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296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96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赵旭早已经做了这一准备,在进山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手下交战,以及结盟到现在,他手下的工匠们依然在不停的打造着火器与马车。现在已经有了不少,唯一的问题在于眼前他不可能抛下蒙古大军,带着自己的火枪骑兵以及其部下跑路。况且他还想要知道一下,在骑兵的较量上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如果能够拿到黄沙城固然好,毕竟自己是在那儿长大的。倘若实在不行,就只有远远躲开,用几年时间打造一支强军才是上策。

  “旭爷,我看这赵伏波的大军不好对付,大约我们还是要早拿主意才成的!”

  跟随在赵旭身边的军师哈桑看完了信,在赵旭身边悠悠的来了这么一句。他习惯性的捻着自己的胡子,眯着的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事实上哈桑的心中是高兴的。因为连香莲与赵旭之间的信件,他也能够看到,这就说明自己的潜伏是成功的。最少从这件事上可以说明,自己得到了赵旭的相当信任。

  “哈桑军师,你我二人还需要打哑谜么,不如直说好了。”

  哈桑向赵旭施了一礼,左右看看不见有蒙古人的身影。他靠近赵旭,低声说出他的想法。

  “旭爷,我看这件事恐怕不大容易解决。那二郎伏波的兵力之强,已经让人要目瞪口呆了。面对这样的家伙,我们只能走,而且走的越远越好!否则只怕我们现在与他一战,就会消耗掉我们的元气。所以旭爷与其与蒙古人合作与之一战,不若远远的离开。想来假以时日,必可以在火器上超越他们。”

  赵旭缓缓点头,哈桑说的话的确是有道理,不过赵旭还有一点心病。那就是赵伏波的火器,一改再改而且是没完没了的在改,想来这样的话,过个几年还不定变成什么模样的。

  “唉,躲得远却又如何,二郎伏波的本领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一次的火器看起来,比之过去可又要厉害许多呢。”

  军师哈桑神秘的一笑,立即各赵旭表示,他早已经想到了这件事。

  “旭爷,我想这件事您不必太过于担心,我是您的军师,倘若连这样的事情都办不了,那您要我做什么呢?”

  而且为了自己的赵旭身边的地位,也为了赵伏波可以轻易掌握他的动向,甚至掌握未来蒙古人的去向,这都是哈桑来时与赵伏波安排好的手段。

  赵旭与亲王忽必烈的合作,是马丁结合了蒙古诸亲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考虑到了赵旭的去向之后大家一起分析出来的结果。那就是赵旭必然与亲王忽必烈结盟。因为蒙哥大将军作为未来蒙古人的“诸王之王”的大汗,对于赵旭并不像是有夺权企图的亲王忽必烈那么强烈。

  历史上亲王忽必烈在蒙哥汗死后,曾经与兄弟阿里不哥争夺天下的汉位。这就说明他的地位不如蒙哥,因此如果说与赵旭结盟,就属亲王忽必烈最有可能。另外亲王忽必烈对大宋有着难以磨灭的野心,这从历史上早已经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那么赵旭如果不能在阿拉伯帝国站住脚的话,他成为亲王忽必烈势力中的一员就更好。

  原因在于,他身边的军师哈桑是赵伏波的人,那么蒙古人以及赵旭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脱华夏的目光。从这个策略上可以看得出来,固然赵伏波依然不会放过杀奶奶、杀父亲的凶手,但此刻整个华夏的目光,更多的时候看着的是华夏的故土。

  赵旭与亲王忽必烈一起回到好那遥远的土地上,对于华夏人来说是一种更好的选择。那样的话,可以只用全部的身心对付一个敌人。而不必像现在一样,赵旭与亲王忽必烈两个虽然并不强大,但非常讨厌的如同跳蚤那样的势力。

  第157章 肥胖的鼹鼠

  哈桑的回答,颇使赵旭感觉到意外,他不大明白哈桑的意思。

  “怎么,哈桑军师,难道你有了对付二郎伏波火器的办法么?”

  同样哈桑依然谨慎的看了看四周,然后悄声在赵旭的耳边说出他的办法。随着他说,赵旭眼角的忧愁就少了。不但如此,听到最后居然就笑了起来。

  “哈桑军师,看起来我把你任命成军师,还真是人当其用啊!”

  “旭爷过奖了,这不过是小小计策,不值一提耳!”

  哈桑脸上没有什么得意,仿佛刚刚不是他给赵旭想到了办法,而是赵旭找到了什么更好的手段。赵旭手里的大扇子“哗”的一下合上,在自己手心里拍着。

  “哼哼,二郎伏波,我看你却如何防得住我吧!”

  哈桑捻着自己的小胡子,心中同样非常高兴。因为他刚刚为华夏岛打通了一条最重要而又最庞大的通道,甚至因为这条通道的存在,整个蒙古人以及他们所占领的地方所有的势力,都会在随后变成赤贫状态。到时“华夏军”去打一群几乎没有粮吃的军队,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其实这个计策很简单,依然难脱工业品对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形成快速掠夺。“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它事实上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牧业同样属于农业生产的一个分支,固然蒙古人的牧业相对发达,同时蒙古人也占据着汉人北方的土地,那里同样有着相当不错的农业发展。

  但在工业品的天然“剪刀差”的存在,以及华夏工业品1oo倍暴利的盘剥下,恐怕用不了1o年整个蒙古人,包括他们占领的地方,都会进入到赤贫状态。而且这是一种木头刀子杀人的手段,就算是被杀死了,不懂得现代经济学的人,必然会死得很难看。

  哈桑刚刚所说的,不过是开通一条与华夏进行生意的通道。那么就需要一个人,到华夏去卧底。有了他,自然不难知道华夏军的本领,也不难知道华夏武器装备的实际水平。那时就算是对抗,也知道该如何对抗了。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派到华夏岛的人自然瞒不过军师哈桑的眼睛。既然如此,知道了对方探子底细的华夏人该如何应付呢,这绝对是件好玩的事情。而赵旭听到的消息,也就是赵伏波他们想让他听到的消息。保证他们将来在战场上相遇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与他知道的完全不一样。

  带着一些得意,赵旭哼起了小曲。他脚步迈动的方向是蒙哥大将军与赛因汗拔都所在的地方,哈桑捻着自己的胡子尖,看着赵旭的背影,知道他是去旅行另外一个计划。而这个计划,简直是把蒙哥大将军与赛因汗拔都率领的钦察汗国的主力,以及蒙古大军的机动兵力中的主力,一次送给赵伏波去吃的。

  恰在这时,哈桑远远的看到贺齐过来,心中一喜迎了下去。

  “唔,我们两个好多天没有吵架了,今天该是好好吵一架的时候!”

  贺齐与哈桑的吵架,几乎成了赵旭军营里的一景。倘若把他们的吵架放到几百年之后,恐怕会坐一帮子人,喝着茶品着烟,看这吵成了如同对口相声一样的架。

  “哟,这不是贺龙卫么?真是巧啊,我刚刚还说去找找您呢,哪知道在这儿就看到您了!”

  贺齐知道哈桑找他有事情商量,但吵架么,不挑衅吵个什么狗屁啊。他装模作样的侧起脸来,用手挡在耳朵附近,向周围听着。对于哈桑根本就是无礼,仿佛他什么也没有看到一样。

  “咦,有什么东西在叫啊……唔……好像是狗在叫呢!”

  “有事吗?”

  顺着贺齐的话,哈桑的脸立即就绿了。只是他们可是文明人,自然不能瞪着眼睛如同小贩一般开骂吧。

  “那倒是啊,仿佛贺龙卫这样的人,什么样的人他又能看到眼中去呢。只怕见到旭爷的时候,某些人的尾巴就摇个不停,就只差汪汪的叫几声了。可惜啊,贺龙卫不但眼睛出了问题,耳朵只也听出了问题,枉我说了半天,他是一个字没有听见呢!”

  “赵旭已经打算出卖蒙古人了,我们可能要回山里去!”

  贺齐自然听得明白哈桑小声说话的意思,眼睛与赵伏波大军交战在即,他与哈桑商量过后的结果时。赵旭此刻的势力不但不能太弱,相反还要加强些才成。毕竟他要到蒙古去,只有他的势力足够大,才会不甘于屈居于亲王忽必烈之下,如此他们将来内斗不休时,自然就是赵伏波手下得利的时候。

  “哟,让不是哈桑军师,瞧瞧我老贺的这双眼睛,真的该挖了去的。居然没有看到,虽然哈桑军师的身材不怎么挺拔,但那也不是老贺几乎错过的理由啊!抱歉、抱歉……”

  这话说的是够毒的,可是哈桑又胖又矮,这是不能改变的事情。随后贺假装在行礼的时候,又小声交谈起来。

  “那倒好,我紧着叫人给殿下送信!”

  哈桑假装还礼,在胳膊的遮掩下与贺齐交换意见。

  “不急,等知道了赵旭的详细打算,以及蒙古人的计划之后,再一并告诉殿下吧!”

  当哈桑直起腰来的时候,嘴里的话自然又比贺齐要更加损一些,不然怎么体现他军师的智慧呢!

  “可不是,在下的个人是矮了些,所以看着您贺龙卫的时候要抬头挺胸。而您倒是要低下头来,知道的是您和我打招呼呢,不知道的还认为您闻到什么味了。别急着啃,一会中午饭桌上的东西才是食物,至于地下的么……!”

  “你!”

  与哈桑这j商外带军师斗嘴,贺齐明显要差一点,他眼睛一瞪紧紧盯着哈桑,仿佛要把他一口吞下一般。倒是哈桑仰起胖脸来,故意带着些笑容,继续捻他的胡子尖。

  第158章 都是聪明人

  赵旭并不笨,有的时候许多事情并不像人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事实上赵旭是典型的,被过度溺爱之后,变成了纨绔子弹的结果。虽然由于一系列的变故,最后他依然成就了自己的势力,但总体上来说,他心中的大义,却早已经被他当饭给吃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归身上只剩下一些权谋以及手腕,等等的一些小聪明。而眼前的这个大帐,就是他聪明之处的体现。那是两辆大车,只要把侧面并在一起,并拿掉侧板,就成了一个“大间”。依然把几辆这样的“大间”串在一起摆成方形,上面盖上帆布比之其他所有的大帐,都要气派些也要舒适些。

  从赵旭那儿买到了不少马车的大将军蒙哥以及赛因汗拔都,此刻都在这大间里,正在思谋着此刻的战局。此刻他们从亲王忽必烈那里,也已经听到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大军败亡的消息。只不过仿佛与赵旭心有灵犀一样,亲王忽必烈同样没有说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死的时候炮火有多么猛烈。

  一来他是不太清楚,而事实上就算他清楚,他也不会说出来。至于原因么,“聪明人”都知道。而事实上,蒙古的崛起原因就在于,起初这样的聪明人很少。而蒙古的败亡也源于,后来这样的聪明人越来越多。随着聪明人越来越多,手腕、权谋全都出来了。而最后这样的势力,则必然灭亡。因为这种所谓的聪明,毁灭的是一个集体的团结。这也就是民国之时,放着诺大的国家,被弹丸之地的扶桑国入侵的根本原因。

  而这一改变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即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所谓“聪明”的定义要进行修改。修改成只有爱因斯坦那样的聪明才叫聪明,使手腕、刷阴谋、搞权谋的人,脑门就该盖个章——sb而要形成这个结果,事实上一点也不难,那就是“法治”。

  别说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这样的观念,甚至在未来多个世纪之间的许多人都没有去理解。结果对内实行法治的人,发展了工业与经济,然后他们几乎掠夺了全世界。别说不服气,去看看历史。那才是人类的“传统文化”,所昭示的“聪明”一词的定义。

  此刻聪明的赵旭来到了蒙哥大将军与赛因汗拔都的大帐里,他就是一个聪明人,而他打算借用赵伏波的手,给自己打一个未来出来。

  前面说过,蒙哥大将军率领的,事实上是整个蒙古诸王之王军队之中的机动兵力的主力。倘若他们失陷在这儿的,那么亲王忽必烈回去之后,必然能够在地位上有所增加。尤其再加上赵旭自己的力量,到时左右蒙古人的朝政并不是一句空话。

  至于蒙古人的优势在于,他们控制的地域实在是广大,那么资源就会倍加丰富。比起赵旭自己去经营一个地盘,那是要划算的多了。

  “两位王爷!”

  赵旭进了门,拱手的时候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虽然蒙古人此刻军力强大,但面对赵伏波的“华夏军”时,他们什么也不是。与他赵旭没有多少区别,甚至在火器的运用上,他们还不如自己。而这就是赵旭坐大的底气,有了这个底气,他已经在想更加遥远的事情。

  “赵城主,您恐怕已经知道了吧!”

  蒙哥大将军,对于赵旭也只是淡淡的点了下头,不知为何蒙哥大将军就是不喜欢赵旭。与他打首次的时候,总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相反阿米娜,赵伏波他们虽然处于敌对一面,但仅仅就人品上来说,他们比起赵旭要可爱的多了。

  “哗”的一声,赵旭打开他的大扇子在手中摇了两下,然后才点头回应赛因汗拔都的询问。

  “是啊,我从香莲那儿也听到了消息。真没有想到,山中老人的手下居然如此不堪一击。不过如果不是郭侃的叛变,恐怕大军也不至于就如此容易败落。唉……凡事就怕出内j啊!”

  赵旭的感叹,让大将军蒙哥的脸上一阵难堪。原本蒙古军方面,并不打算让郭侃出任“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指挥的联军之中,蒙古军队的统帅。是他蒙哥为了郭侃未来可以晋升,而力排众议给了郭侃这么个机会。哪能想到……

  事实上,如果从蒙哥自己的心中来想这件事,他倒是能够理解郭侃的选择。毕竟,赵伏波那是汉人,又是大宋的皇族,还是个天大地大,无大不大的角色。有道是识实务者为俊杰,如同郭侃那样的人,如何又看不明白这天下大势呢。而且更重要的一件事,郭侃的叛离让他明白了蒙古军中,对于色目人、汉人、南人的歧视,早就已经埋下这样的伏笔。郭侃出现,不过是顺潮流而动的事情。

  就算是将心比心,谁人又愿意低人一等呢?

  赛因汗拔都大约是心有同感,与赵旭两人互换了一下眼色,但他却不再多说。毕竟蒙哥手中掌握的是蒙古军队的主要机动兵力,眼前这一战还要指望他。

  原本蒙哥大将军的意思是,把赛因汗拔都留在鹫巢那里看家,他与亲王忽必烈一同出击可能更让人放心。然而赛因汗拔都不放心的是眼前的战事,毕竟倘若蒙古军败了,别人不知道如何,他的钦察汗国先就保不住了。这才是他所担心的事情,至于说蒙哥与亲王忽必烈之间的竞争,现在他已经顾不上去管了。

  “算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在下这次来拜访两位王爷,意思却是要谈谈,我们如何攻得下赵伏波的城堡。只有攻下那里,眼前战局的颓势才能够逆转,不然的话只怕此战危矣!”

  赵旭摇头扇子,虽然他说的话仿佛非常关心眼前的战局,但他脸上去没有一点担心的模样。看到这个情景,大将军蒙哥微微一笑。

  “赵城主一付胸有成竹的模样,想来定已经是有了打算了吧!”

  第159章 最大的诚意

  赵旭当然有机会,只不过他的想法是如何避免自己真正主力骑兵大量受损的问题。不过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一点代价都不付出,恐怕保不住自己的部队。

  说起来赵旭5万余人的手下,但这5oooo余人在“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那一仗里,已经损失掉了1oooo人。这里又是15万人,再这样损失下去,只怕这5万人的军队,要不了多久就得败光。到那时,他赵旭就什么也不是了。

  这就是乱世!在乱世里凭借的就是军队,如果没有军队的话,那这些所谓的英雄、枭雄所谓的大人物们,不过是沾满了平民鲜血的刽子手而已。当然,为了自己的民族、国家的独立与完整而进行侵略战争抵抗的人,是具有正义性质的,例如岳飞以及诸如此类的军人们。

  但在南宋这个金粉于外,败絮于内的时代里。整个世界都是愚昧的,虽然中国的科技、艺术,因为没有宗教极端,稍有发展。但腐朽的统治者,与邪恶的官僚集团,以及正在儒家被神化成了儒教的时候,那么灭亡与耻辱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灭亡与民族的沉沦的伤害,事实上是由平民们来承担的。

  深谙此理的赵旭,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的势力受到太大的损失。而且作为一个关于玩手腕及谋略的人,他这次用的是以进为退的手段。

  “这一次,我们不要再和二郎伏波的手下玩什么野战,虽然蒙古骑兵的速度不慢,但要与二郎伏波的骑兵相比,恐怕速度就有所不如了。所以我们要诱他出战,然后布置下伏兵。只要他从城堡里出来,我们就可以佯败诱敌。等他进入到我们设伏之处,四边大军齐进,到时定可聚而歼之。”

  大将军蒙哥与赛因汗拔都交换了一下目光,凭心而论赵旭的计划不错。大家都知道赵伏波的火器厉害,倘若直接攻城的话,必然要面对他城墙上的炮火。别的不说,光那些手榴弹就会要人老命。况且,赵伏波手中的火炮厉害,这是大家早有的共识。

  那么现在诱敌出城,想来赵伏波手下定不会带什么大炮出来。而且骑兵的速度快,等他们的大炮来了,那边包围圈里的赵伏波也已经完蛋了。没了这赵伏波,华夏自然会产生内部争权夺利的事情。刚刚蒙哥大将军与赛因汗拔都,双方都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赵城主的计划不错,只是这诱敌之军,您知道我们骑兵的马……”

  蒙哥大将军脸上流露出些不好意思,当然在这里的人没人把它当真,那不过是希望赵旭率军诱敌的意思。当然蒙古骑兵的马很烂这是事实,它唯一的好处就是数量巨大,而又能够吃古耐劳。但与“华夏天马”、“最战马”甚至“工作马”比起来,有的不过是吃屁的机会。

  倒是赵旭手下骑兵的准备要好一些,他们骑的都是阿拉伯马。这种马因为战争的需要,在阿拉伯世界的两河流域包括埃及,都有许多地方在生产。而且因为赵伏波的欧洲之旅,欧洲人对于阿拉伯马同样喜欢。他们大批引进,并与日尔曼重型马杂交,以生产出骑兵用马。但因为缺乏华夏岛系统科学的养殖体系,所以欧洲的战马品质别说“华夏天马”甚至连“最战马”也比不上。

  而蒙古军的战马倘若到了赵伏波的城堡下诱敌的话,在赵伏波使用“最战马”装备起来的骑兵面前,恐怕连跑的机会都没有。赵旭摇了摇扇子,这几乎已经是他在动什么心眼,犯什么嘀咕的最直接显示了。

  “唔,这个我知道,同时我也知道在下打仗的本领,是万万不及两位亲王的。因此赵某交出5ooo火枪骑兵,作为诱敌的军队。同时还请两位亲王委一个大将带上,到了城下诱敌之后,他们骑的是阿拉伯马,跑起来也快些!”

  赵旭宁愿交出来,如同他命根子一样的火枪骑兵,这倒是让蒙哥大将军与赛因汗拔都吃了一惊。对于赵旭的这支火枪骑兵,他们自然是极为看好的。毕竟那些火枪骑兵在冲锋的时候,交战之前可以用手里的火铳消耗对方的实力。交战之中,骑兵有了手里的短铳,又可以在厮杀之中取得上风。不用真正较量,用想的就该知道,这样的骑兵非常厉害。关于使用骑兵的蒙古将领,自然更加明白这件事。

  此刻赵旭愿意交出这支火枪骑兵的领导权,似乎一点也不怕蒙古人用过不还。这还真让蒙哥大将军吃了一惊,不知道赵旭是个什么意思。

  “如此甚好,赵城主此举足以说明赵城主对于此战之决心,即是如此对赵城主的好意就受领了。”

  赛因汗拔都可没有像蒙哥大将军想的那么多,反正不用自己的手下去诱敌,而且也可以借机看看那支骑兵到底是伸什么模样。将来有机会也要打造这么一支火枪骑兵,不然面对使用火器的华夏的崛起,包括了懂得制造的赵旭的势力,过不了几年天下虽大,只怕就没有蒙古人的立足之地了。

  一听赛因汗拔都已经答应下来,蒙哥大将军也不好多说。毕竟从征伐木刺夷人以来,蒙古军损兵折将已经让自己威望大损。算起来支持自己的人之中,这位赛因汗拔都也算是一支雄厚的力量。

  “赵城主好意却之不恭,既然如此就由拔都大汗派人亲率这支骑兵讨战。我们大家在远处设伏就是,只是这埋伏的地方么……?”

  赵旭微微一笑,他献出自己的骑兵为的就是这件事,因为他要找一个可攻可退的地方。骑兵的交战自然平坦些的地方好,但自己跑的话,附近最好有什么山沟小路,让自己可以一溜烟的跑个不见踪影。至于蒙古人,他们的马慢,自然留在后面遮挡追兵吧。

  “唔,一会叫贺齐从他的火枪骑兵里,调一半短铳火枪出来,不然将来的损失就太大了!”

  第16o章 河东有妈吼

  露营对于“百变圣女”娥吉塔妮而言,是一件如此浪漫而又有趣的事情。别看她已经是3o多岁的女人,可是在这样的时候,居然显示如同少妇般的烂漫。毕竟在鹫巢里除过丈夫赵纬南之外,在任何人面前,她都得装出一付冷冰冰的模样。

  可惜她却却有着一个热情的性格,尤其在这露营的夜晚里居然不睡觉,坚持要在外面看星星。原本为娘亲的舒适,赵伏波是打算带一辆旅行车的,可惜“百变圣女”娥吉塔妮就是喜欢这样的旅行,夜间里甚至喜欢摆一个睡袋在篝火边上,睡在旱地里方便看星星。

  在这儿烧的除过干马粪之外,就只有赵伏波他们行军的时候带的“火砖”。说白了这玩意就是某种形势的蜂窝煤,只过彻底干燥以后,并不像我们平时用的那么容易散。而且到了野外,只需要淋上一点点灯油,一根火柴就可以烧起来,一辆大车就可以许多。

  在阿拉伯沙漠的夜里,因为疏松的沙子并不能储存足够的热量,到了夜晚来临的时候,往往使人会感觉到寒冷。因此“枪骑兵”与“幽灵军”倒是都带着睡袋,至于食物、马料自然是带的使用粉碎过的秸杆、豆类、面粉等等材料制作出来的专用马料,马粪在沙漠里又几乎是唯一的燃料补充。

  躺在睡袋里的“百变圣女”娥吉塔妮靠在自己的马鞍上,黑色的长发到了夜里,柔顺的散在胸前。在她身前铺的毯子上,放着各类小吃与饮料。赵伏波发现,眼前的“百变圣女”娥吉塔妮根本没有一点做人母亲的觉悟,倒似个邻家大姐。

  手中拿着个玻璃瓶子,把里面的冰糖雪梨一勺勺的舀出来。偶尔看着儿子的时候,目光里带着笑意。显然对于水果餐与面包的搭配非常满意。

  赵伏波自然陪在母亲身边,带着的那个有卧室的旅行车只好天天晚上闲置。唯一只有母亲“百变圣女”娥吉塔妮在傍晚吃晚餐前,会舒舒服服的洗个澡。好在他们并没有远离城堡,只是在城堡附近不断变换着驻地迷惑敌军。事实上赵伏波早已经猜到蒙古人与赵旭的联军早晚必到。

  因为“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率领的大军被歼灭之后,整个地区里能够威胁赵伏波以及他手下的,仅仅就是赵旭与两个蒙古亲王率领的重兵集团,只要消灭了他们整个地区的局势就会迅速稳定下来。那么下一步,也许赵伏波要去攻打君士坦丁堡,也许要去攻打钦察汗国。

  等到这里的事情全部完成之后,整个西亚地区也没有什么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了。赵伏波终究要回到大宋去,虽然对他来说最大的压力不是金钱,不是敌军而是他的“华夏军”的装备。

  虽然此刻欧洲的商路已经打通,欧洲的盟国使用黄金来结算华夏岛的货物。事实上他们并不支付黄金,而是使用黄金这种硬通货去采购欧洲和各项金属、矿产、农业资源以供华夏岛消耗。基本上就是如此,盟国成为向华夏帝国输送资源的国度,而华夏帝国就成了世界的工业中心。

  尽管有了这么多的收入,但“华夏军”的装备,那简直就是无底洞。另外就是回到大宋之后,很有可能要与现在的大宋皇室以及蒙古人同时开战。如果是那样,需要的军粮又是一个数量级别。虽然华夏岛以及济州岛上都建立了巨大的军需品仓库,储存各种各样的罐头食物。

  为此华夏岛上对于粮食的需求一向是放量的,即有多少要多少。虽然工业品换来的粮食极多,华夏人无法全部消耗。但投入市场的数量并不会非常多,许多时候全都是生产成罐头进行长期储存。而罐头快到期的时候,就向外低价销售。说是低价,事实上也得有2o-3o倍的利润。

  除过粮食之外,还有就是弹药、运输、骑兵用马以及铁轨的储备。这些铁轨可是真正的钢铁,虽然质地还不是那么纯粹,但用来铺铁路那是足够了,甚至济州岛上都已经在储存水泥路枕。按赵伏波的意思,到时有蒸汽机车就用蒸汽机车,没有蒸汽车就用蓄力也没有问题。

  毕竟大宗运输,无论是那种昼夜不停的骆驼车队还是四匹马拉的大车,都不能与“马蹄相比”。当然,有了蒸汽机车,自然一切都会变得更好些。

  虽然各项事业都有专门的人负责,但赵伏波依然得不时想想才好。但这就让“百变圣女”娥吉塔妮不满意了,赵伏波可是她儿子,陪她的时候净瞎想还成。

  “舒钰儿就那么漂亮吗?”

  听着娘亲没头没脑的一句,赵伏波目瞪口呆的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什么?”

  “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翻了他一眼,似乎是责怪他的不开窍。

  “哎,阿米娜她们还真没给你起错绰号,你还真是个眯瞪!”

  赵伏波听着这样的埋怨,就更摸不着头脑了。说起他的这个娘亲,比两个舒钰儿还难搞,要是比阿米娜,那就比得上1o个。

  “呃……这个……”

  “什么这个那个的,要你陪一会老娘很难吗?难道舒钰儿就那么漂亮,让你这样魂不守舍?”

  赵伏波看着娘亲的模样,当从她眼睛一点点的笑意上看出来,那是拿自己寻开心呢。他脸上一笑,心中一松,知道跟老娘聊天那是天下最放松的事情,几乎是百无禁忌式的。

  “是吗?舒钰儿比您还漂亮吗,娘亲我真的没有感觉到呢。您的美丽就像是这天上的星星一样,虽然黑了点,但总还有一些闪光在那里的!”

  起初听到儿子夸自己美丽,“百变圣女”娥吉塔妮还有些高兴,可听到后半截的时候,她就已经“黑”下了脸。

  “哼,你这个小坏蛋,明夸暗贬是吗?当我的中文不好,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吗?你这个小坏蛋……”

  听着母亲的话,赵伏波暂时把其他事情扔在一边。心想,有母若此这一生总不会寂寞的,不是吗!

  第161章 哎呀我的娘

  与儿子嬉戏,大约总是件特别的事情。而且“百变圣女”娥吉塔妮虽然在赵纬南身边那么多年,总算对于大宋的所谓“礼法”是一窍不通。好在儿子赵伏波此刻认的是“法”,到于礼没点屁用的东西,早就让他扔到一边去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最应该淘汰的首先就是这“礼”。因为“礼”,就不得不照顾他人的面子。倘若实在找不到面子,就不得不来点“假大虚空”的东西来填。而且因为“礼”,朋友慢慢就形成了结党营私的群体,师生也就成了谋权篡位的师生。由此名为“狗官”的群体生矣,中华永无宁日之灾难自此启始。

  原因无他,“礼”控制着中华的社会,却又不具有强制性。结果重“礼”轻“法”,整个中国就变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中国。民国末年的“买官鬻爵”、j商招摇撞骗、黑道的横行霸道,全都始于这重“礼”轻“法”。而事实上,当社会进行“法治”之中,社会之“礼”才会真正油然而生。

  因此,不但赵伏波母子,也包括华夏人对于大宋所谓的“礼教”,根本就看不到眼中去。因此华夏人执行的是,具有强制力的《华夏律》,至于所谓的“礼法”与某些愚昧宗教要女人们必须蒙脸,都属于在科技第一的华夏,必然遭到淘汰与唾弃的结果。

  “百变圣女”娥吉塔妮斜倚在马鞍上,看着年轻的儿子的脸。这张脸比起同年龄的青年们,看起来要更加俊秀。不像欧人又或者阿拉伯人那样满脸的须发,就像是没有进化好的一样。高大而又精壮的体格,率领着华夏雄狮,又让他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说起来几乎每个女人对于自己的儿子,大约看到最后都是男人之中最好的。就算是有些缺点,一叶障目之下,自然是什么也看不到。

  “哼,我以前听说你说话的时候很老实的,没有这么油腔滑调的,是哪个女人把你带坏了。还有,我看着雪容那丫头不错,对你也有心,你怎么对人家爱搭不理的呢?是不是把心全都放到那几个金丝猫身上去了?”

  婆婆给儿媳娶绰号,大概“百变圣女”娥吉塔妮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人。她嘴里的金丝猫,除过一个绮丽尔,还有一个小琳达。自然不包括夏琳、菲琳、安杰丽娜三人,尤其是夏琳与菲琳两姐妹,那是她一手培育出来的“产品”。除过阿米娜与水蛇腰法蒂玛之外,大概就属那两个丫头最让娥吉塔妮喜欢。

  “这一天到晚老要打仗……”

  赵伏波装模作样的叹口气,打算把眼前的事情绕过去,可是“百变圣女”娥吉塔妮可不会由着他,这毕竟是关系到孙子的问题。

  “打仗有什么啊,你不是把阿米娜带在身边。要是嫌雪容不懂打仗不好带就把夏琳与菲琳还有安杰丽娜三个丫头带在身边。这样的话即不影响打仗,也不影响我抱孙子!小坏蛋,你可别把这件事不当事,这比你打仗的事情更加重要!”

  当赵伏波听到娘亲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虽然刚刚开始,他已经开始头痛了。因为他知道这个话题足以谈够一夜,而且母亲那份执着的劲头表示,也是她是女的,不然替赵家传宗接代这种事,都不需要他赵伏波操心了。

  “哎呀我的娘哪……”

  赵伏波嘴里低低的嘟哝了一句,虽然他的声音不过在喉咙里转动了一下,但这已经足以使“百变圣女”娥吉塔妮开始的了。

  “哎呀我的丈夫啊,你死的那么早丢下我们一个人……瞧瞧这个小坏蛋,没有你他都不听我的了……”

  虽然“百变圣女”娥吉塔妮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而且捏着嗓子仿佛唱戏一样,但赵伏波背上的汗毛却已经立了起来。他可是知道,眼前这个老娘稍稍有些疯,而且玩高兴的时候,根本不管什么场合。尤其在这又不打仗老转移的时候,真是最好的机会了。

  “好吧、好吧、好吧……回头我叫人把琳达给您送来,天天就呆在您的车上……”

  赵伏波的投降,老娘立即就变了花样。她从半倚着的马鞍上直起身子,手居然还叉着腰。

  “呸,送我车上做什么,难道我们两个能给你老赵家生儿子不成。而且一个琳达哪里够啊,还是按我说的,要不就是雪容,要不把那三个丫头带来!”

  赵伏波无语的看着天空里的星辰,他实在不知道当年的老爹是怎么对付老娘的。大概老娘在老爸面前总是听话的,可到了自己这儿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模样呢?可他又不能不陪着老娘说话,心中只好祈祷老娘赶紧“变”吧,倘若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打仗的时候,那时的老娘才比较可爱。

  正在赵伏波心中哀叹着的时候,手下这时突然给他送来了消息。

  “长官,我们这里有最新消息!”

  说到这最新的消息,就不能不说说眼下“华夏虎贲军”的侦察系统,已经升级成了改进的“战场侦察照明系统ii”。士兵们更喜欢叫它的俗名——“阿拉丁神灯”。

  实事上是大型热气的软式飞艇,平时装在一车马车上。起飞时只要把所有的绸子拖出车外,车辆内部就是一个带有提炼燃油喷灯的通道,空气在里面被迅速加热之后,进入到气囊之中。当气囊完全被热气充起来的时候,固定带有油罐和探照灯。

  整个系留式热气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