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298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98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人看到,也不知道那上面说的是什么。

  此刻天空里不断闪烁的信号,则是给他与哈桑的消息。贺齐举着望远镜佯装观察知情,把那消息看得一清二楚。

  “什么,要这一次要放过赵旭,同时要求自己与哈桑长期潜伏!”

  “唉……”

  贺齐心里轻轻叹了口气,他不似哈桑那样,混进赵旭的队伍里就是来替赵纬南复仇的。他可是在勃撒罗为了救法蒂妮不得不到赵旭身边,随后又在城下受了伤,不得不与赵旭一起来这儿。这一下看起来,自己与家人的分别时间就要相当长久了。

  叹息过后他拿下望远镜,眼睛向四处洒觅了一下,看来这件事他得要去找哈桑好好“吵”一架才成。才一转眼,却已经见到了哈桑正在前来,他立即就迎上前去。哈桑则向他使了个眼色,随后眼睛一鼓摆出付吵架的模样迎了上来。

  “啊哈,贺龙卫好清闲哪!”

  随即哈桑放小声音,嘴唇几乎不动说了一句。

  “有新消息了!”

  “是吗,我不过用我的手下,充当旭爷的护卫,无论旭爷到哪里,我就会跟到哪里!”

  贺齐同样低声应了一句。

  “看到了!”

  哈桑显是有备而来,贺齐的回应还没有结束,他已经接了一句。

  “旭爷用得着您护卫么,您还是看看眼前敌军如何退吧!”

  小声又说。

  “我们两个要保护他撤退!”

  贺齐装模作样的脸上一冷,手按上刀柄。

  “哼,无论我在哪里,这上阵杀敌的事情就不劳军师操心了。您还是回到帐篷里去,瞧一会箭枝、枪弹过来的了,那些东西可不长眼呢。要是做得到了军师您,再落上两滴泪,岂不是遗笑大方么?”

  “好的,全听您的安排!”

  哈桑同样装模作样的怒视了一眼赵旭,然后自己抬眼去看前面的局势。

  “可惜啊、可惜,贺龙卫手下不过几百人,这样的大战看起来是起不到大作用了。不若您还是设法给我们大家看着后路吧,至于前面的事情……旭爷!”

  正在两人明吵吵、暗商量之中,却见赵旭已经从自己的旅行车那儿骑着一匹马向营地的围栏上奔过来。从他的脸色上显然没有想到,赵伏波会先到他这儿来。尤其他想不明白,赵伏波是如何发现自己没有与城堡下的蒙古军在一起的呢?

  他当然想不明白,1oo公里之外被人看到他的军营,这种事他打死也不相信。但当“战场侦察照明系统ii”上搭载了人的时候,的确就会具有这样的优势。站得高看得远么,不然的话在现代怎么都用大飞机背着雷达上天呢!

  “旭爷,我看赵伏波的手下只怕就要到了呢,我们……”

  贺齐不理哈桑,几步来到赵旭的身边。这时赵旭刚刚跳下马,嘴里还轻轻嘟哝着。

  “这……这怎么可能,他们怎么能找到我们这里来的呢?”

  可不管赵旭今儿不明白,以他的“聪明”与科技去对抗的时候,唯一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大概没有真正想明白的赵旭,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

  第168章 大炮震耳聋

  “那些……快看那些东西,就在他们骑兵的前面……那些是炮吗?”

  哈桑作为“忠诚”于赵旭的军师,需要赵旭更多的信任。因此当他一眼看到大炮的时候,就立即给赵旭指出来的它的所有。

  赵旭手中的望远镜,比起玩具望远镜要好一些。虽然也是最普通形式的,但无论清晰度还是说其他方面,都比玩具望远镜要好。这些望远镜是哈桑当时从紫云庄带来的,原因是阿扎姆突兰沙苏丹在勃撒罗城下,早已经把这种望远镜被赵旭从他手下的军官那里夺了去。

  而这些外面人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更能够得到赵旭的好感。

  “那是炮,那肯定是炮。他们的炮模样可真怪呢。而且似乎没有人看到在前面装弹药,这是为什么呢?”

  在赵伏波的由“枪骑兵”以及“幽灵军”组成的骑兵队前面,摆放的是4门“地狱使者ii型野炮”。在这里赵伏波不打算使用“天女散花式火箭炮”,大家该记得赵伏波手下的“幽灵军”装备的就是那样的火炮。倒是枪骑兵,一门火炮也没有装备。

  原因无他,因为枪骑兵作为机动部队之中火力输出罗为猛烈的部队,往往处于与其他骑兵正面交锋的时候。而赵伏波可不会用他的“枪骑兵”去攻城。倒是执行侦察与偷袭任务的“幽灵军”,倘若伏击、夜袭等等诸如此类的任务里,没有比火箭炮更密集而又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了。尤其是在夜袭的时候,这样的东西向着敌军营地里一个齐射,然后“幽灵军”上去的时候恐怕就只剩下打扫战场了。

  正在赵旭军营里因为四门模样怪异的火炮而议论纷纷的时候,那四门火炮却已经到了开火的时候。

  “注意,按照我给你们的座标攻击,小心伤到我们自己人!”

  这是哈桑用一盏远射式的小汽灯,在自己的营帐里向天空里的“战场侦察照明系统ii”上的人员发出的信号。因为当他看到那个信号的时候,对方就已经给他说明,如何传递信息。虽然哈桑不大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但哈桑却知道,华夏岛上的聪明人实在是太多了。虽然他是一个商人,又是一个特工,但他自认为比起那些人的脑袋,自己就像是个傻子一样笨。

  “轰轰轰轰……”

  连续四声沉闷的炮声,在相对平坦的沙漠上传出去老远。不过赵伏波倒是不指望对面赵旭的营里的人能够听到得炮声。因为炮弹的飞行速度超过了音速,倘若对方听到发射时的炮声里,在如此近的距离里,炮弹应该已经落地了。滑膛炮虽然不能打得太远,因为准确度太差。但在近距离里,滑膛炮有着初速更高的特点,而且相对来说水平弹道的特性也要更好一些。

  爆炸形成了强大的气浪,不但使用粗圆木与沙袋组成的围墙几乎瞬间就被炸毁,而且那四射的弹片立即就让围墙上的人倒下一片。不过因为哈桑报的座标,因此赵旭并没有受到炮击。他只是被距离不太远的1oo毫米炮弹爆炸时的专注,震伤了耳朵。

  爆炸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本能的蜷缩起身体。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去顾什么面子问题,相对于面子来说,脑袋要更重要一些。当赵旭从自己蜷缩的地方慢慢直身身体的时候,眼睛的一切让他实在不敢相信,这就是他的军营。

  巨大的爆炸让他的脸上就仿佛用泥土涂抹了迷彩那样,又是冷汗又是灰尘整个脸立即就花了。转眼看去哈桑与他的模样相似。一张胖脸同样是花的,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耳朵似乎还好,而且他正冲自己喊着什么,可是自己却一点声音也听不见。

  赵旭掏掏耳朵,甚至用手张在耳朵边上,眼睛努力的分辨着哈桑的口形。终于,一线如同从水底下传来的声音,回荡在赵旭的耳朵里。

  “旭爷……耳朵……血……您……”

  这时一旁抬起头的贺齐,伸手掏出来一块洁白的手帕,随后在赵旭的耳朵上擦了一下。当赵旭在面前展开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那块手帕上已经被自己脸上的硝烟形成的黑色灰尘染黑。但令人触目惊心是,上面有着一些血迹。赵旭的一只耳朵,被炸弹爆炸时产生的声波震聋了。反观哈桑与贺齐,他们大概都用手紧紧的捂住了耳朵。虽然也是一脸的尘土与黑灰,但他们的耳朵似乎都没有事。

  哈桑伸手拽着赵旭拼命拉他,这时整个军营里已经完全混乱了。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震撼的炮弹,整个军营里的战马都已经受了惊。士兵们同样受了惊,因为这里许多的马穆鲁克骑兵,都是离开勃撒罗之后新招来的。他们见识过火药炮弹的爆炸,但这tnt炮弹的爆炸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过于神奇了。

  被震得有些发昏的赵旭离开了营栅之后,他其中一只耳朵的听力才恢复了一下。

  “旭爷,我们快走吧,看模样肯定打不过他们!”

  哈桑拉扯着赵旭的衣袖拼命向营中跑去,贺齐则抽出随身携带的短铳护卫在赵旭的身边。不久之后,贺齐的手下为他们牵过马来。说到底,贺齐手下的人都是火枪骑兵的出身,这些战马虽然也受到了惊吓,但比起其他马穆鲁克骑兵的战马,那是要好得多了。

  当赵旭骑上战马的时候,已经完全是一付失魂落魄的模样。他从来没有想到,“华夏军”的炮火居然会犀利到如此程度。而这时,他完好的那只耳朵里听到了如同雷霆一样响起的马蹄声。他知道,那是赵伏波手下的人追来了,他们想要他赵旭的命。

  “贺齐,吹响退兵号,我们回鹫巢里去。这里的事情就不要管了,我看蒙古人也不是那个混蛋二郎的对手。我们快走吧!”

  赵旭大喊大叫的发布着命令,随后他就在贺齐与哈桑的保护下,从军营里跑了出来。而这时赵伏波的枪骑兵,已经接近了!

  第169章 兵败如山倒

  赵旭的营地里,剩余下来的都是刘千的手下。虽然赵旭已经令贺齐吹响了退兵号,但刘千知道没有挡住赵伏波的追捕,那么谁也走不了。与赵河一样,刘千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不过同时,他也是忠诚于赵旭的人物。尽管这时已经响起了退兵号,他还是指挥自己的部下边战边退。

  “放箭……放箭……”

  可这时只顾逃跑的士兵,哪里顾得上听他的命令。他们全都伏身在战马上,拼命逃向远方。因为在平时的时候,赵旭手下的军官们,就时常给他们讲。那个“阿拉丁——阿卡德大帝”的手下,他们吃的是罐头,而罐头里装的是人肉。试想想看,这些俘虏要是落到他们手中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模样。

  尽管有这些传说,刘千还是聚集起来一群骑兵。他们手中持着滑轮弓,打算与正在冲来的骑兵对抗。华夏军的步枪的有效射程不过3oo余米,毕竟是滑膛枪,就算给子弹加装上尾翼,攻击的距离依然不远。而普通滑轮弓的极限射程,差不多也有2oo米左右。虽然差了1oo米,但对于骑兵们来说,不过是几秒钟的距离。

  “齐射……!”

  面对敌方列阵的攻击,华夏军的军官带队冲锋的下级军官大声吼叫。他们是军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这是无法更改的“如山军令”,虽然看似如此军官的伤亡会大些,但能够得到士兵、平民的尊重,还有大量的财富时,生命倒是一件可以置之于度外的事情。倘若没有钱,哪里来的那么多娇妻美妾啊。没有钱,哪里来的皇家兵工厂里的股份呢?

  军官们的呐喊之中,原本冲锋起来,只是按照自己所属形成一个个不团体的骑兵迅速调整自己的位置。手中的“华夏ii式步枪”举起来,作为一种骑枪它们的枪手下配备有杠杆,准确的用现代轻兵器“语言”来定义的话,这是一种弹仓式杠杆滑膛枪。

  所谓的弹仓式,说的是说供弹机构为1o发弹仓。以与单发步枪和弹仓式步枪相区别。

  所谓的杠杆式,想来看过本部片的人都见到过,主是那种扳机的护圈可以下扳,以完成抛壳、供弹、上膛动作的机构。它与直动式步枪枪栓的功能相似,但在骑兵应用时比起直动式步枪的枪拴,就要更方便一些。甚至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依然装备了不少的带有杠杆机构的步枪。

  但这种步枪,在堑壕里的表现,远不如骑兵应用时的表现。那是因为在堑壕作战时,杠杆式步枪的动作比栓式步枪的动作要大。

  “呯呯呯……”

  随着枪声,看得到勉强列开了队形的赵旭的手下,不少人从马上掉了下来。还有更多人的战马,受到枪声的惊吓,已经不再稳定。不过这不妨碍赵旭的手下,同样放开了他们手里拉弓弦的手指,天空里立即就腾起一片箭枝形成的乌云。最少箭枝在飞越天空的时候,那阵势比起步枪的枪弹看起来要有威势的多,但也仅仅如此。

  因为华夏军的战马,依然穿着足够厚实的战甲。它们的战甲同样不能防御重武器,但对于如同箭枝、铅弹之类的武器,有着很好的防御能力。尤其对于这种抛射式的箭枝,战马的马甲对于战马的后背以及头脸、前胸都是重点防护位置。对于这处抛射下来箭枝,根本不会被射穿。

  骑射依然是华夏军骑兵们的看家本领,对“枪骑兵”而言,以前是射箭现在是步枪射击。头顶上的箭枝落下来之前,他们还是连续开了两排枪。当箭枝落下的时候,受伤人驱使,或者受伤的战马驼着主人。最终从战场上跑出去。在骑兵冲锋的时候,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是有可能扰乱阵形,另外搞不好战马摔倒的时候,就会被自己人踏成肉泥。

  好在“最战马”是一种足够聪明的动物,他们的动作敏捷而又迅速。它们驼着主人,并不横向或者立即转向向外跑。而是们顺着队形,慢慢的倾斜自己的道路。也是“枪骑兵”的冲锋,不需要像重骑兵那样保持稳定的队形,以发挥最大的冲击力。

  两次步枪的射击,让刘千组织起来的防御几乎瞬间就崩溃了。几百米的距离,对于全速奔跑的“最战马”不过几秒的过程。当完成了两次射击之后,赵旭的手下匆忙排开的队形彻底散乱了。他们离开自己的阵形向后跑去,因为他们的主将刘千,是在第排枪响起来,射倒了许多手下时第一个跑的。

  他的职责已经完成,因为他的职责仅仅在于稍稍阻挡一下,给赵旭留出跑路的时间。而且刚刚的剧烈爆炸,的确是震撼了所有人的心,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华夏军火炮的炮弹居然爆炸起来会如此强烈。就算是经历过勃撒罗之战的赵旭也没有想到,因为当时华夏军的火炮,主要是对付城墙,并没有向城内大开杀戒。

  但现在不同,“华夏军”那几门“地狱使者ii型野炮”,从开始射击到现在一直没有停过。这也是远虑旭的部队很难组织起防御的原因。面对那样的炮火,以及敌方月牙形冲锋的战阵,两翼正在向大营后部包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些人听从刘千的命令,他们也发现根本没有办法与挡得住对方。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根本拦都拦不住。只不过这时赵伏波率领的“华夏军”的骑兵已经冲进字大营,没有来得及跑的人,立即就见识他们的攻击方式。

  左手六响枪,右手斩将刀。不过看起来士兵们更喜欢用六响枪,赵旭手下的攻击,多数还没有到他们身边,就被密集的枪弹射倒。

  赵伏波同样是冲锋骑兵里的一员,当他冲进敌军营地的时候,他有一种想法。

  “倘若那种用在战车上的大毒蛇榴弹发射器,能够给枪骑兵装备一些的话……”

  第17o章 这是一张网

  战场上的侦察以及信息传递,这与补给一样,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性因素。不过此刻蒙古军在失去了火力优势的情况下,又失去了战场侦察以及信息传递的优势。

  “怎么回事,我们派出去与赵旭联系的人,一个都没有回来,难道那个混蛋已经跑了吗?”

  大将军蒙哥从来就不喜欢赵旭,如果不是亲王旭烈兀战死,如是不是赵旭的到来。让对赵伏波的主战派就不会如此得势,也许早就可以与对方接触一下,商量、商量,如何瓜分整个阿拉伯帝国的财富。

  大将军蒙哥有这样的想法不值得奇怪,在国际政治斗争里,利益才是永恒存在和不变的真理。除了那些“把目光放到全人类高度”的sb政治家之外,明智的政治家会懂得,那不是他们该去想的事情,他们不是学者。政治家,尤其是一个国家、民族的领导人,他们的任务是如何把利益从外面拿回来。而不是去考虑学者们,宗教达人们的事情。

  就像一只毛驴,它不能去吃所有槽里的料!

  赛因汗拔都知道这一点,他之所以赞同与赵旭结盟,而不是与赵伏波结盟的原因在于。在他看来,赵旭比赵伏波更好说话,而且赵旭失去了他自己的根据地之后,他会更好打交道。并不像是黄沙城的那些人,尤其是那个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直到今天赛因汗拔都还对她的冷淡记忆犹新。

  事实上,这不过是蒙古人的骄傲所促成的结果。试问两个都想当老大的势力,如何会不产生碰撞呢?这就是蒙古人与华夏势力必然要进行残酷厮杀的原因。如果究其根本的话,原因不过是在于,这时的大宋是全世界最富庶的土地。作为侵略者的蒙古,并不在意那些财富是在平民还是在官僚的手中。

  那么赵伏波为何不现在就回大宋,这件事的原因不真正爱那个民族、爱那个国家以及具有长远发展目光的人,是看不懂的。现在的南宋的社会形态,说不上世界最先进,但文明程度绝对不低。尤其是没有极端宗教信仰的情况下,新式的工、商业以及科学的研究发展,都是极容易开展的。整个国家,也不过就是需要以“法”代替礼就可以完成改造,极为简单也极为容易。

  倘若此刻率军回国,立即就是蒙古、大宋以及化夏三争天下的局面。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死多少中国人他并不在意,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只要夺取了天下就是好皇帝。倘若细细想一下,就该知道那是一种多么愚蠢而又自私的见解。

  “是啊,我们派出去的人,到现在都没有回来。这个赵旭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与赵旭的合作对于赛因汗拔都来说,此刻已经没有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有信心了。原先他以为赵旭与自己结盟在先,到了这儿又是自己在竭力的帮助他,倘若他是个知恩图报的,那么就该帮着自己经营钦察汗国。倘若有一天,他想要回到大宋去,在钦察汗国积蓄的财力、兵力应该已经没有多少问题了。

  这是当然是老成谋国之举,正符合汉高祖昔年隐于汉中的所谓。只可惜这一段时间的交往下来之后,赛因汗拔都惊讶的发现,因为鹫巢的夺占,赵旭居然反客为主。而且与亲王忽必烈似乎勾勾搭搭,这样一个情形是赛因汗拔都所不能接受的。

  因为在前一段时间,因为木刺夷人山中之败所形成的,与大将军蒙古稍稍有些疏远的状况,这时正在恢复之中。只可惜他知道,大将军蒙古对那个黄沙城是极感兴趣的。从他儿子孛儿只斤阿速台那里就看得出来,大将军一家对于黄沙城所属的华夏都极具好感。

  正说话间,突然有人不待通道就一头闯进了他们的大帐。

  “什么人,大胆……!”

  看守门户的士兵随后追了进来,帐内的诸位军官,也一个个拿手握住自己的刀柄。可进来的人,却是个蒙古骑兵。他的装束一看就让人明白,他就是那种派出去侦察的轻骑。此刻身上的血已经把身上的绸衣浸得透了。不过倒是没有什么刀枪的伤害,也没有中箭。可是他手捂着的地方,血却不停的流淌出来。

  大将军蒙哥看他苍白的脸色,只怕一路之上,把身上的血都流的尽了。伸手制止住门军,他亲自抢到轻骑的身边,一伸手扶着摇摇欲坠的身体。

  “大夫,快叫大夫……!”

  蒙哥大将军先不急着问题消息,反而向着自己手下的其他人吼叫。跟随他一起过来的赛因汗拔都,同样催着周围的人,不过吼罢之后,一转过脸就问眼前的探子带来的消息。

  “快去,看什么看,快去叫大夫来!”

  “你怎么样,外面的情形如何?”

  半倒在大将军蒙哥手臂里的探子,这时眼睛里已经没了神。他抬眼看了一下两个蒙古亲王,挣扎着从喉咙里说出他带来的消息。

  “赵……赵旭……跑……。他们……他们来……来了!”

  说完这没头没尾的话,带回消息的人身体一阵可怕的痉挛之后的抽搐之中,生命离开了他的身体。这时帐篷门帘一响,大夫挎着药箱进来了。当他看到屋里的人表情之后,知道自己来晚了。垂着头躲开蒙哥大将军的目光,因为那道目光之中,带着某些绝望。

  是的,蒙哥大将军绝望了,赵旭手下的实力他知道。可在失去了联系一天一夜之后得到的消息是,赵旭跑了,他们来了。“他们”是谁,毫无疑问是那个以前面对传闻,大家都假装无视的“阿拉丁——阿卡德大帝”。虽然赵旭的火枪骑兵还在这儿,但那就是与“华夏军”开战的理由吗?

  此刻他感觉到有一张网,已经紧紧的兜住了自己和所有的蒙古人。他不得不好好想想,对付那样的敌人,该用一种什么模样的态度。

  “好好把他安葬了吧,来人,去叫阿速台与伯雅鲁罕来这里!”

  第171章 要做个实验

  “父亲!”

  伯雅鲁罕与孛儿只斤阿速台来到大将军蒙哥的面前,他们表现的小心翼翼。父亲没有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什么也不说。原因在于,当时赛因汗拔都从黄沙城回来的时候,对于黄沙城极度不信任也完全没有好感。倒是儿子孛儿只斤阿速台与女儿伯雅鲁罕,先后两次去黄沙城,对那里的人感觉要比赵旭那儿的人好得多。

  只不过一直以来,蒙古诸亲王以及赛因汗拔都,都把赵伏波的华夏当成他们最大的敌人。这个敌人不但影响着蒙古人征服阿拉伯帝国,也影响着将来蒙古人征服大宋。总体来说,还是影响一直无往而不利的,蒙古人凭借他们的武勇,去掠夺财富和其他的一切。

  前面说过,蒙古人最终的失败不是源于贪婪。而是在于他们缺乏正确的历史观,缺乏对于世界的正确认为。游牧民族因为他们认识能力的欠缺,在地球上最后必然处于食物链的底端。这是事物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规律。无论基于地球是农耕社会还是工业文明,农耕社会初期,农耕文明多少都受到过游牧民族的掠夺。

  可当农耕社会彻底成熟之后,所有的游牧民族都开始了他们最后的失败,结果就是永远被奴役。而农耕社会的成熟,就是在文艺复兴之中得到体现的。因为那时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也不过是农耕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上的产物。至于商业,没有农耕文明的极端发达,哪里有什么交换出现。

  此刻大将军蒙哥在游牧民族,可以说是最辉煌的时代。就在这个时代里,他面对着华夏的,还相当原始的工业文明时,就已经感觉到了其可怕的力量。在他的印象里,那就是一只蜇伏的怪兽。一旦把它成熟的时候,这个世界必然为之所征服。

  大将军蒙哥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他知道凭借蒙古人的实力,恐怕永远也不会是它的对手。但这些话他自己能够想得明白,但要说给其他的,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蒙古贵族们听的,那么一定会笑看他们的大牙。当然过不了几年,那个可怕的怪兽成熟时,就会砍掉他们的脑袋,而这同样是不可逆转的事情。

  这时他已经把大帐里的人其他人赶了出去,他必须想到一个办法,拖延一下好决定钦察汗国的救国,甚至于决定整个蒙古人的命运。这就是大将军蒙哥聪明的地方,聪明的人总是目光远大的人。而那种玩弄手腕,夺取眼前的利益的人,永远也只会是愚蠢的人。

  眼下,蒙哥大将军希望能够说服的不是别人,就是眼前的钦察汗国的大汗赛因汗拔都。想让他从一个风头正盛的,整个罗斯的大公们都要来受他册封的“金帐汗国”的位置上,成为别人的奴仆,那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大将军蒙哥决定,还是应该让他吃一些苦头再说。

  因此,他一直默默的吸着烟斗,直到儿子、女儿到来时为止。

  “大汗,如果探子所说不错,华夏军的骑兵不日即到,那我们眼下该如何应付呢?”

  赛因汗拔都有此意外的看了大将军蒙哥一眼,他不大明白这位大将军的意思。一直以来打仗这种事,都是大将军的问题。作为整个蒙古机动兵力的拥有及指挥者,蒙哥一向表现的极为优秀。可赛因汗拔都能够清楚的感觉到,眼前在与华夏军作战的时候,他似乎有着极大的担忧。

  “他到底担忧什么呢?”

  赛因汗拔都没有答话,又看了的看眼前的伯雅鲁罕与孛儿只斤阿速台,他心中忽然间有所明白。

  “大将军,您的意思是……难道说我们不与华夏军打吗?”

  “不,当然不是。我们要与他们好好战上一场,不但如此还要把我们的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才行。不管我们将来与华夏人做成什么关系,可眼下我们必须要动手与他们打一场才行。”

  孛儿只斤阿速台是直性子人,一听父亲的话他立即惊讶的叫了一声。

  “父亲,与华夏人开战,只怕……”

  “嗯,大胆!”

  蒙哥大将军目光之中闪过一线冷芒,在训斥了儿子一句之后,他感觉自己似乎有些太过于紧张了。因此缓和了一下口吻,接着说下去。

  “就算将来我们与华夏人如何相处,眼前这一仗只怕也是必须要打的。一是我们要看看他们的实力,另外还要看看他们的本领。有些交道,不打是相识不了的!”

  赛因汗拔都听得出来,似乎大将军蒙哥此刻正在想着与那个名为“华夏”的势力打打交道。对此赛因汗拔都事实上并不反对,他只是感觉那个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的冷淡,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除此之外,华夏势力对他的影响几乎是最小的,因为他并不打算去占领大宋,那是亲王忽必烈的目标。

  “大将军,您知道那是些什么样的家伙吗?”

  蒙哥大将军如何不知道,要说了解的话,从最早阿米娜出现时的骄傲,到赛因汗拔都在黄沙城遇到的冷遇,他如何不明白那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物。然而问题在于,倘若他们的力量根本不是蒙古人有资格抵抗的呢?赵旭手下的实力,蒙哥大将军非常清楚,倘若人数对等的,他都不敢保证蒙古军队能够战而胜之。

  那么刚刚的探子带来的消息是什么呢?是赵旭手下的军队,在不足一天一夜的时间里被击溃。甚至对方现在还有余力来对蒙古军队作战,这只说明一点,他们击溃赵旭的军队一点劲也没有费。

  在他心中没有说出的话是,与那样的军队作战,是愚蠢的行为!现在“华夏军”的实力强过赵旭那是理所当然的,但他们到底强到什么模样呢,这就需要有些人拿出生命来证明一下,证明那些人的实力到底有多么强悍。

  那么被蒙哥大将军选中的人是谁呢?咱们下章再说!

  第172章 李子代桃僵

  赛因汗拔都的疑问,让大将军蒙哥一阵苦笑,他如何不知道赵伏波以及他手下的“华夏军”是什么模样的东西。当初在与阿米娜接触之后,他就曾经设法了解过。尤其在后来有商人们送来大批货物之后,他就更加注意了解黄沙城以及当时的费莱凯岛上的情况。

  不过那些商人们,都是从华夏商人那儿批发来货品之后,跑运输的人。他们对于黄沙城、费莱凯岛甚至于亚丁行省以及华夏岛的了解不是皮毛,就是道听途说。不过从这些事情里,蒙哥大将军还是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些家伙的心比天大,想跟他们争天下,那绝对是一种最残酷的选择。

  脑海之中回味着这些事情,他并没直接告诉赛因汗拔都。这些事情在以前,他只与亲王旭烈兀商量。那是自己的亲兄弟,也是一个直爽的豪杰。

  “他们……他们是些强人!大汗,无论如何我们在这里与他们要有一战,我的想法是,让你手下的钦察炮兵以及赵旭手下的火枪骑兵为主力。您知道,潘建安与那个赵伏波是有仇的。所以钦察炮军与火枪骑兵布成主力大阵,那个赵伏波可能就会奔他而去。那么我们就趁机从后掩杀,倘若胜了那么他们没什么可怕,乘胜而击就是。倘若这样也败了,我们就离开这儿,回到钦察汗国。完好那儿的同时,与他好好谈谈吧,希望……”

  说到“希望”的时候,蒙哥大将军把烟斗塞进嘴里。根据他的了解,华夏人不谈判,就算谈也肯定会是城下之盟。就好像亚丁城的总督一家,不过绑了他们一个商人,就叫人连锅端了。不但如此,华夏人把他们的家人,已经分散买到了欧洲,想来就算过1oo世,他们也没有再复仇的机会了。

  所以说到“希望”的时候,他的心里真的感觉到非常渺茫。因为那些家伙的手段,根本就不给人以希望。唯一的“希望”恐怕就是,彻底的臣伏!

  赛因汗拔都也知道了蒙哥的意思,倘若胜了那么没什么话好说。阿拉伯帝国、华夏、大宋,这都是必然要征服的地方。倘若败了,那么就紧守自己的土地准备谈判。深深的吸了口烟,赛因汗拔都还有些担心,他感觉华夏人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群体。

  “好吧,就依大将军所言,以潘建安的炮军在远离城堡的地方扎营。并辅之以赵旭手下的火枪骑兵,您看我们是不是再给些骑兵,他们的兵数量少了些!”

  潘建安手下的兵倒也不少,只不过主力是1oo门老式的轮回炮。虽然“飞燕3型弩炮”也不少。只有8oo米射程的,来自赵旭的底部排气炮弹对付即将到来的“华夏军”。这件事赛因汗拔都心里没有多少底,但他还是感觉这里的士兵多留些,或者还有机会战胜赵伏波的大军。

  还是那句话,没吃过盐不知道什么叫咸。虽然“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一败,以及赵旭的一败给了赛因汗拔都很大的震惊,但没有真正与赵伏波他们交过手,他可不知道对方的厉害。

  俗话说听话听音,赛因汗拔都的一句赞成,就决定了在这里必然要爆发一场大战。而且为了这场大战,大将军蒙哥也有了一个新的战略。

  “好,大汗如此说,那么此役就是如此!”

  虽然大将军蒙哥脸上一片欢欣鼓舞,事实上他的心中却是忧虑重重。此刻一战就是未来之不战的前提。因为没有此刻之一战,眼前的赛因汗拔都不会明白,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敌人。当然,大将军蒙哥也不会因为对华夏势力的好感,就给赵伏波他们放水。命中注定这是一场血战,为了这场血战,蒙哥大将军策划了一个特殊的战略。

  “唔,这几天我派人到附近看了看,发现这个建城堡的地方非常有物色,大汗你看!”

  说着话的时候,大将军蒙哥展开了一幅地图。赛因汗拔都一看,虽然不知道蒙哥大将军是什么时候做的,但眼前的地图赫然就是他们附近的地形。

  “瞧见了吗,这附近有一处干河道,而且这条干河道就在我们未来主阵的侧面。到时潘建安在这里扎营,作为主力与赵伏波的军队对抗。他们一但向大营冲击的时候,我们就从事先埋伏的河道之中出来,袭扰他们的后方。想来如果可能的话,他们面对前面的强阵以及我们后面的袭扰,两头不能兼顾,到时此役的胜算就可以多些了!”

  对于打仗,赛因汗拔都一向都是佩服大将军蒙哥的。无论多么凶险的战场,没有见他怕过。否则为何他能够成为大将军,并统率了蒙古大军里的主要机动部队呢!当然也是因为亲王旭烈兀对他的忠诚,只不过亲王旭烈兀是一个将才,却没有统帅的能力。

  “好吧,我们就在这儿打上一仗,好好看看那个赵家的老二有些什么本领。”

  这时伯雅鲁罕与孛儿只斤阿速台互相使了个眼睛,然后他们一起施了一礼,由孛儿只斤阿速台来说话。

  “大汗,父亲,我们还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赛因汗拔都岂不明白大将军蒙哥的意思,打这一仗不过是为了堵自己将来的嘴。意思很明白,败了的话,就卷铺盖卷回家,然后与华夏人谈谈如何分治天下的事情。眼前的一儿一女想说什么,还不是明摆的事情么!因此与其由大将军蒙哥允许,不若自己卖个人情吧!

  “说吧,就算说错了也没有什么,都是自己家的孩子!”

  孛儿只斤阿速台向赛因汗拔都施礼致谢。

  “是的大汗,谢大汗!关于华夏的事情,我还是从艾达那儿听来的,您知道他曾经在赵旭在勃撒罗的宫廷里呆过许久,对于华夏也是常常听说的。她告诉我说,那个阿拉丁大帝绝对是不好惹的人!而且她还说,那个阿拉丁大帝还是常常能够听到神喻的人!”

  第173章 天上飞的灯

  “哼,尽是些阿拉伯人无知的奇谈怪论!倘若他听得到神喻的话,他的父亲还会被赵旭杀死吗?”

  蒙哥大将军心中叹,这是蒙古人与赵?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