于“山中老人”侦察体系之中的一个点而已。虽然他不过是外围组织,但他的身份对于法蒂玛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作为她的见面理,这个探子首领以及他的手下,从现在开始就成为法蒂玛建立的,情报系统里的一个分支。

  对付这种人,法蒂玛有的是办法。不过在威胁之前,她先与这个探子的首领见过一面。提着探照灯的探子首领,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的,来自费莱凯岛的望远镜,看着远远的海面上的船只。

  望远镜是法蒂玛用来说服他的一个理由,当时还与赵伏波没有什么关系的法蒂玛似乎早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知道吗,这是我丈夫的手下制造的。他们还能制造出来更多厉害的东西。我想亚丁湾里的战斗看到了吧,我现在就可以告诉您,那不过是我丈夫手里诸多厉害兵器中一种。可以肯定的是,要不了多久,所有的人都必须要称呼一声大帝陛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不肯臣伏的只有一种人——死人!”

  探子首领骇然的看着手里可以看清远处事物的望远镜,亚丁湾里的战斗,自然也不会避过他的耳目。他只是很奇怪,法蒂玛应该是山中老人的手下,她怎么可能有什么丈夫呢?

  实际在当时,法蒂玛的确还没有。只是已经计划好了一切的她,心中有底而已。

  “哼,所以您应该感谢我,我给了您一条活路。至于其他不肯臣伏的人,相信他们都已经不久于人世了!”

  虽然现在回想起法蒂玛的威胁,这位探子的首领依然有些将信将疑。不过作为一个喜欢钱的人,他懂得投资方向正确的重要性。

  因此他接下这单任务,至于今后,那还得要看看再说!

  第3章 只是普通人

  “预备……放……”

  弓手、飞燕弩炮,一起向荷台达开始倾泻。一团团烈火在城头的人群中爆燃,一片片齐射下的飞箭兜头落下。

  荷台达城的城堡的城墙上,到处发出尖锐的哭喊声。可是面对海上不停射来,会爆发出烈火的弩弹的战舰,荷台达城中的人一筹莫展。

  一些因为海湾影响的弩弹击中了城墙,在好上面形成大片的,燃烧着的火焰。城中的人弄不明白,这些由弩炮发射的弩箭,为何会爆出一天的火焰。大概他们猜测得出来,那玩意可能与抛石机投射的,需要事先点燃的沥青弹相似。

  沥青弹是在火炮出来之前,欧洲与中东方面抛石机使用弹药中,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热兵器”。当它落在坚硬物表面时,会腾起大量的被沥青封裹住的火油或者原油火类的玩意。

  现在他们用曲射的抛石机,不停的进行回击时使用的就是这种沥青弹。可是那些几乎没有计算什么提前量的石弹,往往不是打在了秦皇级战舰的前面,就是落后在它后面白白的航迹中。发出“扑通”的声音,激起白色的浪花。

  而且那些沥青弹里可没有装什么火药,因此里面的原油不存在抛射而出的可能。尤其是那些原油本身的质量就相当轻,因此难以起到大范围附着燃烧的作用。

  秦皇级战舰上使用的飞燕弩炮射出的弩弹,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火药的抛,使带有硝石粉末、糖以及原油燃烧基质可以飞出相当远的距离,从而达到覆盖的目的。倘若将来有了穆氏飞弹与宫紫火雨的话,或者秦皇级战舰上,还会有一些曲射炮火。

  阿布巴克尔拿着望远镜远远的后着荷台达城,对于他们的打击,可以完全不当回事。显然对方不大熟悉对付战舰的手段,最少从他们计算提前量的本领就看得出来。因此,这时他的脑海里想到的是,完全不是眼前的作战。

  来时的路上,阿布巴克尔看上了附近另外一个小岛,作为他的海军力量的另一个基地。丕林岛是位于红海海口曼德海峡中的小岛,在阿拉伯半岛赛义德酋长角外。为一光秃火山岛,长约五公里宽约三公里,面积十三平方公里。在丕林岛的东南角有一个天然港湾,也是他需要的另外一个海军服侍锚地的位置。

  倘若再加上将来建设的索科特拉岛上的海军基地,就可以形成完全控制亚丁湾以及红海入海口曼德海峡的海上战略优势。把亚丁、丕林岛、索科特拉岛这个战略铁三角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澎、澎……”

  连续的沉重撞击声响起,甚至整个秦皇级战舰都颤抖了一下。几枚从荷台达城抛来的石弹正中倾斜的外甲板上,这使得荷台达城上的守军们欢呼起来,他们已经被飞燕弩炮虐待的够久了。

  可是面对秦皇级战舰的甲板,他们对于石弹寄予的希望明显太大了。秦皇级的外甲板上,都是使用双层厚木板,并在其间夹着使用薄铁片加工出来的,“井字格”式的加强筋。

  薄铁片本身并不结实,长方形的铁条上,开着一些纵向的小口。纵横的铁条,依然这些小口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个小小的“井字格”,这时它们起到的作用就非常大了。

  刚刚的石丸,根本不能给这样的船板造成任何真正的伤害。它取得的唯一成绩,不过是把最外层的木板打破。秦皇级战舰上的水手所要做的,就是在战后换一块新的木板就好。

  尽管如此,阿布巴克尔还是为他的战舰担起心来。毕竟,倘若那些船帆被击中的话,那么船舰就真成了活活的靶子了。

  现在他突然回想起,赵伏波曾经向马丁提议过的,为这些秦皇级战舰添加上人力驱动系统。倘若真的可以的话,那么像现在这种情况,他就可以把容易中弹的风帆收起来。

  “蛇形前进……”

  虽然没有大的损坏,但阿布巴克尔还是变得小心起来。

  随着海面上舰队的继续攻击,荷台达守军的注意力,显然都被吸引到了海面来袭的战舰上。甚至阿布巴克尔打出来的,海上蛟龙的海军旗,也被他们误会成海盗旗。

  对于海盗,它们这引动沿海的城市总是担忧的,这些动掠一把就走的海盗,往往会使一座原本繁华的城市就此衰落下去。他们也根本不理会,他们造成的损失会多么巨大。

  因此在荷台达城受到攻击的同时,他们向亚丁西线城市的主城——宰比德城派出信使。相信在黑夜降临之前,来自宰比德城的援军将会到达。最少那时,荷台达城不会再担心,他们在海盗的攻击下陷落。就算海盗们的战舰再厉害,他们也不敢上岸。至于他们能够燃烧的弩弹,总不能连荷台达城的城墙都烧毁不是。

  相对于荷台达城的城守而言,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城主回来。也许到时重新征服了亚丁的总督大人,也会派来大指的战船出说不定。而且海盗们,对于久攻不下的城堡是没有什么耐心的。

  与此同时,赵伏波已经率领着两千骑兵,以及一些车载式飞燕弩炮的炮车,秘密潜伏宰比德通向荷台达城的道路上。

  这是一个位于大路边的阿拉伯式的小村庄,对于赵伏波他们这样的强人,平民们是不敢招惹的。他们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享用着赵伏波送给他们的食物。整个村庄,变成一个只许进不许出堡垒。

  “大人,我们已经得到消息,中午的时候,荷台达城派出的信使已经到达了宰比德城。相信如果他们要救援的话,那么天快黑的时候就能够到达!现在……”

  说话的人正是那个所谓的探子首领,此刻当他面对着赵伏波时,心中却隐隐有着一丝惧怕。

  倒不是赵伏波给人什么使人害怕的感觉,而是赵伏波所拥有的那些奇怪的东西,使这个探子首领感觉到心中恐慌。

  就如同赵伏波在亚丁要塞那边战斗里,得到的“灯神阿拉丁”的称呼的“孔明灯”,这时正在村里最高大的一间房屋里升起。最初的起飞是由一些火焰来提供热空气的,在升空之后,则是由汽灯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来补充热空气的消耗。

  尽管如此这样的孔明灯在天空里停留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但跟随在赵伏波身边的探子首领,却被这自己向上升起的灯,吓得不轻。

  “这……这是什么……它们……它们……这怎么可能!”

  探子首领的手指指着已经上升到房顶,正在放出光芒的汽灯。他的牙齿吓得打颤,尤其是赵伏波就大把金刀的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时候就更是如此。此刻他已经完全相信,法蒂玛联系他时告诉他的那些话。眼前的赵伏波,就是那个要统一天下的,法蒂玛的丈夫。

  其实无怪乎他会如此惊讶,在六百年后,法国人的第一个纸糊的热气球,从巴黎的天空落下时,那里的农夫们用锄头与镰刀结果了那只“怪物”的“生命”。而且历史上的所谓热气球,似乎都有意遗忘掉了,这其实是中华民族在三国时期东汉末年的发明。

  而现代历史则记载的,是俄国人而后又是法国人的发明,说种说法就有些不顾廉耻了。他们的发明,也许要加上“载人”两个字才对。至于热气球,自然应该是中国人的发明之一。而拿破仑对这种东西的发明者送出的两个字是——“伟大”!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它不过就是我们晚上用来打仗时照明的灯光而已,你不必太担心!”

  在费莱凯岛上的早已经见惯这些东西的人,没有一个人大惊小怪。看着探子的首领,他们一个个发出了讪笑的声音,只不过从脸甲后面传来时,闷声闷气而已。

  为了解决探子首领心中的担忧,赵伏波掀开了自己的脸甲。又向跟随在身边的索菲娅做了个手势,她同样也掀来了自己的脸甲。

  “不必担心,我们身上的盔甲用的东西怪了些,但我们不过是普通人!”

  赵伏波如此说,却并没有解决探子首领的怀疑。毕竟,从法蒂玛联系他之后,他看到的古怪东西已经太多了,并从他心理的承受能力上溢出来。在这时,赵伏波越是强调他不过是普通人,眼前的探子首领就越是怀疑,他是不是伪装了的,不愿意为人知道的神灵。

  又或者根本就是,如今阿拉伯帝国的混乱,已经彻底苦恼了那位在天上的真主阿拉,他不过是化身成为一位将军来重新使这片土地变得安静、祥和起来。

  看着眼前探子首领的模样,赵伏波只好在心中摇摇头。打算他跟着马丁老师学完了初中的“数理化”之后,打从费莱凯岛上真正开始发展这些技术的时候,眼前这种表情,他已经看过太多次,丝毫也引不起他的注意了。

  “好吧,随便你怎么样,重要是的我们的伏击要成功!”

  第4章 奇异的袭击

  “往下传,不许出声……”

  “往下传,不许出声……”

  骑兵们隐藏在黑暗的沙漠里,他们一个个伏在地下,身旁是他们的马儿。或者有人不相信,马儿同样有马儿的语言,可是飞火燃天兽的一声长嘶之后,的确整个沙漠里万籁俱寂,没有一丝一毫的声响。相比之下,口口相传命令的人倒是要慢那么一些。

  一些士兵伏在那和,安静的闭上眼睛养神。许多士兵在这沙漠里大幅度降温的时候,把自己身上的长披风盖在马儿的背上。自己就靠都会马儿,以相互取暖。掠过沙漠的风带着低沉的呜呜声,就像是有一只幽灵在这广阔的原野上游荡。

  整个沙漠在人的视线里,就如同一块沉默的黑色铁板,根本什么也看不清楚。靠着马儿的身上,所有的士兵手中都抓着他们的弓。所有的中华槊都固定在马身侧的挂勾上,这些挂勾与马身平行。在战场上用的时候,只需要脚尖一挑就可以把槊抓在手中。

  隐蔽着的士兵们人手一张弓,左手抓着几枝长箭。那是一旦开战之后,就需要迅速射出去的箭枝,并在与敌方近战之前结束射击,并把中华槊抓在手中。

  这是一门颇不易掌握的本领,最少那些刚刚从亚丁行省的骑兵队里,投降过来的,补充了阿拉伯军团的士兵做不到。他们的手中仅仅只捏了三枝箭,站起身射一枝,上马后射一只,马儿开始奔跑之后再射一只。随后他们就需要把中华槊抓在手中。

  他们之所以能够被挑进阿拉伯军团,那是因为在曾经亚丁行省的骑兵队里,他们都是些优秀的战士。可当他们加入到费莱凯岛的阿拉伯军团之后他们才明白,比起这些人的本领,他们要差许多。

  倒不是这些人的本队比他们高多少,而了为了适应大宋羽林军的打法以及装备,有着许多特殊的训练。少了这些训练环节,那么这些装备的效用发挥起来,就远不如熟练的人强。

  例如就使射箭一事来说,一个大宋羽林军又或者阿拉伯军团的士兵,可以从地下直起身,到上马一直到与敌方敌后相接。在整个过程里,他们可以迅速的射出五箭,而且还可以保证,这五箭都可以进行准确射击。

  没有兰博折叠弓之前,这在战场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再好的弓手,倘若掌握一张如同兰博折叠弓这样的强弓,在没有滑轮省力的情况下,连续开弓放箭就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想要保持足够的射速,那么弓的威力必然大幅下降。不然过强的弓,张开已经费力,谈何瞄准目标呢。

  此刻赵伏波同样伏在自己的飞火燃天兽的旁边,闻着这家伙身上的味道,赵伏波可以感觉得到自己心底里的紧张。

  他倒是不担心上了战场会如何,此刻他忧心的是,那些埋伏着的施放灯火的士兵,他们不知道会不会按照完成他们的任务。

  毫无疑问,对于这样静悄悄的夜袭,来自宰比德古城的骑兵队根本没有察觉。他们处在上风头,不但听不到声音,甚至也闻不到什么味道。

  几个骑兵斥候,飞快的向前奔驰。甚至他们催马的时候,也会发出大大的声音。在这傍晚刚过的原野上,他们的声音传出去老远。可应合着他们的,只有那些沙漠上的风。

  随着他们向前奔驰,不久之后大队的骑兵缓慢的移动过来。由于他们携带着笨重的抛石机等武器,这使他们行动的速度,慢得就像是蜗牛一样。

  阿卜杜勒玛提尼,带着自己的部下伏在沙漠里。透过望远镜观察着敌方的队伍。他们在沙漠里行动的时候,就像是一块块移动的黑色岩石那样。他能够看得到那些带有长臂的抛石机、还有几头牛拉着的粮草辎重等物。

  由于宰比德出来的骑兵数量相当多,差不式有六千人。他们行军的队伍长而弯曲,仿佛仿佛在沙漠移动的一条蛇一样。打着的火把,照亮了他们整支队伍,在沙漠上根本无所遁形。

  “吱……澎……”

  带着哨音的信号弹被赵伏波发射到空中,在夜间的沙漠上,这是极端显眼的指示。士兵们一个个从地下站起身,早已经在手上准备好的弓举了一起来。这时他们的军官在身边高声叫喊着瞄准数据的同时,收起了自己手里的简易测距仪。

  士兵们根据自己框形瞄具的标尺,确定了自己的射击角度。概略瞄准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就是框形标尺只要把自己的目标套进去就好。

  信号弹的出现,以及道路远程一排排站起的士兵的出现使人宰比德来的骑兵队紧张起来。一个个士兵相互看着的眼神里,流露出惊慌。看着在天空里一红、一绿两个正在慢慢下降的信号弹,他们不知道那是些什么玩意。

  “不要乱……不要乱……熄掉火把……列队……”

  军官们打着马从队伍前面飞跑而过,留下一连串的厉声命令。马穆鲁克骑兵在受到夜袭的时候,很快就安静了下来。这展示出他们所受到的良好训练,骑兵们催马站成一排,手上长枪伸向黑暗中可能来袭敌方的方向。

  他们随时准备听候命令开始前进,这表明就算是夜袭,对付这些从小受到军事训练的马穆鲁克骑兵,依然还是一种占据不了多少优势的攻击。

  看着前面黑乎乎的原野,骑兵们不在乎的发出嘀咕。

  “这些蠢家伙,难道还等着我们冲过去吗?”

  可就在他们列好队,军官们还在考虑,需不需要来波箭雨向黑暗中未知的敌军射击时。他们却惊讶的发现,从身后什么地方正在射来极为明亮的光芒。

  “那是什么,我的真主那是什么,从来没有见过……”

  骑在马上匆匆列队的士兵,一个个停下了自己的动作。他们惊讶的扭过头。看着队伍一侧的沙漠上,正在升腾起一连串的,发出强烈光芒的仿佛“新星”似的东西。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明亮的东西,那些是什么……我的真主阿拉……”

  随着互相的询问,不但所有士兵的目光被吸引过去。包括刚刚那些军官们,这时也忘却了自己的职责,而愣愣的盯着那奇异的景象。

  “放……”

  这时,伏击的费莱凯岛的骑兵们,已经射出了第一波箭。随即跨上自己的坐骑开始整队。手里的弓则搭上了第二枝箭,只要军官们下达前进的命令,就会被立即释放出去。

  宰比德城来援的骑兵队,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落到了对方箭雨的打击之下。他们只顾盯着那奇异的光芒,并不知道身后死神正在一步步的近逼。这一直持续到了费莱凯岛的骑兵射出的箭枝落下,中箭的人惨叫升起时为止。

  “小心……他们来了!”

  在大喊声中,没有人再顾得上去看那些奇异的光芒。一排准确但不密集的箭雨,已经使一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