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24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的角逐里,别提什么“全人类”的高度。自己家里的事情都办不好,说什么全人类,丢不丢人哪!一句中国的古话就概括了——“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未来的“华夏王族”在华夏帝国完美无缺之前,不会用“全人类的高度”去看国际上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
至于完美,这个世界上有吗。最少在“华夏皇族”里并没有这个词。他们对于这种事情的定义写进了《宪法》,那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这是华夏皇族对华夏帝国永久不变的责任和义务。”至于全人类,等他们给“华夏皇族”交了税,也许才顾得上他们,不然就算求了。
尽管赵伏波对于火炮的威力是心中有数的,但他同样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除过那次在香格里拉山脉之外,第一次使用“涅槃”(天女散花式火箭炮)造成的屠杀之外,他还真没有见过如此多重炮一起发威的事情。尤其是海军装备的火炮,因为战舰的运载能力,原本就比6军用的火炮口径大。此刻还是4oo门炮的集火射击,其威力使赵伏波,这“华夏军”的缔造者,也不能不惊讶。
无论是2oo门“阎罗追魂炮”的齐射,还是说“龙熄臼炮”的齐射,那场景估计到赵伏波与蒙哥死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可以说那是一种极端惨烈的场景,而这时的蒙哥也看明白了,赵伏波让他看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地狱。
“看到了吧蒙哥,这就是侵犯了我们华夏帝国故土的下场,我给你们的忠告就是,永远、永远完全的忠诚于华夏帝国,永远、永远的不要再起不臣之心。否则这样的情景就会不停的出现,直到蒙古人从这个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为止!”
固然说“地球”对于蒙哥这浑然不知地球为何物的人,有些明珠暗投之嫌。但眼前极残酷的事情却告诉他,这个世界必然为“华夏帝国”完全掌握。这与想不想、肯不肯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样的地狱足够吓破所有人的胆。
不过赵伏波显然认为,还没有让蒙哥受到完全的教育,因此他们两个就一直在天空里飘着,一直用望远镜观察着萨莱城的反应。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中午时分,那时整个萨莱城里,还立着的建筑大概就只有赛因汗拔都的皇城了。
“大帝,饶……饶他……饶他个不懂事,回头我们抓他回来,做成丨人彘只求留他一条活命就好!”
所谓人彘:就是指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要把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失聪,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然后扔到厕所里,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由此看得出来,蒙哥是够诚恳的。他只是想救兄弟的一条命而已,至于其他人他知道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然而赵伏波却摇了摇头,杀净整个萨莱城中的人,这是预定的计划,而且赵伏波也不打算给任何人错觉。那就招惹到了“华夏帝国”只是打败其军队,劫掠其百姓那么简单。不是的,“华夏帝国”报复的手段,一定是从高层杀起,一直杀到对方彻底投降时为止。相反,对于劫掠、虐待平民,无论是“华夏帝国”又或者“华夏军”都没有什么大的喜好。
但这件事不包括蒙古平民,入侵“华夏故土”的罪名,除过有些用处之外,是很难得到“华夏帝国”谅解的。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就在赵伏波的话音落下的时候,海面上的排成炮击阵形的战舰,几乎同一时刻闪烁起火炮发射时的炮口焰。4oo发重炮弹,虽然是齐射而出。但因此弹道的不同,它们爆炸的时间同样有区别。先是2oo发“阎罗追魂炮”炮弹的爆炸,赛因汗拔都所在王城立即就被轰成了一片火海。紧随其后的2oo发3oo毫米的“龙熄臼炮”的炮弹落下时,整个一事无成就如同被一个看不见的巨大,用他巨大的手抹过一样。
惊天动地的爆炸里,钦察汗国的都城,包括钦察汗国的皇城以及钦察汗国的大汗一家,就完全成为了瓦砾堆里的游魂。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根本不是战争,这一过是一场“地狱式的屠杀”。然而,这还是不是最仅人发指的事情,在最后一次炮击之后,早已经包括了萨莱城的海军6战队出现在了萨莱城的城头。
正如同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海军6战队的士兵们的心中,都不约而同的疑问了一句。
“这还是地球吗?”
不过他们的疑问也就仅仅有这么一点,随后他们把城墙上躲藏的人,拖到城墙边全部枪毙。城内那些使臣在地下的尸体,也根本不管受伤没有受伤,上去就是一刺刀。这是一场真正的大屠杀,而且也未来的媒体上也正是冠以“地狱式屠杀”这个称呼。
甚至从今往后,“华夏帝国”对外的声明之中就有这样一条——“侵犯‘华夏帝国’的领土、领海、领空是不能接受的侵略行为,‘华夏军’保留在任何可能的机会,对于侵犯的国家、民族、势力,进行‘地狱式屠杀’的权利!”
第132章 绝不会放过
当赵伏波与蒙哥从热气式系留飞艇上下来的时候,赵伏波倒没有什么,但蒙哥的身上却几乎如同水洗过那样湿。那是汗水,而且绝对不过热的汗水,试问15o米的空中会热吗?
那些汗水来自于恐惧,是他内心的恐惧所造成的。一半是对于这种迅速的屠杀方式感觉到恐怕,华夏军可以有条不紊的轰塌四门,堵住出路然后把整个萨莱城轰成一片废墟。而且还有步兵,在城外形成战线,使城内的人一个都跑不出来。蒙古人虽然做过屠城的事情,但永远不会这么有效率。
从清晨7:oo起第一发炮弹升空,到中午12:oo结束。仅仅5个小时,1o万人的生命在炮弹的集火射击之中变成了灰烬。让蒙哥心中的害怕的,不是因为死亡。而是1o万人,在被最行进的武器屠宰时,那凄惨的场景让蒙哥不寒而栗。因为现代手段的屠杀,根本不是一刀两断好么简单。在15o米的空中用高倍望远镜的他,看得清清楚楚。城里的人,根本就是成群的被那充满了灼热的赤红色的火焰撕碎。
3oo毫米且用tnt装药的“龙熄臼炮”的炮弹,的确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炸点附近的人,是踪迹全无的,根本不存在完整的尸体。这曾经也让马丁吓了一吓,看过战争片的人,时常会看到那种被炮弹炸飞,然后尸体落在地下不。也许会失去一条腿又或者说被打个大洞,但被撕碎的场面却并不多。
而实际在战场上,炮弹的效果绝对不会像是电视上那样不堪。就比方说前面提到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大贝尔塔”攻城炮的炮弹,一炮下去2oo米内的人丧失战斗能力,那么可以试想炸点附近的人会是什么模样。那几乎不可能被击毙,最大的是撕碎。《兄弟连》里有这样的一个镜头,一枚88毫米的炮弹,落进一个散兵坑里。坑里的两个伞兵完全被撕碎,而那才是战争中炮火的真实写照。
蒙哥尽管已经被萨莱城中的,那几乎要让天地也燃烧起来的炮击吓破胆。但事实上,让他真正不寒而栗的事情还没有开始。说他被吓破胆,也属于正常。因为在战场上,被炮击吓尿裤子的人大有人在,但没有人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嘲笑这些战士上的士兵。毕竟在战场上,原本就是一种英勇的选择。
当热气式系留飞艇刚刚降落时,那儿已经跪着孛儿只斤阿速台与孛儿只斤斑秃。这是“华夏帝国”对外的一个态度,那就是“华夏人”已经废除了跪礼,但对于蒙古这种对于此刻的“华夏故土”进行侵略的国家而言,跪那是他们的义务。
“大帝,这是个营地之中所有蒙古人的名册,其中金人、夏各族人以及参加过对华夏故土作战的人的名字上,都已经点过了朱点,奴才以人头担保,一个狗头都不会缺!”
跪在地下的孛儿只斤阿速台的话,让蒙哥感觉到了深深的屈辱。他动了动嘴唇,想说“我们都已经投降了,何必如此拍折辱人呢?”只是他再回过头想,决定这种埋怨还是留在心中永远也不要说出来。显然,赵伏波就是在等着他们叫唤,等着他们不服气,或者说他是等一个可以让他把整个蒙古汗国所有的人送下地狱的机会。
“对于侵略华夏帝国的人绝对不能轻易宽恕,在他们付出足够的代价之前,不允许有宽恕的行为出现!”
这不是赵伏波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华夏律》规定,倘若华夏皇族中的领袖人物违反了这条《宪法》之中的规定,那么皇位就可以与他说再见了。弹劾那是一定的,而且失去皇位也是必然的。因为《华夏律》的《宪法》是由“华夏军”负责执行的。也就是说倘若赵伏波犯了此条,就算他在民间、政府的人缘再好,犯了此条也必然受到惩罚。倘若政府以及议会不立即向最高法院起诉并进行审判,那么“华夏军”就得到了兵变的权利。也就是说“华夏帝国”的“华夏皇族”要换人了。
而这恰恰体现的是现代国家制度之中,相互制约、平衡,以杜绝任何一个“政治寡头”的出现,同样也是杜绝“极权统治”这一危害“华夏帝国”科技发展的严重问题出现。
因此,固然赵伏波的用钦察汗国的残余势力,作为西亚的“政治玩家”加入的计划,已经得到了议会、最高法院以及军队的支持,但他依然不能轻易饶过蒙古人。这包括了金人、夏人以及去过“华夏故土”作战的蒙古人。这都是属于绝对不可以被宽恕的人群,倘若对马丁来那个时空的扶桑也照样处置,可以肯定过1万年扶桑人也不会有机会再修改教科书,或者变本加利的要求更多的领土。
这只能说明一点,中国人太过于善良而又糊涂。善良、糊涂到可以一再放任一个狼崽子长大,尽管曾经它被狠狠的教训过,但记吃不记打依然这是那种岛国狭隘心胸所必然造就的,对领土的渴望性。就好比我们中国人时常形容的,“无根之浮萍”总会趋向选择安定的大6。
面对他们民族之中的这种渴望安定的因素,唯一正确的手段就是让他们成为奴仆,永远不再具有野心。否则被毒蛇反噬不过是时间问题,被一条养不熟的狼崽子狠狠的咬一口,不过是将来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对于这个不安定的民族,赵伏波是不打算留在这个世界上的。
简单来说,处置他们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人都弄到澳大利亚去挖矿产,用严格的计划限制他们的生育能力。不要多1oo年之后,扶桑包括扶桑的文化,就只会出现在博物馆里了。
至于眼前的蒙古人,就看下面赵伏波的命令了。
“我命令钦察汗国责任的大汗,开始按名字抓捕,一个不留全部腰斩!”
第133章 善良的人群
数万具血淋淋的尸体倒在钦察草原上,所有幸存的蒙古人,眼中含着泪水。可是他们不敢哭、也不能哭,因为华夏帝国的济王宣布,任何同情蒙古侵略者的人,就是侵略之心未死。对于这样的人,必须实行诛灭九族的行为。而且任何反对的人,任何帮助的人,任何消极不作为的人,同样要被诛灭九族。
尸横遍野当然是不人道的事情,然而赵伏波在“华夏帝国”里,早已经废除了诛连九族的事情。事实对于贪酷官吏的监督,那是另外一回事,目的是旨在打击贪官们形成的贪腐集团。这与诛连九族完全是不同性质的问题,尤其是官吏在“华夏帝国”的《华夏律》的《公务员法》之中有明确的规定,他们有义务证明自己没有贪污,同样有义务监督自己的下属以及自己的长官,没有违反《公务员法》。
在“华夏帝国”是没有“反贪污法”的存在的,因为《公务员法》里就已经规定了关于贪污的定义,依据法律它首先是抛弃了职业道德,必须解职并永不录用。其次,它抛弃了自身的职责,属于渎职,绞刑。再次,造成危害大众安全的可能,违反《宪法》规定绞刑,最后造成的损失必须赔偿。即没收全部财产,也包括所有直系亲属只保留一个月生活费,并永远从“国家福利股份”的领受人中除名。
基本上可以肯定,这样的家庭在未来1oo年都将生活在“华夏帝国”的最底层,贪污实在是上害父母、下害儿孙遗祸无穷的一件事。因此“华夏帝国”里,对于官员的监督,第一道防线就是他的亲人。因为一个公务员,只要廉洁奉公,那么可观的收入,极高的社会地位,免费的住房以及免税商品,又都会让整个家庭受益无穷,而这事实上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光耀门楣的目标。
但在对外的事件处理时,尤其是对于侵略过“华夏帝国”固有领土的国家、民族、个人,处理的手段则非常残过这不过是“杀一儆百”的手段,最少可以肯定,在将来科技超越“华夏帝国”之前,不会有人再有入侵“华夏帝国”这个想法。
但问题在于,没有了外部问题的“华夏帝国”的,全力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之下,想追上“华夏帝国”的科技,少说得5oo年吧,而5oo年之后恐怕也没有人有能力来追赶“华夏帝国”的科技了。所以说,经济强、强一时,社会强、强一世,而科技强,几乎可以说是强永远!
恰如同当年的项羽说过,“一人敌不足学,请学万人敌”。那么我们要说“华夏帝国”不学“一时强”、“一世强”,要学习的恰恰就是“永远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华夏帝国”不允许任何干扰科技发展的事情出现。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整个国家的平稳,始终是“华夏帝国”最为关注的事情。
风掠过此刻充斥着鲜血与牧草的混合的味道,这令人作呕。不过对于看过萨莱城大屠杀的蒙哥,已经不是问题。而且这样的血腥他看得多了。不同的是以前蒙古人是杀别人,现在蒙古人是杀自己人。不过此刻他最担心的不是赵伏波创下的屠杀记录,他担心的是因为手下蒙古军队的数量连1万都不到,就算赵伏波把这钦察帝国送给自己的儿子,他都不知道蒙古人守不守得住。毕竟这不到1万人的蒙古人里,多数都是妇孺,真正的士兵多数都因为攻打过“华夏故土”而被斩了首。
“大帝,我们只有这么一点人,我担心……”
孛儿只斤阿速台虽然此刻成了钦察法国的新的大汗,但不言而喻是他恐怕要背负上某些骂名。另外倘若在他手下,再丢了“华夏帝国”给蒙古人的“保留地”,那恐怕就万死不能辞其疚了。
“担心?不必担心,我会给你们火枪、火炮作为你们忠诚的回报。当地人,敢于做乱的,我想你们自己会杀。只是这是你们自己的地方,我看还是要多些怀柔才好。不过这是你们的事情,萨莱城需要重建,另外萨莱城附近将要制造一个海军基地。那里我会让我们的舰队驻留,作为保护蒙古王族的手段。所以不必怕当地人会颠覆你们,唯一要注意的只有一件事……”
赵伏波的话没有说完,一旁的蒙哥已经接上了一句。
“永远保持对大帝您的忠诚!”
赵伏波的嘴角牵动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不,是永远忠诚于华夏帝国!另外尽快派人把你们在华夏故土北方的族人,带到这里来吧。不过规矩是一样的,侵犯过华夏故土的人不能活。不然……”
赵伏波到说不然的时候,他顿了一顿没有在说下去。虽然眼前的尸体是蒙古人自己下的刀子,但对于赵伏波而言,依然是件不大舒服的事情。因此他不打算多留,他打算前往没有被毁灭的萨莱城的港口区去住。而且萨莱城的原住民们,这时已经得到了新大汗孛儿只斤阿速台的命令,尽快清理整个萨莱城并立即开始重建工作的准备。
关于这件事此刻钦察汗国的孛儿只斤阿速台,当然没有什么钱来办这件事。虽然他们的营地没有受到多少损失,还多少有些财物,但建设一座城市,那些财物实在是杯水车薪的。因此他的主意只好打在,从“华夏故土”之背来的族人那里。毕竟,大将军蒙哥同样是有自己地盘的。
这与中国汉朝时的亲王分封制度差不多多少,倘若把那些人移到钦察草原来,那么这保留地里的蒙古人还会多一些。至于其他人,那就要看他们是不识得实务了。不懂事的,自然只能在那里等待噩运的到来,毕竟“华夏帝国”绝对不是什么善良的人!
第134章 汉j最可恶
的确“华夏帝国”不是什么善良的人群,然而问题在于,我们的善良往往被当成可欺。这不是不笑在这里瞎说,请尝试张眼看世界,尝试着认真的看看历史。看看世界上的“华人”受到了多少的委曲,有一个人真正为了他们的尊严做过什么吗?有多少人因为他们的侵犯行为,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呢?
别说什么“抗议、抗议、严正抗议”这样的屁话,也别担什么国际谋略之类的屁话。倘若连尊严都没有了,再使用谋略,依然不过是一个没有廉耻的跳梁小丑而已。
也别说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结”之类的话,因为中国人不是释迦牟尼。中国人在任何时代里都没有别人打了左脸,再把右脸伸过去的义务。从最基本的同为人类的基础上来说,面对那些暴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当然没有丝毫的错误。
至于那些所谓的“全人类角度”去看问题的人,倘若他连“人”这个基础都不顾了,还谈论什么人性?倘若他连“中华民族”这个概念都不承认,难道我们要异族人来决定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吗?作为全世界人数最多的种族,不感觉到可笑吗?倘若用这种建立在可笑基础的学说,来忽悠自己的“族人”,那不是可笑那叫“可耻”!而且面对受到利益损失、人命损失的“中华民族”还大叫忍耐的人,该如何理解呢。
对于汉j,那是一定不能留下来的。比方说贪内外勾结的狗官、比方说视华人的死亡于无物的某些人,这些人全都是汉j。别提什么政治、也别提国际,倘若连“中华民族”的人是人,这个前提都不敢于承认的话,谈什么不都是水中之月么?
倘若承认中华民族的人是人,那么受到了屠杀、受到了压榨、受到了屈辱就应该报复及要求补偿。尤其在有能力如此的时候,自然要使用所有的能力来办到这一点。倘若认为“中华民族”的人不是人,那跟他说那么多做什么,直接打他狗日的!
对于赵伏波来说,他是个汉人,同样他也承认“人人平等”这个理念。基于这个理念,那么对于眼前的屠杀,他根本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内疚。倘若说内疚,那应该是蒙古王公们该有的心思——手那贱做什么?就算大宋再弱,关他们屁事?
那么作为侵略者,有什么理由怜悯他们呢?要说到怜悯,赵伏波倒是认为,也许他自己的臣民福利还不够充分,生活还不够轻松,环境还不够优越。最少他们还没有电、还没有坐上飞机,这是他该关心的事情。至于其他国家、民族、势力,他们又不给他“华夏帝国”交税,干他“华夏皇族”鸟事!
在赵伏波走了之后,回到中军大帐,孛儿只斤阿速台就赶开了其他人,整个大帐之中只有他们父子三人。他“扑通”一声跪倒在父亲与兄长面前,接连磕了几个头,当他直起身的时候却已经是泪流满面。
“父王,儿子罪该万死,求父王杀了孩儿吧!”
蒙哥与孛儿只斤斑秃看着眼前的孛儿只斤阿速台,作为父亲蒙哥理解儿子,作为兄长斑秃同样也理解兄弟。他们两人也一同跪倒在孛儿只斤阿速台的对面,同样是泪流满面。
“大……大汗,这关您什么事情哪,这是……这都是……唉,都是我们自己找死啊!”
是啊从人之常情来说,他们父子三人有理由因为现在的状况埋怨赵伏波。他把孛儿只斤阿速台推成是大汗,这几乎是要让他要承担所有的罪责。然而现在没有人去怪他,最少抱头痛哭的父子三人明白,倘若他们有责怪之言,可能立即就成了“不臣之心”。
为此掉他们三个脑袋,与今天消失的十几万条命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可问题在于,“华夏军”对于蒙古人,更有理由痛下杀手。而以赵伏波的手段来论,天下之大却已经没有蒙古人的容身之地了。因为只要赵伏波一句话,相信无论欧洲、阿拉伯都没有蒙古人的立足之地,也不会有人敢于帮助他们。
甚至背后的罗斯(今俄罗斯)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定是会向实力大减的蒙古人痛下杀手。一来恢复了自己的独立,同样也会博得“华夏帝国”的好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
所以此刻的父子三人,可以抱头痛哭,但看过“华夏帝国”的武力之后,他们知道蒙古人已经永远丧失了再度争霸世界的可能。原因唯一,那就是“华夏帝国”拥有的科学技术,让他们的军事装备飞速的达到了“质”一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的敌对选择,无疑都是愚蠢的。此刻相对于父子三人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为了蒙古族的延续,尽力多保存民族的血脉。
“好了、好了,阿速台,今天是我以父亲的身分最后给你说的一段话,我希望你要牢牢记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让蒙古人活下去,尽量让更多的蒙古人活下去。说是大帝的手段残酷,我独不如此看。这是他给了我们蒙古人一个活命的机会。所以从今往后,我们的主人就是华夏帝国!”
孛儿只斤阿速台点了点头,脸上的悲哀之情少了些,而且目光之中的坚毅多了些。似乎直到现在他才明白,他到底背负上了什么样的重担。
“是啊兄弟,我保证好好辅佐你。从我知道的来看,大帝并不打算吞并我族,而且在这里我们对他还有用。此刻最重要的就是迅速把我们本家的所有人都挪到这里来。还有其他叔伯那里的,没有到过大宋的人挪过来。无论如何,这是保存我们成吉思汗子孙唯一的办法。”
孛儿只斤阿速台点了点头,他明白这样的重要性。因为倘若钦察汗国的人口过少,军队过弱,那么就失去了为“华夏帝国”所用的机会,那对于蒙古人而言将会是一个恐怖的结局。
第135章 汉女真伟大
抱头痛哭,不仅仅出现在中军帐里。整个驻扎数万人的军营里,此刻除过少量的士兵之外,更多的是妇孺。因为蒙古人一向有劫掠他族的女人,来为自己养育下一代的习惯。那些被劫掠来的女人,此刻大多都变成了蒙古人的女人。就好比光头美女艾达一样,此刻她同样是孛儿只斤阿速台的女人。
今天被杀的许多蒙古人,在此都有他们有家眷。这不奇怪,因为蒙古人一出门作战,可能会多达数年。自然在战时的时候,多置办几口子人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今天来到这儿的“华夏军”,显然并不打算管这些妇孺的事情。失去了丈夫的她们,这时已经在担心她们未来的出路了。
当然来到这儿的女人们,也并不全是如此所想。
“伯雅鲁罕,我要对你说,去到郭侃身边之后要讨他的欢心,要让他过得高高兴兴。你要懂得这不是为了你自己,这是为了整个蒙古人的生存。今天的事情难道你还没有看明白吗,那个阿拉丁——阿卡德大帝,是抱着杀绝整个蒙古人的心思来的。其实恐怕这件事也不全都怪他,你知道……”
伯雅鲁罕此刻的心情是矛盾的,郭侃是她一直梦想要嫁给的男人。原本听说要嫁给郭侃,她倒也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但现在,当面临着十几万人的尸体里,她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唯独只有流泪,心中的担忧在于,将来自己如何去面对郭侃,又如何面对自己的族人呢?
坐在帐篷里的伯雅鲁罕只能自己抹着泪水,陷入到这样一种矛盾之中无法自拔。到来她身边的,说了刚刚那番话的人是艾达。相信大家还记得这个赵旭送给了孛儿只斤阿速台的美女,只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此刻他居然就成了钦察汗国的皇后。
在艾达来到这儿之后,许多时候伯雅鲁罕对她倒没有更多的歧视,甚至因为伯雅鲁罕学习欧洲语言与阿拉伯语的时候,她们之间相处的也不错。
“艾达姐姐,可是……这件事……”
艾达当然懂得此刻伯雅鲁罕的心,她只是沉静的嫣然一笑,轻轻说了下面这段话。
“别太担心了,我们做女人的……你知道有的时候命运是由不得自己的。现在我要告诉你一段事,这还是我在勃撒罗的时候,听人说起来的。我们那里当时经常有来自黄沙城的商人,他们哪不大看得起勃撒罗。常说我们那里的人,是人傻钱多脑袋笨。其实那些商人们说的不过是费莱凯岛上的人的看法,他们哪是谁也看不起。不过他们就是现在的华夏人,想必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也是应该的。
但他们常说的是,汉人的女人们是伟大的。虽然汉人的女人,因为一些懦弱无能的国君受到过许多的污辱,但她们可以承受更多的屈辱,而让这个民族的男人们最终可以重新站起来。那么我想说的是,今天那个阿拉丁——阿卡德大帝,有十几万蒙古大军的血,清洗是就是这个耻辱。
这也就是为何我要说,他来这里是打算杀光你们蒙古人的。所以,伯雅鲁罕我希望你能像汉人的女人们一样那么艰强,那么能够忍耐。如果没有她们的忍耐,难道会有今天的华夏帝国吗?另外你要获得那个郭侃的欢心,如果他真的将来有所作为,那么对于你,以及你的父兄父,都有很多的好处。“
艾达到底是当年在勃撒罗的宫廷里进行过许多斗争,而且她的年龄比起伯雅鲁罕也要大些,因此她的分析自然是丝丝入扣的。她的话让伯雅鲁罕抬起眼泪水涟涟的泪眼,看着她温和的笑容。伯雅鲁罕有些担心,这是不是来自父兄的意思。伯雅鲁罕一直不错的生活环境,让她多少有些天真烂漫。但这样的局势之下,她能够理解自己的父兄。
“这是阿速……是大汗的意思?我……”
大概是想到了郭侃,她还有着泪水的脸一红。艾达依然保持着她相当迷人的微笑,伸手揽住伯雅鲁罕的肩头。
“不,这不是你父兄的意思,你知道这种事情他们总不喜欢我们女人明白的。不过你要懂得,这是个机会,是一个让蒙古人可以安全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机会。或许你们都没有觉察到,那个阿拉丁——阿卡德大帝在这里行事的手段,多半出于他的无奈。试想想看吧我的小妹妹,他们的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他们的人民有着最强的自尊。而蒙古人入侵了大宋,那么他的人民们会如何看呢。据我接触的那些来自黄沙城的商人说,在华夏帝国许多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不算。而且面对他人民的要求,他必须要做些什么才行!
虽然我这样想,但不知道对不对。好在你不久就要前往华夏帝国了,想来你父兄为了族人的安全,会把这件事认真的办起来。我只希望你,可爱的伯雅鲁罕明白,这件事无论对你还是对于蒙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伯雅鲁罕这时内心的矛盾虽然还没有消除,但蒙古人特有的坚韧还是让她慢慢收住了泪水。是的,这已经不再是她个人的问题,这关系到蒙古人整体的存亡。至于说“华夏帝国”会不会像艾达说的那样,对待侵略者是以灭族来对待的,只消看看萨莱城就好。
可怜她还不知道,因为报复赛因汗拔都甚至连人彘都不能做,而他父亲的哀求让赵伏波根本无动于衷。但这已经不再影响她的选择,她知道她不得不如此。最少不能因为她自己的原因,而给父兄岌岌可危的局势再添乱子。
在艾达安慰过她之后,在夜色里离开。帐篷外面的营地里,已经没有了昨天还存在的满地的篝火。回想昨日那些士兵们,围着篝火喝着酒,在马头琴的伴奏下唱着古怪的歌谣。而现在,黑乎乎的营地里,有的只是低低的啜泣。
“我的上帝,这一切该怪谁呢?”
第136章 难道是遗算
伯雅鲁罕不知道的是,刚刚完成了在她那里“长篇大论”的艾达,刚刚来到孛儿只斤阿速台的大汗帐篷的时候,突然之间里面就传来了问话的声音。
“怎么样?”
“回大汗的话,伯雅鲁罕那里没有什么更多的问题。不过我建议我们快些把人送到华夏岛去,而且我还建议这一次去的人要多看看那里,看看那里到底是什么模样!”
虽然艾达回答的时候,对孛儿只斤阿速台表示出十分的尊敬。但后面话又表明,她在孛儿只斤阿速台这里的地位并不低。也的确是如此,只不过以前她与阿速台的恩爱,只是在他们帐篷里,那么现在她可是孛儿只斤阿速台唯一的女人。而孛儿只斤阿速台对她,却也是礼貌有加的。
这些影响来自于阿米娜,见过阿米娜之前,孛儿只斤阿速台从来不知道,女人可以骄傲成那个模样。他也从来没有了解过,女人可以因为她的男人骄傲成那个模样。当然今天的他一点也不怀疑,成为“华夏帝国”皇后之一的阿米娜的骄傲完全来自于“华夏帝国”的实力。而那实力是硬生生、血淋淋的。
恰恰是阿米娜的骄傲,影响了孛儿只斤阿速台对于女人的看法。别看在帐篷外面时如何,当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他对于艾达不但相当尊重,而且是宠爱有加的。不过那是以前,从现在开始,艾达作为他的皇后,自然地位要高得多了。
在只点着一根蜡烛的帐篷里坐着孛儿只斤阿速台他们父兄三人,之所以不用明亮的灯光,大概是因为男人们哭红了眼睛,让女人看到的话总不是件让他们得意的事情。而且他们也担心,自己哭红的眼睛,会不会影响将来在皇后面前的形象问题。
“皇后!”
无论蒙哥是不是孛儿只斤阿速台的父亲,也无论孛儿只斤斑秃以前是不是会继承父位的人。如今他们都是阿速台汗的手下,也就是说他们将是亲王一级的人。虽然背地里的时候,阿速台汗对于父兄那是尊重有加的,但问题他们的君臣名分,是由赵伏波定的。倘若在外人面前乱了的话,天知道会不会有人告诉他,反而成了钦察汗国“不臣之心”的证据。
因此就算是见到艾达,这未来的皇后,蒙哥与孛儿只斤斑秃,都不敢稍有怠慢。算起来,在“华夏帝国”对钦察汗国作战里,利益最多的个人,当属眼前这位苦尽甘来的艾达皇后了。
此刻的钦察汗国,无论他们父子三人里的哪一个都明白,2oo年之内钦察汗国不可能挑战“华夏帝国”的统治地位。至于将来他们的后代有没有,那是他们的问题,已经不属于他们操心的事情了。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族人尽可能多的带来这里,就算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依然可以保持蒙古族的人口不会太过于迅速的减少。原因在于,蒙古族的女人,往往可以对外去抢。
因此,这大概算是赵伏波的一个“遗算”之处,但事实上这么简单的数学问题,别说赵伏波就算是华夏帝国任何一个中学生都不会算错。别说“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的,从世界各地搜罗的学者们,就更不会犯这样的错误。那么赵伏波为何要安排这样一个“遗算”之策呢?
屠杀蒙古人,那是为了完成《华夏律》里《宪法》的规定。而且相信“华夏帝国”的人,在将来的建国战争时看到对依然留在华夏附近蛮族的屠杀,一定会感觉到杀人多到让他们不大适应的。毕竟周围千里之地,一个心怀叵测的民族都不能存在,那杀的人就海了去了。
对于蒙古人,赵伏波从马丁那儿知道。在马丁教师所教的历史里有内蒙,而且后来蒙古族的兄弟在抵抗侵略的时候,是与汉人站在一起的,倒是更加北边的俄罗斯要多加注意。
正是这个原因让赵伏波有了“遗算”,至于说将来蒙古人再度挑战“华夏帝国”的事情,赵伏波作梦都不会想起来。难道蒙古人还指望用他们的火枪去打卫星吗?所以只要“华夏帝国”一天没有分裂,一天没有丧失科技的先进,那么蒙古人就永远也不可能再对“华夏帝国”构成任何威胁。
至于“华夏帝国”的科技会不会落后,那么关系到以下几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