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04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
想来自己要是离开,自然华夏岛上许多人都会回向东方。那么在那之前,自然东方应该有更多的基地。而且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赵伏波打算要蒲金书迅速去办。
“马丁老师,不知道我们洲际信号塔此刻建设的怎么样了!”
是啊,当初赵伏波在埃及打仗的时候,这个想法就已经确定了,以2oo公里为一个洲际信号塔的结点,一直连续铺设到新加坡。至于大宋周边,自然是要在赵伏波夺取了新西兰、澳大利亚之后,再说的事情!
第19章 建两支海军
“还没有建设完,你知道那件事并不太容易!不过已经建立了一些,信息比过去传递要快得多了!”
建设这时以光信号传递的信号塔当然不容易,不过马丁已经设想,在将来有了电的话,那些高塔就是世界上第一批无线电信号的中继塔。自然此刻这件事不必去说,还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
“嗯,马丁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您看我们要在澳大利亚开辟一些矿产的采集地,是不是可以要蒲金书派些人去扶桑抓些奴隶来工作呢?”
赵伏波的思维跳得也够远的,眼前阿拉伯帝国的事情还没有摆平,他已经在想那么遥远的事情了。不过这对于马丁这个现代人来说,心理上有些难以接受。毕竟,倘若去扶桑抓些人开矿,想来赵伏波绝对不会有什么好手段,估计被抓去的人都是要“开死矿”的。即投资最少,安全最差,死亡最多的开矿方式。虽然这时扶桑并没有多少人口,但用来开矿绝对是够用了。
“这个……”
赵伏波一看马丁老师的反应,立即明白这种事给马丁老师说,他肯定不会喜欢的。不过赵伏波心底里认为,就算是要民主、要自由、要人道,那就也得他华夏帝国的人得到了,别人才有可能会有么。
“哦,我明白了老师!”
借着说话的当儿,赵伏波给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使了个眼色,要她把这件事记下。回头马丁老师讲人道,那是他的问题。对华夏帝国的人公民讲人道那是好事,让马丁老师多想想一点坏处也没有。至于扶桑人么,还是那句话,又不给他赵伏波交税,少几个人关他屁事。
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这黑寡妇,自然更加不会关心扶桑人的死活,只有看到了他们悄悄递眼色的师雪容明白,这一下扶桑人恐怕会死一小半。但她知道,这是当家人的决定,她可不能反对更不能告诉父亲。毕竟那是他们赵家的事情,何必要让父亲担心呢。
“马丁老师,咱们还是说说我们在这里的事情吧,我有这样一个考虑,您听听看合适不合适!”
赵伏波不想马丁再纠缠在人道不人道的问题上,立即就给老师抛出去另外一个问题要他来思考。
“老师您,君士坦丁堡那是欧洲人的地盘。要是我们替教皇直接去攻,显然有些不大合适。我担心可能会影响我们在欧洲的收益问题,你知道过分信宗教的人都有些蠢的!所以我想,该是我们的埃及同盟以及叙利亚的同盟军去做这件事。最多攻下城市了,那里的财富给他们多分些就是。然后我们协助教皇,再假意进攻,埃及和叙利亚的盟军到时只管撤出去,这样做起来您看是不是更加合理一些呢!”
听到赵伏波打算,马丁睁大了眼睛。他真该好好看看自己这个学生了,他此刻做起事情的时候,可不像是过去那样只管挥大军血战而胜。虽然此刻“华夏军”打君士坦丁堡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正如同赵伏波所说的那样,可能会造成华夏岛的商品在欧洲的销售受到不良的影响。尤其有可能降低英诺森四世教皇的威望,而那就与他们师徒,打算利用宗教阻止欧洲自然科学发展的手段背道而驰了。
而赵伏波的解决手段,先由阿拉伯人攻一下,而后再由他替教皇攻下来,应该说给英诺森四世教皇创造了最好的,利用宗教极权来统治欧洲的机会。倘若他要是不长眼的话,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为距离他最近的地方,都是阿拉伯帝国的领土,而那里有着赵伏波的盟军。
“嗯,这个办法好,省得欧洲人不舒服。至于你的两路盟军,想来也会在君士坦丁堡以及附近的城镇里得到不少的收获,就算是最后不得不退走,想来他们的收获也会满不错!这个办法不错,不过伏波,我说你们是不是吃完饭再聊啊。看看你的盘子,不管多大的事情,先吃饭了再说!”
刚才诸人都是因为谈及了未来的变化,想到未来的事情,一个个胃口都不大开了。借着大家吃饭的时候,马丁又挑起另外一个问题。
“不过我们的兵力还是有些不大充足,你知道钦察汗国还有蒙古大军虎视眈眈。我猜他们对于此战虽然败的也相当服气,只不过他们的作战方式机动能力极强,你得要小心他们也许会在你进攻君士坦丁堡时候搞事。”
对于行军打仗的事情,赵伏波的主意倒是满多的。
“是啊,不过我想我们是不是在黑海沿岸上,也应该也有一处土地。还有里海那里那个叫巴库的地方,您不是说有石油么,我们也给他建个城市外加海军舰队。您看好不好呢?”
马丁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学生的贪婪之心是一点也不少。他要建立黑海舰队以及里海舰队的战略意图倒是明显的很,里海方面不难理解,那是要控制巴库油田。至于黑海的舰队,自然将来是要控制欧洲与亚洲部分的6上交通。有了这些地方,欧洲的主要海上交通要道,多数就被他控制在手中。
只可惜这有一些问题,因为这可能造成的问题在于,未来华夏帝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过多。即不便管理,也会引发更多的冲突。尤其重要的是,华夏帝国并不需要更多的领土。只要控制好中国固有领土,以及新增加的这时还不为世界所知道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已经足够让未来的华夏帝国的政府忙碌了。更别说还有一直派船去寻找的诸如夏威夷、关岛等等以点控制面的战略要点。
“我看不错,不过我们是不是需要那么多的地点呢,或者我有一个更庞大的想法。伏波,难道你没有感觉到,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其他人,来填补一些空白的地方。”
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让在坐的其他人摸不着头脑,但赵伏波明白,马丁老师有重要的事情要与他谈!
第2o章 重要的事情
“谈重要的事情”,这是马丁与赵伏波师徒之间的默契。就是这些话可能会与马丁的真实身分有关系,自然这些话就不可以当着其他人的面来谈了。
“阿米娜、阿法芙,你们两个带人看着点船,和我马丁老师有重要的事情要谈!”
作为近卫的正副队长,阿米娜与阿法芙自然会把这件事办得很好,而不用赵伏波他们操心。夜间谈话的时候,马丁找了一个非常舒适的地方,那就是来时在路上看到的香格里拉湖。这里不再是鹫巢,眼下这里是华夏的香格里拉,学者度假谷,简称香格里拉。
夜间的湖水上,气温依然不像是山路上那么干燥和寒冷。湖水如同大海那样,白天吸引热量在夜间的时候,又把热量缓缓的释放出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带有湿气的气量形成的上升气流,在凌晨的时候会因为山峰高处的寒冷空气,形成小液滴从而形成香格里拉的云海奇景。
不过此刻夜还不深,雾气还没有到形成的时候。坐在一条小船的躺椅上,仰头看着天空,那实在是一种享受。赵伏波知道老师要谈什么,但老师没有武器,他就只好郁闷的吸着雪茄烟与老师一起看着天空。
“伏波,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在这里给人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
躺在那儿眼角可以看得到周围陡峭的山峰,天就像是一个镶了框的魔法镜片。对于老师的感觉,赵伏波可没有好么多的诗情画意。毕竟是从小在那种相当严更加重要,而且他是个实用主意者。也正是因为如此,马丁担心他缺乏思想上的训练,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有吗,我没有太多的感觉。只是我不大能够分得清老师说过的那些星座。”
“真是明亮的星空!”
马丁感慨着,在他那个时代,中国的天空已经几乎难以看到如此明媚的星河。当然不仅仅是中国,甚至是世界上所有工业国家,尤其是没有充分进行过环境治理的工业国家。污染已经让天空像一块用旧了的抹布,星辰的光亮总是那模糊的。
“伏波,我有的时候在想,我把工业文明带到这个时代来,到底是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你看这里的湖水、看这天空,难道我们真的忍心让它们变成黑水,让天空变得黯淡吗?”
尝到工业发展甜头的赵伏波,此刻当然不会允许工业发展的停滞。
“我懂得老师,等到将来咱们回去华夏了。我们把高度污染的企业建到扶桑去,然后我们自己的道路上,除过一些不好的路段之外,尽量采用电力。而且我也会着重发展水电、风电以及太阳能的。不过老师啊,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电呢?”
这其实不是个问题,有了蒸汽机作为源动力机械。那么切割磁力线这么简单的事情,并不会非常难于实现。有轨电车相对于汽车等等其他内燃机的技术,也会更加容易实现。而华夏帝国将来要发展使用自然动力的电力产业,马丁知道那会造成极大的投资,但相对于这个时代里王业的极端暴利,以及赵伏波进行的“科技垄断战争”的结果,自然会让未来的华夏帝国有能力进行那样的投资。电力、交通、能源,这是华夏帝国皇家未来会垄断的技术。但其中允许军官们投资,同时赢利还会成为公民福利股份的一部分。
马丁听到赵伏波如此痛快的答应,知道赵伏波想听听自己晚饭时候说的,关于填补空白的话题。事实上马丁是想起来土耳其这个对未来的中国总不怀好意的国家。既然现在它还没有诞生,那么马丁以为它就没有诞生的必要了。
“伏波,记不记的我给你说过,满汉蒙回这样的说法!”
赵伏波当然记得马丁给他讲过的“以后的历史”,那些屈辱那些愚昧,都让他时刻牢记在心。最少他现在断定一点,将来别的国家敢到华夏帝国的领海演习,那么就让他们立刻亡国灭种。至于扶桑,他没打算让这个国家继续存在下去的,澳大利亚的矿井,就是那个民族应该消失的地方。
“记得,不过老师,您看蒙古人……我倒不是说他们不是华夏人,而是说您看他们愿意最后加入到我们华夏人的行列之中来吗?”
关于这件事,如果说在未来那许多变故产生之后,或许会有其他的结果。但就目前来看,蒙古人自然是愿意单独建立他们的国家的。当然问题不在于他们有没有地方,有没有能力建,而在于赵伏波对于他们这个民族未来的决定。是作为敌对势力铲除,还是说作为华夏人中的一族来进行改变。
“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看不必担心他们的选择。我的这个想法来自于你说各地的军事基地的问题,那么君士坦丁堡将来会被一个叫奥斯曼帝国的国家占领……最后这儿原本这里是一个叫土尔其的国家。他们始终希望我们国家部分领土能够独立……”
“该死!不能留他们在世上!”
倘若说未来,马丁没有能力去控制,但在这儿拥有全世界军事科技最先进军队赵伏波,绝对有能力去控制并且终结一个民族的存在。对他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毕竟这家伙只认一条,因为那些人不给他赵伏波交税,自然他们的死活也就与他完全没有关系。
“那是你的问题,还有,记得我告诉过你,在我们那个时代里,有一些国家的联合方式被称为邦联。不过大英帝国的邦联是特殊的……!”
话说到这儿,就不必再明说了。因为马丁大概还不想被卷入到那些残酷的事情里去,将来有没有土耳其与他无关,重要的是将来少了一个对华夏帝国有野心的民族。
也许将来他们不会对华夏帝国有野心,不过对赵伏波来说,那些混蛋养不熟,干脆杀掉省事!
第21章 这是个宣言
赵伏波不是什么好人,也不会犯什么妇人之仁。虽然此刻他算不上是封建帝王,将来也不会做那样的笨蛋。但在对外的层面上,他不会讲什么人道主义,那和他没有多少关系。
“去过大宋的向前一步走!”
郭侃大声的呼喊着,此刻他与自己手下的3ooo汉军士兵,已经完全被并入到华夏军里。只不过手下此刻都已经被派回到华夏岛,估计一是要进行军事训练,其次是要打散重编的。对于这件事赵伏波做的没有丝毫风度,他的作法完全不像郭侃所知道的,那些所谓的帝王们的作法。
他不会给什么降将更多的“隆遇”,就郭侃所知道的,他自己将来的官职,是由考试来定的。甚至在完成眼前的任务之后,就要被派回到华夏岛的军校去。至于将来成为什么官职,还要通过演习考核之后再定的。不过他此刻已经读过了《如山军令》,他发现这是一支全新的军队。
绝对不允许劫掠平民、不允许强j,但对于敌方军队的人员,刚是以杀为主的。尤其是死不投降的人,其手段往往残酷到让郭侃这在战场上驰骋了多年的人恐惧。
“呸!”
被他叫到的人在向前迈步的时候,冲着他狠狠的唾了口气唾沫。在他们眼中,郭侃与那些汉军士兵是不可靠的,是叛徒,但郭侃知道,他此刻的作为事实上是在执行——犯我华夏威者虽远必诛。眼前的这些被从俘虏队列里叫出来的蒙古兵,他们已经被询问过。是否愿意投降,是否对自己曾经入侵过大宋表示悔恨,同时为些将做3o年的奴隶以还债。
华夏帝国是没有同情心的,之所以还询问过一便,完全是因为赵伏波与他的老师马丁昨天夜里的谈话。虽然他同意马丁老师的观点,即所有愿意归化的民族,都将受到华夏族的庇护。但他始终没有接受老师的,更加人道的手段。即以摧毁对方的统治阶层为手段,而不问底下士兵罪责。
最终师徒两个辩论的结果是,去过大宋杀过汉人的,就不该留在世上。这大概与赵伏波长大在阿拉伯帝国,这是崇尚血亲复仇的地方有关。随着郭侃把俘虏之中去过大宋的蒙古军官、士兵们从俘虏堆里挑出来,赵伏波几步跨上了给他准备好的高台子上。
“今天,我只问你们一句,曾经你们侵略大宋,杀害汉人的时候是否感觉到羞愧,是否承认你们曾经犯过罪责。如果懂得反思,我将给你活下去,并永远感恩的机会。不然,你们就往那边看,今天就是你们所有人必须明白,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的时候!”
顺着赵伏波手指的地方,那是一连串的绞刑架。今天的作法就是,不投降的、不承认他们曾经错过并且愿意悔改的,将会全部被吊死。
郭侃暗暗咬着牙,强忍着不闭上眼睛。当他读过《如山军令》的时候他知道,“华夏军”对外的时候,绝对不是什么仁义之师。甚至说难听话,不强j的原因在于,他们担心部队里会流行性病。不劫掠的原因在于,平民的钱太少,抢来抢去只会惹起反抗。而官员、贵族家时的财产多,抢了平民们多数还持高兴的态度。
但对于死硬之敌,他们的手段就是死刑,虽然全部处死但作为对于军人的尊敬,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什么残酷的折磨。不过对于死硬之敌的手段,《如山军令》是以灭绝为前提,奴役为辅助的。根本不存在妥协,即便是投降了,也必须为过去的侵略支付足够的代价才成。
那一排排在山风下微微荡起来的绳套,这明显是要激起所有人恐惧的作法,因为来“观礼”的不但包括了蒙古俘虏、越旭手下的俘虏,同样也包含了木刺夷人中的一些所谓的领袖。这些人从投降之后,没有见到过赵伏波,他们也没有得到什么特殊关照。唯一就是他们将来会进入亚丁,去过另外一种较为富裕而又相对轻松的生活。
被俘的蒙古兵里,最大的是一个千夫长。郭侃知道作为蒙古军中的千夫长,往往都是、勇冠三军的人物。可是他更加知道,今天赵伏波的命令是从军官先开始,从上级向下级一个个的吊死。之所以选择绞刑的手段,不过是让他们明白,今后华夏的百姓们,中国的汉人,并不是没有人爱护的人群。也恰是因为如此,今天挑出来的人,都是到过大宋杀过宋人的蒙古兵。
这在“华夏律”之中写的非常明白,那就是任何一个外国人,如果知道或者说应该知道正在侵犯华夏帝国的利益以及公民的人身、财产的安全时,就应该停止该行为并及时向华夏帝国自首。否则任何外国人,都必须承担个人的责任,而不论他们是否接受了军官或者说本国官员的指令。
这当然是不符合国际法原则的,同样也是不符合人道主义的。但今天的“华夏军”有着全世界最强大的武力,说白了他们就是未来国际规则的制定者。
“你是否为了你入侵大宋,并屠杀宋人而感觉到羞愧,如果是的话,我们可以给你服3o年苦役的机会!”
被俘的蒙古千夫显然对于自己的生死根本不在乎,但他不知道今天的事情,一定会让他非常的在乎。因为这种事情,还有着父债子还因素在里面。无论如何,欠华夏帝国的债永远不会停止追讨。
他怒睁着眼睛,向着郭侃“呸”的一口浓痰。这可能是他最大反抗的手段。
“真他妈的,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当强盗当的如此理直气壮的!”
马丁看着蒙古俘虏的表示,他实在是难以理解这些人。不过显然蒙古人不需要他们理解,而是需要赵伏波的铁血之策他们才会懂得,今天这件事他们办砸了。
“哼哼,不降是吗?好吧我告诉你,等我们征服了蒙古人,你们的后代会因为你们的懦弱,而用他们一生的自由来为你们还债!”
第22章 华夏的权利
一连串的尸体上,到了夜间还挂着灯。吊在绞刑架上的他们脚尖向下,似乎是要用脚尖拼命去试着够着地面一样。风一吹这些尸体,就会随着灯光晃动,给人的感觉是他们打算在夜间,把弄死自己的绞索啃断。
这对于赵伏波全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此刻所有的俘虏,包括蒙古人他们已经开始害怕。虽然他们中间许多人并不怕死,但所有被吊死的人,将会给来的是给自己家人的灾难。财产将遭受掠夺,人口将会被贩卖。至于贩卖到哪里,那就很让人疑惑了。因为一些奴隶贩子,把不大好卖的残废卖给了非洲的黑人,用来换取黄金。
而那些人的结局,被称为“人猪”。顾名思义非洲的黑人是吃人,这没有什么好值得奇怪的。在当时的确有些这样的交易,一些奴隶商人们会把卖不掉的老弱病残,用来换取那些食人生蕃的黄金。
不过这些事情对赵伏波来说不算什么,那与他无关。总之,侵略了华夏帝国的人,就一定要付出代价。原本他是打算把曾经到过大宋的蒙古兵全都用油煎了,直接烹死,即人肉铁板烧。然而最终还是在大家的戏说下,放弃了那极端残,他不会有什么同情心。就算应该有同情心,那也是给此刻依然在蒙古军铁蹄下呻吟的同胞们的。
“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的特使什么时候到?”
此刻拜伯尔斯奔杜格达里国王与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的特使,都正在向这儿迅速赶过来。因为赵伏波发出了邀请,要他们到这里来商量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木刺夷人因为指挥机构的被彻底废除,所以他们已经无处可去。除过一些人留在附近的城堡之外,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其他宗教派别的人,去了亚丁。
毕竟那是整个阿拉伯世界里,所有派别都会和平共处的城市。那是“阿拉丁——阿卡德大帝”的地盘,任何在这里因为教派闹事的宗教人士,不但自己会被砍掉脑袋,而且他们的教派也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处罚。最严重的处罚,则是巴格达的“伊玛目荣耀”,将宣布某一群人是异端。那么任何人都有抓捕他们,送入巴格达审判并处于火刑的权利。同时令所有人高兴的是,他们的财产的8o会归抓获者所有。
此刻,这种“活动”几乎已经成了阿拉伯人的,重要一个生活来源。往往大家都在期待着“伊玛目荣耀”公布的,异端的名单。那会有他们的名单、画像以及详细的住址也包括了家族。当然,这不会罪及家族,只是家族里的人往往为了不给自己招来灾祸,而把“异端”交出来了事。
这当然是一种极端残酷的手段,但这是阿拉伯帝国永远不可能滋生“自然科学”学者的原因。至于欧洲的那些所谓“皇家科学院”,他们在与华夏帝国科技单方面共享的同时,接受教廷的监督。相信将来驻在君士坦丁堡,如果没有“华夏军”的保护,随时可能被阿拉伯人抓去烧死的教皇,一定会把自己的职责做到完美状态。
否则?否则阿拉伯人就会看欧洲的教皇不顺眼,附近的其他华夏帝国的盟国,对于教皇的恳求也会见死不救。没什么好说的,不顾华夏帝国的利益,那么欧洲的教廷就一定会受到巨大的损失。
因此,欧洲同样不可能出现“自然科学学者”,因为他们同样是异端,与阿拉伯“伊玛目荣耀”宣布的此类异端相似,最终都是要连同家人一起被送到华夏帝国去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保证,就是学校。他们会教育其他国家的人一些小学知识,包括了中文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优秀的学生,不等他们显示出足够多的天赋,就会被带走到华夏帝国。
因为宗教、教育双方面的手段,这个世界上的欧洲、阿拉伯帝国不必再考虑什么“文艺复兴”之类的东西,那是华夏帝国在做的事情,那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为此作为回报,华夏帝国会无偿向他们提供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好使他们能够换来更多的工业品。
其中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与法兰西帝国皇帝路易九世,他们获得可以在华夏帝国皇家拥有49股权的轻工业,或者传统工业企业开办的权利。前提是技术保密,同时保证不损害华夏帝国的声誉与利益。这一件事赵伏波的两个丈人皇帝倒是明白,虽然是合亲状态,但那个赵伏波是个唯华夏利益必争之人。倘若犯了底线,相信照样会被亡国灭种。
而华夏帝国的利益是什么?尊严、安全、财富与科技!
侵犯任何一项华夏帝国或者华夏帝国公民该方面的权利,都将会引起华夏帝国的入侵。因为这是华夏帝国的议会,可以弹劾华夏帝国皇帝陛下的原因。不管赵伏波的儿孙是否喜欢这一条《华夏律》里的不允许后世更改的权利宣言,却已经写明了这一条。
被弹劾的皇帝除非妥善解决这件事,否则将会被提请大法官来依据《华夏律》审判。如果有罪,就将失去华夏帝国皇帝的职务,并由另外一直系血亲的来继承皇位。
前面说过,皇家之人不幸生于皇族,因为对于皇帝位子的斗争,将会让他们做出所有残酷的事情。那么现在,最少在《华夏律》的规定上,结合中国传统皇位传递的规则,由华夏帝国皇帝陛下任命的大法官来判定皇储。倘若有数个子女,当心各方面的学识为基础。例如军事、政治等等方面为依据。同时这些规则也有着最严格的程序规定,所有违反者,都会承担极严重的后果。
正是因为《华夏律》的规定,华夏人从此刻开始,就具备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凝聚力。这不禁让人感觉到有些怀疑,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这样的规则吗?
第23章 华夏的皇帝
华夏的皇帝不好当,这是肯定的!
从小的时候,当皇帝储的第一要素是学识,数、理、化、军事、政治、经济,哪一门差过别人,作为皇位的继续资格就得后延。最早出生的皇子,理所当然是皇储。然而在这一生之中,继位之前都要受到其他弟兄们在学识上的竞争。但在华夏帝国里,官场上的人脉又或者说官员的支持率并不重要,或者说根本一点也不重要。
因为没有民间的支持率,那么就没有军队以及司法系统的支持。而行政,可以说作为服务机构,在华夏帝国里,就仿佛是童养媳一样地位。高薪、豪宅甚至华丽的马车与来自内务部的保镖、仆人。但问题在于,他们支持皇帝,作用实在是小的可怜。
作为判定是否能够成为继承皇位的人,首先是大法官。他只有宣布权并审核资格的权利,但没有提名权。皇帝本人与议会都有提名权,但最后的表决却是皇帝、议会以及公会和民间直选代表组成。以两个候选人的学识、以及所有的生活小节进行对抗、辩论。
这其中关于皇储决定的过程,保持对民众的公开、透明,任何在立皇储之中,使用了法定程序之外的其他手段,将会以“佞臣集团”处置。即与之有金钱来往的官员、金融组织、民间社会,会都要承担责任。所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相关人员以及利害关系人,全部绞型并处没收财产。
这是未来华夏帝国唯一的,最重要的刑罚而且是会诛连多人的刑罚。所以第一个在整个“确立皇储”过程之中担任某种角色的人,都必须严格执行法定程序,而且所有与他有关联的官员、组织包括家族成员都会严格监视他。因为倘若他违反程序,那么以上诸人就会受到诛连。尤其是当他们知道或应当知道时,他们的罪行就属于“佞臣集团”,所有成员全总绞刑。
而且华夏帝国这种“确立皇储”的程序之中,不分性别、不分大小,第五年就会进行一次,直到老皇帝法定65岁退休,新皇帝即位时为止。至于皇储本人,有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则当然丧失争夺“皇储”之位的权利,同时还得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因为属于华夏皇家成员,处罚的力度比之平民高2倍,任何官员包括议员以及任何集团领袖的人员,违反法律时处罚比起普通平民高15倍。
比方说某公司职员贪污1o元判一年苦役,那么官员、议员之类就会判一年半,皇家成员就会被判两年。而任何谋略、包庇、掩盖罪行的人,全部绞刑。
“华夏律”喜欢杀人,但《华夏律》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法治精神的法律。因为诸如“疑罪从无”之类的法律原则,在《华夏律》之中都有着严密的规定。而且这部法律,也是在这个皇权、教权、贵族权等等的,极权极为活跃年代里一部完全严格治理社会上层的法律。
也许有人说,这与全世界的这时的文化传统不同,会受到诸如……如何、如何、如之何的反击。那么不笑要问一句,那些拿着大刀长矛的蛮族,有资格来评价一个拥有大炮与近代武器的强力武装集团吗?就像一只绵羊有资格来评论狮子的行为吗?面对狮子的要求,绵羊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同时也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别谈什么人道主义,也不要把眼睛放到什么“全人类”的高度,因为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除过上帝或者其他什么神灵之外,没有人有资格去做这件事。
看看以上确立皇储的规定,大家会知道华夏帝国的皇储绝对不好当。不过所有人也知道,华夏帝国的皇帝,会是一个更加困难的职务。
作为华夏帝国的皇帝,首先必须是一个尊重基本道德和法律的人。其实他必须是一个皇族之中,最好的政治、军事、经济学者。那么下面这条,严格确立与《华夏律》之中,宪法分卷的法条,就对华夏皇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夏帝国的皇帝,有义务维护华夏帝国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的安全,同时华夏帝国的皇帝有义务维护其每一个臣民的尊严。如果对于以上权利的侵害,来自于任何华夏帝国之外的任何团体,华夏帝国的皇帝有义务使用所有可能的手段,对其进行达到完全消灭其国家以及政府的报复性战争!”
根据这一法条,倘若在未来的大英帝国,看到这么一块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么华夏帝国的皇帝,就有义务使用他最极端的手段,把这个国家从地球上抹掉。侵犯华夏人的尊严,会有比他们受到了财产损害更加严重的报复。其顺序了安全权、尊严权、财产权,而且这些基本的权利,绝对不允许被侵犯,否则其报复的程度一定会让所有人明白——“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
而在华夏帝国里,《宪法》的规定,是无人可以违反的,因为那将由“华夏军”来保证实施。也就是说,华夏帝国未来的《宪法》,是以军队的绝对强制力为保证实施并能够达成其目标的。虽然华夏的皇帝未来是“华夏军”的总司令,但当他的命令与与华夏帝国的《宪法》相抵触的时候,就绝对无效了。
这样说来“华夏军”这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并不完全是华夏帝国皇族的军队。他们首先是华夏帝国的《华夏律》的军队,然后才是华夏帝国皇家的军队。
倘若大家看到以上的规定,就会明白权利受到如此制约的华夏帝国皇帝,实在不是个轻松的地位。不过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在未来华夏帝国的皇帝,将会是整个世界上地位最高人。相对于华夏帝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他就是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人!
有了这样的地位,说真的还有什么样的代价不能付出的呢?
第24章 有两个特使
来自于阿扎姆突兰沙苏丹与拜伯尔斯奔杜格达里手下的特使,当他们前往去见赵伏波的时候,腿肚子都在打转。他们在来前,已经在巴格达见过面,然后两从带着他们一模一样的“火枪骑兵”的卫队,在前往香格里拉山脉里那是满拉风的模样。
此刻阿扎姆突兰沙苏丹已经征服了不少的,曾经与他一样只在精神上受巴格达制约的苏丹们。虽然在前面的作战里,巴格达哈里发木斯塔辛拿到了勃撒罗,但那儿是满地的废墟,实在是需要好好建设一下。阿扎姆突兰沙苏丹,倒是慢慢沿着赵旭逃跑的道路,拿到了一些被赵旭丢掉的地盘。
虽然那些城堡已经被赵旭一把火烧成了废墟,不过此刻有了华夏岛的“建筑工程公司”,只要掏钱一座城市会非常轻松的建立起来。虽然全程都雇佣他们,那会显得太过于昂贵。但要是只建设城墙以及城内的主干道的话,相对来说就容易支付了。
毕竟阿扎姆突兰沙苏丹与赵旭要的东西不同,他要的是可以给他缴税的民众。而赵旭此刻就仿佛是强盗军一样,走到哪儿算哪儿,这也是他接受了亲王忽必烈所赠金刀的原因。
华夏岛“建筑工程公司”主要使用的是,在华夏岛的建设过程中,已经熟练使用的水泥构件拼装技术。就好比城墙一样,它是标准的大宋式城市的样式,这样不但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城市,就算是敌方来攻的时候,他们的兵力也被迫分散开来。
“口”字形的城市分为四个带有瓮城的城门,这四个城门保持正南、正北的方向,同时四伸城门也与城门中心的十字形大道直接相接。这些全都是华夏岛生产的标准化水泥构件。就仿佛城墙一样,钢筋水泥板板,如同鱼鳞那样层层搭接。城墙的表面上事先布置有射击孔,射击孔的里面直接就是士兵的住处,或者说城墙本身就是军营与军用仓库。
城墙上的防御武器,除过“飞燕3型弩炮”之外,还有出口型的“地狱使者野炮”“轮回臼炮”。已经足够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的城市在受到进攻时,最少在远程火力上保持足够的优势。这样的防御能力,对于除过“华夏军”之外的其他势力,就叫坚不可摧。
城市的十字形大道之下,事先布置了下水道系统,这让整个城市的卫生条件都有着很大的提高。同样那些东西,依然是事先成形的建筑材料。市中心,则是一个类似“天坛”那样的三层建筑。事实上那儿无论作为行政中心,还是作为宗教中心,都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依据城市的大小,这座市中心的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当阿扎姆突兰沙苏丹有了几座这样的新的城市之后,手下的平民们开始在道路的两侧自建房屋。作为苏丹,?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