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86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的铜炮以及“飞燕3型弩炮”,都是赵旭手下的主要装备。
蒙古人那种小口径的铜炮少些,但他们有大量的“飞燕3型弩炮”。当初赛因汗拔都在黄沙城可没有少买这些东西。由于四支军队的进攻变两支,自然力量强大了许多。这座大山的其他出口,这时全都被外部封闭起来。封闭的手段不过是几个使用沙袋垒出来的土城而已,但这已经足以让缺乏火炮与骑兵的木刺夷丧失与外界的联系了。
而且这一次蒙古人如果扎营的话,就会用足够的大车组成防线,虽然不能像赵伏波手下那样,围成“回”字形的格局,无论从哪个方向都没有可能冲击。但这些大车之间拉上绳索,同样能够防御那些“木刺夷刺客”组成的敢死队的冲锋。
总之,这一次蒙古人的进军,针对上次交战时的经验,准备了许多兵器。另外就是赵旭为蒙古人加式了不少的滑轮弓,虽然他没有本事造出来兰博折叠弓,但滑轮弓还是能够造得出来的。而且这些弓,也不再是短短的骑弓。反而如同欧洲人的长弓一样,造得又大又长。除了蒙古人的弓更新之外,更多的“触发式火箭”也装备到了蒙古人军中。
在上次作战的时候,蒙古人的骑弓与木刺夷用的守城的弓,在射程上大有不如。吃了许多的亏,那么这一次能够开硬弓的蒙古人,最少在弓的射程上已经不再吃亏了。另外就是蒙古人也装备了一些火枪,按照赵旭的办法集中起来使用。火枪固然不能与弓的射速相比,但它的射程却要远得多。
同样,因为火枪手不能在马上装弹,蒙古人就只好如同赵旭那样,把火枪兵全都装在马车上。一时之间,蒙古人自然造不了这么多的马车,因此他们花高价采购了赵旭来时的马车。赵旭则是卖掉旧的,让香莲看着他的军营,并制造更多的新马车,并在他完全作战之后就要有结果,蒙古人也适应给他送来更多适合造马车的木料。
就这样,一切的作战准备就在几天时间里仓促的完成。因为倘若木刺夷人的国师是赵伏波的父亲,那么很显然他要不了多久就会来到这儿。如果他来到这里,正在攻打木刺夷人的蒙古军队就有可能腹背受敌。
不过赵旭不担心,甚至当亲王忽必烈来到他的营中之后,他把自己的计策一说,亲王忽必烈同样不再担心这一次对木刺夷人的作战。那么赵旭是如何打算的呢,暂时来说他把自己的主意给谁都没有说,甚至包括了贺齐与哈桑。不过这件事他们两人还没有紧张,他们紧张的是,突然之间蒙古军与赵旭联军说动就动,事先全没一点征兆。
“坏了,错误的消息误了殿下的事情,这可怎么得了啊!”
第1o1章 骆驼的特快
当哈桑与贺齐知道蒙古军已经出动的时候,却已经有些迟了。就像前章所说的那样,当哈桑与贺齐知道了要出征了,却已经是被关在营中开始准备作战的时候。这是赵旭的习惯,作战之前关闭营门。除过运送物资的大车之外,任何人不得离开。
这就限制了哈桑与贺齐分别传递消息的途径,木刺夷派这儿,又没有“光报”,不能让消息迅速传递。贺齐派出的是一小队忠诚于他的火枪骑兵,给哈桑带消息的,却是那些商人们。尽管几乎动用了一切力量,但消息还是迟了,当赵伏波得到信息的时候,他发现这时“赵蒙联军”早已经行动了好几天了。
哈桑与贺齐的消息,居然还是哈桑的消息先去。那些商人们采用的正是24小时不休息的手段,不停的向黄沙城前进。毕竟生意这种事情,在路上跑得时间越短,那么赚得也就越多。而且骆驼这种动物,虽然它们的速度慢些,但他们可以不停的前进,几乎不需要休息。而贺齐的骑兵,因为是小部队,不但要避过别家的军队,还要让马儿也歇歇才成。结果贺齐手下的报告,居然还晩了。
随着消息的来到,这时赵伏波手下的军队已经大略做好了出动的准备。弹药虽然足够,把粮食与马料就要差些了。无奈之下,赵伏波只好期待到了那边,赵旭以及蒙古人那儿粮食以及马料还有得多余就好。不过在这件事上,舒钰儿倒是给他想了个办法。
“当家的,我看这件事不难。你的大军带不了那么多,但商人们可以带不少呢。你不必担心,我这就要亚丁行省那边准备这些东西,回头让商人用他们的骆驼往过去运。你知道,他们的骆驼特快速度可是很快的呢!”
赵伏波哑然,他都不能不佩服商人们趋利的程度。只要能挣钱,这些人大约总是能想到好办法的。就像是他们的,被称为“骆驼特快”的大车,载重不少,虽然慢些但可以不停,人歇、骆驼歇,车不歇。只这一项就让他们的速度整个的提上来了。
“好吧,就是如此,补给让商人们去运,我们会尽快赶向战场!”
舒钰儿看着赵伏波,美眸之中闪烁起泪花。心中后悔自己没有同意他的要求,把自己交给他。心中虽然如此,但理智告诉舒钰儿,她做的没错。毕竟,有一天她会是华夏的皇后,如果事情太过于匆忙的话,只怕会出什么麻烦也说不定。一切都要等回到大宋,一切都有了眉目的时候再说。算起来时间不会长,最多两年而已。可对舒钰儿而言,这又是两个春夏秋冬6oo多好花好月圆的好时光。
“这样吧,你把珍珠姐姐带上,她总算是有谋略的人,我就在黄沙城这里,替你看着后路。倘若在战场上有了什么事,记得给家里来信啊!”
由于赵伏波心急,他与魏臻将会分别率领枪参与与“幽灵军”先走。步兵会保护着大队跟进,那一队就由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率领,一来她有些谋略,二来大军之中还有马丁老师一家。自从赵伏波回来之后,马丁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对赵伏波马丁总是有些不大放心,虽然他不过是自己的学生,但在马丁来看却如同自己的儿子那样。
看着他从15-6岁的少年成长起来,尤其成长之后的赵伏波,马丁总的来说是满意的。只不过越是距离回大宋近的日子,马丁越是担心他。因为那时他手下的军队力量会越来越强大,他自己的权利也会越来越大,那么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暴君又或者说把自己教给他的东西全都丢在一旁呢。
虽然姚芷琳劝慰过他,说是赵伏波的品行很好,而且他身边有许多能干的人帮助他。事实上马丁知道,姚芷琳所说的事实上只有一句不敢直说的话——“伴君如伴虎”。尽管有了这句话,马丁还是陪伴在赵伏波的身边。有空就给他提醒,要他提防自己变成那种如同“宋高宗”一样的sb
姚芷琳与师雪容担心马丁的安危,自然也就跟随在他的身边。再加是马丁其他的弟子、学生,这人数就不少了。此刻大战将起,虽然不可能出什么危险,但让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陪着,赵伏波总是放心的。此刻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大概猜到赵伏波会愿意带上自己,她已经穿上了女性的盔甲,窈窕的身材被这样的盔甲完全衬托出来。
看着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一付高兴的模样,不像是去打仗,倒像是去逛街。赵伏波知道有她在,事情一定做得好。只是不叮嘱两句,总感觉过意不去。
“珍珠,马丁老师他们就交给你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受到伤害。倘若有人不张眼,你懂得怎么做了!”
对黑寡妇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值得她去爱护。倘若非要她爱护的话,那就是她丈夫要她爱护的人。除此之外,对于多数人她没有什么感觉,即不打算爱护也无所谓关照。倘若影响的她的利益,那么她一定下得去手剪除掉某些人。
“是的,当家的你尽管放心吧,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赵伏波点下头,此刻也不能再与她们有什么柔情脉脉的告别,他得尽快赶到木刺夷人的地盘去。去那儿一点了不轻松,得好几天的路程,而且此刻赵旭他们已经攻了几天,只怕木刺夷人的情况危险了呢。
舒钰儿看着赵伏波向她告别的目光,尽力忍住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上前一步,想要伸手拉住赵伏波的手,又担心会不会影响他启程。这时泪水已经止不住的滴落下来,她望着赵伏波,心中的千言万语就只化成一句。
“当家的,一切小心!不管出了什么事你都要记得,华夏的几十万百姓们都指望着你呢!”
第1o2章 真正的原因
就在赵伏波率领“华夏虎贲军”从黄沙城出动之后,的确正如同所有人担心的一样,在木刺夷人与蒙古人的战场上,有些使人担心的事情睚在发生过程之中。
赵旭骑着他良种白色的阿拉伯马,手里的大扇子一下下的摇着。与他并缰而行的是蒙古的亲王忽必烈,两人脸上都带着笑意,看起来他们聊得倒是满开心的。
“哈哈,赵城主,真看不出来,你手下的儿郎居然如此勇猛,这实在是在让人想不到的。”
“哪里,哪里,是那些木刺夷人太不禁打,他们的本领实在是也差了一些,面对大量火器的时候,自然就要差些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当儿,前面赵旭的手下与“木刺夷刺客”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不过赵旭是一点也不紧张,因为那已经是“木刺夷刺客”使过的很多次的招数了,对于他的手下,一点用都没有。
的确,当赵旭的手下与“木刺夷刺客”组成的敢死队一碰面,立即就高下立见。潘建安依然在掌管着赛因汗拔都的“钦察炮军”,因此赵伏波的母亲娥吉塔妮带的那一队精锐的“木刺夷刺客”,依然在对付蒙哥大将军率领的那一路。虽然因为对方“飞燕3型弩炮”的新式炮弹,以及强弓、火枪,娥吉塔妮手下的伤亡大了许多,但总算是让她把游击战的手法发挥了个淋漓尽致。
但阻挡赵旭这一路的人,可不像娥吉塔妮那么能干。他们行事的手段相对而言要沉旧的多,他们多数时候使用的手段就是,埋伏在路边,悬崖之上,猛然间突然袭击。虽然也给赵旭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有着数量庞大马车的赵旭,对于他们并不担心。
赵旭新打造的,那些小一号的铜炮,以反应快以及射速快,给那些木刺夷刺客们造成了许多麻烦。因为它们都架在马车上,平时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当“木刺夷刺客”们尖叫着冲锋的时候,就立即陷入到了火力的陷阱之中。
“呯呯呯……”
随着“木刺夷刺客”的呐喊,马车顶上的炮手只需要转动他们的大炮,接着扣动火炮的扳机,让燧发机动作。“呯”的一炮,就是一大片的散弹。这些炮射程并不远,只比弓箭远一点,但它可以发射那种“飞燕3型弩炮”用的“底部排气炮弹”,也能够直接装填散弹进行射击。
那些散弹实在是些新花样,它的后部是一大团的破布。它们可以在发射时起到闭气的作用,而前面则是一个磁制的弹托,上面是些在烧质瓷器前,就固定上去的小铁箭。等烧好了的时候,那些小铁箭就乖乖的被瓷器卡住。但瓷器总是脆弱的,只要一离开炮弹,立即就会变成碎片与那些小铁箭一起飞出去。
就往往他们冲锋的时候,那些小铜炮响亮的声音就连成了一片。虽然它的威力不大,散弹的射程也不远。但当“木刺夷刺客”们冲到附近的时候,5o米以内这些小铜炮形成的杀伤面几乎让人无法躲得过。除此之外,还有马车上的步兵。他们手中的火铳在这时就可以在马车的保护下,进行连续施放,更多的“木刺夷刺客”被打翻在地。
这时就体现出来“木刺夷刺客”另外的一个问题,他们都是只求速死的人,因此往往一中弹,立即就拉弦。也不管身前身后,全都是自己人。这些“木刺夷刺客”,很多都是在前面一战结束之后新训练的人,他们可没有经过长期人训练,所以只不过算得上些“人肉炸弹”而已。
他们身上背着的手榴弹,在自己人的人群之中炸开,没有炸到赵旭的手下,倒是把自己人炸倒了一片。试问如此样的进攻,面对赵旭的手下,往往变成了一次有来无回的送死。随着这样的送死次数多了,甚至阻挡在赵旭身前的那些关卡,也变得薄弱了。
攻击车队看起来不成,所以有的时候“木刺夷刺客”转移目标,攻击由贺齐率领的5ooo名火枪骑兵。他们被赵旭当前锋使用,没有大的阻挡就会沿着大路一直向前。倘若受到阻挡也不强攻,就只等赵旭率领的手下来到。“飞燕3型弩炮”以及为数众多的炮弹,常常让“木刺夷刺客”的防御作战受到大量的杀伤。
至于说赵纬南手中原本有的“飞燕3型弩炮”,面对势力雄厚的两支部队的进攻,可就有些吃不住劲了。尤其是当初“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那个缺乏远见的家伙,他根本就没有采购火枪。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赵旭的手下多为阿拉伯人,他们对于“木刺夷刺客”做事的手法,那是要比蒙古人熟悉得多了。
尤其是火枪骑兵,倘若遇到“木刺夷刺客”的攻击,他们会使用连续的火枪射击进行对抗。“木刺夷刺客”手上的斩将刀用不上,甚至他们连“手榴弹”都用不上。火枪的准头虽然差些,但火器对付那些队形密集的“木刺夷刺客”,却是不会有大的问题。虽然为此贺齐的手下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但总体上来说对他们并没有造成什么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不是赵旭的手下非常厉害,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前一次作战之中,虽然亲王旭烈兀手下的战死颇多,但同时也给“木刺夷刺客”造成了重大的伤亡。随后补充的“木刺夷刺客”,除过“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那个“天堂”教育之外,根本就没有经过系统的作战训练。
也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作战训练,所以此刻赵旭遇到的“木刺夷刺客”也无没有蒙古军初次圣战的“木刺夷刺客”精锐。补充的新的“木刺夷刺客”,有的只是对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忠诚,而根本没有足够的训练让他们可以进行如此高强度的战争。
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下章再说!
第1o3章 这是个问题
从道路两旁扑出来的“木刺夷刺客”,他们发出阿拉伯人作战时传统的尖叫声。跑在最前面的,是一种年纪轻轻,目光之中闪烁着狂热的年轻人。他们面对贺齐手下的火枪骑兵的射击,即不躲闪也不畏惧。即便是被火枪射出的弹丸命中,只要还能够奔跑,他们依然迈动步伐。还有一些人倒在地下,他们张着的嘴里,是因为内脏被击伤,而不停流淌下来的鲜血。
但更多的年轻人,却在自己被击中,伤势并不严重的时候,一伸手就拽开了自己胸前的5权手榴弹的接线。当发火管里的硫磺以及磷、玻璃粉一起燃烧时,造成的呛人的烟雾被他吸进鼻孔里时,大约他才想起来这样的战斗会让他四分五裂。甚至直到这时他才想起来老兵们告诉他的,不到敌人群中,尽量不要拉弦的告诫。
“啊,安拉……!”
在充满了死亡的恐惧的呐喊之中,仅仅只有7秒延时的手榴弹爆炸了。在他身边的同伴,被他胸前爆炸的手榴弹炸倒,他们张着满是鲜血的嘴惨叫的时候,还诅咒着刚刚拉响了手榴弹的人。
“你这个笨蛋,你这是在炸自己人呢!”
亲王忽必烈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个场景,不禁大惑不解。这些“木刺夷刺客”的作战水平,比之上一次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真怪了,怎么会这样呢,难道他懂得什么巫术不成?”
事实上,“木刺夷刺客”的水准下降,与赵旭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的战斗能力下降,完全是因为没有适应这个,从冷后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转换的过程。也就是说,“木刺夷刺客”的问题主要来源于火器的应用。
在过去冷兵器作战时,讲究的是士兵个人的作战能力。例如英格兰长弓手,会因为练习长弓以及用力过份,导致脊柱弯曲。骑兵们使用长矛的时候,例如大宋的岳家军。他们使用的是白蜡杆的大枪,不能否认他们的作战能力非常强,但枪术的训练却是一个相当长久的问题。
这只证明了一点,在冷兵器时代,培养一个合格的战士需要的时间相当久。阿拉伯帝国的马穆鲁克骑兵是如此的,蒙古人来自于生活的骑射能力也是如此。
就比如“木刺夷刺客”,仿佛阿米娜那样近乎完美的刺客,她能够导致而又隐密的行动,同时又能够准确的刺杀。对于弯刀、软剑、长矛等等武器全都非常精通,训练这样一个刺客,没有几年的时候是办不到。在蒙古大军与“木刺夷刺客”初次交手的时候,他们对付的就是经过了充分训练的刺客们,这让蒙古军吃了不少的苦头。
可在前次作战之中,虽然木刺夷人杀掉了亲王旭烈兀,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他们过大的损失,又让他们不得不从年轻人之中进行补充。与老兵相比,年轻人实在是缺乏作战经验,就算是“自杀式袭击”同样也需要更多的经验。在冷热兵器转换的时候,显然木刺夷人并没有明白这个问题之所在。而且他们的新老兵混编,也让整个“木刺夷刺客”组成的敢死队的质量进一步下降。
“哗!”
坐在马上悠闲的赵旭手中大扇子一合,接着拿扇子指着前面交战的“木刺夷刺客”。
“亲王阁下,您大概看出来了,我们的骑兵都配备着短铳。对付步兵以及其他骑兵,火枪骑兵才是王道。就像这木刺夷人,来多少人对我们的骑兵来说,都是白给!”
赵旭说的倒也没错,他的5ooo火枪骑兵,可以连续射击4轮,发射出2oooo发子弹。而且此刻使用定装弹药的短铳,重装装填起来的速度也相当快。事实上“木刺夷刺客”的袭击,从来没有超过2oo人。他们原本指望的是每次2oo人,换取对方1ooo人的伤亡。然而数次的突击,让他们的打算彻底破产。这样的添油战术,让“木刺夷刺客”的攻击变成了送死。毕竟2oo人用身体去迎接2oooo发子弹,实在是压力大了些。
对于赵旭的得意,亲王忽必烈心中多少有些不大舒服。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赵旭说的对,这些火枪骑兵实在是相当犀利的军队。别说用来对付“木刺夷刺客”,就算是对付蒙古骑兵,也不会稍落下风。倘若混战,他们的短铳将瞬间给骑兵造成巨大的伤亡。倘若论骑射,看赵旭手下的骑兵人人备弓,看起来也是一点都不陌生。更别说他们还有“飞燕3型弩炮”,面对射程达到8oo米的炮弹去骑射,还不如说是找死更恰当。
“真没想到,赵城主的骑兵如此犀利。倘若这些骑兵能够在大草原上作战的话,相信能够挡得住他们的军队并不多。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有这样一支骑兵,要是我能有的话,纵死亦无憾了!”
亲王忽必烈是聪明的,他假意的叹息不过是想探探赵旭的打算。如果有什么机会能够得到这样的武器装备,想来攻打大宋的时候,就算是轻骑面对宋人的,身着“步人甲”的重甲步兵的方阵也完全不必担心了。只要到了近前,照骑射的模样冲过去,一排排的火铳近距离喷过去,只怕有多少步兵都没有用了。
可令亲王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赵旭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一个他几乎完全不能答应的要求。
“哈哈,亲王阁下,您说笑了。虽然这骑兵犀利,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倘若您想要的话,我赵旭就全力给您打造。只是亲王阁下,我想您肯定知道。打造这些火器可一点也不容易。所以如果在大宋的话,举全国之力,我可以给亲王阁下您所有的骑兵,都换上这样的短铳!”
只一句话,就让亲王忽必烈的心冷到了极点。一个赵伏波要回大宋,一个赵旭也要回大宋。那自己的南进计划,无论如何都要与赵氏兄弟的火器相撞,那自己撞得过他们吗?
生或死,是一个问题!
第1o4章 骑兵和大宋
要大宋还是要骑兵,这对亲王忽必烈不谛是一个生或死一样的问题。他没有回答赵旭的问题,这让一旁摇着扇子的赵旭一阵冷笑。
“大宋,看你们要骑兵还是要大宋!”
上一次哈桑说起大宋的时候,赵旭心中一动。对付赵伏波的力量,也许他不一定够强,但对付蒙古人的力量,他看出来了,蒙古人对于火器知之甚少。
“怪不得他们在上一次对付木刺夷人的时候吃了那么大的亏,说到底蒙古人还是不会玩火器的!”
正说话间,突然之间前面传来的连串的爆炸声。赵旭顾不得在心中在想这件事,忙举起望远镜向远处张望。一个个火球在山道上腾空而,他的骑兵在爆炸之中被掀翻在地。
“怎么回事……”
这是木刺夷人调来了的两台“飞燕3型弩炮”,它们被布置在附近的高山之中,发挥他们的最大射程,向行军之中的赵旭的手下发动攻击。
“旭爷……旭爷,贺龙卫禀告,前军受袭!”
对付木刺夷人的这种攻击,赵旭已经有了些心得。他手下的骑兵们行军的时候,距离相当大。而且他早就料到,他会遇到“飞燕3型弩炮”的拦截,而且他早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叫贺龙卫不必担心,火枪骑兵全军退出敌炮火范围之外,另外步兵戒备!”
随着赵旭的命令,退兵的铜号响起来。在“飞燕3型弩炮”炮弹的煎熬之下,火枪骑兵如同潮水一样退了下来。其实不乏有受伤的,被战友带在马上一起回来,一路之上的惨叫声,让人不忍听闻。
反观赵旭并不担心这样的事情,放下手里的望远镜之后,大扇子依然不紧不慢的摇个不停。亲王忽必烈吃不透他的打算,惊讶的看着赵旭镇定自若的模样。在前面的作战之中,亲王忽必烈也曾经受到过木刺人“飞燕3型弩炮”的打击。只不过当时对方仅仅只是阻截一下,随即就会离开。那么这一次,兵分两路之后,“飞燕3型弩炮”的搭配也变得容易了。
“旭爷,贺齐惭愧!”
贺齐奔回到赵旭的身边,一付垂头丧气的模样。这让跟随在赵旭身边的赵河,看着只是冷笑。不过赵旭对于贺齐的撤退,一点也不责怪,反倒是温言安慰。
“哎,贺龙卫这撤退与你何干,是旭爷我要号兵发出的退兵号,你不必自责。正经的回营里处理好伤号,今天夜里我们就把那两台弩炮给他吃下去!”
亲王忽必烈没有说话,这时个用望远镜看着远处。原本他想赵旭训斥爷的手下,自己看着大概不大合适。因此手中拿着望远镜向前面远远的看。
弯曲的山路在那儿形成了一个“”形,想要过去就会一直受到山涧对面的弩炮攻击。这无法可想,除非绕过去,否则无论谁从这里过,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失。而且看那弩炮的威力,只怕坐落在对面的山崖上,就可以一夫当观、万夫莫敌了。偏偏无论赵旭手下,还是蒙古人手中都没有如此远射程的武器,可以与对方的炮火对抗。
安慰走了贺齐,赵旭又传令全军扎营。这更让亲王忽必烈怀疑,他是不是并不诚心与蒙古人合作,不然怎么打仗一也不积极啊。今天才刚刚上路,没有超过两个时辰,他怎么可就停下了呢?
面对亲王忽必烈脸上疑问的表情,赵旭摇着扇子,却与他继续讨论骑兵与大宋的问题。显然这是一种态度,就是他赵旭的手下,谁也别想指挥。
“亲王阁下,咱们继续咱们的话。我刚刚说到的,有了大宋再全面给阁下的军队打造火器,亲王以为如何呢?”
对于赵旭的询问,亲王忽必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在他眼中,大宋的财富应该比他所见到的其他国家要富有的多。此刻只看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如何吧。此刻他看过木刺夷人的地盘,又听赛因汗拔都说过他去黄沙城一路上的见闻,心中已经看阿拉伯人不起的。
最少大宋的富庶比起阿拉伯休,那是强太多了。倘若世界上净是如同阿拉伯帝国一样的地盘,那还是不要的好,正经拿下大宋是正经,因为那才算是真的富庶。
“要骑兵,还是要大宋呢?”
听着赵旭的追问,亲王忽必烈耍了个花招。只一句话,就把球踢到了自己的兄长蒙哥大将军那里。
“这件事赵城主,我想我们大家总是可以谈谈的。只是我们谈解决不了问题啊,你要知道蒙哥大将军才是能定不瞒这件事的人,我……我虽然肝些想法,但却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呢!”
“哈哈哈哈……”
赵旭忽然仰天大笑起来,他知道蒙古人派这位亲王忽必烈来的原因。虽然回不回大宋对他赵旭来说,并不是一件肯定的事情,但现在不妨说出来,将来也容易和他们谈谈。就算蒙古军势大,自己大可以要他们拿更多的东西出来分分。只不过这个话题现在不宜深谈,只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那个心就是了。
“我的亲王阁下,请您不必紧张。赵旭不过是一个浪荡子而已。正所谓四海为家,走到哪儿算哪儿吧,虽然心怀故土,但这千万里之途,又哪里那么容易回去的呢?”
亲王忽必烈心中叹息了一声,他知道自己刚刚的推诿,却已经给赵旭看出来他的心思了。此刻赵旭一说,他想回大宋的话,竟不过是拿来试探人的一句。这让亲王忽必烈心中对于赵旭有了如下的评论人。
“这个家伙不大好打交道,说的话根本就当不得准。只是他把骑兵与大宋绞在一起我,我却该想个什么办法,让他替我装备一支骑兵呢?”
虽然刚刚贺齐率领的骑兵,在木刺夷人“飞燕3型弩炮”下小小的吃了些亏,但这火枪骑兵的威力,亲王忽必烈是完全想得明白的。他呀,就是喜欢这样的军队,只可惜大宋他也喜欢!
第1o5章 给他们厉害
当夜晚降临的时候,亲王忽必烈心中的忧虑更加明显。因为当黑夜来时的时候,往往就是“木刺夷刺客”们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赵旭恰恰是打算在深夜之中,向“木刺夷刺客”发动攻击的。
吃罢了晚饭,已经打算早早睡下的忽必烈在赵旭的招唤下,离开了自己帐篷。他不知道赵旭叫他做什么,带着此疑惑跟随在来人身后,向赵旭的帐篷走去。
赵旭的军营在夜间,使用的是大车与绳索连成的营地。虽然感觉着不大牢靠,但这些东西形成的仿佛城墙一亲的东西,还是可以令偷袭者不容易对大营形成冲击。况且大营的围墙后面的哨楼上,明亮的大灯在向外发出强烈的光芒。探照灯这种东西,华夏岛一向不对外销售。赵旭的办法倒也简单,几盏小汽灯,一面穿衣镜就解决了问题。虽然远不探照灯明亮,但好歹是可以照出相当远的地方。想偷袭他的营地,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亲王忽必烈看着赵旭的军营,感觉这一次与赵旭一起行动,他看到了许多新鲜玩意。当他来到赵旭的营帐时,更是感觉到新奇不已。这显然是一间房子,虽然是用木头与帆布组合出来的,不会太舒服的房子。但总的来说,比起帐篷那是要舒服得多了。
毕竟它是有门、有窗的地方,虽然赵旭并不在这儿住。他住的地方亲王忽必烈知道,那是一辆旅行车。据下人们说,车里还有两个女人。刚开始,亲王忽必烈为些还鄙夷过赵旭,认为带着女人上战场,是打不好仗的。但这几日行来,赵旭的表现,颇让他吃惊。
而且今天夜里,显然他又有大的动作了。当亲王忽必烈来到大帐的时候,在灯光明亮的大帐里,接受命令的是赵旭手下的刘千、赵河二将。忽必烈,他们一个掌管着骑兵,另外一个则掌握着火枪队。赵旭的火枪队数量不多,因为那种火枪他自己可没有办法打造。
亲王忽必烈没想到,看似只知道附庸风雅的赵旭,居然会想到夜袭这一招。
“刘千、赵河,你二人率领5ooo骑兵,另外再带上,悄悄把那座山给围了。唯一的目标在于,拿下那两台弩炮,即是大功一件。步兵在前,箭手押后。攻山之中能不出声就不要出声,悄悄靠近一举成擒!”
“是的旭爷!”
刘千与赵河两个,他们打仗的本领全都是在羽林庄的时候学的,在那之前不过是伺候赵旭的小厮。对赵旭那是“忠心耿耿”,跟着赵旭从羽林庄一路打到勃撒罗,又跟着他一路来到这里,两人也算是有些历练风过些风浪,对战争多少有些了解。此刻赵旭既然给了他们立功的机会,倘若他们不知道珍惜的话,那就太不给赵旭面子了。看着两人一起领命,赵旭心中也实在是高兴。有了他们两个,或许自己手边将来顶用的人就多了。
“嗯,就是如此,你们悄悄前往后军,悄悄调动人马,小心行事。夜里务必给那些木刺夷人一些厉害瞧瞧。”
亲王忽必烈此刻恍然大悟,赵旭一遇到那两台“飞燕3型弩炮”,就立即叫自己的火枪骑兵撤退,同时退兵扎营,不过是示敌以弱。事实上全军修整半天之后,夜里才会行动。随着给刘千与赵河两人布置完任务,赵旭又叫来贺齐。
“贺龙卫,你带着火枪骑兵作好准备。倘若山上传来火光以及喊杀之声就迅速前进。山头上的弩炮受我大军围攻,要行走、要么守,断没有机会堵住你们的只管向前,断了眼前这股木刺夷人的归路就是!”
贺齐从哈桑那里知道,这些木刺夷人与赵伏波的父亲事实上没有太多的关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刺夷人的首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与赵伏波还处于敌对状态。因此贺齐并不打算对木刺夷人留情,不过考虑到要拖延时间,等赵伏波率大军来到还需要此时间,因此贺齐的进攻并不主动。往往受到一些阻力的时候,他就会飞快的停下进攻,派人去请示赵旭的命令。
事实上赵旭也不打算替蒙古人出太多的力,他得要留下实力。毕竟在这个世道里,没有兵就没有地位,没有武力就没有人正眼看你。而且他还有更特殊的手段没有使出来,相信使出来的话,这“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手下,未必就那么难对付。
“遵命!”
三将走了之后,赵旭仿佛才看到亲王忽必烈一样,招呼他坐下说话。
“真是对不起亲王阁下,连夜就打仗还把您给叫来,叨扰、叨扰!”
亲王忽必烈也哈哈一笑,向赵旭拱了拱手。
“赵城主有请,那定是重要的事情要商量,这是战场上,请赵城主不必讲过多的礼数罢!”
赵旭微微一笑,却不与亲王忽必烈多说,把是叫卫兵去带什么人。
“把他带来吧,我想今天夜里就到了用上他的时候了。”
亲王忽必烈有些疑惑,不知道赵旭去叫什么人。甚至他还担心,赵旭是不是不好意思当着自己的面与女人亲热,想送给自己女人以侍枕席呢?前面说过,蒙古人传统之中,有着“妻客”的习俗,亲王忽必烈可不像是赛因汗拔都那样对阿拉伯方面的习俗那么清楚。他一直专办的是大宋的事务,如果不是在这里发现了大宋皇室的遗族,他又何必不远万里的来这里呢。
可随后赵旭身边的卫士给他带来的,却是一个阿拉伯人,这就让亲王忽必烈搞不明白了。
“这个赵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带个阿拉伯商人来又是个什么意思呢?”
就在他心中暗暗猜测的时候,赵旭已经用扇子点着那个人,向亲王忽必烈介绍了一下。
“我就是从他这里听说了木刺夷人的国师是汉人的,想来我们这一仗要速胜的话,恐怕也就需要靠他了!”
第1o6章 漆黑的夜晚
黑漆漆的夜,在这山脉的深处,当夜间降临的时候,所有人都裹紧了他们的披风。黑色的披风在这夜间,让倒卧在地下人就仿佛是一块硬硬的山石,没有人触动的话,那么在这山风里会永远一动一不动。
“木刺夷刺客”的确是累了,大半天的时间他们都在于赵旭的手下对峙。虽然赵旭的手下没有发动进攻,但他们时常摆出跃跃欲试的模样。而且他的手下有5oooo多军队,虽然没有蒙古人势大,但蒙古人的军队则是从整个山的外面,把住了通道,同时也守住了粮道。
这让“木刺夷人”感觉到了压力,而且虽然对进的赵旭与蒙古人谈不