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363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63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会想到那个时时听到的赵伏波的名字,这位海迷失皇后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那个赵伏波是以赵旭为对手的,倘若他能够放过蒙古汗国,那么自己放弃赵旭也没有什么。当然,那是他们决战之后,皇后海迷失才打算做的事情。

  又见权谋,手腕,这宫廷斗争最常见的东西!

  在这宫廷皇权的斗争里,体现着最为明显的残是实力,根本上来说是军备,而最重要的事实就是科技。

  “是啊,小宝贝不要急啊,你要相信旭爷说话是算话的!现在大白天去,当多有不妥的,所以……”

  赵旭的手随着他的笑容,靠近了皇后海迷失身上敏感的部位。原本就穿着轻薄彩裙的皇后海迷失,只是带着妩媚的笑容扭转身体,这无保留的让他感受到自己最“真挚”的感情。

  装着落地玻璃的暖阁之上,看得到外面的雪正在一丛丛的落下来。在这极背的塞外苦寒之地,雪下起来何止是关内的数倍。这也就是赵旭始终想着大宋的锦绣江山,而不把蒙古汗国这大大的区域放在眼中的原因。

  他享受着当年贵由汗都享受不到的香艳生活,虽然本质上是极为香艳的生活,但内里不过是各怀鬼胎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旭也不可能全力去关注自己手下研究、开发什么新式装备。只要完成了皇后海迷失的愿望,将来得到了她在后方的支持,对于赵旭来说此刻也就足够了。

  手上温柔的触觉,让赵旭感觉到自己喝进肚里的酒,被谁点燃了似的燃烧起来。不过在他做那些香艳的,爱作之事之前,他的目光看着远远的天际。

  “二郎伏波,就看你的本领了。倘若保不了境、安不了民,我看你将来如何有脸当这大宋的皇帝。而且几十万用火器武装起来的蒙古人,该会让你忙上一段时间吧!”

  正在赵旭想着的时候,一条白滑滑的胳膊,好似一条蛇那样从他的胸口攀上来,揽住了他的脖项。赵旭俯下头来,皇后海迷失那娇艳的嫩脸上,一抹带着急切与催促的嫣红,促使他不得不动作起来。在这样看雪的日子里,实在不应去想其他的事情!

  第167章 不能不谨慎

  下朝之后的亲王忽必烈,带着些阴郁的怒意。就好像这阴郁的,刮着北风就要下雪的天一样。同样他的马车走在大街上,平衡而又飞快。原本包括他在他的蒙古王公们是喜欢骑马的,但在这样的天气里,坐在这温暖如春的马车上,还是件满舒服的事情。

  这种马车不过是“华夏帝国”旅行车的改进产品,而且良好的隔热层,令一个燃烧着木炭的小铜炉就让整个车里温暖如春。明亮的玻璃可以看得到外面的街景,甚至亲王忽必烈可以吸着他的雪茄,喝着温酒开始思考下面的事情。

  “原来月烈居然到了那里,那我到底该如何办呢?”

  这是亲王忽必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他从自己的兜里掏出来一封信来。挺括的信纸、钢笔写出来的字迹,这都说明了他的女儿去的地方。

  “她居然跑到了华夏岛那么远,而且还要嫁给华夏帝国皇妃的弟弟,那这样的话……实在是个不懂事的丫头!”

  对此亲王忽必烈没有办法接受,尤其他记得孛儿只斤班秃曾经说过的,蒙哥父子接受的条件里,就有一条要处死全部去过大宋的士兵。

  “这怎么可能,这不是让我们亡国么!”

  因为蒙古人几乎是全民皆兵的,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多数男人都要离开家园参战。那按照赵伏波的要求,那不就是让蒙古人自断臂膀吗?如果不是这样,孛儿只斤班秃在前面来召唤蒙哥家的人时,为何那么多的战士选择留了下来。

  看着外面路上的残雪,亲王忽必烈最放不下心的,却是皇后海迷失要他们出兵后事情。事实上他很清楚,自己所言不过是借口而已,出兵的难度并不像说的那么大。

  比方说与赵旭一路从阿拉伯帝国逃回来的路上,那种6轮马车除过可以让士兵们不受寒冷之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带足够的粮草。那包括了来自“华夏帝国”的军粮、马料,甚至包括他们出售的煤球以及人用、马用的雪鞋。

  这些足以让军队行动起来,至于后勤补给只要有了足够的大国,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那些有着6个大宽轮的马车,在这大雪茫茫的时候,却可以形动自如。而且马匹身上的马衣,也让它们抵抗寒冷的能力成倍的增强。

  可以这样说,这样的突袭将会是宋军始料未及的。很有可能可以趁着他们行动不便,以及防守疏忽的时候发动突然攻击,就能夺下余玠经营即久的蜀地,而蜀地的粮草又将可以支撑蒙古大军进一步入侵的需要。唯一的问题在于,亲王忽必烈并不想替赵旭去与赵伏波对抗。

  按照孛儿只斤班秃所说,对方有能力在一上千就用大炮毁掉赛因汗拔都的皇城,以及1o万人的大军。那不是开玩笑的力量,绝对是具有毁天灭地力量的战斗。当然,蒙古军的一点优势就是,如果趁着天寒地冻夺取蜀地,那么随后面对赵伏波的大军时,他们就是在山地以逸待劳。

  从这个角度来讲并不是完全没有战胜的可能,但问题依然是,他不想替赵旭去打天下。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亲王忽必烈还是在尽力抵抗着赵旭对于蒙古帝国的控制。甚至他接到女儿的来信之后,张文谦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可以设法与“华夏帝国”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协助对付赵旭,那么蒙古帝国可以投降。

  这个主意亲王忽必烈还在考虑之中,毕竟这关系到所有蒙古人的未来。而且因为蒙古人对于大宋的入侵,恐怕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蒙古人就得被他们杀去一小半,另外一半人则会在随后的生育计划之中灭亡,这是亲王忽必烈最不能接受的事情。而前面那一条,恐怕也将要杀掉蒙古人多数的青壮。

  正如同前面所说,蒙古人是全世皆兵的,那恐怕蒙古男人就要这样死绝了。

  “哼,难道我们要像蒙哥父子一样,去受那没由来的屈辱么?”

  此刻说起来,倘若赵伏波宁愿得到华夏故土,蒙古人回到过去旧有之地,然后大家两不相干。这样的条件亲王忽必烈会考虑接受,因为女儿最近的信上,已经一再说过不要试图与“华夏帝国”为敌。如果现在住手,可能还能保留几个蒙古人活命,倘若是将来再投降,恐怕结果就很难说了。

  “这个月烈,真真的不懂事。你道你放弃了蒙古公主的身份就如何,在人家那里还不是要过仰人鼻息的日子。就算他将来华夏帝国强大至极,可也要给别人活命不是!”

  坐在自己温暖的马车上,想着这复杂的事情,让一向思维缜密的亲王忽必烈感觉到头痛。实际上此刻他也面临着一个三叉路口,那就是蒙古人将何去何从。是按照女儿的建立,迁去钦察汗国受到那儿的钦察汗国阿速台汗摆布,还是说与赵旭合作与赵伏波一战。

  “左右都是死,死又何惧之有!”

  这是亲王忽必烈心中悲愤之余,一直想要呼唤出来的话。然而理智告诉他,能够用一天时间灭亡赛因汗拔都以及他的1o万大军的“华夏军”,肯定能够满足他死的愿望。而且这可不仅仅只关于他一个人的生死,这可能关系到整个蒙古人的死活。面对这样的问题,亲王忽必烈就不能不谨慎些。

  在亲王忽必烈喝完了一杯烈酒,又吸完了一枝掺着鸦片的雪茄之后,他的意识变得稍稍有些模糊。但他直到此刻,依然不能放下民中的疑虑。心中一直有一个不愿意去想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去乞求“华夏帝国”的皇帝赵伏波,也许整个蒙古族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这是个“站着死、跪着生”的选择,就亲王忽必烈心中那颗滚热的帝王之心而言,那是他最不愿意选择的道路。

  现在就要看赵旭的本领了,在他缠绵过后,夜里来看亲王忽必烈的时候,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呢?

  第168章 他来做什么

  夜间,哈勒合林城的温度持续下降,一天的大雪在午后突然停了。但大家该知道,下雪不冷化雪冷。刚刚入夜,寒冷就让所有人都缩在了家里。这也包括了亲王忽必烈,因为监国以及亲王的身份,他城中自然也有自己的王府。

  在这件事上,他还得要感谢赵旭。因为赵旭当时干掉了两个称制的王子之后,两座府坻之中的一座,就成了监国亲王忽必烈的住所。

  “王爷,请!”

  亲王忽必烈是个多思多想的人,当夜间来临的时候,他邀来了张文谦。

  “仲谦,别那么客气。我只问你认为那些华夏人,他们会给我们更优厚的条件吗?”

  张文谦按照宋人的习惯,用袍袖遮住嘴喝过酒之后,才一捋胡子说起话来。

  “王爷,我恐怕他们不会变更条件。那个赵伏波我也找人打听过,那是个杀人如麻的家伙。他根本不会允许未来的华夏千里之内有什么敌国。您知道他的原话是什么吗?宁可千里之地只长草,也不得有一个敌人长出来!”

  张文谦这话绝对是赞同出兵的,虽然亲王忽必烈曾经也与他讨论过,不出兵的得失。出兵就要担心蒙古汗国会不会出问题,不出兵就要考虑与赵旭的斗争。

  “嗯,那是个强硬的家伙,我看他一辈子也不可能像别人低头!”

  亲王忽必烈喝着酒,另外一只手上夹着粗大的雪茄烟。虽然眼前摆放着美食,但他与张文谦一样,喝酒的时候不喜欢吃太多的食物。

  “是啊,他的火器犀利,自然不会向别人低头,我只是担心在未来他的火器会越来越犀利!”

  张文谦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亲王忽必烈是懂得的。张文谦或者担心的不是蒙古人被消灭,而是在女儿的信中还提过另外一种人——汉j,他们协助外族入侵,并且出谋划策的人。只要不是被迫所为,那么就可能会被定义为汉j,只要背上这个定义,那是一定要杀的。

  “是啊,赵伏波那个小子的势力照这样拓展下去,恐怕终究有一天要来与我们拼命的。与其等他羽翼丰满,不如……”

  不如什么呢,亲王忽必烈没有说下去。他的心情是矛盾的,如果按照女儿所说,他不该如上选择。但眼前自己手下几十万蒙古大军,最少都有了滑轮弓与“飞燕iii型弩炮”。而且因为赵旭手下的军师哈桑在那边的熟人,照样大量的火枪从“华夏帝国”卖到了蒙古人手中。

  在亲王忽必烈心中,这是蒙古人最强的军势。倘若如此还打不过那个赵伏波的“华夏军”,最少也能够倚仗蜀地与其对抗。到时也许能够从他那儿得到更好的方案,了不得全去钦察也就罢了,只要不杀那些手下就都没有问题。

  就在亲王忽必烈与张文谦饮酒的同时,商量着未来的时候,突然门外的新兵进来悄悄俯在他的耳边。

  “王爷,金刀附马来了!”

  听到“金刀附马”这个称呼,亲王忽必烈狠狠瞪了一眼自己的亲兵,眼前的小兵吓的低下头。因为亲王忽必烈来到哈勒合林之后,就要自己的亲兵们不要再称呼自己大汗。那是在自己家里的称呼,此刻到了哈勒合林这里可是只有“诸王之王”才能被称为大汗的。

  因此“大汗”的身份解除,自然“金刀附马”的身份同样要解除,而变成他亲王忽必烈的姑爷。他可不想让城中的,眼睛同样绿油油瞪着“汗位”的人把自己当成了敌人。

  “他来做什么?”

  “王爷,姑爷并没有说,他只是说有急事求见!”

  刚刚犯了错的小兵这时心中正在担心,猛听亲王忽必烈问话,又急着回答。等他抬起头的时候,却发现亲王忽必烈是在问他对面的师爷张文谦。小兵心中悔的,差点抽自己两巴掌。

  “好了,你下去吧,告诉姑爷,我这就来!”

  “是,王爷!”

  小亲兵悄悄松了口气,如蒙大赦一样快步离开这里。亲王忽必烈看着他的背影,悄悄摇了摇头。

  “王爷,我看他是为了出兵来说项的,您……”

  亲王忽必烈举起一只手示意,张文谦不必再说,他已经定下了主意。随即向张文谦点了下头,后者忙站起来躬身送行。然后当心事重重的亲王忽必烈的背影刚刚消失,张文谦却就立即追随着他的身影离开了这屋子。

  “岳父大人在上,小婿赵旭这里有礼了!”

  当赵旭直挺挺的跪下打算行礼的时候,亲王忽必烈已经动作夸张的把他扶了起来。

  “肾婿,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我猜你一直在忙宫里的事情,就没有打扰你呢。其实我早就想叫你过来一起喝几盅了!”

  赵旭在亲王忽必烈的拉扯下坐在大厅里的椅子上,令他不大满意的是,刚刚亲王忽必烈话里话外,似乎是指自己与皇后海迷失有j情一样。让赵旭认为,反正月烈公主已经回不来了,自己有没有j情干他屁事。心中知道亲王忽必烈刚刚说的话当不得真。他同样半真半假的说着,反正大家都不会毫无保留的相信对方。

  “是啊岳父,小婿一直忙于城防,早就想到您府上请安,可是实在脱不开身。不知道这座监国府岳父您老人家住的还习惯吗?”

  听着赵旭与自己同样的,言不由衷的话,亲王忽必烈一样不满意。虽然赵旭的确是送了他一座府坻和监国这个称呼,但他却是使自己失去了“大汗之位”的罪魁祸首啊!

  “哼,难道说一座府坻就抵得了大汗之位么!”

  带着虚情假意以及相互不信任的心思,两人的谈话很快就变得冷淡起来。甚至亲王忽必烈心中在想,是不是该与眼前这个混蛋直接撕破脸,然后把他抓了交给赵伏波,也许那样的话他会允许蒙古人有更好的条件来存活下去。

  因此亲王忽必烈看着赵旭的目光里,不时露出森森的寒意,而这股寒意让赵旭感觉,比外面的冰天雪地更加寒冷。

  第169章 都很有心计

  两个都有心的男人,让故事就变成了下面这样。不大的酒桌上摆着油灯,不是那种离近了会耀眼睛的汽灯。还有美酒与美食,同时两人都用牙咬着粗大的雪茄烟。而且相同的地方还在于,两人都斜着眼睛从眼角里观察着对方。

  他们都已经沉默了好久,面对眼前的事情都不大想说什么。自然一个心中关心的是自己的汗位,另外一个心中关心的是自己未来的皇帝位子。

  至于其他的,什么都不抵这样位置。至于有了那个位子以后该如何,估计他们都没有多想。大约与那时的帝王们相仿,得到了帝位有能力的扩张,没能力就是让手下相互对峙,然后做个主持公道的皇上。对外,需要的时候可以纳贡提称臣,至于屁民,他们的死活真的与“大汗”与“皇上”有关吗?

  最终,还是亲王忽必烈开口子,他唯一想要知道的就是,这蒙古汗国的位子到底在将来是谁的。

  “贤婿,说起来出兵也不是不可以。你是清楚现在军队的实力,只是……我怕啊,如果我们出兵,国内空虚。我倒不是不放心你哪,倘若钦察那边的蒙哥父子杀来的话,那又该如何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旭倘若不明白的话,那他还是赵旭吗!

  “是啊,岳父,我也在为这件事犯愁呢。您知道,南边的二郎伏波手下已然不少了,倘若现在不动手,只怕将来就动不得手了。而现在倘若我要是拿下那里的话,必然不让他北上马蚤扰岳父您的汗国!”

  赵旭的话说的够明了吧,倘若亲王忽必烈不打下大宋来,交给他的话。那么他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消把蒙古汗国的汗位给了皇后海迷失,那么亲王忽必烈将来就什么都没有,甚至他可以自己做大汗。

  不过事情倘若翻过来的话,那么也可以这样说。他会用他地盘上所有宋人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安全,倘若他赵伏波不肯自己占据大宋,而要攻上岸来。那么他赵旭就一来督军死战,二来背后迁民于北,总是要与赵伏波把这对台戏一直唱下去的。

  最重要是,他赵旭完全不怕蒙古人不帮他。毕竟,对付赵伏波这样东西,还是要大家一起上手才成的。

  明亮的雪茄烟的烟头,在暗暗的屋子之中闪烁着。刚刚的两句对话之后,又让两人同时陷入沉默之中。不出声的喝酒,不出声的吸着雪茄。

  不过两个心如电转的人,可没有注意到,在外面有个快被冻僵的家伙,在尽力把耳机贴在墙上。在他耳朵上戴着的,也不是什么神奇的玩意,不过是个木质的一头大、一头小的管子。坚厚的墙把声音忠诚的传递过来,两人的对话一点都没有让他漏过来。

  “你们两个该死的倒是说话啊,你们不说话我这反正的任务如何完成呢?要知道汉j是要绞死的!”

  是啊“华夏帝国”里也不知道是谁想的缺德办法,对付汉j的手段是绞死他,同时还要没收他直系亲属的所有财产。本着“长宜子孙”的老见识,墙外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肯让那样的事情变成现实。自己死了也就罢了,让家里的老人孩子们一起挨饿那就大不是事了。

  这一切坐在暖哄哄屋里的亲王忽必烈与赵旭两人,当然不知道墙外有人。他们不紧不慢的喝着酒、吸着雪茄烟,想起来就谈一阵,想不起来就任由墙外的人继续冻着。

  “那臭脿子呢?”

  这是闷了半天的亲王忽必烈沙哑着嗓子说的话,他不知道赵旭的表白到底该不该信。他曾经出卖过赵家,出卖过木刺夷的山中老人,现在他又要出卖皇后海迷失,那么将来会不会出卖自己呢?

  “哦,那个贱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倘若我回得到大宋,她我自然不会去理会。但倘若我不得不呆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那么她自然有我的用处!”

  “你才是个贱南蛮!”

  亲王忽必烈在心中鄙视赵旭,他称皇后海迷失是臭脿子,实际相比之下在他心中,南人的地位更加不堪。倘若他将来统治了所有的地方,一定没窝囊的南人全都当奴隶使唤。

  也是亲王忽必烈的心思没有被赵伏波听到,听到了恐怕他会付出更多的代价。不过纵观历史,似乎南人真的很窝囊。从来都是对外委曲求全,又是称臣又是纳贡。

  可是南人真的窝囊吗?不过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而已!

  而且敢于想象一下,聪明的南人脑袋上的枷锁被放开吗?无论中国哪一个时代,无论衰弱与强盛,古代科技由于“中华民族”的特质,总处于时代的领先地位。

  那么中国窝囊的那些历史如何解释呢,很简单,就好比网络游戏里那些人物一样,非得要一个智力超高的法师去肉搏,结果几乎是一定的。

  “肾婿,你真的会回到大宋去吗?那这里呢?”

  又狠狠的吸了一口带有鸦片的雪茄烟,亲王忽必烈脸色在红光里阴晴不定。

  “这里,是大汗的蒙古,与我赵旭何干呢?将来我们翁婿各镇天之一方。一方有难,两方齐至。到就算是那个二郎伏波的军队,又或者说是钦察蒙哥父子的大军来到。我们翁婿的火器不少,而且我们的人力是他的千百倍,到时又何必怕他呢!”

  赵旭的话倒是让亲王忽必烈听出点门道来,那就是他们各自掌握着对方想要的东西,那面面前似乎只摆给他们一条道。那就是相互合作,并提供对方想要的东西。只有如此,大概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好吧,即是如此,就全依肾婿所言,明日上朝再提出兵之事,我必允之!”

  赵旭听了心中大喜,手中酒杯与亲王忽必烈手中酒杯碰在一起。

  “一言为定!”

  就在屋中之人达成协议的时候,屋外听着他们交谈,几乎已经冻僵的人才在心中说了句。

  “谢天谢天,这两个该死的终于谈完了!”

  第17o章 雪天勇出兵

  “看吧,他们终于是要出兵了!”

  城墙上用一座杏黄铯的暖帐遮盖住的,是此刻称制的蒙古皇后海迷失。在她身边与她说话的是她特意“赐”坐在赵旭。下面蒙古军正在一队队的从城前走过。这算是皇后海迷失为大军送行的礼节,最少她要在这儿目送他们上战场。

  “恭喜皇后,这只能说明您是得到了群臣们的认可。这一仗我想要拖很久的时间,也许那时我们的后……”

  想到这儿,赵旭就想笑。眼前这个美貌皇后有的时候是个笨蛋,眼下她正掏出钱来,从罗斯采购大量的青壮。这些寒冷地方来人的,更加强健也更加高大。他们只要配备了武器,就可以成为相当不错战士。而赵旭要做的,不过是训练他们忠诚于自己就好。

  这是因为热兵器可以让普通人稍加训练就成为战士,但过去的冷兵器想要训练好,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好比使用长弓训练出来一个好弓手需要好多年的时间,但使用滑轮弓训练出一个好弓手的时间,就缩短成几个月。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旭与哈桑、贺齐商量出的一个秘密的计划给谁都没说。那就是蒙古大军的出征,不过是驱虎吞狼的手段而已。他要借着蒙古在前前方拼命的时候,组织起他手下的,使用连发火枪与铜炮武装起来的大军。有了这样的大军,到时在与赵伏波的,已经在与蒙古人作战之中疲惫了的军队进行作战。

  对于蒙古帝国的土地,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但将来与蒙古人划江而治他同样没有什么兴趣,此刻在蒙古汗国的成功,让他的胃口大了起来,他要恢复大宋昔日旧有之地。

  如果说在没有穿越者的情况下,赵旭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的统治者之中比较好的程度。然而,在面对工业以及社会获得极大发展的“华夏帝国”,他又成了封建帝王之中最可恶,也是最强大的那一个。

  亲王忽必烈看着城头上搭起杏黄铯的暖帐,他狠狠的冲地下啐了口浓痰。这是吸了雪茄之后不好的一点,尤其他吸的事实上是鸦片与烟草的混和物,那对于他的身体伤害更大。无论鸦片还是烟草,都在迅速消耗着他的一切。

  “这一对狗男女,待我打完了大宋再与你们计较!”

  心中狠狠的骂了一句,亲王忽必烈翻身上马。与赵旭一样,他的心中同样有着更多的打算,那就是如果可以对付得了宋军取得那些土地以及人口之后,甚至能够打败赵太波的话。那么他同样有能力回师,灭了那对城头上的“狗男女”。当然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倘若实在打不过赵伏波,在那里就可以考虑投降了。

  亲王忽必烈手下的近卫在他带领下,迅速离开这里。很快他们就与出动的大军会合,残冬的晴日里,一队队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缓缓行动着。穿着马用雪鞋的它们,在厚厚的被冻得坚硬的雪地上并不下陷。这些出口型最战马,是这几年以来整个埃及、叙利亚王国最多的出产。

  因为对于战马的需求量“华夏帝国”的商人们,除过自己建立生产企业之外,还使用一匹最战马与另外一匹重型马,共两匹种马与普通人达成交易。然后在有偿提供马匹饲料的同时,以平常的价格买入马驹。这种马作战低级别的骑兵用马还是不错的,虽然不如最战马,但好歹也比普通马要好些。

  为了这一次促成蒙古人出兵,赵旭手下的士兵全都变成了步兵。当然暂时来说,他也用不着太多战马。而且从济州岛运来的战马很多,天知道“华夏帝国”哪来那么多战马。他可是不知道,整个阿拉伯帝国、埃及,几乎都在上面那种手段下,变成了战马供应基地。至于华夏军使用的“华夏天马”与“最战马”,依然还是来主要自于“华夏岛”、科特行省以及“华夏帝国”在欧洲部分的土地。

  雄壮的马匹上披着马衣,士兵们在铠甲上披着披风。这样的鬼天气里出兵,自然是要让每个士兵都要骂娘的。不过好在他们在风雪之中移动的距离并不遥远,前方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6轮马车,让他们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温暖的马车里前进。矮小的蒙古马在耐冻方面,比起这些出口型最战马的确要好一些。

  与城墙上相对的地方,是事先挪出去的,监国亲王忽必烈的大帐。作为他与赵旭商量好的结果,就是赵旭的大军,将会在蒙古大军全面入侵大宋,并与赵伏波的华夏军交手后,及时到达战争作战蒙古军队的第二梯队。与赵伏波决战之后,倘若胜利,赵旭就成为大宋的皇帝,而到时亲王忽必烈则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

  大车是这次行动的重点,多达5万辆6轮辆大车,组成了这次大军行动时最大的特点。那些6个宽宽的大板轮,在这雪地上行进的时候,一点也不会影响行进的速度。

  “要前军前进时多加小心,标清楚道路,以防大军碰到那些雪坑!”

  在这时行军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这时大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蒙古人会突然出现在边境上。相对而言,只有蜀地方面部署的宋军最仅人担心。就蒙古方面的情报而言,只有那里在的宋军曾经得到过大量“华夏帝国”提供的火器,虽然后来听说大宋朝廷调走了一些,但总体上来说,要比其他地方的宋军更难对付。这次进行突袭,也是件不得以的事情。事实上只要夺得了蜀地,到时补给领先当地还是补充的到的。

  以上的种种原因,是促成这次出兵的主要因素。同时亲王忽必烈给益州方面的李璮发布命令,要他率军马蚤扰大宋的边境,同时也转移一下大宋朝廷的注意力。

  事件事中,没有人考虑大宋朝廷。也是腐朽的朝廷已经成了一群窝囊废狗官把持的罪恶之地,无论再富有也难逃噩运!

  第171章 建路先挖沟

  “驾……!”

  一匹健壮的最战马在冻得硬硬的道路上奔跑,它同样穿着雪鞋,不过这是一种相当特殊的雪鞋。第下脚下有钉,可以让战马的马蹄在任何时候不会打滑,第二雪鞋并不是直接在马蹄的最底部,而是稍稍的要高一些。这样的好处是,在冻硬的道路上飞驰的时候,不会受到雪鞋的影响。雪鞋也只会在松软的积雪上才会起作用。

  骑士的目标,是远处的已经看得到的益州城。那儿此刻与沿海的泉州等地一样,是些暗地里实行了新政的地方。不过没有人知道,此刻的益州城里,已经成了“华夏帝国”皇帝临时驻跸的地方。

  “当家的,这里的街道好窄啊!”

  对于朱莉安娜的报怨,赵伏波有些无奈。的确这里与按照“华夏帝国”未来城市规划修建的“华夏岛”、或者说锡兰明珠行省的大街相比,那是差得远了。不过好在这里的街市里的道路多数还是青砖铺就的,虽然那些青砖已经被多年的踩踏以及车轮的辗压,早已经不再平整。

  在他身边,是几年穿着披风的皇妃。此刻因为益州已经普及了暖气,只需要一个使用煤炭的铜炉,水胆里的水通过铁管传递到铸钢的暖气排里就解决问题。因此这改变了人们的穿衣习惯,里面穿的相当薄,出门的时候才会穿那种带有帽子的皮裘。

  相对来说“华夏帝国”的水泥路那是要进行的多,甚至建设的方式都要先进的多。

  在“华夏帝国”要建路就要先挖沟深1o米的沟,至于宽度那得要看是什么道路。如果是主干道的话,那就是双向6车道。如果是干道就是双向4辆道,一条车道大约宽4米。也就是说,如果是主干道的话,那么宽度将会是5o米。

  最下面是厚厚的有隔水作用的基础层,其后是主下水道,弧形浇铸顶盖。石子、沙子冲突层,然后在水泥板建立城市的功能性管道。比方说供水、供气将来还会有供电的管道。然后依然是拱形浇铸顶盖,再然后又是石子沙子缓冲层。随后是带有水泥钢筋加强筋的路面。

  这样的好处是,整个城市的地下管道系统的铺设完成。大概这可以体现,那些没有长远规划的政府,动辄揭开路面的事情的反感。不过尽管设计的如此复杂,但所有的钢筋水泥件,都可以事先生产好。包括那些顶部的弧形穹顶,也都是事先生产好,使用预埋的钢结构件进行机械连接。因此整个建设类似于搭积木的方式,建设道路的速度也绝对不慢。

  当然这仅是只城市内的道路,至于城市外部的道路,暂时还是使用路基并铺设道路模块,最后浇上沥青结束。如果说以后的规划,据赵伏波知道“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正在研究一条所谓的“天路”系统。即将来建国之后,可能会完全使用那种完全建在立柱上的高速公路以及铁路系统。

  当然,那还得要看将来的发展如此,现在谈起来就有些太远了。只是就眼前来说,这也算是繁华的益州城的道路实在是太烂了。不像“华夏岛”上的道路,就算出现问题,只消揭开沥青换去下面的水泥模块,再浇上沥青结束。

  不过益州此刻的大街上,尽管寒冷依旧,但所有的店铺都有了相当的变化。尽管店家在夜里依然要把那些长条的木板装在玻璃幕墙外面,但此刻他们都已经是新型的商店了。商店里的商品,同样是来自华夏岛的新型产品。玻璃橱窗里此刻有着木质的假人,穿着新式的衣服。

  “我说朱莉安娜,我们可不能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啊。这里已经在变了,而且马丁老师说过,变化一但开始除非动力消失,否则就会一直变化下去。我相信会变的越来越好,正经你倒是想想,将来我们的首都落在哪儿啊!”

  朱莉安娜事实上也逛的兴致勃勃,因为这益州,此刻不但有许多他们见惯了的,来自“华夏岛”的新东西。还有许多他们这些来自“华夏岛”的人,所不曾见过的东西。

  “我不就是说这里的路不好,你至于吗?”

  别看朱莉安娜与赵伏波已经是“老夫老妻”了,但对于赵伏波她还是时时有一点点的敌意,毕竟这个家伙抢是自己的女朋友。赵伏波此刻换了一身白色的新宋装,但他在军队里习惯剃短的头发,依然让他装不成个读书人。而且他走路来,也实在是急急火火的很,一点斯文的架势也装不出来。

  “朱莉安娜,我看你呀还是好好的当你的兵吧,这些事情我看你是没有一点办法的呢!”

  正在两人互相抬着杠的时候,突然远远的传来喊叫的声音。

  “让开,快让开,紧急军情,快让开……”

  一个穿着羽林铠骑兵甲的骑士,正在打马在道路上飞奔。这让赵伏波皱了下眉,因为紧急军情应该送到军营里去,而且如此打马在大街上飞奔,又算是怎么一回事呢!

  “啊……”

  尖声的尖叫里,一个距离赵伏波几步远的小丫头在大街的中间。不用问,倘若被飞奔而来的战马踩住的话,那么一定就会血肉横飞。赵伏波一个箭步窜到街中间,下一刻他已经把小女孩挟在怀中,接着一个翻滚扑倒路侧,总算是躲过了战马的冲撞。只是身上拿来扮斯文的白色新宋装,已经滚了一身的泥水好不狼狈。

  “我的天哪,瞧瞧你这付模样。我看当家的你呀,永远也扮不出斯文了!”

  来到赵伏波身边的朱莉安娜眼看赵伏波没事,立即就摆出一付巧笑嫣然的模样,仿佛要证明一下自己可以扮个淑女,但赵伏波那是永远也扮不出来绅士的。赵伏波低头看看自己怀中的小女孩安然无恙,他摇头苦笑。不知道是对于在街市上纵马飞奔的人,还是对自己苦笑。

  “算了吧,下次再上街,我看我还是穿军装的好,如果不是这下摆,刚刚我就不会滚到地下了!”

  第172章 两面的衙门

  当赵伏波来到李璮的司令部是,陡然感觉里面的气氛已经有些紧张了。作为益州的都督,李璮的双重身份,让他的衙门与军部不得不同时存在。所以他的衙门事实上一半是穿着蒙古兵装束的衙门,另外一半是“华夏骁骑军”的军部。这也是他没有办法把军部建立在城外的原因。

  “李骠骑,你该用灯光信号的,虽然白天不好使,但城头到这儿还是没有问题的!瞧瞧你的报信骑兵,把这街让冲的乱的,稍不注意要出人命的!”

  赵伏波一身雪泥的回到李璮的大营,看他狼狈的模样,李璮完全是一付大事不妙的感觉。可他完全没有想到,赵伏波下面这句话却给他定了魂?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