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354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54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的退款行为,也促成了留美幼童的出现。

  这时可能就会有人说,那不过是用来毁灭“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段。诚然这样的结果的确出现了,最少大清朝的辫子因为这样的事情而被剪了。这可能使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伤心,但有一个前提,那就“中国的传统文化”,绝对不该拒绝任何的科学发展。

  就好比“中国的传统文化”永远也不可以阻止汽车、飞机、核能的冲击一样,因此“传统文化”如果不能适应科技的发展而改变,那么被淘汰就是注定的命运。就像在互联网时代,还想着穿长袍马褂、辫子与缠足,鸦片烟与西洋镜,那一定是可笑的事情。

  科伦坡作为商人们云集的地方,也可以算是繁华之地。但正如前面所说,不要与“华夏岛”又或者说黄沙城去比,这时的建设程度,甚至连大宋的渔港都不能比。

  “长官,这里打不起来了!听这里的人说,我们战舰的汽笛一叫,早把守军与军官吓跑了!”

  带领舰队的是肖恩,他被章青从“济州岛”替代而回。此刻已经是印度洋舰队的司令官,将来这锡兰明珠行省,也就是“华夏帝国”印度洋舰队的母港。

  赵伏波骑在他的飞火燃天兽上,看了看四周的确是如此。当地人都好奇的围着他们看热闹,而当地的官,这时都跑的不知去向了。

  “好吧,命令海军6战队在附近建立基地,然后就雇佣当地所有的人,在城镇附近开始清理丛林。虽然情况不错,我看还是要注意安全才成!”

  赵伏波并没有打算在这儿多留,他会率领自己手下的“华夏羽林军”的部队前往僧伽罗人的都城。看模样,真的如同肖恩说的那样,打不起来。而且随后庞大的建设计划,以及足够好的薪水,估计这时的人也不会反抗。

  随后在赵伏波率军前行之后,这里的情形,的确不像是赵伏波率领“华夏军”来攻打这儿,倒像是这时成了救济院。缺医少药、缺吃少穿,外加“华夏军”拿出的产品,很快这里所有的人都开始行动起来。而当地人的薪水,也就是从一袭纯棉工作服,以及能够吃饱饭开始。

  这样的行动,几乎立即就吸纳了眼前这个港口城市的所有人口。而“华夏军”对这里的入侵,也就成了仿佛如同商业行为一样。肉罐头、大米饭、工作服,这是“华夏岛”那些俘虏的奴隶们的待遇,但在这儿几乎瞬间就征服了所有的人。

  这是一种可以预料到的事情,此刻锡兰明珠行省的当地人,与已经进入到工业革命时间的“华夏帝国”的人相比,就近乎是原始人一样的存在。当他们面临着眼前的有肉吃、有衣穿只管劳动什么都不必想的时候。仅仅只用了大半天的时候,他们就全体倒戈了。

  当然随着建设的进攻工资会涨的,随着工业的发展,福利会加的。而到那时,锡兰明珠行省也就完成了建立与转化的工作。

  第117章 建设式入侵

  不能不说这是一次奇异的登6,赵伏波率领的军队,在锡兰明珠行省登6的时候,居然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不但他率领的手下在科伦多以及尼甘布的登6,还是绮丽尔率领的贾夫纳的登6,都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这是战前预计的最好情况,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展开以建设为目的的“控制式入侵”。这是根据“华夏岛”的发展过程,形成的一种新的,较为和平的入侵方式。大量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工作机会,将会是它迅速展开的原因。

  面对这种建设式入侵,不得不提一下“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规划手段。我们知道,一个城市里,给排水、道路以及民宅、工厂、商业等等区域会形成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而事先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会产生极为不同的结果。倘若玩过诸如“模拟城市”之类的读者,对于这样的建设理念一定不会陌生。

  “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根据马丁提供的现代给排水以及道路系统,规划了城市的轮廓与区域。同时也拿出了一些标准的建筑物的设计。例如,居民楼、厂房车间、商业建筑以及政府建筑等等的设计图纸,虽然不排除一些特色建筑的问题,但总体上来说,多数的建筑都是标准的。

  否则就不会出现,如同师雪容给赵伏波的演示的那样,居民楼拆光了外墙之后,现成的给排水系统,可以让这些框架式结构,轻易就转换成养殖、种植等等的其他用途。而这就是城市建设之中,标准化钢筋水泥构件应用之外的特点。

  也正是新城市规划的特点造就了眼前的建设式入侵,对于这个时代多半还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这绝对是一种新的,“温水煮青蛙”式的入侵手段。

  在预计攻占的三个地点上,全都是海上战舰汽笛的鸣叫之后,当地的军队以及官员们,在面对这从来没有见过的可怕事物全都一跑了之。而“华夏军”是来这儿建设的,自然就立即开始了他们的“建设式入侵”。

  为了清理附近的丛林,开挖各种不同用途的壕沟以及建筑的地基,让这些地方的工作量那是已经大到极致的程度。从“华夏岛”上来的人,除过军队之外就是一些技术人员。军队是不会干建设城市的活的,这一点在整个“华夏帝国”之中体现的,是各个不同系统,全都是“亲兄弟明算账”的管理方式。

  当地人因为官府的逃跑面对这些乘着军舰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尤其是这些家伙上岸之后,给出的条件实在是相当优厚的,他们的手段是这样的。

  首先使用军队把整个小城包围起来,并利用那些最先靠近他们的人,以及城市之中的乞丐等等诸如此类的人。让他们洗澡、吃饭,并穿上新的工作装。倘若有病的话,也会送到医院里去治疗。而抵抗的人,就会被凌厉的手段迅速消灭。

  然后就是施展出那种激励机制,例如召工的人,倘若他们在招工的竞争之中能够胜出,那么也许他可以得到一盒火柴、一副墨镜又或者说更多的肉罐头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工作中的人同样受到激励机制的制约。

  至于那些不参加、不接触的人,就更容易对付。只消用相对较强硬的手段,把当地的粮食生产大户把握在手中,尽管把附近的粮食一扫而空。那么剩下的人面对没有粮食吃的窘境,不用你们催他们来投靠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毕竟处于蒙昧状态的人,根本没有什么社会保障体系。所有的人只消看看,昨天进去的蓬头垢面的人,今天出来的时候洗的干干净净,穿着崭新的新衣,他们也就知道该如何去选择了。

  加之偶尔“华夏军”士兵展示的火器的威力,又或者说展示一些照明弹、探照灯以及用炸药把大树连根拔起的能力后,附近所有的人、所有的势力,都只能逐渐进入这种“建设式入侵”的系统里去。

  丛林在现代的锯子以及炸药面前让开了土地,灌木从被浇上油料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砍倒大树运到海边的锯木场,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用途,架设起风车的锯木厂就开始运作了。随后第一批带来的简易房就出现在新社区里,虽然还只是帆布与木框结合的房屋,但良好的卫生条件,让进入“建设式入侵”的人感觉到相当满意。

  而无穷无尽的工作,强大的激励机制之下,所有人都被纳入到这个体系之内。这时激励机制的特点就体现出来,工作努力的人,很快就得到了别人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比方说额外的饮料、额外的服饰又或者说额外的其他收入。这让最初刚刚加入,感觉到还有些恐惧与不信任的人,慢慢放弃了他们的想法。

  毕竟只要是人,就知道吃好的,穿好的,少劳动多休息。人的本性如此,在激励机制前面说白了,信什么佛都没用。不过相对于繁荣,就会有萧条。相对于仁慈,也就会有残酷。对于死都不愿意合作的人,在夜幕降临之后,他们被一个个戴用铁链串起来,他们将会被远远的卖到阿拉伯、欧洲又或者非洲去。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以一种非常隐蔽的状态来进行的,因此根本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的发生。随着“华夏军”扩展的继续,更多的小镇被占领,更多的青壮年开始工作,老人则有相对安逸的生活条件。至于孩子们,按照《华夏律》他们得到学校里去生活,而这并不由家长们决定。

  入侵当然会有阵痛存在,但科技的落后可以说就是被入侵的根本原因。而评价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先进,大约也就需要用,它是否可以促进本民族在当前时代的科技的发展足够迅速。

  秦、汉、唐时代的“传统文化”,大约总是先进的。但到了清的时候,面对世界的科技发展,“传统文化”就到了必须被改变的时代。

  第118章 简单的事情

  人们常说,从道路系统就看得出来发展的水平,相信这句话总是有其道理可言的。当年的罗马帝国,当年的盛唐强汉。这些曾经的时代顶级强国里,道路系统一定是相当发达的。

  可在这里,在这块被命名为锡兰明珠行省的土地上,很容易就看得出来,这里的帝王们一天到晚在忙碌着作什么。

  “这,也算是官道?”

  赵伏波与舒钰儿骑着马走在锡兰明珠行省所谓的官道上,不但是土路而且道路之上荒草长起老高。别说比起“华夏帝国”的马蹄与水泥大道,就算是比起大宋的官道,也多有不如啊。

  “是啊,看来这就是官道了!你不知道,看了这道路之后,我已经不再去想象他们的都城会是什么模样了!”

  赵伏波只是撇撇嘴,此刻他不大能理解那些个所谓的皇帝、王国、苏丹、总督们。难道他们奢华的生活真的那么重要吗?事实上赵伏波知道,阿拉伯帝国以及欧洲的某些所谓的国王们,他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不如“华夏帝国”普通的公民。在工业1oo暴利的促使下,“华夏帝国”此刻的生活水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这个世界的最高水准。

  也许大家感觉到有些夸张,那不笑就打个比方。秦始皇比起当时的人,自然绝对是生活在最高位。那么有一个问题,他穿过的确凉吗?他玩过网游吗?又或者说,坐在过抽水马桶吗?

  这就是生活水准的质量级别的差距,但就此刻“华夏岛”上的发展,最少学校的孩子们,一天牛奶两杯,鸡蛋一个。经过中医搭配的,以果汁和足够热量而又营养均衡的营养餐三份。

  而且这不是说“华夏帝国”如果照顾他们的公民,而是在科技发展之下,巨大的利润给他们在生活水平上带来的改善。倘若说到赵伏波自己的生活水平,那其他国家的皇帝还是不要比了吧,因为原始人和现代人根本不存在比的问题。

  终于僧伽罗人国家的都城展现在了赵伏波与舒钰儿面前,在一路之上他们基本上没有遇到过抵抗。许多时候,对方的军队会在“地狱使者ii型野炮”的炮弹之下做鸟兽散,只一炮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甚至因为军队前进的速度太快,赵伏波根本连对方的士兵都没有见过。往往听到爆炸之后,等他到的时候,那儿早已经空过一人了。

  “这就是他们的都城吗?”

  不能不说,僧伽罗人的都城倒是满有味道的一座城市。虽然那城墙不能与大宋朝的城墙相比,更无法去与欧洲的城堡相比。不过他们的还算是有些艺术的味道,从山坡上望下去,那精美的寺院说明,这里人还是有着不错艺术细胞的。

  而且赵伏波的进城过程里,居然并没有发一枪一弹。因为当他率领着自己军队包围了对方的都城时,僧伽罗人已经打开城市,他们投降了。

  这样的战斗事实上是不值得描述的,毕竟此刻“华夏帝国”的科技水准,已经远远超过这时发达的阿拉伯帝国,也远远超过了欧洲国家。像锡兰明珠行省这些不入流的,在赵伏波眼中几乎如同土著似的国家,实在不配做华夏军的对手。

  原本赵伏波以为,在锡兰明珠行省岛的战斗,会因为对方的抵抗而分散他的军队。可没想到对方居然草草的抵抗之后就投降了,这让他想起来马丁老师说的,在曾经的那个大航海时代,使用火绳枪的2oo名西班牙人,就征服了整个印加帝国的事例。

  “钰儿,你说我们为占领这儿,出去羽林军和海军6战队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舒钰儿当然明白赵伏波的想法,不过随后她的一句话就替赵伏波解决了他的疑问。

  “是吗?我看倒未必,这反正是我们回去华夏故土的必经之路,顺手捎带的事情而已。而且我想军队同时适应一下这样的从林里作战的能力,倒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好吧,我们去与他们的国王谈谈,倘若他愿意放下他贵族身份,也许我可以让他在企业里出资做一个股东,过些好点的生活。瞧瞧他们这城市,真是……”

  缺乏良好排污系统的城市,那味道是不敢恭维的。对此赵伏波已经完全失去了游览的兴趣,他只想快快的谈,解决了问题到海边去建新的城市。

  僧伽罗人的国王,是个个头不高,又瘦又矮的老头。当他看到骑着飞火燃天兽的赵伏波来到近前的时候,他目光之中流露出骇然的神情。因为赵伏波对于不足16的他,简直就是个巨人。

  这给了舒钰儿一种错误,就是眼前的赵伏波简直就是大人欺负小孩子一样。她从自己的胭脂马上跳下来,掀开脸甲带出一抹微笑。那美丽的面容,就仿佛是仙女来到了蛮夷的城市之中。老头的恐惧立即就减轻了,原本向后稍稍偏着的身子,这时也正了起来,甚至还想起来刚刚因为恐惧而忘了施的礼。

  “哦,老人家不必太过于担心!”

  清脆的声音,和善的语气,都让眼前的僧伽罗王国的国王放下心来。他只是害怕舒钰儿身侧的赵伏波,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会怎么对付自己。看他雄壮的体魄,想起来的话,大约一拳就能要了自己的老命。

  原本打算在激烈的抵抗之中血战一场的赵伏波,在这样的情形下感觉到有些尴尬。相信自己要是去谈的话,只怕就把老头吓的不合适了。因此与僧伽罗人谈判的事情,就扔给了获得对方好感的舒钰儿。

  锡兰明珠行省的事情解决的是非常迅速的,相对来说泰米尔人还有些抵抗,而僧伽罗人根本没有像样的抵抗。当然他们的抵抗对于华夏军来说,都不过是大人打小孩式的战斗,不值一提的很。

  面对极端的武力,舒钰儿的谈判很顺利。几天之后锡兰明珠行省,就这样简单的到手了!

  第119章 造成了麻烦

  就在赵伏波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为“华夏帝国”得到了另外一块领土。在这次行动里,子弹消耗不到1ooo发,炮弹不到5o发,然后整个锡兰明珠行省就归化到了“华夏帝国”的手中。泰米尔人的皇族以及僧伽罗人的皇族,直接被打包送到了华夏岛上。

  在那儿他们可以享受更加现代的生活,同时他们可以用他们宫廷里的财富来向“华夏帝国”皇家控制的,那些作为支柱产业的军火企业投入资金,并尤为股东。

  在这时不得不说一下,“华夏帝国”皇室所拥有的企业。首先军火工业,其实是机械制造工业,然后是“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这三类企业是“华夏帝国”皇家占7o股权的企业,也可以看成是“华夏帝国”的国家产业。

  1oo倍的暴利,相信大家能够想到,这些企业会带来什么样的收入。如果再加上“华夏帝国”的工商业带来的巨大税收,那样的财富绝对是天文数字的。但事实上,“公民福利股份”、“教育系统”、“医疗系统”、“行政系统”的开支,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属于这些财富的开支方向。

  尤其是未来的“华夏故土”的建设,那需要的财富绝对是比天文数字更加天文数字的数量,这如何能让赵伏波不加紧敛财才行。如今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迅速在锡兰明珠行省展开建设。同时加强欧洲、阿拉伯帝国方面武器装备的供货。必要的时候,他会放开低端火器的供应,同时增加各国可以采购连射火枪的数量。

  但终究那些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锡兰明珠行省的钢铁生产产量的大幅增加才是根本。毕竟,“华夏军”是一支靠装备堆出来的军队,所以建设就成了赵伏波目前不得不关注的事情。

  但世界并不会因为忙碌而平静下来,欧洲内部的战争、阿拉伯帝国内部的战争,都没有停止的迹象。别看这些家伙不会与“华夏帝国”发生任何冲突,但大家有了新式武器之后,看着别人的时候都不大有好脸。而且如果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问题的话,就应该能够发现。

  在将来欧洲人形成大的国家,阿拉伯人也消灭了割据形成几个大的国家的话,那么阿拉伯人与欧洲人的宗教战争,很可能会持续下去,前提是“华夏帝国”倘若不加以制止的话。

  此刻“华夏帝国”除过向欧洲人提供军火之外,还有三田轮做制、节水农业以及诸如马车制造以及先进农业机械、火药开矿等等方面的技术支持。而且赵伏波也曾经说过,希望大家5-1o年之内可以和平共处。事实上,这不过是一个阴谋而已。有了5-1o年的人口、经济以及农作物产量的增加,那么宗教战争的发生,恐怕就是必然之事。

  至于“华夏帝国”自然是要置身于事外的,除过控制苏伊士运河的水道,和一些相关的产油地之外,“华夏帝国”对于中东并没有什么更多的要求。赵伏波的目标,自然是蒙古帝国、然后将会是太平洋与俄罗斯。而且,那并不是要占领更多的土地,而是要消除可能发生的冲突。

  这些当然是遥远的事情,随着锡兰明珠行省到手,从“华夏岛”上,一波波的人来到这里。道路、住宅、工厂迅速开办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是事先规模好的,而且许多的生产资料也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建设起来虽然快捷,但也需要更多的时间。

  就在这时,从钦察汗国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在赵旭得到了蒙古皇后海迷失的青睐与合作之后,他同样得到了生产速射火枪的能力。甚至此刻,普通的火枪、铜炮他都已经可以制造。而且蒙古帝国也有着相当不错的铜矿,从更加北面的罗斯也有更多的资源到达。

  现在还不是讲他发展的故事,而是此刻给他提供了那些资料的人,——孛儿只斤班秃却发生了危险。当初孛儿只斤班秃作为钦察汗国的蒙哥父子派回去蒙古帝国,去搬家的人。他心中一点小小的不服气,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尤其是,他故意送到赵旭手下的那个士兵,携带着足够赵旭手下的工匠们钻研并得到提高的新式武器。

  例如,赵旭此刻已经开始淘汰他手下的火枪与短铳,毕竟这些武器比起连射火枪那是差的远了。而且他不提供给蒙古帝国,甚至也提供给罗斯人。他可不像是赵伏波,军火销售那是根据需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而且也绝对不会让对方的军事工业水平,因此而提高。

  甚至赵伏波在得到了哈桑送到济州岛,然后蒲金书又转给他的消息之后,他已经开始担心了。毕竟倘若赵旭向欧洲方面同样出售热武器,那么肯定会使整个世界更加混乱。甚至会给“华夏帝国”在欧洲的那些商路,带来极大的麻烦。

  不过赵伏波的质问并没有立即发送钦察汗国阿速台汗手中,他是担心当时孛儿只斤班秃人还在蒙古帝国搬家的过程之中,倘若他的兄弟心中一软,只要露出一丝口风,让他听到消息的话,或者孛儿只斤班秃就干脆留在那儿蒙古帝国了。因此赵伏波一直等着,钦察汗国方面的特工发回消息,称孛儿只斤班秃已经进入到钦察汗国境内的时候,他才把如下的质问发送给了钦察汗国阿速台汗。

  “……我并不想让陛下在这件事上负什么责任,但我必须要说明的是,根据我们截获的消息,中国的孛儿只斤班秃亲王,把速射火枪以及其他的武器装备,交到了蒙古汗国,亲王忽必烈的女婿赵旭手中。作为我们共同的敌人,这将会让他的军队实力大增……”

  从头至尾,赵伏波并没有提要如何处置,他也不会说要钦察汗国阿速台汗给他一个交待。因为他知道,这件事钦察汗国阿速台汗一定能够处理好!

  第12o章 有新的希望

  人是一种恋家的动物,这大概是动物习性的体现之一。最少就孛儿只斤班秃而言,有这样一种感觉。越是远离蒙古草原,他恋家的心就越重。越是靠近钦察法国,他心中的不舍就更加沉重。

  放眼望去青草渐退,却是黄沙漫漫的一条道路,这让他的心更加沉重起来。倒不是担心回去之后,因为他向赵旭泄密而受到惩罚,而是在于那不是蒙古人的地方,最少在他的心中是如此的。

  本着父亲遗传给他生性谨慎的禀性,他用望远镜遮住自己的双眼。他并不愿意别人猜透他的想法,最少不愿意附近的手下们猜透这件事。

  山坡下面,是许多大车。6个鼓状的轮子,上面带着些齿牙,在沙地上辗出一道道辄。长长的车队,在他的枪骑兵的保护下,仿佛一条长长的蜈蚣那样。几乎所有的人都阴沉着脸,在这冬季的迁徙道路上,除过不懂事的孩子们,没有人嘻笑颜开。

  蒙哥部族的迁徙人数,远没有过去想象当中那么多。这全都是因为他——孛儿只斤班秃,把他们的未来说过之后得到的结果。去过大宋的战士们,全都留了下来。为了保住自己的生育权利,更多的人选择了留在蒙古汗国。可以说此刻他带到钦察去的蒙古人,连预想的1/1o都没有。

  尽管如此,这依然是一支差不多5万人的队伍。6轮的平板上车上,上面有个小小的烟囱。此刻煤球正在里面的铜炉里缓缓燃烧,除过赶车的人之外,里面的人还是挺暖和的,另外就是大量携带着物资的马车。

  所有人都阴郁着脸,尽管按照宣传,他们到了钦察草原上,会分到一些牲口,也会分到自家的草场。还会有人教他们畜牲或者说种植,让他们的生活能够变得更好一些。这些都是那些贫苦的牧民,大概也只有他们,才会因为这些利益而跟着他远走他乡吧。

  但他们依然阴郁着脸,只有纵马飞驰而过的少年们,才会嘻笑颜开。他们在马上飞驰着,发出兴奋的尖叫声,战马蹄子把地下的沙子高高扬起来。他们的脸早已经被寒风吹得通红,每个人的马鞍后,都挎着一个背蒌,同样他们手中每个人也都拿着个小铲。

  地下已经被冻结实的马粪,被他们一下子就捡起来并顺手扔进那些蒌子里。那些是用来补弃煤球、木炭之外的燃料。一车六轮大车上就是一家人,晚上休息的时候,根本连马车都不必下。车里的那些可以支起来床,就能够家里的人用。

  “大概整个队伍里只有他们早快乐了吧!”

  孛儿只斤班秃心中叹息着,看着蜿蜒的如同长蛇一样的队伍。自己手下士兵们,他们的脸都在面甲的保护之下,尽管在这样的寒风里,他们依然不会感觉到寒冷。但孛儿只斤班秃自己的心里是寒冷的,他不知道自己只带回来1/1o的人,回头此刻的钦察汗国阿速台汗与父亲蒙哥会如何对待自己。

  “管不了那么多了,或者得到那些秘密的赵旭,或许能做更多的事情。”

  失去了继承人的地位,孛儿只斤班秃不恨兄弟钦察汗国阿速台汗,也不恨父亲蒙哥。他知道他们在华夏帝国皇帝赵伏波,率领的大军结成的城下之盟里,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无论他们喜不喜欢那个结果,都是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那个赵伏波……如果不是他……哼,这一次,就看赵旭的本领!”

  孛儿只斤班秃只要一想到赵伏波,他的手就紧紧的攥住马鞭。那个人不但给蒙哥家里带来了不可去除的羞辱,同样也给蒙古带了无望的未来。

  钦察汗国阿速台汗实行的生育控制手段,无疑将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消灭掉整个蒙古人。不仅仅是因为生育政策,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混血,也许不过了几代人,再想找到一个蒙古人,将会是十分困难的情况。

  对于孛儿只斤班秃来说,这都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他抬起头来,去看天空里翱翔的雄鹰,心中的那一抹愤恨却无法掩饰得住。

  “走!”

  他沉闷的吩咐了一声,接着纵马驰下山坡。出口型最战马,迈动长腿,用比蒙古马快得多的速度奔驰下山。这让那些粪的少年们涌起一阵不服输的感觉。他们尖叫着,在马队的外围跟着一起奔跑,就好像是在赛马一样。

  这个变化让孛儿只斤班秃心中宽慰了一下,这些少年预示着未来,蒙古人依然还有勇士存在。但他的心中更加担心的是蒙古汗国,那里在他走的时候,正在进行着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主要是监国的亲王忽必烈,用他的军队在清除一些不满意他的部落。

  听说赵旭是打算建立一起数量庞大的军队的,而且整个军队都会有火器装备起来。随后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就会借着天暖草肥的时候,向南宋发动进攻。

  这不免给了孛儿只斤班秃一线希望,那就是现在的“华夏帝国”虽然财雄势大,而且军队也勇悍异常,不是寻常人能够对付得了的事情。但倘若他们真的向南宋展开进攻,而且速度飞快又能取得极多的地盘与人口时。到时“华夏帝国”虽然强大,但未必就对付得那样大的国家。

  毕竟,蒙古汗国背后,还有广阔的罗斯,以及东欧部分的领土。人口、资源无一不充分以及。只要蒙古法国不出大的问题,完全占据了南宋之后,或许到时“华夏帝国”并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与之敌对。那么也就是说,此刻世界上的局势未来就要变上一变呢。

  尤其是,那些被蒙古人征服的东欧的国家,赵旭已经开始尝试向他们出售老式的火器。即燧发式的短铳、火枪以及“轮回炮”和“飞燕iii型弩炮”。

  有了那些武器的国家,或者会向“华夏帝国”的盟国发动进攻。也许就可以打乱“华夏帝国”的部署,这让孛儿只斤班秃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希望。

  第121章 新的萨莱城

  钦察汗国,这几个月的生活一直是忙碌而又充实的,最少对于钦察汗国阿速台汗来说如此的。自从赵伏波进攻了萨莱城之后,现在已经几乎有1o个月的时间了。在这1o个月里,钦察汗国的人可一直没有闲过。固然萨莱城毁灭在了密集的炮火轰击之中,但此刻迅速的建设,又让这座城城市恢复了生机。

  钦察汗国的皇宫,已经不再是为了体现什么金帐汗国,而建设的仿佛是帐篷一样的皇宫。在钦察汗国阿速台汗去过“华夏岛”之后,他明白将来的城市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建设。因此他花费了大量的财富,从“华夏岛”买来那些标准的水泥构件,然后一栋栋高楼,就在萨莱城中建了起来。

  楼下的大房间,可以让商人们做生意。楼上的房间,则给了失去了自己房舍的,那些在“华夏军”炮击之前被赶出城的人。从这件事上来说,“华夏军”还是一支仁慈的军队,最少他们还没有向那些平民大开杀戒。虽然钦察汗国阿速台汗也知道,当有一天他们进攻蒙古汗国的时候,将会是另外一种模样。

  钦察法国的皇宫,是一座由多栋楼组成的建筑群。它的设计来自于“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这自然是要收费的项目。另外就是建筑的材料,也多数来自于“华夏帝国”。

  因此,新的高楼与平坦的大街,取代了过去了那种旧式房屋。甚至地下的下水道,也取代了过去那种污水横流的局面。甚至过去那种带有蒙古特色的服务,这时也已经在萨莱城绝迹。

  因为那些高楼下的店面,几乎第一时间被“华夏帝国”的商人们租了去。各种各样的店铺,飞快的铺满了所有的店面。倒行钦察汗国的皇家,钦察汗国阿速台汗也允许自己的光头皇后艾达,经营了服饰用品店。

  与此同时,城市里还建起那种公共马车,普及了出租马车,各人骑马将不得在城市之中出现。城市外围,成片的农业区建立起来,这里原本就草原。现在那些玻璃温室,则已经向萨莱城提供了大量的新鲜蔬菜。也是因此,在萨莱城的城墙之外,更多的建筑被建设出来,虽然并不能与城内的,那些使用来自“华夏帝国”的建筑材料建造出来的建筑相提并论。

  总体上来说,今天的钦察汗国,是一个依靠农牧业以及矿业发展的国家。至于工业生产,也仅限于一些制衣、纺织和面粉厂之类的企业。为此“华夏帝国”向他们出售了成套的机械,这也是为何此刻赵伏波要去占领锡兰明珠行省的原因。

  因为可以这样说,“华夏帝国”此刻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生产机器为主要工业方向的国家。这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而且这一次将会在锡兰明珠行省的土地上,建立高炉、平炉以及铜、铅等等的冶炼企业,以提高金属的产量。毕竟供应全世界机械,那绝对不是个轻松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格局继续去,那么有一天也许“华夏帝国”会是这个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而且因为工业的发达,会促使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马丁带来的那些“数理化”知识,也会随之有更多的应用和探索。

  不管怎么说,今天的钦察汗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愚昧的国度。此刻钦察汗国阿速台汗也已经在萨莱城,建设起了钦察法国皇家学校。所有人的孩子都会被送来这时,学习农牧业知识以及一些金属加工类的知识,以及“华夏帝国”为了控制各国发展,而出售的教材——《天工开物》。

  那是一些主要以木料为基础的工业,毕竟枕木的加工,又或者说马车的建造等等诸如此类的机械。虽然比之历史该有的进度要快一些,但远远落后于“华夏帝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对于萨莱城的建设水平,钦察汗国阿速台汗是感觉到满意的。而且由他付出,主要从赛因汗拔都皇宫里弄来的财富进行的建设,让萨莱城的经济充满了活力。尽管如果他懂得现代经济学话,就会发现他进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此刻他正在自己的皇宫里,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默默不语。他的皇宫是一个有四个哥特式塔楼,并由5层楼房连接起来,最下面一层,则是有着大圆柱支撑的宽大门洞的建筑。外侧则是大片的绿地,以及四个方向上的喷水池,这他的皇宫变得极定有情调。

  不管别人怎么说,他的皇后对于这种富有欧洲情调的建筑,是非常满意的。艾达作为首都皇家服饰店的老板,每天的生活也是满忙碌的。而且令她感动的是,钦察汗国阿速台汗并没有再娶更多的女人,虽然蒙哥曾经提起过这件事,但钦察汗国阿速台汗似乎并没有考虑过,反而把艾达立为了皇后。

  作为皇后自然就不能常常呆在服饰店里,但大臣们由于给皇家面子,所以那家服饰店此刻为所有贵族、大臣们提供最新的服饰。自然服饰的设计,同样是来自“华夏帝国”。同时这里的成衣,也往往是来自“华夏帝国”。

  “怎么,我亲爱的丈夫,什么事情使你感觉到闷闷一乐呢?”

  艾达作为皇后,令钦察汗国阿速台汗满意的一点是,她颇可以给他解除许多的忧愁。而且重要的一件事是,艾达的两个妹妹,事实上就是被当年的勃撒罗总督巴哈依,送给紫云庄的庄主哈桑,随即又被哈桑转送给了赵伏波的母亲——“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的两个姑娘。

  她们是有着金红色头发的美人,同样在“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的主持下,成了赵伏波的妃子。大家知道,因为赵伏波的难处以及忙碌,她们都还只是挂名的妃子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光头美女艾达在钦察汗国阿速台汗的眼中,就不得不被高看一眼。

  而这,也是钦察汗国阿速台汗喜欢听她建议的原因!

  第122章 一切会完蛋

  年纪轻轻的钦察汗国阿速台汗坐在自己办公室的阳台,这里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暖气。他只要转过身,进到自己办公室里面,有暖气系统的办公室里,是相当暖和的。这是新式大楼里的空气系统,因为自动楼梯井的问题,形成了副压。所以办公室吊顶上的空气窗里,在向室内排出新鲜空气。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