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33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其实这不需要一架飞机来证明,多少懵懂一世的人难道比得上阿基米德。我们当今的文盲,难道比米开朗其罗又或者说达芬其还聪明么?
三层机翼的飞机在天空是飞翔着,这里火箭是已经丧失了完全的推力。为了减重弹体都被抛了下来,失去动力的飞机在天空里滑翔着。这让赵伏波更加感觉到时间紧迫,也更回感觉到自己兜里的钱实在是不够用。因为显然下一下这些科学疯子们,就会试着去造汽油发动机,就算是涡轮喷气的造不出来,活塞式的总有可能吧。
就算是精度不够又如何,无非是功率小些多消耗些燃油而已。就像是热气式系留飞艇,它突破的是有没有的问题。就好比飞机,对付眼前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别说什么战略轰炸。从天下扔个手榴弹下来,不也得把人吓的尿裤子么?所以有没有是质的问题,好不好是量的问题。打个比方就是,扶桑人在二战末期原本宁愿1亿玉碎,可在两枚在今天来说绝对属于原始的核武器,就足以吓破他们所有人的胆。
而这恰恰是突破了有没有的“质”上的差别,相对于世界而言,谁在科技上最先有“质”的差别而且可以一直保持这种质的差别,那么谁就会统治世界。
而今天,最令赵伏波激动的就是,今天是第一架真正的飞机飞上天空的时候。就算它大天空里真正有动力飞行的时间不过仅仅只有3o秒而已,但这就预示在不久的将来,飞行器对于“华夏帝国”不会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它能够带来的利益,相信只要不是傻子,都想得明白。
赵伏波的激动不过是引起了更多的思考,但在场的“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学者们,包括他们的仆人、随从们,他们喜悦的是热泪盈眶。尤其是那个疯子伊瓦,这里他突然的举动,把所有人都吓一跳。
原本激动的跳跃着的他,突然之间身体一软就倒在了地下。他的反应让所有人都为之惊慌而在感觉到惊恐,尤其是赵伏波。此刻他心中已经把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如同疯子伊瓦这样的,为了探索科学而不顾一切的学者身上。失去任何一个,对于他赵伏波而言,都绝对是最巨大的损失。
相信这件事放大发那些愚蠢的皇帝面前将什么也不是,甚至被许多人吹捧到快成神的康熙,不也把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连射武器的人给充军关外了么!更别说,此刻只知道拿女人,金帛外媚于蛮族的宋朝皇帝了。
但对于赵伏波来说,严格意义上他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的人。这也包括了所有“华夏帝国”里的人,毕竟他们学的是未来的“数理化”,而不是什么屁用也没有的四书五经。最少四书五经无法让人造出飞机来,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真正强者。
“没事,伊瓦没事,他只是营养不良而已!”
当营养师说出这样的话时,欢呼声更加响亮的响起来!
第182章 总是有危机
婚姻在任何时代都是美满与幸福的代名字,尤其在“华夏帝国”的皇帝结婚的时候,一切的谈判都已经结束。所有国王为了他们各自稍稍不同的结果而进行的努力,也都有了结果。大概是因为结婚高兴的原因,他们多数的希望都得到了满足。
连发火枪与连发短枪,都已经列装了欧洲的军队,自然他们对于“华夏帝国”的忠诚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拔高。不过得到总是有所代价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收获。因此各国签署了一个保护本地区贸易的协议,最重要的条款就是,任何一个国家无论任何原因,导致商路被毁坏,那么其他国家可以组织联军到该地区维护商路的安全。
这无疑是以灭国为威胁的一种手段,原本作为军火供应商的“华夏帝国”应该丝毫不担心这样的问题才对。可问题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任何时候都极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严格保护“华夏帝国”商路的安全,而且“华夏帝国”在认为有需要的时候,发动的旨在保护商路的战斗,不被认为是侵略。
这样的协议当然侵犯了各国的主权,但问题是切断军火供应,然后被自己的敌国得到军火,随后被灭国如何?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任何国王都不会出口,但一定要在脑海里好好思索一下的问题。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华夏帝国”对于盟国的“评级”才更加重要。简单来说,没级别没武器。在无法无天的欧洲,无论教皇又或者说其他人,都不会阻止国王之间的战斗时,可以说与“华夏帝国”成为盟国尤其是高等级盟国,就变成了安全的前提。毕竟先进的武器装备,可以给国家省不少的事情。
打个比方,就好比中国的网吧,被英特尔的升级永远牵着鼻子走一样。又或者说,全世界的电脑用户都陷入到永无尽头的“升级”之中,而这就是华夏帝国已经做到的事情。但做到这件事的前提,就是领先的科技。因为科技代表着垄断、先进与效率,就像有句老话说的那样,一白遮百丑。
当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之后,赵伏波的结婚仪式就正式展开了。在这一天,除过法定当班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放了假宽阔的大街上立即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对于百姓们来说,这还不够,直到赵伏波在岛主府的高大的阳台上宣布下面这个消息的时候,欢乐才真正开始。
“我最亲爱的中华民族所有的父老乡亲与兄弟姐妹们,今天我在里当着世界上所有强大国家的国王的面前宣布,华夏帝国成立了!作为皇帝帝国的首任皇帝,我将率领我所有的臣民,为了华夏帝国的强大而始终努力,为了所有人可以生活在一个自由、公平的世界上而努力,为了……”
而且值得说明的是,赵伏波非常有幸的使用了当世第一种扩音器。它连接着一想相当大的喇叭,以及一组能够产生电流的铅酸电池。有了这样的设备,尽管广场上的人数多达1o万人,但赵伏波的话还是远远的传了出去。
“华夏帝国”的正式成立,代表着赵伏波与大宋朝皇族的亲情的彻底终结,此刻他已经不在是大宋的皇族,而是新的华夏帝国的皇帝。虽然华夏帝国的领土眼下并不大,但它的实力无疑是世界第一位的。无论是“华夏岛”上的民众,还是说那些来道贺的国王们,这都是件不值得去怀疑的事情。尤其当前几天的,那只在火焰之中腾空而起的飞机,更让所有的国王都明白,这个世界他们说了,已经不算了。
随着赵伏波宣布“华夏帝国”的成立,自然又是他大婚的日子。那么这一天对于“华夏帝国”而言,同样也是“华夏帝国”国庆日。在集会的同时,一些人已经悄悄的“包围”了所有参加集会的人。他们推着统一颜色,统一形状的车子。当游行开始,正事完结的时候,才是臣民们为了今天开心的时候。
“华夏岛”上的盛况是空前的,街上的喷泉被与酒库连接在一起,当美酒喷射向天空的时候,引起了城中所有人的欢呼。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们手拉着手,在街上跳舞、歌唱。蜂蜜酒原本不是什么高度数酒,但城中广场上一座座喷泉里喷射出的美酒各自不同的时候,欢呼当中人们不知不觉就喝多了酒水。那些“包围”了他们的人,掀开了围着车子的布幔,6轮大车上车上是各种各样免费的小吃,烧烤也几乎一瞬间都在大街上摆出摊子。
这些东西全都是皇家用来招待所有来宾的礼物,随着城中四处响起的欢呼声,整个城市成了欢腾的海洋。但在这个时候,赵伏波却在与自己的妻子们步入婚姻的殿堂。
然而就在婚礼即将举行的时候,一艘快船从遥远的东方来到这儿,它给赵伏波带来了最新的消息。虽然“华夏岛”这时处于最让人兴奋的地方,无论那些得到了华夏帝国承诺的国王们,还是期待着更大的土地与收获的臣民们,包括同样兴奋的打算享受一下后宫乐趣的赵伏波都没有想到,这时在遥远的东方,一些危机正在形成之中。
不用问,这些危机的始做俑者是赵旭,以及对于南宋大地蕴含着的财富不能放手的蒙古人。尤其在他们获得了足够的武力时,侵略战争就展开了。而在这之前,蒙古的亲王忽必烈在与诸王发生的战争里,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快乐是不能持久的,虽然赵伏波已经完成了欧洲、阿拉伯帝国附近的商路建设,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但毕竟此刻的“中华民族”依然没有摆脱被入侵的危险。
事实上,这时入侵已经开始了,战争也已经用另外一种面目,在华夏大地出现!
第1章 有个新附马
“轰隆隆……”
如同大海一样的声音在蒙古草原上掀起一阵阵尘土,随着炮弹掀起来的尘土,一群骑兵冲出了烟尘。与这蒙古帝国发源地的草原上,这只骑兵有着与其他亲王的骑兵完全不同的特征。他们身上穿着羽林铠的骑兵甲,头顶上的红缨被换成了一枝野鸡翎。长长的斩将刀被斜斜的举在头顶,大概一接触敌军就可以狠狠的劈下去。他们骑的战马也非常雄壮,而且看起来速度只比蒙古马快一点,只是不知耐力如何。
如果是识货的人,就知道那是来自“济州岛”、“加里曼丹岛”上的最战马。事实上这是“华夏帝国”专门对外出口的战马的一种。虽看它与最战马相似,但事实上这种“出口型战马”与“华夏帝国”用的战马,那绝对是两种根据。“出口型最战马”无论耐力、急速等等方面都趋于弱化。就好像火枪与步枪一样,再好的火枪,也不能与步枪的威力相比。因为内涵上,有着绝对的区别。
尽管如此,这种“最战马”在这儿的售价,依然是极高的,它们最少超过一匹蒙古马5倍的价格。当炮弹腾起的烟尘散去的时候,更多的骑兵冲出烟尘。清一次的最战马,分成了一些2ooo人左右的小群。不但如此,骑兵之间的距离同样相当大,显然那是为了防备炮火的需要。
不过如果再仔细观看的话就会发现,在前面这5股成了狭窄纵队的骑兵的后面,却是大群的骑着蒙古马的普通骑兵。不过他们明显也换上了滑轮弓、马鞍旁了这的有火铳,甚至手中执着的同样是斩将刀。
显然这是一种对付专业对付步兵枪阵的方式,最前面的5队骑兵显然是用来破阵的,后面的大军才是真正掩杀的。相信步兵组成的集火射击阵形,对于这种纵队式冲击的骑兵,抵抗能力骤然变弱,而且步兵的阵形一旦被冲散,那么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对抗后面的骑兵了。因为,拿装着刺刀的步枪去与骑兵对抗,无疑是一种愚蠢的选择。
随着大量骑兵的一跃而过,我们才看到在骑兵冲锋阵形附近的一座丘陵上,有着几名骑兵在一面大大的帅旗之下。旗帜下面有一个穿着将军铠的人,不但铠甲明亮而且一袭大红外的披风,更让他看起来威风凛凛。
的静的脸上,黑色的三道长髯垂下来。而且令人惊讶的是,他带着一枝步枪,腰上也挂着一枝手枪。那可不是外贸版的武器,那可是“华夏军”的制式装备。可他身的其他的装备,又与此刻已经近代化了的华夏军绝不相同。
他漠然的目光看着骑兵们的身影,出没在那些用地雷充炮弹的炮火之中。看得出来,骑兵们被训练的不错,而且无论“出口型最战马”还是蒙古马,都没有什么更大的惊慌。这是受到训练的表现,倘若是普通马匹,在这样炮声连天的战场上,早就惊了。
在他的身边一匹骏马上,则端坐着亲王忽必烈。同样他的目光仿佛两只不波的古井,紧紧追着骑兵们的身影。随着他的目光,骑兵们冲进来前面的,排成整齐的两排木桩之中。雪亮的斩将刀挥出,木桩上郎当脑袋的瓦罐、西瓜等等东西,都被打的粉碎。如同龙卷风一样的火枪骑兵透阵而出时,后面的穿着普通蒙古兵装束的骑兵才一拥而上。帅旗下的,披着红披风的人这时目光游离了战场,显然他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下去了。
这是谁?他的身分事实上已经咱之欲出了。
“旭爷,这恰是在下所想的作战样式,倘若打起来的时候,火枪骑兵在前破阵,骑兵在后紧随。只消让我们的火枪骑兵突入他们的阵形,随后大军掩杀。想来对方就算是有火枪且列队骑射,也难挡我们的攻势!”
“嗯,贺龙卫这办法我看不错,这样吧回头你率15ooo火枪骑兵,剩下的都给刘千,让他慢慢训去。你倒是有空了去看看赵河那家伙的骑兵,我怎么看着他们老是没精神哪!”
贺齐一一应了赵旭的吩咐,然后与军师哈桑跟随在赵旭的身后,朝远处的军营驰去。草原上的人都知道,亲王忽必烈从遥远的黑衣大食带了一个金刀附马回来。而这个附马实在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手下有骑兵约4-5万人,还有许多的平民。他们都是些匠人,被一家家的带在身边。
随后他到草原之上,建立了一座回回人的城池。事实上赵旭建立的是一座欧洲式的城堡,与其说是城池不如说是一座战争要塞。而且在城市的附近,他还建立了一座庞大的军营,军营的附近则又有一座专门百姓们居住的城市。算起来,这三座城却是占据了好大一片的,三角形的草场。
在这个三角形最中间的地方,才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城堡,那里才是他住的地方。说他有本事,是因为那座要塞里,总是时常冒着黑烟。来自各地的燃料、铜料与铁料都被送向那儿。至于平民居住的那座城堡,还是最靠近大宋边关的城堡。一些千奇百怪的产品,就从那儿涌向亲王忽必烈的地盘,又从这儿涌向整个蒙古帝国控制的所有地方。
当然,一向崇尚武力的蒙古人,说到本事,必然与武力有关系。这位附马的火枪骑兵的威势,早已经让人感觉到有些担心。而他的那座要塞里,又有了许多新型的大炮。甚至还有许多“回回炮”卖给了蒙古的其他王公,这才让那些蒙古王公们吃惊。不过他们同时也乐得看笑话,因为显然蒙哥一家,旭烈兀战死,蒙哥、阿里不哥和亲王忽必烈多少因为争夺“诸王之王”的位置,显然是互相提防。
因此,整个蒙古草原上,这时除过各家都在屯积皇粮,准备兵器,反而是完全的平静。可这种平静里,隐藏着某种喧天的波涛,也许仅仅只需要一个石头,就能激起千得浪。
第2章 实在不懂事
赵旭居住的城堡,是一座相当漂亮的富有阿拉伯情调的1o层高的大型住宅。住宅附近则是一些如同阿拉伯帝国那样的,占地不大的5层左右的住宅。这些都有是他手下各门、各类官员们的所在,此刻俨然已经形成了一座小城。在这里驻扎着由刘千率领的另外一队火枪骑兵,多数的新兵都在这儿。
而贺齐、赵河则率领着赵旭手下军队的主力。赵河所在的地方靠近大宋,贺齐就在军营那儿处于亲王忽必烈与亲王阿里不哥势力的交界之处。事实上此刻在朝中,因为蒙哥大将军长期不大,朝中斗争的主要是皇后海迷失与阿里不哥两派。问题在于蒙哥不在,因此阿里不哥方面稍显弱势。
此刻因为蒙古大军在木刺派控制的香格里拉山脉附近失败,朝中原本登基呼声最高的蒙哥失势。而阿里不哥与亲王忽必烈自然就要准备好开始争夺汗位,当然这场内部的争夺战如何进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蒙哥是否还会回到这里来,那位赛因汗拔都是不是还支持他继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贺齐率领的,赵旭手下攻击力最强的火枪骑兵,就对抗在那处军营里。随时如果开始,只消赵旭从他的所在派来援军与炮兵,那么贺齐与他们的手下就可以随时发动进攻。但在这之前,显然赵旭更加关注的,是他与亲王忽必烈的关系。
这件事还得从赵旭与亲王忽必烈刚刚回来的时候说起。
“大汗,我带来了家里的急信!”
在这得稍稍说一下,事实上蒙古此刻实行的分封制与阿拉伯人的军事分封制有些像,不过它还多着一重的制约就是王族的系统。所以在自己“家”里人说话的时候,他们都是大汗,在外面的时候,他们才是王爷。
“嗯,有什么事情你就说罢!”
一路劳顿的亲王忽必烈多少有些不高兴,虽然他是战败回国,可也不能一点都没有欢迎的表示吧。偏偏这里家里来又来人,显然是出了什么事情。带着信使进来的张文谦眼睛稍稍的向赵旭斜了下,甚至这引起了赵旭的注意。
“岳父,这样吧,我先出去一下,回头您招唤了我再来!”
亲王忽必烈沉吟了一下,眼睛随即把张文谦一翻。
“要说家里的不知道,仲和难道你也不知道吗?旭爷是什么人,他将来会是月烈的丈夫,是我的女婿有什么话不能当着他讲的?”
张文谦心中叹息了下,知道这是亲王忽必烈向赵旭示好的意思。毕竟他手下沿途抓来的青壮被编入军队,此刻又达到了将近5万大军。虽然这些军队的力量,比起过去赵旭手下的部队差了许多。但终究赵旭的完全由老兵组成的火枪骑兵已经建立,在制造了一批火药之后他又有了炮队。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赵旭才能在一路回来时候,把一座座城市全都洗劫了一遍。人口、金钱、粮食,如果要张文谦来形容,那就是一群蝗虫,所到之处一扫而空。然后造了大车拉上一路前进,反正这时也不逃命了,速度自然也就慢下来。
也恰是因为赵旭的势力一路上不断膨胀,让亲王忽必烈对赵旭的拉拢也就越加显得重要。作为一个谋士,这些张文谦有什么不懂的。他弯腰施礼,回答了亲王忽必烈。
“是,大汗,是在下的不是!旭爷,这……”
张文谦转身向赵归赔礼,不过赵旭只是挥了挥手,一点也不在意。
“家里大事,不得不小心!仲谦不必客气!”
赵旭张嘴也叫张文谦的字,这让他稍稍有些不舒服。可随即,又把这件事扔在一边。毕竟家里来人带的消息,那才会震惊所有人呢。
“大汗,家里来信说,月烈公主日前离家,此刻却已经是下落不明了!”
果然,张文谦的话一落,亲王忽必烈的脸色都变得苍白了。月烈公主,那是他用来稳住赵旭的重要手段。毕竟如果不是女婿的话,赵旭与他的军队为何要跟自己东来。如果不是自己女婿的话,将来由他治理南宋那一小块地方,凭着他掌握的火器,自己又如何能够放下心来。
“这个……”
尽管亲王忽必烈肚子里的火大的,倘若自己的女儿在面前的话,会一刀就砍过去。因为她实在是太不懂事,此刻笼络住赵旭的原因在于,如果没有他,那么只怕将来这天下就没有蒙古人的生存之道了。难道以为赵伏波是个好人么?瞧瞧他大阿拉伯做的事情,直直就是个阎王。而这样的阎王却已经扔下话了,要绝对蒙古人于天下。虽然未免有夸口之嫌,但谁又知道那家伙的心思有多狠呢!
亲王忽必烈那是不知道,这时赵伏波正打算攻打萨莱城。也不知道随后赛因汗拔都及其1o万大军,都葬身在炮火之下。而不久“华夏帝国”又要实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的载人飞行。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别说他想不来。就算是当年莱特兄弟第一次载人飞行成功,也没有人立即想到军用。
然而赵伏波不是,他老师给他讲的历史之中,火炮、坦克、飞机、战舰包括航母,的作用是什么,他全都清清楚楚。不然“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给疯子师徒上天的支持那么大,说白了赵伏波希望的就是有一天,自己可以派几百架飞行器去与别的还在使用火枪的势力甚至还在使用弓箭的势力打仗。
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想必不必说给大家听。不过可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在科技为“质”的差别时,手腕、谋略产生的效果几乎为零。差别越小,手腕、谋略的作用越大,甚至可以反超技术。然而,还是那句话,手腕、谋略显然只可以谋一时,永远也无法谋一世。而科技的先进,却是谋永远。
“唉!”
最终赛因汗拔都的确忍住了自己发怒的欲望,他狠狠的叹息一声,一巴掌重重的拍在自己的腿上!同样赵旭这时也是一付怅然若失的模样,倘若没有了月烈,那么自己算什么呢?
第3章 好狗不挡道
刚刚的消息,当然造成了整个大账里良久的沉默。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只是全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起。亲王忽必烈当然不是失去赵旭这个助力。
有他在的话,那么加上自己地盘里的人口以及重新组成的军队。必然可以横扫整个蒙古帝国,当未来的大汗那是一点问题也不会有。至于赵旭,他实在想要回归大宋的话,了不起让他舍了巴蜀,只据江南也不是什么难事。就算是依然用大宋的,挂羊头卖狗肉的国号,事实上依然是他蒙古人地方。可惜女儿现在没了,自己脱身大约也不是难事。但那样的话,留在这儿的赵旭,将来必然会成为蒙古人的心腹大患。
赵旭心中自然也在想,倘若没有了月烈,自己这个附马到底算是个什么附马啊。而且就算自己替他打下了江山,就算自己将来回到大宋。没有月烈公主这一层关系,自然说什么也是虚的。虽然将来自己回到大宋,缓他个1o年不难再向北出征。但现在在大宋南边没有个立足点,终究一切都是虚的。
借着整个大帐里的人都沉默不语的时候,张文谦却已经想出了办法。
“大汗,想来这件事把家里人吓住了。月烈公主又不是小孩子,出去了不过是散散心而已,恐怕我们还没到家,她就已经在家里等着你呢!”
张文谦的脑袋转的快,这是亲王忽必烈早就知道的。此刻一听他话,他就明白张文谦的意思是,等赵旭到了地头再说。那时有些什么在谈,在自家门口也好说的多。此刻在这路上,倘若赵旭一个想不通,拿了亲王忽必烈的脑袋,可不难找一处地方。
亲王忽必烈深深吸一口气,把自己胸中的积郁吐出去。然后换一张笑脸,向赵旭摇摇头。
“旭爷,你不必在乎。小丫头们就是这么任性,就如同张师爷所说,大概我们到不了家,她倒已经散完心回去了。一切都不必担心,自然有本王替你作主!”
赵旭听到他的话,明白亲王忽必烈还是看重自己的。而且想要到大宋去,想要借哈桑的手,从“济州岛”那儿弄到火器,自然少不得越靠近那里越好。而且自己留在这儿也不是个事,前后左右全都是蒙古人的地盘。虽然后面那边的蒙古人迟早被赵伏波收拾了,但收拾完了蒙古人,难道那个混小子还能饶了自己不成。
想到这儿,赵旭同样微微一笑。
“王爷不必担心,赵旭说过要把王爷送回家。莫说你我还有个翁婿的身分,就算没有赵旭也是个一言九鼎的大丈夫,说得出来自然就办得到!”
经过张文谦这么轻轻巧巧的一番说和,因为月烈公主逃家的事情造成的后果,就被他轻轻巧巧的抛到了一边。一直跟随赵归在大帐里的军师哈桑,那双不挤都显得有些眯的眼睛里透出一道寒芒,牢牢的笼罩在张文谦的身上。
不过这些事情都只是在发展之中,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亲王忽必烈与赵旭率领的,当踏入蒙古帝国的范围里,已经多达5万平民与5万军队的大部队。赵旭手里大车的制造技术,这时彻底发挥了作用。所有的女人、孩子都被装大平板大车的木笼里,赵旭为了自己将来的势力,一个都不允许杀。而且承诺,将来到了地方之后,这些女人会配给手下做妻子。
除此之外,当刚刚进入到蒙古帝国之后,赵旭打了他在这儿的第一战。那一次以为是入侵的蒙古帝国,派来1万精锐的骑兵。也不怪蒙古人骄傲,毕竟在“华夏帝国”出现之前,除过大宋因为人口众多,而又偶有良将出现,拖了许久才灭之外,其他国家俱都不值一攻。2万人的蒙古大军,往往就能够屠灭一个国家。这可不是胡说,倘若历史没有发生改变的话,蒙古人占领整个西亚,掠夺了巴格达,从始至终也没有多少军队。
可现在,他们碰到的是贺齐一路上在不停训练的火枪骑兵,对于1万蒙古人,赵旭一点也没有看进眼中去。
“王爷,我看我们不需要和他们多说,正所谓好狗不挡道,我看我们就一战立威罢!”
亲王忽必烈原本打算派张文谦去给说说,要他们闪条道路出来也就罢了。可是赵旭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那就是赵旭的火枪骑兵是要立威的,至于拿谁家的军队来立威,对他赵旭来说都不值得去想。他只希望蒙古人知道,自己手下的火枪骑兵在这蒙古大漠之上,才是真正的王者。
“也罢,这群不长眼的狗材,既然他们要在这里寻死,那也就怪不得我翁翁婿心狠手辣了!”
亲王忽必烈之所以如此说,原因在于他在阿拉伯帝国之败,折扣了他2万人的精锐骑兵。在他兵力虚弱之时,恰是被别人窥伺之际。倘若让蒙古诸王知道一下,自己虽然兵败,但自己现在可有一个厉害的女婿,并不是他们有资格小看的。
说话之间,赵旭只是向着跟随在自己身边的贺齐点了点头,然后就摆出一付兴致极好的看戏的模样。而亲王忽必烈,这时却已经派出了张文谦,倒不是要去做些什么。亲王忽必烈知道,拦路的自然只是几路大军之一。因为蒙古人作战的手段,有些像的未来海洋上的狼群战术。
那就像是群狼对付一头强壮的公牛那样,他们不会正对着公牛的犄角去自讨没趣,而是分成各个方向,使公牛首尾难顾,最后丧命于利爪之下。可以说,阿拉伯帝国的马穆鲁克骑兵与欧洲的重骑兵,往往都是败在蒙古人这样的狼群战术之下。
今天赵旭的火枪骑兵打算一逞威风,那么就不能让其他几个方向的骑兵再近逼过来。那样的话事情就会真的麻烦了,而且赵旭一败,恐怕自己连败之后,会连领地都不在能够保持下去。
随着双方的准备,一场将来肯定会成为“误会”的战斗即将展开!
第4章 因误会而战
大概蒙古骑兵这时已经骄傲的太久了,又或者说领军的骑兵认为,自己这边一动,其他方向的骑兵也必动。到时眼前这枝透着古怪的军队,就会首尾难顾。因此蒙古骑兵结成了正经的冲击队形,虽然他们的打盘主意是骑射。
因此赵旭手下的火枪骑兵,骑的全都是阿拉伯马。这种马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好马,然而放在阿拉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现在因为有了“华夏帝国”的战马养殖,阿拉伯马在世界上可能要与阿尔捷金马(汗血马)以及其他一些名马,去争后面的名次了。
除此之外,赵旭手下的火枪骑兵,多数都穿着来自“华夏岛”的羽林铠系统的骑兵甲。这种战甲看起来是重战甲,防护力也类似于欧洲的板甲,然而复合材料让它变得相当轻。所以倘若赵旭对付骑着阿拉马的火枪骑兵,把他们当成了重骑兵,那一定会吃亏。
眼前这股挡路的1万名蒙古骑兵,恰恰属于阿里不哥的麾下。别人看到亲王忽必烈的旗号时,都躲在一边。毕竟就算是亲王忽必烈败了一仗,他可还有大片的土地呢。想重新建立大军并不是难事。而且此刻他带回来了的人1o万有余,其他家的骑兵当然不会上前。
甚至阿里不哥手下的骑兵,也是打算打打再看。在他们经验里,这样的重骑兵近距离冲锋固然可怕,但对于耐力极好的蒙古马而言,距离稍远一点重骑兵就怎么也追不上,到时只能被蒙古骑兵的骑射一点点的把他们的力量消磨掉。只是这一次对付赵旭的,本质已经不同的火枪骑兵,眼前的蒙古骑兵恐怕亏那是要吃定了。
“这些个蠢材,难道你们不看,那些骑兵都不用矛的吗?”
火枪骑兵的装备除过马鞍旁的火枪之外,就是斩将刀与滑轮弓。而且赵旭的火枪骑兵,多数都损失在了香格里拉山脉之外的战斗里。此刻火枪骑兵平均起来,不过只有半数的人达到了4枝火枪,而标准配备的6枝火枪,则只有贺齐与他手下的亲信们才有。这还是一路之上,赵旭手下的工匠们不停打造,甚至连各城里的铜盆珥、铜碗等等器皿都融了才做了些短铳。
火枪骑兵里,最前面的全都是火枪比较多的人,甚至贺齐从只有两只火枪的人那儿抽调了一批。原因在于,只有这样火枪骑兵才能够保持最强大的冲击力,也只有这样火枪骑兵才能完全发挥出他们的能力。
不管怎么样,眼前这一战已经是无可阻挡必然发生的事情,双方将领也就不再等待。随着贺齐的信号弹升上天空,他手下的1万名火枪骑兵开始快速行动起来。他们如同欧洲的重骑兵那样,保持着整齐的队形。长长的斩将刀靠在肩头,另外一只手则放了马缰,完全凭双腿控制马儿。
与他们不一样的是,蒙古大军一看敌军开始冲锋,他们同样开始冲锋。只不过蒙古士兵冲锋的时候,习惯性的发出游牧民族那种尖锐的叫喊声。而且他们的阵形相对来说要散一些,因为他们是准备骑射的骑兵。许多蒙古骑兵根本不拿出自己的弯刀,他们认为凭借他们射箭的能力,或者与敌军进行肉搏的机会并不多。
然而令他们惊讶的是,赵旭手下的火枪骑兵速度非常快,而这就是羽林铠系列的骑兵甲销售势头非常好的原因。因为它有着重骑兵盔甲的防护力,但这些盔甲却仅仅只比蒙古轻骑兵的盔甲重一点。这就让阿拉伯马具有了更长的快速奔跑时间,而在战场上,这几分钟的快速奔跑,就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利。
很快双方的骑兵迅速靠近,蒙古人习惯性的在一定距离上开始自由射击。对方并没有进行还击,而且令蒙古人惊讶的是,对方的盔甲防护力显然非常好,几乎没有一个骑兵在他们的射击下落马,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吃惊。
也是,拿普通的烂铁片甚至骨箭头对付羽林铠系列的骑兵甲,那寄予的希望实在就好像要拿步枪打穿坦克的装甲那样困难。相信在前面的故事里大家已经看到了,羽林铠系列的骑兵甲,除过“华夏帝国”生产力四棱透甲椎配合触发式火箭之外,普通的箭头根本没有效果。
蒙古军在射出一波箭雨之后,如同所有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那样,他们用双腿控制着自己马匹的转弯,然后迅速向远处跑去。不过这不影响他们时时回过身,向追逐他们的骑兵射箭。倘若放到现在的网游里,一定会说这叫“风筝战术”。作为风筝的目标,最后会一直被放死为止。
可今天,蒙古人第二次吃惊了。
阿拉伯马达到极速时候,那已经不再是奔跑,而是近乎飞翔的速度。火枪骑兵们目测着蒙古人骑兵的距离,手里的短火枪稳稳的端起来。这时的火枪命中率相当低,但值得说明的是,火枪的射程并不近,只是稍远点就没有了准头。但现在大群的蒙古兵相对密集的阵形弥补了短铳火枪的这个缺陷。
这时随着又一发红色信号弹上天,久经训练的火枪骑兵们,向最近的蒙古人施放了成排的弹丸。随着第一枪的施放,他们看也不看的把放过的火枪插进枪套里,几乎同时又拔出另外一枝火枪,进行第二波射击。这里当然已经不是齐射了。随着火枪骑兵的射击,蒙古兵面对的枪弹越发密集起来。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一个优秀的火枪骑兵往往在1o秒内可以连放四枪。至于留下的两枝火枪,那是他们在随后的格斗里保命的救命枪,只会拿在手中而不会轻易施放。
就算赵旭手下只有3ooo人可以发射4次,那么这也是12ooo发子弹。这些几乎没有丝毫准头的子弹,嘶嘶的穿透空气,冲进了密集的骑兵群里。弹道低的,钻进马儿的身体经,弹道高的就把骑兵一枪从马上打下来。
面对子弹,蒙古人的铠甲一点用也没有!
第5章 绝勇蒙古兵
大草原上的蒙古骑兵,他们第一次领略了文明的洗礼。只可惜这文明不是来自于新的服装、新的食物以及新的理念,这些文明来自于新的武器装备。
赵旭手下火枪骑兵,用12ooo发子弹给了蒙古进行骑射的轻骑士一场教训。密集的子弹根本没什么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