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22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经十分肯定,那个在骑在马上,在大群美丽而又能干的女人簇拥之下的家伙,在不久的将来必然要统治这个世界。不管自己心里喜不喜欢这种结果,但孛儿只斤阿速台与赵伏波他们同行的时候,能够感觉的到,那就是“华夏帝国”的平民们是喜欢的。
别看波季城中的人,不过才过了刚刚半年的,真正有着“人的地位”的平民们。他们看到赵伏波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脱帽致意,当然当中也不乏向赵伏波抱拳施礼的人。虽然如此,不过在施礼的时候进行的欢呼,孛儿只斤阿速台听得出来,那都是真心实意的欢呼。
就好像当年的成吉斯汗,在团结了蒙古诸部落,打败了金国、西侵获得了巨大成果之后。每当他回到蒙古的时候,就会受到许多人的欢呼。财富、奴隶与女人,成吉斯汗给了他的族人所有的荣耀。然而可惜的是,他的后人们并不懂得什么时候该停下他们的脚步。
倘若说世界上没有那个“济王千岁赵竑”的后人,也没有“华夏帝国”的话,那么蒙古人占领整个大宋建立他们的大元朝,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当“华夏帝国”已经纵横了半个世界之后,还抱着完全占领大宋的痴心,恐怕那就有些与虎谋皮的味道了吧。
“这一下糟糕了,这个殿下根本没有停手的意思。只盼望父王不要糊涂,华夏军并不是我们有资格去对抗的人。就这样的城市,我们也不可能攻得下来。就这样的国家,想要阻挡它征服世界,也无异于螳臂挡车!”
孛儿只斤阿速台越是看着波季,这不过刚刚建设了半年时光的城市,就越是肯定“华夏帝国”必然要夺取天下。不仅仅因为他们军队的强大实力,而是因为在这样的城市里,所有的人都是万众一心的去做一件事情。
证据就仅仅只是,他们向赵伏波欢呼的模样,那已经说明了一切!
第12o章 你是侵略者
时常又过了半个月左右,“华夏军”的黑海舰队终于初见规模。2o艘“汉武”级战舰,其巨大的长达6o米的舰身上,涂着海洋迷彩。因为其特殊的形状,只要下了帆放倒桅杆,那在海里超过2o公里的地方,就几乎要目视隐形了。而2oo门“阎罗追魂炮”与2oo门“龙熄臼炮”的设置,估计一次齐射,就能够让没有见过火炮攻击的,最少5万人的军队溃散。
原理在于,没有见过火炮攻击的人,还会迷恋骑兵的密集阵形,4oo发大威力炮弹的攻击,已经足够让5万人组成的骑兵阵,变成集团屠杀的屠宰场。
除此之外,还有5o艘“鲸级快速运输船”,与它们一起行动。整个舰队里除过“华夏羽林军”之外,还有海军6战队1oooo人,可以说这3oooo军队对于钦察汗国广大的地域并不算多。但最少孛儿只斤阿速台明白,这个数量已经足够扫清整个钦察汗国了。
不过此刻他已经不再担心,最少他不再担心自己的父亲以及自己的族人。当然这个族人是相对于整个蒙古汗国而言,蒙哥大将军自己的部族。
“你父亲必须宣布无条件投降,但不包括其他蒙古人。但是你们活下去有几条不允许被改变的条件,必须丝毫不走样的完全执行。第一,你们部族里凡是杀过汉人的人,无论战士、将军还是其他任何人必须斩首。第二,参加过侵略大宋,但没有杀过人的人,从现在开始他们不允许生育。第三条,你们整个部族,所有的家族只准有一个孩子。这三条你们必须严格遵守,不然我就把你们整个种族一个不留的全部杀光!最后,最重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没有通知我们的,接近华夏帝国领土的蒙古1ooo公里以内的蒙古人,我们都会当成是入侵处理。那是不是杀他一个,而是杀掉你们整个部族!”
对于任何正常人来说,这种政策导致的是什么不必去问。最多1oo年,蒙古族那点人口就要彻底灭亡了。赵伏波这种政策从哪里来的,有人不知道吗?
“大帝,我们蒙哥部族将永远是华夏皇族最忠诚的奴隶,大帝,您……您也得给些活路让我们走啊,如果一家只准有一个孩子的话,那么……”
对于孛儿只斤阿速台的求情,赵伏波早在预料之中。因此他的条件早已经留下了余地,至于说覆灭整个蒙古族,如果他们能充当好西亚的玩家,那么赵伏波也可以考虑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哼,现在知道怕,早先你们入侵我们华夏故土的时候怎么不多想想。不过这些前提中其他的条件是不能更改的,这样吧,5o年之后,放开你们生育的条款,但后代的数量依然每家不得超过两个。”
赵伏波纯粹让这整个人种灭亡的,5o年之后能够剩下多少人是一个问题,5o年之内想在本业这里成为“政治玩家”那么外部的人口就是必须的选择。而到5o年之后,纯种的蒙古人不必去找,甚至蒙古文化也不必去找,因为早已经不存在了。
“其实别怪我如此狠辣,因为你们是侵略者,这毫无疑问。而我的仁慈第一给我自己的臣民,第二给我所有忠诚的盟友。所以到了侵略者这里,我所有的仁慈刚刚已经用完了。而且阿速台,你得明白这是因为当初你父王对我未婚妻的关照,另外也是因为你也还是个不错的战将。倘若是你父亲又或者是你兄长来谈,我要你明白条件将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倘若赵伏波说的话还不够明了的话,那孛儿只斤阿速台的脑袋就成问题了。此刻不用问,赵伏波根本不想知道他父亲将来会让谁来继承,但没有自己的话恐怕“华夏帝国”随时会推翻他们已经承诺的事情。毕竟就如同眼前这个家伙说的那样,蒙古人对于大宋或者说他们汉人,那是侵略者。而对于侵略者,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之下,都不必去希望得到“华夏帝国”的怜悯。活可以,得屈辱的而且保证忠心耿耿的活,不然眼前的赵伏波,就一定会把他的敌人杀光。绝对不给他们什么“野火烧不尽”,“小风一吹又生”的机会。
孛儿只斤阿速台还可以肯定,赵伏波只有有这个想法,那么他的盟友们会积极的想办法把他的想法变成现实。而且远在欧洲的他们,也根本不打算去管什么蒙古人的死活。不然据孛儿只斤阿速台知道,欧洲国王的特使们,已经请求赵伏波允许他们的国王,派出军队来为他效劳,而且一再声明是不要任何报酬的效劳。
这得说明一点,事实上这些特使们说话的时候,也是照着赵伏波的特征来的。就好比阿扎姆突兰沙苏丹,赵伏波让他做什么,他从来没有二话,而且那家伙连妻子都送给了赵伏波。虽然这家伙的人品让各国的国王嗤之以鼻,但不能否认他的海军因为君士坦丁堡的战争,已经成了形。而且他的军队,此刻已经完全装备上了“地狱使者野炮”与“轮回臼炮”。而这些火炮在欧洲,还是以一种极端珍贵的方式存在。
甚至连科西嘉岛上生产出来的火炮,也被送向了埃及与叙利亚,理由是这两个国家正在给“阿拉丁——阿卡德大帝”帮忙做些事情。欧洲的君主又不傻,他们心中担心的是,倘若这些阿拉伯人依仗着火炮,将来完成了“阿拉丁——阿卡德大帝”的事情之后,继续向欧洲进攻。
就算是不进攻“华夏帝国”的盟国,但其他国家与地区,不也要被他们阿拉伯化了吗!
所以说这一次欧洲盟国的君主派遣了特使,携带着大批的财物到赵伏波身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这位大帝是不是用得着他们这些欧洲人。而且希望这位大帝,在将来欧洲人与阿拉伯人之间,能够稍稍平稳一些才好。
第121章 世界要制衡
是啊,解决西亚的问题,或者说世界中心地区的问题,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基督教文明与阿拉伯文明之间形成微妙的平衡。倘若阿拉伯人过于强大的话,那么他们可能会吞并欧洲许多地方,让基督教文明所占的土地过小。如果是那样的话,阿拉伯文明很可能反过来威胁到“华夏帝国”的安全。
欧洲各国的实力过大,同样会造成这样的麻烦。而且他们都是宗教极权国家,实力过大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因此,赵伏波的打算就是,让臣服的蒙古人变成他手中的投枪,随时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用盲目的勇猛与残酷去对付“华夏帝国”潜在的危机。毕竟蒙古人嗜杀是肯定的,不像“华夏帝国”杀人,除过侵犯华夏帝国利益的人之外,一向都是有节制的从上向下杀的手段。
比方赵伏波对付亚丁行省的手段,就是从总督到所谓的宗教领袖,一个挨着一个排着队,一直杀到所有人俯首泯耳时为止。这是一种以杀止杀的手段,事实证明在丧失了总督、以及过去所有的官员,以及任何敢于跳出来的人以后,阿拉伯的平民如同其他任何地方的平民一样,面对法律的威严,都是非常好管理的。
这也是将来赵伏波,作为“华夏帝国”的皇帝回到华夏故土时打算的做法。即高层之中不满的人,排着队砍头。有多少杀多少,绝对没有一丝怜悯。其实大宋这时的高层,狗官之多那是要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就好比某个时代里面,常有人这么说——“把官全杀了,没有一个冤假错案”。虽然赵伏波没有那么绝对,但只要查证属实外加法院判决,他是下得去刀子的。毕竟与未来华夏帝国多达数亿的人口相比,个别一些不长眼的人,留着纯粹就是浪费粮食。
其实赵伏波对于大宋官员的政策很简单,没有民愤的在交出贪酷之财以后,按人口一人十亩地总让他能够混圆肚子。而且“华夏帝国”的福利,也会让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但倘若要倚仗着自己的财富、自己的权利、自己的皇权还想要些法律之外的特殊利益,那么赵伏波就会如此回答。
“老子我都要守《华夏律》,你都想不守,那你不是想当皇帝是想做什么?而且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祸害了华夏的百姓,就必须要承担责任。大家谁都别不服气,去看看《华夏律》的规定,该怎么干按照法律办!”
同样依据《华夏律》的一些规则,加上马丁的“神喻”以及“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学者们的讨论,在将来会建立一个国际联盟。“华夏帝国”就将永远是“国际联盟”的主席国。而且国际联盟之中有《国际法》,到时华夏军可以抽调一去强大的部队,作为国际联盟军,以维护世界的和平。当然,作为“国际联盟军”的军队,其军费自然是要“国际联盟”来出的。
这些事情赵伏波与孛儿只斤阿速台谈过,他不打算用什么大将军蒙哥的,也不会用孛儿只斤斑秃。前面说过,赵伏波很讨厌别人在他面前玩弄心眼,而且他也非常不喜欢那种有城府的人。因为这些人都不会有大本领,最多不过是玩些阴谋、权术之类的玩意。
而倘若是钻研一门学问的人,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这些人际之间学问。历史曾经记载过,爱迪生说话直爽,而且语速相当快,甚至到了高龄的时候,也是想到了就挽起袖子就干的。倘若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某些观点来评价,爱迪生绝对不是一个“老成持重”者,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糟粕的“官僚文化”,就一定会否定他那样的人。
比方说在满清时代,当时有个中戴梓的,发明过世界最早的连发火铳。结果被康熙那个还想再活5oo年的2b给发配到当时的盛京去了。倘若满清皇族的后世子孙,在受到西方人机枪欺负时,想起来祖宗干的这种蠢事,恐怕也得说句“二”吧。不说那肯定是不实事求是的,为此丢了如此大好的中华,那是他们该死怨不得别人。
所以说,赵伏波又或者说他与马丁教师一起缔造的“华夏帝国”会首先尊重如同爱迪生那样的人,无论他们的脾气再坏,无论他们说话再急,其他人必须要迁就这些学者。不服气就自己也当学者,研究出世界最前列的科技,不然就哪凉快哪呆着去!
话说回来,相比之下大将军蒙哥父子三人之中,这位孛儿只斤阿速台就要直爽而又毫不做作的多。最少他的人品,也有阿米娜的肯定,这就让赵伏波决定,未来的钦察汗国,将会是幸存的蒙古聚居的地方,而他就是未来的蒙古大汗。而且他们作为游牧民族,想创造什么科技或者经济神话,那是不用指望了。赵伏波会给他们军火,然后用他们来充当在整个西亚地区制衡的那个国家。
谁不听话,自然就是蒙古人去给他玩个屠城之类的事情,让他们永远都要明白,没有“华夏帝国”的点头最好不要做些什么大家都不好看的事情出来。
在这里不笑要说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处,那就是世界需要制衡,而把这种制衡用在国内,显然是愚蠢的行为。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应该是一处永远适宜科技发展的土地。凭借中华民族庞大的人口,按照比例出现十几个爱因斯坦的话,这个世界的霸权需要去争取吗?
就好比面对未来的那个世界,当领先世界不要多1o年时间,拥有太空里可以自由飞行并且进行远程攻击的太空舰队的国家,难道不是当然的世界霸主吗?
所以说,当科技的差距山数量的级别达到了质量级别的时候,世界的权利根本不必要去争取,但在那之前,世界的权利是需要制衡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衡手段,原本就是用于此的!
用在国内的人,纯粹就是无脑之货而已!
第122章 说到做得到
孛儿只斤阿速台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居然会是这个模样。显然赵伏波的意思就是,打下来的钦察汗国之后,那里居然会是自己的地盘。不知道是不是阿米娜夫人替自己说的好话,不过看模样恐怕这件事十有八九为成功。因为庞大的舰队,这时正开向伏尔加河的放海口——萨莱城。
这将是世界上第一次海6两栖联合作战,海军6战队的主要任务是攻打,整个钦察帝国里军事实力最强的萨莱城。蒙古军队一向都是坚强的,即便是轰开城墙,相信蒙古人也会在那里与他们进行巷战并顽抗到底的。这些消息是孛儿只斤阿速台告诉赵伏波的。
海风掠过黑海的深蓝色的海面,吹得那些软帆圆圆的鼓起来。越是告诉萨莱城的海域,孛儿只斤阿速台的心中想的就越多。而且越是担心父兄的选择,会不会因为蒙古人的骄傲,而做些什么不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必须明白,这个世界已经被“华夏帝国”的那个济王伏波看到眼睛里,再想拔出来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臣服,那将会是一个非常屈辱的结果。尽管赵伏波解释的清楚,如此令人屈辱的条件,完全是因为蒙古人是入侵华夏帝国而造成的。这是蒙古人必须接受的现实,无论喜不喜欢都是如此。而且赵伏波直言不讳的告诉过孛儿只斤阿速台,如果不无条件投降,那么就会进行灭族式的屠杀。
现在只消看看这里海的舰队,看看这“华夏羽林军”,他们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已经大张旗鼓的在做。在这里孛儿只斤阿速台的行为,请不要以为他是想做未来的钦察汗国的大汗。而是在赵伏波说了,如果他父兄掌权的话,那么就会施加更多的处罚。就孛儿只斤阿速台认为,给他的那些所谓“条件”,已经是让人无法忍受而又几乎无法接受的事情。然而不接受那样的条件,“华夏军”就要进行灭族之战。
“那些家伙可不会开玩笑!”
孛儿只斤阿速台眼睛看到的,是8o艘大船是“大鲸级快速运输船”,另外2o艘“汉武”级战舰则在外围护航。它们运载着1oooo名海军6战队,还有另外2oooo多名的“华夏羽林军”,后者是用来清除整个钦察帝国所有范围的。而且孛儿只斤阿速台很清楚,这些掌握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力武器的人,根本不与别人谈判。
这从船上那些士兵、水手们对话就听得出来。
“感谢大帝,挑我们海军6战队发财。听说那个什么萨莱城里全都是蒙古贵族,抢他们不违反军令的。诸位兄弟们,这一次我们要做最富小队!”
所谓“最富小队”,就是抢来了对方国家、贵族、官员等等财务的人,将会在把财富移交给军方时进行登记。未来在发放资金的时候,实际抢劫的人将会获得那份财物所带来的奖励的最大份额。说白了,这种制度就可以比喻为,赵伏波开了个山寨,手下人是自负营亏的土匪。由他提供全世界最好的训练、最好的装备,然后大家一起当强盗。当然抢来的东西,他赵伏波要占大头,毕竟他是强盗的老板。
“这些家伙就是彻底的强盗,而他们会越来越好斗的!”
孛儿只斤阿速台对“华夏军”的评价是中肯的,海军6战队进攻萨莱城自然会有一场恶战,但在士兵们来说这是发财的机会。与“华夏羽林军”这老牌的部队不同,他们在欧洲、阿拉伯地区的作战,早已经让多数士兵赚的盆满钵满。但海军6战队是新近建立起来的军队,里面除过军官之外,多数士兵还不是非常富有。
这将会在华夏军里形成这样一种现象,越是老牌的部队,越是忠诚于华夏帝国。但越是新部队,就越想打仗士气也就越高,作战的欲望也就越强。而且老牌部队里的下级军官,也就越愿意被调到新部队里任职。原因在于,那都是发财的机会。
“有了这样的船,他们哪里都去得!”
其实就孛儿只斤阿速台的看法,这些“大鲸级快速运输船”根本不需要护航。大家该记得这种战船上装载着那种变种的“飞燕iii型弩炮”。它的射程达到12oo米之巨,事实上主要是优化了火箭发动机,因此它被称为“海燕弩炮”。
每艘“大鲸级快速运输船”上装载着6台“海燕弩炮”,倘若一队1o艘,6o台弩炮那够毁灭整个钦察汗国的水军的。因为在这个时代里,1ooo米往上的射程已经是冷兵器的极限。就算是钦察汗国手里掌握了“飞燕iii型弩炮”,以及赵旭所有的那种“底部排气”炮弹的制造方法,依然达不到这样的射程。那么就可以肯定,在整个海战之中,原本就因为特殊的畜力驱动方式而增加机动性的“大鲸级快速运输船”,可以始终保持在对方的射程之外,慢慢的用他们的弩炮把对方磨死。
至于说装备了4oo门火炮的“汉武”级战舰,孛儿只斤阿速台认为,大约它们的一次齐射,就足以瓦解整个钦察汗国门的水军。那根本就不是战斗,不过是一面倒的屠宰而已。
它们根本不需要护航。甚至在孛儿只斤阿速台心中,这样的船和这样的配备,应该是战船而绝非货船。可是在“华夏帝国”这样的船就不过是货船而已,当然有些人买了这种船,去太平洋、大西洋包括地中海以及红海,去当探险家和强盗“华夏帝国”居然也没有拦过他们。
正是由于有了“大鲸级快速运输船”,此刻“华夏帝国”的腿是相当长的,为了“华夏帝国”的未来,甚至赵伏波发布了一个皇家的任务,而这个“皇家的任务”,将会是“华夏帝国”迈向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探险!
第123章 皇家的任务
因此,在半年之前,就在赵伏波打完了香格里拉行省之战的时候,“华夏帝国”皇室,对所有的领土上所有“华夏帝国”的人开放了一项“皇家探险任务”。即公开悬赏,能够拿来各地详细地图以及海图的探险队。在完成探险,并能够最先拿到赵伏波的那幅“世界地图”上所缺地区的详细地图、海图的人,整个航行之中的船只以及补给的费用完全由“华夏皇室”承担,同时他们在整个探险过程之中获得的财富,全部归探险队所有。
以此进行世界范围探险的人,可以得到“华夏帝国皇家银行”的无息贷款,以获得一条船的使用。在完成探险之后,船只将会归探险队所有。而且还公开向探险队开放,“蟒蛇型军用左轮手枪”、“7连发唧筒式猎枪”,以及转轮式弹仓步枪的采购。这些装备同样在完成了探险活动,交回了地图之后,全部以旧换新并归各人所有。
第一波响亮的是商人们,能够多条船对他们来说,会多许多财富。无非就是测量一下地图上没有标注的海岸,又或者是组织船队成探险队,到内6里去探险,标出山脉的高度以及河流的位置包括原住民的态度。反正只要送回去,“华夏皇室”是愿意掏出钱来的。
可以预见要不了许多年,赵伏波的那幅许多内6还是空白的世界地图,就会因为这些探险家的探险,而变得充实起来。而且因为世界地图的充实,那么可以预见更多的商路会被开拓,会有更多的商品、原料的市场。不过原则来说,暂时“华夏帝国”除过地图上已经标识出来的,包括了澳洲、新西兰、南洋、扶桑、琉球、香格里拉行省等等区域的“华夏帝国”的版图之外,其他地方并不打算占有。当然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关岛等等战略要点,自然也是要占领的地方。
而在探险之中,最大的一支探险队是前往南美的一支,由多达2o艘大船组成的船队。除过船上的弩炮之外,还有一支装备了从手枪、唧筒式散弹枪、轮式弹仓步枪的5oo人的内6探险队。他们当中许多是退伍军人,还包括了测绘员、地质探矿员等等的专业人员,这是探险队必须带的“华夏帝国”的官方人员。地图、海图的测量工作,实际上是由他们完成的。
此刻需要说明的是,赵伏波手下的商人们已经到了南美的印加帝国,一支探险队找到并且进行了初次交火之后,很轻松就达成的种种的便利。当然他们没有什么过多的武力可以对抗华夏帝国,试问被2oo名使用火绳枪的西班牙人,就征服了6oo万人口的印加帝国,有什么资格与华夏帝国谈什么交易。
他们除过接受与顺从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就出现了,由印加帝国修筑的,华夏帝国专属的“马路”。印加帝国又是一个对外软弱,对内强硬的例子。
好在“华夏帝国”用来探索全球的探险队,不过在那儿设立了一个有武装保卫的商站之后,就全部离开了那儿。作为商站则属于“华夏帝国”皇家的公务员以及军人在运作。商人们只是知道,那里有了一个新的商品销售渠道而已。他们也只会把产品运到那儿“代销”然后转头就走。这样的好处是,一来不会扰乱商品的销售,其实也不会把真正的文明带给那儿的人。
说穿了赵伏波的心思,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他最希望的事情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民族,都去崇拜祖先、宗教,那么他的“华夏帝国”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掠夺资源,压榨财富。
不出所料,“华夏帝国”的商品轻易就征服了当地人。而且由于“华夏帝国”那种以黄金为基础的,以货易货的方式,就让美洲大6上的玉米、马铃薯、橡胶树、咖啡、可可等等物产涌向华夏岛。而且这些东西,此刻也都已经被移向加里曼丹岛进行种植试验。毕竟这几种商品实在是太过于有名了,而且尤其是玉米与马铃薯,那是人口大量增加的另外一个重要前提。
另外就是橡胶,它最终将成为华夏帝国农业上巨大产出的物种之一。因为提炼技术的垄断,也将会让它成为垄断性的产品。至于印加帝国,他们就只是部分原料的提供者而已,那么贫穷将会一直伴随着那个帝国持续下去。
第124章 不需要活口
“华夏帝国”皇室的探险任务,直接让华夏帝国进入到了大航海时代。事实上,这是航海技术尤其是“大鲸级快速运输船”这样的大船在经过了5-6年的航行经验,以及培训出大量的从业人员之后,必然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华夏帝国的大船,从济州岛、新加坡、华夏岛等等区别,向整个世界进行探索。
这就是“华夏帝国”所主宰大航海时代,这是因为“华夏帝国”国内富裕而又稳定。尽管“华夏军”一直在进行战争,但总体上来说,战争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大。对于平民们来说,报纸上战争的进程他们十分清楚,而华夏皇室显然不打算因为战争,而让他们管理的领域产生什么影响。
因此,华夏帝国依然在用他们的工业产品,侵吞着世界上的财富。而且华夏币这时已经开始在整个华夏范围内流通,但暂时来说还不打算把华夏币的系统推向世界。因为赵伏波的“华夏帝国”还没有被建立起来。眼前的,钦察汗国的征服,以及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的叙利亚军队,拜伯尔斯奔杜格达里国王的埃及军队,正在分别准备进攻东罗马帝国也即拜占庭帝国。
完成了这里的事情,就是赵伏波率大军回到华夏故土的时候。而那时,也是用被命名为“华夏币”的货币体系,来控制整个世界财富的时候。
那么现在,当“华夏帝国”海军的黑海舰队的大炮,面对着钦察汗国的国都——萨莱城打开炮门的时候,就是所有计划实施的开始。
华夏军并不在乎萨莱城的蒙古人会做些什么,也不担心他们会派遣战船来迎战。他们在到达了这里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也不用火炮阻止钦察汗国从各处向国都调来大量的军队。唯一他们只是每天向城内开火,不过是宣传弹。漫天的纸片告诉城内的平民,他们有机会逃出城去。
同时也劝告钦察汗国的国君——赛因汗拔都,把平民们放出城,不要进行一场没有荣誉的战争。除此之外,甚至“华夏军”海军,还告诉赛因汗拔都。他们是2o艘战船,外加1oooo名海军6战队,对于钦察汗国国都萨莱城里的敌军要进行全歼。
“他们是太愚蠢,还是太骄傲!”
此刻的萨莱城,已经不再是半年之前的萨莱城。大家可以设想一想,倘若知道半年之后地球就将毁灭,那么人类会疯狂成什么模样,那么萨莱城就是什么模样。这里的百姓们,对于蒙古人并没有多少好感。毕竟,作为未来的南俄的领土,这里主要是高加索人种。而且必须要知道的是,蒙古人一向都会以人种来划分社会权利。
比方说南人最低,汉人倒数第二。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这些汉人、南人把蒙古人怎么了。如果搬开历史书就发现,华夏民族从来没有把蒙古人如何过,成吉斯汗之前,压榨他们的是金人,与汉人屁大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凭什么汉人就是世界的二等民族?凭什么汉人就要跪伏在最低的两个等级上?
其实归根结底,大宋朝的皇帝告诉了这些蛮族一件事,那就是汉人是“人傻,钱多”!可不可笑啊,没有沾过他们一滴鲜血的人,就被划成了最低贱的种族。帮助他们消灭了金国的大宋,就成了他们可以用屠杀来劫掠来屈辱的人群。事实如此夫复何言?
所以对于侵略者(仅指侵略者)而言,别说什么一衣带水、世代友好,那都是要不得的屁话,只会告诉别人整个“中华民族”是“人傻、钱多”。而下面这一段,是来自某个人的演讲,他所说的恰好符合了某个世界的某些现实。
“……你们要记住,一个只懂得抗议的国家,是一个没有骨头的国家!一个只懂得抗议的政府,是一个没有骨头的政府!当我们地尊严、领土、生存地空间都遭受践踏的时候,还不知羞耻地抗议地政府,我们是不需要的!你们最后也会抛弃它的!”
而赵伏波对于蒙古人的态度,恰恰就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谁不尊重我的族人,不必妄想我把他们当成是人,既然不是人杀牲口总不犯法!”这就是赵伏波要毁灭这时,是侵略者的蒙古民族的原因。那么今天,就是要萨莱城中所有的蒙古人明白,不尊重汉人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模样。
萨莱城,在这半年的疯狂准备里,已经有了不少的东西。最少城门上满布的是“飞燕iii型弩炮”的身影,使用赵旭的底部排气弹的时候,可以轰到8oo米左右的距离,而且萨莱城也放弃了整个码头,全军都缩在厚实的城墙之后。值得一提的是,大概考虑到“荣誉的作战”,又或者是担心城内的平民们不配合,总之赛因汗拔都把城中的平民全都放了出来。
甚至他还在里面安排了一些自己的手下,希望在萨莱城作战的时候,这些人可以在城外进行一些活动。好给进攻一方造成相当的麻烦。然而当战斗开始的时候,他才明白对方为何要让他放平民出城。原因就在于,对方并没有打算给整个萨莱城里的蒙古人,一个活命的机会。
天空里飘浮着的“战场侦察照明系统ii”的飞艇,为战船上的人提供了明确的炮击座标。在他们开始作战之前,都接受了明确的作战命令。
“炮击开始最初的目标,是敌军城门系统。与此同时,6战队要登6并占领所有城门外面的地域,城中的人不允许出来。有人试图出城或者从城墙上离开城市,允许进行致命攻击。城外平民如果影响作战,允许进行致命攻击。重要的上,城内所有的人必须被击毙。开始炮击到正午十二点的时候,向城内发动进攻!”
这就是海军的舰队司令迪亚艾丁与6战队的司令麦吉德的联合命令,萨莱城内一个活口也不要!
第125章 被神所抛弃
“他们是太愚蠢还是太骄傲?”
这个问题是赛因汗拔都在自己城内的,高大的王宫里提出的问题。然而仅仅几秒钟之后,海上的2o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就用一次齐射给他答案。
4oo发炮弹,其中2oo发3oo毫米的“龙熄臼炮”炮弹。这些圆椎形的炮弹飞行在空中的时候,发出一种如同滚雷一样的轰隆声。它代表着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炮弹,因为圆柱形的炮弹按照马丁那个时代的历史进程,要到几百年之后真正的大航海时代后期才会出现。
最初炮弹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当时炮弹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全都是实心的。随着火炮的发展,当爆破弹也就是说能够爆炸的炮弹出现之后,木质帆船也就到了要退出战船行列的时候。随后就是铁甲舰,即木板挂铁甲的战舰时代。不过铁甲的时代相当短,随着造船工业因为需求而发展之后,无畏舰就正式出现开始了大舰巨炮的年代。
那么我们可以看得到,此刻赛因汗拔都与他聚集在城中的1o万大军面对的,绝对不是他们应该,而且有能力承受的炮弹。3oo毫米口径的“龙熄臼炮”,划出高高的弹道落到城墙的后面。紧接着,伴随着因为城墙的阻挡而显得不大的爆炸声腾空面的,是一个高达5o多米的烟柱。在弹着点5o米直径的范围里,凡是没有足够保护的人,全都失去了生命。
即便没有被飞溅的弹片以及各种各样的碎片所击中,依然死去的人他们双目、双耳之中流淌出一道道被灰尘覆盖了的,黑色的血迹。他们是在重磅炮弹的爆炸之中,被活活震死的。这一点也没有被夸张,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的,德国人用的42o毫米“大贝尔塔”攻城炮,一炮下去2oo米内的人会丧失战斗力,腾起的烟柱直窜15o米的空中。
虽然“华夏军”装备的3oo毫米“龙熄臼炮”远达不到德国人制造的“大贝尔塔”攻城炮的威力,以及它多达15公里的射程,但3oo毫米tnt装药炮弹的杀伤力,那是不容置疑的。重要的是,这样的炮弹整个舰队一次就抛射出去多达2oo枚之多,而且它集中在35oo米的射程之内。
如果需要形容的话,这35oo米范围内给人的感觉,那就是一种毁天灭地式的感觉。另外2oo枚“阎罗追魂炮”则用他们12ooo米的射程,攻击了萨莱城的所有门户。几乎在同一时间,所有的城门全部坍塌。因为原本用来防御的,高大的城墙以及城门,这时成了阻碍城中军队离开的障碍。
此刻呆若木鸡的赛因汗拔都已经不再问那个问题,此刻他唯一能够有的反应就是叹息。
“完了,我的十万大军,我的钦察帝国完了!”
随着第一轮炮击结束,几分钟之后第二轮火炮的打击降临了。看得出来,他们是没打算要萨莱城里有活人的。3oo毫米的重炮弹,按照一个个弹着点,一次延伸5o米进行轰击。即第二波炮击时“龙熄臼炮”的弹着点距离第一次的弹着点为15o米距离。那么第一次没有死亡的人,这一次恐怕就无法逃脱了。
听着头顶上炮弹的轰鸣,原本还在等上,准备城头开战之后上城头与敌人交战?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