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302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302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个字而亡国,这实在是一种非常悲哀的事情。可这种悲哀的背后,恐怕是8ooo万冤魂在诉说着一些,直到今天中国人依然听不性的词汇,是什么呢?

  抛出师志冬,是亲王忽必烈的选择。原本师志冬这样货卖三家的人人物,也实在是不值得人喜欢。当初要不是看了师志冬所率领的“钦察炮军”的厉害,亲王忽必烈如何会青睐他呢?

  “王爷,这个赵旭恐怕比那个师志冬更不好驾驭,您可得有些准备才成呢!”

  “哼哼,仲谦只怕是过虑了。就算他赵旭有些小小聪明,到了我大漠之中还能有何作为。凭他25ooo骑兵就想与我们一争长短,就算他有火器,我便没有么。到时他再想做些什么,只怕也不大容易。”

  张文谦听到亲王忽必烈这样说,他伸手捋了下胡子不再说话,随即又把话题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王爷,我们这一次得到的火器我看了下,虽然都是来自黄沙城的,但我看那火枪比起那个赵旭身边自有的无论长短,威力都是要差许多呢。如此说来,那赵伏波手上火器的威力,当是难以预料的。如此,我们收留了赵旭回到大漠,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呢?”

  张文谦的话并没有说更多,但亲王忽必烈听出来。张文谦的意思是,倘若那个赵伏波的威力极强,是不是蒙古人就从大宋退出去呢?

  对于这件事,以漠南事物为目标的亲王忽必烈,是无论如何也放不下的。毕竟,一个大宋的财富,就顶半个世界那么多呢!

  第8章 带来了什么

  魏臻并不知道此刻的鹫巢里在进行着什么样的交易,那与他也没有多少关系。他的步兵战车把道路完全挤满,车顶上操纵“大毒蛇”榴弹发射器的士兵,在警惕的观察着四周。

  这几天的作战里,有了小小的伤亡。不知为何,蒙古人似乎也学会了木刺夷人的那一套。时常进行那种决死的冲锋,与木刺夷人唯一不同的是,这些蒙古兵就算要拉响胸前的手榴弹,也是在冲到跟前之后才会动手的,这也是魏臻为何如此安排自己阵形的原因。

  前面的装甲车,因为有车顶上“大毒蛇”榴弹发射器的保护,还是相当安全的。而且那些手榴弹爆炸的时候,只会把车内的士兵吓一跳,而不至于让他们受伤。不过最后马匹伤亡严重,因为它们的马甲,并不能保护手榴弹的攻击。而且拉车的马,通常并不配备什么马甲,这让它们的防护进一步降低。

  对于“大毒蛇”榴弹发射器,魏臻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它只能连射8发榴弹,就必须换那上面的“轮式弹仓”。与左轮枪装弹一样,“大毒蛇”榴弹发射器换的时候,是连整个轮式弹仓一起换的。5o毫米的榴弹,最大射程不过15o米。但它在近距离作战的时候,效果实在是不错。尤其是数辆马车上的“大毒蛇”榴弹发射器进行连续射击的时候,与“诸葛连弩”想配合,无论多少人都难以冲到队伍里来。

  至于“诸葛连弩”,它的缺陷在于要依赖马车的动力。如果马车在行动的时候还罢了,但当防御的时候,就需要有人来做它的动力来源,这时常是让魏臻感觉到不大爽的事情。这样的火力配置,不过是让“华夏军”在15o米范围内,可以保持火力密度的手段。在这样进军的时候,重要的还是重炮开道才是真的。

  “呼……”

  重炮的炮弹从天空里划过的时候,带着一些尖锐的哨音。这是因为无论“地狱使者ii型野炮”还是说“轮回ii型臼炮”,都使用的是滑膛炮,因此尾翼也就是不得不有的东西。那些尖锐的哨单,恰恰是尾翼在分开空气时因为摩擦而发出的声音。

  前面某个堡垒在这种哨音下,腾起大团的火球。与步兵们直接开枪杀人相比,炮兵们心理上的压力小得多。因为他们的作用,所以他们的阵地在步兵的严密保护之下。

  天空里进行炮击的时候,是那种只要天气许可,就会升空的“战场侦察照明系统ii”。虽然山谷里的气流常常会对它们造成影响。但只要上到附近比较开阔的山头,它们就可以监视附近老大一片的区域。尤其是木刺夷人控制的那些建设在山头上的堡垒。它们即容易被“战场侦察照明系统ii”发现并监视,同时它们也容易受到打击。而最重要的是,这些控制着道路的堡垒所在山头,只要稍稍的改造、修整一下,就可以作为炮兵与“战场侦察照明系统ii”所在的另外一个位置。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尤其是已经死了的赵纬南在要木刺夷人建设这些堡垒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被人从天空里观察的问题。是啊没有马丁的话,最少在数百年之间,这依然不是军队的问题。那么这应该能够回答一个问题,所谓的穿越者到底带来的是什么。

  穿越者带来的是技术、新的理念、新的知识?不应该说,这都没有讲到穿越者真正带去的东西,事实上穿越者真正带去的东西是教训,是我们中国人在几百年前就应该吸取的教训。就仿佛南宋因为一字而亡国的原因一样,而这就是最要命的“教训”!

  成群的炮弹落到了那些山头的堡垒上,魏臻手下的步兵们一般来说这时起到的作用就是包围。甚至于魏臻也已经感觉到,步兵的作用已经产生了变化。它们不再是攻击的主力,而是侦察与搜索,包围与控制。当他们控制周围道路的时候,重炮就一轰而上。

  就如同现在一样,他手下的“掷弹兵”,正在把大量的炮弹倾泻向那个有着堡垒的山头。对于普通的箭枝、火器防御能力相当不错的堡垒,面对这些炮火的时候,就像是堆出来的积木那样不堪一击。魏臻并不要自己的手下去攻山,他知道这样的堡垒一般来说,轰过之后就没有多少活人了。

  魏臻也很少能够抓住俘虏,那些蒙古人在抵抗失败之后,往往都会设法撤向鹫巢。虽然因为包围以及投诚的木刺夷人的埋伏,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撤回去。至于木刺夷人,许多时候他们因为“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已经战死,而儿子鲁铿丁又成了“华夏军”的一员。尤其是面对犀利的炮火时,他们一般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劝说,就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轰轰轰……”

  大量的火球腾起灭,魏臻在自己指挥车的高台上,满意的看着炮击的结果。至于他手下的士兵们,除过执勤的人之外,其他人并不怎么忙碌。他们吸着雪茄烟,看着那腾起的火球以及随着山风传来的爆炸声发出一阵阵的欢呼。虽然这几天小有伤亡,但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至于伤筋动骨。魏臻手下的步兵以及“掷弹兵”的士气都还不错。

  魏臻听着他们的欢呼,把手上的望远镜调转了一个方向。鹫巢距离他们已经不远了,虽然直线距离不过5-6公里左右。但要从山路上过去的话,还得有十几公里的路途。正在魏臻用心看着前面的时候,突然有人跑来向他报告。

  “长官,据消息说殿下已经带着卫队距离我们不远了!”

  听到报告,魏臻心里吃了一惊。虽然他已经得到了报告,赵伏波在山外的作战大获全胜,他没有想到,赵伏波这么快会到山里来。不过转念一想,他也就释然了。

  “唉,与父亲多年未见,见到了却只是黄土一捧,也是让人唏嘘的很呢!”

  第9章 落泪的男人

  是的,赵伏波在完成了山外的作战之后,这时已经率领骑兵进入到木刺夷山地之中。除过魏臻猜到的目的之外,赵伏波还携带了大量的补给。当然,补给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马肉,那些东西被匆匆处理之后就被带进山里。毕竟“华夏军”不仅仅是作战的部队,他们相对来说还是“自负羸亏”的军队。

  前面说过“华夏军”除过国家给的资金之外,军官、士兵们的奖金,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们作战时的收获以及损耗,而这其中就包括了作战物资的损耗。这一次通过核算之后,赵伏波有一些压力。赵旭搜刮走鹫巢里的财富,那是在意料之中的。不过鹫巢在给“华夏科学院”的时候,也可以让“华夏军”有一部分收入。

  但最重要的损耗在于,投降的赵旭手下以及木刺夷的军队,他们正在大量的消耗着“华夏军”的补给。虽然将来他们作为奴隶出租的时候同样会让华夏军有收入,但眼下这是赔钱的买卖。而那些马肉,最少够这些军队吃一天的,因此省下就算是赚了。

  另外魏臻在山中作战也有些日子了,赵无影波担心他们的物资是否充分。虽然缴获了不少的火药以及其他装备,但那些东西“华夏军”是不打算用的。因此赵伏波除过带了大量的马肉之外,还有更多的武器弹药,以补充魏臻这边的消耗。

  当然就整个战局上来说,“华夏军”必胜这不容置疑。眼下赵伏波的另外一重意思就是,要赶着赵旭与亲王忽必烈离开这里。尤其是不能让赵旭破坏了,根据母亲所说“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建设的美奂美仑的“天堂”。最终那儿的定名是“香格里拉天堂”,只要那些建筑没坏,“卖”给“华夏科学院”的时候又能够多收些钱。

  至于“华夏科学院”,赵伏波倒不替他们担心。大概他们应该被称为全球最富有的机构,按照“华夏律”规定,“华夏科学院”可以从所有技术成就的使用上,收取一定的费用。正是因为这条法律,所以“华夏科学院”的富裕程度一点也不比他华夏帝国政府的钱少。

  但“华夏律”之中也有一条,“华夏科学院”不可以用机构的名义来干涉政府的作为。而这一条还不是赵伏波说的,而是他的老师马丁提出来的。相对于这条法条,他提出的理念是——“专业精神”。即学者就是学者、军人就是军人,至于政客那就是政客。想说别人,先干好自己的专业再说。而“专业精神”,这是无论大宋还是说马丁来的那时代,在中国从来没有被确立的精神。也是制约中国社会水平发展、科技水平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与赵伏波一起的还有母亲“百变圣女”娥吉塔妮,以及她所率领的“儿媳”大军。虽然其他的女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不能来这里。但“百变圣女”娥吉塔妮还是带了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以及阿法芙公主和师雪容。令赵伏波担心的是,当母亲“百变圣女”娥吉塔妮来到这山里的时候,看着这熟悉的山景,她突然之间变得沉默了。

  赵伏波作为儿子,除过吩咐其他女人们对母亲的衣食住行多多上心之外,他自己也时常陪伴在母亲身边。

  “娘,您不是怪我放赵旭走吧,您知道……”

  看着儿子的模样,“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知道他担心什么。可是看着这山中熟悉的景色,又让她不能不时常想起丈夫的音容笑貌。虽然有时她会变得有些刁钻,有的时候还有些八卦,但这时她去是一个真正心痛着的女人。

  “我知道,伏波我知道你们父子的心。我敢肯定,如果你父亲还在的话,他也会赞同你的想法。那实在是一件为了未来打算的事情。只是……”

  说到“只是”的时候,“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的脸扭曲了一下,几络要哭的纹路出现在嘴角、唇边。可随着她的停顿,那一抹悲慽转眼就又消失掉。随后她努力做出一付安详的模样,大约总是明白儿子此刻肩负着手下数十万人的生命以及生活,她不能再给他添加什么负担。

  “是的娘,我全都懂。您要是想哭的话……”

  赵伏波还在笨拙的想着安慰的话,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娘亲——“百变圣女”娥吉塔妮这时又变了。

  “啐,我现在才不哭呢,这么多人看着多不好看啊!”

  听到娘亲的话,赵伏波立即就释然了。知道母亲这样变来变去的性格,再加上她原本就非常爽快,自然也就不再替他担心。还没等赵伏波他们到达魏臻的营地,迎面来了一队兵马。看模样是阿米娜率领的那些“幽灵军”以及投降过来的木刺夷人的军队。

  不过他们的到来,也替“百变圣女”娥吉塔妮带来了一个要落泪的男人呢。

  “师母!对不起……对不起……”

  鲁铿丁看到师母的时候,平日里与师父、师母一起生活的场景立即就在脑海之中响起来。不等说话,他已经从马上跳下来,拽着“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的马缰失声痛苦起来。与赵伏波相比,鲁铿丁是真正跟随着赵纬南夫妇一起生活的人。对于他们夫妇的感情,甚至更要高于赵伏波。

  赵伏波与父亲的感情,那是骨肉情深。而鲁铿丁与他们的感情,那是在一起生活多年积累起来的感觉。赵纬南夫妇把对儿子赵伏波的感情,几乎完全倾注在他的身上。事实上这是一种比之骨肉之情更加沉重的感情,养育的感情有的时候比之骨肉之情更加让人珍惜。

  鲁铿丁此刻恰是如此的感觉,尤其是因为父亲“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作为,可以说把自己养大的师父,就是被自己的父亲害死的。而这件事在鲁铿丁的心中,形成了更加沉重的悲伤。哭着、哭着,他的腿一软跪倒在师母“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的马前。

  第1o章 和你没关系

  看着哭倒在地的侄子,这时“百变圣女”娥吉塔妮也流下了泪水,不过她还是跳下马来拉起来已经跪下的鲁铿丁。她知道儿子赵伏波是懂道理的人,关于父亲的死绝对不会怪在鲁铿丁的身上。只是自己把侄子带了那么大,心中对于他的未来还是充满了关心。

  当她跳下马的时候,跪在地下的鲁铿丁在放声哭泣的时候,还在说着“对不起”。“百变圣女”娥吉塔妮伸手把侄子拉起来,她自己也事着泪水,但哽咽的同时安慰他。

  “不许这样,你表哥在这里,你不要这样。听姑姑说,你是你,你父亲是你父亲。他的错和你没有关系,这一件事你表哥全都清楚。”

  赵伏波当然清楚,鲁铿丁进山作战之后,仅他一人招降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将近2oooo人。无论这些军队将来如何安排,但现在来说有这些人作内应以及协助,魏臻的进军是顺利的许多。这时赵伏波也已经跳下马来到母亲与表弟的身边。

  “这是自然,那件事你不要再放到心上。倘若要哭的话,这一次仗打完了,我们有的是时间做这件事。不过现在,现在你是名战士,你有你的职责所在!”

  听到赵伏波这样的话,鲁铿丁抬起头来。他刚刚的哭泣并不是因为害怕赵伏波为如何对付他,他的心中的确是因为师父赵纬南的死而非常伤心。至于自己的父亲“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死,他倒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毕竟长这么大,除过某些要紧的祭祀时,平时根本看不到父亲的身影。

  “是的长官!”

  如今的鲁铿丁当“华夏军”的士兵,已经当了不是一天了。尤其是在经历了战争之后,他懂得“华夏军”将是这个世界上未来的决定性的力量。因为了自己在这个行列之中,这是他足以骄傲的选择。此刻当他的最高长官发出命令的时候,他立即记起自己的职责。尽管脸上带着泪水,鼻子正面还有些清鼻涕,但他还是按照军队的规则立正行礼。

  不久赵伏波赶到了魏臻的军营,这时“华夏军”已经全军聚集,尤其是还多了不到2oooo人的“木刺夷”军。随后赵伏波兵分两路,打算总攻鹫巢。事实上在他还没有发动总攻的时候,赵旭已经打算离开了,但大家知道在他离开之间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与亲王忽必烈谈谈才成。

  随着赵伏波率军进入到木刺夷山中,赵旭的“搬家”也就到了尾声。虽然他还是有些遗憾,山腹里的“天堂”还没有来得及破坏。不过这件事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要与亲王忽必烈达到交易。而交易的内容就是,亲王忽必烈会如何处置师志冬,反正自己也迫死了他的大姐,将来已经是必然的死敌。

  “王爷,赵伏波的手下离这里不到1o里之地了,我看我们恐怕也到了要走的时候了!”

  这时刚刚吃过早饭的赵旭倒是春风满面,对于近在咫尺的“华夏军”他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此刻的亲王忽必烈,同样沉静如水,不过是人都感觉的到,当那隆隆的炮声传来的时候,他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这些反应,赵旭佯装没有看到。脸上带着微笑来到亲王忽必烈的面前,想看看他是如何反应的。

  亲王忽必烈心中很明白,赵旭把这件事拖到此刻来谈,很有一种要结城下之盟的意思。不过忽必烈是什么人,倘若这么一点能屈能伸的本领都没有的话,他如何能做一个枭雄呢?之所以评论他是枭雄,原因在于他并不是一个真正可以把一个国家带进新时代的帝王。

  最少他不像是唐太宗李世民那样,也不像是汉高祖刘邦那样,甚至他建立元朝不过短暂的百年时光而已。而这就叫“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像他这样的人倘若放在帝王堆里去比一比的话,恐怕连收了三国的曹孟德都不如。此刻有了“华夏岛”,有了“华夏军”他这样的人连枭雄也没有机会做了。

  毕竟面对大炮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强大些的部落首领而已。相比之下,赵旭还颇颇的有些本领,也比他更有资格称为枭雄。这是因为赵旭最少已经掌握了火药的某些技术,最少他已经懂得了“爆燃”与“爆炸”的区别。倘若没有马丁或者“华夏岛”,就亲王忽必烈与赵旭争天下,恐怕他还真不一定争得过赵旭。

  谋略如何,权势如何,事实上与科技的超前一比,什么都不是,不过一只可怜的待宰羔羊而已!

  “赵城主说的极是,我们也是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我们……是啊,我们到了该走的时候了。不过王爷,您留话给内人,说有关于师志冬的事情要告诉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呢!”

  赵旭装模作样的燃起一斗烟来,坐在那儿品着亲王忽必烈手下送来的香茶,神情怡然自得的很。仿佛随着那“隆隆”炮声而来的赵伏波,只会对付亲王忽必烈一样。看着赵旭的模样,亲王忽必烈笑了一笑。

  “是啊,赵城主,我的确是有关于师志冬的消息要告诉您的。在当时师志冬把从您那搞到的火器货卖三家,被赛因汗拔都知道之后要取他的性命。谁知被他知道之后,耍了个金蝉脱壳的手段,远远的逃掉了!”

  赵旭早就独到,那不过是亲王忽必烈与师志冬合起来演的好戏,那么现在他倒想要看看眼前这个亲王忽必烈会如何圆这件事。看着亲王忽必烈的脸,赵旭流露出好奇的神色来。

  “是吗,居然有这样的事情,真是没想到啊!那个师志冬还真有些本领,在这蒙古军中还能够悄悄的这样逃开,一点痕迹也不流露出来。您说是吗,我的王爷大人啊!”

  亲王忽必烈笑了一下,尽管多少有些不自然,但他还是接下了赵旭暗带讥笑的话头。那么他如何圆这谎,咱们下章再说!

  第11章 公主许两家

  挖苦、讽刺,亲王忽必烈当然听的出来,但此刻他也有些无奈。毕竟那越来越近,“隆隆”做响的炮声,更让人的内心不由的紧张起来。

  “可不是么,那个师志冬说来还有本领,懂得诈死以求活。”

  赵旭假装大吃一惊反问他。

  “诈死么?哎呀,这个师志冬的本领看起来当真是不弱呢!不过我同他倒是有几笔旧帐要算,只是不知道此刻去到了哪里,王爷如若知道的话还请告知一二才好呢!”

  实则心中好笑,师志冬昔年在他羽林庄里呆过,他的心机不说也罢。只看其姐师诗的本领,也就清楚的很了。可笑此刻亲王忽必烈还在跟他在这里玩心眼,不就是看上了火器的本领么!

  亲王忽必烈心中一阵叹息,他本身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当听了赵旭的话,知道他终究是放师志冬不过的。

  “谁说不是呢,那个师志冬跑到我那里救我收留他。当时我心中一软,留了他一命,只是现在下在狱里,倘若赵城主要找他算账的话,倒也方便的很呢!”

  “哼,正在狱里,只怕是得了我的话才会把他下在狱里吧,我要是信了你的话,那不成笨蛋了!”

  赵旭心中如是去想,但脸上一点也不表露出来。只是把烟斗拿下来,在桌边磕了磕。

  “那倒正好,只是,此刻正是多秋之际,世事原本不易。王爷的漠南又天遥地远,那么远倒是如何去啊。要是麻烦王爷您把他送来,我此刻又还不知道将来落脚何处,这还真有些强人所难了。”

  当赵旭这样的话说出来的时候,亲王忽必烈知道,此刻这事情已经到了紧要的时候。他的脸上突然流露出某种笑容,一挥手一旁的张文谦郑重其事的抱过来一个盒子。那盒子看起来倒也是精致的很,拿到近前打开一看,里面在红绸子“睡”着一把金色刀鞘的短刀。

  “这是,王爷,您送我一把短刀,这是……”

  赵旭实在是不大懂得蒙古人的风俗,眼见他送自己一把短刀,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赵城主,我瞧您身边虽然有个香夫人,不过听到您还尚未婚配,因此我有意将小女月烈公证许配给赵城主您,不知道您如何看呢!至于这柄弯刀,在我们蒙古人这里,却是个有说法的。受此弯刀者,就是金刀附马。”

  听了亲王忽必烈的话,赵旭猛然间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虽然他早已经决定了与亲王忽必烈共归漠南,将来凭着自己手下的军队,以及制造火器的本领,不难替亲王忽必烈争来蒙古的“诸王之王”。有了这个称呼,自然也就不难在将来借着蒙古的大军来争大宋的天下。

  想必历史总是有许多奇妙重复的,赵旭的举动与若干年之后的南京政府何其相像,大可以打个曲线救国的牌子了!

  “这个……”

  来前,赵旭完全没有料到此事,猛然间他想到,自己倘若成了蒙古的女婿,那么将来如何得到大宋呢?恰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闯了进来。诸人抬眼一看,不是亲王忽必烈手下,却是赵旭手下的亲信赵河。

  “旭爷,属下有急事禀报!”

  赵旭意外的看了赵河一眼,在他来前诸事都安排的妥当,何事能够让赵河来得如此匆忙呢。而且赵河也顾不得其他什么事,在赵旭向他使他眼色之后,他立即就悄悄在赵旭耳边向他报告。

  “旭爷,赵伏波带人已经到了鹫巢了,而且他们是从里向外打的,香夫人说还请旭爷早做决定,那边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赵伏波到了鹫巢,这怎么可能呢?虽然此刻炮声依然“隆隆”,但听那声音,也还有十来里地之遥呢。虽然早晚必到,可也不可能就这么快吧!

  “居然会有这等事,好吧,回去告诉香夫人和哈桑军师,要他们做好一切准备,我片刻便回去!”

  打发走了赵河,赵旭的心里在飞速的思考着眼前的局面。虽然他并不愿意成为蒙古人的附马,但眼前的事情却不让他没有多少时候继续思考了。因此等赵河离开之后,他手上大扇子一合,双拳一抱就立即跪倒在亲王忽必烈的面前。

  “即是王爷有此心,赵旭却之不恭,因此就腆颜而受了!”

  说罢也不多说只在地下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礼毕之后亲王忽必烈从张文谦手里接过盒子双手捧给赵旭。赵旭接过盒子却并不改口称“岳父”,而依然口称王爷只是不再瞒刚刚赵河带来的消息。

  “王爷,请您即刻收拾行装,那赵伏波已经不知用什么手段到了鹫巢里。我看要不了多久就要来这里了,我们还是这就走吧!只怕再晚些,被他前后夹击,我们想走出走不了了!”

  亲王忽必烈听了赵旭的话,心中恍然大悟。

  “怪不得这个赵旭匆匆的接了我的金刀,原来居然是那个赵伏波已经到了呢,也罢,就是如此罢!”

  亲王忽必烈心里的叹息在于,他已经把女人月烈公主嫁了两次。一次是把金刀给了师志冬,另外一次却是给了眼前的赵旭。原本亲王忽必烈不止一个女儿,不会做如此孟浪的事情。然而师志冬与赵旭是死敌,事已至此自然留他不得。

  “好吧,我这就收拾行装,肾婿自是要与我一起回漠南的吧?”

  赵旭抱着盒子,此刻他已经算是吃了定心丸了。只要到了漠南告诉大宋之地,将来自然不难重新建立起一分家业。而且他从勃撒罗与鹫巢抄出来的金山、银山,到了那儿也才好发挥作用不是。

  “这是当然,王爷,到了那里距离大宋也近些,有许多事情却就是容易办起来了!”

  亲王忽必烈知道赵旭还惦记着大宋的花花世界,不过他的算盘是到了漠南自己的地头。只要得到了蒙古“诸王之王”的位子,到时候也有了诸多的火器,他赵旭又姢如何呢?那么远的事情,自然此刻不必多想了罢!

  第12章 美丽的桃源

  的确赵伏波已经到了鹫巢里,因为鹫巢原本就在一个为外人所不知的后门。通道是赵纬南以及他的学生们使用的,有着层层机关的地方。大家大概还记得阿米娜第一次回到鹫巢那里的情景吧,赵伏波就是从那儿到了鹫巢里的。

  参天的巨木在这山谷之中林立,而且原以为会相当潮湿的地方,居然没有一点潮湿的感觉。红色的山岩上有瀑布滑下,它所形成的小溪在红色石头底的山石上滑过。这不但令赵伏波感觉到惊奇,同样马丁也感觉到惊奇。最少以他的学识,不能够弄明白,这山谷之中的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那些参天巨木之下,根本没有多少藤蔓。也是,这山谷里的阳光应该不多,低矮植物没有阳光的滋润,自然也难以存活。不过大树下却偏着有着不错的,一片如同毯子那样的小草,给人视觉上的感觉,就仿佛是一片柔软的绿色毛毯那样。有道是“山垂珠玉,地铺青葱”,该是个出神仙的地方啊。只是出了个“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恐怕他倒是算不上神仙的。

  “真是想不到,外面那些石头山里,居然有这样一个宝藏!”

  的确鹫巢是一个两侧,被高耸入云的如同刀削般的峭壁包围着的山谷。甚至从那些难以攀登的山峰顶上向下望的时候,那些森林形成的雾气,也根本看不清山谷里的模样。甚至山谷两侧峭壁的进出口,也是后来才开出来。而赵伏波此刻走的道路,却是这个山谷当初唯一的出入口。只不过在后来,由赵纬南建立的一些机关。

  并且因为随后正门的开通,这个后门也渐渐不为外人所知。后来就一直成为赵纬南与自己学生们用的秘密通道,也恰是因为如此,山谷中的人知道的并不是太多。而且相对来说,山谷中的人也因为他迫死了赵纬南,因此赵旭摆明了就是侵略者,这些事情自然不会告诉他。

  “可不是,老师您拿这地方来做科学院的疗养地,实在是不错和很。可是为何您要把这儿叫什么香格里拉,那又是个什么典故?”

  马丁拈着胡子,自然是要被赵伏波问住的。因为“香格里拉”这个词是出自未来的《消逝的地平线》那部小说里的“世外桃源”,而且那还是在中国的西玛拉雅山腹地。而且这个地方更加出名的原因在于,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珍珠港事件之后,杜利特中校率领美国b-24轰炸机轰炸东京时,美国总统对于记者提问的,关于轰炸机起飞的地点时,就回答的是“香格里拉”。

  不能否认那是一个颇具有某种神秘而又暗含浪漫色彩的名称,那么马丁用在这儿,倒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只是傻傻的赵伏波这会问起来,他马丁该如何回答呢。

  “唔,这个……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九天玄女……看到那美丽的景色之后,最终她决定给这个地方起个名字,就叫香格里拉!”

  赵伏波一听,就知道自己问的“出格”了。马丁老师一定又用了未来的某些东西,现在他说的自然是骗人的鬼话。就好像华夏岛的人都说,马丁听得到“神喻”一样,都是拿来骗人的玩意。

  倒是赵伏波的母亲“百变圣女”娥吉塔妮以及鲁铿丁,他们这些原本就属于鹫巢的人,也感觉马丁用这个词来形容这里,比起鹫巢更让人高兴。正如同前面所说,这个词因为马丁的做作,而带有了浪漫以及神秘的色彩。相信“华夏科学院”里的学者们,也会因为这里的景色而感觉到美丽的。

  “是啊,马丁老师,我听说这里一年四季温暖如春,而且也不会像山谷外面那么干燥。难道这里会有这样的景致,原来全都是九天玄女的功劳啊!”

  赵伏波当然要帮着马丁老师圆他的谎,开玩笑倘若马丁老师来自未来的消息被别人知道的话,恐怕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听到学生的赞同中,拈着胡子的马丁知道自己这一关大概算是过了。为美丽的景色所惊讶可不仅仅只有马丁师徒,其他人自然也在不住的扭头看着四周的景色。

  这里的大树树种是仅人奇异的,因为在这道山谷里,有的树木可不是阿拉伯地区常见的树种。有一些树有着宽大的叶片,但马丁却不认识那是什么树。当然此刻植物学对于除过他们师生之外的多数人,还属于神秘的“神喻”。虽然马丁在“华夏皇家科学院”里,已经开设了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将会是未来“华夏皇家科学院”主要探索的学科。

  因为工业技术,倘若没有这些自然学科作为基础,那么将来就会影响到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此刻“华夏科学院”里,因为马丁关于某些知识的断言而呈现一种相当繁荣的景象。然而缺乏自然学科的基础,那么未来的科学研究肯定会走到瓶颈。

  对于这件事,马丁与赵伏波商量的控制手段是如此的,即除过与武器装备相关的一些技术,以及基础的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于基础学科的建设,以及发展的推动。而“华夏皇家科学院”的作用,不过是给这时全球的学者们一个良好的,不受到任何形势的诸如,宗教极权、皇室极权、官僚极权等等形式极权的干扰。或者说,给所有的一个学者最好的,可以去探索科学的基础或者说平台。

  相信有了这样的平台,不出1oo年就会有巨大的成就出现。到时不必要去期待什么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了“华夏皇家科学院”,将会为全人类指引出正确的方向。在科学上的探索,将为地球上所有人提供新的生活方式,而未来的华夏国,也将成为地球上真正的文明传播的国度。

  而这才是真正把目光,放到全人类角度上该做的实事!

  第13章 天堂里的人

  香格里拉(现在就改名吧!)的山谷并不宽,根据“百变圣女”娥吉塔妮以及鲁铿丁的介绍,整个山谷呈桃核状。最宽的地方大约有3-5公里左右,长度大约有1o-12公里。山谷中最宽的地方,是一个小湖泊,大约也有3-5里的直径。附近峭壁上流进来的瀑布的水,最终都流向那儿,但总也没有填满过。

  湖水清澈,隐隐看得到有游鱼出没。而令人喜欢的是,这里的湖底几乎是清一色的石底子,没有一些湖泊那讨人厌的污泥。附近峭壁上的水,并不晃从峭壁顶上流下来的,反而是来自于峭壁内部的。怪不得传说鹫巢“天堂”里的山岩上会流淌牛奶,而事实上那不过瀑布在山岩上形成的白色激流。根据介绍,围绕这些山谷的峭壁外侧,同样是难以攀爬的红色岩石。

  “马丁老师,您实在是考虑的太长远了,这地方当作华夏皇家科学院学者们疗养的地方,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

  对于华夏岛来说,“学者”是他们唯一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因此对于他们的安保措施也最为严格。例如,为了进入“华夏皇家科学院”并拥有院士的头衔,那么就必须要接受由“中书省”里的,情报部派遣的服务人员服务。

  这是水蛇腰法蒂玛的主要工作,人员的来源,都是各国君主当时送给赵伏波的美女。无论阿拉伯想与华夏岛搞好关系的总督、苏丹,还是欧洲的那些国王、公爵等等这样的人物。对于他们送来的人,赵伏波往往都是向法蒂玛那儿一推六二五。这么好的人力资源,自然也就成了“华夏皇家科学院”院士们的服务人员。

  当然能够在法蒂玛那儿受训,并最终进入到“中书省”的姑娘,绝对是千挑万选而又进行过严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