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84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胸前排了两层。上中下三层弹袋也让被牢牢的固定在双肩上。这虽然让他们的胸前看起来有些臃肿产,但事实上想要拿砍刀在他们胸腹部开条口子,则是不可能的事情。
长枪管的轮式弹仓式火枪,被他们放在大腿上。那些倘若是蒙古人拿着,相当大的开口,在这些身形彪悍的罗斯人手中,就好像是一枝玩具枪那么小。
“王爷,他们的火枪比蒙古人用的重,也要长。弹仓里的火药装的也多些,所以射程肯定要远一些。”
随着张文谦的解说,亲王忽必烈用望远镜,仔细看了看这些全部由罗斯青壮组成的火枪骑兵。他们的枪要大一些,包括他们腿侧的手枪,枪管也要长些。仔细看他们那装了4发子弹以及大量火药的轮式弹仓,也要比普通人使用的粗一圈,长1/3左右。
再看他们用的斩将刀,同样要比普通人用的长些。这让亲王忽必烈不禁摇了摇头,当年征服罗斯之战,也费了些劲。如果不是罗斯的大公们,面对蒙古轻骑来去如风的攻击,恐怕罗斯并不那么容易拿下来。另外就是,罗斯人用弓的本领要差些,尤其骑射的时候,他们的箭射的简直不堪入目。
“这些家伙要是用上了火枪,还真是不大不小的麻烦!”
虽然火枪不及箭枝最大的射程大,但问题在于这些有着轮式弹仓的火枪,随时可以射出密集的弹药来。这很容易计算,一个人可以随时射出8发子弹,1o万人的大军其射击的密集度就有些吓人了。
“要是这些家伙结成阵,又在大炮的保护,恐怕对付华夏军都不是难事!”
与“华夏军”在蜀地的交战,让亲王忽必烈感觉到有些伤心。现在回忆起来,对方连弩上的箭枝密度极大。而且他们步枪的射程,不但远而且非常准确。自己手下的军兵们攻那些竹城的时候,面对他们的火力那是成排的被打倒在地。
被那种步枪击中的人基本上没救,一枪进去小小的箭形的子弹立即就翻滚、变形甚至折断。往往打进去一个小眼,射出来的时候,却有着极大的创伤。
被击中身体的士兵,往往根本救不活。最少以蒙古军里的,蒙古大夫的手艺是救不活的。
放下手里的望远镜,亲王忽必烈的目光向四下里稍稍扫了一眼。尽管他的身后全都是自己的亲兵,但他说的话却是要小心翼翼的,不被赵旭手下知道才好。
伸手扶着嘴时的加料雪茄烟,事实上不过是挡着自己的嘴,他悄悄问张文谦。
“仲谦,按说他想当大汗,自然该在哈勒合林里留下大军,那样的话或者敢于反抗的人会少些,可他如此做法又是为何呢?”
张文谦用同样的手段遮掩了自己的嘴,省得被远处的人看到自己在说什么。这全都是望远镜惹的祸,甚至所有的人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善于读唇语的人。
“王爷,我猜他们肯定不怀好意,要么是拦截我们的友军,要么就是打算在城内乱起来的时候,向我们城外的大军发难。王爷,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却不能无啊!”
虽然亲王忽必烈已经决定了,要与“华夏帝国”合作。但问题在于,他和赵旭的争斗,那就是彻底打败蒙古汗国必然的策略。无论他们怎么样去做,他们的争斗都必须要继续下去。这与向蒙古汗国出售军火、商品的策略相同,都是在持续消耗蒙古汗国财富以及兵力的手段。
蒙古汗国的实力,事实上来自于这么多年他们劫掠各国财富的结果。比方说从大宋得到的财富,从一路被灭的东亚诸族手中得到的财富。这也是此刻蒙古汗国内部稳定的原因所在,因为当年的蒙古王公、贵族以及将军们,都曾经得到过大量的收益。如果他们兜里的金钱没有被清空之前,他们的实力就不大容易被解决掉。
比方说,皇后海迷失动用蒙古汗国国库里的金钱,替赵旭从罗斯买来1o万青壮。在贺齐的训练下,相信不久之后不难成为一支强悍的力量。虽然事实上没有人知道,贺齐是“华夏帝国”的人,自然他手下的军队,将来绝对不会是赵旭的。
但问题在于,倘若亲王忽必烈与赵旭对抗,那么哈桑、贺齐他们为了“华夏帝国”的利益,可不会不向亲王忽必烈下手。因为政治是肮脏的,亲王忽必烈倘若率领此刻数量依然巨大的蒙古人,到达了钦察汗国,则有可能影响那儿的安定。
其次那里是钦察汗国阿速台汗的地盘,倘若他带了过多的军队以及势力过去,目光放长远些看,依然是个不大不小的威胁。因此前往钦察汗国的蒙古人数量一定不能太多,因此他们的内斗就显得尤为主要。
“想要偷袭我的营盘么,仲谦我看也要手下好好戒备,另外要派人远远的跟着。看看外面那些家伙到底是做什么去了!”
张文谦向亲王忽必烈抱拳一揖。
“王爷英明!”
第1o4章 里外巧应合
“王爷,您不能就这样进去,您进了宫的话只怕……”
张文谦看着眼前的亲王忽必烈,心中稍稍有些不忍。毕竟那里是由贺齐手下防卫的,而且赵旭原本就打算在宴会上诛杀那些反对他称汗的,蒙古黄金家族的王公们。最重要的是,这不符合“华夏帝国”要他们设法消耗蒙古军队实力的任务要求。
而且张文谦死活也弄不明白,亲王忽必烈为何会突然变卦呢?
原本的打算是,借着赵旭举办宴会之机,亲王忽必烈会带着与他取得一致意见的王公大臣们逃出哈勒合林。随后借着风雪暗夜而来的蒙古大军,准备围攻整个哈勒合林。
但这不是致赵旭于死地的方法,这不过是一片幌子,几只飞刀的策略中的幌子而已。目的是把赵旭吊出哈勒合林的皇城,然后在城头上由城内埋伏的弓手射杀。
相信只要杀了赵旭,那么他的手下群龙无首的同时,又不会奉皇后海迷失为主。当然,那得排除他们奉香莲产下的,“落在”皇后海迷失手中的骨肉为主。
可张文谦是知道的,那不过是一个虚假的诱饵。主要目的就是安排香莲进入到哈勒合林的宫城之中,为了控制婴儿,也为了博取赵旭的信任,皇后海迷失一定会把香莲弄进宫,并牢牢控制在她的手中。
但在滴血认亲之后,赵旭对香莲的态度有所变化。固然已经不会再与她有什么未来可言,但香莲的自由度却大了许多。这迫使皇后海迷失不得不撤除对香莲的监视,虽然她心中不乐意,但也不敢违拗赵旭的指示。
毕竟,他如果真的完成了称汗的打算,那么皇后海迷失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可不能得罪赵旭呢!
“王爷,您听我说,您……”
亲王忽必烈身边,全都是来来往往的亲兵。他们与亲王忽必烈都是一般的打扮,身上只穿了护心甲。这东西事实上不过是马丁,用蚕丝、玻璃丝混织而成的布,又用提炼过的树脂来固定的“土玻璃钢”。虽然一层的防护能力不足,但一层胶一层布粘出来的东西,依然轻而且具有不错的防护力。
它是羽林铠系统中之中骑兵甲的内层,外面则主要的是钢质的山文字甲,以及纺织层的混合。羽林铠系统盔甲之中的骑兵甲之所以防护力好,原因在于唐人用的不过是生铁来制造山文甲的甲片,而“华夏岛”出品的,却是钢甲。3毫米的生铁与3毫米厚的钢甲,那防护力绝对是完全不同的。
除此之外,最主要起防护作用的,却是贴身穿的,近乎1厘米厚的背心甲,此刻亲王忽必烈与他的手下正在给身上配备开口。张文谦惊讶的发现,他们使用的武器居然是赵旭手下用的那种左轮式的连射火枪。
“仲谦,弄来这些武器可不容易。不过过了今天夜里,我猜就全都不是问题了。你倒是给咱们好好想想,那个哈桑还有贺齐、赵河之类的人物,他们会如何反应。我们要不要把他们送到华夏帝国去?”
听着亲王忽必烈的话,张文谦心中一阵辛酸。他认为可能这一去,此生与亲王忽必烈就再没有相见的时候了。倘若回想一下这些年来,亲王忽必烈对自己,那也算是仁至意尽。现如今看着他去送死,张文谦的心中多少有些滋味。
“仲谦恳请王爷收回成命,按照我们预先的计划,脱离牢笼才是正经!”
亲王忽必烈摇摇了头,却又在绑在手臂上刀鞘内插上一柄短刀。
“哈哈,仲谦到底是文人,这样的事情自然不是你所擅长的。不过你该知道,不入虎岤焉得虎子的道理。今天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赵旭那个小鬼。不但是我,而且与我们同行的还有我和许多兄弟叔伯,他们同样会如此进去。到时宫里怕也得有千把号自己人。至于说贺齐布置在宫中的禁卫,固然他们兵力不少,但近战他们未必是我们蒙古人的对手。今夜除去此贼,正是适当的时候!”
张文谦听亲王忽必烈此意已决,他叹了口气。
“罢了,王爷即要一意孤行,请带上仲谦。万一有个什么好歹,让我们翁宾死于一处也就罢了!”
亲王忽必烈摆起手来的同时,哈哈的笑着,看起来对于他打算做的事情,是一点也不担心。
“哈哈,仲谦你如此年纪,却是还是一付书生意气的脾气。近身肉搏,那是我们武人的事情,又何必让你徒冒危险。而且你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你要先出城到兵营里去,到时我府上亲兵、家丁以及其他兄弟叔伯家里的人也会一起攻打城门。到时你便尽起营中之兵,直接攻城。等到皇城内的禁兵一乱,我们再一起动手。到时我们三重里应外合,看他赵旭小儿如何应付得了我们的攻打。”
张文谦知道,这是赵旭派出贺齐率领大军出城之后的变化。因为对于局势的担心,尤其是贺齐的军队要是夜袭亲王忽必烈的军营。自然不难一夜而平,到时失了城外的大军,城内又被赵旭做成了事情。恐怕到时大家就只好即来之则安之了,再想起事手头无兵,却是千难成难的事情了。
“王爷即是如此安排,仲谦只好谨遵王命,只等城头火起,介时自然随大军一拥而入。到时还希望王爷在宫里的时候,要保重自己的安全,也好不让大家担心!”
亲王忽必烈点了点头,一收刚刚的雄豪之气,转而微笑起来。
“仲谦,今日我一去之后,我们不知道还见不见得着面了。在此临别之际,想好好多谢你多年来的辅佐。倘若天可怜见不灭我蒙人血脉,明日我们自有见面之时!珍重!”
说完就不再与张文谦多说,而是转身准备起自己应用的一切。
看着眼前的情景,张文谦用理智压住自己的感谢。因为他知道,今天夜里的哈勒合林,只怕是一个要沉浸在血海之中的城市了!
第1o5章 全都有准备
无形之中,赵旭儿子的满月在哈勒合林成了一件大事。当请柬上约定的时间到达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涌上哈勒合林内的皇城。
亲王忽必烈望着人头涌涌,嘴角挂上了一些残酷的笑容。他看看左右的,由忠诚于自己的亲兵组成的队伍,摆了摆手。
“跟我走!”
身后几十名亲兵,一个个抬着大箱小笼的礼物,更有甚者赶着马车,看那沉重的车辄,也不知道车里装了些什么。一路之上,像亲王忽必烈这样进宫的,可不卡一队两队,而是几十队上百队的人都赶向哈勒合林城的皇城。
原本“黄金家族”此刻的子孙繁衍的数量已经不少,而且赵旭为了自己这个大汗的位子,坐的稳稳当当,他的请柬发到了“黄金家族”的每一个人。仅仅除过此刻占据了钦察汗国的蒙哥一家,以及已经死光了的赛因汗拔都和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一家之外,黄金家族的每个当家的,都收到了请柬。
事实上除过赵旭派出的信使之外,这些人也都收到了亲王忽必烈送去的信件。
令人不得不佩服的是,“黄金家族”的人,的确有其成功的特质在里面。当亲王忽必烈的信件到达这些人的手中时,无论其他的贵族、将军们如何想。“黄金家族”里的人,却空前的团结起来。
也许,他们不一定赞同亲王忽必烈的,服从“华夏帝国”的命令,前往钦察汗国,去受钦察汗国阿速台汗一个小辈的管理。但赵旭不能当大汗这件事,在他们的心中却是空间一致。蒙古汗国的汗位,必然属于“黄金家族”,无论这个家族内部争斗成什么模样,也不会允许一个外姓人谋权篡位。
而这才是亲王忽必烈把宝全都押在今天夜里的原因,原本的计划是他不进宫,宫内赵旭宣布的时候城外的大军就会攻城。但贺齐的大军出城,形成了一个新危机的同时,却让亲王忽必烈看到了另外一个机会。那就是城内的守军相对数量要少一些,而且相信赵旭料不到今天夜里,城内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进到已经布置的花团锦簇的皇城内的时,亲王忽必烈惊讶的发现,皇城内的侍卫居然并不是赵旭的手下,为此他不称赞了赵旭一句。
“原来这家伙也不是个草包,知道城内的侍卫如果是他的人,搞不好会被王公大臣们起疑,如今换了皇后海迷失的人,说起来比他的人要好对付一些。而且这些人中间,也多有我们自己人,到时……”
想到这儿刚刚进城的亲王忽必烈,不由的也有几分高兴。
可亲王忽必烈并不知道,此刻皇城之中却是外松内紧。如果只看了外面的情景就放松了警惕,未免就有些太过于大意了。
“旭爷全都安排好了,我们就等在这儿,全听您的一声令下,就杀将出去!”
说话的人居然是贺齐,他不是出城去了吗?事实上,贺齐作为赵旭手下的头号领兵大将,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不能少了他参加。此刻他15oo名由他专门训练的,来自罗斯的士兵全都隐藏在皇后海迷失寝室之中。
而这就是香莲给赵旭出的主意,派遣贺齐的人马出城,假装贺齐同样离开了哈勒合林。同时撤除禁宫之中,赵旭的手下,让前来观礼的人,无论是否包藏祸心全都放松警惕。隐藏在寝室中的这15oo名罗斯士兵,身着重甲手带长刀,人手配备一枝短速射火枪。
前面说过,因为这些罗斯人生活在寒冷地方,普遍身高力大,骨骼粗壮。固然头脑不大灵活,又嗜酒如命。但野蛮凶狠,在近距离肉搏的时候,往往蒙古兵也不是对手。罗斯之所以战败,就是在他们的重型骑兵面对蒙古骑兵的时候,在对方的灵活战术下,根本不堪一击。
赵旭此刻依然半躺在长沙发上,嘴里吸着加料的雪茄烟。固然此刻吸雪茄,已经不能让他有起初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不吸却涕泪横流,要死要活的难受。因此赵旭的烟瘾那是日渐变大,甚至有号称“1根火柴”之称。
“嗯,贺龙卫我估计事起就在今夜。到时你和你手下对付那些喝多了的人,不必手下留情,凡是围攻大殿的一体处死!一个都不要留下来。明天天一亮,清点一下都是哪些人反叛,回头把他们的家族也一体灭绝!”
“是的旭爷!”
赵旭大宴群臣,是在正殿进行的。那里赵旭安排了3oo侍卫,固然不如贺齐手下火枪兵精锐。但他们也比大殿之中的蒙古诸王公的人数要多。
想来到时蒙古诸王公,自然是先要退出大殿,然后率领他们的手下一起围攻大殿。到时赵旭与皇后海迷失将会与手下被困在大殿之中,而贺齐就可以率军从他们后面突然袭击。
想来两军肉搏之际,蒙古兵的斩将刀原本就比罗斯人使用的要短1oo毫米,加之罗斯士兵使用的连射火枪射速快。而且因为加长了弹仓与枪管,威力也要大一些。近战的时候,当会非常犀利。
虽然罗斯兵的脑袋不够聪明,但贺齐可是派了自己手下的精锐军官,从下一直到上全面领导着整个罗斯军团。这让赵旭相当满意,认为他们是派得上大用场的军队。
哈桑也在一旁掂着小胡子,对于眼前的安排他也相当满意。无论亲王忽必烈是不是打算按照“华夏帝国”的要求,前往钦察汗国都是他们蒙古人自己的问题。中间到底有什么残酷的变化,那与“华夏帝国”赤地千里的要求没有关系。
最好是蒙古人与赵旭的手下打个两败俱伤,死的人越多越好。
“旭爷此计甚妙,我看我可以让人准备此美酒,等平了这股贼患之后,让大家好好的乐和一下才是!”
“嗯,哈桑军师总能想到旭爷我的前面,这个想法好,准了!”
为了凑趣,周边的人也一起弯腰,恭敬的来了一句。
“谢大汗!”
第1o6章 人命由天定
虽然天空里的战云,已经沉重的几乎要变成铅块砸在哈勒合林城上,只是整个城内的百姓们依然是什么了不知道。无论在亲王忽必烈还是在赵旭眼中,这些事情与小民们是没有关系的。就算是大战起来,死上一些小民,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他们是小民而已,不过是权利争夺时的蝼蚁!
真的是如此吗?
如此想的人,只能说是把书读到屁股去了!
试想想大唐的盛世,不过就是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条,摆在了为官当皇帝之前。至于那些办坏了事的皇帝们,说白了,就都是忘了这句话。
赵旭如此,亲王忽必烈同样是如此。
就好像亲王忽必烈的,接受“华夏帝国”的条件,不过了为了未来在钦察汗国争权夺利的基础。皇后海迷失,让赵旭称汗,好与与亲王忽必烈斗个你死我活的最终目的,依然不过是如此。
倘若用数百年之后的观点来看,这实在是一种愚蠢的举动。只是在这时的世界上,并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真正明白这件事。就好像“华夏帝国”一样,倘若不是出了个马丁,那么也就会有这时的变化。
张文谦,立在飞雪满天的哈勒合林城的城外,看着城头上彩旗飘飘,听着城内锣鼓喧天。心中想着的是这时王城之中奢华的酒宴,让他感觉到残酷而又无奈的是,夜间必然会发生的屠杀。
作为一个文人,张文谦见过不少的“世面”。蒙古人西征的时候,对于抵抗激烈的城市屠城的举动并不鲜见。作为文人他以为有伤天和,但作为策士他无力抗拒。
毕竟他的家,可都是当年被秦桧一句“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卖给当时的金国,后来又被蒙古人吞并。他是一个没有家了的汉人。虽然在蒙古人这里,比起最没有地位的南人还要高一等,但终于也不过是下等人而已。
当有了“华夏帝国”有了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族时,他感觉自己有了归属,就仿佛是一个久游的浪子,有了归家的希望,这怎么不让他的心中欢欣鼓舞。
但对于亲王忽必烈,他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那就是这么多年,亲王忽必烈对他礼遇有加。此刻摆明了亲王忽必烈身陷险境,而自己却无所作为,这不能不让他的心中涌起一阵以怨报德之情。
理智告诉他,这是错的。
因为无论赵旭与蒙古人,他们都是“华夏帝国”必然铲除的蛮族。他张文谦是见过“华夏军”的炮火连天的,如果说亲王忽必烈只是感觉到对方的炮火犀利而担忧,那么张文谦这因为多读了书,有相当思考能力的人明白,那不是蒙古这样的民族有资格对抗的力量。
不过如果凭心而论,他还是希望亲王忽必烈可以远远的离开,不要再出现在“华夏帝国”边境千里之内。从哈桑那儿他听过,“华夏帝国”周边千里之内长草可也,长敌人,那一定是有多少杀多少绝对不会手软的。
“唉,人的命,由天定!只希望今天夜里城内的那些内应,能够及时打开城门,不然的话……只怕……”
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大雪越来越猛,张文谦不自觉的摇摇头。
事实上,此刻城头的屯兵之所里,刚是赵旭从皇城里撤出来的禁兵。他们将来都会补充到城墙上,与外面的蒙古兵进行对战。在大雪之夜里,连夜面对连射火枪与优势炮火攻城,那实在是件相当蠢的事情。
午后的雪越下越大,甚至鹅毛样的大雪,到了让人看不清道路的水平。偏偏在这里夜间的时候,刮起风来,大雪变成了暴风雪,而这又变得对于攻城一方有利起来。城头的炮火再犀利,但当能见度不足的时候,杀伤力自然下降。而这时就拼的是意志与热血了。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大雪也越来越密,城内庆典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先开始的是,是赵旭的儿子的满月酒。虽然已经是满两月,但终归这还是大家都过得虚情假意而又高高兴兴的。整个大殿里的汽灯明晃晃的县在顶上,桌子上的酒菜上了一道又一道。桌上的王公、大臣们,一个个喝得脸上都挂起了酒晕。
“这些个死鞑子,都喝掉这么多酒了,居然还这么活蹦乱跳!”
这让赵旭有些烦恼,他自己也因为左一拨右一拨的劝酒,而喝得小脸通红。倒不是赵旭酒量不好,而且他喝的酒,都掺过了水。即便如此,几轮下来也把他喝得脸上红红的如同遇到了第二春。
但他不能不喝,眼前这些人虽然基本上算是泾渭分明。大家都知道,随着赵旭宣布了自己要当大汗的消息之后,必然有一场血战。但中间也不乏有些墙头草,希望能够在赵旭清除了反对的王公大臣之后,好给他留下些地位、利益。
随着酒兴阑珊之时,赵旭与抱着孩子的皇后海迷失悄悄对视了一下。后者看了看下面坐着的王公大臣们,此刻已经有人喝出了七八分的酒意,甚至有人上去拉扯宫娥们的彩色宫妆。其实这也不算什么过分的事情,蒙古人在这样的事情上原本就比较豪放。
尤其今天大殿之上的气氛,实在是有些诡异的。在这种压力下喝酒,稍稍喝多了现出蛮夷的原形,原也不是件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
“当当当……”
悠扬的謦声响起,大殿上的喧闹为之一清。这时赵旭举起酒杯来,向着在座的诸人扬了扬手。自然,今天夜里也是砸杯为号,所以赵旭还特意换了个大杯子,希望砸的时候声音能够响亮些。
“诸位,感谢诸公今日来为小犬到贺,赵旭在这里谢谢大家。请大家与我一起干了这一大杯,然后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大家呢!”
哪知道赵旭话音才落,已经有人应了一声。
“赵旭,你不就是想当我蒙古人的大汗么?你干脆就直说了吧,就算是要砸杯子,你就快些砸吧!”
第1o7章 暴风雪之夜
响亮的声音,在安静下来的大殿里回荡着,那中气十足的喝声,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话里的内容。
赵旭被人叫破了打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愣了几秒,看清了那个高喝的人之后,赵旭猛然间长笑起来。
“哈哈哈哈……还真的是你,你我翁婿能走到今天,真是让人万万想不到啊!不过既然岳父大人说砸了杯子,咱们就砸吧!”
手中的大杯子扬起来,酒水随着他的动作洒向天空。随后杯子在头顶上明亮的灯光照耀下,飞出了赵旭的手狠狠的落在地下。
“呯……”
响亮的如同枪声的一样的声音里,大杯子的碎片如同璀璨的群星那样在地下纷飞。已经撕破脸的亲王忽必烈也就不在等待。手一伸自怀中拔出自己的连射火枪。
他身旁与他一伙的人,一个个也全都动作了起来。他们踢翻前面的桌几,上面的碗盏杯盘带着菜肴的污水一起飞溅起来。在几案围起来的空场上,原本等着赵旭宣布了消息,好继续的歌姬舞女们哪里想得到,这儿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眼见上面的赵旭以及下面坐着的王公大臣们拔出手枪,她们尖叫着,如同花丛中,因为受到了惊扰而纷飞的蝴蝶寻样,四散奔逃。
其实不知道赵旭想过没有,不要摔杯为号,只让歌姬舞女们尖叫,就一定能够迅速的传递信号。
随着这些歌姬舞女以及来往侍候的宫娥们的尖叫,亲王忽必烈举起手中的连射火枪。向着赵旭只一伸,“呯”的就开了一枪。火药燃烧的白色烟雾腾起来,挡住了亲王忽必烈视线,他看不到自己是否击中了对方。
只是隐隐约约看到赵旭向下倒倒去,可随即对方一抬着。这一次亲王忽必烈看明白了,赵旭手中拿的是一枝真正的左轮手枪,而且他在准备射击的同时已经一把掀飞了面前的条案。
“呯呯呯呯呯……”
连继6响,是使用钝化火绵发射药的子弹。比起火药发射药的子弹,那威力是要大得多了。只是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拿着手枪乱射,根本找不到目标就是。
厚实的条案成了所有人临时的掩体,无论哪一种手枪,都没有办法射得穿。这时亲王忽必烈一边的人,纷纷拔出手枪指向赵旭。但他们身边,却还有属于赵旭一方的大臣。他们掏出暗藏的利刃,一声不响的扑过去。
惨叫声在大殿里响起来,被刺中的人回首一枪,就打死了刚刚刺了一刀的,自己昔日的同僚。
“赵旭,你这个该死的……”
已知必死的人,张着满了鲜血的大嘴。胡子也被血全都染成了红色,那模样就像是刚刚从地狱里出来的大恶魔一般可怕。赵旭这时射空了手里的左轮手枪,那令人恐怖的吼叫声让他变得急切起来。
他可没有“华夏军”此刻已经装备了的,左轮手枪的“快速填弹器”,最少“华夏军”的士兵不必再身上带着沉重的,装填好的轮式弹仓。他的手抖的装不上左轮枪的轮式弹仓,那吼声也让他顾不得装弹。一伸手再掏出一枝连射左轮火枪,从条案伸出一只手,朝着发出喊叫声音的方向拼命射击。
那个手中高举着斩将刀的,向赵旭扑来的人,被打倒在扑过来的半道上。这时整个殿里乱成一团,被击中的人倒在地下发出生命最后的呼喊。
这时赵旭早已经安排好的武士们,也成群的冲了出来。这是一队罗斯来的士兵,他们强壮而又高大。一手连射火枪、别一手斩将刀的配置,也让赵旭这边立即就风头大涨。
亲王忽必烈这边,抢先发难的优势,立即就在大增的敌人面前衰落下来。只不过他的人也是有备而来,虽然酒水消耗了不少,但事情上多数是消耗在了地下。而且蒙古人从小有饮酒的习惯,因此一点点的烈酒不但没有让他们喝醉误事,反而让这些人变得更加骁勇善战。
这时他们涌向正殿,可是正殿这里已经被赵旭事先安排的王宫内的,属于皇后海迷失的禁卫们,已经准备好了手中的连射火枪。他们倚在汉白玉栏杆的后面,手中睥连射火枪架在栏杆上。
亲王忽必烈以及其他“黄金家族”的蒙古王公以及贵族、将军们的手下,他们从带进宫的彩礼厢里,拿出手榴弹、短铳、斩将刀,一窝蜂的窜向正殿。
他们首先被防卫正殿的,皇后海迷失的禁兵发现。架在汗白玉栏杆上的火枪,开始追逐着奔跑的人影。许多奔跑着的身影被他们射倒在地,在这暴风雪的夜里发出尖锐的号叫。
不过蒙古王公们的亲兵,多数都是打了多年将的百战之士。在准备行动的时候,他们已经以暴风雪的风向为基础做出了选择。人数最多、最密集的地方,是大殿迎着暴风雪的一那边。
虽然这里面对对方的射击时,同样有人不断被击中倒在地下,但更多的人涌到大殿附近的第一道汗白玉栏杆那儿。成群的手榴弹被从空中扔了过去,响亮的爆炸声惊动了大殿之中厮杀的人。
亲王忽必烈的部分手下涌出来,毕竟他们与外面的人只是两道门户以及一条走廊之隔。受到前后夹击的,皇后海迷失的人虽然奋勇反抗。但在前后的夹击下,他们很快就陷入到了掠势。
一些人向前跑去,来到道数汗白玉栏杆其中的一道负隅顽抗,另外一些人则被后面涌上的敌军,用短刀刺入身体。皇城里的战斗,各为其主的士兵,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极度残酷的厮杀之中,最先尖叫的宫娥、歌姬与舞女们,这时大多已经倒在密集的弹雨之下香消玉殒。
而亲王忽必烈与他的手下,这是拖着那些长案,倚在墙边又或者说告靠着柱子,拼命抵御着赵旭手下的进攻。大殿外涌进来的人,很快给苦苦支持着的他们提供了增派。
战斗在这疯狂的暴风雪之夜里,越发激烈起来。
第1o8章 你个老匹夫
赵旭急着要杀掉亲王忽必烈,并让所有不臣服他的人感觉到担心。从而可以把蒙古所有的势力整合在一起,好与赵伏波的“华夏军”在来年的时候进行决战。
亲王忽必烈也急着杀掉赵旭,然后开始与“华夏帝国”谈判。从而可以带着蒙古人前往钦察汗国,去那儿重振雄风。至于说将来会不会打回到蒙古汗国的故土,这就是儿孙们的事情了,最少他没有想过。
不过亲王忽必烈,是个懂得“各领风马蚤数百年”的旧式豪杰。但他不懂得,面对科技领先,法律公允严酷的“华夏帝国”。除非其国内大乱,否则他和他的儿孙,将永远没有机会回到蒙古故土上去了。
此刻为了各得的目标,两人拼命催动自己的手下上前厮杀。不知是谁,先把对方人群头顶上的汽灯打下来。原本就充满了气体的汽灯,在被一枪打爆的时候,里面的灯油都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火雨落下来。
被灯光点着的人,几乎立即就成了火人,他们狂奔着想要找一个地方寻求救赎。可汽油的火焰在这样的状态下,只会越炼烧越旺。而且在这枪林弹雨的,早已经乱了一团的战场上,所有人都在杀人与被人,哪里有人去理会什么残酷的事情。
一些被大火烧过的人,干脆就用武器解决了自己的性命。随后他们身上的弹药,在火炮焰下被引燃。把他们的尸体炸的血肉横飞。
热武器的战场,与冷兵器战争的残酷不可同日而语。后者让人头痛的是大量的伤残,以及冷兵器伤口所造成的痛苦。而热武器战场之中,令人感觉到害怕的是,那迅速消耗的生活。
在这是子弹横飞的大殿里,管是你是战场上的勇士还是名臣宿将,全都在热武器的子弹下不堪一击。
当大殿里整个变成黑暗之时,所有的射击都暂时停止了。在这时谁开枪,可能会受到许多的射击,其中也包括了紧张的自己人。因此双方都借着黑暗移动起战线,原本宽阔的大殿里,到处都有细碎的声音,以及拖动条案的声音。
这时,从打碎的窗户、门户里涌进外面的,带有血腥与硝烟的冷空气。大殿里的人,因为原本充足的暖气,这时都感觉到寒冷难耐。大殿外面的战斗,一如开始一般激烈。手榴弹的爆炸声,不时掀起大团带着火药燃烧时硫磺臭味的烟雾。
不过更远处的天空里,传来了打雷一样的声音。那是城外的军队正在攻城的声音,大炮、步枪的射击声响成一片,阴霾的天空反射出明亮的炮弹爆炸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的时候,它们就像是滚滚的天雷,沉闷而又连续不断。
亲王忽必烈被部下保护在一个柱子的附近,他的前后左右,有几个放倒的条案把他保护在中间。此刻已经占据了大殿靠边门一段的他的手下,正出去帮助大殿外面进攻的手下。
他们清除了皇后海迷失的禁军,毕竟这些人比那些贺齐亲自训练出来的罗斯人要弱得多。从背后的袭击,让亲王忽必烈以及他的手下,得到了不少的弹药。
战场上的短短的寂静里,给了亲王忽必烈一点点时间。他躺倒在地下,向不远处的赵旭呼喊。
“赵旭,你还是投降吧,这哈勒合林始终是我们蒙古人的天下。城里的百姓,也不会愿意你当蒙古人的大汗。我看你还是做做好事,投降了让我把你送给你兄弟赵伏波,那样的话我们蒙古人可能还有更好的选择。赵旭,以你一人之命,换我蒙古千千万万条命,可是件大善事呢!”
“这个老混蛋,如果不是他坏事,这大殿能被炸成这个模样么?”
赵旭有些恼,倘若明天大殿里被打成这个模样,光整修一下就得几个月时间。而且还要花费大把金钱,那自己称汗不成了笑话了。还有,原本今天夜里,还可以甄别一下,到底哪些王公大臣们愿意自己称汗,愿意忠诚于自己的。被亲王忽必烈这一闹也分不清了。
而且这些蒙古的王公贵族们死在?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