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41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与生命结束的惨号的草原上。随着深秋的夜风,在蒙古大营里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动静。
在这样的夜晚里,战马在主人不断的安抚下,都乖巧的闭上嘴。别说是发生长嘶,事实上他们一场都不吭。士兵们一手抱着自己战马的长脸,时常安抚着它们。在这黑不见五指的夜里,他们悄悄离开了营地。
一切都按照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命令展开,士兵们为了偷袭,甚至脱起了防护能力良好的骑兵甲。只穿着内层的护心甲、皮甲与绸衣。这让他们感觉到了轻松,而且战马上放着弓与几壶箭,这也让他们喜欢。
事实上这是蒙古军以前作战时,最常有的装束。那时他们的牛皮甲下面,衬着锁子甲又或者说干脆就只是绸衣。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轻装,他们在面对阿拉伯人与欧洲人的重骑时,往往可以进行迅速的机动作战。
但现在,机动作战的优势已经不在他们这边了,因为赵旭手下骑的,是来自于“华夏帝国”的“出口型最战马”。就算是驼着名穿着骑兵甲的士兵,它跑起来依然要比蒙古马快些。甚至在刻苦耐劳方面,“出口型最战马”比之蒙古马有着更好的表现。更别提前次赵旭率领他的手下,刚刚跳足蒙古草原的时候,就与孛儿只斤阿里不哥手下一万骑兵,进行了堂堂正正的交手。
而且赵旭在得到亲王忽必烈给的“陪嫁”时,居然挑选的全都是汉人的家庭,这更让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对赵旭的势力充满了敌视。
事实上这里面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赵归主要汉人的原因在于,那里哈桑与贺齐,分别从不同方面给他用的建议。哈桑的建议是,汉人比其他人更好管理,而且汉人中心灵手巧的人很多。贺齐则是从军队的忠诚方面向赵旭表明,汉人在他的领导之下,比之蒙古人领导下地位高些,那么他们对于赵旭也就更容易忠诚一些。
而事实上,哈桑与贺齐正在让所有人的忠诚,慢慢的转换着。至于转换成什么模样,自然现在还看不出来。但猜测起来,也是要让他们明白,在未来“华夏帝国”建立之后,汉人将会是这个世界上食物链条最顶端的民族。
当然这些并不影响今天夜里的战斗,最少最开始的战斗,是骑兵与步兵们的对抗。这在以前的时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穿着步人甲的大宋军队,往往会在蒙古轻骑的那种骑射战术下落败。当然,作战方式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大宋昏庸无能的官僚系统。
此刻,就蒙古人来说,这时他们第一次进行真正珠热兵器对抗的战争。这有一点像赵伏波,最早与阿拉伯人进行的战争一样。几乎所有与赵伏波对抗的势力,都被消灭掉。因此传递出去的消息,零碎而又不切实际。那么赵旭在蒙古帝国的发展,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事实上,这同样是历史上大航海时代,那些被无能的统治者统治的民族,受到伤害时的过程与结果几乎相同。埃及、印度、中国甚至包括日本,都曾经是受害者,但不同的反应造就了近乎1oo年后他们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历史告诉我们的,是这样的规律。
与蒙古人的兵营相比,赵旭的兵营显得就要现代得多了。明亮的灯光在带有镜子的反光板上被反射到远处,车阵里执着火枪的蒙古兵,把火枪放在大国的梆子上。而且他们习惯性的,把火枪的两个背后,一个装子弹与火药,另外一个装的则是发火装置需要的底火。
事实上它不过是一个带有一些铁砂与火药混合的玩意,被包在油纸片里。当战斗的时候,子弹从枪口装填,然后这个底火是装在燧发机的药池里。燧发机的撞击使小火药片里的火药与铁粉混合物燃烧,并引燃下面的弹药随后射击。
因此,他们头顶上的棚子相当高,那样通条才能容易被使用。而且因为蒙古人的个个普遍要低些,所以他们的火枪也要短一些。虽然这影响了少许的射程,但这让他们可以更迅速装填弹药。
车阵里的蒙古火枪兵,正如同赵旭命令的那样,一半人在看着前面的,被灯光照亮了的草原,另外一半人刚在吃饱了饭之后陷入到香甜的睡眠之中。
今天的战斗让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了热武器的威力,虽然他们不像是哨楼上的哨兵以及赵旭所在的了望塔上看得那么清楚。但深重的爆炸声,还是从平坦的草原上一直传递到他们这儿,让他们听得清清楚楚。
这时的草原上掠过了秋天的凉风,各种秋虫的鸣叫,也让士兵们听不清楚远处的情况。不过惯于在草原上生活的他们知道,当敌方开始进攻的时候,这些虫子都会停止它们的“合唱”。这早已经是从小到大的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想偷袭蒙古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时间一分一少的滑过去,到了后半夜前半夜睡觉的士兵替换了他们的战友。同时把战友的步枪拿下来立在身边,他们自己再睁大睡睁惺忪的眼睛,瞪着外面变得温度更低的草原。
这个时候,一个个车厢里闪过了划火柴的光芒。多数士兵在“华夏帝国”产品入侵的同时,他们都习惯了烟草的存在。尤其作为后装作执勤的士兵,他们会面临4-6点这一段时间因为生物钟,而导致人类最为困乏的时间。而烟草与烟斗,就是执勤之中最重要的东西了。
好在这个时代里,灯火管制这个名词都还没有出现。同时,赵旭的亮着小汽灯的营地里,同样也不需要隐蔽什么。因为火柴的光芒,不可能比汽灯更明亮。
时间持续下去,一直到具备了两个优势条件之后,隐蔽在草原上蒙古骑兵才向赵旭的营地发动了冲锋。
是哪两个优势条件,咱们下章再说!
第45章 夜间的突袭
“他妈的,那些混蛋倒是来不……啊……呀……”
打着呵欠的嘴里,舌头胡乱动着,把这呻吟似的话说出来。不过手里的活倒是没有停下来,一盏明亮的汽灯,换下了那因为燃油将近,已经变暗了的灯火,而这就是有利条件之一。其实,在凌晨的4-5点的时候,是人类最瞌睡的时候。这同样不来自什么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蒙古人长年征战中取得的经验。
当两个优势一同出现的时候,整个寂静的夜里,如同突然活过来一般。当车阵上明亮的灯光因为黯淡,而变得模糊不清的时候,突然之间从黑海之中传来了如同大下初下时的,一个个雨滴打在地下的声音。
“卜卜卜……隆隆……轰隆隆……”
这些声音几乎只有几秒钟就变得像海潮那样,就好像有一股大浪要把整个车阵掀翻。正在吸烟斗的人不吸了,在惊愕之中半张着的嘴里,烟斗滑落了下也没有惊动他。
车阵四角哨楼上的士兵,这时刚刚换完灯火的他们,早已经被那明亮的灯光晃花了眼睛,转过身的时候发花的眼睛什么也看不明白。不过他心中明白,出事了!这时也顾不得再摇什么警报器了,发花的眼睛根本看不到什么。一伸手就掂起来自己的火枪,打算搂一枪报警。
然而一切都没有来得想,1ooo米的距离对于骑兵而言,根本要不了几秒钟。哨兵才刚刚摸彩到搬开燧发机的机关,还没有来得及去扣扳机“嗖”的一声,一枝长箭正中他在灯光下极为显眼的身影。而且也他实在疏于防范,在这样的时候居然没有戴上脸甲。只一箭就给从下巴下面一点的地方射进去,长箭有的箭尖坐脖子后面透出来,血色里是一个被磨的十分锋利的骨箭头。
不过如此规模的骑兵冲锋,根本不可能遮掩的马蹄声传来的,是蒙古兵发出的兴奋的尖叫声。而与这些尖叫声一起传来的,则是扑天盖地的箭枝。
好在,这时军营里除过炮手以及赵旭身边的人,多数帐篷都因为骑兵出去埋伏而空无一人。至于炮手们的习惯,则是喜欢在这样的夜里,睡在大车的下面。就算下雨有大国的遮掩也淋不住他们。而且就算在草原上,充气垫子也让他们可以安枕无忧。
这有效减少了伤亡,但睡在帐篷里的人,可并没有空穿着铠甲睡觉的习惯。轻易就穿透了帐篷的箭枝,把许多人在睡梦之中就送进了地狱。
“澎……”
一个明白过来的火枪手对着车外的马蹄声射了一枪,紧接着又拿起身边的另外一枝火枪。这时从凌晨的迷糊之中清醒过来的火枪兵们,开始一个、两个随后一群群的火枪兵向黑暗里的马蹄声射出成排的子弹。
“快醒醒,他们进攻了……”
蒙古语的怒吼声中,睡下没有多久的火枪后被催了起来。几乎还迷糊着的他们,手里立即被塞上还带有温度的,刚刚射击过火枪。
“装弹……瞄准……射击!”
随着军官的吼声,在随后的十几秒里,第三排枪响起来,随后是第四排枪……
只不过这时的枪击,实在是太过于盲目了一些。士兵们架在大车壁板上的火枪,几乎是仅仅只是凭借马蹄的声音进行盲射。他们根本看不到他们的目光,甚至刚被吵醒的那波人射击之后,还在揉着被硝烟熏的流泪的眼睛。
这时天空里的羽箭这时变得越发密集起来,蒙古的夜袭骑兵也很快就接近了车阵。然而,这时他们也看到了他们面临的困难。车阵四角上明亮的灯光,让所有冲锋的蒙古骑兵感觉到双眼发花。好在这样的骑射不过是把箭一波波的射进大致的方向就好,不然他们连向那个方向射击都看不明白。
至于那些盲射中的子弹,随着射击的人变成一队、一队的在口令下的集火射击,夜袭的蒙古骑兵伤亡开始增加。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当骑兵们接近了车阵的时候,他们才惊讶的发现,这个车阵完全是个四方形的盒子。那些高达25米的6轮大车,都有着长达5-6米的车厢。此刻他们横在那儿,就像是一堵墙那样。
骑兵们迅速拔转马头,试图绕过眼前的车阵寻找这个营地的入口。然而仅人遗憾的答案是,这个车阵并没有入口。就在他们围绕着大车阵横向运行的时候,却成了大车上火枪兵们、集火射击的目标。
在明亮的灯光下,蒙古的骑兵们翻转下马鞍,像是杂耍那样躲在战马的身侧。这原本是一个躲避弓箭袭击的好办法,然而面对火枪的时候,就不那么有用了。
在明亮的灯光可以照集的地方,已经完全清查过来并进入状态的火枪手们的,拼命的把子弹装进枪管,然后用通条通实。接着再掏出另外一个底火,将进燧发枪的枪机里。他们机械的随着口令动作,在这件事上,他们甚至比历史上训练的相当不错的欧洲火枪兵的速度要更快一些。
一是来源于东方人的灵巧,与东方人比起来,西方人的灵活性上要稍稍差些。另外就是东方人对于纪律的遵守,在这件事上,蒙古人同样要稍好一些。甚至就火枪的技术上,因为马丁的存在与指点,甚至已经是火枪之非常好的一种。虽然枪管锻造技术稍嫌不足,但定装弹药方面比起未来燧发枪刚刚出来的时候要好得多。
但夜袭的骑兵,多达6oooo人。当他们所有的战马奔腾的时候,真的如同海潮那样。虽然大车上的火枪手们,拼命装着弹药,拼命向着前面在微弱的灯光的照射下,隐隐可见的身影射击。但数量的庞大,让进攻的骑兵对于这几百几千人的伤亡,根本就一点也不担心。
天空里的箭枝变得越发密集起来,尤其是当它们飞过天空的时候,一些明亮的带着火焰的箭头从远处飞了过来。
而这才是真正的危险。
第46章 移尸做云梯
如果赵旭看到蒙古人如何在马上点燃这些火箭的话,一定会后悔向他们倾销了那么多雪茄烟,甚至也让蒙古人知道了火捻的制造技术。雪茄可以燃烧相当久的时间,另外雪茄烟烟头的温度是普及香烟的数倍不止。此刻蒙古人只消把箭上的火捻点燃,那些火药自然能够引燃装阒燃油的猪、羊的尿泡。诸位请不要笑,这样的火箭比起过去绑一团油浸的破布要好得多。一来阻力小,二来火力强,绝对是放火的最佳材料。
夜,就在这成片飞入空中的火箭变得绚丽起来。飞进赵旭营地的火箭,固然没有“触发式”火枪那样的威力,也没有那样的精巧,但它的威力一点也不小,很快就引燃了一些装着火药的火药筒。
幸亏此刻火枪骑兵不在营里,而且1万人的火枪兵的大车以及许多的“飞燕iii型弩炮”的炮车,足以组成连绵不断而又相当大的营地。而且贺齐是一个参加过多次,有热兵器的加入的战争。因此,各个部队的火药以及不同武器的弹药都分开存入,而且弹药多数都装在弹药车里。
当火箭落地的时候,就立即有人开始扑灭弹药车上的火,不然的话一定会造成大量的伤亡。
但蒙古骑兵的运气,基本上到这会也就用的差不多了,毕竟火枪兵的大车附近,可是部署着“飞燕iii型弩炮”的。虽然这种弩炮“华夏军”已经淘汰,但对于世界上其他各势力而言,这样的武器装备绝对是非常有用的东西。虽然它不像“华夏军”装备的“天女散花式火箭炮”那么变态,但面对集群目标的时候,它的威力立即就显示出来。
这时“飞燕iii型弩炮”的炮车里,士兵们非常卖力的蹬着脚蹬子,整个弩炮的机匣缓缓运动起来。连接着的滑块被链条和大小不同齿轮组成的,大扭矩力的动力系统拉开,接着一枚炮弹落下来。这是最常规的炮弹,装有撞击引信的,但不带有尾喷管又或者说火箭发动机的普通炮弹。
它们的攻击距离只有6oo米,而且弩炮的俯仰的射角却很大。无论是高抛还是平射“飞燕iii型弩炮”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唯一的问题就是,它的射击距离的确是太近了。而且结构也略显复杂、消薄了些。最少对使用了正式火炮的“华夏军”而言是这么回事。
随着蒙古轻骑兵射出的火箭落入赵旭军车阵围起来的营地,“飞燕iii型弩炮”终于射出了它们的第一波炮弹。它的最高射速是第分钟15发,倘若这是一枝步枪的话,或者不会给蒙古骑兵造成太大的困扰。然而1oo毫米的炮弹,虽然里面装的是黑火药,但那威力绝对比手榴弹要大得多。
课间的草原上,奔驰的骑兵扬起来就仿佛是一大块正在覆盖着地面的魔毯。它飞快的向赵旭军的车阵靠近,又有些像是发现了食物的蚂蚁那样,飞快的靠近前去。但就在这时,一些变化在这张魔毯上产生了。
一朵朵红色的花朵在魔毯上绽开,在它绽开的地方借着火光能够看得到,人和马被它直接炸翻在地。这让刚刚黑色的魔毯变得靓丽起来,但那肯定是死亡精灵,最娇艳而又最残酷的舞蹈。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朵”成型加速了,它们就像是跌落在毛毯上的火焰一样,正在把这块黑色的大毯子燃烧殆尽。
这时整个被6万名轻骑兵围着的车阵上,那些火枪后的指挥官,依然在不断断的喊叫着口令,士兵们也在不停的发射着手中的火枪。从天空里看,就像是带有火花的魔法相框。火枪发射的烟雾,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极为明显。随着蒙古骑兵越近,每一次集火射击里,倒下的骑兵就越多。
但这并不能阻止蒙古骑兵的攻击,他们在他们的大汗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威逼下,是报着不成功就失去生命的念头来的。因此无论“飞燕iii型弩炮”的连轴射,还是火枪兵的集火射击,都没有办法阻止他们的进攻。
随着车阵前面似下的人马越多,大车形成的墙也就相对越矮。许多只是战马被打死,自己摔了一跤的蒙古士兵,他们张着嘴狂叫着,挥舞着斩将刀冲向大车那儿。在他们执著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冲进车里迫使这些家伙进行肉搏战。火枪兵们并没有装备什么斩将刀,他们装备的只有他们的火枪以及只要一甩就可以固定好的刺刀。
这可是中国的独家设计,马丁要匠人们研究了好久才设计出来。此刻全世界的火枪与“华夏军”的步枪上,使用的都是这样的三棱刺刀系统。最少在战场上,这比拿出军刀装在枪上要快一些。而且“华夏军”的士兵除过刺刀之外,还装备的有多功能格斗匕首。
挥舞着斩将刀的多数蒙古士兵,都是在面对那些,几乎对他视而不见的火枪兵的集火射击中被击倒在地。当然,也有一个两个靠近,这时军官手里的短铳就会发挥作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马车前面的尸体,已经在大车的外围堆起来老高的时候才有了变化。成群的蒙古骑兵,来到近前的时候干脆跳下马,与那些失去了战马的人一起冲向前面的大车。
然而,火枪兵还装备了另外一些武器,他们集体的冲锋,立即就遭受到了打击。
当一波刚刚射击完的火枪兵上前时,这时指挥官的喊声却变了。
“手榴弹……拉弦……投”
6个字的命令里,指挥官一直没有停止给自己的短铳装弹药。虽然比起长枪来,他装药的速度要快些,但在他不时的射击之后,他依然在不停的忙碌着装弹药。相对于步枪与左轮,这实在是麻烦的事情。
一排手榴弹飞出去,猛烈的爆炸暂时阻止了蒙古人的冲锋,但所有人都知道,也许防线被攻破的时候已经到了!
而且这样的“花朵”
第47章 重要是及时
是的,赵旭所在车阵的防线,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这完全是因为蒙古人的悍不畏死。
在火枪兵25米的大车前面,马尸与人尸摞在起。后面的蒙古人,依然前赴后继的,用同一种呐喊,用同一种武器,向他们同种族的兄弟发动同样的攻击。这绝对是一种悲剧,同族弟兄的相互屠杀,不过是为了掌权者的权利。无论任何时代,这都是一个悲剧。
“注意,来了……”
火枪兵里的军官在忙着给自己的短铳装弹药的时候,他发出尖叫声。迎面几个蒙古兵已经几步跨过尸体堆成的云梯,手中的斩将刀如同毒蛇那样刺了过来。随着军官的叫喊,都在装药的士兵根本来不及用火枪射击。但他们的火枪加上刺刀的时候,要比斩将刀长的多。
在军官的喊叫声里,几把刺刀几乎同时刺进了那个挥舞着斩将刀的蒙古士兵的身体。随后刺刀轻松的抽离了他的身体,三棱刺刀形成的伤口,立即就让蒙古士兵形成了血栓,下一刻他死了。
但在死前,这个蒙古士兵清楚的可以感觉得到,自己的弟兄们脚下的牛皮战靴重重的踏在自己身上,紧接着刚刚刺杀自己的人中的一个,同样倒在了脸前。当他看到眼前的人时,濒死的他不禁愣了一下。
同样的单眼皮的眼睛,同样的八字小胡,同样嘴里有着马奶子酒的味道。甚至他猜测,眼前的战士会不会与他一同,曾经跟随着蒙古的大汗——成吉斯汗的大旗前进。
“我们都是蒙古人,我们为何要自相残杀呢?”
随后他闭上了眼睛,生命一丝丝的抽离了他的身体,在他死前的最后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也许我们都变了,我们沾染了汉人王朝窝里斗的坏毛病!”
蒙古人以前没有窝里斗吗?欧洲人不窝里斗么?
不,生于皇家,这是不幸的宿命。然而,事情总是有差别的,也许不是质上的差别,但量上总会有区别的。就好比想用一句“五十步笑百步”来拉平扯齐的人请回答一个问题,无论欧洲人、蒙古人,无论任何中国人以外的种族,他们窝里斗与我们中国人有关系吗?
但中国的窝里斗,就仅仅只与中国人有关系!这绝对不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而是到底该向谁下刀子的问题。
恰在赵旭同样感觉到火枪兵的防线岌岌可危,甚至他自己也掂着步枪上了了望塔上,拼命向那些外面的蒙古骑兵射击。平时用火枪练习的赵旭,这时用起步枪来,也相当准确。只可惜一支步枪,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倘若这是“华夏军”的步兵组成的车阵,仿佛蒙古兵这样的冲锋,应该是边车阵都到不了,就要被炮火与密集的子弹杀光了。甚至整个华夏军所拥有的炮火的一次齐射,差不多就要把6万骑兵毁得剩不了多少了。
就在这最紧要的时候,四面腾起了烟花信号弹的遗迹。同时外面也想起了比起蒙古骑兵的马蹄声,更加深重也更加迅速的马蹄声。赵旭手下火枪骑兵使用的是“出口型最战马”,它是奔跑迅速而又有极好耐力的重型马。赵旭甚至曾经测试过,那样的骑兵在全力奔驰的时候,可以把骑蒙古马的人,直接撞倒而他自己还能够继续前进。
如果没有火枪,这样的战马上的重骑兵,应该就可以打便全世界了。
随着火枪骑兵从蒙古人后面拉开宽宽战线的攻击,蒙古骑兵立即就感觉到了压力。尽管因为声音的问题,他们有些人早早的调转了马头打算与后面来的人拼命。然而,在黑色的夜里,成片闪起的是火枪的射击声,如同以前的作战一样。如今装备齐全的火枪骑兵,在短短的几十秒钟之内,就向现在已经不足6万的蒙古骑兵,射出了多达6万发子弹。
他们当然会保留下两只装好的火枪作为后备,随后骑着高大的“出口型最战马”的他们,就闯进了蒙古轻骑兵已经开始散乱的阵形。骑兵是一种需要时刻保持队形的军队,尤其是在对另外一支骑兵对抗的时候,谁的队形无法保持,那么战场上谁就会落败。
当然,这得要排除欧洲重骑兵或者阿拉伯的马穆鲁克骑兵那样的重型骑兵,对付完全依靠骑兵的蒙古轻骑兵的战斗。但此刻蒙古轻骑马不如人家,武器不如人家,甚至为了夜袭,他们的盔甲都不如对方的时候,想跑显然已经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立即斩将刀撞击脖子的声音就在战场上响起来,骑着蒙古马的人如果与骑着“出口型最战马”的人相比,对方只消向斜下方砍来的时候,他们如果用刀去撞击,就可能会被把刀击落。
而且往往这个时候,火枪骑兵并不喜欢与他们唱对台戏的人,所以都是手一抬,一枪把对方打落马下。无论对方是不是被打死,在骑兵这样的交战程度下,战场上落在马下的没有穿盔甲的人可以说没有活命的机会。
双方骑兵的相撞,立即就表现出双方骑兵的质量的差距。甚至就算现在蒙古人要与赵旭比骑射,他们都不是对手。最重要的是,曾经用两匹蒙古马拖垮耐力上较差的阿拉伯马的手段,对付“出口型最战马”根本没用。也许有些战术可以考虑一下,但他们还有这个机会吗?
最少赵旭不打算给他们了,此刻在了望塔上的他,看着即将攻进他营盘的蒙古兵,又看着正在大肆屠杀蒙古轻骑兵的火枪骑兵们,他完全放下了心。看着下面的蒙古轻骑,他高兴的舒了口气。
“唔,这一次我可不能把他们全杀了,愿意投降的都要。不过蒙古人一向不大投降,我可不能让他们的王跑了,不然的话恐怕我什么也落不下呢!”
不过赵旭很快就抛下了这件事,因为他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糟糕,王爷要是夺了这些家伙的家,那他不是发财了?”
第48章 比谁更歹毒
“噗嗤!”
一脚踩下去,泛起的是红色的泥土。这并不是因为草原上的泥土原本就是红的,而是昨天夜里,6万名蒙古轻骑的相当一部分,用他们的血液浸透了这片原本包含着雨水的泥泞。
当马蹄踩过的时候,这片浸透了鲜血的土地上,只会发出这样连串的“噗嗤”的声音。但这并不影响赵旭的情结,此刻他是极端兴奋的。
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他的火枪骑兵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6万名蒙古轻骑,经过车阵的阻挡造成的伤亡之后。就大贺齐率领的15ooo名火枪骑兵的攻击下崩溃了。除过倒在战场上的,最少多达3oooo人的尸体与马匹的士兵之外,更多的人成了俘虏,而令赵旭兴奋的是,城堡里的刘千连夜出动,同时也抄了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大营的后路。
“这些个笨蛋,用轮回炮的炮军来攻城,又不四面齐上。被毁了一面的炮队,如何避免被刘千抄掉后路呢!玩火器,你们蒙古人差得远了!”
刘千的手下虽然是步兵,但在阿拉伯帝国的战斗里,赵旭早已经经历过那样火枪兵的战阵。同样他手下的火枪兵们,也排成了攻击阵形。他们从背后向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除过白天的伤兵,没有多少人防卫的大营发动了攻击。大营里的部分蒙古轻骑也曾经出去迎战。
结果他们大多倒在了刘千手下铜炮与火枪集火射击的打击下,那结果简直就像是赵旭当时在勃撒罗,用骑兵去对付阿扎姆突兰沙苏丹手下的火枪兵的结果一样。
“月牙阵”形成了强烈的交叉火力,将近1oooo名蒙古大营里最后的后备部队,就全倒在了如此这已经因为鲜血浸染以及马蹄践踏,而变成了红色胶泥的草原。
“贺龙卫,我看刘千这小子行,回头我升他当龙卫,不过只让他率领步兵。这样的话,我的左、右龙卫就又齐了!”
贺齐此刻并没有卸下脸甲,这并不是因为高傲,而是这片草原上到处都血腥以及人死之后的腥臭味与硝烟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因此他只是在马上向同样戴着脸甲,但依然兴高采烈的赵旭弯了下腰,表示对他决定的尊重。
远处这时依然还有隐隐的爆炸声传来,那是贺齐的手下兵分三路,去围歼城堡要塞周围的蒙古军炮队的战斗。面对“轮回炮”的攻击,骑兵们在机动性非常好的“飞燕iii型弩炮”的协助下,应该不会太过于困难。因为当“轮回炮”变成烧焦的木柴时,它们什么用也起不了。
而炮手们面对火枪骑兵,如果不懂得及时投降,他们就是一刀的材料而已,对此没有人持怀疑态度。
不过昨天夜里,孛儿只斤阿里不哥手下轻骑兵的进攻,也给赵旭手下的军队造成的了相当的伤亡。步兵里面对那些冲进车阵的轻骑,仅仅几分钟的混战,就倒下了大约15oo人。火枪骑兵在打垮蒙古轻骑兵的时候,同样也会出了大约1ooo人的伤亡。
由此贺齐心中产生了对蒙古骑兵勇猛而在坚韧的敬佩,但他知道时代已经抛弃了蒙古人。面对赵旭的火枪骑兵,此战尚且打成如此模样,倘若面对“华夏帝国”的“枪骑兵”又或者幽灵军的话,那战斗可能会更惨烈1o倍不止。因为那些家伙杀人的速度比之火枪骑兵,最少快1o倍。
除过对蒙古人的敬佩之外,他心中多了更多的,对“华夏帝国”的认同。因为倘若赵旭的手下,没有这一切的,包括“出口型最战马”的装备支持,那么此战的时间一来会很长,其次重骑兵肯定会被蒙古轻骑兵“放风筝”放死。
不远之处,刘千的大营已经不远了,赵旭的心情显然更加畅快。原本他只是想在不大的伤亡下拖着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手下。等亲王忽必烈的军队,抄了他们的老巢之后,自己再对心慌意乱的敌军发动进攻。这当然是一种稳当为主的选择,但眼前的情况证明,也许他太过于小心了一些。蒙古人并没有相像之中那么难对付,而现在他应该想的是,如何对付真正会很难对付的,兄弟赵伏波的手下。
此刻蒙古大营里的军旗,已经换成了赵旭的大旗。那里面驻扎的是看管蒙古俘虏的,刘千指挥下的火枪手。当赵旭率领的马队进入营地里的时候,他看到刘千押着蒙古的贵族们跪了一地,显然正在迎接他的到来。
跪在那儿的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眼睛斜斜的瞪着赵旭。他感觉到自己实在是输的窝囊至极,6万名轻骑兵围攻赵旭的明显没有多少人防守的营地,居然攻不进去,反而被人从1o几里路之外进行了反包围。即便如此,按照蒙古轻骑的能力,打不过跑总可以跑得过吧。结果在自己防御城堡里的敌军进攻时,没有一支轻骑兵回来帮忙。
到清晨的时候,他才知道昨天夜里战斗的惨烈情景,他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为何百战百胜的蒙古轻骑会如此败落了呢?
事实上,这不是反应了以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为首的蒙古贵族作战技能的落后,而是他们对于火器的使用没有经验,而且也反应也。他们依靠蒙古人自幼生活技能进行的,缺乏科技指导的作战方式,至此已经被完全击败,而且随后的事情也会告诉他,他没有机会再反击了。
“啊,这就阿里不可么?”
赵旭感兴趣的掀开了自己的脸甲,满脸的调侃让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好一阵不适。
“呸,南狗!”
在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印象里,这是对大宋皇族最深重的侮辱,稍有些气节的人都不会接受。哪知道赵旭只是嘻嘻笑着,一点也不生气。
“嗯,冲你这句话,我就要把你全家的女性卖给阿拉伯人当玩物,还要把你全家的男孩子卖过去,你知道那些混蛋里,有些人会喜欢小男孩的!”
第49章 为了谁杀人
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被几个士兵硬压着跑在地下,这对他是一个明显的侮辱。他可是一个大汗哪,就算是战败了,难道不该受到礼遇吗?况且,他眼前是一个南人,是个他最看不起的,大宋王族里的人。
因此当赵旭笑吟吟的说出上面的话时,他愤怒的简直不能理解,眼前这个混蛋为何要如此毒辣,自己和他的仇真的大成那样模样吗?因此他挣扎着,要跳起来去与赵旭拼命。
那布满了血丝的红着的眼睛,因为愤怒而变形的嘴,还有脖子上爆起来的都市的青筋。尽力想要挣脱束缚的他,就好像是一只猎豹。尽管赵旭知道,他不可能挣扎开,但还是吓了跳向后躲了一下。
就在这个时候,押着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士兵,在他的软肋上给了几下重的。甚至背后还有一个士兵,拽着套着他脖子的绳子,让他剧烈的疼痛几乎让他背过气去的同时,伸出了舌头。一阵缺氧的眩晕里,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在背后的混蛋控制下,只好老老实实的跪在那儿。
赵旭刚刚退缩的举动让他自己感觉到有些脸红,尤其当他从一旁跪着的其他蒙古贵族与将军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嘲讽。虽然作战战俘,当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被打的说不出话来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有了当战俘的觉悟。一个个停下头,不再去看脸上的笑容,已经扭曲的很难看的赵旭。
“这些个混蛋,得给他们些厉害,要让他知道怕!”
感觉面子受到伤害的赵旭把扇子交到左手里,接着右肩一斜从来不给别人的步枪滑落到他的手中。接着步枪顶在依然在喘息的,被打的根本无力躲闪的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脑袋上。
“哼哼,这可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脸上所见的难看的笑容,这时渐渐变成一种带有残酷的狞笑。随着他这种可怕笑容的绽放,在开枪前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
“都抬起头,看着你们的统帅!”
押着其他人的赵旭的手下,抓着其他人蒙古贵族与将军们的头发,迫使他们抬起头来。而押着被赵旭打步枪顶在头上的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身后的人,这时慌忙逃开。那些被迫扬起头的蒙古的贵族与将军,大约已经预料到了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遭遇。他们的眼睛里尽管全都是泪,但都不由自主的把眼睛集中在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脸上,大概是想好好的记着他最后的面容。
“呯……”
步枪的声音比起火枪来清脆许多,而且步枪也不会像火枪那样,在发射时冒出大股的青烟。但步枪的威力,比起火枪那是大得太多了。箭形的子弹,轻易撕开了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颅骨,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到那飞溅而出的脑筋与鲜血。
“哈哈,看起来成斯斯汗孙子的脑袋,也不是铜头铁骨啊。你们哪个还不服,不过我不会杀了你们,我会挑了你们的手筋、脚筋,然后送到欧人的妓院里,让你们看着你们自己的女人去当妓女!”
此刻的赵旭,就好像是一只在玩弄着自己食物的野猫那样。而且他此刻的表现,说明他对于杀人没有多少兴趣,但他更喜欢折磨人,把人的自尊完成变成大便。
看着拭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尸体,几乎所有的人都跌下泪水。他们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位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可是成吉斯汗的嫡孙之一呢,被这个混蛋南人就如此的杀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