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390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90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更是原始的一塌糊涂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什么谋略、手腕,全都是狗屁。

  由此也证明,把手腕、谋略与科技发展放为同等水平的人,那实在是缺乏深刻思考与远见的人。甚至在21世纪,依然以如此认为作为思考基础的人,难免表现出来一些愚昧的特质。

  “嗯,我知道,他们已经无路可逃。不过那不是我关心的事情,在这里我给你和张先生,都准备了住宅,可能你们还没有来得及去看。哈桑大叔,作为我父亲曾经的兄弟,您与魏叔对于华夏帝国的功勋,那是难以用这些东西来表示的。因此,我为您与魏叔,在郊区准备了别墅。

  哈桑大叔,您不要怪我小气。华夏帝王土地的确非常大,但我们关于土地的法律是非常严格的。所以还请您原谅我!“

  在华夏帝国,只收低额土地费的,是属于那种按照国家法律的要求,建造的以高层小区为基础的建筑。但倘若说到别墅,那么作为贵族、巨商等等人物,就必须向国家支付高额费用。

  比方说,一个爵士的别墅,是普通土地费用的2oo,但一个商人则会为5oo倘若是一个演艺明星,那就得是1ooo

  “华夏帝国”对于土地使用费的指向非常明确,比方说伤残军人,那么他的土地使用费就是8o倘若是一个国家级的学者,那么他的使用费就是1o

  当然这包括了非常细致的法律制度,但总体上是国家的有功之臣以及普通平民都可以得到实惠,但其余人等,就会以平民所处的水平为1oo,来进行加减乘除。因为在这个国家里不要说你有钱,因为没人比“华夏帝国”皇室的钱更多。也别说你有权,有权滥用就绞死。

  在这个国家里,论的是你有多少的能力,你能够让这个国家领先于其他国家多少。倘若做出爱因斯坦那样的贡献,那么毫无疑问,就会成为这个国家有权势与财富的顶级名流。倘若是个戏子,那么恐怕永远也没有机会真正挤身于上流社会。

  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真正会让这个国家、民族成为世界领导性民族的态度。

  崇尚科学、自由,崇尚工业与农业的科技含量。而不是用金融业来把财富变成注水肉,用房地产把财富变成砖头。当然这得排除从国外炒回钱的财团,以及让臣民安居的地产。除此之外,这个国家的财富,就来自于高科技工业、农业带来的高附加值产品。

  因此,需要这样一种态度。

  哈桑听到了赵伏波的安排,他还能有什么话说的。一个皇帝向他说抱歉,这还真有些不大习惯。

  “陛下,您真的不打算听听赵旭求和的条件吗?”

  “哈哈,求和。无非就是金、土地,我估摸着他愿意退出曾经华夏人占据过的所有土地,也愿意掏出大把的财富,更愿意送所有的汉人、南人回来。甚至以我对他的了解,还会把曾经的金人、夏人都送回来的给我们绞死。哼哼,难道这就够了吗?哈桑大叔,就算是我想饶了他,难道《华夏律》也可以饶过他吗?我父亲可以不说,三娘以及曾经黄沙城所有受到他掳掠、劫杀的人也可以原谅他吗?

  求和,我看可以,只要这些死了人的人难免原谅他,那么我就饶了他一条命。不然,无论他躲在这个世界上哪一个角落,无论他受到任何的庇护,我都会一直追逐到底,一直到他邪恶的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时候为止!“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过于狠辣,但事实上这是《华夏律》的规定。在“华夏帝国”境内犯了死罪的人,事实处于全球追杀的状态。不承认任何外国政府的庇护权,也不会因此而尊重他们的主权。

  因为必死之人,必然是侵犯了重要的法律,那么任何阻挡的势力,都会跟随着赵旭一起灭亡。而无论他们是哪一个国家或者哪一个民族。哈桑有些无奈,他掏出赵旭求和的文书递给赵伏波。

  “好吧,陛下,我把文书给您,如果您有兴趣的话……”

  今天双11,解禁两倍!

  第137章 何来的变化

  在夜里,哈桑与张文谦在酒店里张文谦的房间里。哈桑照例习惯性的卷着自己的,如同卷毛鹰一样的胡子。看着张文谦的时候,他总有一种似乎相识的感觉。

  张文说的身上,有着当年赵纬南的部分影子。那是浓浓的书卷气,又稍稍带了些不大让人讨厌的迂腐。说并不讨厌,是因为他们从来不强迫别人如何,而仅仅只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在部分宋儒的身上,表现的相当明显。

  “张兄,你怎么看?”

  事实上哈桑对于张文谦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看着张文谦身上的书卷,他似乎能够看得到当年的,儒衣飘飘的赵纬南,在少年时为了赵家的基业四处奔走。可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会是那样的一个结局。

  坐在椅子上的哈桑倒是什么也没有买,他去赵伏波在他正式获取爵位时去看过自己的住宅。从个人、厨子到马车夫一应俱全。他在将来只消是空人去住就好了,甚至他曾经扔在紫云庄的几个使女,赵伏波也给他远远的带了回来。

  因此他什么也没有买,就算是这一次要回到蒙古大漠去,也不知道能呆多久就会回来。倒是张文谦正对着自己床上的藤箱努力,他买了不少的东西。

  大大的软床上打开的藤箱,是产自那些去年才被接收小组接收的地方。原本没什么用的藤蔓,就变成了这种黄铯的箱子。更是别出心裁的,在箱子下面加了个两个小轮子,前面带了个拉杆。不但可以装许多东西,而且走起路来的时候,一点也不累赘。

  简简单单的东西,就变成了现在旅行必备的玩意。并不是以前没有人做这种藤箱,但那时的产品,即没有隔水的油布,也没有可以拖着走的轮子。就是这么小小的变化,就让这藤箱,变成了可以为当地带来不少收益的东西。

  “华夏帝国地大物博,可是在以前为何没有人如此想过呢?为何在以前没有人如此做过呢?”

  这是哈桑在来这儿之前死活想不明白的问题,那就是为何现在“华夏帝国”的人那么聪明,过去看起来没有用的东西,在他们眼睛里都是宝贝,甚至还能用这些“宝贝”变出大把的金钱来。

  “这还不简单,当大家的眼睛始终因为穿衣、吃饭而劳碌的时候,有谁会去想那些问题。就算把那些东西摆在人们的眼前,谁又会去注意那些东西?”

  这是哈桑在受到马丁邀请,与马丁一起吃饭时请教那个问题,得到了答案。在哈桑心里,这个世界上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恐怕也就只有马丁了。

  现在仔细回想一下,他在台湾岛上看到的种种变化,他就不能不表示佩服。就好像大家都讨厌的马粪与马尿一样,那玩意当然是臭中之臭,除了沙漠里用来生火,简直让人都没有办法完全处理干净。

  可在这台湾岛上,就有人把各种粪便臭鱼烂虾、甚至散场上挑下来的菜叶全都收走。然后倒进巨大的池子里,做什么“沼气”,那钱赚的是“哗啦……哗啦”的。说到沼气池里的充分发酵过的残渣,与那些沙石、秸秆一混,就可以用来作为那些无土栽培的基质。

  而那就是钱,就是使同等土地种植面积扩大了1o倍的钱。是啊1o层高的钢筋、水泥框架式玻璃暖房,怎么会不形成1o倍甚至几十倍的种植面积。加上明亮的汽灯照明,恒温、恒湿的暖房里,只用野外植物生长1/3的时间,而且还是全年都可以种植。

  “有人说粮食会饱和,其实对我们来说,那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粮食够多,可以用来加工各种副食。而且粮食多了,我们可以送人,可以拿来买卖。这个世界上,还找不到吃不上饭的人吗!”

  马丁的解释,令哈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他一路之上看到的,那些沿海的刚刚接收的都市里,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现在马丁的话揭示的却是,哪里来的那么多愿意干活的人。

  “原来,这就是以公代赈的妙处哪!”

  虽然这说明了,“华夏帝国”是如何在搞整个国家的建设的。但同样也说明了那些技术,正是由于那些技术,让整个国家的产品一瞬间就多了起来。就好像是眼前的,张文谦正在使用的这个藤箱一样。

  这样的东西,以前千百年的时候,没有人想到过。甚至那两个小轮子,放在不平整的地下都几乎不容易使用。但放眼“华夏帝国”的都城,就应该想得到,将来“华夏帝国”的未来是什么模样。

  “这是个有先知先觉的人,就像是当年的纬南兄一样!”

  哈桑想着年少的时候,与赵纬南一起为了当初的黄沙城打拼的日子。心中感慨着他并没有机会,看到今天的“华夏帝国”。想来他看得到的话,那么也一定会瞑目上。

  此刻张文谦正在把一本本的书,往在他自己随身的藤箱里。喝着烈酒、吸弟雪茄的哈桑看得到,那已经不再是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根本就是全套的数理化以及一些基础的自然科学读本。看着那一本本砖头厚的书,哈桑皱了下眉头。他可是不喜欢那些书籍的,真要让他这个做生意的脑袋去读读的话,一定会把脑壳读坏的。

  正如同前面所说,哈桑对于张文谦有着一种尊重。别看他曾经辅佐的亲王忽必烈,这时已经死去。但他的才学,尤其是他学习的能力,那实在是让他不得不佩服的。

  当然,这不是他今天夜里来访的原因。

  “仲谦兄,陛下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回去了,那里一切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好,前后也不过是几个月的事情。不过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是不是该重入虎口呢!”

  张文谦停下收拾书的手,看了一眼坐在那儿的哈桑。

  “哈桑军师,我看那里已经算不得虎口了,而你我既然做这件事,是不是该彻底做好呢?”

  第138章 宁死不低头

  就在哈桑与张文谦接受赵旭的命令,前往“华夏帝国”去谈求和的相关事宜的时候,整个蒙古大漠也并没有平静下来。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赵旭开始派遣贺齐与刘千的大军四处行动。

  他可不想像当初答应亲王忽必烈,真的放那些“黄金家族”的子弟们前往钦察汗国。他把那天夜里,在皇城之中俘虏的“黄金家族”的成员,关进了他的“天牢”里。然后大军四处抄他们的家,抓他们的人。

  截止目前负责任的说,他还一个都没有杀。他不过是拿这些人作为自己求和的筹码,倘若赵伏波不答应他们的要求,那么他就会把这些人全都放了,甚至他还准备了许多打算火器的图谱。

  想来赵旭的想法,大家都已经猜测到了。倘若这么多家伙跑出去,就会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倘若连射火器的制造方法,被传递出去,其造成的后果。就如同积弱的南宋,被蒙古人打败,并把能够征服世界的东西——火药传递到世界每个角落。倘若被一个关于利用、模仿、探索的种族找到,那么恐怕将来有一天,又会看到另外一些来东方发财的家伙。

  赵旭与皇后海迷失,外加一个香莲,坐在那儿看着被押上来的一个少年。当他来到近前的时候,却卓立不跪,只是冷冷的看着眼前的三人。在他的脸上,还带着战斗的伤痕。

  “跪下!”

  皇后押着他的人,猛的一脚踹在他的膝弯处。少年一个趔趄,几乎要扑倒在地下。可随即他又猛的挺立起来,同时还用充满了倔强与愤怒的口吻向赵旭以及在座的两女怒吼。只是那少年喊叫的是蒙古话,赵自然是听不大懂的。原本对于蒙古话,他就没有什么兴趣,此刻更是兴趣缺缺。

  一旁的皇帝海迷失脸色煞白,当然她不是害怕什么,而是那样的话触动了她的脸面,她冲着押着那少年的士兵阴沉的吩咐了一句。

  “掌嘴……”

  “啪啪啪啪……”

  押解着少年的两个士兵,一个从背后抓紧他,另外一个则狠狠的扇着他的嘴巴子。赵旭看着眼前的少年,他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他倒是颇有帝王风范的挥了挥手,要手下的士兵不必过分的逼迫他。

  在这件事上,赵旭比起赵伏波来说,更像是一个皇帝。最少就表面上来说,他更像是一个皇帝。而不像赵伏波,是一个爱憎分分明的人,玩起那些手腕来大不他。

  然而可惜的是,他没有华夏军、他没有战舰、没有重炮,所以说他什么也不是。就算是再像一个皇帝,就算是他拥有拿破仑那样的智慧,依然什么也不是。而恰恰拿破仑在证明了他的军事能力的同时,依然是一个科学家,他是法兰西科学院中的一员——数学部院士。

  赵旭转过脸,去看一旁的皇后海迷失。正如同前面所说,他可听不懂这么大串的蒙古话。

  “哼,我是成吉斯汗的子孙,怎么可能向你们这对j夫滛妇下跪?你们杀了我吧!”

  皇后海迷失靠近赵旭的脸侧,轻轻的说了这么一句。赵旭还没有什么其他表示,一旁的香莲却已经有所行动。她呼的站起身来,接着来到那个少年的向前。

  “啪啪……”

  她在那少年的脸连接给了重重的两巴掌,甚至打了她自己两手的鲜血,也没有让她停止她的动作。接着她做出更加过分的举动,来到押解着那个少年的两个士兵身边,一伸手就从他们腿侧的枪套里拔出了左轮连射手枪。

  “香妃……”

  “别拦她!”

  赵旭的一声断喝,阻止了其他人的惊呼,也阻止了其他人对香莲的阻拦。香莲把手里的手枪,紧紧的顶在少年的额头上。她看着那双乌溜的眼睛,樱唇动处却是轻轻的用蒙古话说了一句。

  “你知道吗,我只要一扣扳机你就要死了,你宁愿死也不愿意下跪吗?”

  少年乌溜溜的眼睛,紧紧盯着眼前的香莲,不大明白她的意思。不过那种迷惑仅仅只有一瞬间,接着他反而用自己的额头向前一顶。

  “你杀了我,我反而会感谢你。宁死,我也不愿意跪那些窝囊废南人!”

  窝囊废南人,这是在蒙古诸族之中最看不起的人。事实上他们也应该看不起,但不是南人中的百姓,而又那些手握着在4oo年后,荷兰人夺取台湾时使用的火枪的弹药,眼睁睁的被蒙古人杀掉了12oo万人。并第一次让整个“华夏故土”沦陷,若说无能,可能历史上没有一个比南宋朝廷更无能的朝廷了!

  香莲看着眼前少年的决死的眼光,她的目光里有些变化。甚至她的脸上绽放出一些微笑,声音低沉而又没有丝毫的威胁。

  “好吧,你感谢我吧!”

  少年乌溜溜的目光之中,显示出某种轻松来。作为一个勇士,也许他不怕在战场上战死,但多数的勇士会担心在被俘之后,受到对方的凌辱。作为他们高傲的心,永远也无法接受那样的事情。这明显带着东方哲学的痕迹,宁死不低头。

  “谢谢你!”

  少年早已经被打得肿胀的嘴唇颤抖了一下,低声说出两个字来。一瞬间他与香莲之间有了相互的了解,他知道眼前这个漂亮的女人,不过是不打算让自己再受到更多的苦楚。因此他在说“谢谢”的时候,甚至同样在受伤的脸上挤出来抹难看的微笑。

  “呯……!”

  枪声响起来,少年的头向后猛烈的仰起来。当他再低下头的时候,一溜鲜血如同泪珠似的一滴滴的落在地下。

  “旭爷,在您面前臣妾妄动刀枪,求您重重的处罚!”

  赵旭满意的看着眼前的香莲,一如当年自己被困勃撒罗时,她率军来救的时候一样。赵旭满意的抬抬手,但他的话又让皇后海迷失感觉到了更多的威胁。

  “爱妃不过是维护朕的名声,何罪之有。快不要跪在地下了,看看膝盖伤到了!”

  第139章 天伦乐不乐

  香莲坐在她的旅行车里,脸上流露出许久都没有见过的笑容。此刻已经几个月的儿子,会在小床上翻身。对于她这个当娘的来说,那实在是一种喜悦又有着满足感的。

  这件事她多少还得要感谢赵旭,如果不是赵旭对好的信任提升的话,那么也许她就没有机会出宫。如果不出宫,自然就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也不可能去会刘千。

  对于刘千,她没有多少感情。他不过是她香莲向赵旭报复的一个工具而已,此刻的香莲眼中只有自己白白胖胖的儿子。这是她从哈桑身边带来的,借着前往刘千那儿,把儿子带在身边好好痛爱。

  此刻赵旭对香莲的信任,来自于上次她杀掉了那个“黄金家族”的少年,那件事勾起了赵旭对昔年勃撒罗旧事的回味。那让他想起当年如果不是刘千与香莲的营救,自己早已经是赵伏波的刀下之鬼了。

  因此赵旭才放下对于香莲不忠的怨念,并且给了她出宫活动的机会。香莲离开哈勒合林的皇城之后,就到了哈桑的府坻。虽然这时哈桑还没有从“华夏帝国”回来,但那儿的人还是派人带着她的儿子,陪她一起前往刘千那儿。

  事实上哈桑预定回来的日子已经接近,原本赵伏波是不打算让他与张文谦再回到“蒙古汗国”冒险。只是哈桑与张文谦却依然还是请赵伏波让他们回来,把这件事的最后阶段完成。

  这才有了香莲出宫与儿子相会,并顺带前往刘千控制的属于赵旭的领地,她将代表赵旭前往迎接哈桑与张文谦的归来。正是这个机会,香莲有机会与自己的儿子在一起。

  此刻看着自己的,被哈桑养的白白胖胖的儿子,香莲的嘴角流露出满足的微笑。从柳苑的生活起,她就一直生活在某种明争暗斗的环境里。现在猛然间,自己生出来的小生命,就如此可爱的在自己面前的床上爬来爬去,这不能不让香莲的心中多了几分温暖。

  虽然只要想到他的父亲,香莲的心就如同在数九寒天裸露在外一样那么寒冷。

  “不知道华夏军大军何时才能到这儿,我们的这日子哟,也就快些到头了!”

  抱着自己的儿子,香莲的心中不知不觉里,开始盼望起“华夏军”的到来。在她的心中,那似乎是带着某种光明的军队。一旁看着她的,哈桑府里来的侍女,只是静静的笑。

  此刻在两条铁路完成了修筑之后,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了贺齐控制地域里。名义上是贺齐率领的1o万罗斯人大军在看守着那些由汉人与南人组成的,将来归“华夏”的人群。事实上贺齐的任务是保护他们,不受赵旭将来可能的屠杀。

  前面说过,赵旭打算在议和不成的时候,拿那些汉人作为他的肉盾。如此就可以克制赵伏波的炮火,不至于那么猛烈。最少他知道兄弟不会向汉人堆里开炮,既然如此的话,这些手里的汉人就有许多用处了。

  这些集中在一起的汉人,此刻与香莲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区别。在他们能够听到的,看到的事情里,“华夏帝国”那是一个如同仙境一样的地方。汉人虽然不讲什么天堂,但“华夏帝国”那个没有狗官欺负他们,甚至也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他们的地方,在他们心目之中就是天堂。

  事实上,这是一种悲哀。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人种,原本不该沦落到这种地步。可是有了窝囊废南宋朝廷,以及无处不在的狗官,他们从来就没有得到过人的尊严。

  所以有人总在苛求,倘若让他们数中国人的恶习,可以数出一万条来。但从来没有一个人说,中国人早已经应该有民主、早就应该有自由,最就不该受狗官们的盘剥。最少在新中国之前,那是可望而几乎永远不可及的状态。

  但现在他们不再是那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他们不会再被蒙古人逼着跳海,也不会只能悲哀的伸着脖子让蒙古人杀掉8ooo万之多。因为有了“华夏帝国”,因为还有着把他们真正当人看的“华夏帝国”的皇室。

  不过香莲与儿子的天伦之乐,到了刘千的地头上时,就已经结束了。虽然她知道,此刻的刘千已经不会再向赵旭告密。但作为母亲,她不会让自己的儿子陷入到任何危险之中。

  因此,刘千见到的依然是荣光焕发的香莲,甚至当着外人的时候,他还要行了礼才成。不过要是到了内室的话,那反应就不大一样了。

  “快来……快来……好久不见,可想死我了……!”

  说话的当儿,只顾得上把穿在外面的盔甲甩到一边,就伸手扯住香莲。完全是一付猪哥才有的急色模样。香莲假做娇羞,嘴里却一个劲只是催着问哈桑与张文谦他们的消息。

  “别急……瞧你那急的……样儿……说正经的,哈桑军师还有张先生,此刻都到了哪里了。要了误了事的话,你可不得好死呢!”

  此刻早已经馋了许久的刘千,只是扯着香莲的裙裾求欢。香莲对他来说,是道不错的菜肴。而且香莲与他了好事,却一点更多的要求都没有。不过是给他与哈桑以及贺齐牵上了线,让他成为赵旭手下另外一个率军的作为内应的人。

  刘千也不是没有女人,赵旭的小厮出身,他又能比赵旭好到哪里去。只是香莲对他而言,却是家花不如野花香。尤其是香莲这样的,以前只敢远观,却不敢近看的女人,就更有一种成就感。

  “喂,你做死吗?不说正经事,只是一个劲起腻。你要知道,那个人可不像是旭爷那么好说话,他的规矩可是严的很呢!”

  在香莲的力拒之下,久不能得手的刘千索性停下,知道香莲的性格的他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

  “哎呀,我的好香莲,哈桑军师以及张先生他们已经派人送了信,要不了一两天就到了呢!”

  得到信的香莲,变得温柔了些,漂亮的眼睛一眯。

  “嗯,这还差不多,便宜了你这猴崽子!”

  第14o章 全家总动员

  3月,当桃花、杏花满山开放的时候,“华夏军”5支大军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五支大军共计25个师,约为65万。他们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大手的五只手指,从五个方向分别奔向蒙古汗国的首都。

  “知道吗,当初马丁老师和我谈过,他知道当年的宋徵宗赵佶被金兵押解着向北去的时候,曾经做过一首《北行见杏花》。不懂得的人,只道其词香艳,其中啼血之情,实在是呼之欲出。那么现在我想说的是,我宁愿去死,也再不想我自己或者我任何一个臣民之中的人,再遭受那样的耻辱!”

  骑在飞火燃天兽上的赵伏波,身边跟着是安杰丽娜。这是当年他母亲“百变圣女”娥吉塔妮,为了训练的三位金发美女之一。虽然夏琳、菲琳和金红色头发,但依然是美丽的。

  “陛下,我想只要我们拥有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只要我们努力维护着我们的整个国家,我想……”

  赵伏波的话语里,事实上透露出某种忧虑。因为这个世界上,截止他所知道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永远保持良好的运转。但作为地球上的强国,却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即是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就好像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一样,它的科技优势,可以使当时小小的英格兰,在地球上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其中的血腥、残的太多,最少他们没有被人屠戮数千万人。

  “是啊,努力维护。与战争相比,政务才是我们大家永远都抛不掉的东西哪!”

  赵伏波说着话的时候,回首四顾。他身边跟随的是他直接指挥的“华夏羽林军”,处于5路大军的中路。他将克洛阳,下太原直出大同进入蒙古帝国腹地。

  他的感叹不能不让安杰丽娜捂着嘴笑他,那么多次的生死之战里,也没见他有过担心。但和平将至的时候,他却怕了起来。虽然她理解赵伏波的担忧,但她知道只要保持着眼前的状态,“华夏帝国”会越来越兴盛。

  这一次出兵,“华夏帝国”的皇族几乎是全家动员。除过三个皇后呆在首都之外,包括赵伏波的母亲“百变圣女”娥吉塔妮,也率领着一支小部队,负责督促补给的及时运达。

  其他的皇妃或者负责情报,或者负责医疗等等不同的任务。不过最多的还是在军队之中,分别在五支大军之中。赵伏波给他们的任务就是,统领各支大军的安全部队,负责领军的羽林郎的安全。他们分别是穆克、魏臻、李璮、世兽兄弟艾敏与巴赛尔。

  他们5人如今都是“华夏帝国”军队里的羽林郎,即可以统帅1o万大军的统帅。这5支大军分为5路齐头并进,其中穆克率领的最左边的军队,将会进入西北。控制各西藏,艾敏的另外一路则从新疆向北。魏臻和他的“华夏虎贲军”在赵伏波的右侧,李璮的“华夏骁骑军”则在最右边,并在进攻的时候转向东北。

  最终所有的进攻,将会停在北纬55度线附近。并以55度纬度为未来罗斯与“华夏帝国”的天文国界,这是最不容易在未来出现争执的界限。

  “陛下,我看您不必太过于担心。其实您只要掌握好华夏帝国的方向就好,其实累的可是另有其人呢!”

  事实上也是,此刻“华夏帝国”的制度,是标准的君主立宪制。因此,“华夏帝国”的政府,事实上是由此刻的首相舒柏安在操劳。当然,这与各个行省的执政官一样,都是以5年为限的。5年之后,首相就会以民选的方式出现。

  选举的方式将会是各地进行执政官与议员们的直选,在帝国首都最后进行首相以及国会议员的选举。至于赵伏波,如果说他的工作的话,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一个活——签字。而签字的话,大概也就是老师马丁一直要他练好的名字以及“同意”这两个字。

  事实上这让赵伏波可以规避多数的政治、经济事务,至于军事方面,大约在5o年内不会有国家来挑战“华夏帝国”。至于5o年后,那里科技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华夏帝国”也不存在被挑战的问题,而是已经建立并控制了“国际联盟”并从而成为地球真正的主人。

  眼下即将展开的战斗,这是赵旭与赵伏波兄弟两的决战。也是“华夏帝国”与“蒙古汗国”的决战,而且这还是科学与愚昧的决战,工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决战。

  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这场决战将揭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科技与权谋、手腕到底孰轻孰重的问题。事实上,面对机枪,脑袋转的快过深蓝电脑,也同样无济于事的。

  面对“华夏帝国”的进攻,赵旭按照回到蒙古汗国的哈桑与张文谦的建议,尽力拖延战斗的开始。以增加准备的时间,因为根据二人带回来的,那令人担心的消息证明,蒙古汗国的准备还差的远呢。甚至就算动员所有的力量,面对“华夏帝国”的进攻,依然如同螳臂挡车。

  尽管如此,知道了赵伏波决心的赵旭,依然还是尽力动员自己所有的力量,打算抵抗到底。他知道,自己那个兄弟二郎伏波,是有些“愣”的。他决定的事情,往往就算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依然会一直走到底。

  因此,赵旭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为了他最后的决战,进行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整个蒙古汗国完全陷入到军事管制之中,所有的男人、强壮的女人全部被征入伍。

  而且整个国家所有的粮食、武器甚至包括牧民们自有的弓箭,也一同征用。所有的人都被编成了军队,开向南方。直到这时,蒙古的百姓们才后悔了。后悔在当初钦察汗国的亲王孛儿只斤班秃来带他们走的时候,他们没有跟随着他一起前往钦察汗国。

  那虽然要受些屈辱,但那却是可以活下去的唯一可能!

  第141章 容身的地方

  赵旭在宫娥的服饰下,换去了皮裘。身上的轻松,倒没有让他的心轻松下来。消息从南边传过来,赵伏波率领的“华夏军”的大队,已经如同水漫金山那样一直朝蒙古汗国涌了过来。

  令赵旭寒心的是,在遇到他自己的防线之前,那些蒙古曾经征服的地方,居然没有发生什么剧烈的战斗。往往当地的蒙古军队,面对华夏军的进攻,那是一触即溃。

  百姓们对于“华夏军”的到来,自然是夹道欢迎的。与“华夏军”一起到来的,还有还有来自于“华夏帝国”的接收队伍,自然开始的是对于春荒的解决。

  挑选这个时机进军,自然是利用春荒的时候也是缺粮的时候,这一农业社会的特点。作为农民来说,宁愿饿死个把人,也不愿意把种子粮吃掉。毕竟那代表着来年的收成,倘若没有收成的话,再一次春荒降临的时候,就只好去逃荒了。

  带着粮食的临时管理者们,很容易就用以工代赈的老招数招揽住了大多数人。就算有个别的强盗、土匪之流,面对装备了左轮手枪与唧筒式散弹枪与“大毒蛇”榴弹发射器的国民警卫队,他们也缺乏足够抵抗的能力。

  因此据赵旭的探子传给他的消息,令他在这换去了皮裘,穿上薄绵的时候,依然感觉不到轻松。在宫娥的伺候下,他换上了衣服之后,第一个找的却不是皇后海迷失,而是香莲。

  直觉之中,在这种事上,曾经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香莲,总会多些办法的。

  赵旭没有想到,在他快步前往香莲住处的时候,一双眼睛正在注视着他的行动。他更不知道,他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遭遇。

  曾经有人说过,人不要骗人,因为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也许骗得一时,成了富商巨贾。将来却有了一个败家的纨绔子弟,原因在于一个骗子,难道真的能够教育出来一个有用的人吗?也许不是1oo不能,但其难度却绝对是有挑战性的。

  相对来说,赵旭可能不会受到自己儿子的报复。毕竟香莲不会让他见到自己的儿子,而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与他正直的叔叔一起生活。不过他却即将受到某人的报复,尤其是那双眼睛,因为他靠近了香莲的住处,而变得有些怨毒起来。

  “好吧,你既然偏向那个贱人,也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皇后海迷失带着冷芒的眼睛,看着自己怀里的孩子。如果说眼神可以杀人的话,只怕她已经把自己怀中的孩子杀掉了。眼见赵旭即将进入到香莲的住处时,她猛的掐了一把孩子的屁股。

  “啊哇……哇……”

  吃痛的孩子发出尖利的叫声,这让正准备进门的赵旭停住了脚步。甚至他伸手制止了,正要进去通报给香莲知道的宫娥的脚步。

  “罢了,我回头再来罢!”

  婴儿的尖利的哭声,在没有什么人的宫廷的广场上传出去老远。这让赵旭不禁有些担心,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此刻若说起这世间与他真正关系亲密的人,在赵旭手中大约就是这个孩子了。

  与战争相比,暂时去看看自己的儿子,应该不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战争可以稍稍等候一下。毕竟赵旭是读过“圣贤书”的人,他这个当父亲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肯让自己的儿子受到伤害。

  此刻当他偶尔之间回想起父亲赵无极的时候,他就有些伤心。昔年父亲不让自己与蒙古人合作,甚至不惜借勃撒罗总督巴哈依的手来阻止自己。现在回想起来,倘若是自己儿子那样做的话,可怕自己也会阻止的。

  每当想到父亲赵无极的时候,赵旭就会这样想问题。

  “当初倘若不是心中想着那个钰儿的话,也不必要与二郎伏波争强斗勇了。如果没有这些事情,恐怕也不至于与蒙古人合作,那么如今……”

  如果是那样的话,自然如今也就不必担心赵伏波要他的命。赵旭想着这些事情,带着微微的悲哀,赶向皇后海迷失的寝室。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看着他的眼睛,并不仅仅只有皇后海迷失。

  看到赵旭转向自己这儿,皇后海迷失流露出胜利的笑容。不过这一次她看得清楚,在赵旭转身之后,香莲住处门外的宫娥就已经转身进到了屋子里去了,随即玻璃窗后看到了香莲的身影。

  随着赵旭的身影越来越近,皇后海迷失又仿佛一个慈母,开始哄被自己掐痛了的孩子。希望赵旭看到的时候能够明白,自己才是真正为他着想的人。

  “旭爷……!”

  当看到赵旭的时候,皇后海迷失立即扮出一付温柔的模样来。赵旭只挥了下手,就算是打过招呼,顾不得多说就立即问“自己儿子”的安危。

  “孩子怎么了,我刚刚听到他在哭呢!皇后,这可是朕的骨血,你要看好才是!”

  “是的旭爷,我一定尽心!适才孩子哭,只怕是吃的不舒服了。”

  赵旭此刻已经在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