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352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52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有马丁这个现代人,水轮的设计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汉武”级战舰原本就使用的是螺旋桨,有了这样的武器系统,在将来逆江而上的作战之中,会变得更加容易。

  这25艘战船,将替换“华夏本土舰队”的所有战舰。其他的战舰,将会等待来自“华夏岛”的“燃油蒸汽机”加以改进。另外加以改进的,就是“大鲸级快速运输船”。这种船从开始建造之后,因为需要的数量太大,所以一直没有好好改造过。新船当然的去掉了所有的船帆,虽然“燃油蒸汽机”的力量并不大,但使用螺旋桨的时候效率还是满高的。

  这种船作为主力运输船,将发展成多种不同的型号。一种是船尾楼增高,直接变成集装箱船。而另外一种则变成了油船,只不过“华夏帝国”可不打算让它们变成污染海洋的船只,因此油船内部的油库,事实上是一个个巨大的经过了钢铁加强的玻璃钢罐。作为容积最大的形状,这些玻璃钢罐使用了球形的形状。

  显然油船这样的情况会提高造价,同时降低效率,但赵伏波与马丁还是认为这样解决问题还是值得的。最少在他们不打算开发“华夏故土”以及附近6地原油的情况下,运输业务会是一件相当、相当赚钱的事情。

  除过油船与集装箱船之外,自然就是其他类型的货船了。它们都是用“大鲸级快速运输船”来改造的,这当然要受到许多的限制。改造最成功,也最受人欢迎的,却是远洋的客轮。原过去的甲板上,加了三层的舱室。整个客轮颇有一股现代的味道,虽然暂时来说,还是只能用来运输军队。

  而且整个改造过的舰队,第一次的行动,不过是把来自世界各地的,愿意放弃一切信仰,加入“华夏军”的年轻人送向加里曼丹岛。那儿来自扶桑的奴隶们,已经建好的营房与训练场。按赵伏波的话就是,那里是“华夏帝国”的新兵流水线。

  被漆成白色的船身,因为没有了船帆,和加装上去的舱室,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觉。此刻没有人知道,这种船因为随后“华夏岛”钢铁产量的上升,并没有担当多久的运输主力就被淘汰掉了。但作为最早一批的“动力船”,它们与“汉武-a/f”级战舰,在未来会成为极有价值的收藏品。

  同时“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也开始研制新的,包括了战船与商船的种种船舶。甚至因为有了动力机,马丁在考虑更多的船只。“华夏帝国”的确需要更多的船只,这在大航海时代初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这些事情还是得一步步的做,虽然有了新的“汉武-a/f”级战舰与“大鲸-f级快速运输船”。对于未来赵伏波率领军队恢复“华夏故土”进行的战争,可能已经够用了。但建设整个“华夏帝国”,构建“华夏帝国”与世界其他区域的交通,显然是不够的。

  但解决这一切问题的,却不是船舶制造业,而是金属冶炼与钢铁生产的速度问题。自从“华夏岛”上的工业系统开始发展之后,“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一直在努力发展钢铁的生产制造业。但面对几乎本铺遍全世界的马路,以及装备军队需要的钢铁、青铜,让“华夏帝国”始终是一个缺乏金属的国家。

  固然现在冶炼的技术,随着工业化的生产越来越加以提高。这几年之中随着焦炭的产量与品质的不断上升,“华夏帝国”有大量的,学过“数理化”的学生们毕业。矿石检测能力和粗加式的不断提高,金属的冶炼能力以及冶炼技巧也不断提升,这让“华夏帝国”的冶炼能力发展很快。

  虽然此刻近乎全世界都在给“华夏帝国”输送资源,但原材料依然不大够用,这就让“华夏帝国”不得不对钢铁原料动动脑子才行。当然那是将来要解决的问题,但就目前来说,随着“燃油蒸汽机”的出现,建立一个较新的工业体系,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了。

  第1o6章 军队的扩大

  自船队建成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迅速展开。

  此刻来自济州岛的舰队,运载着从25万降兵中挑选出来的年轻人前往“加里曼丹岛”。在那儿他们将会与来自“华夏岛”的军官们会合,成立“华夏军”各个部队的第二师。前面说过,全面扩军将会让此刻“华夏军”的三支主战地面部队各扩大一倍。

  与此同时,第二波部队也在打算建立之中,他们被命名为“震虏”、“牙狼”、“平寇”三军。按照设想,最终华夏帝国将拥有6军,每军5师第师25万人,共计3o个师75万人的6军部队。至于海军舰队与海军6战队,并不在6军编制的范围之中。除过他们之外,将来还会有空军部队,当然那自然是一件相当遥远的事情了。

  只过此刻在加里曼丹岛上的军队,优先使“羽林军”、“虎贲军”以及“骁骑军”三军达到2师的编制,其他3军,则斩以一师为准。之所以扩展的慢,原因在于“华夏帝国”的人口实在是不多。而且军队也很难与急需大量人员的发展相抗衡,毕竟建立军队那需要占用社会大量人口。

  因此这时从各个海外行省,征来的士兵都在向加里曼丹岛运送,同时运去的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在那里,无论什么种族、什么宗教,全都只能以“如山军令”为准。也就是说,军队之中除过《华夏律》与《如山军令》之外,不允许有其他的信仰。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华夏军”的扩张,事实上是一件名额稀少的事情。毕竟这是一支收入极高,而又福利非常好的工作。

  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何种种族、无论什么信仰,全都被混编在一起。而且“华夏军”也不会给任何因为信仰的人,另外开什么小灶。一般来说,这是支职业化的军队。除非各人申请又或者说残废,作为申请退役的人,他的收入当然会大打折扣。但只要能熬到45岁退股,或者说因伤残退役,其生活水平一定属于社会中午并偏上的程度。

  这并不干涉到社会的分配问题,而是在于路途退役,将没有“华夏帝国”最大暴利企业的分红。“华夏军”的军官与士兵们发现,军饷除外的那一份分红,着实才是最大的收入。因为“华夏军”的战斗,将会让全世界都明白,他们的武器装备还差得相当远。

  也正是因为如此“华夏帝国”的“盟国等级”才值钱,也正是因为如此,“华夏帝国”的军火工业才能一直保持1oo倍的暴利。而这也将为“华夏军”所有的军人,带来巨大的收益。除此之外,对于敌对国家的财产的劫掠,俘虏、敌方装备以及其他财务的出租,也是一份不错的奖金收入。

  “好战”、“敢战”、“爱战”才是“华夏军”的真面目,在将来甚至可以看得到,要么各国在文化、经济的入侵下缓慢发展,要么在“华夏军”的攻击下亡国。正是因为迅速发展的科技,为“华夏帝国”、“华夏军”奠定了这样的基础。这也是为何赵伏波看到赵旭在蒙古帝国的所谓,以及听说了蒙古帝国发生的事情之后所说的。

  “我们可没时间陪那些傻瓜玩,我们就不等了!”

  随着燃油蒸汽机的数量迅速增加,首先就是军用武器的生产速度加快。这包括了出口的武器数量的增加,以及价格的下浮。虽然看似武器便宜了,但因为燃油蒸汽机的出现,生产效率成倍的提高。这时武器的利润,却从1oo倍的暴利,达到了12o倍之多。

  因为武器的增加,欧洲方面却更加不太平了。各地的诸候们开始了战争,虽然他们用的不过是普通火器,但战争在农闲的时候,却卷放了大批的平民。毕竟火器可不像是刀剑以及长弓那样需要长久的训练。速度快的话,1个月时间掌握基本的作战能力,不是什么问题。

  因此欧洲的战争,并没有因为火器的出现而缩小。恰恰相反,因为人数的增加,战争反而更加惨烈。这对“华夏帝国”没有影响。因为战争双方使用的武器、盔甲、战马,军粮甚至弹药,全都来自于“华夏帝国”。这让“华夏帝国”的发展更加迅速,尤其是军火工业的发展,也变得更加迅速。

  时间在“华夏岛”上隆隆的机器声中飞快的度过,整个冬季虽然欧洲有小的战争发生,但其他地方并没有更多的威胁出现。这包括了蒙古与大宋方面,赵旭忙着仿制速射火枪,宋理宗赵昀自然是有一天混一天。同样手下的大臣们,忙着瓜分贾似道死了以后的地盘与利益,至于远近的威胁对他们而言,都不及兜里的银钱更加重要。

  孛儿只斤班秃按照钦察汗国阿速台汗的命令,在监国亲王忽必烈的默许下,带着成千上万的,属于蒙哥家族的人迁向钦察汗国。虽然寒冷袭来,也没有阻止他们的脚步。好在足够的大车以及煤炭,让这支有许多平民和牲口的队伍可以缓慢而又安全的前进。

  并不是所有人都跟随着蒙哥父子,还有许多人留在蒙古帝国,希望可以看得监国亲王忽必烈,能够打败那个传说之中的恶魔。

  在1251年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第一批改装的“汉武”级战舰以及“大鲸级快速运输船”正式出炉。战舰数量达到了25艘,他们首先装备华夏海舰队。“大鲸级快速运输船”则达到了1oo艘,它们可以一次性运输一个完整的军前往世界任何地方。

  之所以可以迅速装备如此数量的船只,这全都利益于整个“华夏岛”所有的机械加工行业,都在为国家生产“燃油蒸汽机”。动力的革命,如同大家知道的那样,将会把“华夏帝国”带入到了一个生产力发生质变的时代。

  生产力的质变,也将让整个世界不得不跟随着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第1o7章 我不做苏丹

  脚下的轮滑在地下转着圆润的圈子,滑动的人就好像是踩在一片云彩上那么飘逸。滑动着的人,有一头浓密的短发。他是“华夏帝国”的皇妃俄丽娅的兄长阿卜杜勒玛提尼,黑而硬的短发使他看起来像是一只狮子,但此刻的模样,倒完全是一付闲情逸致的模样。

  毕竟他已经忙了太久了,这一次来到这儿参加了妹妹俄丽娅的婚礼之后,他居然是一付不打算再回到科特行省去的模样。在接手科特行省之前,他掌管着运河区附近的四座城市。亚历山大港、达米埃塔城与阿什特里特以及苏伊士城,这四座城市中,亚历山大城慢赵伏波占据的第三块领地,可以说也是此刻世界除过“华夏岛”之外最发达的城市。

  阿卜杜勒玛提尼留在这儿,并不打算再回到科特行省去。虽然那儿“华夏帝国”给予了最高盟国待遇,但他依然还是不打算再回去了。因为这一次来的时候,就带着自己所有的家人一起留在华夏岛上。

  他的打算是如果赵伏波愿意保有科特行省,那么那里就属于“华夏帝国”。如果不喜欢那里的人,相信属于巴格达哈里发木斯塔辛的勃撒罗会很喜欢接受那些人。不过那与没关系,他留在这儿是求官的。

  以他自己的经历来看,最早的时候是军人。随后被赵伏扔在亚历山大城去经营城市。现在他也很可以做好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执政官,只是他不打算在留在阿拉伯世界,说白了,他还想到世界其他地方去看看。

  这里是暂时的“帝国大夏”与附近的皇家公园。虽然名字是如此的尊贵,但这里却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场所。而且这里就建设在战场庞大的“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附近,据说理由是赵伏波5oo人的皇家卫队可以随时保护“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因为那里驻扎着5ooo名,直接归属“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配备有火炮的军队保护。这还不算“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院士身边,按照不同级别从2人-1o人的近卫。

  不同的是,“华夏帝国”的皇家卫队,事实上是特种部队的代名词。他们的领军人物是当年自己推荐给皇帝赵伏波的巴赛尔,至于他的兄长这时听说是打算担任破虏军新军的司令的。这让阿卜杜勒玛提尼多少有些郁闷,自己好好的一个军官,怎么就变成了执政官呢。

  在喷水池旁的行云流水的滑动之中,阿卜杜勒玛提尼心中盘算,不知道自己放弃科特行省,然后希望担任“华夏帝国”的军官或者执政官的要求,赵伏波会不会答应。最大的原因在于,他是个满不喜欢受宗教习俗束缚的人,而且他也懒的去改造科特行省那些满脑袋浆糊的信徒。

  另外一个不成因素的因素在于,“华夏帝国”是个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国家。甚至他们的皇帝是个娶了三个妻子的家伙,虽然对外宣称是正宫与东、西宫三位一体,但大家知道在这件事,争需要增加人口的“华夏帝国”管的并不严。只是规定了不得强迫、不得买卖同时婚姻自由这样的法律。虽然猜起来也许过不了几年,就会有女人闹腾起来。不过总体上业说,现在却是男人们的黄金时代。

  “我才不想像阿拉伯那些个伪君子土王们那样去生活,我要光明正大的拥有我的女人们!”

  不管怎么说,反正阿卜杜勒玛提尼是不打算回到科特行省去了。哪怕那里人独立了呢,和他都没有关系。不能说出口的原因在于,他知道“华夏帝国”有一天将会是这个世界的领袖,他可不想像其他国家的人那样,在将来在“华夏帝国”的人面前低人一头。

  正在飞速的滑动里,想着这些不着边的事情时,他的妹妹皇妃俄丽娅出现在他的面前。这是他是希望,因为妹妹俄丽娅与皇后舒钰儿一起经历过勃撒罗的磨难,因此她们的感情最好。

  “玛提尼、玛提尼……”

  听到妹妹的叫声,阿卜杜勒玛提尼玩了一个高难度的动作。他的双手合在胸前,接着人如同陀螺一样旋转起来。消除完所有的冲劲之后,他到了妹妹俄丽娅的面前。

  俄丽娅与琳达两个皇妃,分别是“帝国大夏”的正副总管。工作也相当繁忙,看到繁忙的妹妹,阿卜杜勒玛提尼来到她身边,不等她开始却已经报怨了起来。

  “俄丽娅皇妃,见到您真是让人高兴哪!只是不知道你是不是注意到,你的哥哥现在变成了一个没用的人,只能在这里玩轮滑。你可不要忘了,在比武的时候可是我带你去见你现在的丈夫的!”

  俄丽娅绿色的眼睛没好气的翻了兄长一眼,他们兄妹的感情很好,只不过平时都是她欺负兄长的。今天兄长的话,自然是带了许多埋怨的。

  “我当然记得,不用你提醒。我已经替你向皇后说过了,她说陛下考虑过这件事。但科特行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以为没有希望的阿卜杜勒玛提尼脖子一软仰起头来,就仿佛狼那样对天嚎了起来。

  “我的真主安拉,这还有没有天理了,还有逼着别人当苏丹的?俄丽娅,你再和皇后陛下好好谈谈不好吗,你知道做一个苏丹……”

  阿卜杜勒玛提尼正打算打做苏丹的“痛苦”讲给妹妹俄丽娅听的时候,对方却已经没好气的做出一付转身要走的模样。

  “好了,好了,我不叫了,你说吧,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做,这总可以了吧!”

  被拉住了飘带的俄丽娅只好回过头来,翻了自己的兄长一眼之后,才继续说下去。

  “加里曼丹岛,艾敏和穆克已经在那里了,他们正在组建新军,你也去那里,将会成为牙狼军的司令,刚刚看你嚎的样子,也满像头狼的,该做得好一个司令吧!”

  第1o8章 痛苦的选择

  “万岁……”

  才喊了一嗓子,阿卜杜勒玛提尼脚下一滑,“啪”的摔了一个四脚朝天。俄丽娅绿色的眸子里忍住好笑,接着扮出一付担心的模样,一边扶他一边说笑。

  “天哪,牙狼军要都被你教成这样的话,当家的可是要愁死了呢!”

  的确如此,穆克之所以会在加里曼丹岛上,原因就在于那儿将会是最大的新兵营。已经被绞死的贾似道送来的25万青壮里,加上从其他地方来的人,总共将达到2o万。其中5万人,是接受训练的海军6战队,将来要分散到各个舰队里去。

  在完成训练之后,除过“震虏”、“牙狼”、“平寇”三军外,其外三个师归于“羽林”、“虎贲”、与“骁骑”。说起来除过“骁骑军”缺乏作战经验之外,另外两军都是久战之师。

  “快起来……快点,当家的来了!”

  尽管赵伏波此刻已经是“华夏帝国”的皇帝,只是他的女人们依然还是习惯于称呼他为当家的。阿卜杜勒玛提尼当然不会怕赵伏波,毕竟他是最早与他成为朋友的人。而且他很清楚赵伏波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不过他还是听妹妹的话尽快起来,毕竟作为一个将军要是躺在地下,可不怎么好看呢。

  赵伏波骑在飞火燃天兽上,在一小队骑兵的护卫下飞速的靠近。他刚刚离开“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此刻他的心中满是老师安排给他的任务。下面他又要打仗了,而且这仗更加麻烦,甚至更加重要的是,“华夏岛”上的企业,要打算搬迁了。

  因为“燃油蒸汽机”的出现,带来的变化是极多的。不仅仅是工业化的发展,而是整个生产系统的改变。这时小小的“华夏岛”已经不再适于发展的需要,虽然这里有36oo平方公里的土地,但这里终究不如“华夏故土”更让人放心。而且这里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事实上是一个多物种唯一的栖息地。

  倘若在这个岛上发展工业,并不是不可能。但那样的话,恐怕就会造成极大的生态灾难。固然现在已经有所影响,但7年的时间能够影响的程度是非常小的。就马丁来说,这里的建筑虽然有些可惜,但作为轻工业的生产基地也没有什么问题。

  他与赵伏波希望搬走的是,是整个重工业基础。而且现在搬家的好处在于,许多工业门类,虽然比起最初的时候生产手段提高了许多,但真正距离工业革命的要求还有着许多的距离。

  比如生铁、焦炭、冶炼以及机械制造等等的产业,放在这里都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而且如是提高的话,恰好是挪挪地方,在未来可以达到长期不动的地方。

  这当然是个问题,此刻“华夏故土”依然在大宋的手里。而且现在就回去,就会破坏最初的打算,那就是不在“华夏故土”上发生过于剧烈的战争。因此赵伏波似乎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路是直接围攻临安。相信以队军队的实力并不难做到这一点,但围攻过之后,虽然名义上可以掌握大宋,但到时他手下不过数万军队,虽然攻击力强大,但数量实在是太过于稀少。

  还有一种手段,就是找一处地方迅速建立一个庞大而又完整的工业体系。当然最好是个战略地位比较重要的岛屿,而且作为将来可以比较容易的控制。然后再用大约1年的时间,建立新的工业体系组建新的军队。到最后,集中所有的力量,一次性回国。

  那时再实施起刚刚提到的想法就容易多了,攻临安很容易,大量的战船可以控制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同时与蒙古人进行决战,然后才有可能真正开始建设国家。事实上这将会是一种很痛苦的选择,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军队数量上太过于稀少,不允许他同时追求过多的目标。

  也正是因为如此,刚刚在“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他的马丁老师给了他一个提示。那就是也许“华夏帝国”需要在印度洋上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在未来可以作为“华夏帝国”的军港,并控制印度洋航线。同时那也是一个很大的岛屿,适于开展工业方面的建设。

  这个地方就是锡兰“斯里兰卡”,它的北部是平坦南部有山脉,北部也有不错的港湾。而且他所在的位置,可以轻易控制南洋群岛与中东方向的航线。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受到制约。

  “那么华夏岛呢?”

  说真的,对于华夏岛赵伏波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毕竟这是他倾全力建设的第一座城市。

  “这里一个字搬!”

  “搬吗,老师这么大的城市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马丁的话让赵伏波感觉到难以置信,如此庞大的城市怎么可能说搬就搬呢?对于赵伏波的疑问,马丁悠然的说出下面的话,才让赵伏波明白,他的马丁老师老师建设这里的时候,早已经考虑过那些问题。

  “知道为什么我违逆你母亲的意思,没有建立宫殿吗?我们迟早要回去华夏故土,这里何必要建设那些奢侈的建筑呢?而且你可以也没有注意到吧,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建筑,可以很容易就搬走。”

  马丁的话让赵伏波实在是没有想到,他走到窗前向外望去。他所在的地方是“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仅仅这里就有1o万人工作和生活着。附近高楼林立,而且马路宽阔,说到这些东西都可以搬走,赵伏波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的。

  “这怎么可能?马丁老师,这些……”

  赵伏波的手在外面划了一圈,目光疑惑的看着马丁老师。他原先以为,自己已经学到老师差不多8o的知识了,怎么可能老师想到的事情自己居然会没有想到呢?

  “难道您真的能够把城市整个搬走吗,我亲爱的马丁老师,这真的可能吗?”

  第1o9章 凡事皆可能

  对于赵伏波的疑惑,马丁是很能理解的。因为在自己带着师雪容建立这个城市的时候,他还在外面不停的征战,自然不知道这个城市快速建设的奥密,也不会懂得,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全部的事情。

  “凡事皆有可能,虽然我很想告诉你这些事情,但你看到了儿这里太忙。你去与雪容聊聊,我猜你就全都明白了!”

  这就是赵伏波回来之前,听到的事情。他带了一肚子的疑问跑回来,甚至连俄丽娅叫他都没有听到。只是带着一脑门子的问题朝楼里奔去,他的目标就是师雪容。

  “大哥快点,好像当家的遇到什么事了……把你的信使靴脱了吧,不等你了!”

  俄丽娅最终扔下她的大哥,朝赵伏波的背景追去,努力脱靴子的阿卜杜勒玛提尼看到妹妹的模样,只好沮丧的把刚刚脱下的一只靴子扔到了地下。不过随即他又高兴起来,从怀中摸出楼雪茄烟,点燃之后美美的吸了一口。

  “哈哈,终于可以不做土王了,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当“华夏帝国”的将军可比做阿拉伯的土王好得多,他们再富有也不可能比“华夏帝国”的人活的更有尊严。

  且说赵伏波跑上楼上基建部的时候,却看到舒钰儿与师雪容两人都在。她们诧异的看着赵伏波,不知道他因为什么事情赶的这么急。

  “啊,刚好你们两个都在,我还有些问题要问雪容呢。我刚从马丁老师那里来,他说我们可以把整个城市都搬走,这可能吗?”

  一听赵伏波的问题,舒钰儿与师雪容就全都明白了。相对来说,舒钰儿的刁蛮程度高于师雪容,在赵伏波的妻子之中,真正的淑女大概只有师雪容与艾丽莎两人而已。

  “哦,我道是什么事呢。当然啊,马丁老师说的没错,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呢!”

  看着舒钰儿带着些娇嗔的挖苦,赵伏波只好厚着脸皮用好话哄她。这一点赵伏波比许多帝王做的好,就是他从来不在自己的女人面前故做威严。因为没有必要,他赵伏波是彻底的实力派。他有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有世界最先进的国家。说难听话,就算面对世界上所有的国王,他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但他不会对自己的女人们做那样的事情,在他眼中那是与打老婆一样没用的人。

  “是啊,为夫书读得少,不过为夫有会读书的娘子也就够了吧,就请两位娘子教教我吧!”

  师雪容见赵伏波的模样,抿着嘴直管笑,眼睛却悄悄的去看舒钰儿。后者听到赵伏波的话,却已经笑了起来,恰似海裳初开芙蓉乍放。

  “哼,厚脸皮!雪容你还说说吧,其实我也很好奇呢,城市怎么可能搬得走啊!”

  “你……!”

  吃了亏的赵伏波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上了舒钰儿的当。眼睛剐了她一下,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不过此刻不是说其他事情的时候,只看师雪容如何解释这件事。

  “是啊,凡事皆可能,城市也能搬,两位和我一起来看吧!”

  在基建部的大厅里,有一座微缩模型,那是整个“华夏岛”上城市按比例缩小的模样。在赵伏波与舒钰儿惊讶的目光里,师雪容灵活的手指,从那些建筑上把一些附件取下来。原本的大楼,很快就变成了只有地板的框架。

  “瞧吧,这就是我们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楼房的特点,所有的外墙、所有的附件都可以取下来。”

  “哦,我明白了,那些生产蔬菜的大楼也是这么盖出来的,我还去看过!”

  总揽全局的舒钰儿,可不像赵伏波那么没见识。“华夏帝国”的农业生产,使用的是基质的无土栽培的技术,而且使用了汽灯来作为光补偿的手段。虽然费点油,可问题是在这个时代里油远没有粮食贵。因为巴库的油田相当容易开采,而这里的农业生产由于技术含量太低,所以生产力相当差。

  虽然也许数百年之后,油料的价格会提升,但那里的光补偿就可以使用电来进行了。这是标准的未来式的农业,比之简单的在地面耕种的产量要大的多,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肥力可控的手段下,生长周期较地面的农作物短,而且病虫害也要少得多。

  “正是这样,虽然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走,但比方像这些隔墙以及玻璃幕墙之类的东西都搬得走。尤其是科学院,那是整体都能够搬走的建筑,它们根本就是依靠水泥里的预埋件组装起来的。因此这些大楼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养殖等等企事业,所以城市的搬迁速度不会太慢!”

  越是看赵伏波越是感觉到惊讶,他曾经以为“华夏帝国”的科技发展,主要是在军事兵器工业方面。可他没有想到,居然粮食也可以这样种。甚至按师雪容所说,这些大楼里也可以发展养殖业,这是他再也想不明白的事情了。

  “我的诸天神佛,这居然也可以!”

  赵伏波的赞叹声让师雪容有一些心满意足的感觉,因为华夏岛的城市,事实上是父亲马丁与她一起努力建设的。不但如此,甚至他们也摸索出来一些规律。那就是模块化建筑,在建设城市的时候有着巨大的任用。当然,缺陷是整个城市建筑的样式缺乏变化。虽然如此,但在短短的时间里能够建起这样的城市,这绝对可以称为奇迹。

  赵伏波赞叹过之后,他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你们两个收拾行装吧,雪容你要找个人来负责拆的问题。至于你们两个人要和我一起走,因为我们恐怕需要新的地盘与新的城市!”

  大概师雪容早已经从父亲马丁那儿听到了些消息,不过能跟着赵伏波一起行动,她倒是满开心的。甚至这时,她还告诉赵伏波一个好消息。

  “要建立新的城市吗?那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储存了不少的标准结构件,如果需要的话,让我们的新城市应该很快就对立的起来!”

  第11o章 锡兰明珠省

  “华夏岛”的搬迁,是以战争为前提的。原因在于虽然此刻阿拉伯世界,包括天竺(印度)的阿拉伯人,已经承认了“华夏帝国”皇帝赵伏波的地位,但在锡兰那儿,却有赵伏波不得不参与的一场战争。

  在那儿,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正在进行战争,赵伏波作为第三方势力,将会清除所有宗教极端分子,同时将会宣布锡兰岛将会成为华夏帝国的锡兰明珠行省。至于以前属于谁,他即不想知道,也不打算明白。事实上此刻的锡兰上,分别据有北部与南部的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而且两国之间的征战不断。

  也正是因为此,赵伏波需要攻战贾夫纳与科伦坡两地。为了长治久安,将会分别驱逐两国的王室。整个锡兰岛北部有着相当广阔的,有着浓密丛林的平原。对于赵伏波来说,这里将会是一个适合发展的地方。

  因此他率领了25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同时也带领着所有的机动船只,运输了自己的华夏羽林军。这一次他把阿米娜留在了岛上,同时宫紫、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等人也被留下来。他们要做好搬迁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开始拆卸企业的生产线以及厂房。

  正如前面所说,因为“燃油蒸汽机”的出现,“华夏帝国”在“华夏岛”上的发展受到制约。那些曾经以风力、液压为主要动力的企业,进行改造将会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因此在未来的“华夏岛”上,将会以造船、农业为主。过去的液压系统,恰好用来进行农业灌溉,甚至居民楼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完成这样的计划。

  也就是说,未来华夏岛将会是以是农业、渔业以及造船业为主的岛屿。此刻能够留在岛上的人并不多,除了足够的管理人员之外,多数人都是要去锡兰明珠行省去的。

  同时,华夏岛还放弃了除过亚丁城的整个亚丁行省。附近的总督以及苏丹,掏出大把的金钱,或者是实行城市自治的自治政府,使用城市财富以及农牧业产品的分期方式买走。他们原本就不属于“华夏帝国”的产业,当初只是新的三省六部制的试点。现在亚丁行省,则是“华夏帝国”农牧业产品例如肉蛋禽菜包括工作马、奶牛等等产品的生产基地。

  而“华夏军”的红海舰队,则以亚丁港、坯林岛以附近的吉布堤为主要海军基地,控制红海入海口。

  之所以放弃亚丁行省,原因在于舒钰儿的父亲舒柏安可以被腾出来。同时那里原本的数十万的,愿意放弃极端宗教信仰也要跟随“华夏帝国”的阿拉伯人,也将会一同前往锡兰。他们将会给锡兰明珠行省提供第一批居民。除过他们之外,还有来自济州岛的大批宋人。他们的所在分别是香格里拉行省以及华夏岛,除此之外就安置在锡兰明珠行省。到时岛上将会有阿拉伯人、汉人、泰米尔人以及僧伽罗人。相信他们在“华夏帝国”的新文化教育之下,很快会摆脱愚昧。

  与此同时,华夏岛上的水泥构件也开始全力生产。他们将为在锡兰明珠上即将重新建立的企业,提供足够的厂房以及住宅。同时还准备大量的水泥,因为那些框架结构的高楼,到时只需要加装上门窗就好。而门窗全都是使用以木材为主的轻型材料,一次加工成形的东西。将来在蒸汽卷扬机的吊装上,可以非常迅速的完成施工。

  前段时间整个“华夏岛”的机械制造企业,全力生产“燃油蒸汽机”的同时,也开始加工新的生产线以及其他机械。重要的是蒸汽挖掘机已经可以运行。虽然它还需要使用马匹拖曳到地方,但随后就可以使用动力系统进行挖掘。而且这一次在锡兰明珠行省上建立的企业,会使用“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研究结果,建立最新的生产线。

  它们将会具备蒸汽动力,并预留在将来电动机出来之后,进行再度升级的空间。好在此刻“华夏岛”上一切的物资,因为从全世界运来的资源,也还算是充分。尤其新的城市建设时,许多东西都是拆自“华夏岛”的。不过对于进入到工业革命时代的“华夏帝国”,更重要的是金属。

  而这将会是赵伏波前往锡兰明珠行省时的主要任务,即从果阿获取高品质铁矿石,在锡兰明珠行省进行加工。果阿是未来的印度最著名的铁矿生产基地之一,那里以出产高品质铁矿石为特点。也正是因为这样,锡兰明珠行省的钢铁企业,也即是将来天竺主要的资源消耗地。

  这是舒钰儿第一次与赵伏波一同出征,这几年之间赵伏波把她扔在家里,可让她好不乐意呢。

  庞大的舰队离开“华夏岛”之后,开始迅速前进。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由有动力的船只组成的舰队。而且也是第一种近乎现代化的战舰,当赵伏波与舒钰儿携手看着这些的时候,心中的感慨何止千千万万。

  “钰儿,还记得那时你天天迫我读书的事情吗?”

  大约是为了鼓舞士兵的原因,又或者是出于参加战争的原因,舒钰儿居然也穿上了一身军装。但作为文职人员,她不过仅仅只有一个护甲背心,身上也仅仅只带着一枝左轮手枪。如此美丽的姑娘,穿上军装分明就是不出声的制服诱惑啊。

  猛然间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